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制与监督活动要点3篇

时间:2022-06-08 10:22:53

卫生法制与监督活动要点3篇

第一篇

一、总体思路

以加强体系规范建设、完善审批规范管理、深入推进法制教育、强化落实监督检查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确保全区卫生监督工作有新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卫生监督协管和信息报告体系建立健全,区卫生监督局办公楼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全区卫生监督体系规范建设基本完成;卫生监督队伍监督检查能力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文书质量全面提高;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二)卫生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卫生行政审批规范管理进一步理顺,卫生监督检查与案件查处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卫生法制教育成效有新提高。医疗卫生人员依法从业进一步规范。

(四)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医疗市场、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卫生监督体系规范建设

1.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实施村卫生室卫生监督信息报告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工作职责和程序;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卫生监督协管体系达标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和工作制度;认真实施区卫生监督局办公楼建设项目,加强基本设备配备。

2.提升队伍能力。进一步完善首席监督员和责任监督员制度并坚持实行,坚持实施卫生监督员“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工作制度;采取理论培训和技能比武及演练相结合形式,积极开展各项相关法规和制度培训;加强工作稽查,强化卫生监督协管员执法行为管理;加强卫生监督员综合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综合素养。

3.强化工作指导。加强卫生监督局卫生监督协管项目指导办规范建设,完善设施,健全制度,规范程序。

(二)不断完善卫生监督工作机制

1.健全工作机制。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建立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办法,个体诊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60%,学校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50%;建立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规范,明确监督检查频次、内容,提高监督检查质量;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建设。

2.完善审批管理。加强卫生行政审批窗口规范管理,落实卫生行政审批“三集中”。规范卫生行政审批层级管理,进一步明确卫生监督局和龙泉卫生院卫生行政审批事项及范围,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审批登记程序。医疗机构校验率要达到100%。

3.规范行政处罚。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定,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行政处罚程序、职责权限,确保依法行政。全年办理案件要达到80件以上,结案率要达到80%以上。

4.强化监管质量。制定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和督导考核细则,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稽查和工作考核规范管理;加强卫生监督文书管理,卫生许可、卫生监督检查和卫生行政处罚文书合格率均要达到95%以上,乡镇卫生监督协管文书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进一步强化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及回复机制,群众投诉案件查处回复率100%。

(三)深入推进卫生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卫。坚持按照“六五”普法计划安排和省市区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卫生系统法制教育活动,突出加强民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及相关法规培训。

二是加强卫生法制教育。积极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充分利用“12.4”法制教育日等,组织开展卫生法律法规进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等教育活动,大力普及《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侵权责任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饮用水卫生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三是加强卫生法制宣传。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大力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和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宣传,加大违法行为曝光力度,积极营造卫生执法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医疗卫生监督执法检查

1.强化医疗机构监管。医疗机构信息登记率要达到100%;政府办和民营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村卫生室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医疗机构感染监测要全面落实;认真组织开展医疗广告监测管理,加强社会保健机构非法涉医行为监督检查及查处。

2.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治监管。学校和托幼机构登记率要达到100%;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措施监督检查,各级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

3.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登记率要达到100%;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要达到98%以上,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持有率要达到95%以上;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公共场所消毒监测全面落实。

4.强化饮用水卫生监管。城镇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登记率要达到100%;《卫生许可证》、《健康合格证》持证率均达到100%,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城镇集中式供水监测全面开展。

5.强化职业卫生监管。认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单位监督检查;职业危害和放射防护单位登记率和监督覆盖率要达到100%;认真开展放射单位防护监测、个人剂量监测。

第二篇

一、强化监督检查,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一)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群众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教育引导和督促系统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督促党员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切实维护党章和其它党内法规,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纯洁党员干部思想。加强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德、能、勤、绩、廉考核,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二)加强对卫生重点工作的督导检查。

紧紧围绕全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重点工作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人。不定期组织开展对医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和医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卫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探索有效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实行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制度,强化督导落实,切实保障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

二、加强行风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一)加强治庸问责、治庸问奢工作。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省委“六条意见”,加强治庸治奢工作,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坚决杜绝奢侈浪费,切实改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厉行“三短一简一俭”,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继续深入开展治庸问责工作,强化治庸问责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不定期开展治庸问责明察暗访。

(二)扎实开展医德医风建设。

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制度,不定期开展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强化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考评,建立奖惩制度,严格奖励兑现;严格实行医德医风投诉查处制度,凡被服务对象举报、投诉有违反医德规范行为的,一经查实,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

三、加强源头防腐,促进权力公开透明

(一)认真执行“三重一大”报告制度。

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一律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书面报告提请区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监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二)深入推进党务政务院务公开。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及时更新党务政务公开栏,对内重点做好每季度财务公开,对外继续推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特别对群众关心关注的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医用耗材等,要予以公开,让百姓明白消费。同时充分利用区卫生局门户网站,将卫生行政审批、职能职责、服务承诺以及涉及民生、群众关注的相关内容及时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认真开展卫生行政职权事权清理。

认真开展卫生行政职权事权清理和服务流程再造,建立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机制,确保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依法、规范、高效进行;认真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制度和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卫生行政审批公开、公正、便民、高效。

(四)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坚持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廉政谈话制度,锻造反腐倡廉“教育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全系统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职责,打造反腐倡廉的“责任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报告制度,严禁领导干部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或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活动、公款出国(境)旅游等,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规违纪问题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加大案件查办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防止干部选拔和任用不正之风;深化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加强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涉及人、财、物和行政审批等重点岗位、诊疗、用药、检查等重点环节的相关制度,完善关键环节和部位的监督制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廉洁风险信息预警工作,防止廉洁风险事件的发生。

四、强化廉洁教育,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一)积极开展“第十四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

结合卫生行业实际,组织开展以“坚持群众路线,争做清正表率”为主题的“第十四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不断增增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廉洁从政、廉洁行医意识,不断规范从政和医疗服务行为。

(二)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卫生活动。

深入挖掘身边的廉政典型,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学习交流和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可信、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推进卫生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卫生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卫生廉政文化建设成果。

(三)扎实开展宗旨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结合治庸问责工作和“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树立卫生行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勇于奉献、廉洁从卫、廉洁行医”良好风尚;通过举办党政管理干部培训班等方式,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等专题辅导培训,强化各单位领导班子勤政廉政意识。

五、强化专项治理,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

(一)强化公车专项治理。

完善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购置审批和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和管理,严格实行公车审批备案制度,严禁领导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和酒后驾车。强化医疗急救救护车辆的使用与管理,严格使用范围,确保专车专用。对因公车管理不到位发生违规违纪问题,或者公车私用发生交通事故等,一律实行责任追究。

(二)深入开展医药购销与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专项治理。

督促各医疗单位进一步完善药事委员会职责,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医药购销行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综合治理,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行业形象;认真开展临床抗菌药物专项治理,规范合理用药;认真抓好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制度,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不当处方院内公示和点评等工作制度的执行,解决大处方、加重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等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医疗服务及收费专项治理,促进合理诊断、合理治疗、规范收费,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切实纠正医疗卫生机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加强项目资金专项治理。

强化医疗卫生单位设备购置、基本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强化基本建设程序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防范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腐败问题的发生;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医改惠民措施落实情况、新农合资金、公卫资金使用等情况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套取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水平

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明确各医疗卫生单位党风廉政和纪检监察工作领导责任,依法、依纪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强化职责履行,促进党风纠风责任制有效落实;出台区直医疗卫生单位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意见,设立纪检监察专门机构,在各单位配备专(兼)职人员,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培训,打造一支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讲党性、有战斗力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第三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省、全市农村卫生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特对2013年全区农村卫生、新农合和社区卫生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2013年全区农村卫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全区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2345的思路,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村卫生室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抓好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四化”乡镇卫生院、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项创建,推进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项改革,开展乡镇和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乡村医生项目培训、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学科培训、药品电子监控培训及乡村医生技能培训五项培训,使我区农村卫生工作能力和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指标如下:

1.全区农村卫生工作达到全省先进创建标准,省级“四化”乡镇卫生院达到3个以上,力争小溪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全国创建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100%、75%、95%。

2.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人,参合率达9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达75%以上,实际补偿比力争达到60%,住院补偿封顶线达15万元,门诊统筹补偿比达50%以上。

3.乡镇和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年度任务和乡村医生项目培训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4.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65%,合格率≥80%,使用率≥50%;高血压患者管理率≥45%,规范管理率≥50%;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45%,规范管理率≥50%。

5.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录和配送制度进一步完善。

6.以“八统两分”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面落实;继续推行卫生工作综合目标制管理,严格业务绩效考核。

7.8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并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8.村卫生室信息网开通率达到95%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1.以创建为抓手,全面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一是积极开展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力争通过省卫生厅考核验收。二是根据乡镇卫生院综合实力,针对性地开展“四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行信息化)创建活动,力争3个以上乡镇卫生院达标。三是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100%、75%、90%以上;推进小溪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科一堂一室”建设(标准化公卫科、标准化国医堂、标准化全科诊室),并通过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评审。

2.以改革为推手,有效激发基层医疗机构活力。一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二是进一步巩固“八统两分”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面理清村卫生室的财务、药品、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三是继续开展城区医疗卫生技术骨干支医下乡帮扶乡镇卫生院制度和城乡医疗机构联动带教工作制度,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负责制,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深入开展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巡回医疗等服务。五是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充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量。六是加强全科责任医师团队建设,探索家庭签约服务,开展“家庭医师进万家活动”。

3.以信息为支撑,切实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效率。一是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二是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网络接通率,根据上级安排做好新农合卡与居民健康卡的衔接以及与城镇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大病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连接和数据共享工作。三是进一步扩大视频会议覆盖面,开展“直通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效率。四是建设药品(疫苗)电子监管信息系统,建立药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4.以建设为基础,切实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诊疗条件。龙泉、三斗坪、分乡卫生院通过国债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医院环境和诊疗条件,要求今年9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二)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继续提高保障水平。

1.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人,科学调整补偿方案,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确保全年政策范围补偿比例达到75%以上,实际补偿比例达到60%以上,门诊统筹补偿比例提高到50%以上。

2.大力推进大病保障工作。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意见》,将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纳入重大病保障范围,全面开展儿童先心病等22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新农合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以上。根据全市统一要求,稳妥落实新农合市级统筹和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等工作。

3.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按照统筹兼顾、科学测算、分类实施、全面覆盖、加强监管的原则,大力推行门诊总额预付,实行分乡镇包干使用。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完善住院按床日付费管理,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探索实施住院按总额预付与按床日、病种、人头付费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医院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达到50种以上。积极推进分级诊疗,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双向转诊,区外转诊率控制在10%以内。积极推行首诊定点医疗机构签约服务。

4.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严格执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准入、考核评价与退出管理,省、区级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外费用分别控制在20%、15%以内,区、乡级住院实际补偿比例分别达到60%、75%以上,全区实际住院率控制在9%以内,住院总费用增长控制在3%以内,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不超过同期CPI,政策范围外费用控制在总费用的15%以内。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督导检查,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弄虚作假套取新农合基金等行为,保障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切实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1.加强项目规范管理。落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鄂卫规〔2012〕7号),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先进县(市、区)创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0元,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分解和测算,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化和操作规范,强化项目管理的培训、指导、督查、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挂钩。

2.提高项目服务质量。进一步巩固现有服务项目,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在进一步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的同时,加强健康档案质量管理,对信息不全、内容不规范、更新不及时的档案进行修订,重复档案进行核对删除,促进健康档案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六类重点人群规范管理质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券,城乡居民重点人群管理手册(含服务券)持有率达到80%。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机制建设。一是督促各单位成立农村卫生工作相关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二是以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为重要抓手,切实明确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农村卫生、新农合、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采取日常督导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跟踪管理,确保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三是全面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将40%的公共卫生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考核后拨付;充分发挥新农合对村卫生室的补偿作用,新增的门诊统筹资金有50%左右用于村卫生室;落实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持续推进乡村医生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加强人员培训。一是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镇和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进一步扩大全科医生队伍。二是根据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项目安排,认真实施乡村医生项目培训,全面提升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三是针对性开展乡镇卫生院院长及学科培训,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综合管理能力。四是全面开展药品(疫苗)电子监控培训,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五是结合农村卫生工作实际开展乡村医生技能培训,提高乡村医生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能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工作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提高群众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群众满意率,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卫生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使广大卫生工作者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