区域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0:56:19

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范文篇1

一、**期间我县科技创新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

主要成绩: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利用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平台,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为我县企业与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难题求解和科研成果交易。全县共有上网企业197家,技术难题55项,拟提供研发经费896.5万元,签约19项,合同成交额872.5万元,技术成果40项。我县的双枪公司、梦天木业、佳斯化工、节节高炭业分别与中国竹子研究中心、上海木材工业研究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浙江林学院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对提升我县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项目,促进区域产业提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期间我们共组织申报市级以上各类项目68项,获得立项共39项(含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得到无偿经费支助共413万元是县三项经费的2.6倍。其中,部级5项,省级23项、市级11项,无偿资助24项。填补了我县有史以来的7大空白(部级火炬项目、省重点科研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省高新技术产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产业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支柱产业。紧紧围绕做强、做大庆元香菇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庆元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和努力巩固全省唯一的食用菌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的领先地位,大力推广香菇标准化和香菇有机生产栽培技术的成果推广,组织珍稀食用菌地方标准制订、香菇新品种“庆科20”的省级鉴定和菌种的审定及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从而提升我县食用菌支柱产业的发展。

——以“三网”为载体,服务二次创业。“三网”(庆元科技信息网、中国网上技术市场、农村科技信息网)——科技信息网为庆元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信息平台。设动态信息、农业科技、食用菌、科普园地、专利之窗、政策法规6个大栏目,20多个小栏目。网上技术市场,为企业架金桥为科技觅知音,现已成为我县企业技术难题、招商引资、寻找科技合作对象、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便捷渠道,为科技对外合作构建了一个开放型的重要平台。农村科技信息网,以立足科技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思路,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和信息服务为手段,支持农业、扶助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年共培训45期,效果很好。

——认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参加省知识产权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业务水平,为发明人和申请人提供专利申请的咨询服务与专利侵权纠纷处理;积极开展专利知识宣传,促进我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上升。**期我县共申请专利26件,比九五期间增长50%。

基本经验

1.领导重视,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关键点。这几年从省里到市县的领导对科技工作的认识度都有进一步的提高,也比较重视,不管是从政策上倾斜还是从经费上支持都比较明显。特别是省里每一年对市县党政一把手的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这一措施从而有力地触动了当地一把手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度,使当地科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科技工作从而也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做好宣传,是扩大科技工作影响的手段。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舆论的支持,科技工作也不例外。以往我们科技工作在领导面前之所以没有位子,可能是我们不善于总结和宣传。**年我们根据市局的统一布置,狠抓了科技宣传工作,局里也出台了科技宣传奖励办法文件,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全局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近几年我局干部在省刊、省报、县刊、县报、市刊、市报及庆元科技上发表有关庆元科技工作的文章、报导200多篇。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中,我们也组织了规模宏大的宣传活动。从而在全县范围内提高科技部门的知名度和科技工作的显示度,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3.加强三网建设,是提高干部职工、农民对科技工作进一步深度认识的有效载体。自从我局开通“三网”以来,开始了科技信息化网络建设。在工作规划、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人才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庆元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我县企业和农村科技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服务平台,为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了有效的培训手段。网上技术市场为企业架金桥,为科技览知音。**年度庆元分市场获全市第一名,被评为全省县级网管先进单位,受到省市科技厅局的奖励和表彰。农村科技信息网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立足科技服务三农,支持农业、扶助农民,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贡献。三网建设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支持,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服务新平台,从而使广大干部农民对科技工作有了进一步的重新认识。

4.寻找亮点,积极申报项目是科技工作的义务。丽水是浙江的欠发达市,而庆元又是欠发达市丽水市的倒数老大,在全省全市来说都属于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县,科技竞争力不强,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支持客观上困难较大。但是我们都努力去争取,使科技工作有所作为,我们一是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摸底,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二是努力动员他们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三是通过与企业老总交谈,现场察看,发现科技创新亮点,并与他们一起设计科技项目。四是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进行培训。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为申报单位检查,修改申报材料,以确保按时按质上报。

5.努力争取,增强支持力度是科技工作的宗旨。一是做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宣传上级有关科技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以争取领导对科技工作更多重视和关注。二是努力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做好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我们科技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努力,**年—2006年我县财政在科技支出有了较大的增长,科技局掌握的科技项目经费达到257万元(5年),每年都增加。而我局这5年向省科技厅争取经费是787万元,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及申报科技项目的积极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科技局的信誉和地位。

6.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成效是科技工作的目的。工作的成效是我们科技工作开展的归宿,也是我们能够得到关注与支持的重要基础;而管理是决定成效好差的重要因素。科技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一是在每年年初组织了对上年结转项目的全面实地检查,全面了解省市县项目的执行情况,总结管理经验。二是抓了项目的验收与鉴定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所有的省级到期项目都进行了验收与鉴定,并申报3个省级计划外鉴定。从而提高了我们科技项目的结题信誉度。

二、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我县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

重点领域:工业,一是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工艺设备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开发一批部级、省、市级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以现有的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高新企业为技术优势,力争在5—10年内再培育5—10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走对外开放型科技发展路子。三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四是加强工业领域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升级,推进行业科技进步。农业,一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与产品深加工;二是竹木制品加工;三是水干果品加工;四是茶叶、蔬菜制品加工;五是特种经济作物加工。社会发展,一是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二是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开发推广;三是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科研;四开展软科学研究;五是开展科普工作。

主要内容:

1.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开展以下科技行动:

——农业良种优质化科技行动。以优质高产、多抗为育种目标,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大力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以种子加工包装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提高种子质量与科技含量。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食用菌科技发展行动。以省食用菌中试基地建设为后盾(1)开展生物工程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上的应用。(2)珍稀食用菌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为我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市场潜力更大的优质高效新菇种。(3)食用菌栽培料多层次综合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的研究,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一个零排放、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模式。(4)食用菌有害物质产生和富集的机理、污染的途径、预防和处理技术的研究,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5)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灰树花、灵芝和姬松茸等食(药)用菌的高附加值产品和食用菌休闲食品开发的研究,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大空间。(6)食用菌菌种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为规范我县食用菌市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食用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做大做强庆元香菇产业。

——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行动。加强农产品保鲜贮运和包装、农产品精深加工、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绿色产品加工业培育成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要推广农产品产地,贮运及加工原料的保鲜技术,果蔬、林特产品保鲜技术、保质技术。加强以食用菌、笋竹、茶叶、果蔬等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新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行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包括农业新产品种植和高优质栽培技术示范园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高科技产品的加工示范园区等。采取生物技术培育果、菜、花等优良种苗,引进先进农机具和先进栽培设施,建成一个具有省市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若干个市内有较大影响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发挥其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中的示范作用,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园、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辐射源。

2.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依托科技攻关等研究计划和火炬产业化计划,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的进程。形成竹木、食用菌、制笔三大优势产业,扶持精细化工、花卉苗木、水干果、茶叶生产四个特色产业。

3.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建立经济与社会扶持协调发展的增长模式。抓好一批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强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清洁能源、计划生育、清洁生产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建立完善基于网络的环境监测,灾害预测等信息系统。进一步抓好环境生态、资源保护、治理与综合利用的示范性工程。

三、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1.加大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努力培养一批优秀、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要给于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社会地位,为他们创造有利于奉献聪明才智、有利于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宽松政策环境和条件。引导科研机构走向市场,科技人员进入企业,使科研所的科技优势转变为推动我县经济建设的现实生产力。

2.以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特别是科技人员的潜能和作用。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推行全员聘用、人事、职称评聘分开和按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的创新,真正使现有人才结构得以调整,使人才聪明起来、勤快起来。

3.以政策创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人才竞争力,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关于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为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兼任高技术工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从事高新技术项目开发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4.以环境创新为科技人才在庆元建功立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建立完善功能齐全、运行规范、服务高效的人才市场体系,为各种人才的引进流动创造快捷、简便的“绿色通道”。建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对来庆元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给予专项政府津贴;设立科技创业奖励基金,每年5年评出5-10位在我县建设中成效显著的科技人员,由县政府给予奖励,使庆元成为科技人员的创业乐土。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造提升我县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改造提升我县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兴县的重要内容,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人才、技术、设备、资金、信息和管理等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为完成这一复杂的成果“孵化”过程,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从我县实际出发,以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特别是食用菌方面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前提,做深做强做精食用菌产业,提高其科技附加值,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视为我县成果转化的总体思路。而为实现这个总体思路,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着重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从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方式来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同时,还应大力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致富能手,加强科技示范作用,使农民从科技的学习运用中得到实惠,从而激发农民学习和运用科技的热情,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并最终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农业科研成果的能力。

2.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经营方式。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限制了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条件下,积极发展家庭式农场以及积极培育土地要素市场等,逐步发展多种层次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实行优化组合,进而克服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对农业科研成果运用的制约。

3.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县财政应考虑农业推广工作的特点,逐步增强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设立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专项基金,使之能有效地发挥农村技术推广、职业教育以及经济信息服务的功能。同时,对于市场前景大的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项目和国家、省级的星火项目给予风险贷款和配套补助支持,以保证推广部门的经费投入,做到技术推广的风险由政府、科研机构和推广部门共同承担。在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还可以对一些项目开展有偿服务,一方面弥补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

4.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是放活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有效途径,是新生产方式的雏形,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全新的机制,克服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弊端,由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进行开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

5.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集成以形成合力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扶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社会上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税收、金融、财政等都应积极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和组建创新中心。按照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原则,以高新技术产品为支撑,不断开发提供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壮大科技经济发展。

五、推进我县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的方法途径和政策措施

1.方法途径:(1)努力实施“四外两基地”的开放型科技发展战略。“四外两基地”(即科研在外、人才在外、实验在外、市场在外,庆元成为孵化基地和生产基地)。根据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借脑”生财,重点是做好“走出去,请进来”两篇文章。(2)政府要为开放型科技构建平台。一是政府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为企业扩大合作取得通行证,二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动为开放型科技发展战略构建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对外科技合作空间。组织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项目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咨询与服务。竭尽全力办好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庆元分市场,为我县企业提供技术难题求解和科研成果交易平台。同时还应将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收集的科研成果,经过筛选,把适应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装订成册发送有关企业参考,并把我县企业的技术难题收集归类挂在科技信息网上,使之成为我县企业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2.政策措施:(1)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庆元县专家咨询委员会,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真正推进我县科技创新和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要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教授和县内科技人员联合组建庆元县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民主决策,认真听取他们的观点和看法,落实在政策制订和长远规划的实际工作中。

(2)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三项专项资金,鼓励科技创新。到2010年,县财政科技支出占本级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3.5%,其中科技部门掌握的科技三项经费2007年不少于40%,2008年达到50%,以后逐年增加。人均科普经费不低于省规定水平。设立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各50万元,专利专项资金10万元。

(3)大力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强区域特色农业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被列入国家、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不含配套经费);列入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给予3万元、2万元奖励;认定为国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的奖励。

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级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新产品和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含新产品),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和2万元、1万元;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质检中心)、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质检中心)含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列入国家、省级火炬计划项目,给予奖励2万元、1万元;列入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给予县创新基金配套10万元、5万元奖励;对引进国家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含发明专利)在我县实现产业化,三年内首次年上交税金达5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对研究项目取得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省级专家鉴定(评审)的,视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给予奖励2-10万元,在项目研究期间县科技经费予以优先支持。对经认定的部级、省级、市级行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奖励。

另外,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方面还鼓励掌握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取得,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自然人)给予奖励。获国外发明专利每件奖励1万元,获中国发明专利每件奖励3000元,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每件奖励500元。属于职务发明的,其发明人所得不少于50%。实施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三年内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00万元以上奖励企业2万元,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4万元,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10万元。

区域创新范文篇2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经济;区域创新能力

一、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陕西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1)陕西省创新投入能力区域创新投入能力体现的是区域自身就存在的或者用于区域创新工作中的资金、人力和设施等各项资本的数目和概况。它还能够体现创新主体所拥有的能力值。可以从侧面反映区域创新政策的方向侧重与发展战略,政府对陕西省的科研活动拨款额也在逐年增加[1]。2)陕西省创新产出能力区域创新产出能力体现的是创新主体的“能耐”,这个“能耐”指的是以独树一帜的方式完成整个生产的流程进而获得最后效益的能力。随着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自贸实验区的发展,区域内工业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出口创汇额皆不断上涨,体现陕西省区域内技术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3)陕西省创新支撑能力近年来陕西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环境不断提升,区域内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等级公路里程数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皆在逐年上涨。2、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陕西省区域经济实力区域经济实力不仅集中体现了区域经济系统内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能力,也是对区域经济总值的真实体现。2)陕西省区域社会发展区域社会发展指的是从社会整体的层面提升区域的发展情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来自外部的最大作用力[2]。

二、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创新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滨海新区区域创新创新体系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滨海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如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聚集了一批人才和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等。滨海新区已经进入创新推动阶段,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滨海新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建设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滨海新区必须建设四大创新系统,即技术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文化创新系统。

创新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即2O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政策推动式”,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推动;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是“资本推动式”,此时,这些区域政策作用有所减弱,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末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政策和资本的作用都呈现相对弱化状态。这一时期,有些区域投入产出效应开始下降,靠资本投入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本巨大。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毫无疑问是“创新”。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滨海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多年来,滨海新区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路、吃科技饭,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电子通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滨海新区注重学习先进地区的创新经验,以“好”字为先启动建设和引进了一批部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生物芯片、膜技术、电动汽车、干细胞、纳米等领域具备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

2.聚集了一批人才

天津滨海新区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高精尖人才。例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是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和天津市政府“部市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研究院广揽人才,从85名来自全球的高端竞聘者中选聘3名全时回国的院领导。’

3.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

天津滨海新区为了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推进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向全行业全社会开放,达到资源共享。目前,新区拥有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等42家国家及市级科研机构、35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天津钢管、中新药业等50多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到2009年初,以12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7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主体的滨海新区重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加速实施。其中,滨海新区12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已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建成运营。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干细胞治疗产品、高性能分离膜、海水淡化等.3O个项目已经完成科技攻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O亿元。

(二)存在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显示,天津整体的创新环境处于中等水平,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1.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新区企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从事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行业的企业数量少,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和研究成果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缺乏。

2.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能够提供智力支撑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创新带头人匮乏,研发支撑力量严重不足,拥有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企业数量太少,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与有关部门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也与新区条块分割、体制不顺、缺乏整体的宏观规划设计有关。但是,按照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目前新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正是一定阶段特点的突出表现和反应。

国内外区域创新的理论一般认为,构建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即初步创立阶段、完善成长阶段和成熟运行阶段。初步创立阶段强调的是创新主体的完善和创新动力的充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等,都需要在这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逐渐发展成熟,并开始完成主体之间合作机制的雏形建设。完善成长阶段重点是在创新主体基本完善的基础之上,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开始结网,形成鼓励创新的各种有效的宏观机制。成熟运行阶段,指科技创新体系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应着重完善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集聚和辐射各类创新资源,同时加强科技体系的创新预警与调整。

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总体上仍旧处于初步创立阶段的末期,主要特点是创新主体普遍存在而且基本完整,但是实力和动力都不足,创新机制的雏形已经形成,还不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和重点在创新主体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机制的建设上,这是当务之急。

二、构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建立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现在开始,利用现有基础,整合各种优势,在发展中逐步构建滨海新区的创新体系。

1.建设技术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不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搞基础研究没有优势也没有必要,新区完全可以依据已有的现代化大工业,集中力量搞好应用研究,建立起一支以院校和企业开发机构为主的应用研究队伍,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孵化基地。要配套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配套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形成项目、研究、资金、出路四位一体,对技术资源有极强的吸附力,对知识信息、商品市场和技术市场高度敏感、功能强大的技术创新系统。新区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不多,且有官办色彩。由于我国股市的科技板块没有开启,致使这些机构运作不够规范,无法吸引大量的民间资金。但我们可以借鉴西安等地的经验,采用资产回购等方法,自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扩大融资规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有三点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重大投资的承接能力,成为吸引高层次投资的重要因素;其次,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国内外高层次投资的吸收转化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滨海新区新的产业群,成为滨海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建设产业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是通过企业产品、工艺、经销等方面的创新而导致的产业调整与升级。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延续和结果。产业创新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来自技术创新,又对技术创新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产业创新通过市场来扩展技术创新成果,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升级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

滨海新区当前的产业创新包括四项内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移、扩散部分传统产业;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直接引进国外处在世界前沿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美国摩托罗拉、韩国三星、丹麦诺和诺德、日本丰田汽车等,鼓励已入区的企业增资扩产,直接提高新区产业技术层次。二是聚集国内研究人员,吸引海内外专业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培育、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既加快新区产业的高级化,又为从技术创新向知识创新过渡创造条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新区现有7个支柱产业: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其中,电子、汽车、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余是传统产业。新区应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帮助企业拓展渠道,引进、吸收外来技术和国内先进技术。要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转移、扩散非支柱型传统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新区现有的小化工、小加工业等坚决进行调整,建立起有效的产业调整、升级机制。把闲置下来的土地、资本、人力等要素投入到高成长性的产业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新的需求会引发新的经济活动,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现在上海等地区已把发展动漫等创意产业列入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也要敏锐把握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探索发展创意产业。

3.建设制度创新系统

区域的体制创新,是根据变化了的需要,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这样的制度创新。现代经济的实践表明,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的增长速度,而经济制度又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只有坚持制度创新,使制度的调整安排对市场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在短期内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快速流动,合理组合。

滨海新区的制度创新有良好的基础。开发区、保税区自建区以来就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示范效应,新区建设以来,在开发区、保税区的带动下,全区域的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新区当前的工作实际与加快发展的形势要求,还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人才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和投资融资制度的改革,确保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流动顺畅与供给及时,始终保持新区体制的先进性。

4.建设文化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的一部分必然受天津文化的影响,但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域的天津开发区和保税区又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类似于深圳,因此相对开放和进取。开发区和保税区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融合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因素,正在形成独特的滨海新区文化。

要大力发展区域性文化产业,启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化生产方式,促成文化走向市场,成为一种产业。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在当代区域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既具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文明特征的区域文化。天津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区域创新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区域创新范文篇5

论文摘要: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一、协调度界定

协调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协调发展体现在系统进化的潜力、生机和较强的适应性,如果系统目前的水平较低,但各子系统之间关系和谐、相互推进、配合默契,系统的生命力就会旺盛,就有可能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也促进两者的快速发展;如果系统目前水平较高,但各子系统之间不协调,相互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系统就有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衰退,同时也阻碍了两者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是指两个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的合作、互补、同步等多种关联关系,及利用这些关联的积极关系使系统呈现出协调结构和状态以及两个子系统间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稳定状态,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因此,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系统应符合以下特征:

(一)动态性

两个子系统的协调过程必须是一个动态协调过程。在协调的过程中,暂时的不协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允许并正确看待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因为这种暂时的不协调将会对以后的进一步协调做准备,为推动两者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内部性

两个子系统内部必须是协调的。两个子系统内部不协调,则谈不上促进两者的协调,只有内部协调才能促进两个子系统的发展,且各系统内的每个要素在协调过程中都要以其他要素互为输出、互为适应为目标,因此,两个子系统自身结构的合理对系统总体的协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相互性

两个子系统之间必须要协调。一般情况下,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目标之间应该是大体平衡的,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但若有一方过度超前就会造成两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就会出现失衡,并最终影响系统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只有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彼此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发展效果。

二、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体现为区域创新系统各构成要素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为区域内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与区域经济的协调。要实现它们的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创新主体彼此间的合作与配合,形成凝聚力,并且在各创新主体合作的同时,它们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也必须要跟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创新主体就要通过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及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使整个区域处于创新的氛围中,并且在各主体相互影响与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通过调控和整合各主体间的发展结构和运作机制来确保创新主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资源的合理投人、配置及使用可以促进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创新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创新资源各要素的有序流动,在投人创新资源的同时根据资源本身具有的优势合理地使用资源,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同时还要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让各创新资源都能高效地发挥其自身作用,并在不断完善自身使用价值的同时,促进其最大限度的产出,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收益,最终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反映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要体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上。自主研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以让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可以使企业引人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节约研发时间;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造原有技术,并改善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想实现这三方面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就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有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实际程度来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于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有帮助。

(四)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是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增长效应。创新环境协调需要软、硬环境都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不仅需要通过体制、’政策、机制、贸易等来促进创新软环境的改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善硬环境为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带来好的环境空间,同时也为创新活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是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决定指标,其作用都不可忽视,应对其重视及加强。

三、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

(一)指标选取:

因为协调是描述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况,而不是各自的发展状况,即使各个子系统发展到了较好的水平,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有良好的结合关系,并不能说明系统协调。相反,系统完全可以在低水平层次上达到协调,我们追求的主要是高水平的协调。因此,‘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从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角度来考虑,同时所选的指标应该既能体现两个系统本身状况又能体现出二者的相互作用。

所以本文把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四方面: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创新环境协调指数,根据指标数据可查性及代表性,本文选择各项指标如下:

创新主体协调指数。选择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工业企亚数比重、"211”工程院校数占高等院校比重、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作为创新主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创新资源协调指数。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综合能耗产出率作为评价指标;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活动人员数占从业人员比重作为评价指标;资金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三项作为评价指标;信息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评价指标。公务员之家

创新能力协调指数。自主研发能力选择用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申请授权数比重作为评价指标;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比例作为评价指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协调选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份额、新产品销鲁收人占产品销售收人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

创新环境协调指数。经济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来表示;金融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选择金融机构贷款占科技经费统筹额比重来表示;市场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比重来表示;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选择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选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来表示。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下设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和创新环境协调指数,三级指标为指标选取中所选择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的选择

(1)权重的确定。由于在本论文中选用的指标都是定量的,所以选择变异系数法来确定权重,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在一个系统中,指标的重要性越大、对应的权重也应该越大。

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

(2)评价方法。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的评价方法有相关系数法、DEA评价法、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和主成分投影法。

相关系数法所关注的是两个系统之间是否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如果有稳定的联系,便是协调的,否则便是不协调,这是相关系数法的优点。但该方法也有不足,如果科技与经济间一些指标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但很低,那么二者也是协调的,但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协调。同时,用相关系数法无法对超常规发展做出协调度判断。

DEA评价必须是从投人产出的角度分别从两个系统分开建立评价体系,然后用指标体系法合并在一起,评价体系的建立本身不能体现二者的协调,这是其缺点。

平均方式的量化统计分析法的优点是综合考虑了各因素的作用,便于纵向和横向比较评判。但就某一时点来讲,其缺点仍然是无法给出两个系统是否协调的量化判断。

主成分投影法重点反映的是两个以上的因素或属性水平之间的比例或比值,这种比值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指标不仅是相对指标,而且是无量纲的相对指标,作为协调指标,它们仅以相关系数存在。一般来说,相关系数越大就表明协调度越好,相关系数越小就表明协调度越差。

鉴于以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本模型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对协调度进行评价,一方面因为本文的评价指标都是相对指标,适宜用主成份投影法来评价,采用主成份投影法可以得出协调度的具体分值,可以对协调度做量化判断;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简便易行。

区域创新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环境;创新绩效;重庆市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该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各区域间区域创新能力不同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西部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着手,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而从系统学的角度来看,区域创新能力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薄弱都将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课题组的同志推出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并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划分为五个要素: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区域创新能力系统。因此从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体系的内在作用机制着手,对于协调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给定资源条件限制下,区域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与区域创新环境密切相关,创新绩效方面的差别并不能简单地由投入方面的差别来完全解释,创新环境的影响也相当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着手对区域创新能力内部关系做初步探讨。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关于创新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有所研究,如王树林(2002)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盖文启(2002)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环境;刘顺忠(2002)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官建成(2003)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唐厚兴(2005)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分析与评价。但关于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方面,少之甚少,赵付民、邹珊刚(2005)区域创新环境及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将区域创新环境用政府主导的环境因素、市场主导的环境因素、区域价值观与文化来表示,用创新产品产值来表示创新绩效,得出结论:由政府、市场、价值观与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创新环境解释了区域创新绩效差异的大部分,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本文试图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里面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定义和构成要素,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1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创新环境总体概况

自2001年以来,重庆市区域创新能力总体排名一直呈上升趋势,重庆市2005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l0位,5个分指标中,知识创造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保持了与2004年持平的位次,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指标对比2004年有所上升,而创新环境对比2004年却下降了4个位次,在五个指标体系中属于劣势,就创新环境而言,在全国处于中等以下的水平,对整体排名起到了负面的影响。除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外,我们认为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也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对重庆市创新环境各变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由图1可以看出,2005年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综合得分都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与全国最高的差距很大。2005年金融环境综合得分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并且是这五个指标中排名最靠前的指标。创业水平综合指标是这五个指标中排名最靠后的指标,在全国排名28位,在西部也是非常靠后的水平。

可知,创新环境各项分指标的低投入是导致创新环境综合得分低、全国综合排名低的主要原因,直接的办法是提高各指标的投入,但是创新环境中创新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究竟如何并不清楚,下面实证研究这五个变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利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

如表1,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5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如有限和移动电话,互联网,计算机的发展水平,物流的载体,如公路拥有量,4种运输方式形成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市场需求用政府财政支出,商品进出口差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消费水平这四个方面来衡量;反映劳动者素质的指标包括教育投资水平,地区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当年新增大学生毕业人数,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图书消费量;反映金融环境主要的指标是技术创新基金和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情况;反映创业水平的指标包括民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注册企业的发展情况。

3实证研究

3.1假设及变量选择

根据系统论,要把握一个系统,必须了解它所处的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结合区域创新能力体系,要分析区域创新经济绩效的好坏,必须要考察区域创新环境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能促成健康发展的区域经济。如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条件好,信息交流顺畅,交通便利使得物流顺利流动,降低了信息和物质的交易成本,提高了指标的流动效率,自然就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内劳动力素质高,就容易获得创新人才,可能创造出更多地创新成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创新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以人为主的创造活动,高素质人才是创新能力最关键因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的需求是拉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当市场出现新的需求,会促使企业抓住商机主动进行研发活动,而企业的创新必将投入市场,促进市场的繁荣,所以,市场需求大大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经济绩效。创新活动是一项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充足,金融生态环境优越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使得区域创新能力加强。而资金的短缺,金融生态环境脆弱,会降低创新能力,也因此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一个区域内如果有良好的创业文化和传统,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使得创新活动通过创业得以实现。一旦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变成了产业将大大地推动创新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创新的效率。因此,创业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进而创新绩效越好。

因此形成如下假设:区域创新环境越好,区域创新的经济绩效越好;即创新环境五指标: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越好,区域的创新绩效越好。

3.2模型介绍

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1)是用来描述一个总体中给定样本在一段时间的情况,并对样本中每个样本单位都进行多重观察。这种多重观察,既包括样本单位在某一时期(时点)上多个特性进行观察,也包括对该样本单位的这些特性在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既能反映某一时期各个体数据的规律,也能描述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集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共同优点。伴随经济理论,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发展,Panel—data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逐渐被经济计量学家推广。

为了进行实证检验,对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进行量化,本文从2002年一2005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选取区域创新绩效指标,创新环境的五指标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等一系列的指标的数据,并认为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滞后期为一年。即环境投入五指标为2002年—2oo4年,对应产出的年份为2003年—2005年。并建立模型如下:

是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和金融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统计误差。

3.3实证结果分析

在确定模型之后,用Hausman检验进一步确定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检验结果我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对式(1)进行回归可得结果如下:

模型拟合度=0.73607,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对区域创新绩效在1%的显著水平下有显著的影响,金融环境、创业水平区域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的系数分别为0.173293、0.610474、0.200429,这说明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分别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依次为提高0.173293、0.614074、0.200429个百分点。同时,实证结果也说明,对金融环境、创业水平的投入对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甚微。

反观图2中,2005年重庆市在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的投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与全国最高水平相差甚远。而金融环境的投入却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显然,这种创新环境的投入结构显得相当不合理,这是造成创新环境相对其他四个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

4结论及建议

(1)提升劳动者素质总体水平。近年来,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居民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这些方面大大刺激了市场需求,拉动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市场需求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教育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重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下岗工人再培训工程、对农民工培训等的实施,使得劳动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对创新绩效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但相对东中部来说,重庆市知名高校较少,优秀生源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仍然不高。因此,未来重庆市要进一步培育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重点要合理调整创新环境投入结构,改善各指标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显著的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等指标的投人。

区域创新范文篇7

1、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为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为区域协调发展服务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依靠区域层次上的创新来支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内部差距比较明显的大国来说,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尤其重要。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既要服务地方,又要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遵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设计,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与实现国家目标、完成国家任务、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结合起来,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创建区域创新体系来逐步健全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2、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形成区域协调机制,重视区域分工合作

实际上,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与发展区域经济是完全一致的,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所形成的制约,更加重视和努力扩大区域内在的经济和科技联系。建设跨行政区域甚至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服务于区域创新的协作网络,推动地区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以及社会各类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组织实施跨行政区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工程项目;引导各级各类人才和生产要素跨区流动。

3、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产业集群的协调作用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发挥已有的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特别是重视产业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相结合,因为创新最后要靠产业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创新不能是孤立的行为,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因此创新是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一种生态系统,客观上带有区域特征,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基地。

4、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区域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国际比较;区域竞争力

一、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概述

区域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范畴,并对产品、技术、市场、组织等创新活动进行了界定。在其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后人对创新理论不断进行深化和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弗里曼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使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世界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产业群的迅速成长,使人们注意到创新活动的强烈地域性特征。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了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Innovationsystem)理论。

较早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是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Cooke(1996),他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研究机构和高等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另外,Asheim(1997)、B.Carlsson(1999)、Cassiolato(1999)等也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而FrarzToctling(1999)则提出了区域创新的五个特征。近年来国外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转向具体案例,如Doloreux(1999)、PhilipCooke(2002)以及BjornT.Asheim&ArneIsaksen(2002)等的研究。

在国内,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大量研究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2001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中国人民大学的陈秀山等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四川大学的顾新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发展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吴贵生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技术创新行为主休,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构成的开放性网络系统。

综观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还没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不仅概念界定模糊,研究对象也多侧重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地区。虽然如此,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却是可以被提炼出来的,主要包括:①主体是企业、研发(R&D)机构;②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技术)的广泛介入和政府的适当参与;③创造和转让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产品;④围绕新知识、新技能和新产品创造和转让形成的创新网络(innovationnetwork);⑤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国际比较

在世界范围内,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市场基础、文化传统等的差异。造就了各国不同的区域创新体系。

2.1英国的知识带动型

英国也是一个具有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英国人注重稳健和忠诚等保守主义因素,悠久的历史也使英国有着浓厚的文化知识氛围。英国的区域创新体系是以知识的生产和加工为主要推动力的,知识创新性企业和研究型大学是英国区域创新的支撑载体。为了推动知识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英国政府鼓励科研型大学建立科技园区,19世纪80年代,英国46所大学举办了近20个科技园,1987年发展到37个,2000年则达到了53个。一些著名的科技园如剑桥工业园、赫利奥特瓦大学科技园、艾斯顿科学园、沃里克大学科学园等,大大加强了知识的研究和应用之间的联系。

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一直是英国政府在区域创新中关注的重点。为了鼓励知识创新,英国政府很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3年的《科学技术白皮书:实现我们的潜力》,标志着英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变自主研发为吸收扩散,强调知识的流动性,并通过加强技术扩散来降低知识价格水平。1995年又推出了《加速前进》白皮书,提出了“技术共享与转让的效益指标”四要素7个指标,并制定出一系列计划来支持技术扩散过程。如政府无偿转让由公共投资形成的知识产权、政府及研究理事会退出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线、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共同承担R&D”,以及“通过物化的R&D流动和专利化知识的市场分布”促进技术扩散等。1996—1997年,英国政府用于技术扩散的花费超过5000万英镑。为解决知识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英国主管科技和工业政策的贸工部甚至考虑设立“知识银行”,通过基金或者政府担保的运作方式支持企业进行知识生产和创新。

剑桥工业园是英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典型代表。1969年,为响应英国政府关于大学和工业界联合的呼吁,剑桥大学便于当年开始筹备建立剑桥工业园。2000年,剑桥地区约有1200家高技术公司,就业人数为35000人,年贸易额达40亿英镑。该地区的公司以研究与开发为主,集中了大量的高技术公司,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科学仪器和电子工业,还有13渐增多的生物技术、医药化学、空间技术等方面的公司。剑桥工业园还集中一大批大型跨国公司的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如诺基亚、日立、甲骨文、施乐公司、斯坦福研究所、微软等。剑桥工业园的成功与剑桥大学不可分割。剑桥大学在计算机、信息、物理和生物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通过知识产品化和技术转让得到充分利用。

2.2日韩的技术引进型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日韩两国在发展初期的经济基础较弱,知识和科技的研发力量不足,像英国那样搞自主创新缺乏现实条件。更何况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发挥学习效应,引进而不是独立开发是日韩两国的明智选择。因此,日韩两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技术引进的突出特征。当然,同是实行技术引进,日韩两国的具体做法并不完全一样。日本初期注重模仿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转向自主创新,而韩国在模仿创新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日本的区域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实行模仿创新。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一片萧条,没有基础象英国一样搞独立创新。为了尽快发展经济,从战败的废墟中站起来,日本采取了从欧美购买和引进技术的方式。但是日本战后的飞速发展不仅仅是依靠技术的引进,在引进基础上进行的模仿创新也是日本经济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原因。技术引入基础上的创新使日本企业在技术进步上的起点很高。日本企业具有重视新产品开发的个性,被引进的技术被日本稍加创新即生产出新产品,而且这些新产品很快被出口到技术引进国,赚得的外汇又可以用来引入新的技术成果,然后再创新,如此循环。所以日本企业往往会步入投资少、效益快、质量高的发展轨道。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也开始投入到原始创新领域,实施科技立国战略。90年代后,日本的实用技术成果层出不穷,便重点引导产学研结合。而日本在60年代开始设立的科技园和科学城,如筑波科技园、关西多核心科技城等,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区域创新体系。另外,日本的区域创新还很注重管理技术的创新,更好的发挥了工程技术创新的效应。

韩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经历了“工业集群——R&D集群——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的过程。韩国的区域创新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于自身的创新。在工业集群阶段,韩国的出现了大宇、现代、三星和宏达等大企业,并且这些大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R&D中心。在R&D集群阶段,韩国政府通过设立R&D集聚中心着力建设自主创新能力。1978年,韩国在大田特别市的大德组建科学工业园区(ScienceandIndustrialPark,简称DSIP)。到2000年,在DSIP已设立了25个研究与开发类研究所,1个教育研究所和1个国立大学,并建有112个企业研发中心。在工业集群和R&D集群的交互效应下,以技术引进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韩国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2.3印度的政府推动型

在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在软件业上与位居世界前三甲的印度相比。迄今为止,印度已在全国建立了l8个软件技术园,其中已有6228家注册企业,累计出口96.31亿美元,2000年园区的软件出口额达43.59亿美元,全国软件出口额达58.9亿美元。印度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印度区域创新体系的代表,如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到2001年已经拥有4500家高科技企业,另有250多家跨国公司(如IBM、Motorola、Cisco等)在这里开展业务。与其它国家相比,印度的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推动作用特别突出,这与印度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不无关系。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开始在印度工业界得到应用。到80年代中期,印度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发展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于是印度政府在1986年出台了“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印度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软件人才。但是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市场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不足使得软件业的发展缺乏独立发展的基础,政府的责任当仁不让。1989年,印度电子工业局(现信息技术部前身)在制定了“软件技术园区”(STP)计划,并于1991年专门设立“印度软件技术园区(中心)”(STPI)来实施管理这项计划,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印度政府为了推进区域创新实施了全方位的措施:

在基础设施上,印度大力进行供水排水、电力煤气、电信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上,政府在软件园区设立各种公立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并且鼓励私人资本投资信息技术教育业,同时提倡企业内部设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在政策环境上,印度着力保证软件业发展的制度供给,如投资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倾斜、产品出口和质量标准等等,有力促进了以软件业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三、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区域创新体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个性。无论是知识带动型的英国,技术引进型的日韩,还是政府推动型的印度,不管是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都是各有特色。资源禀赋、市场基础、文化传统、技术背景等差异产生的竞争优势是区域创新体系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我国是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对于区域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都是刚刚开始。因此,借鉴国际区域创新体系的经验,建立个性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总的说来,国际区域创新体系的比较研究对我国有以下启示:

3.1知识和技术是区域创新的核心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早在300多年前,实验科学家的始祖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的同时,就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创新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综观英日韩印度等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其共同的核心因素就是知识、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创新,企业、R&D机构、技术中介、政府、人员和资金围绕这一核心因素相互作用而组成创新网络。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传播、应用和创新离不开教育、科研机构、人才和产学研联合体等的作用。日本对于“创新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其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成就硕果累累,韩国和印度由政府牵头的科研机构聚落对于区域创新的作用意义非凡。对于我国来说,要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落实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就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紧紧抓住知识和技术这个核心因素。

3.2区域创新体系要依据竞争优势

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E.Porter认为,一国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优势产业的建立和创新,而要素条件是选择优势产业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区域创新体系。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是区域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区域创新特色或个性之所在,而这正要以区域要素条件产生的竞争优势为依据。日本和韩国在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来发展经济,也是扬长避短。相比之下,印度之所以让政府在区域创新中主导,主要是市场、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落后,而选择软件业作为创新的突破口,正是发挥其软件人才竞争优势的体现。因此,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也要以竞争优势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方向进行突破。如在中部和北部,科研型大学比较多,则可以采用建立大学科技园的方式。同时可以结合韩国的做法,由政府牵头企业和R&D机构组成产学研联合体。西部落后地区则可以采用印度区域创新的方式,由政府主导选择合适的产业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特别要指出的是,促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是带动区域创新的必要路径依赖。

3.3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管是英国还是日韩、印度,其区域创新的路径选择各异,但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重点。英国通过灵活的人事制度和对企业的倾斜政策刺激了大量创新能力极强的新型高科技企业的产生。韩国设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局(SMBA)重点就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技术人才聘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等,尤其是技术企业孵化器(TBI)中心计划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日本则成立各种类型的育成中心来支持企业创新和孵育创新企业。即使是政府主导型的印度,也是主要是通过产权保护、税收优惠和出El鼓励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特别是吸引跨国大公司研发中心落户的政策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影响显著。Krugman通过技术转让模型对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时滞效应分析表明,技术引进和模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小,自主创新才是根本。所以从长远来看,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公务员之家: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下,在外贸上表现为出口产品大都是资源型,高科技含量不足,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在科技上表现为企业科技投入低、科技创新水平低。虽然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增强区域技术创新(如90年代原国家科委启动的“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等),但是我国目前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仍然比较低,特别是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层次性,即东南部高于中部,西部最低。因此,成立类似于国外中小企业管理局性质的政府机构或者中介机构,采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发展的宽松政策等是培养我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可借鉴之道。

3.4充分发挥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适当参与”是政府在国际区域创新体系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好概括。英国的区域创新中,政府的政策倾斜是工业园区创新企业大量涌现的客观保证;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日韩两国,政府在组织、政策、融资和产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印度虽然是政府主导的区域创新类型,但是并不是说政府就包揽了一切,只不过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在很多方面比发达国家政府发挥更多的作用而已。总的来说,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区域创新环境的制度供给,这是政府“适当参与”的内涵所在。鉴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区域创新需要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备,因此,区域政府要在区域R&D机构建设、区域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企业融资和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方面为区域企业提供应有的保障。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制度创新上,需要政府做出更多的努力,为区域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制度供给。当然,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市场主体的舞台,区域创新还是要依靠企业,政府只能适度参与,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只能适得其反。

区域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区域创新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创新能力匹配江苏省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主要体现为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研究表明,江苏省企业家创新能力、R&D能力、风险投资能力等的文化层既有与器物层相匹配的地方,也有不相匹配的地方,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的任何不良表现都可以从文化层找到相应的基因。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调整区域创新主体在器物层的创新行为,使其反作用于文化层,逐渐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与器物层的匹配。

0引言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定区域的创新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创新资源进行创造性的集成后,将创新投人转化为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并实现市场化的能力。根据表现形式不同,区域创新能力可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文化层3个层次。区域创新能力各层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创新能力的3个层次是区域创新主体在区域技术、区域制度和区域文化3个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见表1)。在区域创新能力的3个层次中,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是区域创新能力最直观、最外显的层面,是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层面;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是区域创新能力最核心、最内隐的层面,是各区域之间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本质根源,也是不可复制的一个层面;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是连接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和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的纽带和桥梁,在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和区域创新能力文化层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区域创新能力的3个层次只有互相匹配,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理论创立1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器物层,尤其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和具体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措施方面。如Autio、刘洪涛,KuhlmannAnderson和Karlson,Porter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M.Porter和S.Stern,詹湘东阴、张秀英0、薛风平凹等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等。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制度层和文化层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对区域创新能力3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人研究的学者更少。本研究以江苏主要区域创新主为核心,对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进行分析。

1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

企业家是区域技术创新的源头,区域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的各层次是否匹配,直接决定区域企业创新设想的产生,决定区域R&D成果市场化的实现。区域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在器物层、制度层和文化层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见表2),这些表现形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一个区域的企业创新战略决策能力。

1.1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文化层与制度层的匹配性

以吴文化为基础,经过数千年融合交汇形成的江苏区域文化,具有稳中求进、崇学尚仕的特点。江苏区域文化是在江苏特殊的区位条件下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它的区域特点在明朝时就曾经影响过商人的发展,至今还在影响着这里企业家的价值观、创新动机和思维方式。

按照JosephAloisSchumpeter的观点,企业家是将“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引人生产系统的人,敢于冒险是企业家最基本的条件。在江苏区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家,缺乏足够的冒险精神,创新意识不足。虽然江苏省企业创新能力2001-2005年在全国的排名均居前3名,但外商经济驱动是主要原因,江苏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不强,江苏省1999-2006年的新产品产值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82%,37.07%,35.94%,29.91%,24.27%,26.72%,31.96%,39.49%,各年的变化趋势虽然有所波动,但至今仍呈上涨趋势(见图1)。同时,江苏区域文化虽然存在“重商文化”,但更注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据史料记载,《二十四史》中20000多名传者,6000余人为江苏人;明代89名状元中16名是江苏籍,在全国各省排名中居第2位;清代114名状元中49名是江苏籍,在全国各省排名中居第一位,

江苏省在历史上出现众多官员,一方面说明江苏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说明“官本位”意识在江苏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官本位”价值观使江苏省成就了大批封建官员,但成就不了企业家。只有“知识本位”的价值观才能塑造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也就是说,江苏传统文化基因不支持企业家的诞生。

为解决江苏省技术创新中的企业家瓶颈问题,江苏区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家选拔、使用、评价的制度。在企业家选拔制度方面,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转换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家素质。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到2010年,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在企业家激励制度方面,江苏省苏政发(2006)53号文件规定:“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对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在企业家创新绩效评价制度方面,苏政发(2007)26号文件等规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绩效由市场和出资人认可”。所以,江苏省目前已制定出完整的企业家创新制度链。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家是自然生成的。区域企业家制度只能对企业家创新进行保护,并不能制造出企业家。区域文化基因中的企业家文化基因才是企业家产生的根本土壤,如果区域文化基因与企业家制度不匹配,甚至与企业家制度存在冲突现象,区域企业家制度纵然完备,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大打折扣。江苏传统文化基因与江苏企业家制度存在不相匹配的现象,这是江苏省企业家创新能力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克服传统文化基因中不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因素,采取措施形成江苏新企业家文化基因,才能从源头解决江苏省企业家制度链执行过程中的核心瓶颈问题。

1.2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制度层、文化层与器物层的匹配性

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在全国各省域中总体较强。1998-2006年大中型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9.26%,40.25%,37.25%,55.47%,55.11%,48.25%,49.69%,50.23%,49.86%,1999-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总值中新产品产值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1.66%,13.16%,12.75%,10.54%,8.59%,7.74%,6.38%、7.30%。上述历史数据表明,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虽然较强,但对R&D部门与营销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够,R&D产出市场化的实现,不但没有随着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企业总数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见图2)。

从1999-2006年,江苏省的企业家制度在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家制度链。但江苏省企业家的创新决策能力并未随着企业家制度链的完善而发展,这说明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器物层有偏离制度层的现象。也就是说,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近年出现的下降现象不能从制度层找到准确的解释。根本原因在于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的文化层、制度层与器物层存在失调现象,致使江苏省企业家创新决策能力缺少必要的文化动力。

2江苏省R&D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

R&D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区域R&D能力各层次是否匹配,直接决定着区域企业家的创新设想能否变成R&D产出。区域R&D能力在器物层、制度层和文化层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见表4),这些表现形式彼此影响,共同决定一个区域的R&D能力。

江苏区域文化具有多元性特点,绚丽多彩的江苏区域文化曾经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存在突出的负面影响。以苏锡常为代表的水文化是江苏区域文化的主流,水文化“稳重守规中往往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自得其乐中往往容易小富即安、进取不足”。以苏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在宽容中往往潜藏着对批评精神的缺乏,富有远见、敢为天下先的同时往往存在求稳怕乱、不愿冒尖的心态”。

受江苏传统文化基因的影响,江苏省的创新资金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1999-2006年技术改造贷款投人产出比在逐年增加,而技术改造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见图3),风险投资市场至今尚未形成。江苏省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中的科学家工程师数量,在1999-2006年分别为19965,21122,20759,18354,15346,11604,7099,7457人,在逐年减少。江苏省在R&D中虽然重视知识和人才,但“官本位”意识远远超过“知识本位”意识,许多科技精英在成名之后不是继续在科学研究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去做领导。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江苏省已经制定出完整的R&D制度链。在R&D投资方面,苏政发(2006)53号等文件鼓励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创业投资企业进行创业投资。在R&D人才方面,苏政发(2006)53号等文件对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吸引海内外优秀技术人才的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还规定“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对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在R&D产出评价方面,规定了R&D产出专家评价制度。

江苏省虽然制定了完整的R&D制度链,但风险投资、R&D人才的引进和R&D产出评价并米出现制度预想的结果,这说明江苏省R&D能力制度层与R&D能力器物层和文化层存在冲突现象。而实践证明,江苏省R&D能力器物层与文化层的表现基本一致。

3江苏省风险投资能力各层次的匹配性

技术创新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风险投资是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创新资源,如果缺少风险投资,再高明的技术人员也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区域风险投资能力在器物层、制度层和文化层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见表5),只有3个层次互相匹配,才能形成区域强有力的风险投资能力。

3.1江苏省风险投资文化基因与制度层的匹配性

江苏省凭借沿海、沿江、沿湖的自然区位优势,创造了这一区域先进的物质文明。同时,江苏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灿烂的吴越文化使江苏人民养成诚信的优良传统。但由于优越的自然区位条件,江苏人民在富足中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而这两种精神是风险投资形成的必要条件。

由于风险投资市场尚未形成,江苏省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中委托人与人信息互通的制度。苏政发(2006)53号等文件虽然鼓励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创业投资企业进行创业投资,但成效不大。所以,江苏区域文化中缺少风险投资形成的部分文化基因,但在制度层中又没有作出规定,江苏省风险投资文化层与制度层的表现不一致,江苏省风险投资制度鼓励有关风险投资主体进行风险投资,但江苏传统文化基因限制风险投资主体冒险精神的发挥,结果没有对江苏省风险投资能力的形成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2江苏省风险投资文化基因与器物层的匹配性

江苏省1999-2006年技术改造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江苏省创新经济的发展,江苏省的金融机构非但没有提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反而变得越来越“谨慎”。附加许多风险控制条件的债务融资尚且如此,风险投资主体的谨慎程度就更高了。归根结底,在于江苏省缺乏技术专家去运作风险投资,潜在的风险投资者不能在被投资企业遇到风险时给予指导,帮助创新企业及时化解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江苏区域文化中的不愿冒险态度,不但影响着银行家,也影响着技术专家。只有熟悉技术的人去从事风险投资,才能降低风险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屏蔽,增加风险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逐步缩小创业者与风险投资者之间的资金缺口。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风险投资的文化层与器物层是一致的。

3.3江苏省风险投资制度层与器物层的匹配性

克服江苏传统文化基因对风险投资的限制,主要依靠的是风险投资制度,但江苏省风险投资制度对技术专家进行风险投资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风险投资的激励制度很少,切实可行的就更少。

江苏省的风险投资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区域文化基因又不支持风险投资,江苏省技术创新中以股权投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风险投资市场自然很难形成。也就是说,江苏省风险投资能力的制度层不能克服文化层中不利于风险投资形成的因素,所以才形成江苏省风险投资器物层的短缺,导致风险投资制度层与器物层也产生不相匹配的现象。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