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考察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5:14:33

室内考察报告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办公室提出的“创一流干部队伍、创一流工作业绩、创人民满意单位”的要求和“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职责,营造团结共事、细心谋事、潜心干事、高调办事、高效成事的工作氛围,努力将经研室打造成调查研究的平台、出谋划策的助手和服务领导的窗口。

二、工作目标

在干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在创造一流业绩上下功夫,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政府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工作汇报、工作方案、经验材料、考察报告、会议主持词等大小材料;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完成《经济》和《经济论坛》各四期;围绕大局、热点和难点,撰写大型调研报告四篇以上;积极配合、协助和完成政府办布置的其它各项工作。

三、工作重点

(一)以作风建设为突破点,创一流干部队伍

一是打造学习窗口。学习是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前提。经研室将按照打造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多措并举狠抓学习:认真学习政策理论,系统学习中央及省市最新政策和会议精神,吃透政策,用活政策,并将政策理论贯穿于工作之中,用来指导工作、提升效率;认真学习业务技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干中学、学中干,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原则,不断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坚决克服冷一阵、热一阵的不良学习风气,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将定期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将学习变成一种人生需求和工作常态,坚持每周末集中学习一次。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落实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成效的关键。经研室将结合自身职能和工作要求,多管齐下强化落实:将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基层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工作中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提供周到服务和决策依据,力求让领导满意;创新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态度,做好上传下达,加强沟通协调,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和乡镇开展工作。在科室内部形成一种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及时将县领导及政府办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分解和落实到位,确保人人身上有担子、齐心协力抓落实;凡是布置的工作,重检查,重结果,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倡导奉献精神。经研室乃至整个政府办岗位都是一个奉献席位、责任席位。经研室全体干部将一如既往地提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固守清贫,守住寂寞,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与“吃拿卡要”绝缘,真正干干净净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二)以立足本职为着力点,创一流工作业绩

一是撰写精品材料。始终将起草和撰写各种材料作为经研室的重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政府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工作汇报、考察报告、会议主持词等各类大小材料的起草撰写,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时效,接到领导交办的材料任务后,“五+二”、“白+黑”,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二是注重创新,既要传承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又要力求创新,确保从谋篇布局、题材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有新气象;三是注重质量,深刻研究上级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揣摩领导意图,确保领导满意。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做不到在实际当中的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此次实习就是将我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的一次真实的演练。

如何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如何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8年9月15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应聘了华恒赋绘(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的客户经理助理职位,获得面试成功,并在此公司完成了学院安排的为期两周的实习。在那里,我接受了更为有用的设计管理知识,而每天的实际工作任务,又增强了我的实战能力,使我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实习给了我处理事情时最好的精神状态,使我在处于紧张的状态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棘手的事情时,这能从根本上激发自己认真上进的潜力。于是,我的精神状态也跟随着工作亢奋了这些天。

我感觉,在“华恒赋绘”里,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多。在此,我感谢给我这次实习机会的王经理和给予我帮助的公司同事们,以及配合我顺利完成工作的项目部的同事们。

二、公司介绍

华恒赋绘(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供展览展示设计、工程建造、商业会议活动等服务为主的专业公司。服务范围包括:展览展示设计及搭建、建造工程、会议活动策划、室内室外装饰设计、专卖店及展示厅策划等。总部设于北京,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青岛、大连、长沙等各地均有自己制作工厂及仓库。我担任的职务是客户经理助理,负责展览活动的流程管理。

三、实习心得

首先,我运用实习期的第一周时间,认真考察了华恒赋绘公司的基本状况、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公司的制度和运作流程、公司公关活动的基本内容、公司的企业推广战略、员工的业务素质等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实的报告。

其次,在接手展会流程管理之前,我通过研究公司资料和向公司资深员工谦虚提问学习,了解了展览的分类、北京各展馆的展会信息、展览活动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个人、商业展览的操作流程等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并对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都只能在实践中获得,而且通过写考察报告,这些知识更加深刻的融入我的血液中,成为我知识构架的一部分。日后倘若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定会水到渠成,更加成熟和自信,也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通过自己只是构架的再次梳理,我将整个展览活动管理流程分析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客户提供资金;

2.设计师完成设计;

3.展览活动贯彻完成。

四、会展运作

设计是与商业紧密相联系的,因为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增值,两者合作,以一种同时增加利润、创造商业价值的方式共同发展。会展的运作亦是如此。它以城市会议和展览设施为依托,以城市文化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条件,通过各种运作手段,以展览和会议为载体,能够直接为社会和运作主体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属于一种经济经营活动。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加强力度发展会展经济,我们大连也是如此。

会展经济能够直接利益许多群体,例如会展活动的运作主体、会展活动服务的提供者、会展活动的扩散影响人群,以及会展活动直接导致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流动。这些对经济、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效益。

五、流程管理

两周的接触和考察,我发现展览活动(商业的)筹办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推销策划的过程。这要比我再学校中策划一个活动需要打通的环节更多,考虑的受影响人群也更多,而且展览活动策划行为离不开市场。虽然不能这样一言以蔽之,但是我仍能从中找寻到交叉点。这样的理解方便了我去做好这个流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成功的信心。而现在我从事的是商业活动,因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策划行为都要以市场为导向,策划应考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营造势力,利用公司的各种宣传、广告手段,以及公司积累的成功策展案例,为公司制造市场声势,为公司赢得目标客户——参展商;二是:通过专业的展览活动流线服务,赢得客户公司的认可和信赖,并在此基础上赢得其他参展商的青睐,争取日后的合作与服务。

一个好的展览设计是从优秀的展会策划开始的。我把操作过程简单概括为如下图表:

对于流程管理各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我均做了详实的考察报告(详见考察报告文件夹)。简单来说,策划阶段主要是对策展项目的市场调查;对于办展所涉及到的各项目的资源整合和人员管理;以及沟通设计师并提出对展台设计的建议和规划。

实施阶段是更为复杂和琐碎的工作,我把这一系列的工作看作是实践在课本上学到的《对设计过程的管理》需要实际掌握的知识,因此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去完善这个项目。概括起来包括安排工作日程、展开设计项目、组织展览工程业务、预定展区展具、展会现场服务等等。

设计效果图与客户达成共识后,开始一周时间的备材。就是把效果图中的大大小小的所有物件,全部按照规格尺度准备好,之后就是二到三天的布展期也就是在规定场地内搭建展台的时间。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于是又协调施工人员重新准备制作。

从展台的设计到布展搭建,再到最后的展示活动,整个一个流程都是要自己操心和负责的。而整个活动的目的,也就是我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要设计并且制作符合企业整体形象的展台,使得客户公司企业形象在短期内能够被大众认知、识别和记忆,促进和促成客户公司与参展商的交流合作关系。

其实在整个流程管理中,要负责的是很多琐碎的、微小的细活,精神往往要保持高度紧张一整天,生怕出现遗漏和错误。例如效果图的每一次修改,都与客户公司的负责人时刻保持紧密联系,频繁地传达、沟通和阐述客户公司负责人和我方设计师双方的见解和意见,还要协调施工负责人、电工、美工、模具制作方;例如在展台搭建开始前,到达展览馆为施工工人领取施工证、布展期间用到的大大小小的产品的制作和检验、预付展区的租金和购买布展期间的各种费用、为客户公司准备展会期间用到的大件小件的产品等等。

最后就是安排撤展和展后评估总结,当然在展会期间我也注意留名片并和潜在客户公司的沟通,争取日后的合作关系。

六、实结和建议

短短两周的实习,却带给自己很大的影响,整个工作期间个人的发挥也是比较好的,同时也获得了上司的满意和同事的赞扬。一个人能够处于亢奋的状态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棘手的事情时,能够激发自己认真上进的潜力。于是,我的精神状态也跟随着工作亢奋了这些天。每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身体都是很疲惫的,但大脑却运行不止,一直思考着很多东西。现在阶段,对我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思考和热情,因为如此能够激发我更多的潜力。

这两周的工作,不仅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我的水平的检验,值得开心的是,我交上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虽然公司面试时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才可以,但是我用两周的时间证明了我符合了华恒赋绘(北京)国际有限公司对客户经理助理这一职位的要求。我也在实际项目中,更加明确的认知了自己的公关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职业素质、专业水准等等。虽然自己仍有很多稚嫩的地方,但是我终能令人相信:“只要你给我这个舞台,我会表现的比你想象的更加出色。”

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对对我表示信任和认可的客户经理表示了感谢,并对公司的品牌推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工作之余,我利用两个周末的时间赶了两场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的「师法自然」山水写生作品展和故宫书画院的「历代名画展」,受益良多。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3

一、加强学习,努力充实自己

由于岗位的特殊性,要搞好高质量的调查研究,起草好高质量的文稿,为区委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掌握领会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文件精神,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学习无止境。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涌流、信息密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情况层出不穷,新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不学习,不仅无法应对工作。因此,尽管工作压力再大、任务再重、时间再紧,我始终抱着从零开始的态度,总是千方百计挤时间学习,把学习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坚持不懈潜心钻研、用心思考。一年来,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高度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继续加强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和四五普法的有关内容。二是加强对上级党委和政府的一些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政策的学习,明确工作要领。主要是结合工作的实际,学习了有关政策。三是加强了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特别是强化了经济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头脑更清醒,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

二、苦干实干,做好本职工作

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竭尽所能,尽职尽责。法定节假日有一半的时间在加班,周末基本没有完整休息过,平均每周有3-4个晚上在加班,但仍然任劳任怨。一年来,与研究室的同志一道,圆满完成了区委大型会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为领导视察准备各类汇报材料10余篇;在《领导科学》、《》、《秘书工作》、《决策导刊》等报刊撰写有影响的各类署名文章23篇;完成各类专题调研、考察报告5篇。完成了区委二届六次、七次全会主报告等重要文稿。积极支持区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完成区委领导讲话文稿、党课材料等文稿。完成《政党志》部分章节的起草工作。初步统计,共完成了以领导讲话为主的各类文字材料***篇,受到了区委主要领导的肯定。编发区委机关刊物12期,获得全国政研系统优秀刊物。

三、维护团结,增强工作合力

一是注重尊重班长权威,维护班子团结。二是注重维护科室之间、同志之间的团结。三是注重研究室内部团结。团结好每一位同志,发挥好每一位同志的积极性,增强整体工作合力。这些同志自身素质都很好,好学习、能吃苦,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大多数都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

四、加强修养,廉洁自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4

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组织部门的干部也有一些不足。有的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实际、脱离基层、脱离群众的问题;有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视野不够宽广,根基不够扎实,素质不够全面。由此产生了三个问题,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够强。有的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只是从组工业务本身出发,就党建抓党建,不能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到党的工作大局中去谋划、使组织工作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二是服务干部和基层的办法不多。对分管干部所处的复杂环境、从事的业务工作不甚了解,对他们的追求和艰辛体会不深,难以设身处地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三是组工干部本人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由于组织部门的特殊职能,社会上对组织部门干部比较尊重,在这种氛围下,不少同志的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不强,影响到个人全面发展。

关于提高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增强服务于大局的自觉性。主要是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两个一百年”目标:在建党一百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建国一百年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此基础上,还要深入了解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的五年规划。

到建党一百年,还要有3个五年规划,本世纪初的前二十年,即前4个五年规划期间,是国家面临的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了解每个五年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关键性举措。在这个大局内谋划组织工作,才能定位准,方向明,思路清,贴得紧。

了解经济建设的基本知识,增强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的本领。干部工作中,少不了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工作水平。怎样评价、怎样看待?这就是既要看总量指标,又要看结构指标;既要看增长速度,又要看增长质量,既要了解经济增长的动力,又要了解经济成果的使用。此外,还要了解金融情况,如存款、贷款总额和增长率,以及存贷比等。对这些基本的情况不了解,就很难对所考察的干部和领导班子的工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也很难对干部本人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有了解经济工作全局,才能整合组织资源,把握工作主动权,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了解地方和基层,增强为地方和基层服务的能力。了解地方,首先要了解区位、自然资源、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其次,要了解区域发展战略。就大者而言,有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战略。就一个省而言,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的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水平不同,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战略。再次,要了解地方领导干部的工作重点。地方干部的中心任务是促进发展、加快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大项目是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了解以上这些,可以把握一个地方发展的优势、干部的兴奋点和主攻方向,从而选准用好干部,制定切合实际的干部人事政策。了解基层,主要是了解城市社区、农村及企业的主要情况和主要任务。

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和愿望需求。当前群众普遍的实际困难是上学难和看病难,以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有效保护。他们迫切希望能提高收入水平,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了解群众,可以使组工干部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

关于提高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应当运用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并不断创新方式和途径。笔者认为可从这些方面采取措施:

要拓宽组工干部的来源渠道。除了从组织系统选调和从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还要从地方、部门、企业、高校选调一些经过多岗位锻炼,特别是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干部。中组部机关可选调一些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委书记、县长等。在专业选择上尽可能宽一些,具有文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干部均可选调。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5

一、股级干部选任的原则

股级干部选任工作,要坚持以下六项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二、股级干部选任的基本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

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工作实绩突出,近二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

3、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组织纪律观念强;

4、具备担任股级干部所需的文化知识、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

5、拟提正股、副股干部职位,一般应分别任副股、科员职务二年以上,表现突出的,可以破格提拔;

6、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7、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

8、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9、符合任职回避和任职需要的其它条件。

三、股级干部的选任程序

(一)呈报

有关单位根据股级干部空缺情况进行民主推荐,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定拟任职人选,报经县政府主管县长同意后,呈报任免机关。

(二)考察

任免机关组成两人以上的考察组,采取座谈、民主测评、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对拟选任人员进行考察。座谈人员一般包括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本科室人员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考察结束后,考察组要在综合分析考察情况的基础上,同呈报单位主要领导就考察情况交换意见,并写出考察报告。

(三)讨论决定

各单位(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正股级干部的选拔聘任,先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研究,报常务副县长和县长同意后,由县政府党组研究决定;各单位(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副股级干部的选任和正股级干部退居“二线”的审批,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研究,报常务副县长同意后批复。

县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副股级干部的选任,报主管副县长和常务副县长同意后,由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党委研究决定。

县公安局、司法局正、副股级干部的选任,由县政法委研究决定。

在研究股级干部选拔聘任的会议上,任免机关主管领导和考察组成员要详细介绍拟任职人员的基本情况、考察情况和任免理由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

四、股级干部选任的报批手续

(一)呈报材料

各单位对股级干部的选任,须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确定人选后,向任免机关呈报《关于XXX等X名同志任职的请示》、《公务员(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

(二)履行手续

各单位正股级干部(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副股级干部(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任用,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履行手续,下发任职通知。

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副股级干部的任用,由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党委履行手续,下发任职通知,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公安局、司法局正、副股级干部的任用,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考察,县政法委履行任职手续,下发任职通知,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五、股级干部管理制度

1、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和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加大竞争上岗工作力度。事业单位股级干部的选任,要逐步扩大聘任制范围,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发展事业活力。

2、拓宽视野、大胆起用优秀干部。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的干部,可以打破身份和编制性质的限制,及时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大胆使用,重点培养。身份和编制性质暂时解决不了的,执行现任职务级别、原编制性质的各项福利待遇。

3、实行股级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7-10天。在公示期间,如收到群众反映,任免机关应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反映问题不存在的予以任用;属于一般性缺点、不足,不影响提拔使用的,可以任用;反映的问题性质比较严重,短时间内又难以查实的,暂缓任用;在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廉洁自律、能力水平、群众公认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不足,影响提拔使用的,经复议后不予任用。

4、实行股级干部选任工作回避制度。任免机关讨论股级干部选任,涉及与会人员及其亲属的,必须回避;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必须回避。

5、实行股级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5年的股级干部,应在本单位、本系统内交流使用;有夫妻关系、直系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股级干部,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的职务或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

6、实行股级干部警示诫勉谈话制度。在日常工作或年度考核、民主评议中,发现股级干部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而又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予以警示诫勉谈话:(1)在年度考核中不称职票达20%以上的;(2)在科室内部闹不团结负有主要责任的;(3)工作态度消极,工作作风松驰,影响较大的;(4)参与和封建迷信活动,影响较坏的;(5)其他需要给予警示诫勉谈话的。

7、实行股级干部低职安排、降职、免职制度。对不适合本岗位工作需要调整、超职数需要精简和机构撒并出现人员富余的,要低职安排;因工作能力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要降职使用;对达到“二线”年龄界限、在年度考核中确定为不称职和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要免去现职。

8、实行股级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辞职的股级干部,原待遇不再保留。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股级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工作满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使用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股级干部职务。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6

一、股级干部选任的原则

股级干部选任工作,要坚持以下六项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二、股级干部选任的基本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

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工作实绩突出,近二年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

3、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组织纪律观念强;

4、具备担任股级干部所需的文化知识、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

5、拟提正股、副股干部职位,一般应分别任副股、科员职务二年以上,表现突出的,可以破格提拔;

6、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7、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

8、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9、符合任职回避和任职需要的其它条件。

三、股级干部的选任程序

(一)呈报

有关单位根据股级干部空缺情况进行民主推荐,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确定拟任职人选,报经县政府主管县长同意后,呈报任免机关。

(二)考察

任免机关组成两人以上的考察组,采取座谈、民主测评、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对拟选任人员进行考察。座谈人员一般包括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本科室人员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考察结束后,考察组要在综合分析考察情况的基础上,同呈报单位主要领导就考察情况交换意见,并写出考察报告。

(三)讨论决定

各单位(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正股级干部的选拔聘任,先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研究,报常务副县长和县长同意后,由县政府党组研究决定;各单位(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副股级干部的选任和正股级干部退居“二线”的审批,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研究,报常务副县长同意后批复。

县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副股级干部的选任,报主管副县长和常务副县长同意后,由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党委研究决定。

县公安局、司法局正、副股级干部的选任,由县政法委研究决定。

在研究股级干部选拔聘任的会议上,任免机关主管领导和考察组成员要详细介绍拟任职人员的基本情况、考察情况和任免理由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表决。

四、股级干部选任的报批手续

(一)呈报材料

各单位对股级干部的选任,须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确定人选后,向任免机关呈报《关于XXX等X名同志任职的请示》、《公务员(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

(二)履行手续

各单位正股级干部(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副股级干部(不含县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任用,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履行手续,下发任职通知。

教育局、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副股级干部的任用,由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党委履行手续,下发任职通知,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公安局、司法局正、副股级干部的任用,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考察,县政法委履行任职手续,下发任职通知,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五、股级干部管理制度

1、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和事业单位聘任制改革。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加大竞争上岗工作力度。事业单位股级干部的选任,要逐步扩大聘任制范围,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发展事业活力。

2、拓宽视野、大胆起用优秀干部。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的干部,可以打破身份和编制性质的限制,及时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大胆使用,重点培养。身份和编制性质暂时解决不了的,执行现任职务级别、原编制性质的各项福利待遇。

3、实行股级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7-10天。在公示期间,如收到群众反映,任免机关应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反映问题不存在的予以任用;属于一般性缺点、不足,不影响提拔使用的,可以任用;反映的问题性质比较严重,短时间内又难以查实的,暂缓任用;在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廉洁自律、能力水平、群众公认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不足,影响提拔使用的,经复议后不予任用。

4、实行股级干部选任工作回避制度。任免机关讨论股级干部选任,涉及与会人员及其亲属的,必须回避;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必须回避。

5、实行股级干部交流回避制度。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5年的股级干部,应在本单位、本系统内交流使用;有夫妻关系、直系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股级干部,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的职务或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

6、实行股级干部警示诫勉谈话制度。在日常工作或年度考核、民主评议中,发现股级干部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而又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予以警示诫勉谈话:(1)在年度考核中不称职票达20%以上的;(2)在科室内部闹不团结负有主要责任的;(3)工作态度消极,工作作风松驰,影响较大的;(4)参与和封建迷信活动,影响较坏的;(5)其他需要给予警示诫勉谈话的。

7、实行股级干部低职安排、降职、免职制度。对不适合本岗位工作需要调整、超职数需要精简和机构撒并出现人员富余的,要低职安排;因工作能力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要降职使用;对达到“二线”年龄界限、在年度考核中确定为不称职和因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要免去现职。

8、实行股级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辞职的股级干部,原待遇不再保留。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股级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工作满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使用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股级干部职务。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7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初设定的工艺美术范畴的室内装饰专业,伴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方面日趋发展,室内装饰专业逐渐融入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人机工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内涵深广边缘综合的新型学科。目前,国内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艺术类招生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也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渐扩大而显得异常火热,但是在这种大的背景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却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局面,归根结底,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够深入和缺乏实践训练,这最终导致毕业生在进入行业后,面临真实的设计项目时缺乏经验,而不知所措。据了解,目前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大多数的实践平台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只能使项目设计停留在方案阶段,使其不能客观地指导设计工作。而概念创意设计教学着重强化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概念创意的创新设计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思维与工作方法,其结果未必能够实现,但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性思考和理性策划的能力,为其留有进入专业领域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立足当下,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内涵深广边缘综合、实践性强”的专业特性,来寻求学科发展的方向与需求。

二、结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教学课题研究

(一)课题概述。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专业训练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地补充和学习实际项目所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要求。湖北文理学院作为保康县歇马镇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援助单位,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接受了歇马镇政府的邀请,承担了所在镇的21个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课题组团队成员由带2011届毕业班的专业辅导教师组成,团队结合本次课题纳入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课程,结合学生毕业考察和毕业设计进行展开,学生通过这一毕业课题的学习和训练,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新农村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和方法规范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对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实践,提高专业设计素养和实战水平。

(二)课题的目标与要求。每年毕业设计课题都因项目而有所不同,往年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大都以虚拟训练课题为主,设计目标和对象比较模糊,设计要求也不太明确,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作为真实项目进行开展,目标明确,并要负担责任,因此对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对较高。

1.课题项目背景分析。本课题名称为“保康县歇马镇新农村规划设计”,歇马镇地处保康南部,驻足沮水河畔,背依荆山腹地,大小山头418个,其中标名大山头37座,山峦重迭,沟河纵横。东与两峪乡的大岭交界,南与兴山榛子乡的黄家垭接壤,西与马桥镇的高桥河相连,北与后坪镇大石脑毗邻。属山区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差异较大,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歇马镇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海拔较高,其旅游资源丰富,产业目前以烟叶为主,以后着力发展以九路寨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但是21个村庄的规划各有特色。

2.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第一,以设计村庄的自身产业特色和村庄形态特色为入手点,对所在村庄的地块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对地质地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民居建筑的历史、形制、风格、使用状况及周边环境作进一步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实例的成功经验,完成调研报告。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保康县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年)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歇马镇提供的规划资料及有关建设意见,提出对所规划村庄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如下内容:村庄产业、基础设施、居民点等规划设计方案;居民点详细规划设计方案;风景区沿线的景点规划设计;近期环境改造方案(包括环境和旧建筑的改造);新建居民点的户型和效果图方案;规划编制说明。第三,以本课题为基础,挖掘和整理农村民居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和风格特点,以探索如何通过改造使新旧结合,重新彰显出其历史风采和地域特色为命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并结题。

三、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法的创新与特色

毕业设计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或继续深造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因此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是把握这门课程的两个关键要素,也是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的特色所在。

(一)创新特色一: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解决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选题常常困扰着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选题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自2003年课题组申报了鄂西北新农村民居建筑模块设计的省级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一直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设计,自2007年开始课题组就将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结合,课题逐步由虚拟性转向真实性,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2009年课题组参与第一个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针对保康县城关镇的9个村庄进行设计实践,并关注农村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与再生话题,与湖北襄阳所处的鄂西北大环境发展的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2007~2010年历年毕业设计选题都采用真题真做的方式,确保课题的时效性和挑战性。一是教学的介入必须在项目进行前,使学生能了解村庄现状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成员的教师带领毕业班学生进入保康项目所在地,并驻扎在所在村庄,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现状、村居建筑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区域和乡镇为课题对象,对所在项目区域的地域特色、民俗民风、民居特色等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有所重点地进行研究,特别是景区村庄形成的历史风貌,人文特点等作了更为详实的考证,使课题的深度和高度有所加强。三是村庄及其环境规模宜小巧适中,以便学生能集中精力深化设计,在实践过程中,选择难度较小、特色相对不明显的村庄让学生全程参与并完成规划方案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组成课题小团队独立完成项目。

(二)创新特色二:深入现场的教学方法。项目进行前或早期是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针对村庄的基本现状做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到现场了解许多真实的村庄现状以及实施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并且联系县镇的政府代表、规划局、旅游局和相关技术负责人等在现场或其他同类项目带领参观和技术讲解,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印象深刻,对他们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上谨慎的选题和现场的指导,使学生在乡镇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建筑保护利用等方面逐步建立起批判性视野,启发他们去思考新旧对话与共生问题。通过产学研的互动,不断建立一个将历史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三)毕业设计实践性课题研究的体会。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性教学实践的比较分析,围绕教学中针对设计创意、设计逻辑等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二是利用专题性、实践性较强的环境艺术教学课题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以跨学科为启发点、依托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密切的综合课题,引导学生作出基于对建筑造型艺术、技术、文化、生活经验等多维因素综合思考的创新设计结果。四是通过本项目,组建一批观念活泼、创造力旺盛的教研团队,以教师为表率迸发出设计原创爆发力来影响学生。利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满足专业教学。

四、结语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8

短短九日考察之行,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静下心来回顾,这九日之行真是受益非浅,尤其是在如何创建名校方面感触颇深。这次外出主要考察了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无锡堰桥镇小学,嵊州市鹿山小学、城北小学,以及上海的闸北中学等名校。虽然各校的文化底蕴不一样,校园布局不一样,原创:学校的管理办学理念不一样,但它们在打造学校“名气”方面,却有着共同点: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育质量。

特色校园设施先进这次参观的几所学校,不管校园面积的宽窄,每所学校的校园都有平坦宽敞的塑胶操场,绿树婆娑的小景区,布局上都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得十分完美,充满了智慧和灵气,也充满了童趣,为孩子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如洋思中学、城北小学、鹿山小学利用墙壁、走廊、门窗办起了墙报专刊,名言警句、书橱、学生名人……等,营造了浓厚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硬件上,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室内外广播网、闭路电视系统、并入英特网的微机局域网和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现代化餐厅等专用教室。尤其是闸北中学的局域网,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行资源共亨,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同时,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结合学校的校园网络,建立和实施了学校的校务、教务的网络化管理,各校正实现着校园信息化,学校现代化。

师资精良名师辈出从我们所考察的几个学校的资料和他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学校的领导班子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精诚合作、勇于开拓;教师队伍勤奋求实、敬业爱生、乐于钻研、勇于创新。几乎每所学校都先后涌现出多名部级、省级专家、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等。大部分学校的中学高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的人数占任课教师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的学校还有不少教师是提前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每所名校的教师的学历百分之百的合格。

科研创先成果丰硕在“科研兴校”的办校思想的指导下,各校都提倡在科研课题中学习与实践,在科研状态下工作和探索,基本形成了“以学习为生存方式,以研究为职业方式,以循环为发展方式”的科研氛围。各所学校均承担了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某些学校的课题多次获国家、省、市等级奖,更有的科研成果在全国推广,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例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闸北中学的“成功教育”,堰桥小学的“特色体育教育”等科研课题。

强力借势打造亮点各学校也正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强力借势,以新课程理念进行教育改革,研究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关爱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探索育人目标体系的完善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所学校能成为名校,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他的品牌、在于他的特色。如堰桥小学的“少年吴文化科学学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鹿山小学的“3115”德育工程为新一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注入了新的生机;城北小学的科技教学,模型车的制作与比赛;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学理念等。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它们成为全国闻名的学校。

三点启示:办好学校教育要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1、要确立全面的人才观。一是要确立学生必须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及劳动技能、艺术修养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二是要确立教育个性化观念,要认识到“无个性即无人才”,在学生品德、文化、身心素质充分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其特长。

2、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每个孩子都是好的,一切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一切学生都有发展潜能的思想。正如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样。

3、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观。一是学生中心观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创造适合学生成才的教育。二是教育的发展性观念,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三是教育的个别性观念,每个学生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四是教育的鼓励性观念,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用成功和表扬激励学生奋进。五是教育的灵活性观念。教师要把书教活,提供多种教育的最佳结合。

五点思考:我们与华东教育的差距,第一是观念.第二是观念,第三还是观念。

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应在以下五方面认真思考。

1、营造优美校园。环境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又是外来者的第一印象。运动场地建设既标志学校档次,又是贯彻“健康第一”方针的必备条件。学校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谐统一,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2、“三名工程”扎实推进。原创: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级班子选配,必须按“专家型”的要求配备,锤炼出一批远近闻名的校长;教师要按“身正,学高、业精、技强”的要求,培养一批县、市、省、乃至全国的名教师;更要打造一批名校。

3、深化教改,践行新课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深刻变革,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化严重制约着课改的推进。“时间加汗水”的疲劳战成了教改的“拦路虎”,特别在中学的疲劳战大有俞演俞烈之势。大有必要在全县掀起痛打“拦路虎”践行新课程的教改活动,要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科研上,向课堂要“双基”,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变成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9

深秋时节,风清气爽,朝阳市委党校第三期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师生31人深入革命圣地韶山、井冈山、庐山和祖国风景名胜张家界进行了9天的考察学习。按照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确定了明晰的考察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2)学习和发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魄;(3)学习老区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4)增强学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5)加深对“两个务必”的理解和认识;(6)开拓视野,振奋精神,坚定对加快朝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心和信心。制定了详尽的考察方案,组建了得力的考察组织机构。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取得了丰硕的考察结果。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穿越时空,领略革命圣地风采

1、实地参观,寻觅英雄们当年足迹。在9天的考察时间里,我们以湘赣两省为范围,用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线路,最好的组织安排,实地参观了革命遗址。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井冈山“中山陵”之誉,是1987年9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时落成的,由纪念堂、碑林、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雕塑园4大部分组成。纪念堂大厅中厅是同志亲笔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6个镏金大字,下方有各方人士敬献的花圈、花篮,左右两厅陈列着、、、等伟人和井冈山斗争中著名英烈的遗像及生平简介,后厅为吊唁厅,铭刻着15000多位烈士的名字,还有无名烈士碑。大厅中,楼上为骨灰堂,安放着一些老红军的忠骨。碑林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李鹏等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老红军、老革命的题词,其中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和的“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等题词格外醒目。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远看象火炬,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看象一杆杆长枪,象征着革命先烈永远不倒的身躯,基座上镌刻着“荟萃井冈山”、“浴血罗霄”等浮雕。下设展厅和活动室。雕塑园共有19座不同风格的井冈山斗争英烈像,有、、、、、谭震林、袁文才、王佐、贺子珍、伍若兰等,雕塑形象逼真,生动地体现出井冈山人大无谓的革命精神。

黄洋界哨口离茨坪17公里处的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北部的天然屏障,著名的革命战争奇观纪念地。四周高山峡谷,蜿蜒起伏,1928年8月30日,、等领导同志已率红军大队赴湘南作战,守山红军不足一个营,但是他们不畏强敌,采取机动灵活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凭借天险,英勇奋战,终于击退了敌人4个团的进攻。据说,当时,红军仅有1门迫击炮和3发炮弹,两发因受潮未打响,第三发刚好落在敌人指挥所爆炸,伍若兰又带领妇女儿童鸣放鞭炮,一时间“枪声”大作,敌人以为是红军大队回来了,吓得连夜逃窜,黄洋界保卫战创下了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今天,站在哨口工事旧址旁,我们仿佛依稀听到当年隆隆炮声。

滴水洞一号楼被人们喻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滴水洞,位于铜像以西约4公里处的狭谷中。滴水洞一号楼是滴水洞中的主体建筑,1966年曾在一号楼隐居11天。这栋别墅始建于1960年,式样与松山一号楼酷似,都是青砖青瓦的小平房。从一株光叶白兰树下,走入别墅大门,穿过一个会客厅,是一条长20米的走廊,走廊为封闭式,右边,从玻璃窗往外看,有一个清澈的水池,一只仙鹤立于池中,一尾鲤鱼正喷洒清泉,还可望见龙头山满山的翠竹,左边是一列宽敞的房子,主体为两间办公室,一个是办公的地方,室内一张大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毛笔架、一个茶杯和一个椭圆形菊花石砚,一个带嫩绿色罩子的台灯,桌前有一只藤椅,还有白套沙发两个。屋顶装有圆柱形吊灯。办公室开有三扇门,分别通往会议室、卧室和北面走廊。别墅后修建了长100米的防空洞。洞的一侧有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洞的两端各有厚度近尺,重达几吨的装有自动控制的粗重铁门,即使洞外施放原子弹,也无损洞内指挥系统和洞里人员的安全。

铜像铜像位于韶山纪念馆大门前80米处,像区占地5200平方米,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纪念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1993年12月20日上午,同志专程赴韶山为铜像揭幕。铜像是由著名雕塑大师、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他的高徒国家一级美术师程允贤设计,国家一级企业、航空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的,重3.7吨,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象征着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铜像的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同志题写的“同志”五个镏金大字。

故居故居位于韶山冲上屋场。这里依山傍水,枫梓山、象鼻山等山环护周围,青松郁郁,翠竹婆娑,前塘夏季荷花飘香,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南岸绿浪层层,整个山冲稻田依依重叠,春夏绿浪滔滔,一派田园景象。农舍系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呈凹字形。由邓小平题写的“同志故居”贴金木匾悬挂于堂屋大门上端。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共有房屋18间。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家,西边5间茅草房为邻居毛四阿婆家,居中堂屋共用。清光绪4年(1878年)曾祖父买下此地,经几辈人的努力,父亲毛顺生将草房改成瓦房,扩大为13间半。从厨房往东,便是横屋(为现代餐厅),屋内摆有方桌、板凳,再往里走进入父母卧室,室内的方形架子木床、青色大布蚊帐和印花床单、棉被等物依依在目,这一切仿佛带我们回到了以往的岁月。东墙上的父母遗像流露出先人的慈祥与坚韧的性格,相邻便是少年时代的住房,房内陈设与父母亲卧室无异,简单朴素,床边的一盏桐油灯,曾伴随少年渡过无数不眠之夜、寻求革命真理,东墙上有三兄弟与母亲的合影,室内木楼上有一开口,1925年就是在这木楼上秘密建立了韶山第一个党支部。从卧室来到天井,东边是摆放劳动工具的杂物房,有水车、蓑衣、风车、谷筛,还有谷仓、牛栏、猪栏等。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毛家人勤劳致富的身影。南边和西边是的兄弟毛泽覃、毛泽民卧室,里面陈列了旧时的一些家具。走出故居,又是满眼的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人心旷神怡,让人领略到“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伟人虽已远逝,但他的丰功伟绩永存,正如故居旁的青山绿水,仍然郁郁葱葱,永远印在人们的心中,世代相传。

2、看影视片,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考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车上度过,为丰富大家的生活,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党的革命史,我们结合考察内容,沿途播放了《中国出了个》、《长征》、《湘西剿匪记》等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片以及介绍井冈山、韶山等革命老区有关情况的纪实片,把考察的过程全部变成了革命教育的课堂。尽管不少内容以前大家都看过或听过,但这次因为亲临故事的发生地,感受与平日迥然不同。那一幕幕场景不再是离我们遥远,没有干系的事,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我们情不自禁地和主人公一起体验着雪山的寒冷和险峻,草地的漫长和艰难,体验着失败的惨痛、受挫的压抑和胜利的狂欢……那份感动、那种陶醉,不是一本书、一堂课所能起到的,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

3、寻访群众,感受日新月异新时代。白天,感同身受革命老区的历史,晚上,顾不得好好休息,结伴去附近的街巷、夜市,广泛接触本地居民,从他们那里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风土人情,丰富对革命老区的认识,加深对革命老区的理解。

井冈山市总面积为1308.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与垦殖场,共14.8万人口,主要为汉族、满、壮、瑶、布依等民族。境内有一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全市可分为北、中、南三大部分。中部多高山峡谷、飞瀑流泉、岩洞怪石、珍稀动植物和高山田园,为旅游开发区,南北两部为粮油、木材、畜牧、工业区。近年来,井冈山人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发扬井冈山精神,走“科教立市、旅游兴市、依法治市”道路,修公路、建博物馆、烈士陵园以及宾馆、体育场、开辟挹翠湖公园、扩建景区……还开展了创“三优”竞赛活动以及争创全国旅游四十佳、优秀旅游城和全国文明城等一系列活动。井冈山这一革命老区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行列中。

我们除了从老百姓的口中对井冈山、韶山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外,很多关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民谣、佳话,甚至是神奇的传说更令革命老区增添了几分神秘,几分诗意。对于故事和传说的真实性没有人再去考证,我们只是为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敬爱和深切缅怀而深深地感动。事实证明,历史是有情的,人民是有情的。为官一任,只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历史和人民群众是不会忘记的!

二、走近心灵,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路行来,、当年挑粮经过的小路、休息处的槲树、上井红军造币厂……每一处景点都以它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英雄的功绩,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真切地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把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具体地说应该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率领红军上井冈山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裂。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片白色恐怖。在这种情况下,率领不到1000人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这个远大理想,坚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京天安门。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中,紧紧抓住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重大问题不放,制定和实行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即“工农武装割据”。这条路线的具体内容是:加强党的领导,壮大人民军队,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也就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正是井冈山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对中国来说,农民问题是首要的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跑遍了整个罗霄山脉,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正确结论:共产党和红军要在井冈山站住脚、扎下根,就必须帮助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于是,湘赣边界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实行“土地革命”。红军打到哪里,田就分到哪里。得之滴水,报之涌泉。井冈山农民最早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誓死跟着共产党走。

井冈山红军来自多方面,有秋收起义部队、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湖南平江起义部队,还有袁文才、王佐部队、湖南农民起义部队、国民党投诚部队,等等。各方面的队伍汇集在井冈山,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是团结得好。不管来自哪里,为了把这面红旗插到全国去,官兵团结、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兄弟部队团结、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团结。这就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织保证。

国民党反动派对付井冈山有两条:一是不断地进行军事“围剿”,企图把红军扼杀在摇篮里;二是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把红军困死饿死在井冈山。所以,井冈山的斗争非常艰苦,吃的、穿的、用的困难到了极限。从军长到伙夫、从党政领导到一般干部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80多人的连队,每天5斤半的米都难以保证,常吃的只有南瓜、茄子、野菜;寒冬腊月,身上是两件单衣,脚上是一双草鞋,睡铺板和稻草,还要坚持行军打仗。然而,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硬是战胜了困难,夺得了胜利。

三、锻炼才艺,历练明天干好工作的本领

9天的考察生活,24小时的朝夕相处,既是同学相互学习了解的好时机,也是学员自我锻炼的好场所。为此,出行前,我们组建了学习考察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生活组、文宣组、材料组、保卫组、医务组,并分别明确了职责任务等。考察途中,我们发现有的组任务比较重、人员比较少,就及时决定增加了几名同志,加强了工作力量。为活跃气氛,锻炼学员的各方面才能,考察团给所有团员提供了3次前台亮相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是在考察开始的途中,组织大家做游戏,不做游戏或做不好游戏的,到前面或唱歌或讲故事或猜谜语;二是在去井冈山的途中,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三是在回来的路上,每人谈一谈考察感受。在第一次亮相时,许多学员还有些羞羞答答,走到前面“犹报琵琶半遮面”;在最后一次亮相时,个个都畅所欲言,意犹未尽。自始至终,全体考察团成员没有掉队的,没有丢东西的,没有闹意见的,没有出毛病的,相反有个学员考察的同时还治好了自己的脚气病,基本上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陶冶、自我提高,每个人的讲话、表演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显和锻炼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室内考察报告范文篇10

在晚清发起的兴农运动中,人们在充分地认识引进国外优良畜种以提高畜牧生产能力的同时,牧草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作用也被有识之士给以高度重视,因而在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同时,也伴随着国外优良牧草种子的引进,一些学者还从发展畜牧业的角度对草原和草地进行调查研究,对牧草进行栽培、选育、贮藏试验,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牧草科技发展的序幕,本文现对中国近代牧草方面科研活动作一综述。

一、近代对中国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

中国近代对草原草地的调查研究始自1840年前后。那时的调查活动主要从植物学,而不是从饲料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的。起初,一些欧洲人对中国北方的植被进行研究、调查,清末英美两国的植物学者对中国西南和西藏的植物研究尤其着力(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333—334页。)。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东北后,为了更好地利用东北的草地发展畜牧业,对东北和内蒙古进行了广泛详细的有关草地植物资源的综合调查(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学者对草原和饲料科学的研究始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不过早期主要是从植物学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涉及到草原和牧草方面的调查研究。三十年代后,有关北方草原和南方草坡的调查工作才陆续展开。

(一)晚清时欧洲人对中国草地的研究

1830年,俄籍德国人Bunge受帝俄派遣率团到内蒙古、华北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俄国人科罗廖夫(1830,1841)、库托佐罗夫(1830—1841)、格瑞斯基(1840)、让佐夫(1840)等亦在内蒙古地区采集植物,编成《贝加尔—达乌里植物区系》一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海德尔研究了蒙古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并在1930年发表了《中国植物地理和亲缘》一文。美国人威尔逊在1899年至1911年,对华中、四川、西藏东部植物作过考察和研究,并有专著发表;英国人瓦特1911年以后对西藏东部和云南西北部植物作了研究,并发表了许多论文;美国人诺克于20年代在云南设工作站,对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甘肃南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40年代英美学者十余人在云、川、藏等地研究当地的植物,均有。搜集中国牧草资源的则以美国人为主,迈耶尔1905—1918年在新疆、蒙古、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广泛搜集农作物、园艺作物和牧草种质资源。专门搜集牧草种质资源的有汉松(1899)、皮蓬(1911)、斯蒂芬和墨密兰(1934)(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集料》,第333—334页。)。

(二)清末至民国日本人对东北地区的草原调查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东北,开始其征服中国的美梦。征服东北是日本征服中国的庞大计划中的第一步,对东北资源的调查自然受到侵略者的高度重视。1907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该机构的活动涉及东北草原的调查与研究,公开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计有1915年满洲产业部务农课的《满蒙牧草植物调查》;1916年矢部吉祯的《东蒙古的牧草和杂草》;1927年小佐井元吉的《满洲的牧草》;1934年佐滕润平的《东乌珠穆沁植物调查报告》;1937年三浦密成的《察绥植物目录》;1940年伪满兴农部畜产司马政局的《满洲的野生牧草及毒草》;1939—1940年,伪满大陆科学院斋滕道雄等的《满洲产野草的饲料科学研究》,内容涉及74种饲用植物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开花期、产量等性状;1941年,斋滕等人又对树叶进行分析,发表《满洲产树叶的饲料学研究》一文,内容涉及22种树叶的适口性、化学成分及单宁的含量;1943年,北满经济调查所发表《兴安北省牧野调查报告》以及《兴安北省三河地区的畜产及牧野》一文;1942年三木茂、川濑勇发表了《北支那牧草资源调查报告》;1943年,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发表《蒙疆牧野调查报告》(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所有这些报告,都是从实地调查中所得,这些有关东北的草地及牧草资源调查工作,直接为其掠夺东北地区的资源服务。然而,不可否认,这些调查也使我们对东北的牧草及草地资源有了比较深入而详细的了解。

(三)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与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草原的调查始于20年代,开始主要从植物考察的角度,后来开发西北的呼声高涨,掀起了考察西北的热潮,牧草也被视为一种宝贵资源,因而对西北草原的调查给予足够的关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向西南方向溃退,一些学者又开始对南方的草山草坡进行调查研究。

1.民国早期的植物学研究

20年代,钱崇澍研究了黄山的植被;胡先研究了南方的森林。30年代,焦启元、耿以礼研究了江苏、内蒙古的禾本科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樊庆生、王启元、郝景盛分别研究了安徽九华山、内蒙古南部和青海湖周围的植被;孔宪武、陈怀封分别研究了兰州、燕山、长白山等地的植被(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第333—334页。)。

2.西北草原草地的研究

西北人稀地广,除矿产资源丰富外,草地资源是一大优势,畜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畜牧业潜力十分大。1932年,开发西北之声一度高涨,由于矿产资源开发手段有限,只能任其埋于地下,作为潜在资源,而草地资源则易于利用,因此在当时的形势下,许多学者对西北草地进行了考察研究。

1938年前后,孔宪武在辛树帜教授的授意下,研究了渭河流域的杂草,以供研究农业者参考。该研究对渭河流域的杂草植物学特征,以及作为牧草的性能作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注:孔宪武:《陕西渭河流域之杂草》,《西北农林》,1938年第3期。)。

1938年,沙凤苞在《陕西畜牧初步调查》一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牛羊矮小瘦弱的原因之一是牧草质量不佳,他认为应该减少耕地面积以栽培牧草,并推荐紫花苜蓿和雄刈草为最佳草类,这两种草类一来可用作饲料,二来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一举多得。此外还宜引进国外牧草,进行栽培试验并推广种植(注:沙凤苞:《陕西畜牧初步调查》,《西北农林》,1938年第3期。)。沙凤苞有关西北地区畜牧调查一文中关于牧草的论述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他认为要充分认识到草地和耕地具有同样重要性,盲目减少草地扩大耕地不仅不能受益,反而会因此受到惩罚,这一点我们曾经有过很多教训;二是在栽培牧草之时要充分注意水土保持,因为土地干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如不考虑水土保持问题,当草地被家畜食后,极易使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1942年,顾谦吉对西北草原进行考察调查以后,根据自然条件及植被类型将西北草原分为七大草区,它们分别是蒙古草区、祁连山草区、青海环海区、柴达木区、巴颜喀拉山区、玉树区、陇南及西倾山区。顾氏对每一区的草类特征都作了详细的描述(注:顾谦吉:《西北畜牧调查报告之设计》,《西北农林》季刊第2卷第1期,西北专号(一),1942年3月。)。

1943年,美籍畜牧顾问,草原专家蒋森来中国,对宁夏的草原进行考察。宁夏地区由于冬末春初饲料缺乏,家畜因之大量死亡。他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除了在入冬前减少牧畜存栏量,使家畜的饲料需求和饲料供给达到平衡外,还需栽培牧草制成干制牧草,以备饲料缺乏之需(注:蒋森:《宁夏畜产考察报告》,《畜牧兽医月刊》1945年5卷3、4期合刊。)。

1944年,许康祖在《西北羊毛研究》一文中指出,西北地区绵羊大多天然放牧,由于草场质量不佳,春秋之季尚可,入冬以后多营养不良,羊群终日游牧而不得一饱。因此他建议把改良草场作为发展畜牧业最为关键的措施(注:许康祖:《西北羊毛事业》,转引自郭文韬、曹隆恭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489页。)。

1944年,耿以礼、耿伯介父子考察了甘肃、青海一带的草地情况,对甘肃、青海草地类型,草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草地改良办法作了较全面的研究。耿氏指出:(1)甘、青一带山坡草地辽阔,但牧草质量欠佳,亦无占优势之草种,系放牧过度所致;(2)平原草地面积有限,优势之草类亦显著;(3)青海湖之平原牧草,要优于拉卜楞甘坪寺之平原牧草,而甘坪寺之平原牧草,又较优于三果乎之平原牧草;(4)在牧草改良过程中,宜首先铲除毒草。毒草有醉马草和极恶草两种。铲除毒草后,以狼尾草替代青海湖“芨芨草”,用鹅冠草替代羽毛属植物群落,用粗穗野麦替代“醉马草”,用豆科植物苜蓿与芫香草替代豆科植物之“极恶草”(注:耿以礼:《甘青牧草考察简要报告》,《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1期,1945年1月。)。这些考察与研究,对于甘、青一带的草原资源的了解以及草地的改良都具有指导意义。

1945年,何景教授对祁连山一带的草场情况也进行了考察研究,写成《祁连山之牧场草原》一文(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3.南方草山草坡调查研究

对南方草山草坡的调查,主要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进行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使得大批学者退至西南地区,由此西南一带的草山草坡成为草地工作者的主要考察对象。

1942—1943年,畜牧草原工作者对广西的野生及栽培牧草进行较全面的调查。结论认为:广西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最多,次为莎草科等,在草地建设中,对一些有毒或与畜病有关的植物应特别加以注意(注:《广西牧草调查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1期,1945年。)。

1944年,美籍学者蒋森赴西康考察,对西康的主要草地类型、植被群落情况作了较详细地分类归纳。他指出西康草地虽然优良,但是载畜量也十分大,属充分利用的草地,如果进行深度放牧,草场退化则立等可见。因此建议在开发过程中,要适时对草场进行改良,以使之能持续利用(注:蒋森著,汤逸人译:《西康畜牧考察报告》,《畜牧兽医月刊》,5卷7—8期合刊,1945年8月。)。

4.草地草原改良与利用研究

有关草地的改良和利用研究,直接关系到畜牧生产的效益,一些草地工作者对此多有涉及,而其中着力最多者是叶培忠和王栋教授。

1944年,王栋对粗劣草地的利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许多草地的粗劣现状,大多是由于人为管理粗放所致,牧草生长任其自然,致使草地质量低劣,生长缓慢。因此,他认为粗劣草地是可以改良的,并分别针对干燥砂质草地、潮湿黏质草地、酸性草地、碱性草地、劣质草地提出改进措施。在改良过程中,他还建议应先将草地分成若干小区,使用不同的改进方法,择其收效快而大的进行推广,这样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王栋:《粗劣草地之改进》,《畜牧兽医月刊》,4卷6—7期,1944年7月。)。关于西北的牧草,王栋不仅作过专门研究,他还提出了西北草地产权归属问题,认为可通过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使草地利用趋于良性循环,这些工作对于合理地利用西北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具有积极意义(注:王栋:《西北牧区之草原问题》,《畜牧兽医月刊》,6卷8—9期,1947年。)。

抗日战争期间,叶培忠在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工作,他从水土保持与发展畜牧两个方面对西北牧草改良问题进行了研究。叶氏说:“多数人认为举凡不耕种之土地即为荒地,均可移民垦植,于是有木伐之,有草犁之,改种五谷。”他指出这一观点十分有害,因为林木有其特殊之价值,牧草为牲畜饲料,其价值不亚于农作物。西北素为牲畜繁盛地区,但数千年来,只知索取,不知保护,过度放牧,可食之草皆食之殆尽。西北气候寒冷,燃料缺乏,草木往往被连根挖掘而作为燃料烧掉,造成水土流失,旱则赤地千里,涝则田舍漂没。叶培忠是较早把发展畜牧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的学者,他较早地提出了在不宜农的地区种草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他还建议西北地区牧草种植应将饲料价值和保持水土价值兼顾,对一些不宜农的地区,应退耕还牧(注:叶培忠:《改进西北牧草之途径》(抽印本),由北京农大动物学院胡兴宗教授提供。)。

近代中国学者对草地草原的调查研究,使人们对草原和草地有了新的了解,使人们认识到,草原和草地也是一种资源,合理地利用草原草地其意义不在种植农作物之下。当然,尽管许多学者指出草地草原改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旧中国政治腐败,致使草原草地的改良仅仅停留在考察和研究阶段,改良与合理利用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大力开展。

二、中国近代牧草的引进

1875年,比利时传教士马修德将红车轴草由其本土引入湖北省巴东县与建始县交界的细沙河天主教教堂附近种植,作为养马饲草,有“洋马草”之称,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牧草引进行为。其后,该牧草逐渐传播,至今遍及鄂西山区(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但是,这一引进活动仅仅是一孤立的行为,没有造成反响和产生示范效应。

1897年,《农学报》在上海创刊,该报先后发表了《紫云英栽培法》、《苜蓿说》、《谈栽培苜蓿之有利》、《间作豆科绿肥之利益》、《论种苜蓿之利》等文章,率先提倡种植牧草,并阐述栽培牧草之意义。《农学报》创办人罗振玉更是亲自撰文,呼吁引进优良牧草,他认为应“讲求牧草,移植欧美良品牧草”(注:罗振玉:《论农事移植改良(下)》,《农学报》卷95,1899年。)。由此,国外优良牧草陆续被有识之士引入中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奉天农事试验场试种从国外引进的牧草达37种之多(注:《奉天全省农事试验场报告》,转引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日本人进入东北以后,也曾引进牧草在东北地区进行栽培试验。1908年,日本人大岛义昌在任关东都督之际,将苜蓿引到大连民政署广场附近种植(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914年,“满铁”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引入苜蓿,后来在铁岭、辽阳、郑家屯等地进行栽培试验。1922—1923年间,东北地区引进红车轴草、白甜车轴草、杂三叶、白车轴、长叶草、燕麦草、牛选草、禾萱草等,分别在铁岭、公主岭、辽阳、大连、爱河等地作引种观察试验。1927—1928年,又在上述地区引种猫尾草、小麦草等进行栽培试验(注:吴青年:《新引进两种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5期;《东北优良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7—9期。)。

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林业实验所,从美国引进100多份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种子,主要有紫苜蓿、红车轴草、杂车轴草、绛车轴草、百脉根、胡枝子、各种野豌豆、多花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和苏丹草,在南京进行引种试验。1933—1939年,新疆省从苏联引进猫尾草、红车轴草、紫苜蓿等,分别在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伊犁、塔城及布尔津阿留滩地区试种(注:富象乾:《中国饲用植物研究史》,《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2年1期。)。1940年,成都华西大学丁克生等曾在云南试种从缅甸引进的象草。1941年,程绍迥托赴缅甸考察的邹秉文引进象草、天竺草、洛直草、锡兰草等(注:程绍迥、周泰冲:《象草——种新引进之青饲料之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3—4期,1945年。)。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中国访问,在兰州将92种抗旱性能较强的牧草种子交给当时甘肃省建设厅长张心一(注:莫容:《白兰瓜是怎样落户我国》,《北京晚报》,1985年10月3日。)。1946年,联合国救济总署援助中国21个品种的牧草种子,总重量达15吨,分配给全国的78个农业试验站、畜牧试验场(站)和教育机构,供栽培试验之用。具体情况如下:

(1)品种名称及其重量

白花草木樨1000磅二年生苜蓿1984磅

白花三叶草3000磅Alsike三叶草1000磅

野牛草1000磅加拿大早熟禾900磅

Bue三叶草900磅猫尾草660磅

画眉草2000磅一年生黑麦草2000磅

豆1900磅红花三叶草900磅

冰草990磅鸭茅1980磅

雀稗2000磅Grimma苜蓿2000磅

倒伏狐茅1000磅小糠草1000磅

雀麦草1000磅共计29304磅

(2)分配机构此次分配机构包括当时各个综合性大学、各农事试验场、各农业推广站等八十余个单位。

同年,联合国救济总署饲草专家,加拿大籍的Mecokey教授(加拿大Guelph大学)从美国和加拿大向中国引进食用作物、纤维作物、水土保持作物改良品种共194个品种(1561袋,每袋2磅),于1947年分配给20个不同的生态试验区进行小区试验(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刊稿)。)。1948年,中央农业实验所从美国FAO(粮农组织Washington办事处)处引进饲草作物种子62个品种,分别分配给一些大学以及农事试验机构进行栽培试验,具体机构如下: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工作站、西北山丹培黎学校、四川大学农学院、贵州农业改进所、云南农业改进所、广西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青海省建设厅等(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刊稿)。)。在本世纪上半叶,优良牧草的引进工作在断断续续地进行,但是由于政局动荡,政府腐败,不可能真正重视这一工作,引进以后处于一种有试验而无结果的状态,许多工作仅仅停留在试验栽培阶段,大规模的栽培推广工作并未进行,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十分有限。

三、近代牧草的栽培、育种及贮藏研究

(一)近代牧草栽培试验研究

近代牧草栽培试验研究,着力较多的是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牧草栽培试验,这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政策十分契合。此外就是西北农学院的王栋教授。

日伪在东北地区牧草栽培试验涉及面十分广泛,栽培牧草种类有猫尾草、红车轴草、苜蓿、禾萱草、白甜车轴、杂三叶、白车轴、大叶红车轴、长叶草、小麦草、狐尾草、牛选草、燕麦草等。栽培试验内容包括生长发育、饲草品质、干草产量、各类牧草在各地的适应性等。试验结果为:苜蓿、禾萱草、白甜车轴、小麦草、狐尾草、牛选草、燕麦草等在公主岭、铁岭、辽阳、爱河、大连等地生长良好,而猫尾草、红车轴、白车轴除在公主岭因气候寒冷不适应外,其它各地栽培试验均生长良好(注:吴青年:《新引进的两种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5期;《东北优良牧草介绍》,《农业技术通讯》,1950年第7—12期。)。

1941—1942年,程绍迥、周泰冲等在农林部渔牧司作象草栽培试验,试验项目包括:经过长途运输之成活率;在荒山上生长情况;六月及八月份使用分根繁殖情况;在六月使用切插法繁殖之结果;各种土壤对生长之影响;气候对生长之影响等(注:程绍迥、周泰冲:《象草——种新引进之青饲草之研究》,《中央畜牧兽医汇报》3卷3—4期,1945年。)。

1942年,张仲葛等在广西第四区农场进行牧草引种栽培试验。试验材料选用国内外优良牧草,计有苜蓿、红顶草、猫尾草、州蓝草、果园草、马唐草、狗尾草、野稗草等。试验结果表明:以狗尾草发芽率最高,可达73%,发芽整齐,生长情况良好;以狗尾草和紫苜蓿发芽速度最快,平均分别为3.6日和3.7日,次为白花苜蓿,所需时日为4.6日;红顶草最慢,为6.3日。通过这一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豆科牧草以紫花苜蓿最优,禾本科则以当地野生狗尾草性能优良,不亚于一些引进的西洋牧草(注:张仲葛、刘应周等:《牧草引种试验》,《畜牧兽医月刊》,2卷9期,1942年5月。),本试验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1942—1948年,任教于陕西西北农学院的王栋教授,长期从事牧草的栽培试验。他的主要试验内容有:(1)牧草幼苗时期根茎生长之比较,样本有苜蓿、野豌豆、红三叶、白花草木樨、黑麦草、燕麦、鹅冠草等,试验结果为牧草幼苗期根的发育较早较快,而茎的发育则较迟较缓。(2)牧草种子室内及田间发芽试验之比较研究。(3)苜蓿种子发芽试验,使用材料包括一年、二年和三年种子。从发芽率来看,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二年种子比一年要高;从发芽速度来看,田间试验时二年种子远比一年种子发芽快,三年种子则与二年种子发芽速度相若,室内则二年以上种子比一年种子稍慢;(4)苜蓿植株增长速度观察,结果为苜蓿植株在幼苗期增长较慢,在发育期则增长较快;花后由于养分供应种子发育,成熟期株高增长较缓,种子成熟后增长又快,但纤维老化。因此王栋建议,收割期宜在盛花期。此时牧草产量高营养最丰富。(5)牧草茎叶花实各部比例统计,样本为苜蓿、苕子和野豌豆。结果发现,牧草愈老,茎之营养成分愈减;此外还受气候影响,天旱则茎叶发育差,雨水充沛则牧草生长旺盛。(6)苜蓿收割次数与产量之关系,结果为春播苜蓿当年产量以每隔六个星期收割一次为最高;每二个星期收割一次,则连割两次后,死亡较多;每四个星期收割一次,也影响其生长,产量较低;每八个星期收割一次,虽不影响生长发育,但比每六个星期收割一次产量要低。(7)苜蓿收割次数对次年产量之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年每六个星期收割一次则次年产量最高,上年每八个星期收割一次者,次年产量次之,上年每四个星期收割一次者,次年产量再次之,最次之产量则为上年每二个星期收割一次者。(8)苜蓿按株高收割与产量之关系,盛花期收割产量最高,次为株高16英寸,以下按株高12英寸、8英寸、4英寸、2英寸收割者,产量依次递减。(9)苜蓿历年产量之比较。苜蓿播种后,第二年产量最高,第三至四年逐渐降低,至第五年则降低最多。(10)苜蓿各月份产量之比较。经过三年的连续试验,发现以四月份产量为最高,约占全年的1/3,次5月、次9月,夏季则产量较低,十月至翌年二月则停止生长(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年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1—6期,1945年;王栋、卢德仁:《第二年牧草栽培试验报告》,《畜牧兽医月刊》,6卷1—2期,1946年;王栋:《六年牧草栽培与保藏试验之简要报告》,《畜牧兽医月刊》,6卷5—7期,1947年。)。王栋有关牧草栽培方面的一系列试验,多为国内首次,其中许多结论,成为今天牧草栽培工作的科学依据。特别是通过科学试验论证了一个古老的牧草何时收割营养价值最高的问题。17世纪无名氏《法天新意》一书中已有:“豆有花,犁翻豆种入地,胜如用粪,麦苗易茂”(注:明·佚名:《法天新意》,转引自闵宗殿《中国农史系年要录》,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177页。)的记载,但这一结论,大约是凭直觉观察得来的。王栋用科学比较试验的方法,认为牧草收割期应在盛花期中,此时营养价值最高,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盛花期掩青的正确作法。在今天的牧草种植过程中,依然遵循着盛花期收割的原则。

(二)牧草育种及选育研究

近代牧草的选育工作未能全面展开,仅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的叶培忠从事此项研究,并选育出新的品种类型。在杂交育种中,育成叶氏狼尾草;而在选育方面,培育的天水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具有良好的栽培性能。

1.叶氏狼尾草的育成

野生植物在自然界与相近的植物常常杂交产生一些新的品种,这就是自然界的远缘杂交现象。但是这种自然杂交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工干预、培育,产生的新品种类型多无较强的生存能力而自然淘汰,自然杂交费时多而成功者不多。叶培忠在天水水土保持站工作时,通过选择适合于该地的优良品种,通过控制其繁殖的方式,以期培育出理想牧草品种。该试验从1944年开始,用甘肃地区的@①草、狼尾草、徽县狼尾草进行杂交,@①草、狼尾草、徽县狼尾草三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期大致同步,而@①草开花时,雌蕊先放,雄蕊吐粉较迟,于是叶培忠将@①草雄蕊剪掉,以狼尾草及徽县狼尾草之花粉,涂于@①草柱头上,结实情形良好。第二年(1945年)采得种子,是为杂交的一代种子,将种子播种后,得一代杂交幼苗三株,各与母本大致相似而稍异,生长健壮,并都开花结实。这是近代通过远缘杂交方式育成的唯一牧草品种——叶氏狼尾草(注:叶培忠:《改进西北牧草之途径》(抽印本)承北京农业大学胡兴宗教授提供。)。

2.牧草选育

1942—1949年,叶培忠在甘肃天水水土保持站进行牧草杂交的同时,还从事牧草的选育工作,曾选育出天水二年生白花草木樨,十分适合于西北地区种植,与农作物轮作,既可肥田,亦可保持水土,又可作为饲草,更可作为农家炊用柴草,民众十分欢迎,被广泛推广,不仅甘肃种植,还推广至周围省份,种植面积一度达100万亩,直至80年代还长种不衰,被当地居民称作“宝贝草”(注: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编:《金陵大学建校百周年纪念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三)近代牧草的贮藏研究

由于牧草的生长受季节限制,也就不能全年均衡供给家畜的需要,而在牧草收获的季节,大量牧草如不马上利用,就容易腐烂变质,造成浪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收获季节的多余牧草能在不收获的季节如冬季得到利用,是摆在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对此西北农学院王栋从牧草青贮和牧草干制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1.牧草的青贮

青贮是通过贮藏以保持牧草青绿多汁的特征的贮藏方法。此研究自1943—1946年在陕西武功共进行了四次。方法是择地势高燥处,挖掘土窖,深宽各6英尺,长约20英尺。如地下水位过高,则深度稍减。所用材料是苜蓿和玉米的青绿多汁的植株,其比例为1∶3,即三成玉米植株配一成苜蓿。窖底先铺一层麦秸杆,厚约1—2英寸,然后二层玉米间铺一层苜蓿,铺毕,上盖2英寸麦杆,其上面再封以厚约1尺的细土,踏实密封,贮放三个月后开封,除接触土壁之部分稍有霉烂外,其它皆色味俱佳,大部分呈棕黄色,味芳香而略带酸味,用以饲喂家畜,家畜俱喜采食。这一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势干燥地方,牧草青贮不仅能使青绿多汁饲料得以保存,还可以提高其适口性。在西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其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乡民皆可仿效。1947年,王栋等又在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重复此项试验,效果也很好(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步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1—2期,1945年;《六年来牧草栽培与保藏试验之简要报告》,《畜牧兽医月刊》7卷4—5期,1948年5月。)。

2.牧草干制研究

牧草干制是一种仅仅通过降低牧草水份即达到可较长时期保存牧草目的的贮藏措施。在牧草干制时,一般以牧草水份降至20%为目标,这时,既能保持牧草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同时又能使之长时期存放,不会霉烂。干制牧草的关键是如何降低水份,如果水份蒸发太快,则细胞易死亡,牧草原味保存较少;如果蒸发太慢,则暴露时间太长,养分损失太多。为此王栋教授在1943年夏秋之间从事干草调制试验,目的是确定水份蒸发的速度与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草质老嫩、草层厚薄的关系,以供调制干草时参考。试验用苜蓿作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草质愈嫩水份蒸发愈快,气候晴热干燥水份蒸发较快,草层愈薄水份蒸发愈快,草料中水份含量愈高蒸发愈快,因此王栋建议,在调制干草时,需薄铺草层,多行翻转,如逢天气晴热干燥,则上午刈割,当日即可调制成功;若逢阴雨,则须数日方可蒸发至适宜程度(注:王栋:《牧草栽培及保藏之初步研究》,《畜牧兽医月刊》5卷5—6期,1945年。)。这一试验结果,对于畜牧生产具有指导价值。

3.其它研究工作

1946年5月,联合国救济署官员到达中国,与中国农林部官员左舜生部长、程绍迥博士会谈,会谈中救济署官员指出中国没有接触饲草作物,应立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首先计划在广西省良丰饲草试验站、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兰州某一机构(未确定)饲草试验站等三处从事饲草研究。

1947年1月,加拿大人Meconkey教授)加拿大Guelph大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指派为农林部顾问,促使粮农组织与农林部从事饲草作物方面的合作,此时中央农业实验所的东北公主岭农业试验场和东北农学院开始饲草作物小区试验,后由于战事未能继续,在南京的总部则成立饲草作物组,由蒋彦士博士领导,开始以下研究项目:

1.发展并扩大中国不同地区饲草作物,以改良草地和草原,以及畜牧业区的冬季饲草问题。

2.发现并推广豆科绿肥植物,以增加作物区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发现优良水土保持植物,以便在水土保持试验站试验,并栽种于土壤被侵蚀的农业区。

4.在中国草原地区进行调查,并绘制草原分布图,以便表示主要的植物群落与土壤和气候的关系;收集草原植物、绿肥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在农业试验站试验,以确定当地的最佳饲草、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

5.在中央农业实验所进行丘陵草地的改良试验,和沟式窖贮青贮饲料试验。

6.对抗战时引入中国的364个饲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品种进行试验。

1947年1月起,中央农业实验所共进行了如下有关研究工作:

1.绘制了中国草原类别图1∶100万比例尺地图一幅。

2.200多个饲草品种的田间小区试验。

3.引入所有饲草作物品种分配给有关省份的农业试验站。

4.搜集饲草作物文献与报告,包括Meconkey的“最近欧洲草地管理的成就”,H·Richardson(1946),“GrasslandofsouthChina”等(注:胡兴宗:《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年的饲草研究工作资料》(未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