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1713 影响因子:0.048
简介:《柳州师专学报》杂志是由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省级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双月刊。它的出版地区是广西,国际刊号:1003-7020,国内刊号:45-1084/G4。
柳州师专学报
刊名:柳州师专学报JournalofLiuzhouTeachersCollege
主办: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周期:季刊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1003-7020
CN45-1084/G4
曾用刊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创刊年:1986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柳州师专学报》杂志信息:
本刊是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反映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科研新成果为主,同时也吸收其它理论学术研究新成果,遵循“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鼓励学术争鸣,交流学术新成果。本着改革、开拓、求实、创新的精神,开设有“骈文研究”、“柳宗元研究”、“语言文学研究”、“高教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历史研究”、“理科研究”、“中学教研”以及“思想政治经济”等栏目,其中“骈文研究”和“柳宗元研究”等栏目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北京《书生数字期刊》全文收录期刊。
《柳州师专学报》杂志荣誉:
1994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三等奖和广西高校学报理科C类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1998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数居全国师专学报第7位。1999年获得《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证书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证书。1999年和2001年均被评为广西高校文科学报二等奖,2001年荣获第四届广西优秀社科期刊,2001年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2月获得《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证书。2003年5月获“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证书。
《柳州师专学报》杂志稿件要求:
1、为推动期刊编辑规范化和标准化,本刊严格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特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语句通顺,文字精炼。论文包括(按顺序):
题目(字数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省、区,市),邮编;
摘要(100-300字);
关键词(3-8个);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正文;
参考文献;
英文标题、作者汉语拼音字母、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在第一页脚附“作者简介”,具体内容有: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另外也将联系电话或电子信箱写上,以便联系。
(2)参考文献每项要在正文中标明位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列,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时标出所引文献的起止页码。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均用同一序号标示。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作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2、作者来稿最好用E-mail将稿件发送给本刊编辑部,或交打印稿及软盘。
3、编辑部对采用稿件有删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申明。
4、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稿件一经本刊录用,将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凡不同意收入“光盘版”的稿件,请作者事先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5、本刊由于人力有限,不负责退稿,务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超过三个月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重要通知:《柳州师专学报》已正式更名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国内刊号:45-1401/G4
《柳州师专学报》常见范例:
生态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徐广林
道家思想对庞德的影响---梁呐
藏通别圆视野下的人性论-天台智者大师人性学说解析---王正
论王襞的反躬自求与他的反身而修---张树俊
南宋广西书院的理学特质---卢晓玲孙先英
一脉相承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从“共同富裕”到“更加注重公平”---吴秀荣
司法裁判与情感---曹英
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以政治文化为视角---张剑
生命的“叠”韵-浅论《黑骏马》的多重审美意蕴---王文霞
语言的断裂和缝合-《桥》与《边城》话语分析---张弦
忻城土司文人莫震的儒家思想及其成因探析---董灵超
猪八戒“食”“色”特性缘由探析---宋兴昌孟智
夏承焘《韦庄年谱》生年续考---毛兰球
说“何意”是何意---薛凤生
李贺与屈原的爱国精神之比较---胡敦飞
柳宗元的弥陀净土信仰---郭莲花
村落别名故事的民俗学研究-以庙头镇八村为例---蒋素利
原生态与生态:民俗摄影之美---臧晓曦
韵与余韵:民俗摄影之美---向先清
民俗摄影的生态美学意义---范秀娟
在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杨政杨晓君陈达刘佳
网络伦理问题研究---李昕
振兴台湾经济需要两岸军事互信---李乐军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贫富差距问题---陈蕾刘伊
传递跨越时空的美-从文化缺省的角度看汉英翻译对典故的处理---李晓阳
浅谈“学生专题研讨会”答问语言的特点---罗洁清
语病评判的角度、精度和效度-以“凯旋”及有关啰嗦问题为例---冯文贺
试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孤独情结---周遇爱
论谷崎润一郎作品中感性与抽象之美的融合---曾真
巴金与岛崎藤村的同名家族小说《家》的比较研究---李雅博
《红楼梦》中“雪”意象研究发微---史小燕莫山洪
朝鲜文坛对柳宗元的接受与批评述略---曹春茹
米德的文化模式对当代美学多元化发展的启示---刘家民
生态美学视野下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建构---张涛王益锋
龙歌仪式的审美人类学探析-以广西融安地区的舞龙活动为例---黄善强李昌松
壮族蚂节的生态民俗学研究---安月兰
壮族民歌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柳城县壮欢歌手为案例---唐钱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西柳州市柳北区,邮编:54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