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6 17:27:07

区域经济专业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是否能适应市场、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明确市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明确专业的针对性及实践性,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以企业的需求为标准,保证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一、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纽带,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价值,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动力。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结合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原本的技术领域、岗位逐渐消失,涌现出了大量的新技术领域、新岗位等,这也使高职院校必须对自身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人才需求,起到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效果,这也是判断高职院校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的标准。另一方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能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基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紧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明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的是高职院校应明确区域特点,设立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这主要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应考虑到劳动力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例如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熟练劳动者数量较少,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而经济发展较快或高新产业区,对各类技术人员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意识到区域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转变的过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流动性更加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等,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合理设置专业。(二)可持续发展原则。高职教育想要适应区域的经济发展,必然要一定程度上超前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对经济发展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保证培养人才的过程符合社会需求变化,对教育的滞后性与市场多变性进行协调,促进专业的开展,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专业设置的灵活性。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出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在专业设置方面具有可变性、开放性的特点,容易受到区域经济及市场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的市场、经济、职业有密切的关系,在设置专业时应具有较强的职业指向性及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职业及岗位的变动更加频繁,直接反应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趋势为依据,不仅应明确教学重点,同时还需要加快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适应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多面性的人才。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方法,适应区域职业岗位的快速转换,为学生的未来就业上岗奠定基础。(二)加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变化,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不仅应符合区域社会的发展需求,还需要根据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变化,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情况来看,其专业开展及人才培养均开始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企业进行合作,但由于政府、企业、学校的目标、利于不同,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方深入合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我调整,明确教学服务的目的及定位,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为指导的多方合作机制,共同进行投资管理。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市场变化进行专业设置,不仅应对行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还可将专业作为中介,与政府、企业在多方面共享资源,实现区域化办学的系统功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整合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体现自身的调控作用,根据产业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指导专业结构调整。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进行统筹协调,打破行业界限,根据学校的优势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对传统行业的调整与改造,评价高职院校的建设情况,从而建立各个学校的优势专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三)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结构。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又与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的阶段有关。每个产业均存在创新、发展、成熟及衰老4阶段。若区域中的主导产业部分均处于创新阶段,则区域经济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也应当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将专业分为新兴专业、成熟专业及衰退专业。具体设置专业时,应尽量压缩、淘汰衰退专业,大力扶持、宣传新兴专业,通过专业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从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的优化应当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多方面入手,明确高职教育的主体,结合高校的自身特点,设立具体的发展方向。在对专业结构提升时,要处理好社会需求多样性、高校教育稳定性以及资源可利用性的特点,保证专业结构的合理,不仅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应当符合技术发展的前沿。从产业、技术、人才需求等方面,设置适应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热门专业,并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性,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实现各个专业与高职院校的合理布局。此外,新兴专业的发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数新兴专业人才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规模,若多个高职院校开展新兴专业,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同时也浪费了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专业的发展。

四、重视品牌、特色专业发展

(一)明确品牌、特色专业的内涵。品牌专业指的是专业条件、改革成果、建设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的专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强,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色。特色专业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某个方面能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就业、发展空间较大。(二)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原则。高职院校在进行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时,应明确特色、规范、质量、效益的原则,以市场变化为导向,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创新。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核心,通过社会评价、招生就业率、人才质量对专业的教育水平进行评价,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发展动力,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改革的创新点,扩大高职院校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的利益,同时以此为契机,对其他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三)品牌、特色专业的建立措施。高职院校在建立品牌、特殊色专业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选择有地方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及招生优势的传统优势专业进行发展,加大对专业的建设及投资力度,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对传统优势专业的总结分析,创立高职院校的品牌、特色专业;第二,选择新兴优势专业或区域内未形成规模的支柱产业。新兴优势专业及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高,在专业建设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均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也没有清晰的规划。在此背景下,若能率先建立特色、品牌专业,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取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必然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第三,制定全面、合理的专业建设方案,提高专业教育改革的落实力度。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加大对品牌、特色专业的投入及建设力度,完善平时的监督、评估、检查、指导工作。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品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维持专业的生命力,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8-12.

[2]陈基纯.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5):8-13.

[3]张等菊,江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高教探索,2017,(3):96-101.

[4]钱小莉,储慧,陈文玲,等.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8):232-233.

[5]陈智刚,罗婕,毛小凰,等.云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6):8-14.

[6]袁丽.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探讨[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1):105-107.

[7]李晶.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度研究——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化工,2017,46(1):113-114,117.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区域经济;策略

一、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实施高职教育的学校,培养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这些人才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与普通教育相比较,其服务社会的能力更显突出[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文件,将高等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也将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在办学质量和数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相反,对于区域产业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却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2]。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方的经济逐渐本土化、特色化和地域化,越来越多地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可以为各类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针对性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持[3,4]。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群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如何布局谋划发展,是广大高职院校相关专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原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沈阳经济区唯一的开设农业类专业的高职学院。我院生物工程系农业专业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积极务实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二、统筹全局,合理定位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生产与加工专业群的办学定位为,“办学方向区域化、人才培养实用化”,紧随政府发展规划,充分调研行业企业需求,紧紧围绕我院地理优势,即毗邻东北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沈阳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内企业建立稳定而密切的联系。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同时,我们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特色专业群,打造平台课,共享实训基地,不断提升师生水平,用自身的实力去赢得企业认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下得去,干得住,有技术”,培养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多年来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对教师的定位是懂生产、懂技术,定期到企业锻炼,教师要发挥专业特长,与企业共建工作站,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三、对接产业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产业集群,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我院农业专业群紧密对接农业产业链,与沈阳农业高新区内如沈阳双汇、大北农、辉山乳业、千喜鹤、华美畜禽等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群,可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为广大农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资源库。1.为农业产业提供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是产业工人、一线技术人员的供给侧,我们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快速适应企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如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除了会常规的动物手术之外,还要会用超声、X光机等先进设备;食品加工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常见食品工艺外,还要掌握先进食品机械的使用与维护及常用食品分析检测设备的使用;园林专业的学生除了会做苗木养护、干园林工程施工之外,还要懂风景区规划等。2.主动适应农业产业升级。传统农业产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升级,我院农业专业群也在不断开拓思路,紧随企业发展,主动适应农业产业升级[5]。我院涉农专业群借助产业升级,优化教育结构,重点打造特色、优质专业。根据当前农业产业发展和各专业特点,进行独立、量化管理,对就业质量较差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采取对口指导。各个专业差异化发展,精准定位行业需求,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为核心导向的发展原则,重点发展能够与农业产业运转紧密契合、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特色化专业,对这些专业重点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3.为农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传统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都在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不断实现资源整合,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而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和技术的供给侧,就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涉农专业群就要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服务的载体一般为项目,项目要解决的是企业遇到的难题,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技术攻关中去,在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生产有淡季、旺季之分,相关的农业企业也因季节不同对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差异。我院涉农专业学习兄弟院校“跟着企业走,随着季节转”的策略,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如与沈阳希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个涉农企业共同制定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到多个合作企业顶岗生产实习,派部分学生到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参加分析检验实操培训班。总而言之,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就是我院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

五、深化产教融合

1.成立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为了更好地使专业发展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成立了涉农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聘请本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负责人担任委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实现校企联动。校企互相反馈信息,企业专家、行业能手对人才培养规格及时提出新的思路和宝贵意见,这样可以让学校培养出企业更需要的人才。2.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室建设。实训室是高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服务的,所以广泛邀请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参与实训室建设,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实训室建设方案,参与实训室建设。有的企业订单班在校内建立冠名实训室,设备由企业提供,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效果更为理想。3.与一批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在不断改善,但是与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内的生产条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企业设备、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这方面,学校里的条件就显得相对滞后。因此,我们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先进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为学生认识实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岗位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极大地缩短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学生技能水平、就业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4.与企业共建合作平台。我院是辽宁农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积极参加职教集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共享各种优质资源。在职教集团里,省内多个龙头企业的专家作为导师,为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通过职教集团这个平台,我们和企业及时沟通,建立了更为广泛的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小丽.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刘洪一.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如何入手[N].光明日报,2016-01-26.

[3]熊微.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驻邕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2017,(2):103-104.

[4]黄宝章,薛磊.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30-33.

[5]陈榕生.高职院校适应产业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思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6(36):162-163.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3

论文摘要: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试就如何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1.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

1.1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在政策、财政上纷纷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如淮海经济区内的徐州、微山、宿迁等政府纷纷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推荐优秀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并在经济上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人员提供支持,学员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可以从财政上报销学费。应该说,如果没有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很难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促进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既能掌握更新更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又使自己在事业上更有作为,有更好的社会和经济回报。2006年12月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硕士生的工资要比本科生高近1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比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让自己在从事的工作领域中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内人们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为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优质生源的增加,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1.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新增长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研究生教育恰恰是人力资本溢出效应最显著的教育层次。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不仅使个人在未来有良好的收益,还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恰恰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急需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目前,淮海经济区内既有专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又有培养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既有为企业培养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还有为各类学校培养师资的高校教师硕士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些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输送到社会上后,逐渐成为了区域内各行业的管理或技术骨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2.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与现场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区域内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有待提高等。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认同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或岗位的需要来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相比,虽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由于设立时间较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如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影响大,在社会上还不完全被认知,甚至被认为是“不正规的研究生教育”,误解为只要花钱就可以读的研究生,是混硕士学位证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应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开展招生宣传等活动,走进政府管理部门和厂矿企事业单位,让社会加深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

2.2明确办学方向,发挥专业学位教育的区域优势。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非全日制教育,招收在职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就使得人们基本上就近选择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免影响工作。因此,高校应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为所在的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区域内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腾飞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依托教育资源优势、立足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输送作用。就淮海经济区来说,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实际,抓住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建立联合培养的生源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才能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高校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根据区域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方向,立足于“两个面向、两个服务”,即面向能源科技主战场、面向区域经济的主战场,服务煤炭行业,服务淮海经济区。相继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兖州、新汶、济宁、徐州、大屯、淮北、永城等矿区都建立了生源基地,招收工程技术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与商丘、连云港、徐州、宿州、宿迁、淮北等地方政府合作,招收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与徐工集团、徐州电力、中联水泥等企业合作,招收企业管理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

2.3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校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主力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内关键产业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要发挥区域内关键产业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群的技术含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科技创新优势,让科研成果进入区域内企业进行孵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应主动加强与区域的联系,积极承担区域科技攻关项目,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服务、促进和辐射作用。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围绕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构筑以矿业工程和能源科技为核心的“大采矿”学科体系,既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同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了创新血液。

2.4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专业学位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区域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形式。通过高校与区域社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尽快转化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产学研合作也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管理或生产实践第一线,了解所在部门管理或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产学研合作,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去研究解决管理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出真正“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另外,建立大学科技园或工程技术中心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形式,是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平台。2005年在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基地)和中国矿业大学(研发基地)分别挂牌成立的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建设在煤炭企业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又有利于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钱佩忠,潘海天.与区域经济互动,推进地方高校持续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4

关键词:会计类专业;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一、会计类专业人才培育的现状简析

山东地处环渤海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近年随着湾区经济的发展不断加速,对于会计类专业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会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没能更好地承担起为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会计类人才的重任。其体现的问题主要如下: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善。目前的会计类专业教学中,重知识而轻能力和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还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不足,未能很好的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二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未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开展精英式教育是目前众多高校的目标定位。但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服务于特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导致了供需之间出现矛盾。三是会计类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浮于表面、形式主义是目前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浅层的教学评价达不到真正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目的。教师无法找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学生也很难用评价的结果来指导自己纠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二、实现会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探析

(一)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紧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这样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才能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在制定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个高等院校应该在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细分的原则来确定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就是积极地和本区域内的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等相关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构建校企合作的平台,从而依托相关行业的力量帮助高校制定更加合乎经济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多方合作的平台,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宗旨,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制定既和国家教育要求相吻合又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会计类专业建设目标。并通过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会计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在了解本区域的会计类人才需求的时候,应该着重于了解企业对于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根据具体的要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培养出具有实操性、应用性和全面性高素质人才。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会计、税务、电算化、财务管理、结算以及审计等相关的岗位技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满足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

(二)与本区域内的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成熟的、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聘用之间的无缝衔接。通过与本区域内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好地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从而实现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良好互动的目的。依托于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校企合作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构建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模式。建立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模式就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一方面,通过学校和企业通力合作,以点带面构建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为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和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让学生走进企业开展定岗实习和认识实习。通过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了解企业运用的真实情况,深化学生对于会计行业的认识,提前做好进入岗位工作的心理准备。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行业内的专家,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又或者是定期让相关的行业人员来校举办讲座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机制。一是强化校企之间的沟通,提前安排定岗实习的相关事项。提前组织学生与企业见面,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定岗实习的事宜。为了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校企之间应该签订合作协议,规范合作行为。二是把学生的校内学习考核与在企业实习实践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评价和监控机制。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来检验和评价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效果,并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来指导校内学习的纠正和调整,从而使校内学习和顶岗实习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局面。三是构建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在定岗实习实施的过程中,强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由企业牵头,学校和学院共同参与,经过协商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考勤制度、安全管理记录以及效考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来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保障实习的质量。

(三)利用区域内的专业人才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

在进行师资力量建设的时候,学校应该合理利用本区域内的专业人才,在人才的引进上下功夫,从而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超,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在人才引进的时候,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引进行业内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人才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提高学校的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通过人才的引进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还可以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新风气、新理念,推动学校的教学向前发展。总之,会计类专业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并不是互相分离,互不相干的。二者之间可以实现良性的互动,通过合作可以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伊泠.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经济;适应性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办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专业设置不仅与职业院校的发展有所关联,还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和生源稳定性。高职院校要想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专业设置,基于实际合理设置专业。事实上,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因素相当复杂,最为突出的就是经济结构。作为职业教育大省,河北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性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专业设置,保障高职院校可以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服务。下文主要就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对策。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专业名称设置不规范。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社会的岗位需要,高职院校的专业数量高达数百个。但是这些专业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在名称上做出了改变。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存在名称模糊的问题,使用相似的说辞对专业进行描述。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育部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河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也借助专业目录规范这一契机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专业名称设置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定义与目录完全不一致。不同的专业之间差距较大,划分依据、就业岗位、所学内容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说各个专业之间不可能出现相互替代的问题,也无法用一个名称来形容大多数的专业。所以说不规范的高职教育不仅给专业设置,还给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专业定义带来了负面影响。(二)专业规模较小。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增加专业设置数量,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等专业,均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过程中存在布点过多的问题,且规模普遍偏小,从长远来看,这会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河北省只有几所院校拥有设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资质,但是近些年来这一专业比较受欢迎,所以前后有多所院校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这些院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并不适合设置该专业,最终导致异质专业结构的现象发生。虽然说短期取得了一定的利益,但会给高职院校的后续发展带来严重阻碍。此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会不断增加,且无法形成理想的专业规模,是资源利用率和教学质量下降的直接因素。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数不足20人,这些均是专业规模较小、缺乏规模化的重要表现,严重地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三)专业内涵不一致。虽然,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专业名称,但是还有很多高职院校会按照标准和要求规范的设置专业。为了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水平,高职院校会通过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的方式开展办学工作,虽然说教育部已经就专业目标制定和人才培养制定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但是在专业内涵上仍旧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河北省是一个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矿产资源、港口资源和生态资源等均位于前列。在不断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河北省多次调整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新能源汽车、医药等均是其重点发展的产业。虽然说河北省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旧面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这是因为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甚至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近几年来,河北省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中的弊端,并抓住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重新调整了产业结构。全新的发展形势下,河北省第一产业的地位得以有效提升,三次产业的比重也越来越合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均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均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河北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竞争力、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粗放式的工业发展,始终是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并给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不利影响。另外,因为现有的产业发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所以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甚理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始终处于滞后状态,给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在资源、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始终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强化监督与管理。

三、河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优化建议

(一)深入调查市场需求,撤销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上文已经提出,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因素极为复杂,可能是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也可能是人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与上述因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要求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要深入市场进行细致的调查与研究,明确市场的发展状态与发展需求,结合区域内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状合理设置专业。设置专业的过程中还要遵循特色化、产业化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个性特长,在高职教育、学生发展和区域经济之间找准着眼点,使得高职院校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还要就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现状扩大经济规模,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某些热门专业一定要提高注意,不可盲目追随,也不可设置雷同专业,利用错位竞争的形式满足河北省的人才需求。具体地说,应适当提高对涉农专业的重视,通过增设奖学金、政策倾斜、降低学费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涉农专业,从而增加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如果某一专业连续三年始终处于就业率较低的情况,应适当缩减招生计划或招生人数,也可直接停止招生。尤其是判定该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符时,即可撤销。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例如普通教育还有中职教育等,在扩大招生人数的同时,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中搭建更加便捷的通道,使各个教育体系和课程系统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尽快完成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完善。(二)深化改革,按照原则和制度设置专业。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存在规范性较差的问题,即使是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内涵的专业,也会以不同的名称进行命名。而有些专业完全相反,虽然是同一名称,但是内涵却有极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以往的高职院校办学并不规范,完全是自己负责课程和专业设计,自主性较强,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除了不规范以外,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并未就内涵进行明确,专业名称也不科学,无法反映出专业的就业方向,致使学生无法通过专业名称了解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些都给招生和就业带来了不良影响。所以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严谨、规范的原则,也可通过咨询专家或寻求评价机构的方式设置专业。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与监督,及时纠正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的不规范行为,还要就专业设置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各项专业进行明确的划分,以便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有统一标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基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专业设置改革,避免专业设置乱象,维护高职院校的办学秩序。改革工作可从人才培养体制、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目录、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使高职院校的办学工作尽早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三)强化内涵建设,兼顾宽广性与窄专性。设置专业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科学化和规范化原则,还要就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定位。这要求高职院校组建专门的团队或小组进行社会调研,收集信息,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专业设置,还要就实际情况进行论证与分析,制定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事实证明,设置专业前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给后续的专业设置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因为有充分的准备,所以高职院校可明确河北省内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和数量,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办学计划和培养周期,然后再聘请相关的专家和小组对专业设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与分析,有效地避免了专业设置过于片面的问题。设置课程体系和专业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发展需求,绝不可盲目追随热度过高的专业,应利用巧妙的策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避免人才和专业设置重复性过高的问题,争取利用最小价值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河北省虽然拥有多家高职院校,但是发展历程并不长,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资金方面都有所短缺,此时应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在价值,尽可能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国家的政策和方针落到实处,按规章制度设置专业,考虑到社会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此外,应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创新与改革,及时更新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通过与其他企业或者行业合作的方式补齐自身的短板,弥补薄弱环节,营造出互利共赢的局面。除创新办学模式与办学理念外,还要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协调人才的供求平衡,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设置专业时注意遵循宽窄并举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要适当设置覆盖面较为广泛的专业,但是也要就专业范围和岗位设置进行细化,协调宽广性和窄专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二者相互协调、合作的背景下,创建更为合理的高职院校办学体系。(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突出急需专业。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的办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社会和经济给高职院校带来的影响不止如此,在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方面都可以体现出社会经济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始终是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的重要目标,也是其重点思考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地方经济也要为其提供政策与技术上的支持。总体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考虑到经济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确保教育资源和专业得到合理的配置。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是物质上的保障,但是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专业设置当中,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会得到一定的体现。所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到河北省的市场发展需求,还要遵循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只有培养出与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一致的人才,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说高职院校应紧跟市场潮流,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态势,在做好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设置专业时应考虑好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矛盾,重点突出急需专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河北省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还要善于利用区域优势,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并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助力。为了更好的建设与发展,河北省高职院校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创新与改革,但是职业改革并不是针对高职院校本身进行的,还要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以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为目标,结合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与办学实力,逐步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直至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为止。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立德树人的理念,这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温洁,武毅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第三产业适应性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9(1).

[2]陶济东.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的分析维度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

[3]侯小雨,曾姗,闫志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以河北省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1).

[4]谢西金,林仕彬.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J].高教论坛,2018(6).

[5]尤艺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漳州地区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6).

[6]李林.福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教育评论,2018(5).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6

关键词: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北部湾经济区

长期以来,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如何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一直是热议话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职的扩招,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显。本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职学校应如何培养财会专业学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进行了探讨。

一、就业前景

随着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迎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大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家对北部湾经济区不仅有政策上的扶持,还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为各类型企业创造了平台,减轻了税负,降低了费用。这些企业轻装上阵,更加充满活力。会计人员的需求亦呈上升趋势。因此,各学校应抓住机遇,创新方法,努力培养企业满意的会计人才,为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

中职学生思维尚未成熟,选择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财会专业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专业,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后续的学习来补充。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应做好学生在专业上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逐渐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只有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生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学下去;教师在今后专业的教学指导中,才能将学生引领得更深更远;学生在专业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坚定、更持久。

三、改革课程设置,按需分类培养

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既要结合本地区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后续发展。目前,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大体有两类,一是毕业后直接就业;二是毕业后到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由于教学的总课时量是不变的,将这两类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教学上无法兼顾两者的要求。因此,在学生入学时,就应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别,教学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于继续深造后再就业的那部分学生,可以增设一些管理课程,课堂教学应理论多于实操。针对直接就业的那部分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地方经济概况、政策要求、税收规定等知识课程,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坚持理论课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重点突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按需分类培养的目的,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

四、积极开发实用性校本教材,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尽管在图书市场上销售的财会专业教材琳琅满目,但要找到一本针对本地区经济的财会专业教材并不容易,中职教材更为如此。近几年来,会计政策及税收政策在不断变化,教材更新滞后。尤其是税收专业课程,教师常要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新政策,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课堂中来。另外,现有的教材知识具有普遍性,不能体现区域经济特殊政策的特点。学生对区域经济的类型,发展情况,包括国家对区域经济的政策上的优惠以及税收上减免等不了解。所以,只有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情况,联合各专业院校,开发一套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中职教材,才能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具有实用性,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五、课堂力求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企业考量学生专业能力的一般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要适当融入实际操作,将枯燥、乏味的、老师为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动手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另外,专业教师要有把控专业教学内容侧重点的能力,必要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删减。平时,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尤其是财政税务政策的变化,及时将新知识、新政策融入课堂。学校要与区域经济中某些企业建立好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真实案例、原始凭证等,帮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区域经济的业务分析及账务处理等知识,拉近课堂与实际工作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区域经济的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仿真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学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实验条件,创设会计模拟实验加实训基地实践的教学模式。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财务软件的运用技能,还能较好地模拟企业情景。学生可从中了解企业财务的工作流程,提高账务处理分析能力,感知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及业务内容等。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对财务岗位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为其今后的实训基地实习及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七、创设多种模式实训基地

受专业特殊性的影响,企业为财会专业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远远不够。因此,学校可以考虑和选择自创实训基地加校企合作模式。1.自创实训基地(1)自办校园企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资源,自办商场、超市、书店、小吃店等多种校园企业,自负盈亏。学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校园企业的筹办、建账、核算等工作。学生站在一个参与者、管理者的高度,来管理自己的商场超市等校园企业。学生参与了工作,联系了实际,才能将课堂的知识有效地转化。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处理能力才能有效提高。经过在校园企业中的锻炼,学生将会快速成长为专业过硬、办事灵活、上班即上岗的企业需要的人才。(2)自办校园记账合作社。学校应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允许教师在校园内带领学生自办记账合作社,承接区域经济中、小型企业的记账、报税等业务。这样,既能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学生又能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区域经济中各种企业的经济业务,学生的专业技能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很好地解决了毕业生零工作经验的问题。2.校企业合作每年1—4月是各企业财务最繁忙的季节,学校学生也正处于实习期。学校可以与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以及一些中小型企业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将其作为财会专业学生定期实习的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这些企业中接触到大量的经济业务,拓宽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经过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的指导,学生的业务处理水平、处理能力等方面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方式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交流学习,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养。

八、加强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职业能力、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要很好地完成财会专业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及良好专业素养。因此,应将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之上。1.送出去,注重教师职业能力提高中职学校中,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会计的工作经历。学校应统筹安排,每年有计划地将教师送到企业财务进行实践,与企业财务人员交流学习,了解企业情况,熟悉财务工作的各个流程及内部控制制度,学习财务、税务处理技巧,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及财务知识实际应用能力。2.引进来,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对教师进行培训当前,多数学校专业教师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更深更广的专业知识。教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够了解,对新兴的业务也不太熟悉。北部湾经济区的很多企业涉及对外贸易。因此,学校可以聘请当地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财务总监到学校做客座教授,请他们以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教师进行业务上的培训,对专业的发展方向作指导。另外,还可以联系当地税务部门,让税务部门工作人员,针对区域经济中的税收方面的特殊规定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快速准确地理解财政税务政策。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总之,中职学校要培养企业满意的财务人才任重而道远,不能只靠专业教师单方面的力量,还需得到学校的重视、企业的支持。教师应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过硬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能适应市场发展,能满足广大企业的用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伟平.如何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区域经济

一、甘肃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甘肃省现有5所独立学院,2015年底,甘肃省独立学院在校生已达48,950人,占全省普通高等本科在校生人数的11.13%。按照学科分类,包括2所工科类院校、2所财经类院校和1所师范类院校,共涉及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一级学科、专业数81个,专业布点数(各专业在学校开设数量)达到145个。各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年来设置了很多具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这些新增专业主要涉及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管理类、艺术类等近40个专业,如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投资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甘肃省5所独立院校中有2所是工科类院校,且甘肃省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高新技术类专业将越发重要,因此工科专业的数量积点较大。2所是财经类院校,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相应也逐渐成为学生选择的热点。专业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布点数从2010年的98个增长到2015年的145个,增幅为47.9%,校均布点数达29个。同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和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灵活增减专业。有些“过热”专业已逐渐被一些院校认识到其相对过剩的现状,开始控制招生数量。

二、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甘肃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的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119.4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790.32亿元,年增长率为10.5%,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发展态势。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6,172元提高到2015年的26,100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全省三次产业比重总体呈现出一产稳中略降、二产明显下降、三产快速上升的趋势。在经济发展规律、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共同作用下,甘肃省从2013年开始经济增速与全国同步呈现出放缓趋势,从12%以上的高速增长回落到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增速换挡调整的态势十分明晰,体现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来看,推动第二、三产业优化升级,仍然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信息知识时代,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取决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高智能的管理策略。因此,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学院的积极配合。

三、甘肃省独立学院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按照“十三五规划”,甘肃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开发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航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高端专门人才。可见,应用型技术人才仍是甘肃省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甘肃省独立学院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基本能适应甘肃省区域经济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甘肃省的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一些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成为招生量大、就业率较高,成为社会认同度相对较高的专业。2所工科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最多的行业为:建筑建材行业、交通运输业、冶金矿产、石油化工、信息产业、机械机电。2所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此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的特点与学院的办学特色基本吻合,也与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但甘肃省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仍存在不少问题。专业设置不均衡体现在专业重复和专业短缺现象并存。一方面,5所院校共涉及81个专业,专业布点数达到145个,可见较多专业重复设置。如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所学院全部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有4所学院开设,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增加择业困难和风险。另一方面,与甘肃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布点数量较少,如文化产业管理只有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开设,机械电子工程只有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开设,且是2015年新增专业,难以满足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实现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的措施

(一)专业设置需以经济发展为依据。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应与甘肃省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出发点,进行合理定位和规划,实现独立学院的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对接。按照甘肃省“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和《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的指导思想,要着力培养在制造业、金融财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高端专门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应优先考虑与甘肃省经济发展密切的相关专业,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主管作用,加强对甘肃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和约束力度,适时考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和动态性,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滞后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尽量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灵活掌握设置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建立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布局省内本科高校新增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新增专业,对不能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数进行调整或取缔专业,使甘肃省独立学院的自身专业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建立特色专业。独立学院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设立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体系,依托行业背景优势,立足地方经济,重点发展特色专业,针对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发现行业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从而形成一个布局和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规模和数量相匹配的专业框架,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作者:吕芳 刘德光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要“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1]。从历史政策变化路径看,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从服务产业看,中职学校专业目录有高端化发展趋势,也是适应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表现。中职学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培养出适应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劳动技术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发展迫切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主动提升产业转型服务能力,做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者。

一、遂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首先,对遂宁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现状进行调研;其次,对遂宁市2013年到2017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就业人数进行调研;最后,在最新的数据分类汇总基础上,对遂宁市中职学校2018年开设的专业进行专业设置、在校生规模以及毕业生去向统计分析,深入剖析遂宁市15所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度,进而提高遂宁市中职教育对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一)遂宁市中职学校专业结构分析。1.专业布点情况。依据专业与专业对接的主线,对遂宁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进行分析。据《遂宁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9月份,遂宁市有15所中职学校(其中公办学校6所、民办学校9所),数量占四川省中职学校的3%。《遂宁市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鉴》显示,遂宁市2017~2018学年中职学校毕业生人数、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分别为10485人、10082人、21364人。对遂宁市15所中职学校进行调研发现,专业设置涵盖了13个大类(103个专业点),其中省级专业点11个(射洪市职业中专学校3个、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2个、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个、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校1个、遂宁市应用高级技工学校3个),省级示范专业点4个、市级重点专业点22个,服务于三次产业的专业点数分别为5个、33个、65个。全市第一产业专业大类占比4.85%,第二产业专业大类占比32.4%,第三产业专业大类占比63.1%。专业大类中开办数量占所有设置专业大类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加工制造类(26.19%)、信息技术类(14.29%)、交通运输类(11.90%),与其他专业大类设置比例差距明显,都是与第二、三产业紧密相关专业(见表1);专业点数重复率较高的依次为计算机应用专业(9个)、电子商务专业(7个)、数控技术应用专业(6个)以及旅游服务管理专业(6个)。2.专业规模。据遂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统计,2017年至2018年,遂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1364人,占高中阶段教育人数的37.1%,与2016年相比,人数有所降幅,其主要原因在于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所以属正常波动范围。从2017~2018年遂宁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区域看,2018年该市中职毕业生共计5409人,其中本地就业35.1%、异地就业28.3%、升学占比36.6%,与2017年相比,本地就业的学生增加10.7%,异地就业与升学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见图1)。从2017~2018年中职学生就业产业情况看,相比2017级毕业生,2018级毕(结)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幅较大,第二、一产业减少,形成“三、二、一”专业结构,如图2所示。(二)遂宁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态势。1.产业结构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遂宁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带领下,全市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转向“新型产业”,形成“四+二”主导产业(即锂电及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与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四大成长型产业,以及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可见,遂宁市将持续以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而以第一、三产业为辅。“十三五”期间,遂宁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创新发展水平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改造,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理念。2013~2017年,遂宁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2013年遂宁市国民生产总值(GDP)为736.6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8:55.2:26.8。2017年,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138.06亿元,比2013年增长54.5%,其中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4.1:48.2:37.7,与2013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下降了3.9%、4%,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10.9%。从遂宁市2013~2015年产业结构看,五年间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第一产业缓慢降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逐年降低,第三产业增速较快。2.就业结构态势。2013~2017年,遂宁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2013年遂宁市就业人员为200万人,2017年增加到208.2万人,五年间比例增加了4.1%。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五年间下降了9.7%,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五年间分别提高了4.8%、16.1%。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缓慢增长趋势,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年上升。总体来看,第一、二次产业就业人员分布较为均衡,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较高,并且增速较快。

二、遂宁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分析

(一)专业设置覆盖面广,基本符合该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遂宁市15所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现状的调研情况看,全市专业设置的种类比较齐全,除资源环境类、石油化工类、医药卫生类、体育与健身类、司法服务类外,其他专业均有涉及,覆盖率达72%。中职学校中设置较多的专业依次为加工制造类11个、信息技术类6个、交通运输类5个、财经商贸类4个,能够满足遂宁市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且随着部分专业的调整,学生毕业后在本地就业的比例提升较大。(二)专业设置聚集度过高,资源结构布局不合理。根据对遂宁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遂宁市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为第二产业,达48.2%,而该年就业人数占劳动力结构的62.92%,但中职学校毕(结)业学生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结构却占比70.70%,可以看出专业设置与区域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结构错位。如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设置较少,而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设置较多,造成了结构性人力资源浪费。通过遂宁市2018年中职学校专业大类布点在三次产业占比情况看,全市服务于第一产业(涉农)的专业设置过少,服务于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也相对较少,专业设置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通过数据对比,全市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以及旅游服务管理四大专业区域出现高规模招生、广范围布点形势,并且以上专业均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专业,专业同质化现象明显,与遂宁市“十三五规划”相比较,现代物流、特色文化产业、新能源等相关专业开办数量偏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是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设置基本原则[2]。总体分析看,遂宁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覆盖率达72%,但从专业布点、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不高,导致了毕业生在异地就业比例偏高,加之专业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当地支柱性产业匹配度不高,因此,中职学校失去了对接地方产业的机遇,部分专业失去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三)传统专业较多,新兴特色专业少,难以满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鼓励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举办或参与举办以服务产业链为目标,主要依托企业开展教学实训、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融为一体,产教、科教融合发展,专业特色明显的特色学院。建立特色职业院校,需要实施校企合作,以特色专业为基础[3]。《遂宁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也提出人才培养将围绕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需要,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聚焦培养紧缺人才,在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在文化艺术领域培养领军人物和文化服务人才等要求,并且提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优势产业。从遂宁市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特点看,仍是传统的普通专业开设较多,而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较少,针对新兴产业的培养能力不足。如2018年遂宁市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中,加工制造类专业中机械加工专业布点最多,焊接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开办效果则不理想,能源与新能源类仅面向石油天然气开采专业,教育类专业集中在学前教育阶段,其他服务与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还未开办或正在起步阶段,特色专业开办形式较不乐观。

三、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路径探索

(一)基于人才供应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中职学校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类型之一,面对21世纪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变化,必须随着社会和市场需求而不断革新。2010年,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需求,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适应各地、各行业服务于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与人力资源历年存在的供需问题,根源就是政府在人才供求调节方面应起到主要作用,为此,限制发展过剩的大众化专业(如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专业大类),避免劳动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显现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于智能化产业驱动下涌现的新兴产业,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引导中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专业建设的投资力度,适时增设与之匹配的新专业,避免“供不应求”现象。此外,由于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滞后性,教育行政部门与中职学校应该适时监测劳动力市场变化,从需求侧发展动态中获取行业变化风向,为中职专业设置建立风向标,降低专业失衡的风险。中职学校同样要主动进行产业规划,深入企业做好产业发展调研,避免过度追求行业趋势而滋生的“泡沫专业”,校企加强深度合作,掌握产业转型发展、技能升级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特殊需求。(二)基于市场变革提升专业设置水平。提高中职教育影响力必须不断提高专业设置水平。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水平涉及校内课程资源、师资配备、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等诸方面内容。中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实践为主线作为培养目标,所以,第一,在硬件方面,中职学校应加强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部分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实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深化学生评价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并举;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同时通过引进与培养结合,提高校内“双师型”教师比例;第三,加强专业课程模块库建设,形成“能力模块+知识模块”的基本模型,充分考虑地方学校的区域特征,根据当地产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适当增加部分专业模块,将新的技术、设备、生产方式等直接体现在模块更新上。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多方主体协同监管,坚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正确路径,加强行业人力资源信息监测,不断提高专业设置水平,从而保障区域内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水平。(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加快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度,还应关注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区域内中职学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利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适时打造各校特色专业。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组织开展《目录》修订工作以来,新兴专业不断出现在《目录》中,如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体现出了现代产业升级大势,即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制造强国建设、现代服务业提质扩容三个主要方面。《四川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也强调:新时期人才计划要不断适应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行业企业开展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紧缺专业人才技能培养,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学校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供给数量等具体措施。由此可见,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切性,可根据现阶段当地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结合区域“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整合学校资源,依托地区特色逐步建设品牌专业,同时统筹区域内职教资源,以主打特色专业为主,局部带动整体,进而扩大职校影响力,避免专业设置雷同。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职学校要主动出击,结合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加强专业建设,本着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本质,提高学生就业生涯发展能力,使其发挥自身长处,提升自我价值感,服务于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夏夏,曾姗,闫志利.北京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2):19-25.

[2]杨阳.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配性研究———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8):75-78.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9

滨州职业学院作为滨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抢抓机遇,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成立服务“黄河三角洲大开发”领导小组,举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提出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叫响一个品牌、搭建一个平台、组成一个智囊、出台一批成果、培养一批人才”,为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培育市场急需人才,推动产业发展拉开了帷幕。专业是“人与职业关系”的纽带,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逻辑主线,也是内涵建设的逻辑主线。教高[2010]16号文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在“对接两区规划谋求跨越”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理应承担重任,为此,滨州职业学院开展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论坛和服务黄蓝经济调研等一系列活动,在认真学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学院专业建设机制的现状及不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挖掘产生不足根源的同时,初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思考。

1对接区域经济,做好超前谋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规划即将成为山东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点,为更好的把握两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化学院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切实做好市场调研,结合滨州市乃至山东省未来建设计划,做好学院专业调整和布局,使学院“与市场共舞”培育雁型人才落到实处,使学院做到既对接两区发展,还要融入两区发展。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山东省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也纷纷出台。滨州市拟争取的循环经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都已纳入国家规划。国家将在黄三角建设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建设滨州等四个港口、完善水利设施、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发展升级各开发区、创新土地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扩大对外开放……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

滨州市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现代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滨发[2010]2号《关于实施“1010”工程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指出,2010年全市重点项目安排主要分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三农”、基础设施、城市建设、节能减排、文化旅游、民生工程、展会活动10类,每类10个项目,共100项(简称“1010”工程)。其中支柱产业项目主要有宏诚家纺高档家纺织物生产线、愉悦家纺永久抗菌银丝棉项目、滨阳燃化高硫重油综合利用项目、中海沥青含酸重质油综合利用项目等10个项目;新兴产业项目有长星集团年产量500台2MW风力发电设备项目、千山药业项目、西港园区造船项目等10个项目;服务业项目有中聚能源物流项目、京博物流迁扩建项目、黄河三角洲(铁路)物流园等10个项目;“三农”项目有沾化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华特希尔育种公司续建项目、滨城休闲观光农业、山东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10个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有滨州港2X3万吨级码头及方波堤一期工程等10个项目;城市建设项目有旧村改造等10个项目;民生工程有医疗卫生保障工程等10个项目;其它还有节能减排工程、文化旅游项目和展会活动三个大类。

“1010”工程的全力推进,如上所述,给作为滨州市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他为高级技工学校)———滨州职业学院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有尽快对接区域经济,调整好专业布局,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机制,滨州职业学院才能在两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谋取与两区发展“共赢”局面。

2学院专业建设现状

2.1数量与质量

建院以来,在山东省、滨州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植下,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艰苦创业,专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在专业数量上从建院初的6个大类10个专业,发展到12个门类52个专业,占全国专业大类总数的3/4,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质量上看,新增数量下降而改造和停招专业逐年增加,说明办学综合效益和专业内涵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数据见图1。

图1滨州职业学院近10年专业发展统计图

2.2人才培养与专业布局

10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共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输送高技能人才13034人。在专业布局上,涵盖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艺术设计传媒等12专业门类,其中医药、财经、制造、电子、土建专业群优势日渐突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日益提高。具体数据见图2。

2.3专业建设成果

几年来,学院共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主体专业2个、院级重点专业10个,专业整体布局与结构趋于优化,实训基地和精品课程建设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理工为主、文理兼容、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从校内看,共取得省级及以上各类专业建设成果29项,生化药品、医药卫生、财经、电子信息和制造分列前5位。

从全省看,专业建设相关成果总数量排名第6;但按部级获奖数排名,同类院校中内涵建设成果综合排名第5位。具体数据见表1。

3专业建设存在问题

3.1专业布局与区域结构不匹配

从源头上倾听产业的呼声,通过我们的教育把专业办成让学生好就业、能胜任、受欢迎的专业,首先需要的就是市场调研,这是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

但在实际工作中,学院许多专业设置时并没有对拟新上专业的可行性、必要性、社会需求情况、省内外本专业设置和发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调研,没有经过实质性的市场分析,也没有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其后果导致学院新增专业无毕业生即暂停招生数高达60%,近3年改造专业0个、近2去年无一个新上专业,现专业布局与“黄蓝经济”产业布局欠吻合,不匹配。

还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稳定性与职业需求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我们设置的专业是希望可以稳定十年、二十年,如果是这样,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形成,教师的专业水平才可以提高。但是社会需要人才不是这样的,我们十年以前需要的很多专业现在都消失掉了。产业发展变动非常快,新的产业在不断地产生,老的在不断衰退。

另外,学院有些问题还需要研究,诸如:哪些专业更适合高职教育?各高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规格上如何突出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专业性?如何搞好适应生源多样性的教学观念更新?

3.2专业建设缺乏有力地校企合作支撑平台

2004年1号文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16号文进一步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是基于工学结合的全方位合作。

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合作目的异化的趋向(用工和就业),学院也缺乏有效的推动机制,具体体现就是重理性研究总结,轻实践尝试探索。另外,区域内对学院专业建设产生影响的规模企业数量不够,对学院专业建设的参与度也不够,不能对相应专业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各专业与企业之间没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社会和学院也缺乏有效的推动机制,专业建设缺乏有效地校企合作支撑平台。

3.3内涵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解读与问答》指出“专业特色是指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教学改革成果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这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但实际工作中,很多内涵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课程建设存在目的异化现象,具体体现在重申报,轻建设、轻应用,精品课程及其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上应用很少。

资源建设短缺仍是制约教学质量,制约“教学做一体化”的瓶颈。曾经出现的“黑板上开机床,课本上种庄稼”现象仍在很多领域继续延续。

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中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比例很低,参加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也很少。教师中曾下厂实践的比例不少,但有实质性锻炼的比较少,双师培养呈形式化倾向。这一状况影响了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程度。由于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就很难得到有效地落实。这里面不仅有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问题,也有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下厂实践,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问题。课堂教学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学的内容无法迅速应用于社会”,“高职教学内容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处理有待完善”,“如何做到理论适度、突出实践,仍然认识不很清楚”,“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训教学力度不够”,“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师资力量跟不上”等现象,教师职业教学能力有待于提升,教学质量亟需提高。

4完善学院专业建设机制对策和建议

4.1优化专业结构,对接区域经济发展

4.1.1产业背景调研专业设置要有良好的产业背

景,要积极地做好各级各类有关黄蓝经济规划和方案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滨州市中长期建设规划等调研工作,做好当前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对接“两区经济”建设所涉及的主导产业及可能的新兴产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滨州市“1010工程”,学院应重点建设以下专业:纺织专业和化工专业———支柱产业项目,航海类相关专业和制药业———新兴产业项目,物流专业———服务业项目,农林牧渔业———“三农”项目,医疗卫生业———基础设施项目,还有制造、财经、电子和土建等类专业。

4.1.2人才需求调研

专业设置要有人才需求的数量支撑,要在区域内按规模(销售额)、按性质(国企、民企、私企等)调研企业的就业岗位、培养目标、企业要求、毕业生建议、岗位工作细目等,做好黄蓝经济的前瞻性预测,合理设置新上专业,调整改造现有专业,科学设置专业规模,进行中长期规划和布局,构建3-5个重点或优势专业群,打造一批特色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4.1.3竞争对手调研

对区域内高职院校及其专业规模进行全面调研和系统分析,调研竞争对手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危机,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4.2创设企业背景,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4.2.1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发展的规模企业活动

旨在创设企业背景,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同时,提出并践行“就业前置”理念,让用人单位提前并深度参与专业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环节教学。重点专业、新上专业和潜力强势专业必须有具体的对接企业。在推动机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做政策性要求,纳入考核,但最终要落实到机制上。4.2.2强化就业前置理念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发展的规模企业,深入搞好职业岗位分析,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使用人单位深度参与专业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环节教学。

4.3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4.3.1增强政策导向,加强双师素质培养

以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总体抓手,做好培训及测评活动,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顶岗实习探索,使教师带着任务、项目或技术难题去,带着实习已经完成或解决问题的成果回,避免形式;提倡“三三制”教师培养路径,即同一门课程至少3名教师能够开课,同一教师至少能开出3门前后续课程,并有考核;以系部为主,开展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做合一为主)为载体的进展汇报、展示、公开课等系列活动;重点专业和核心课程要初步形成以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专业带头人或课程带头人为首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梯队。

4.3.2改善实训条件,突破实训实习瓶颈

(1)建立“校内外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与一批专业对口企业建立一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教学和育人功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借助企业资源和增加专项投入,建立几个支撑重点专业群建设的、现代化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各专业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需要,为毕业生今后胜任工作或就业奠定可靠基础。(3)校内要加大投入,能够完成顶岗实习的前导课程———综合课程的实训项目、生产性实训等。

4.3.3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专业内涵特色

(1)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要体现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逐步打破必修(公共基础、专业基础)、选修(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管理体系,代之以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拓展、就业竞争力等课程管理体系。(2)规范和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证代考、以证代学分等落实到专业教学标准之中,公示于学生,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或订单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并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全部由双师型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或能工巧匠承担教学任务,学生的满意率高。(3)深化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机制、目标、内容(三类课程及其教学资料的开发、应用)。(4)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行融课堂与实习地点为一体的教学,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形成稳定衔接,形成“走岗、贴岗、顶岗”实习实训三段教学法,增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行“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仿真模拟、项目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提供真学真做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行“产学互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变原来消耗性实习实训为生产性实习实训,取得实习厂增效、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收入增加的多种实效。

4.3.4构建质量体系,强化质量建设保障

区域经济专业范文篇10

1.掌握产业发展需要,明确学院专业定位

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和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在服务经济中发展自我[5]。2012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能够在目前生源减少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找准企业的岗位特点,从宏观层面测算出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其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重新确定专业群或专业定位,并及时调整老专业、设置新专业,使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纳入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中,实现专业结构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对接[6]。

2.重新解读职业标准,使标准与课程深度融合

国家职业标准是根据具体的职业活动内容对从事该工作的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所做的规范性要求,对其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是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它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7]。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重新解读专业所要求的职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岗位与职业标准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和优化。如数控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详细解读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钳工、铣工、车工、磨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机床维修工等工种的初级、中级、高级的职业标准,并将具体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文件。

3.理清学生学习现状,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招生的学苗质量相对早些年呈现下降趋势,部分省市的高职院校为了保证生源,分数线一降再降。这样所招收的学生基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且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兴趣不高,敏感、冲动、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高职教育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外来的诱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应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各个环节,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进而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它强调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这既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使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8-9]。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每年拨款100万元立项建设50门理实一体化课程,现已立项100门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课程在建设期内达到规定效果并通过验收,任课教师可连续三年享受课程改革奖励学时,同时,优先推选省精品课评选。

二、“三对接”综合改革效果

1.招生与就业局面的改善

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各专业的学生都有了一技之长,增强了就业竞争力。以化工机械系为例,2015届将毕业的学生在入学的第4学期就有82.3%的学生被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东安动力和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预定了。随着“出口”的畅通,虽然高考学生数在逐年减少,但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数和报到率却屡创新高,如图1所示。

2.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而高职教育的教育属性要求其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以及其自身需具有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征,势必要求高职院校拥有相当数量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10]。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实施了“三对接”改革,利用学生的顶岗实习机会,深入开展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联合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研究等活动,使教师对地区的行业发展情况和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已有65%的教师通过学习获得了技师资格,缩小了与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实际要求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