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韩国新村运动报告

时间:2022-08-30 10:34:00

考察韩国新村运动报告

韩国的新村运动在推动韩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与好评。那么,新村运动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应当如何借鉴这些经验?结合这些问题,4月16日至20日,我们胶南市赴韩国学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成员到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韩国中央研修院、农村振兴厅、农村公社及示范村、哈哪罗超市就新村运动情况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并与有关的教授学者结合中国现状进行了讨论,现将有关学习情况及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体会报告如下。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做法、成果及存在问题

(一)新农村开始的背景。韩国新村运动起源于农民自己的创造。在上世纪50、60年代,韩国因南北战争和秩序混乱等原因,经济发展处于瘫痪状态,人均GDP不足100美元,农村人口占到80%。直到70年代,韩国农村80%的农民住的是茅草房,70%的农户点的是煤油灯,一些群众吃不饱,甚至于靠草根来维持生活,是世界上最贫穷的的国家之一。在60年代遇到大灾之后,一些村子的群众为了过好日子,自发组织起来维修通往乡村的公路。当时的总统朴正熙在视察工作中发现这些典型后,产生了开展新乡村运动的想法。开始时由政府向全国3.2万个村子每村发放335袋水泥,要求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一半的村庄利用这些水泥集体整修了村庄、房屋、灶台、水井等,还有的村庄将水泥分给了各家各户,也有三分之一的村子水泥被浪费,政府在检查的基础上,对做得好的村子增发了500袋水泥和1吨钢筋。政府通过差别支援,倡导自立精神,帮助穷困村的群众向富裕村发展,促进了新村运动的全面开展。当过小学老师的朴正熙总统亲自将“勤勉、自助、协同”确立为新村运动精神,并且谱写了《新村之歌》。歌中唱到:“清晨钟声响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你我咱们快起来,建设我们的新村。美好家园咱新村,以我们力量造起来。”还设计制作了有三片绿色叶子、黄色背景的新村运动旗帜和徽章,有新村指导者标志服装。就这样,全国上下唱着《新村之歌》,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通过改善环境,传授技术,增加收入,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希望。随后,他们将新村运动向城市、工厂延伸,动员了全国上下的强大力量,终于创造了“汉江奇迹”,让韩国和香港、台湾、新加坡一起成为亚洲“四小龙”。

(二)主要做法。韩国新村运动是以精神开发促进经济开发的运动;是民官合作、农工并行的运动;是以培养新精神、改善环境、增加收入为课题,以农民、指导者、公务员为主题、以新村教育、宣传、事业管理评价为战略的运动。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精神改革、环境改善和所得增大为核心。在新村运动开始的时候,韩国采取的是全面平均扶持的办法,给每个村子发放335袋水泥,要求只能用于公益事业。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村子使用合理,收效明显。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村子的群众有良好的协作精神,有一个良好的指导者,关键是勤勉、自助、协作。于是他们从振奋民众精神入手,宣传贫穷不能怪老祖宗的思想观念,号召大家自力更生、协同一致过好日子。新村运动因此也被称为“过好日子的运动”。勤勉、自助、协作的繁体字中,有6个“力”字,就是说过好日子要靠自己努力。时至今日,象征新村精神的新村运动旗帜仍然在一些企业、机关悬挂,目的就在于激励大家,振奋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生产环境的公益项目。因地制宜地扶持农民发展生产,拓展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目前农民收入中一半来源于非农产业。在农民冬闲的时候,把整个河川等项目承包给农民,增加他们的收入。

二是以农民为主体,注重发挥新村指导者和政府公务员的推动作用。一切以农民为主体,这是韩国新村运动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项目实施方向选择和确定上,由新村指导者召集村民大会,在村干部和政府公务员的协助下,开展新村建设。韩国的村长(他们叫里长)由村民选举产生,属于半公务员性质,有一定的报酬。新村指导者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发展生产中的先进典型人物担任,他们没有报酬,但是在乘车、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有优惠政策,特别是每年政府都要召开新村指导者大会,对优秀指导者进行高规格的表彰奖励,颁发部级的勋章,在各地作报告介绍自己的事迹,对特别优秀的还可以聘任为各级公务员。对公务员要求更加严格,每村确定一名公务员,要求至少每周到村里去两次,对他们深入乡村的情况,详细记录,每周由民众进行评价,年终进行考核,好的进行奖励,并把业绩作为录用、晋升的主要依据,在公务员考试中也有新村运动的内容。对领导新村运动中成绩突出的公务员,升级考试中有加分政策。这样,农民、新村指导者、公务员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推动新村运动的强大动力,促进了新村运动的快速开展。

三是以教育、宣传和评价管理为手段,确保新村运动的健康开展。针对农民中存在的保守落后思想,韩国新村运动中注重了对农民的教育。内容包括事例教育、精神教育、讨论教育和生活教育。组织新村运动中的先进个人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让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各级新村运动研修院对指导者进行培训。在培训期间,学员还要深入附近农村进行现场调查,参加当地建设,然后开展讨论,畅谈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在各级研修院,学员和研修院的老师共同遵守严格的生活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和传递新村精神。在宣传方面,韩国十分重视,作为新村运动的主要方面,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设计制作了新村运动的徽章和旗帜,谱写了《新村之歌》广泛传唱。政府决定每月1日、15日为全民打扫环境卫生日,群众唱着《新村之歌》积极参加活动,有效激发了民众的热情。在评价管理上,韩国政府将全国的农村依据8个指标(目前已经有20个指标)进行考评,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基础村、自助村、自理村,并且在1970年制定了发展规划,计划全国所有的村子到1981年全部达到自理村标准。经过努力,这一目标提前两年于1979年全面实现。由于每次升级政府的支援都会增加,因此农民的积极性很高,推动了农村的全面升级。

四是以全民参与作保障,注重调动全体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村运动发源于农村,但是在开展起来以后,就逐步变成了全民参与的运动。上至中央领导、下至企业经理、学生、军人都要参与其中。韩国的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培训的人员中,不仅是新村指导者,也有上述方方面面的人员。当然这些人员参与的方式各不相同。如学生组织进来帮助邻居的活动也是参与新村运动的形式之一。一些大学教授组织起来,开展建设新村方面的研究,也是参与新村运动。一些工厂创办职工学校,让工人分批上班、学习,这就是“工厂新村运动”。通过学习文化,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工作效率。城市新村运动主要在于建设新的精神秩序、行动秩序和环境秩序。

(三)新村运动的成果及存在问题。韩国的新村运动增强了国民自信心,培养了民主决策的习惯,扩大了农村社会的间接资本和出口,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参与积极性和国民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使韩国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国,世界12大经济强国之一。当然,韩国的新村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主导推进过多,农民的自发性、创造性不高;在战略上缺乏长远眼光,也存在不太科学的形象工程,还有运动之初知识分子阶层的理解不足等问题。

二、韩国新村运动值得借鉴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时代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参与民众的素质差异,因此在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要把教育农民放在首要位置。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上要把教育农民放在首要位置。首先要激发农民的建设热情。解决温饱,过上小康生活,把自己的村子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总目标,这个目标需要广大农民的不懈努力。因此在教育农民上,我们需要做更加细致的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不清楚、方法不掌握、路子不开阔等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设想打算教给农民,把成功的方法传授给农民。在基层区镇办,要把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在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上,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对一些相对贫困的村子,教育的重点应当放在鼓起信心、传授致富技能、转变传统观念、改进生产生活习惯等方面。

二要实行合理的奖励扶助政策。从目前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会有一定数目的投资,特别是中央财政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上,投入会逐年增加。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村群众也都在等待观望上级的投资。也有一些地方开始了向上“跑项目”,从争取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始,力求给自己的地方多切一块资金。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争取办法,必然会导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甚至于出现锦上添花的事情,产生新的投资不平衡。而这与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的建设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资政策设计上,政府应当高瞻远瞩,做好协调与平衡工作。在“普惠”的基础上,按照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把有限的投资用到刀刃上。特别要对那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在加大扶贫开发投资力度的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规划、分步建设,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人力和资金浪费。

三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是农村的主体,离开了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在项目选择、规划设计、项目实施、资金筹集、项目评价、成果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要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自己选择,请农民参与规划,引导农民按规划实施,注意调动农民的投资积极性,最终建设成果要让农民评价,让农民受益。如果只图形式上的村容整洁,搞一些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那就有违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特别是在具体指导上,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的功用,从制度上保障群众意愿得到体现,群众利益得到保护。基层公务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也要始终把农民放在主体地位,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反映他们的诉求。

四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层次推进。在不同的基础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分层次推进。要总结不同条件村子建设新农村的成功路子,区别不同情况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防止提出一些超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急于求成的高指标,出现大拆大建,激化社会矛盾,造成不和谐现象的发生。在目标确定上,应当既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又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当然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子,也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确立更高的标准,让大家富而思进,共同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三、关于当前胶南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及几点建议

从中国情况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中央围绕新阶段“三农”问题提出的新目标。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日本在60年代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韩国在70年代搞了“新村运动”。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至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超过40%,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俱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所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根据“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作出的科学决策,其重要意义在于把“三农”问题置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一目标的提出,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有利于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那么,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呢?

就全国而言,各地的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建设新农村的标准应该是有差别的。就胶南而言,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的第31位和第17位,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级市第4位,再加上我们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明显,我建议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促进一个集中、把着眼点落实到提高农民素质上来。

一是围绕促进城乡一体化这条主线,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推动区域经济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阶段,向以都市新区、镇驻地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区域经济转变,以此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不断增强二三产业的带动力,特别是要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及旅游业,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高,吸收就业范围广,如果按等量投资计算,第三产业所容纳的劳动力比第二产业多2倍至3倍,就单纯旅游业来讲,一个摊点可以富裕一家农户,一处景点可以致富一个乡镇。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公务员之家:

二是要突出两大重点。一手抓好都市新区建设,让都市新区成为当地老百姓务工经商、创业就业的新平台,成为胶南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都市新区建设,应该融入科学的理念,有超前的眼光,特别要高标准建设好水城,推进生态立市,提升城市品位。另一手抓好旧村改造。特别是城中村和近郊村的改造问题,政府要有相关的配套政策积极引导,尽快启动。旧村改造,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村民利益,又要坚持合理规划,改出一片新居,改出一片产业,改出一片景观。

三是促进一个集中。就是坚定不移地提升临港产业加工区、海滨工业园、重工业基地、船舶工业基地及各镇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尽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要优化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实现功能分区。

四是提高胶南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列宁曾说过:“文盲,是排除在政治之外的。”这句话鲜明地指出了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民主政治的进程,所以,建设新农村,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民主化管理,要千方百计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来。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到广大农村,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普及远程教育,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条件,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措施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以此,建设新农村,繁荣新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