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10

微文化论文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1

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及应用,智能终端得到推广,手机上网即时通讯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微信、手机QQ等具备声音、文字、图像、视频功能融合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客户服务的新型特色应用随之出现,以其立体的应用形式取代了以往简单文字平面化信息服务,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新媒体载体。《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即时通信在中国网民中的使用率达82.8%,用户人数4.45亿。如何利用即时智能通讯的移动化、大众化和随时在线的特点,借助当下手机用户具备固定使用习惯的新载体,搭建对外客户即时服务平台,拓宽优质服务渠道,提升企业品牌认知度。对内搭建企业文化宣贯平台,强化全体员工对国网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行为融入,成为强化对内、对外服务双效提升目标的重要途径。

1.客户服务诉求呈多元化,新媒体服务平台亟需建立

随着新媒体应用已成大众化固定使用习惯,新媒体所具备的即时性、互动性、便利性成为客户服务亟需借助的服务特性,以此解决传统客户服务形式存在的延时性、单一性,以其丰富的即时通讯形式,进一步缩减服务成本,形成以电子客服人员为点,用电服务咨询、停电报修、业务投诉为线,手机用电客户为面的以点带面的服务格局,以此加大优质服务的覆盖面,丰富供电服务形式。

2.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渴求度日趋增强,有效宣贯渠道亟需建立

目前,面对公司员工分布广,工作距离、沟通距离远的现状,利用新媒体平台集约化、远程化建立一个有效的、便捷的、统一的沟通宣贯渠道,以此贯穿公司价值理念,融汇企业文化发展动向、工作计划、会议精神,缩短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沟通距离,促进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化员工使命感和职业修养、工作能力协同提升。

3.青年队伍渐成主力,宣贯渠道亟待创新开发

目前,80后、90后青年员工渐渐已成为公司建设一线的主力军,如何把握他们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高、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兴事物的群体特点,强化青年员工队伍建设,对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至关重要。

二、多维广度打造员工成长五型指尖化“微时代”平台

建立“微时代”官方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微信公众订阅号、QQ—zone立体架构,融合信息、文化宣贯、交流沟通,打造“学习型”、“组织型”、“信息型”、“榜样型”、“服务型”五型指尖化平台。

1.“指尖课堂”双效提升打造学习型平台

入驻道德模范,在线宣贯企业文化、群众路线教育;入驻技术能手,在线开设“技术讲堂”,解答员工技术难题,促进青年员工职业修养和工作能力双提升。

2.“指尖会议”三化管理打造组织型平台

发挥“微时代”集约化、远程化、高效化管理功能,快捷组织青年员工开展即时会议,即时通知。将实践组织效率化,实践行动统一化,实践标准规范化。

3.“指尖报刊”三实特色打造信息型平台

开设“微时代”公共订阅号,实时、实效、实用对外公司企业文化动向、特色工作亮点、QC研究成果、工作计划等消息。搭建公司指向标式平台,明确员工工作思路,强化企业文化灌输。

4.“指尖星榜”典型选树打造榜样型平台

发挥“微时代”新媒体互动性,将“最美青工”、“身边好青年”等典型选树活动纳入微信平台,开展在线评选投票,扩大评选参与度和影响力。形成比学赶超、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5.“指尖门诊”专家客座打造服务型平台

定期健康生活指南、疑难杂症解决办法等信息,邀请专家医师在线客座,定期会诊,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心理、生理健康问题。

三、“三零双效一竟”规范“微时代”服务平台科学管控

发散服务思维,打造“微时代”电子服务平台,形成公司电话服务、上门服务、网络服务三位一体服务格局,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供电服务能力。

1.发挥“三零”优势,打造百姓热衷的服务工具

挑选各专业技术能手,成立“微时代”网络客服团队。根据运营期间出现的利弊,集中组织学习讨论,不断深化“微时代”服务体系建设。定期组织业务人员集中培训,打造“有技术、有素养、有责任”的优秀团队。利用网络优势,实现“零距离、零延时、零差错”“三零”服务优势,将其打造成百姓寻求供电服务习惯性的网络应用。

2.“双效”提升,拓展国网品牌形象提升新渠道

通过打造“微时代”QQ客服、微信客服等集PC网络、手机网络于一体的电子网络客服平台,以专业的解答、热忱的态度形成供电服务良好口碑,提升公司品牌服务形象。借助手机用户占有率高的优势,打造公司官方手机信息媒介,建立“微时代”微信公共订阅号,定期公司便民服务举措、公益活动亮点、安全用电常识、停电信息公告等,增强百姓对国网品牌的认知度,拓宽国网品牌战略发展渠道。

3.开展客服“星级评比”,健全服务团队管理体系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2

微博的虚拟沟通对现实沟通和人格产生阻碍。目前,大多数的微博用户前台还是采用匿名的方式,用户可以自愿选择用户昵称,网络的虚拟性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新的表达平台,很多学生通过网络活动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实现虚拟目标得到认同感,沉溺于网络不能控制,对现实的沟通交流产生了严重障碍,回到现实社会中不知如何处理不同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信息,监察部门由于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无法逐条的对微博进行审核,真真假假的信息在微博上进行传播,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力也受到影响。微博使大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退化。资源共享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微博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获取资讯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浏览各类新闻报道,一种“快餐新闻”现象应运而生,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看标题读新闻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只浏览标题和大概内容已成为“快餐新闻”的主要特点,使大学生群体对新闻报道缺乏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一直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能力会逐渐消失。

2微博视角下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思考

2.1依托微博,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在“微时代”下,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价值观、道德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影响力,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思想层面,它都是“微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是一个重要的思想阵地,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占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的高地,在与其他思想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但坚持这一思想的我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以我国具体实际和国情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运用微博这一新兴的工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微博,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导向,加强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袭的抵抗能力。

2.2建设高校官方微博,开拓高校与师生沟通新途径。

高校应充分运用微博这一工具,开通高校“官微”,实现师生之间一种特殊形式的“面对面”交流,师生可以通过微博评论,来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校通过“官微”平台对师生的提问进行回复。这一新的沟通交流平台的搭建,加强了师生对高校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高校“官微”作为一种官方的声音,能够对校园文化进行准确、真实而又丰富的宣传,为树立高校形象起到积极地作用,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同时增加了与师生的互动。当高校遭遇舆情危机时,可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官方消息,给予官方的回复,快速掌握话语权,安慰师生情绪,增强高校在他们心中的公信力。在“舆情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后,通过“官微”多方听取意见,谨慎处理危机遗留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有进行了一次思想政治教育。

2.3合理引导微博发展,掌握话语主动权,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建立健全微博舆论导向机制。加强指导微博平台上的热点和舆论的突发事件,牢牢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来对微博平台上的舆论进行导向,遏制传闻和谣言蔓延。对微博环境进行净化,用户采用实名制的形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要保证师生的言论自由,在这个前提下,对在微博客负面舆论炒作,尽快来缓和与化解;对微博上的恶意攻击,积极开展斗争,防止微博上的信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加强微博监督管理,组建微博管理机构。微博的发展对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专业的微博管理团队,及时适应当前形势,对话语权进行引导,应尽可能的掌握交流话语权,加强对微博平台上信息的把关,把握微博整体的舆论导向。

2.4挖掘微博潜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是创建“微班级”群。目前,大多数学校通过QQ群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对班级进行管理。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微博对班级进行管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微博,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让他们作为管理人员,时时反馈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创建学生管理机构。将机构微博与学生个人微博连接起来,及时向学生传播校园内外的资讯。例如,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管的大连海洋大学微博协会官方微博,微博开设两年来,拥有超过一万人的粉丝,微博内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母校资讯,活动信息,校园福利,失物招领等话题。“海大学子,榜样力量”校园明星评选活动中,通过大海大微博协会微博,对优秀海大学子的事迹进行宣传,引起了学生的热量参与讨论,对激励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3结论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3

1.网络微文化的含义。

网络“微文化”是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微”为基本特征的反映人们虚拟网络生活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方面内容的精神现象。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是网络微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基础,契合了现代人快节奏、多元复杂的生活变化,短小精悍的微文化能让人们利用短暂的时间获得所需,同时利用微文化进行自我表达、相互交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

2.网络微文化的特征。

首先,主体倾向草根化。技术的低门槛和现代人的倾诉欲望直接促使大量的网络草根加入了“微”行列,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微博空间,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抒发人生感悟,与别人分享所见所得。话语权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精英,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多元发散的格局。其次,表现形式微式化。“微”是微文化最基本的特征,表现形式要求简洁、精准、短小、快捷。几秒的微信语音传达,几分钟的微视频,十几分钟的微电影,几十字的微博,几百字的微文学……,这种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用户最多的信息需求。在各种“碎片”式的闲暇时间里,随手打开电脑或手机,都可以参与网络进行信息的交互。再次,内容彰显个性化。在网络的虚拟实践中,网民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与别人平等的话语权,在这种环境下,个人更加看重自己的主体地位,利用微媒体进行自我表达,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的内容更加彰显网络主体的个性化特点。最后,功能兼具多样化。在“微”世界中,可以搜索查找轻松获取信息,可以针砭时弊、畅谈心得进行自我表达,可以即时通信建立虚拟的人际关系,可以引来众人关注,引发舆论狂潮。利用微平台,政府可以实现政务公开,企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公民可以参与国家治理,凡此种种表明网络微文化存在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二、直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网络微文化发展的难点

网络微文化主体的网络行为是由一定的价值观制约和导向的,但微文化空间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生存场域,这就决定了它在造成“多元价值存在”的过程中必须将具有核心地位的价值观突出出来,以此抵抗来自海量的复杂性的和无序化的网络微文化体的影响,从而导引网络社会的发展方向。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统领网络微文化的发展,在多元价值存在中处于核心地位,还存在许多难点。

第一,多元价值观存在冲击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到了关键攻坚期,整个社会面临着道德重建和价值重构的任务,在微文化发展中多元价值观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可以为其整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价值观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可能取代其统领、主导地位,弱化其实质影响力。

第二,市场经济发展中兴起的消极价值观腐蚀性大。

市场经济发展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在网络场中悄然盛行,被大肆渲染,冲击着网络伦理道德的底线,不断扩大着网络传播的可承受程度,不仅对整个网络文化环境具有某种程度的破坏作用,亦严重冲击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这种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腐蚀和瓦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容易将游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各种异质集合起来,提供与正统相异的价值标准和理论依据,使受影响者的越轨行为合理化、常规化。这种腐蚀性极强的价值观危害着网络微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三,传统社会遗留的剥削阶级腐朽价值观影响深远。

虽然封建统治早已结束,但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官本位主义、神权思想、狭隘民族主义等封建剥削阶级腐朽价值观念在网络微文化中依然有其存在的土壤。官本位、特权思想、封建宗法观念潜移默化地诱导人们去追逐名利,甚至为了升官发财不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近些年以神权思想为代表的封建唯心主义思想在网络微文化中传播,“全能神”“华藏宗门”等邪教者利用微信、微博、QQ空间等以各种名目发帖、留言、撰写文章,进行非法宣传活动,收罗信徒,聚敛钱财,破坏社会稳定。而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更是利用网络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体大肆制造、散播谣言,制造民族矛盾,挑起民族仇恨,宗教极端势力利用音视频灌输宗教极端思想,传播暴恐技能和爆炸物制作方法,策划恐怖袭击。例如,2013年1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艾孜提艾力·吾舒尔在互联网QQ群、手机微信群带有煽动性宗教极端思想内容信息,古努尔·马木拉洪利用互联网传播暴恐极端音视频被依法批捕。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

第四,西方资本主义色彩浓重的价值观迷惑性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的文化及其价值观逐渐涌入我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融会的过程中,普世价值观、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借助网络微文化散播开来,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强势的话语霸权,把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说成是代表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利益的“普世价值”,这种普世价值观念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支持者甚多,认为中国只有以“普世价值”为核心价值观,中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更是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行于国于民不利之事。针对这种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错误的“普世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曾讽刺批判地指出:“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相异的制度,存在着对立和斗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必然既对抗又借鉴,而且对抗和斗争是主要方面,一些西方国家鼓吹和推广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企图以此来代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警惕的。网络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国界线,是国家的一种“新边疆”。[4]第二,网络群氓化考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匿名、开放、平等、自由、包容的网络环境,在网络的虚拟实践中中国大众拥有话语权,公共生活参与热情得到极大释放,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在反腐、打拐、救助、慈善等领域辐射出巨大的正能量。但同时这种参与性的效果也存在负面影响,根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青少年群体占57.3%,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79.3%,收入3000元以下者占67.8%,中国网民向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扩散。在微文化领域中“三低”情形更为明显,网民的这些特征意味着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公共生活参与可能带有先天不足的特性,比如“盲目跟从”“非理性”“暴力倾向”等,加上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积累和理性素养教育的缺失,使得网民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群氓化态势,盲目仇富、仇官、谩骂、“拍砖”、“人肉搜索”,例如一些“出轨门”,引爆舆论,迅速汇拢网民注意力从而形成庞大的、临时性的集合体,群体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信息传播态势,大众的威势话语力量在这些事件中展露无遗。一些网民甚至将虚拟空间的话语暴力延伸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暴力,对“小三”围追堵截。在诸如暴力拆迁、司法腐败、舆论监督、公益慈善等公共事件中,由于微文化的浅阅读、碎片化,使得大众在大多数公共事件中,往往急于跟随意见领袖,对于“异类”则给予无情的谩骂与侮辱。正是由于存在网络群氓化,所以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一些事件由于某些大V别有用心的歪评,水军的加入和跟风网民的灌水跟帖,最后网上传播的却是负能量。网络群氓化考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正确引领网民理性上网,疏导爆发式网络情绪,使微文化在正生态下健康发展。第三,民主的滥用消解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功能。随着人们权利主体意识的觉醒,民主意识从政治领域延伸到网络领域,然而网络的高度匿名化、自由化助长了大众的情绪性民主,从而有可能使多数人的民主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社会强势力量容易利用欺骗、暗箱操作、发动大批网络水军等手段制造虚假的网络民意,以维护并巩固少数人的利益。网络民主商业性的主导形式也容易造成网络民主的滥用。网络炒作现象是一种滥用民主的典型代表,它通过一种混合了广告、新闻、公关等元素的暧昧文化形式,基于广泛动员的大众参与,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制造了一种虚假的文化民主现象。[5]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应用进行思想操控,不断突破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等价值规范底线。如郭美美等人通过炒作成为名人。这种建立在造假、欺骗基础之上的炒作损害了公民社会信任的基石,容易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这些炒作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社会负面效应,如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对立与敌意加大,网络民粹主义情绪蔓延,社会共同体认同意识的日益淡漠等等,这些都在消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功能。网络恶搞是民主滥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恶搞是文化民主化的一个结果,恶搞图片、恶搞视频映射了中国社会转型期诸如医疗、教育、就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提升底层的话语权和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但在网络恶搞的文本体系中,处处充斥着底层对主导文化意识形态的一种抗拒性的态度和立场,甚至恶搞蕴含着人类精神灵魂的民族英雄、宗教人物、文化经典等,缺乏正面的价值和理想的支撑,无助于公民诚实、理性、真、善、美的养成。在民主滥用的网络微文化生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遭遇碰触和质疑,面临着急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提供动力支撑来代替网络上的炒作、恶搞、谣言诱发的“仇恨、对立、敌意、自私、暴力”等负面情感。

三、把握网络微文化生态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权的原则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网络微文化发展的难点,需要从以下方面把握网络微文化生态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领导权。

1.坚持价值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作为主导型价值观,必须不断地改变并统摄着非主导型价值观,采取有效和适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非主导型价值观采取肯定态度,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有机契合,对于错误的价值观,要加以有效和合理的控制,防止其侵蚀和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和多元价值共存,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日益丰富,对微文化的各种力量和资源的兼容性更高,整合力更强。

2.坚持顶层设计与底层创新相统一,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网络微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面向各领域和人群的。要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的顶层设计入手,明确做好网络微文化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责任明确、层次清晰、内容全面、措施有力、进展有序的培育践行体系。同时加强底层创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网络微文化的各领域。

3.坚持法律治理与道德教化相统一,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力。

任何社会要使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必须从运用法律治理和道德教化双重手段规范网络行为人的权利和义务。目前我国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贯彻到网络立法和网络道德规范确定中去。通过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双管齐下,共同约束网络行为,使网民的个体自由与网络社会秩序在良好的网络生态下协调发展。

4.坚持主题教育与网络互动相统一,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4

学术论文是人类探索自然和思考社会的思想成果和理论结晶。学术论文组合成为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LeJournaldesScavans(可译为《学者杂志》)于1665年在法国创刊以来,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各自角色定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就随之产生了。学术期刊作者和编者的角色的连接纽带,是刊发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一般认为,作者是学术论文的创作者,编者是学术论文的加工者。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之间的关系,随着学术期刊本身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从高度重合,到逐步分离,再到相互融合,经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在学术期刊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诞生和成长的起始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高度重合。在学术期刊产生后的一段时期,作者与编者的角色是高度重合的。无论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学术期刊,还是中国早期出版的学术期刊,“作者即编者,编者即作者”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学术期刊随着社会工业化而不断壮大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渐分离。从工业革命时期到二十世纪末,科学技术实现了若干次跨越式创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岗位设置日益专业化、职业化。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步分离,重合之处日益减少,即“作者是作者,编者是编者”。在学术期刊伴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转化为融媒体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相互融合。在融媒体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论文研究、写作、编校和出版传播的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在工作上的交流沟通日益增多,角色开始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表现为在学术论文的构思、写作、编校到出版、传播的流程中,在各个环节上,作者与编者自身学术活动的范围拓展和相关各项工作的相互介入。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反映了学术期刊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广泛深入使用的结果。作者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激励和约束,需要尽可能多地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拥有建设学术品牌的动力和面临评价体系的压力,力求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且在发文数量上有所控制。这样,形成了作者投稿数量多而期刊发文数量少的结构性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作者与编者必须实现角色融合,才能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深度的应用,为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提供了支撑。作者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编者编辑校对、出版传播,作者与编者的沟通交流,都随着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生了深刻的模式变革。特别是作者与编者的联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式更加多元化,使得作者与读者的角色开始不断融合。

二、课题研究环节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

作者的思想和知识是学术论文的源泉,而思想和知识来自科学研究。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研究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通常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拨付)作为保证。这使得学术论文的“生产”大多依赖于课题研究,即论文的完成需要大量的课题经费支持。可以说,在融媒体时代,作者没有课题,论文难以产生。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论文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情况,也是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设定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时,明确列入了“基金论文比”(学术期刊发表的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论文所占比重)。为了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作者与编者需要相互“发现”,即编者寻找目标作者,组织稿件,作者确定目标期刊,投出稿件。作者和编者需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课题研究环节,凭借融媒体的各项技术,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一)作者在课题研究环节的角色。在课题研究环节,以课题的申报、研究等工作为基础,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向编者的角色靠近。作者应当明确,自己不仅是课题的研究者,更应当成为课题的宣传者、论文的推荐者。进一步树立打造个人学术品牌的意识。作者应当积极申请各种类型的课题,尤其是部级课题,争取成为课题的主持人或者参与者。课题立项开始运行后,收集整理数据,依据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构思可能的创新方向,凝练创新之处,并开始撰写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期刊评价成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遴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等,确定投稿的目标期刊。除了传统的信件往来和电话联系,作者应当使用融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例如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及时向目标期刊的编者介绍课题立项情况和论文主题侧重,特别需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二)编者在课题研究环节的角色。在课题研究环节,编者不能坐等投稿,而是需要“主动出击”。与传统的工作流程相比,编者可以提前介入论文的发现、组织的过程,向作者的角色靠近。编者应当明确,自己不仅是论文的加工者,更是论文的“探寻”者。编者应当把握各级课题,特别是部级课题,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类省部级课题,重大横向课题等的立项和在研情况。而融媒体时代的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中的搜索软件、统计软件,为作者把握课题情况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同时课题(项目)主管机构的信息公开化程度不断提升。作者应当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随时查阅各种类型的课题数据库,收集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课题立项规律,建立项目库和作者库。选择与本刊办刊方向一致或者相近的课题,剖析课题带头人和研究队伍的构成,关注其中的“产出能力高端”的学者并主动联系潜在的作者。

三、论文写作环节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

作者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把思想、知识使用文字、符号、图像等媒介,按照特定的规范与格式(已经定格为学术八股文的程式)表现出来的过程。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写作呈现开放性特征,即论文写作不再是作者的闭门造车,而更多体现为作者需要编者的辅助。在论文写作环节,编者更多地融入作者的工作之中。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加深融合。(一)作者在论文写作环节的角色。时下,学术论文八股文化是一种现实,作者必须接受。作者在确定投稿的目标期刊后,应当了解目标期刊的阶段性选题重点、发文风格(例如期刊对论文的研究范式偏好)与格式规范要求,将期刊的希望和要求贯穿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之中。作者在投稿前,应当按照目标期刊的论文表现形式要求,对论文进行格式化整理加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媒介,主动了解相关信息,把握目标期刊出版规律,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编者在论文写作环节的角色。在融媒体时代,编者恐怕不能在写作完成之后,而是应当在写作开始之前、之中辅助作者撰写论文。编者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式,将近期选题策划的重点、发文风格、具体的写作规范(特别是学术论文的引用规范)向作者详细介绍。如此,编者帮助作者在论文写作阶段“有章可循”,避免投稿后的格式调整,大幅度提高写作效率。

四、编辑校对环节编者与作者的角色融合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校对是编辑人员的专业工作,而在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编辑校对,需要编者与作者的深度合作,不再是编辑人员的“一家独大”。在编辑校对环节,作者积极参与编校,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实现深度融合。(一)作者在编辑校对环节的角色。作者需要及时与编者联系,知晓稿件(论文在发表之前一般称为稿件)的处理进程。作者对于自己的学术论文,不能“一投了之”,而是需要做好投稿、编辑管理工作。作者需要在编者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做好各个校次的文字处理、引文核对等工作。(二)编者在编辑校对环节的角色。编者在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编辑校对的同时,应当就相关问题及时与作者沟通。融媒体时代,在编辑校对工作上,编者与作者可以凭借信息技术打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无缝对接。编者与作者合力,将促使稿件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表达规范。

五、出版传播环节编者与作者的角色融合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撰写小论文;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部分高校国际教育专业和新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此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浩若烟海的文学遗产,时间跨度极长,作品极为丰富,因而所需课时相对较多。此课程除了传授文学史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承担着提升学生文学鉴赏和写作等方面能力的任务。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提升学生就业率,开设了更具实用性的课程,大幅度压缩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课时数,这使得原本就略显紧张的课时更是捉襟见肘。学生受公务员考试、考研(非古代文学专业)影响,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减少,这非常不利于他们正常的学习。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不高,原有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明显提高。可以说,当前的教学现状,难以满足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教高函〔2018〕8号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打造成有难度和挑战度的“金课”,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个转身都有可能留给学生美好的记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文学知识的掌握,对文学研究方法的研习,需要研读教师的科研论著,也需要课堂教育的体知”[1]。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都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学生,尽可能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取得进步。(一)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置问题,分类评价。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就必须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不同性格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评价策略,以期所有学生都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对那些大胆、勇于表现自我的学生,应多提问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对其回答应在赞赏的同时客观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这类学生进步。对内向、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的学生,教师最初提问应以较易回答的简单问题为主,对其回答应以鼓励为主,使其增强信心,更愿意主动去学习。当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并尽可能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空前高涨。(二)挖掘传统文化精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浩若烟海的文学、文化遗产。继承其精华,对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而且,因为“文学作品在描写、抒情、个性化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相关文化内涵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细致、鲜活的显现”[2],所以“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体认传统文化”[2],通过古代文学教学来进行文化传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继承传统文化精华,也是对在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重要指示的积极响应。作为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尽力挖掘出课程中蕴藏的文化精华,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和强国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资源非常丰富。许多优秀作家,一生艰辛、坎坷,却始终具有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始终不忘对国家的忠诚、对民众的眷念。讲解相关内容时,教师除了围绕抒情性、表述方式、文体特征、个性化等概念进行文本阐释外,更应该突出表现其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讲解屈原《离骚》诗篇时,就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事迹,让学生深入理解屈原作品中的爱国情怀。讲解杜甫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对杜甫的生平遭际做深入了解,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欣赏的杜甫诗歌。课堂上,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这些诗句的理由,再进行补充、总结。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上课时的发言就比较生动、精彩。学习白居易诗歌时,强调了白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关怀;讲解苏轼章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苏轼乐观旷达的精神。实践证明,通过积极主动地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个体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三)用富有新意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随着信息交流日益变得迅捷、方便,大学生更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思维活跃,更喜欢新奇、生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教学时,应尽可能考虑到这一点。这样,教师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其学习主体地位的被尊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时,除了运用文字外,教师还要尽可能运用其他元素来刺激学生感官,提升其学习热情。实践证明:在课堂上使用的幻灯片中插入一定数量的精美图片、音频资料,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堂上精选中国大学MOOC网或者超星视频上一些名师授课的精彩片段给学生播放,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在讲解《离骚》《长恨歌》时,播放了相关的诗歌朗诵视频,学生一下子就被优美的画面、悠扬而悲怆的音乐吸引,都情不自禁地盯着屏幕看,很自然地跟着吟诵。学生在感受深沉诗境的基础上,也记住了诗篇中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另外,为学生提供一些形象性的知识信息,例如用多媒体播放作家画像、作品的重要版本图片等,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重视古诗词吟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吟诵诗歌对于理解诗歌含义和思想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叶嘉莹先生曾言:吟诵诗歌“能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与自己读诗时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令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不息”[3]。吟诵诗歌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诗词的经典诵读视频,如乔榛和丁建华朗诵的《长恨歌》、方明朗诵的《蜀道难》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更好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当然,教师也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诵方法和技巧,如平声字要读得长一些、低沉一些,仄声字要读得相对短一些、响亮一些;五七言近体诗句子的节奏应该是“2-2-1”“2-1-2”“2-2-2-1”“2-2-1-2”;词的朗诵,也要注意格律和平仄要求。另外,诗词在吟诵前也要特别注意理解诗词内容,确定情感基调。(五)介绍学术新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学术新信息、新动态,使教学始终贴近学术前沿,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课堂上最能够吸引学生的,往往是教材之外的一些内容,特别是与课本内容同中有别的学术新动态。当然,给学生作相关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尽量找权威期刊上的合理观点,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为学生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做一些启蒙工作。

二、优化教学策略,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利用微课、慕课等技术形式进行课前预习。“微课、慕课等技术形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与互动”[4]。在教学中适当使用微课、慕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规教学模式的不足。传统文学史中关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产生、作品基本思想等方面的知识,相对于具体作品而言,因为没有过多可以讨论的内容,所以对学生来说往往枯燥、缺乏吸引力,课堂上讲解也往往耗时多,效果却不佳。对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同时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或者指定给学生看的慕课。由于微课课时较短,且微课、慕课中往往有精美图片和优美、有趣的音频,观看形式自由,因此更能吸引学生兴趣。教师制作的微课中,一定要给学生留有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是简单的知识性问题,如:“《屈原》的作品都有哪些?《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还是李商隐?”也可以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如:“《诗经》中的诗,在当时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以其独特的感染力来教化士民,试以一首诗为例来说说这个特点。后世哪些诗人的诗也特别注重教化?试举一二例。”这样的问题,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对古代诗歌所具有的文化功能有更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用微课等技术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也更利于课堂上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此种预习,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精心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为了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必须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引导性和延展性的问题,如:“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长恨歌》是怎样把抒情、写景和叙事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可能有爱情说、讽谕说、双重主题说等回答,只要是言之有理的回答,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助于体现作家主要艺术特色和作品主旨的情节,教师也应该提醒学生留意,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深意。例如,在讲授《儒林外史》中周进贡院痛哭撞号板的可笑场面后,教师可提问:“周进在贡院里面为何要痛哭着用头去撞号板?周进的行为是否只是让读者感到可笑?你能否从中看到作者讽刺艺术的特色?”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这瞬间的可笑也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而这也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能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作者敏锐地把人物的瞬间行为与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巧妙结合在了一起,使讽刺具有巨大的文化容量和社会意义。通过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较好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课堂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设置的问题要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问时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感受。

四、通过课堂讨论和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高校“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而课堂讨论、表演情景剧、撰写小论文等活动,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一)通过讨论和表演情景剧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5],有很好的效果。讨论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即将讨论话题做好充分准备,要求学生深入阅读相关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并把主要材料有条理地写出来。课堂上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表述时语言要准确、流畅,有理有据。适当的讨论,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相关文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讨论的问题最好有一定开放性。例如,让学生探讨曹丕、曹植的文学成就,孰高孰低;让学生思考:白居易新乐府诗歌的价值到底如何,这类诗歌在当时是否产生了广泛影响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在做了充分准备后进行讨论。实践证明,安排一定的讨论课程,有利于学生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景剧的表演,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认识《史记》场面描写的精彩和人物刻画的精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情节。让学生在熟读相关文字的基础上,绘声绘色地表演,教师用手机拍摄后,在课堂上选取精彩片段大家共同赏鉴。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学史相关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以后考公务员和考研的面试都很有帮助,学生因此也更愿意学习此课程。(二)通过写小论文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和古典诗词的写作。1.小论文的写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两三篇小论文。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让学生结合作家生平遭遇、所处时代背景、文化思潮、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论证。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认识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途径和规则,逐步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学术规范。这也有助于学生接触和了解学术前沿状况。除了布置两三篇小论文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写小论文,写精品小论文。对极少数佳作,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修改后,可以鼓励他们尝试投稿。刊发论文的期刊即使级别不高,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对其日后走上学术道路会有帮助。2.古典诗词的尝试写作。古典诗词写作,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中国古典诗词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雅正品格,具有音乐、语言、意境等多种美质,只有通过创作,才能对其精神、品格、美感有更深刻更精微的体会。现在国内不少高校,早已经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就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诗词格律与写作”课程。已经举办多年的山西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其中就包括格律诗命题创作这一重要环节,评委会从格律、意境、风格等方面对选手作品进行点评。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时,也让学生严守格律要求,取法经典,让学生把诵读与习作相结合,循序渐进,最终写出内容与形式兼具的佳作。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授此课程,必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要想让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文化视野得到广泛开拓,获得更多进步,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必须想尽办法吸收各种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永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功力与性情[J].教育文化论坛,2019(3).

[2]过常宝.古代文学教学要维系文化传统[J].中国大学教学,2019(4).

[3]王群.中华朗诵(4)[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37.

[4]陈婵娟.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评《中国古代文学教程》[J].新闻爱好者,2019(9).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6

区位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后在地理学领域得到一定发展。因而早期区位研究深受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多采用抽象、演绎的思维方式,通过一定的合理假设,探求事物的最佳区位和空间的最优组合。微区位是区位在微观尺度上的研究。该尺度上,距离意义明显淡化,区位周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产业环境等成为微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另一角度看,微区位研究涉及共性和个性研究两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城市空间、环境结构、区域场势等背景基础研究,后者则结合区位主体的自身性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商业微区位关联效应研究探讨不同主体的区位选择特征。本文以商业区位研究硕士论文为切入点,探讨区位关联问题;其中既包括区位关联本质、形成机理等共性的探讨,也对商业区位中的关联类型及其特征、不同关联类型间的相互联系等个性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从逻辑实证主义角度入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利用MapInfo制图功能,对商业研究样本进行空间定位,直观反映出不同商业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Excel、SPSS10.0等通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从中观层面对各商业行业研究样本进行系统、高效的研究分析。

其次,以结构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城市空间结构、商业网络结构的背景入手,通过对微区位共性研究的背景影响因素探讨,研究分析在城市空间,这一差异场势平台下,商业区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引入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对区位关联的本质及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再次,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同样注重个性研究。不同区位主体,其区位选择特征也不同,不存在超脱于主体的共同区位理论。尽管本文仅以商业为研究对象,但不同商业行业间,在经营门槛限制、店铺规模、行业自身空间结构等内容上依然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注重案例收集,在对微区位关联类型进行划分时,通过对同类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不同关联类型的特征表现,探讨各关联类型间的发展联系。避免与实践脱节、实用性差等研究缺陷,进一步加强本研究的实际指导意义。

最后,关注现代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从人本主义角度,研究不同亚文化人群消费行为差异所引起的商业微区位关联现象。一方面,对亚文化人群密集区域周边的不同商业区位关联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街),因主体消费群的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所引起商业中心(街)购物消费文化差异,而最终导致新入驻商家文化定位的关联效应也进行了探讨。

商业区位研究,相对于其他区位主体研究,较为成熟。但以往商业区位相关研究多为对传统区位理论的验证与补充,或利用商业经营理论,对商铺区位选址过程进行探讨。其中较注重硕士论文商业集聚效应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对于城市微观环境下各商业经营单位由于经营内容、行业性质、销售特征等引起的相互联系及其空间区位效应尚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以人本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消费者购物行为偏好入手,借鉴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及区位论研究中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结合不同商业行业区位选择特征,试图较为深入、全面地探讨商业区位关联效应这一论题。

三、具体研究手段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7

1医学期刊运营新媒体现状及原因分析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懂得变通、不与时俱进,必然要被时代抛弃。数字出版是新媒体融合的主要趋势之一,其涵盖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以及传播渠道网络化等方面[2]。国外的斯普林格、爱思唯尔等出版集团已全程实现数字化。相较于国外大型科技出版机构全面采用结构化排版系统/平台生产的模式,国内医学期刊使用率仅为20.12%[3]。甚至在基础的采编系统、在线学术不端校检、官方网站系统等基础设施方面国内尚有少数医学期刊未全面普及,各医学期刊数字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等,医学期刊对于新媒体的热情从未减弱。微博时代,学术期刊纷纷开辟官方微博,以期能够提高影响因子、强化期刊品牌形象。顾艳等[4]2014年曾统计了新浪微博高影响力、排名靠前的10家医学期刊微博运营情况,提出要加紧掌握微博这一新媒体工具,探索新媒介情境下与读者、作者、审稿人及行业专家沟通的新方式,助力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前10位医学期刊微博大部分已几年未更新内容,原创内容及粉丝数也几乎消失殆尽。据《2019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所显示的数据表明,微信全球月活用户达11.5亿,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APP。各医学期刊顺势而为,争相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使其逐渐成为继纸媒出版和数字出版之后的又一个杂志、阅读平台。有文献报道[5],目前运营评价最高的医学期刊公众号《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拥有粉丝数7.95万,微信头条平均阅读数仅为2000左右。据2021年1月西瓜数据显示[6],健康类公众号中排名前100位无任何医学期刊公众号入榜,其中公众号“丁香医生”粉丝数269万,微信头条平均阅读数约10万以上;公众号“三甲传真”粉丝数204万,微信头条平均阅读数约10万以上;公众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粉丝数125万,微信头条平均阅读数约7万以上。凡此种种,深究其根本的原因,与国内医学期刊杂志社体制机制有必然的联系。其一,国内医学期刊数量多,呈现典型的小、散、微特征,其多附属于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机构,限于物力、财力、人力等原因,难以高度规模化、集约化、聚合化,而多媒体数字化建设投资耗费巨大,专有平台建设更是耗资不菲。国际主流出版集团基本自建集稿件采编、在线发表和在线预出版并全文数据库于一体的一站式网络出版平台,国内则多采用第三方开发系统。国内外采编系统最大的差距在于数据整合和辅助工具的完善,国内采编系统多注重于采而轻视了编[7],国内医学期刊杂志社也基本不具备结合第三方平台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系统的能力。其二,新媒体高效运营需要专人和专业技能,医学期刊编辑部基本是编辑兼职维持,耗费了大量精力,收效却甚微。新媒体应该为医学期刊插上腾飞的翅膀,而不是成为期刊的负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从作者、读者与编辑部之间沟通效率及质量上讲,微博、微信等不如采编系统专业;对于普通读者,期刊推送内容过于专业,晦涩难懂,对于医生及科研工作者推送的内容又不够严谨。就传播效率及广泛程度而言,医学期刊公众号普遍缺乏系统管理,宣传乏力,影响力较小。而文献报道专业健康类自媒体,如“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在疫情期间的健康防疫内容几乎每条都达到了10万以上的阅读量[8]。从社会责任角度看,医学期刊有义务进行医学知识健康科普,但术业有专攻,“丁香园”“好医生”等医学公众号提供医学信息的服务业已趋于饱和,医学期刊应“量力而行”。媒介的两大核心要素为内容与读者,对于小众的医学期刊而言,高质量的稿源及被医疗行业认可才是其核心竞争力,舍本逐末必然得不偿失。

2《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的探索

2.1建设独具特色的期刊网站及微信公众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以下简称本刊)主办单位之一为天津市环湖医院。作为脑系科专科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在华北甚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本刊与医院在学术上互为依靠,在对外宣传方面由医院外宣部专人负责,统一协调,既保证了时效性又体现了专业性。编辑部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除了提供专业的文稿采编系统,还提供英文操作界面及所有文章的全文开放获取(OpenAccess,OA)。经过不懈努力,编辑部不但实现了信息选题收集、归纳与整理及期刊内容的电子化,也完成了编审、加工、修改等流程的网络化,多渠道、多途径为作者、读者、编辑和审稿人提供迅捷方便的在线服务。编辑部还与医院合作开设环湖医院典型病例中英文讨论及手术视频栏目,手术视频附有论文链接及文字说明,使枯涩的学术论文有血有肉且形象立体,大大提高了论文的传播效率。在期刊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运营方面,我们一直坚持简约不简单、优质高效的原则。

2.2把握学科热点,引导作者投稿

医学知识更新迭代速度极快,把握临床学科发展热点、难点是期刊编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基本科学指标(ES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提出的评估学科绩效、追踪学科趋向的重要应用工具,是源于数据库WebofScience的深层次研究分析工具。作为神经病学类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定期进行基于ESI、WebofScience数据库的神经科学高被引论文检索,利用SPSS、Bicome书目共现分析系统等工具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研究掌握神经内外科热点。根据神经科学热点,制定年度出版计划,对作者来稿热点文章进行优先编采、重点推介,调动广大作者的积极性。2020年本刊组织了“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研究进展”“脑胶质瘤免疫研究进展”“颅底肿瘤”“小儿神经外科”“急性大血管闭塞再通”“慢性大血管闭塞再通”“颅脑创伤”“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电生理监测”“功能神经外科”共11个热点专题,受到了读者及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2.3实行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专题组稿负责制

稿源是期刊的生命,高质量的稿件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中国不缺高水平论文,也不缺学界大咖,如何与“国际期刊”竞争留住高质量稿件,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专题组稿机制是提高与保持期刊内容与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9],编辑部根据学科热点提前确定报道专题的负责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由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负责当期组稿及相关专家邀约,再由编辑部出面通过面谈或视频会议形式邀约各组稿单位。专题的选择需配合国家与卫健委重点科研方向,结合临床及基础且兼顾学科交叉和热点难点问题,执行编委为杂志编委会成员,特约专家一般为神经科学领域杰出学者教授。专题组稿一般采取多组专题并行及交叉进行,编辑随时掌握跟进专题组稿进度及完成情况,专题稿件多数具有基金课题资助。每期专题于期刊出版前一两个月由执行编委或特约专家根据同行评议结果组织召开视频定稿会。经过近几年的尝试,该模式已经取得较大成效,在神经科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以本刊2020年为例,表1为报道专题。

2.4实行大综述类稿件的组稿策略

综述是医学期刊重要的文章形式,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往往对其需求迫切。放眼国际顶级期刊,如Science2019年综述类论文数量占论文数量总和的比例是8.7%。研究文献亦表明[10],高质量的综述类论文能够使期刊影响力显著有效提升。鉴于大综述组稿策略也能与国际期刊稿源形成差异化竞争,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增强对多单位、多作者撰写综述的专题组稿,通过优化专题策略、加强前期综合热点分析、与编委会及特约专家制定选题和组稿对象等手段提高综述类论文的质量[11]。经过多年努力,编辑部基本与国内神经科学领域有突出影响力及卓越贡献的学者建立了友好联系,掌握了国内发展趋势及国际研究热点方向,组织刊出了多期高质量大综述类专题。如编辑部在2020年第1期组织了“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研究进展”专题、第2期组织了“脑胶质瘤免疫研究进展”专题,2021年第1期组织了“脑卒中研究进展”专题、第2期组织了“脑出血研究进展”专题,综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突出“最新进展”,要求近3年文献达2/3,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果。期刊的影响因子也持续上升,连续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和2020年版),并于2020年入选“中国科技精品期刊”。

2.5以提高专科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为追求目标

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办好刊物的基础,编辑出版技术改革、数字化建设、编辑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等等皆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编辑部与医院协同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充足的办刊资金来源[12],避免期刊陷入因生存危机而大幅降低学术论文质量的恶性循环。对于稿源,编辑部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执行同行评议、三审三较等规章制度,对稿件质量的追求精益求精,力求树立行业标杆,办出独具特色的精品期刊。医学期刊除学术推动能力外,也具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2020年度编辑部配合医师节,刊登“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专题宣传画,每期坚持刊登义务献血、预防艾滋病、禁毒等公益性内容。为提高期刊影响力,除了提高稿件质量外,也需要积极申请国际数据库/检索系统收录,积极向国际数据库收录标准看齐。本刊目前已经被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DOAJ、EBSCO-CINAHL等国外大型检索机构收录。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8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术界出现“一稿两投”一词,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将英文词汇duplicatepublication翻译为“重复发表”[1]。同期同义的词还有repetitivepublication(“冗余发表”)与redundantpublication(“多余发表”)。1995年,“腊肠切片”(salami-slicing)一词产生[2]。它指“将同一研究课题的结果总结成多篇论文,先后投寄到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我国学者据其性质也称作‘变相重复发表’”[3]。我国学术界不少学者将“一稿两投”等同于“重复发表”[4][5]。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论点值得商榷,分析“一稿两投”未必会造成“重复发表”,“重复发表”也未必是由“一稿两投”导致的,有时候编辑部转载但未注明也会引发“重复发表”的现象;二者难以对应,理应厘清其界限。北川(M.Kitagawa)和津谷(K.Tsutani)将重复发表定义为:“假说及结果雷同,作者一致,没有说明为二次出版文献,没有交叉引用相关文献。”[6]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则指出重复发表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期刊以不同出版形式发表大致相同的文稿[7]。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在定义重复发表时,存在的问题是内涵过于宽泛,有扩大化的嫌疑,而且“大致相同”也难以操作。本研究认为,一稿两投属于投稿阶段的学术不端行为,重复发表是发表阶段的学术不端行为,二者不属于同义词,应该严格区分,同时采用北川和津谷有关重复发表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因重复发表而被期刊撤稿的事情时有发生。本文对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研究人员的重复发表现象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其特性,为加强学术规范提供政策参考。

二、文献述评

(一)重复发表的现状。刘宇等分析了2001—2010年图书情报学界的198518条文献,发现重复337篇,累计发表697次[4]。刘宇、钟鸣宇以1994—2014年理论经济学的3603617条文献为样本,统计出2222条重复,累计发表4979次[8]。李艳红等以宏观经济管理领域为例,对1994—2014年的1080420条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重复1079篇,重复发表2527次[9]。张辉玲等以期刊《广东农业科学》为例,发现2007—2013年有92篇论文存在一稿多发和疑似自抄等问题,占总发文量的0.97%[10]。汤代国、喻俊以《腹部外科》为例,该杂志2010年收稿485篇,其中32篇属于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占总收稿的6.6%[11]。张菊、钟均行以5种肿瘤学核心期刊2005年发表的所有文章为素材,发现14.8%的论文属于“腊肠切片”稿件[2]。秦慧娟对1996—2012年SCI收录的被撤销论文、撤稿声明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德国的研究者的论文被撤稿的主要原因是重复发表和抄袭[12]。拜伦•J•贝利(B.J.BAILEY)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为例,对1977—1988年该领域发表的50000篇文献进行研究,结论是228位作者以相似的题目发表了938篇论文[13]。杜兰特(P.Durani)选取2000年整形手术期刊中的431篇论文,结果是27篇论文疑似多余发表[14]。契纳吉里(R.J.R.Chennagiri)筛选出1999—2000年发表在《手外科杂志》(JournalofHandSurgery)上的600篇文献,其中25篇(4%)重复发表[15]。金(S.Y.Kim)以韩国医学杂志为例,发现2004年455篇文献中有27篇(5.93%)论文重复发表[16]。(二)重复发表的合理性。就重复发表而言,国内学者争议较大。有的学者认为,“一稿多发”会浪费研究者的时间、精力,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17]。还有的学者认为,重复发表会造成编者的重复劳动,增加其他作者的难度系数,侵犯了首发期刊的权利[18]。不过有的学者则持宽容态度,提出“一稿多投”现象存在局部合理性[19]。在国外,“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都被视为“自我重复、自我剽窃,属于学术欺诈行为”[17]。它们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将招致学术同仁和期刊的谴责。国内学术界和国外学术界对重复发表的态度迥异,原因是复杂的,或许与国内严峻的学术生态紧密相连,故而能够获得一部分学者的同情、理解与支持。国内外虽然关于重复发表已经作了一些研究,能够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针对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研究人员的重复发表行为的大规模实证研究仍然阙如,有必要深入追溯,分析其特征和原因,提出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确定和选择普通高校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除原“985工程”建设高校和原“211工程”建设高校以外的学校,都被视为普通高校;(2)筛选出首发论文的第一作者的单位;(3)如果一个作者同时有两个单位,以工作单位为准。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2018年3月,本研究在其高级检索中,选择文献分类目录中的“高等教育”,时间限定为1956年6月15日—2018年3月29日,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之所以将时间追溯到1956年6月,具体原因是,中国知网收录的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论文最早至1956年,郑衍杲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关于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在我校开展科学研究的建议》[20]。共检索到249725篇核心文献,剔除征稿须知、本刊启事、学校简介、总目录、会议讯息以及无作者的文献,然后分批次导出参考文献,以后缀名“.xls”的格式保存到电脑上,筛选出217009篇文献。本研究运用Excel表格中的条件格式,在其中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里的“重复值”,获得重复值4012条。采用人工的方法,逐一检查每一条文献,剔除相同题目但不同作者的文献、讲话稿、连载的论文以及注明转载的论文等。同时为了保证研究数据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根据重复发表的含义,将相同作者发表的同一题目的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比对。如果结果雷同,就视作重复发表;如果结果不一致,就舍弃。最终获得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的首发论文167篇,重复发表338次。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由于技术限制和工作量巨大,尚难筛选出作者将同一论文修改题目后发表的文献。虽有不足,但是仍然能够揭示出目前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者重复发表的情况。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

(一)重复发表的首发时间分布。1956—2018年,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重复发表的核心文献为167篇,占217009篇文献的0.08%,即每2000篇就有1.6篇重复发表。拉里维耶尔(V.Larivière)和金格拉斯(Y.Gingras)发现1980—2007年人文和社会科学重复发表的文献量约占同期总文献量的0.02%[21]。显然,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重复发表问题尤为严重,值得重视与反思。1985年,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者重复发表1篇文献。2002年,达到顶峰(13篇),趋势线反映了普通高校的研究者重复发表呈上升趋势(R2=0.1663),相比图书情报学界(重复发表现象呈现逐年下降趋势)[4],前者学术规范的前景不容乐观。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差异,或许是刊发高等教育论文的核心期刊的数量远远高于刊发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论文的核心期刊的数量。比如,以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为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有26种期刊入选CSSCI(含扩展版),教育学有44种期刊入选CSSCI(含扩展版),后者比前者多18个。种类繁多的核心期刊能够刊发高等教育的论文,故而被学界揭发重复发表的可能性较小,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成本也更低,近些年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者重复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也就不足为奇。1999—2009年,高等教育领域精英型高校的研究者共发表了99篇文献(见图1),占总文献量的59.28%。刘延玲的研究发现,新闻、中医杂志最早产生“一稿两投”现象(1958年),20世纪80年代“一稿两投”的数量较少,90年代至21世纪日趋严重[17]。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重复发表的渐生到高峰也进一步验证了刘延玲的结论,而且她分析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杂志的逐渐增多有密切的关系[17]。(二)重复发表的次数分布。图2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重复发表的次数分布,符合幂分布特征,拟合指数为1。167篇核心文献重复发表338次,平均每篇文献发表2.02次。163篇文献发表2次,占总数的97.60%;4篇文献发表3次(见图2),占总数的2.40%。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者重复发表2次的论文占总数的比例与国内理论经济学界(81.0%的论文会重复发表2次)[8]具有一致性;重复发表2次以上的论文占总数的比例2.40%,比图书情报学界(20篇,占总数的5.93%)更低,表明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学术失范的严重程度低于图书情报学界。如《文化整合与教育创新》一文以高度相似的内容在不同的核心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上发表了3次,而图书情报学界的论文《AC元数据研究》在《情报探索》《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建设》《津图学刊》等杂志上重复发表4次[4]。(三)重复发表的时间差。图3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者首发论文与最后重发论文的时间差,符合幂分布特性,拟合优度达到了0.9431。从图中可知,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者重复发表的时间间隔以1年和1年以内为主,共156篇,占总数的93.41%;间隔2年及以上的论文共11篇,占总数的6.59%。这样的发现与拉里维耶尔和金格拉斯的结论一致。他们对所有学科领域的重复发表进行研究后得出:85%以上的重复发表的时间差在1年之内或间隔1年[21]。刘宇等人的研究则发现,84.9%的重复发表的时间差为1年,只有极少数论文的间隔在1年之内[4],本研究的发现与他们的结论截然不同。单卫华等人对55种期刊进行分析,发现时滞最长16.88个月,平均6.96个月[22]。韩牧哲等人以16种图书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刊载的学术论文为样本,得出发文时滞最长884天(2.422年)[23]。期刊从收稿到发表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普通高校大多实行以年为基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要求研究者发表更多科研成果,使他们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急功近利,缺乏等待漫长的审稿周期的耐心,希望尽快收到录用通知,就一稿多投,提高发表的成功率,因而首发论文和重发论文的时间差主要在1年之内。(四)学科覆盖路径。本研究将的期刊分为教育类期刊和非教育类期刊两种,发现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校的研究人员重复发表的学科覆盖路径包括:(1)首发与再发均是教育类期刊;(2)首发与再发均为非教育类期刊;(3)首发为非教育类期刊,再发为教育类期刊;(4)首发为教育类期刊,再发为非教育类期刊。第一类重复发表的论文136篇,占总数的81.44%;第二类重复发表的论文10篇,占总数的5.99%;第三类重复发表的论文11篇,占总数的6.59%;第四类重复发表的论文10篇,占总数的5.99%。杨世魁和胥祖良认为,“一稿多投还有利于条条块块之间的新闻传播和交流”[24],他们支持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学术论文如果要利于传播和交流,适切的路径就是首发为教育类期刊,再发为非教育类期刊,以便获得其他学术共同体的承认与尊崇,但80%以上的重复发表是在教育领域,仅有10篇论文的学科覆盖路径是教育类期刊至非教育类期刊,前者为后者的13.60倍,显然重复发表的理据在高等教育领域是经不起推敲的。(五)刊载重复的期刊。表1将最高重发次数在10次以上的期刊筛选出来。由表可知,《中国成人教育》重复发表27次,排在第1。该刊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被1996年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和2014年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收录。此外,一些期刊重复刊登同一作者相同题目的论文。比如,《国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概况与启示》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期、第7期,《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调查研究》发表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1期和2013年第5期,《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表在《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第2期,《基于视窗分析模型的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评价》发表在《科研管理》2013年第7期和2014年第4期,《高校信息意识教育研究》发表在《情报科学》2001年第12期和2002年第3期,《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发表在《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和1994年第1期,《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考》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5期、第16期,《从职业倦怠问题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第19期、第23期,《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探析》发表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24期和2014年第10期,《大学生就业问题解读》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5期、第19期,《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创新发展策略》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7期和2010年第3期,《对民办高校筹资体系构建问题的若干思考》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期、第6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发表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和2008年第4期,《规范与训练: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研究与思考》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2期和2013年第17期,《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模式的链接》发表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4期、第7期,《论电大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表在《中国电大教育》1990年第7期和1993年第2期,《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第11期,《论学生文化主体性与创新性人才培养》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7期、第11期,《主体及模式: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多重选择》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17期、第19期,《研究积累限度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取向》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2期、第6期,《香港和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比较研究》发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6期,《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现实可行性研究》发表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3期和2010年第4期,《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发表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S1期和2005年第S1期,《文化整合与教育创新》发表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S1期和2004年第S1期,《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第15期、第16期,《试论高校新教师的“教学适应”》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24期和2009年第18期,《试论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6期上,《让古典文学在人文素养教育中传递人生的正能量》发表在《语文建设》2015年第18期、第24期,《浅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发表在《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第8期和2014年第11期,《民族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民族理解与民族表达———基于萨德勒比较教育思想》发表在《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第5期,《高等技术师范教育实习指导工作探索与实践》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1期、第28期。如果普通高校的研究者一稿多投,编辑部由于要处理大量的稿件,为了节约时间,不进行和联网查询,就很容易造成重复发表。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些杂志多次刊登相同作者相同题目的论文,造成资源浪费、挤占其他研究者的空间和增加他们发表的难度,研究者和期刊都应承担责任。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9

1药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网站的建设情况调研

1.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药学类期刊,共47本。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期刊名,搜寻其官网,并识别其官网是否属于官方认证。调研时间为2020年12月,调研内容包括,是否有官网、服务商、网站类型、期刊基本信息、在线投稿系统及投稿服务、论文资源及开放获取、扩展内容和用户服务等。

1.2基本情况

在所调研的47本期刊,有42本(89.4%)期刊有官方网站,其中41本期刊的官方网站为百度认证网站,即百度搜索词条后有蓝标“官方”二字,官方认证给网站的真实性以保障,有效防止各类钓鱼网站假借期刊之名骗钱、骗稿;另有1本期刊虽有网站,但无百度认证。故调研样本为42本有官网的期刊,其官网的服务商包括玛格泰克(31%)、勤云(15%)、中国知网(15%)、北京仁和汇智(11.5%)、AME Publishing Company(4%)、自主研发(4%)等。1.3网站类型调研样本中,绝大多数(92.3%)为期刊网站,即该网站主要为该期刊的读者、作者、编辑、审稿人提供投稿、审稿、查稿、了解期刊相关资讯的服务。另有少部分(7.7%)的网站兼具行业网站的功能,该类网站能给网站访客提供更全面、前沿的行业知识、新闻、信息、数据等,同时网站的建设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经济、人力 成本。

1.4期刊基本信息

塑造期刊品牌形象,对期刊进行介绍、宣传、展示是网站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期刊基本信息、数据库收录情况、获奖情况、编委会成员、期刊要闻动态等的展示是期刊网站必不可少的内容。被调研的所有42个期刊样本,都在网站首页登有期刊介绍,明确介绍了期刊刊号、主办/主管单位、出版单位、刊期、收稿范围、主编、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基本信息。有73.8%(31/42)的期刊在网站登出了数据库收录情况,其中有42.9%(18/42)的期刊将此信息放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有42.9%(18/42)的期刊在网站登出期刊获奖情况,其中有19%(8/42)将此信息放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有85.7%(36/42)的期刊首页设置了期刊信息动态栏目,绝大部分栏目信息更新及时、频繁,而有少数网站存在此栏目版式混乱,或久未更新的情况。有88%(37/42)的期刊网站刊登了现任编委会成员名单,有些期刊还配上了专家介绍和照片;仅有少数(12%,5/42)期刊网站有编辑部成员情况介绍。

1.5在线投稿系统及投稿服务

在线投审稿系统的开发水平是期刊数字化的重要指标之一[5],期刊网站的投稿指南等内容的设置也体现着网站的作者服务功能,完备的作者服务功能可引导作者正确撰稿、投稿,有效防范学术不端,并最终提高稿件学术质量。所调研的42个期刊官网均设有在线投稿系统,开发方包括玛格泰克、勤云、中国知网、Schlarone等。绝大部分(95%,40/42)网站都写明了投稿要求,从收稿范围、稿件总体要求,以及稿件的题目、摘要、前言、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统计学方法等撰写规范等给予作者详细的撰写指导,有的期刊还针对不同栏目给出了具体的稿件撰写指南。论文模板能够更为直观地指导作者撰稿,有42.9%(18/42)的网站提供了论文模板服务,这其中有些期刊针对不同栏目给出了不同的模板或范文,供作者参考。著作权的转让是稿件正式出版的重要环节,故而绝大多数(85.7%,36/42)期刊网站了版权转让协议文件。学术不端及科研诚信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及出版界讨论的热点问题[6],期刊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制定专门的出版伦理规范已是势在必行。此次调研中,有31%(13/42)的期刊在网站了出版伦理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界定,并从作者、审稿人、编辑三方规定了出版伦理,规范了出版行为,有效防范出版过程中的学术不端。

1.6论文资源及开放存取

论文资源包括当期目录、开放存取、过刊浏览、在线预出版等,是期刊网站建设的核心部分,关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网站点击量、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期刊的社会效益等[4,7]。有85.7%(36/42)的期刊官网及时上传了当期目录,少部分期刊存在目录上传不及时,或没有当期目录。开放存取是出版界利用互联网推动科研成果自由传播的一种出版机制,期刊网站上论文的开放存取程度对论文本身及期刊的学术传播力都有影响[8]。有61.9%(26/42)的期刊实现了论文开放存取,在网上公开全文,供读者免费获取,其中《中国药理学报》作为全英文的期刊,采取了部分国际学术期刊使用的有时限的开放存取,即公开发表一年以后可免费阅读。过刊浏览是期刊为方便读者查阅本刊已发文章而设置的栏目,从文献/图书情报学角度来说,过刊全部上网,对于期刊有重要意义。由于过刊全部上网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作,故被调研的期刊中,仅有35.7%(15/42)的期刊实现了过刊全部上网。在线预出版是针对经过严格“三审制”审查初步录用的、还未确定年卷期页码的稿件进行优先数字出版,目的是加快出版速度,抢占学术制高点和优先刊发权。可能由于预出版的即时性及不确定性,仅有14.3%(6/42)的期刊实现了在线预出版。

1.7扩展内容和用户服务

期刊网站除了期刊基本信息、在线投稿系统及投稿服务、论文资源及开放存取3大模块外,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还必须具备各种用户服务功能及丰富的信息承载量。调研显示,有76.2%(32/42)的期刊有下载中心栏目,栏目中包括有投稿/审稿流程视频、栏目投稿要求、论文写作规范等文件,供作者下载使用。被调研的所有网站都有友情链接栏目,提供了行业内的资源互通和期刊扩展服务。一些期刊网站还有一些特色栏目,如行业新闻、编辑讲堂、佳文荐读、云课堂、重点文章推荐、E-mail Alert、RSS订阅等。

2《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官网改版过程及效果分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网站于2020年5月进行改版。原网站为玛格泰克二代系统支持,包括期刊简介、投稿指南、在线投稿、在线期刊等基本栏目。改版后系统升级为玛格泰克三代,重新设计网站首页,设置栏目。首页内容包括本刊动态、期刊数据库收录证书及获奖证书展示、在线审投稿系统、编委会成员、当期目录、过刊浏览、文献点击/下载排行、研究进展、写作规范、研究进展、编辑部风采等。重点改进项目如下:1)参考同类中英文期刊网页设计,将首页显示条主色调统一为淡蓝色,视觉上更清爽、醒目、美观。2)首页头部期刊名下增加期刊数据库收录信息,能够更好地宣传期刊,让作者对此信息一目了然,便于其选择。3)首页布局方面,将本刊动态、期刊获奖证书、当期目录、点击下载排行、研究进展等栏目放在醒目位置,更便于作者掌握期刊动态信息,阅读文章,了解行业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4)首页增加本刊出版伦理规范,包括中英文版本。5)首页登出最新的编委会成员信息,并添加编委会成员简介及照片。6)新版网站实现了所有过刊全部上网。7)改版后实现网页可一键分享至微信或微博。经过改版后,网页设计更美观,内容更丰富,突出重点,更全面地展示期刊信息,为作者、读者、审者提供更全面、详尽的审投稿服务和知识服务。期刊于2020年6月完成改版,改版前后(5、6、7、8、9、10月)的网站访问次数分别为4 759、5 293、5 395、5 507、6 956、9 087,可以看到改版后访问量显著提升,说明改版有助于扩大网站影响力,吸引访客,并有助于提升期刊的学术传播力。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渗透在办刊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期刊虽完成了改版,但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和优化。例如:1)新设置的栏目需要更加积极地更新,及时前沿信息动态,如述评文章、指南、共识等;2)应利用更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手段,实现媒体融合出版。

3药学科技期刊网站优化建设的策略

3.1国内药学科技期刊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在本文调研的药学科技核心期刊中,仍有10.6%(5/47)的期刊没有官方网站,可能是由于网站未建设、未认证、未备案等原因,应尽快建立或完善完备网站建设,以提高期刊的网络展示度。有部分期刊未在首页醒目位置刊登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和获奖情况,应完善期刊基本信息的展示,加强宣传展示度。投稿服务方面,有部分期刊因为栏目差异性较大等原因,未给出论文模板,应根据不同栏目的要求选定范文,供作者参考文章格式、撰写规范等。出版伦理规范建设是防范学术不端,净化学术环境的重要手段,我们注意到仍有69%(29/42)的期刊网站未刊登出版伦理规范文件,应着力加强出版伦理规范建设,规定出版伦理细则,并公布在网站上。开放存取能够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促进信息自由传播[9],但仍有38.1%(16/42)的期刊还未实现论文开放存取,有的直接链接到知网,需要付费才可以下载。被调研的相当一部分期刊(64.3%,27/42)未实现过刊全部上网,对于创刊时间较长的期刊,此项工作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3.2药学科技期刊网站优化建设的建议

3.2.1提升开放存取比例,加强在线预出版建设实现开放存取是学术期刊扩大影响力、强化学术传播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前部分药学类科技期刊未实现开放存取的问题,首先要提升编辑对期刊开放存取的重视程度,关注期刊开放的连续性、实时性与完整性,实现过刊全部上网,将创刊以来所有刊出文章的题目、作者、单位及PDF全文按照各期目录完整上传至网站,供作者免费阅读。本次调研中,仅有少部分(14.3%)的期刊有在线预出版或最新录用栏目,如《中国药科大学学报》《药学学报》等。此类栏目刊登经编委会审查通过的录用文章,这些文章尚未确定具体刊出日期,其个别内容可能与最后的发表版本稍有差异。在线预出版有助于取得首发权,便于文章的传播和被引用,是增加学术传播和交流效率的有力手段。3.2.2增强内容服务,强化互动交流期刊网站是纸刊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完善的网站建设需设置完备的客户服务功能和足够的内容承载量,通过全方位展示期刊相关的信息,以及行业的前沿资讯,为访客提供全面、及时的内容服务。例如《中国药房》《中国新药杂志》网站都是兼具期刊网站与行业网站功能,首页设置了医药资讯、新闻资讯、学术活动、行业热点、佳文荐读、征文活动等栏目,且更新非常频繁,紧跟行业发展动态,以期刊网站为平台,实现行业资讯的流通,有助于期刊和行业共同发展。此外,期刊网站还应加强在线留言、期刊动态、友情链接、下载中心等扩展功能的建设,加强与读者、作者、专家的互动与交流[10]。如《中国药理学报》网站设置栏目,专门感谢各期杂志的审稿人,强化了编辑部与审稿团队的协同 协作。3.2.3加强英文网站建设国际化和网络化是期刊发展的趋势,加入国际知名期刊集群是医药类科技期刊的一大发展目标,期刊官网的国际化是期刊走上国际舞台,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11]。此次调研的期刊中,除国内主办的英文刊之外,多数中文刊官网的英文版建设较薄弱,多数仅为将栏目翻译为英文,栏目下并无英文内容,而英文在线目录一般是系统自动识别文章英文摘要生成的。期刊在此次的网站改版中,在英文版期刊网站中添加了出版伦理规范文件的英文版,但英文网站的建设仍较欠缺,应将英文版页面作为一个独立的页面打造,介绍国际学术动 态等。3.2.4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体融合出版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期刊官方网站作为新媒体出版的形式之一,应与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手段结合,并与传统出版并驾齐驱,实现媒体融合出版。本次调研虽未对各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应用情况进行统计,但可以看到,有部分期刊在网站醒目位置列出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扫码即可关注。总体来说,本次调研的药学类科技期刊的新媒体技术应用种类较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向走在媒体融合出版前沿的期刊学习借鉴。例如《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官网有新媒体集群栏目,从网站可直接获得杂志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推特等账号的访问链接,通过多种新媒体平台,吸引国内外的作者和读者,有效扩大期刊影 响力。所谓媒体融合出版,并非是摈弃传统出版模式,而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互融合,此过程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本次调研的期刊网站,有的提供了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等流程的操作指导视频,有的在首页设置了云课堂,可以回放学术会议视频,而真正实现利用多媒体手段多次开发学术资源的期刊并不多,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医学期刊的经 验[12]。如《柳叶刀》杂志在网站上为重点推荐文章配上导读、作者访谈录音(20分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定期上传临床医疗视频,供会员使用;《英国医学杂志》对文章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开发出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图。

微文化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使得实体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断下降,读者流失率日益增加。因此,高校图馆书馆需借鉴企业管理营销理念,采取有效的服务营销手段及方法,通过开展各种服务营销活动,向读者宣传和推广馆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图书馆社会效益。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内涵

服务营销是企业在通过研究客户的需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将产品销售给顾客的各种经营活动。而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是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拓宽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营销方式,并根据高校的特点,围绕读者需求开展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势,提高服务效益。[1]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意义

1、图书馆通过服务营销,拓展服务空间,可以让更多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增强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服务质量。2、图书馆书馆通过有效运用营销的理念与技巧,可以充分了解和挖掘读者的需求与潜在需要,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层次,增强读者满意度。3、图书馆通过营销宣传活动,可以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促进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扩大图书馆影响力,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提升图书馆自身地位。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以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在新形势下,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提出明确的办馆理念,与时俱进,引进“图书馆营销”理念,构建特色资源库,下放图书采购权限,开展系列读书文化活动,进行常态化阅读推广,使得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纸质资源年借阅量达近20万册次。1、创新文献资源采购模式。图书采访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核心,图书采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效果。近年来,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改变过去馆员主导采选的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以读者需求为驱动,以精品阅读推介为导向”的新型资源采购模式,即一方面通过组织读者现场采书、教师自采、书商展推、走读书城等方式,把资源选择权还给读者,增加所购图书与读者需求的相关度;另一方面,以获奖图书、专家与导师及学者推荐图书等精品资源为导向,逐步建立起读者“想读+必读”的资源保障流通体系。2、优化资源结构,构建特色资源库。(1)优化资源结构,提高纸质资源利用率。2014-2015年,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对馆藏纸质文献资源陆续进行了调整与整合,构建密集书库,对流通书库中的几十万册图书进行集中剔旧,下架图书进入密集书库,所购新书全部及时上架,馆藏资源替旧呈新。在西区馆设立“建筑规划文本”专业阅览室,将西区馆原来定位“工学馆”改为“专业馆”。东区馆新增文学类书库、艺术类书库、语言类书库、工具书文库。馆藏资源的调整,使得资源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服务空间得到优化,服务效能有所提升,更有利于读者获取纸质资源,提高了馆藏利用率。(2)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对具有独特性且涵盖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其主要特点为:文献具有独特性与载体的多样性、具有价值性及共享性。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构建“科大文库”。2014年,图书馆开启“科大文库”特色资源建设,设立“科大文库”纸本文库,包括教师著作文库、硕博论文文库、优秀本科生论文库。网络资源于2015年建成,包括权威检索教师论文库、教师著作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和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库四个子库,分别收录西南科技大学1982年以来被三大检索工具收录的教师论文文献数据;1952年以来西南科技大学教师的学术著作;2008年以来的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以来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题录信息。第二,构建“绵阳地方文化库”。绵阳地方文化库包括“羌民族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嫘祖文化”。绵阳作为全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地之一,拥有宝贵的羌文化资源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经过与地方协调,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羌族文化文献典藏库,所藏资源由电子文献和纸本文献两部分组成,涉及羌族的思想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释比、婚葬之俗、服饰刺绣等方面的研究史料,为从事以羌族为背景的研究课题提供最集中、最完整的可靠文献资源。图书馆还收藏有“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嫘祖文化”等特色纸本文献,并设有阅览图书专架。第三,构建“稀有文献文库”。图书馆收藏有古籍善本、民国图书、图书、画报、上世纪画报等稀有文献946种,成为图书馆“馆宝”,专设有古籍套书典藏室。4、打造“读书文化周”系列活动品牌营销。2014年,图书馆联合各学院、各部门在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共同举办了学校首届“读书文化周”系列营销活动,围绕“全民悦读,书香科大”主题开展“走读绵阳”、“你选书,我买单”、“数据资源进学院”、“稀有文献寻宝”、“读书分享沙龙”、“我心中的图书馆”有奖征文、“作家进校园”、“图书馆文明用语”征集、“读书精彩人生签名”等多项读书文化营销活动。继2014年后,图书馆每年都如期举办盛大的文化周营销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逐年丰富精彩,影响广泛,现已成为学校文化活动品牌之一。5、创新资源推介和信息服务方式。(1)创办内刊《悦读》季刊,定期为全校师生推介好书、新数据库,激发读者读书兴趣,沟通师生数据库需求,提高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2)开办多种图书文献信息专栏,定期将新书信息、数据库信息、好书信息广而告之,打造书香校园氛围、营造看书用书好环境。(3)创办内刊《教育与科技情报》,开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管理、趋势等相关情报研究服务;特定领域或专题发展动态调研与跟踪、趋势与分析研究;委托项目情报研究服务等三种类型的情报研究,服务学校教育战略和学科发展。(4)开通图书馆微博、微信和移动图书馆,形成“互联网+图书馆”空间,使阅读空间从馆内延伸到馆外,只要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使用图书馆。同时利用微博、微信向读者推送信息产品。6、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2015年,图书馆启动学科馆员制度,并制定了《西南科技大学学科馆员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竞聘方式将具有良好沟通协调能力、服务能力、科技情报专业水平和熟悉学校学科的优秀馆员定点派驻相关学院,为对口学院主动做好学科动态跟踪、学科情报服务、学科资源建设、学科资源导航和学科阅读推广等工作。

四、结束语

面对社会信息服务竞争的不断激烈化,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馆实际,树立全局营销观念,创新服务营销方式,开拓营销渠道,树立图书馆服务营销品牌,促进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不断提升图书馆整体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小芳.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之思考[J].晋图学刊,2012.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