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3 16:28:05

专业护理

专业护理范文篇1

(一)问卷调查。对所带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在学期初,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的性别;你的年龄;你是否听说过中医护理;你从哪儿获取中医的信息;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你希望在课堂中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你相信中医护理技术吗;你希望学到哪些中医知识。通过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初步获得学生对于中医护理的初步认识以及对于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能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获得最佳课堂效果。在学期末,在学习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座谈的形式进行。在学期末,有关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学习兴趣是否提高;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是否提高了与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否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了动手能力;是否在生活中用到学到的知识;你本学期最喜欢的中医护理内容是什么;你希望在中医护理课堂中学到哪些知识。通过电话联系、访谈了解实习学生、毕业生在进行临床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操作中面临的困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及学时,以便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在哪家医院实习;你在哪家医院工作;你在工作中感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吗;你所在的医院是否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中,哪些容易操作,患者乐于配合;在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时,你遇到哪些困惑;你认为进入实习、工作前,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在校期间学习的中医护理知识,在你进入实习、工作后有用的是哪些内容;你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收集教师对于中医护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访谈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您所带的专业和班级有哪些;您所带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参与中医护理教学的学生在学期末有哪些变化;在课堂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在学期末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吗;您认为学生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您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三)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于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您在临床带教的课程是什么;您所在的科室是哪个;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使用广泛吗;您所在的医院主要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患者最容易接受的中医护理技术有哪些;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您觉得学生操作规范吗;您觉得学生在进入实习时,应具备哪些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我国的护理现状,您认为学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您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提高中医护理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中医护理课程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临床中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而且应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让学生了解中医护理,喜欢中医护理、使用中医护理技术,为医疗卫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一)拓展中医护理教学内容。增加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简单实用的中医护理技术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增加四季养生、穴位保健知识、推拿法治疗失眠等专题讲座,学生兴趣提高,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课下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为家人朋友减轻不适症状,学以致用,带给学生积极的体验,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中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养生知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养生原则与方法,十大保健穴位的保健方法等知识融入到中医护理藏象、经络与腧穴等相关章节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中医知识,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医经典之一《黄帝内经》内涵丰富、言辞优美、韵味十足,适合学生诵读。在教学中选取与中医护理知识点相对应的篇章,比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论》等著名篇章加以讲解,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将养生保健、针灸腧穴、中药歌诀等适合诵读的内容,按类别汇编成小册子,形成校本教材,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中医知识的魅力。

(二)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中医护理的课堂“动”起来。教师课前准备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高质量、艺术性强、观赏性强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接受,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对于中医护理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中医护理知识点多,学生如果只是单纯记忆和背诵,往往学习效果较差。教师通过讲授法,总结中医护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利用图表法、归纳法、歌诀等,让知识点更加清晰、简单,学生在记忆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参与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的能力。

专业护理范文篇2

1护理理论家的看法

1.1KatieErikssonandMargaretNewman的想法她们的理论思想将如何在2050年得到很好地表达呢?Katie[1]相信,博爱精神和保持护理学科发展的勇气以及自由的研究将会充实护理的基本概念。她的博爱理论在健康和疾病的基本概念中将会继续应用,但是将会有更新和更加丰富的表达形式。通过用符号的形式表达护理精神,使人们对神秘的、难以预测的未来护理形成具体的模式。Newman提出,正在出现的护理知识模式将表现出同情、转化和自由。她相信以病人整体为中心,全面发展的护理模式将更加有助于社会的健康[2]。

1.2MadeleineLeiningerandJeanWatson的想法Leininger解释了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论是如何产生跨文化护理和文化照顾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文化与护理实践的融合,同时促进健康、疾病的康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促进世界的和平。Watson强调人的主观思维,与这种主观维度相联系的有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照护、自我恢复的潜能;人的精神和一切;自然恢复的途径以及与自己和其他人相关的护理和康复[3]。1.3RosemarieRizzoParseandRogerianMalinski的想法Parse介绍了语言和思想,从人类形成的远景进一步解释了整体的概念及她的理论措辞的一些变化。她认为,在2050年有关护理和医疗保健的合作将不断前进,这些理论的澄清具有重要意义。有些重要思想在人类思想学派形成的本体论中是不可分割的。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概念在曾经机械化的医疗保健中极其重要。Rogerian认为,实践和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健康。她对人类整体性学说的进展提出了挑战和机遇[4]。

1.4KingandRoy的想法她们想象着她们的理论思想在2050年将如何得到表达,预期将会存在许多的挑战和机遇。King建议她的概念体系、达到目的的理论和处理问题的程序将会提高护理质量。Roy描述她的哲学信仰和适应模式在2050年将与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并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统一[5]。

2几种理论的发展

2.1Parse’sTheoryofHumanbecoming这个理论最先是以the“Man-living-health”theory出版(1981年),1992年改名为“thehumanbecomingtheory”。人类适宜理论的假设是以个体对生活质量的看法作为护理目的,中心思想以本体论为基础,围绕3个主题构建而成:意义、节律性和超越。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全世界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伴随而来对教育的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各种可能性,在2050年个人、家庭和社区将会有很大的变化,到21世纪中期人们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由于对生活质量的渴望,人们希望对他们的健康模式有更深的理解。人类适宜理论更深地关注人类比较细腻的情感,显示了人类自由和尊严等深层次认知。在2050年随着超机械化健康护理的产生,健康相关理论及更多内在社会问题的信仰和价值观将会不同,这些需要在某些方面关注自由和尊严,为延长生命必须消除一些非人性化的技术[6]。

2.2Eriksson’sTheoryofCaritativeCaring博爱护理理论在与病人会谈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病人的自尊和自主性都是很重要的,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尊重他们,对他们负责。护士在与经受痛苦的病人会谈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均衡的伦理关系,如果不能与病人互动,协调好这种不均衡,病人将会失去潜在的尊严和自信。护士在与其会谈的过程中应尊重他们,通过博爱的精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空间,使他们重新获得自尊和自信,从而更好的生活[7]。按照Eriksson的观点,世界可以被看做3个维度:个人、社会和环境。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存在与健康和病痛是最重要的,也正是在这里,护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2050年,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安宁需要紧密的相互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护理将会代替部分护理操作,但是将会出现一些新伦理困惑的挑战。因此,护士在伦理咨询中将要充当重要的角色。对护士进行博爱护理精神教育,激发他们内在的伦理和道德价值观,使他们能更好地应对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伦理和道德问题[8]。

2.3Watson’sTheoryofHumanCaring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是在其他护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哲学、心理以及现象学理论,同时运用人本主义学说以及许多基础学科和人性科学的理论,强调人性照护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她认为护理是自然变化的过程,人性照护理论的伦理道德思想推翻了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她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出发,把护理伦理与超越个体的护理相关联[9]。护理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相互了解的人性化照护,以协助病人恢复其内在的和谐感。运用照护程序帮助病人达到更高程度的自我和谐,以促进自我治愈或者是对生活意义的洞察。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科研过程,使护士在护理资料和护理实践中做出护理判断和决策。护理学科作为护理道德、理论和哲学的基础,引导护理通向不断变化的个体和专业实践。通过先进的护理,从业者、病人和相似的系统来见证护理学中的变革,通过引导理论的哲学实践和以康复为基础的护理,恢复护理和卫生保健的核心[10]。

3以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实践

护理实践以理论为基础在未来将会得到不断地增加。护士将会意识到以理论为引导的护理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正如医学理论引导着医疗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和护士会在不同的领域平等地分享着各自的专业特长,并肩作战。护理实践将如何随着2050年技术、医疗和道德的发展而发展呢?以纽曼的健康理论扩大意识、以金的概念框架对一些问题作出护理反应,以护理理论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11]。Watson的人类照顾理论、Eriksson的博爱理论和Rogers人类整体性学说引领着护理的实践[12],这些理论通过在实践中的运用形成相互关联的线性组合,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13]。

42050年护理及卫生保健[14-17]

4.1护理专业发展

专家对2050年护理的发展都很乐观,他们认为护理的专业特征在实践、教育和科研中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护士会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在护理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权威、决策和自主能力。护士在社区护理中能够尊重病人的选择和文化信仰,曾经被忽视的团体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未来男护士会越来越多[18],各国护理会与国际接轨,使护理全球化,促进全球人民的健康。护士将会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积极的政治活动,在形成和促进护理决策及医疗保健问题决策中占有很大比例。

4.2卫生保健与护理

专业护理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

在社会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全国各大高校等教育机构、网络媒体陆续推出在线课程资源;教育部办公厅连续多年举办全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生源较多,虽然高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但他们成长于信息化、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乐于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解决了教师资源短缺和班级授课人数受限问题;打破传统教学在学习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实现师生课内外教学的信息传递与对接,全面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求,师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1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以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等为代表的MOOC在线教育平台,给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文本、视频、图像等丰富、明快、清晰的学习资源。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多,课时数量少,临床实践课时数更少,而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与技术常滞后于临床护理;又因近年来学生人数增加,教学科研任务重,传统教学的学习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固化,不仅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影响师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教学效果。通过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仅能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促进“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目标

2.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延续了学习时间和空间。课前的预习、课堂答疑解惑、课后学生通过教学平台进行练习测试,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2.2探索在线课程的教学模式。在线学习意味着学习者有更多的自由,但学习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自身行为,将不能完全投入在线课程学习中,最终导致在线学习满意度降低[1],因此,在线课程建设的重心不是资源,而是教学组织和设计,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课程进行应用性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教师可以开展情景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话题讨论、头脑风暴、模拟咨询、健康讲座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作业的形式不拘一格,发挥个人特长,用自己喜欢的文档、照片、思维导图等任何一种形式提交作业,并且对作业进行互评以吸收他人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2.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课程考评从传统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更加科学真实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思路

3.1在线课程建设框架。超星泛雅学习通教学平台自带首页、活动、统计、资料、通知、作业、考试、PBL、讨论、管理共10个栏目。进行以下几个模块的建设:课程信息模块包括教师团队、课程标准、课程介绍、教学计划、课程章节、参考教材、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模块包括教师团队管理、助教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互动教学模块包括通知、话题讨论、学习分组、督学、互评等。课程资源模块包括PPT、视频、知识拓展链接、题库、作业库、试卷库等。3.2总体规划。儿科护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必须将临床案例和实操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视频内容可以反复播放,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将重点、难点内容放在线上[3]。每个单元中的微课不仅要短小而且要有科学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效果。3.3课程学习内容设计由副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组成本课题组成员,结合课程标准,根据儿科护理岗位任务确立儿科护理学的6个课程模块:生长发育、儿童保健、新生儿及新生儿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童各系统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急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儿科常见护理技术。各单元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以儿童及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3.4课程学习环境设计。3.4.1坚持互动式教学理念。课程中设有议一议、话题讨论,头脑风暴、互评他评、提问答疑、抢答、选人、情景模拟、健康咨询等活动,促使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交流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创建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3.4.2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高职生源数量增加,个体学习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在线课程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学习者可以登录儿科护理学在线班课进行视频、PPT及文档等资源学习,完成预习、练习与测试,查看答案,建立错题集,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对于在课堂上没有明白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再次学习、在线提问或师生答疑得到破解。用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百度脑图、海报、文档等任一形式提交作业,作业形式不拘一格,开展教师评价或学生互评,分享学习经验,便于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高群体学习兴趣和效果。

4在线开放课程实施

4.1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可以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提升3个阶段。(1)课前准备。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发放的学习指南,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通过线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在自学中学生可以将疑难问题通过学习通平台到班课,通过师生间及生生间的在线讨论交流,解决部分问题。(2)课中实施。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情,对课前未解决的知识点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导入、视频再现等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健康讲座、情景模拟等活动,通过投屏的形式详细讲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启发大家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在线完成随堂测试,检测学习效果。(3)课后提升。护理职业教育的临床新理论和新技术日新月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课后教师先在平台上传有关本单元的最新临床动态,让学生接受最新理念和新技能,拓宽知识面,然后情景案例,学生通过对患儿的评估、确立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制订护理计划,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4.2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纷繁复杂,有较强的诱惑力,影响高职学生自觉学习的稳定性,缺乏教师监督的线上学习有时很难保证预期的学习效果。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预习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对于预习中未搞明白的问题,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授、启发得以解决。线下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答疑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其目的不是取代线下教学,而是作为线下传统授课的有益补充,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充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4.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包括课程签到、平台访问次数、视频观看、预习作业、在线测试、随堂测试、单元练习、话题讨论、情景模拟、抢答等系统统计的数据,并根据权重设置随时计算过程性评价成绩。终结性评价主要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由教务处统一组卷进行在线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全面考核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成绩由过程性评价(30%)和终结性评价(70%)组成,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考评客观、公平、公正。

5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

在线开放课程是以制作突出重难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微课视频为主,辅以PPT课件、案例、单元测验等教学资源的学习平台。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优势如下:(1)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学习资源有文档、PPT、微课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生互动程度高:学生用手机参与讨论、抢答、选人、头脑风暴、互评等活动,师生互动程度高,反馈及时。(3)打破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不再是以单一的课堂学习为主,而是依托网络利用课前、课后零碎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参与在线课程学习,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缩短了临床距离,提高了学生沟通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5)作业形式不拘一格:实训报告可以用文档、思维导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提交,发挥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学习需要。(6)共享教学资源:突破传统课程人数限制,能够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7)教学模式改革: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模式转变,可以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8)考核方式改变: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6结语

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所在[5]。我院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台的建设与应用,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评方式。应用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便于灵活开展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不但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及教学技能。今后我们要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挥儿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青,赵蔚,刘红霞.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7(5):43-50.

[2]吴伶琳.高职“软件测试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7(10):71-73.

[3]梁宇杰,李春卉,陈桂兰,等.基础护理学在线课程设计与实现[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1):78-80.

[4]高亚红.地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13):336-338.

专业护理范文篇4

1.1参赛对象、时间

参赛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生自由组队(5人一组)参加班级的选拔赛,胜出者代表班级参加校级决赛。时间为学生实习岗前培训前一个月。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是为了以赛代练、以赛促练,通过比赛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在岗前培训中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实习和就业准备。

1.2比赛模型

比赛模型采用美国MITI公司生产的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emergencgcaresimulator,ECS),ECS能够模拟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呼吸、心音、肠鸣音等,还可以模拟各种病理情况,如外伤、气胸、心律失常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根据病情进行变化。此外,ECS还可以接受绝大多数护理、医疗操作。最难能可贵的是,ECS具有模拟发声系统,能够和学生进行言语沟通,训练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1.3比赛内容及编排

比赛内容包括两部分:(1)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主干课程中的基础护理技能,如病情评估、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给氧法、心电监护、医嘱的执行、标本采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2)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比赛通过一个临床常见医疗护理任务将上述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如“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等。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如“这是一个车祸伤员,请对他进行相应治疗、护理”引入比赛任务,学生自行判断患者病情并给予相应护理。比赛注重考查学生的自我判断、决策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扮演医生,通过医嘱的变化串联整个比赛过程,评委对学生的处理全过程进行评价。

1.4评价

与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评价标准不同,新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方面变化:(1)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单一操作的步骤、细节,而且注重多个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2)评价标准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挂钩,注重操作原则和实际应用要求;(3)加入护士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评价;(4)评委的组成多样化,既有学校教师也有护理专家,还有临床一线护士,希望能全面评价。

2结果

2.1参赛学生对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的评价

对2010级、2011级参加校级决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份,收回问卷48份,回收率100.0%。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这种比赛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对自身定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认为这种比赛模式对自身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能激励自己学习,更好地融入到之后的实习中。

2.2评委对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的评价

我们精心选择评委,共设8名评委,其中学校教师2名,从三级甲等医院聘请护理学方面专家6名,其中2名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部主任,2名护士长,2名护士。为保证评价的连续性,8名评委连续参加了两届比赛。调查结果显示,8名评委中,6人认为这种比赛模式符合医院护士实际工作情景,6人认为比赛评价标准符合医院对护士的要求。可见,不管是学校专职教师还是临床护理专家均对这种比赛模式持肯定和支持态度。

3讨论

3.1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起到了桥梁作用

3.1.1加强了单一学科中多项技能间的联系传统的护理技能

比赛考查学生对单项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而实际工作中,对一名患者的护理包含了多项护理操作,是一个综合应用的过程。很多学生单项护理技能操作完成得很好,但是一旦综合应用多项护理技能便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将多项护理技能融合到一个护理过程中,检验学生对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密切联系临床,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3.1.2增强了课程间的联系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一般是各学

科单独比赛,学科之间没有交叉,而护士实际工作过程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将多学科技能综合到一个项目里,检验学生对多学科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科间的联系。3.1.3缩小了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间的差距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评价标准与临床工作对护士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新的评价标准和临床标准高度接近,完全用实际工作要求作为评价标准,缩小了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3.2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注重综合素质的检验

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注重对操作步骤、细节的检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考查。一名出色的护士除了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我们将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纳入比赛评价标准,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检验以及对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优秀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3.3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专业护理范文篇5

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行动上一切听从指挥,,服从上级组织领导的安排,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及“三讲”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生活作风严谨,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尊重领导,遵守部队各项条令条例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一违法违纪行为而受到处分,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

从事内科护理工作,熟练掌握了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炎、咯血、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各种急性中毒、脑血管意外、癫痫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观察与护理,对十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都能熟练掌握,对小儿头皮针、细小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做到动作准确、技术娴熟,一针见血率高,许多高难穿刺我都能完成。有一位从外院转来的老病号,四肢静脉很难看见,我发现手指脚趾静脉未被破坏,于是每次输液,在手指脚趾上扎针,注意保护血管。病人感觉虽然手指脚趾扎针比其它部位痛,但比在其他部位扎来扎去容易接受多了。作为科室的技术骨干,除掌握心脏复苏术、呼吸复苏术、动静脉切开穿刺术、洗胃术,还进修学习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技术操作,并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有一位病人,晚上突然病情变化,呼吸、心跳停止,我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通知医生,迅速开展抢救,并迅速准确地进行心内注射,经过急救治疗,病人终于出现自主呼吸、心跳恢复,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护理工作中,能及时观察病情,为医生准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有一位岁的女病人,因肝硬化并发静脉曲张破裂入住内科,经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后,我发现病人时常微笑,且双手常在眼前挥舞,并要求家人帮她赶蚊子。时值冬天,病房根本没有蚊子,我联想到病人是因肝硬化而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昏迷的诱因,病人所表现的正是肝昏迷的前驱征兆:轻微的行为异常和飞蚊症。于是将这一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肝昏迷的进一步发展,使病人转危为安。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各种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水平并注重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掌握了血液充氧、氦氖激光治疗技术,心肌梗塞病人腹部皮下注射肝素钠,褥疮患者呋喃西林湿敷治疗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年月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回到医院,正赶上医院评“二甲”工作。自己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协助医务办的同志夜以继日地收集整理各种医疗护理文件,开展院内首次责任制护理,为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定创造了条件,受到“二甲”评审护理小组的好评,并受到院嘉奖。在开展责任制护理工作中,重视病人的整体身心护理。有一位老干所的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不能理解适应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时还对家人和工作人员生气,经过我——责任护士耐心地说服,生活的关心,病人终于能愉快的接受治疗,痊愈出院。

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是我的宗旨。年月,适逢流感,科里病人多,特别小儿患者多,因抽一组护理人员特护一位患急性心梗的患者。科室工作任务很重。作为科室技术骨干,我克服自身不舒服、岁的女儿生病的困难,兼顾治疗输液两套班,圆满的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最后自己也病倒虚脱了。

年月,因工作需要,院领导决定由我负责内科的护理工作。接手后,从抓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病房管理入手,狠抓工作作风,狠抓质量管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经常组织参加业务学习,工作不假手于人,能及时巡视病房,了解治疗护理情况,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工作中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作为科室护理负责人,对工作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严明的工作作风,自觉带头执行技术操作规范,积极协助科主任,负责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计划内容。

专业护理范文篇6

[关键词]护理礼仪;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护理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行为礼仪。护理工作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护理工作者拥有良好的礼仪不仅可以帮助其自身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仪表,还能对患者起到稳定心态的作用,这是药物无法取得的效果。为此,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开展护理礼仪教育十分必要。护理礼仪是护理行业必须具备的一种礼仪,也是该行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一种职业素质。护理礼仪体现在多方面,包括言行举止、外在仪表、工作态度等。护理礼仪不仅可以体现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还能体现护理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护理礼仪能体现护理工作者对该工作的热爱程度,护理礼仪好则表明护理工作者对工作比较热爱,反之则说明护理工作者对护理工作不够热爱。之所以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进行护理礼仪的教学,是因为护理礼仪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自信心。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可以让护理工作者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这项工作。

一、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护理礼仪包括护理工作者的仪表礼仪、外在仪表、言谈举止等多项内容,是护理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职业准则,也是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规范。为此,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良好的仪表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因此,护理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以此在患者心目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可以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仪表习惯。护理工作者有良好的仪表,可以从侧面体现出这位工作者拥有良好的气质、性格和工作态度。[1]这是因为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最先让患者感受到的便是外在的仪表,患者往往会因为工作者的仪表产生初印象,而初印象会直接影响到护患关系的发展。为此,护理工作者应当注重自身的仪表习惯,在工作过程中尽可能地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由此可见,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开展护理礼仪教学可以尽早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建立良好的仪表习惯,十分有必要。(二)有利于规范护理专业学生的日常行为。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还有利于规范护理专业学生的日常行为。护理礼仪作为体现护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一项内容,不仅可以对学生的仪表进行规范,还可以对护理工作者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护理工作者的日常行为包括日常照顾患者中的行为以及临床操作中的行为。在与患者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护理工作者拥有比较规范的行为,就可以与患者建立起和睦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在临床操作中,如果护理工作者熟悉规范的工作行为,可以根据医疗需要形成专业、规范的操作顺序,就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护理礼仪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护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打针、输液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护理工作能力,还需要具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护理工作者才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从很多病例中可以发现,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往往可以帮助患者康复。而护理工作者是病人治病过程中经常会接触的人,因此,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礼仪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情。将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可以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进而与患者和睦相处,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四)有利于减少和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进行护理礼仪教育有利于减少和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之间时常存在纠纷问题,而导致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纠纷的原因不是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技术,而是护理工作者的态度,比如冷漠、刻薄等。[2]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之间的纠纷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护理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患者的康复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进行护理礼仪教育十分有必要。通过开展护理礼仪教育,可以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养成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护患纠纷。

二、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院校的护理专业开设了护理礼仪教学的课程,但是教学经验的缺乏以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护理专业对护理礼仪教育不重视。护理专业对护理礼仪教育的不重视是影响护理礼仪教育的首要原因。长期以来,护理专业的学生都被认为应该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在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大多将实际操作能力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视了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3]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只能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无法进行护理礼仪的学习,导致他们在之后的工作过程中无法正确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引起护患纠纷。由此可见,学校对护理礼仪不重视是护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护理礼仪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随着市场要求的不断变化,很多学校认识到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专业教学中开设了护理礼仪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对相关的礼仪和规范进行死记硬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另外,教师无法认识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用命令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三)缺乏实践教学,护理礼仪教学效果不明显。不注重实践教学也是影响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部分学校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开设了护理礼仪课程,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内容的灌输,而不注重实践教学,导致护理礼仪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从护理礼仪课程的内容来看,不论是外在仪表还是日常行为,都只有进行了实践才能逐渐养成规范的行为,但是由于学校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四)考核方式过于注重理论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单一,也是影响护理专业护理礼仪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从护理专业中护理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中可以发现,该课程在进行考核时一般以试卷考试为主,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往往无法对学生的护理礼仪进行准确的评价,而且考核方式不合理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重点的认识出现偏差。因此,护理礼仪课程考核方式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4]

三、护理礼仪教育融入护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措施

要改变当前护理工作者缺乏护理礼仪的现状,就需要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护理礼仪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进行改进,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护理礼仪。(一)改革观念,提升护理专业对护理礼仪教育的重视。首先,学校要转变看待护理专业的观念,重视护理礼仪教育。长期以来,学校对护理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多侧重专业技能,不重视护理礼仪的教学。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这一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护理工作者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只有具备综合素养的护理工作者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为此,学校要重视护理礼仪教育,将护理礼仪教学融入护理专业的教学。学校要改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观念,将专业技能培养与护理礼仪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改变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理念的引导下,适当增加护理礼仪课程的课时,真正对学生进行护理礼仪的培养。[5](二)丰富护理礼仪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在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护理礼仪教育时,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虽然有些学校已经认识到护理礼仪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增设了护理礼仪的相关的课程,但是因为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仍然十分有限。护理礼仪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再如在讲到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仪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自主进行示范,强化教学的实践性。(三)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用礼仪规范行为。除了增加护理礼仪课时、丰富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护理礼仪的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对护理礼仪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宣讲,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护理礼仪不仅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还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运用在实践当中,做到言行一致。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礼仪教学与行为教学的相互融合。(四)改变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护理礼仪学习效果。护理专业还要改变护理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护理礼仪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所使用的考核方式一直比较单一。[6]为了改变以理论考试为唯一考核方式的现状,护理礼仪课程可以采取多重考核方式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一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考核标准方面,学校要将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等多项内容作为考核标准,在进行评价时,还要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结合,进而更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要利用正确的考核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护理礼仪学习效果。随着社会对护理工作者要求的变化,具备综合素质的护理工作者逐渐成为当今医院的需求。为此,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学校要认识到护理礼仪的重要性,进而将护理礼仪课程融入专业教学,最终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护理礼仪,帮助护理专业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航,吴玉琼,黄莉,等.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3(3):46-48.

[2]马珊珊,娄晓璐,孙艳.浅析护理礼仪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融合在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3(11):213-214.

[3]刘雪萍,唐少兰,梁子丽,等.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的效果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22):7-9.

[4]夏雅雄,方仕婷.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0):1881-1882.

[5]于兆霞,刘振玲,赵大玮,等.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礼仪》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61,164.

专业护理范文篇7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专业承诺源于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指个体对职业的喜欢、认可并愿为之付出努力的程度[1],其最早在心理领域开始研究。护理专业承诺指护理人员为愿意从事护理专业,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而努力的行为与意愿[2],是对护理专业的正向评价。学生时代的专业承诺直接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对今后作为护士的专业承诺有很强的预测性[3],能反映对护理角色的认同感,进而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不同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低于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水平[4],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亟待提高。本文围绕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展开综述,旨在为医教协同下,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借鉴。

1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影响因素

1.1人口学因素。专业承诺具有个体差异性,个人特征不同、经历不同、层次不同,其专业承诺水平也不尽相同。男生虽然认同护理专业价值,但相比女生而言,其对护理专业努力意愿及对专业生涯评价不高,其中在努力意愿、生涯评价两个维度上也低[5]。可能导致在学习和工作中缺少归属感。因信仰、风俗习惯及语言的差异,不同民族的护生专业承诺水平不同[6],少数民族学生总水平上要高于汉族学生。农村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总水平较城镇学生偏高;非调剂生专业承诺总分高于调剂生[7]。但是因家庭、就业、志愿调剂等外界因素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其内在动机和信念不足,不能把护理职业作为个人的专业目标[8]。另外奖学金获得情况、独生子女情况和家庭地点[9],家庭月收入等情况也都可以影响专业承诺水平。就护理教育层次而言,中专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低最低[10],在本科教育中三本院校专业承诺水平显著高于二本院校[11]。不同年级学生的比较中发现,一年级的专业承诺高于二年级[12],而四年级学生评分最低[13]。因此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其专业承诺差异性的特点,学校应进一步完善个人基本资料收集,在校期间做到精准辅导。1.2重要个人因素。专业承诺与自主学习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希望感、归因风格中的内归因、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等因素呈正相关,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努力意愿、自主学习能力两个维度相关度最高,护理专业承诺能正向预测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4]。人文关怀能力强的学生,其专业承诺水平高[7]。希望感是一种积极动机状态,是积极心理资本之一[15],希望感水平越高,专业承诺水平越高[8]。归因风格会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和评价,内归因会产生积极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他们的专业承诺水平[16,17],学生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高[18],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高[19]。心理弹性指在面对危机或压力时,个体能够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提高心理弹性能够有效减轻压力,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20]。研究发现职业倦怠是一种负性的情感反应,它与专业承诺呈负相关,专业承诺较高的学生,可以以有效的状态去应对新环境中出现的困难挫折,进而消除职业倦怠[21],另外也与归因风格中的外部归因呈显著负相关[22]。综上研究,重要个人因素对专业承诺有正向或负向影响,在今后应激发正向因素,抑制负向因素,从而有效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1.3临床学习因素。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角色认知、做出职业抉择的关键时期,是由学生向护士转换的过渡阶段,复杂的临床实习环境以及高负荷的临床护理工作加上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应对,会降低其专业自信度,进而影响实习质量,导致实习后专业承诺水平偏低[9]。临床学习因素对专业承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首先实习医院类型对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影响,附属医院实习的学生在临床实习环境的评价得分方面总体上高于非直属教学医院的学生[23]。其次,临床实习和实习经历给学生提供一个角色模范、自我表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但是研究表明实习环境、实习压力影响专业承诺,实习压力与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呈负相关[5]。目前医疗环境,实习护生有较少独立进行临床护理实践[23],影响专业承诺水平;临床带教老师对专业承诺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各方面表现会对护理专业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临床带教老师多为兼职,除了教学任务还有临床工作[24],有时带教老师的批评会让他们压力倍增,影响专业承诺水平[5]。因此医院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要将护理工作理想化,要客观告知学生临床工作现状,避免心理落差。

2干预策略

2.1院校护理教育者。专业承诺水平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改善多环节的影响因素有效提升其专业承诺[25]。作为院校教育者应发挥引导作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全程的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提高对护理专业认知,形成良好专业氛围,知己知彼;此外,客观分析护理现状、优势与挑战等,使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动机,提高对专业认同度与忠诚度,科学、合理地认知本专业。另外,改革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增加护理实践课,提倡早期临床接触,减少护理理想工作与现实的落差感,使学生的才能优势能够更好地得以发挥。开发护生动力思维,调动其追求职业目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1]。有针对性的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培养其内部归因风格[12]。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进而提高专业承诺水平[21]。2.2临床教学管理者。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专业情感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管理部门应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提供规范系统的教学管理,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创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对专业承诺有积极的作用[9,26]。临床带教老师作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27],在教学管理中应不断强化临床带教老师教育责任意识,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完善和改进带教过程,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意识。良好的科室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对专业承诺有促进作用,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也可提高临床实习行为能力,加强医护合作态度[28],针对目前医疗环境现状,在临床教学中协助学生与患者沟通协调[26]。

3小结

专业护理范文篇8

从本质上说,双语教学源于沉浸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于20世纪60年代于加拿大兴起,之后在美国受到重视并迅猛发展。英国著名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中双语教学的定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对双语教学内涵的理解因国家、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是指使用除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作为主要语言进行教学活动,语言的具体定位主要是汉语和英语。在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中,英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通过英语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在传递本学科知识的同时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不是通过双语教学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2在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我国大部分学生的英语仍然停留在“哑巴英语”的状态,即拥有较大的词汇量,阅读能力尚可,但口语、听力以及写作能力较差。这些短板在学生时代体现为阻碍对最新医学信息的接受和学习,而若延续至今后的工作中,则可能由于语言障碍,不能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从而得不到国际同行的认可[1]。为促进我国与世界接轨,提高我国护理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护理专业学生能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在中职卫校实施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3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适用教材缺乏

在双语教学中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可直接研究和吸取国外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和内容,但国外原版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内容与中文教材差别较大,教师备课的时间、精力投入大,学生理解掌握存在困难,且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昂贵,难以推广使用[2]。

3.2师资力量薄弱

我校高水平的英语专业教师(通过CET-6、TEM-8)不多,大部分教师是相关专业科班出身,只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而听说交流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将护理专业知识用英语传达。

3.3学生外语基础差

学生普遍感觉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授课时只是照本宣科,简单地将英文内容翻译成中文,大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认为双语教学只是一种变相的翻译课,因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学生的英语基础差,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普遍不高,再加上学生接受能力有别、个人兴趣存在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自然不佳[3]。

4实施双语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4.1转变观念,加强对双语教学的认识

很多人对双语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双语教学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但护理学科的无国界性使双语教学的开展显得十分必要。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双语教学,真正下功夫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培养使用英语进行临床思维的良好习惯。教师也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大意义,以更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

4.2选择适宜教材

学校可多购置国外原版教材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在充分比较各种原版教材的基础上,组织教师改编或自主编写包含各学科主要内容和最新进展、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双语校本教材,并配套讲义和专业词汇表。教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教材,可以吸收先进国家最新的护理教育理念,优化和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4.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双高”是对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专业授课教师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比较理想的双语教学人员是曾在国外学习、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归国学者,当然也可以从现有师资队伍中选拔听、说、读、写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定期去外语学院或者国外进修培训。我校护理学专业现任教师大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部分教师有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外语教学能力总体有了极大提高,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4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

专业护理范文篇9

1.1研究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党员160名,正式党员51名,预备党员109名;学历构成:本科127名,专科33名;在校学生党员104名,在实习点上的党员56名。

1.2调查方法调查表是参照豆丁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调查问卷”和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党支部建设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评价表在研制后进行了预调查,信度为0.87,又根据反馈意见对部分评价内容进行了调整,并请五位党支部书记进行审核和评价效度,效度良好。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及护理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涉及5个方面共32个条目(党支部发挥作用9条,党的组织建设10条,发展党员7条,党员教育管理2条,党员的思想状况4条),根据每个问题回答例数的百分比来判断护理专业党支部建设情况。

1.3资料的收集与处理采用2种方式:2013年12月,对在校党员集中地点发放问卷,为确保问卷的有效一致性,笔者在发放问卷前先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答卷要求,逐条解释内容的含义,并要求党员以无记名方式进行真实评价,不得漏项,在15min内完成,当场回收;对实习生党员通过个人电子邮箱形式进行问卷调查。2种方式共发放问卷103份,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为100%。根据每个选项回答例数的百分比来判断党支部建设的情况。

2.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同学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较高,但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形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内容和形式单一,有的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存在随意性与不规范性的行为,没有做到“制度建党、制度管党”。这提示护理专业学生党支部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为契机,依据学生党员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完善“制度”、创先争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且务必要充分落实到学生党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也要在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的形式上下功夫,突破主要靠会议过党组织生活的形式,可采用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自愿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多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有76.9%的党员认为可以把支部建在实习点上、公寓内、志愿服务队内,使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增素质,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调查结果显示,94.9%的党员认为,党支部发展党员流程规范,这说明在发展学生党员中,学生党支部对先进分子的选拔、培养工作做的比较细致。所有党员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光荣的,笔者认为,这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未来表现出了极强的信念和信心有关。

在入党动机的调查项中,有23.1%的学生选择“献身共产主义”,有69.2%的学生选择“对自己是一种考验”,有5.1%的学生选择“为了以后更好地找工作”,还有2.6%选择“随大流”,20%左右学生的入党党动机来源于家庭。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基本态度端正,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这提示,在以后的党建工作中,应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坚持并完善入党积极分子汇报思想制度,确保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表3调查结果显示,51.2%任何时候都意识自己是共产党员,这提示护理专业党务工作者要按照党章要求,增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让每个学生党员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在党员中形成一一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政治上要进取、学习中要带头、活动中要做出表率”的自我暗示心理,这样学生党员们才能在一切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部分学生党员关注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89.4%党员认真学习过十八大报告和党章,这可能与表1结果显示的学生党支部能够及时把党中央的精神传达到每个学生党员有关。

3.结论

专业护理范文篇10

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认为上课前大家都在进行认真准备,怕完不成组长分配的工作任务,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讲授内容时,学生都在认真听讲,说话、玩手机、思想开小差等现象都消失了。所以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和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2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的病理学教学,从最初的68学时逐渐减少为32学时,面临课时少、内容多,知识点分散、难学、难记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较为系统的掌握病理学的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尝试,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比如,在上“肿瘤”这一章时,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优化,并在长期的教学中实践发现,将肿瘤概论与各系统的肿瘤的内容整合,让学生建构框架,只有建构了框架,复杂的知识才能条理化。让学生建构学习“肿瘤”的框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先了解肿瘤的概念、特性及异型性等,然后过渡到各系统的肿瘤,重点讲授肿瘤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从前的教学总是先讲授总论中的肿瘤概论的基本病理过程,再按照系统讲授各系统的肿瘤,学生感觉好像前后联系不很紧密,有学后忘前的感觉,而且在讲授的内容上还存在重复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组合,实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打破章节界限,把肿瘤概论的学习作为基础,各系统的肿瘤内容的学习就是肿瘤概论的内容的复习和应用。运用感性和具体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容易建构知识的框架,这种方法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授课质量。

3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以往应用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死板,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如在利用多媒体讲授病理学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课件以大量视听信息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病理学图谱相结合,将静态的、抽象的病理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可以对关键的细节部分做放大、慢动作处理,这样都有利于学生对病理学知识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使课堂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信息,把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对重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明显地改变了课程教学的状况,从而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也会出现弊端,如学生只听不记、缺乏强化记忆,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动画、视频于一体,鲜活、形象、直观,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易激发学生兴趣,但过多、过强的动画和视频刺激,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忽略了动画视频所表达的知识内容[1]。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发展主流,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运用、总结,采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一些疑难问题,既能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4合理设计病理学课程内容,强化病理学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它着重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疾病的特点及发生发展规律,揭示疾病发生的本质和规律,其形象直观性和真实具体性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2]。病理学是主干医学基础课程,它研究疾病的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改变、病理临床联系,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病理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要基础。为此,我们对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淡化了学科意识,增加了病例讨论及实践内容,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紧密联系起来,强化了病理学与专业课程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