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综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2:14:21

经济综合

经济综合范文篇1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根据以上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核心的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角度出发。我们可将现有的相关研究大体分为3类。

(1)国际权威机构制定的指标体系。一类是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4]。此后,联合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ingforce-state-response,DSR)框架模型。最后,欧洲环境局(EEA)综合前两种评价体系的优点,提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Driving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概念框架模型[5]。可以看出,DPSIR模型是PSR模型的扩展和修正,增加了造成“压力”的影响因素———“驱动力”以及当前所处状态对人类健康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另一类是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所和欧洲E3G公司共同发表的《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报告中提出的低碳竞争力指数、低碳改善指数和低碳差距指数[6]。

(2)国内权威机构制定的指标体系。具体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从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4个角度设计的指标体系[7];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设计的指标体系[8];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设计的低碳发展指标[9]。

(3)其他学者研究得出的指标体系。例如:庄贵阳等在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5个角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10];冯碧梅认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组成,其中系统层又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11];付允等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低碳城市的5大支撑体系———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12];谢传胜等从经济、技术、社会、能耗排放、环境等5个方面选取了23个指标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3]。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经济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仍存在指标数量繁多、信息交叉重复和未充分考虑指标间内在联系等问题。同时,以上指标体系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片面关注低碳产出、低碳资源和低碳消费等,很少考虑人类活动对低碳经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忽视了低碳经济发展应以人为本的核心,不能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基础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清洁化等。低碳经济是在一定的碳排放约束下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低碳经济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globalsharedvi-sion)[14]。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应立足于发展生产、保护环境和优化资源三者同时进行,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为目标。研究低碳经济时应将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效结合,这就需要一个能将复杂问题明确化且又能将分解的各部分有效结合的指导方法。DPSIR模型为低碳经济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工具。DPSIR模型被认为是一个系统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因果关系的基本而有效的工具[15]。利用该模型的学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消费等行为给自然环境施加了压力,进而导致自然环境状态发生变化;自然环境具有相应的功能,其状态的变化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人类会做出相应的反应。DPSIR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例如:Maxim等运用复杂系统论方法对DPSIR模型进行了补充,并运用该模型从政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对生物多样化的风险进行了分析[16];Ness等认为DPSIR模型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用该模型研究波罗的海的富营养化问题[17];Atkins等从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福利的角度对DPSIR模型进行整合,创建了一个支持海洋环境决策的模型[18]。可见,近年来国外学者运用DPSIR模型分析各类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问题,这表明DPSIR模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DPSIR模型强调经济运作、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灵活性等特点[19]。其中,“驱动力”是造成环境变化的潜在原因,主要指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产业的发展趋势;“压力”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状态”是指环境在上述压力下所处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区域的资源消费状况和环境污染水平;“影响”是指系统所处状态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响应”表明人类在应对环境的各种影响时采取的对策和制定的积极政策。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PSIR模型,将人的需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碳排放等要素纳入低碳经济综合评价中,从而克服以前低碳经济评价片面关注资源状况与低碳消费或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不足,反映了低碳系统作为一个涉及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的特点,体现了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应以人为本、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构建原则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科学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既能横向比较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又能纵向反映各地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成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化与层次化相结合的原则。对低碳经济进行评价,不仅要全面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的各方面,较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低碳转型成果,而且要避免指标之间重叠。因此,应根据系统结构分出层次、对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明了。(2)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不仅要能科学地揭示低碳经济的性质和其转型特点,而且要简繁适中,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计算要标准化、规范化、有明确的释义。即便有些指标数据无法从现有的统计源中获取,但只要它们能反映低碳经济现象、体现其特征,也应适当将之纳入指标体系。(3)全局性和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包含多种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指标,虽然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相关指标,但必须能反映当前社会经济中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所选指标应能从不同角度反映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同时,在选取指标时,应强调指标的代表性、典型性,避免选择意义相近、重复的指标,以使指标体系简洁、易用。(4)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指标时,应遵循使用国内外公认且常见的指标的原则,使指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概念和计算方法,这样做有利于与国内外相似城市或地区进行比较。另外,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工作,因此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变化,勇于创新,综合反映低碳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指标筛选根据低碳经济系统的特点,构建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和响应(R)4个准则,如表1所示。去掉DPSIR框架中的“影响”(I)准则的原因是:“影响”准则层下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如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等,这些指标难以统计,相关指标数据难以获取。基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因素层,如表1所示。通过设置社会发展驱动力(D1)和经济发展驱动力(D2)反映“驱动力”内涵,体现以人的需求、社会发展为本质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设置资源压力(P1)和环境压力(P2)反映“压力”内涵,体现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破坏;通过设置低碳消费状态(S1)和低碳资源状态(S2)反映“状态”内涵,描述低碳经济系统内资源和环境的客观状况;通过设置科技响应(R1)、人文响应(R2)和政策响应(R3)反映“响应”内涵,体现各国对环境污染、资源消费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积极回应,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思想。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筛选出在权威机构的相关典型研究中高频出现的指标作为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

指标计算(1)城市化率(D12)。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鉴于现有的统计资料中没有各副省级城市的城市化率统计数据,本文采用我国公安部门认定的非农业人口占年末总人口比重来测算城市化率,即城市化率=非农业人口数/年末人口总数。(2)人均碳排放量(S11)。全球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235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约264亿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目标。鉴于目前没有官方公布的碳排放量统计数据,本文基于已有的其他统计量来估算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Σ(每种能源消费量×分品种单位能耗碳排放因子)[20],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人口数。(3)居民消费碳排放(S12)和政府消费碳排放(S13)。居民消费碳排放和政府消费碳排放可作为综合性指标来界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能够反映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政府消费碳排放是指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时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能够反映政府部门的发展水平和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我们根据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即最终消费率)和单位经济总量的含碳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核算这两个指标,居民消费碳排放=碳排放量/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碳排放=碳排放量/政府消费支出。(4)能源加工转换效率(R12)。能源加工转换是能源系统流程中的一个生产环节,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否、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意味着以较少的一次能源投入获得较高的二次能源产出———这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产出量/能源投入量。(5)碳生产力(R13)。碳生产力被认为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是指单位碳排放创造的GDP。该指标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与GDP产出直接联系在一起,能够直观地反映社会经济整体的碳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某一特定时期低碳技术的综合水平。此外,由于与经济结构相关联,碳生产力指标还能够体现一国在科技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进一步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其计算公式为:碳生产力=GDP/碳排放量。

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是衡量各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的数量表示,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非常重要。利用层次分析法能够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层次,结合Delphi法,由专家对指标层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对其重要程度逐层打分,再利用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一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度,从而得到各指标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本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专家打分表,请几十位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决策单位的专家进行专家打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评分原则(1)正向指标评分。正向指标即数值越大表明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越高的指标。设:xki为第i个被评价地区第k个指标经规范化处理后的分值;vki为第i个被评价地区第k个指标的值,n为被评价地区的数量。(2)负向指标评分。负向指标即数值越小表明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越高的指标。设:xki为第i个被评价地区第k个指标经规范化处理后的分值;vki为第i个被评价地区第k个指标的值;n为被评价地区的数量。(3)适中指标评分。适中指标即越接近某个理想值越好的指标。本文将“十五”期间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规划目标V1=6‰[21]作为人口自然增长率(D11)的理想值,将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率V2=75%[22]作为城市化率(D12)的理想值,这样就解决了因理想值不能确定而无法对适中指标进行评分的问题。设:xki为第i个被评价地区第k个指标经规范化处理后的分值;v0ki为第i个被评价地区第k个指标的理想值;vki为第i个被评价地区第k个指标的值;n为被评价地区的数量。

实证研究

评价样本及数据来源本文利用表1所示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0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①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人均GDP、GDP增速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等数据通过整理《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中的数据得出;环境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单位能源碳排放、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等能源数据通过利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的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科技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分别以6‰和75%作为适中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市化率的理想值。

评价结果按上述原则对指标进行评分,然后进行指数合成,包括准则层指数合成和综合指数合成(均采用百分制),即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准则层的指数值,再加总得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值(lowcarbonevaluationindex,LCEI)。以zj表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准则层数值,依次为准则层D指数、准则层P指数、准则层S指数和准则层R指数;以xk表示标准化后的无量纲指标;以wk表示对应指标的权重。

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为揭示不同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特点,用Ward聚类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聚类分析。将表2中的综合评价指数值代入SPSS统计软件,可直接得到如图2所示的聚类结果。由图2可知,根据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可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致分为5类,分别对应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领先状态、较好状态、中等状态、较差状态和落后状态。评价结果说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域差异较大,2007年LCEI值排名第一的北京是排名最后的宁夏的5倍多。在空间分布上,2007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由北部地区向东南部地区逐渐提高的特征,表现为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渐降低、最后回归北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全面领先的优势。这种空间分布特征与我国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资源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例如:山西和内蒙古都是煤炭出产地,煤炭资源分布较为密集,所以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弱,LCEI值排名分别为第28名和第29名;广东、福建的资源比较缺乏,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LCEI值排名分别为第2名和第4名;虽然北京位于我国北部地区,并且在地理位置上距离煤炭资源密集区非常近,其能源利用结构中煤炭使用量占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第三产业占比达到八成以上,工业以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所以其低碳压力较小,其LCEI值排名为第1;虽然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京,但是其产业结构中工业仍占一定比重,所以其低碳压力要大于北京,LCEI值排名第6。以表2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准则层得分和综合得分为纵坐标、以聚类后的顺序为横坐标标值顺序画图,见图4。从驱动力层来看,5类地区的得分差异较小,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影响不大;从状态层和压力层来看,各省域的低碳发展状态存在较大差别,第一类地区明显好于第五类地区;从响应层来看,各省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不同,而且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反映出政府、制度、社会和个人为改善资源状态付出的努力程度越大,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越好。

(1)驱动力准则层指数值的情况。各省的驱动力准则层指数值存在很大差异,如上海的该指数是新疆的6倍多。各省的驱动力准则层指数值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呈从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降低的特点。这是由我国的地形和区域发展政策决定的。从表2可以看出,驱动力指数值较高的地区全部位于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发展商业活动和从事生产活动所投入的成本相比其他地区要低很多,其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同时,在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出台了各种区域优惠政策,因此沿海地区率先获得了发展优势,其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力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压力准则层指数值的情况。该指数值整体上表现为局部集中,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特征。这是由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和开发政策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中、西部地区要快很多,而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因此东部地区的低碳压力明显小于西部地区。可以看出,压力准则层指数值具有围绕主要的能源供给区向周边辐射性逐渐降低的特点,山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的低碳压力最大。

(3)状态准则层指数值的情况。该指数值具有由南向北逐步降低的特点,海南、广西、福建等的得分较高,陕西、湖南、湖北等为第二梯队。这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同时其能源主要靠外部供给,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等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较高,所以这些省市的低碳状态较好;而中南部地区虽然也有煤炭资源分布,但是产量小于其消费量,需要从外部调入,同时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水电能源,森林资源丰富,能源利用结构比北部地区好,所以这些省市的低碳状态优于北部地区。

(4)响应准则层指数值的情况。该指数值具有片部集中、局部跳跃的特点,北京、上海、广东为前三名,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指数值整体较低。这是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西部地区的能源使用以煤炭为主,且大部分煤炭没有经过脱硫处理,同时其经济发展水平低,环保科技投入力度较差,导致其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低、碳生产力水平不高。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各省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具有由东南部沿海地区逐步向北部地区降低的特点,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同时存在局部跳跃现象,表现为北京、上海等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良好,山西、内蒙古、宁夏等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2)各因素层的区域分布状态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及其利用情况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中、西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关键。相比已完成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多要考虑如何将工业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产业重型化特征明显,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经济规模下,产业结构不同会使碳排放量相差很大,产业结构越合理,其经济实力越强。同时,粗放型发展方式应逐渐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正视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现实,尽可能实现建设生态文明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2)加强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一方面要继续保持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使其快速走上发展道路,应着重注意增强能源产地———特别是煤炭和石油产地———的科技创新实力,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增加资源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延长资源产业链条。

经济综合范文篇2

见报载文,谈到美国目前处于深度和时间长度不定的经济衰退之中,正在想方设法“刺激经济”。忽而“突发奇想”,产生一组“异问”:为何作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美国,经济也会衰退,也要刺激经济?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产能力有关系吗?怎样是经济“不衰退”?怎样才能“不衰退”?能不能使经济“正常的”发展或保持应有的水平?经济究竟应该怎样运行、发展?

这里不揣冒昧,且刍议和抛砖引玉如下:

应当说,经济发展,是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所以,经济发展,直接、主要的,应当是与人类的生产能力成正比的。即:人的能力强,产出多,经济自然就应当增长。但是,经济的运行现实并不简单的全是这样。经济增长,粗略说是财富总量增长。细说,还应当是有需求、可应用的产品、财富的增长。不需要的“增长”,不能算“增长”。人们还认为,经济不衰退,应当表现为“大家都有事干”,失业率低,……这样“经济发展”,就不简单的只与人类的生产能力有关了。

回看历史,人类曾处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态。一个人整日劳作,也不足以果腹。人为了生存而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说是相当长的。在这样的状态下,社会的经济发展运行水平自然是不高的。在这种时代,发展经济,恐怕主要还是要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要减少人的基本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在人类早期社会,这种基本生存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几乎占了人的大部或全部活动时间。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能力的提高,“基本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在不断减少的。(也即人在可承担劳动的时间内的劳作所产出的渐渐增多。)

当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的生产活动已经达到较高水准时,即人的“基本生存必要劳动时间”不需要很多时,也即人的一般劳动已有大大剩余之时,例如,农业人口只需占总人口很小比重(据说美国只有3%左右),农业和工业的机械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很高,一个人生产的粮食、生活用品及其他产品,可以供十个人,一百个人使用,将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

(1)人们不必再为基本生存需要而耗费大量时间了,只需要人可以承担的正常劳动时间的一部分乃至一小部分,即可够基本生存。——这可以给人以更多的时间去从事非基本生存需要的工作和活动。

(2)或者,人们仍然用很多(例如满负荷工作量)的时间,去生产、工作、产出。——但这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需求来消费其产品并有相应的价值去兑换其生产的价值。(或许“问题”就出在这里,谁来消费和兑换这么多生产水平很高的劳动成果?)

(3)人类生产能力不断发展,使社会基本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还意味着:有人在原来从事的产业、生产形式中的劳动,会不断地成为“多余”的。这些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多余”的劳动,需要转到其他尚未多余的或新的产业、劳动形式中去。

(4)同时,由于同处于地球上的人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们的社会生产能力强,而另一部分还较弱。这会造成两部分之间的“等价交换”,难于实现。——因为,一方创造的价值会多而高,另一方可能低而少。

在这样一种总体上人类生产能力已经比较强,又存在不平衡的状态下,怎样保持乃至增长经济总量、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这里提出几点远未成熟或可参考的想法:

1、保持经济运行的水平乃至发展经济,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动态调配生产、资源、产业结构,使生产与需求尽可能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在现代社会,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产需平衡。即生产的产品,有需求、能实现其价值,并能使生产者实现、“收回”其劳动、投资的“价值”乃至有所增值。而且,能用这收回、实现的价值,换取其需要的其他产品。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人的需求不断变化。例如,原来每人每月30斤粮食可能不够吃,现在每人每月20斤粮食可能吃不完——粮食或曰主食需求减少了;而副食、肉、蛋、奶的需求增长了。生产与需求,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一方面,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了,一方面粮食需求却减少了。这就需要调整从事粮食生产的人数,减少粮食生产者。如果继续维持原来的产业结构,维持原来粮食生产的规模、人数,粮食就多余。就会导致相当一部分生产粮食的人,不能售出其粮食产品,实现其劳动价值,用卖出粮食的收入,来购置其生活、生产用品。在这儿,如果没有及时的调整,不但粮食生产会剩余,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因为卖不出粮食,没有收入,也不能正常消费。而这一部分人不能正常消费,减少了消费,还会影响其他生产产品的交换。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平衡,就会被打破,经济正常运行就受到影响。

2、要平衡,要不要发展?当然要。在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新技术的同时,在维护、保持基本需求和生产的同时,应当发展和激发新的需求。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与发展,必然要求人类不断的以新的“产业”去进行新的“生产”和作业。这样,才能使人类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高级,并使原先从事某种生产、因为生产能力发展等原因形成的“富余出的人力资源”,有新的生产任务、工作任务。

当然,这对在原产业中成为“富余人力资源”的人来说,有相当部分难度是较大的。——因为在原产业中的“富余”,有些正是因竞争能力不足等原因使然。现在要求这些原来竞争能力不足者“转岗”、转向新的产业,是促“弱者”而要“强”之。虽然转岗,转向新的产业,可能是经济运行发展的必然需要,但这种要“转”者可能“弱”者多的状况,需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能否改进有关机制,促进“强者”转?能否有适当的社会保险,以适度保护、提高弱者?——按理说,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前提下,在人的“基本生存必要劳动时间”已经较小的条件下,社会是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

这里还想说,发展、激发新的需求,以形成新的产业,从而实现新的产需平衡,可能特别需要创新精神。既然人类的生产能力已经发展到比较高度水平,那么进一步的发展就可能不完全是要加“力”,而是要增“智”了。犹如“七巧板”,基本的七块板是已经有了,现在的任务主要可以是如何巧妙的构架这七块板,去形成新的格局。

3、笔者还认为,为了有利于保持和激发需求,在今天这样的电子时代,充分应用现代科技,使用信息技术发行和使用一定量的“电子专用货币”,对引导消费、保证基本消费,从而保证生产与产需平衡,可能是必要和可行的。

“电子专用货币”,可以分为:

“基本生存消费用货币”——只能购买基本生存消费用品;如果是社会保险性质的,还可以是有期限的(这是只有用电子货币联网方式才能掌控的);

“提高素质用货币”——只能用于个人、家庭成员接受教育培训;

“伤病医疗(含医疗保险)用货币”——只能用于个人伤病医疗;(以上三种是基本需求性质的,数量也可以是基本保障级的)

“休闲娱乐用货币”——只能用于个人和家庭休闲娱乐;

“通用电子货币”——可以用于各个交换领域,可以补足以上各部分,也可以用于投资等领域。

经济综合范文篇3

关键词燃气供暖方式寿命周期费用

AbstractAnalysesthethreetypesofgas-firedboilersheatingsystems.Resultsshowthatindoorboilerssystemaremoreeconomicalthanothersystems;thechargeofgasconsumeaffectthelife-cycle-costgreatly.

Keywordsgas,heatingsystem,lift-cycle-cost

一、引言

我国以往城市供暖主要以煤为燃料,供暖热源热效率低,燃烧产生大量SO2、CO2、NOX和烟尘,成为北方城市冬季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在燃煤热源的各种供暖方式中,因为大型燃煤锅炉便于集中处理烟尘、灰渣污染物,锅炉效率高于小型燃煤锅炉,故一般公认采用大型集中锅炉房的城市集中供暖优于分散锅炉房供暖,单户煤炉采暖最差。随城市能源结构调整,许多城市已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煤作为供暖燃料。与燃煤相比,燃烧天然气CO2排放可减少52%,NOX可减少45%,无SO2排放和灰渣产生[1];燃气锅炉效率高,大、中小型的锅炉效率区别不大;锅炉燃烧过程和出力易于调节控制。因此,以燃气为热源的供暖系统方案评价不能沿用燃煤锅炉的结论。

以燃气为热源时,可供选择供暖方式有城市燃气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城市集中燃气锅炉房集中供暖、小区燃气锅炉房集中供暖和户用燃气锅炉供暖等。天然气热值高,燃烧易于控制,燃烧温度很高,火焰温度可达1400℃以上,有条件采用燃气轮机直接发电,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生产高压蒸汽可用于再次发电和供暖。这种热电联产方式充分利用燃气热值产生高品位电能和较低品位的热能。综合热效率较后三种高,经济效益也最佳,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但考虑到燃料价格等因素,城市电厂仍以燃煤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可供用户选择的燃气供暖方式限于后三种。这三种供热方式特点对比见表1。

*

二、经济分析

如表1所示,供暖系统经济性受建设费用、设备费用、系统寿命、燃气价格政策等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又因各地而异。因此,进行适用于各地的普遍性经济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只就北京地区行分析,各系统土建、设备和材料等费用均按当地普遍水平考虑。对于实际工程,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为方便下文比较,将城市集中燃气锅炉房供暖、小区燃气锅炉房供热和户用小型燃气锅炉房供暖分别定为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

根据北京市规定,天然气价格商用1.8元/Nm3、民用1.4元/Nm3,天然气增容费1200元/Nm3。集中供热燃气锅炉和户用燃气两用锅炉效率取85%[2]。方案一管网热损失取15%[3],考虑到方案二只有二次管网,热损失较小,故取10%,方案三无管网热损失。建筑冬季耗热量按40W/m2,采暖期140天,天然气低热值35MJ/Nm3。

各供热方式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元/m2)表2*

*

注:1.对于100m2住宅(下同),户用两用燃气锅炉每台7000元,设备费用为70元/m2,但考虑到因此可以节省热水器费用10元/m2,故取60元/m2。

2.因方案三具有各户独立调节的特点,燃料费用按节约30%计[4]。

3.

4.年采暖电费包括水泵和风机耗电费用,方案一、二根据4和产品样本数据估算得出,方案三根据产品样本数据估算得出。

上表中各项初投资包括设计、设备购置、系统建设等全部费用,初投资总计为各项初投资之和;年经常总费用包括运行中燃料、电力费用和系统管理、维修费用。表2对各燃气供暖方式的初投资、运行费用两个指标给出初步定量的比较。但以它们都只反映各方案经济性的一个方面,在决策时只能就各方案的某一指标进行比较。要对各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比较时就需要一个综合经济指标。因初投资、维修费、使用寿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引入综合经济指标的基础,也使对系统的综合费用分析成为可能。

寿命周期费用是指系统或设备从诞生到报废的整个期间各种费用的总和。对于供暖系统而言,寿命周期费用包括系统的购置费用(设计、设备购置、系统建设等)、在寿命周期中运行费用残值的总和。常用的寿命周期费用是将系统在寿命周期内所有发生的费用折算成系统设置时的价值。在一个系统中,各设备或子系统的寿命周期可能不同,为便于分析,需用将不同寿命周期的各设备和子系统折算成统一寿命周期费用。统一寿命周期采用各设备和子系统寿命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每个设备或子系统的多次设置用贴现法折算成第一次设置时的现值。日后系统经常费用也采贴现法折算成初次设置时的现值。

(1)

Pa:现金总额,

A:日后每年的等额支付金额,

i:扣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的净利率,

N:生产时间(年数)。

所以对每一既定系统而言,费用周期内部民贴现值PZ为:

(2)

PC:系统初投资现值。

考虑到各子系统使用寿命不一致,需要引入各子系统寿命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为系统统一的使用寿命,V。在此寿命时间中,若某子系统或设备需要投资j次,由各系统总设置费用贴现值:

(3)

(4)

利用式3可对不同寿命周期的各系统进行比较。因燃气锅炉效率随使用年限变化不大,以燃料价为基础的运行费用在使用寿命内也基本稳定,故可用锅炉使用寿命代替锅炉寿命周期。

*

一般供热管网的使用寿命为20年,锅炉使用寿命10年,故可将表2中各系统的统一寿命周期定为20年,其中户用锅炉需更换一次。计算中系统设置费用为各次设置折算到初次设置时的费用。供暖系统的废置费用主要包括系统的拆除费用,拆除后的废旧材料回收视作系统残值,根据实际上情况,近似认为两者相抵,在计算中不再考虑,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中方案一和方案二天然气价格为1.8元/Nm3,方案三天然气价格为1.4元/Nm3,为比较相同燃料价格下各方案的经济必,对方案三也取1.8元/Nm3进行计算,在表中列为方案三1。表4为在各种利率条件下总贴现值计算结果。

以上比较是建立在不采用分户热计量的条件下的。当采用分户热计量系统时,方案三不需改动,以燃气耗量计量代替热计量。方案一和方案二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原双管采暖系统中每个房间的散热器上安装热计量装置,一般100m2左右房间需要5~6个热计量装置;其一是在各户采用章鱼式采暖系统,在每户引入总管上安装一个热计量装置。两种形式的室内采暖系统造价的差别主要在于热计量装置的购置上。一般认为分户计量可节能20-30%[5]。因此,各方案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有变化。此时寿命周期总费用贴现值比较见表5。

*

注:1.a为方案一和方案二采用双管采暖系统,引入总装一个热计量装置(200元/套),每户需要六个蒸发式热分配表(50元/个),总计折合5元/m2;

2.b为方案和方案二采用章鱼式系统,每户入户需要一个热计量装置(1500元/套),折合15元/m2;

3.采用分户计量后,各方案年采暖燃料费用都按节约30%计。

三、结论

1.每种方案的总贴现值都随利率提高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利率下,日后每年所发生的等额费用相对于现值的贬值的程度较高。

2.无论在有无分户热计量的情况下,方案三的性都优于其它两个方案。在无分户热计量时,方案三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各户独立调节功能,而产生节能效果的作用;在有分户热计量时,方案三的优势在于省去了热计量装置的投资。

3.当民用燃气价格低于商用时,方案三的优势更加明显。

4.当以燃气为燃料时,无论何种情况,采用城市集中锅炉房的集中供暖方式经济性都是最差的。

5.采用燃气为燃料时,燃料费用在总经济指标中所占权重较大。在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中应充分重视锅炉效率,系统可调节性等运行费用的指标,不可单一追求降低初投资而造成日后运行费用增加。

6.本文只就燃气热源供暖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供暖燃气热源的选择还涉及诸如安全、污染排放控制等各方面的问

题,应综合考虑。

1李先瑞等,燃气供热的现状和展望,建筑节能,2000,31(3):43-47

2李先瑞等,住宅区采暖方式的选择,建筑节能,2000,29(2):24-27

3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经济综合范文篇4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开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林业部门现场检查情况来看,个别乡镇对后期管理管护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严重地影响了全县经济林果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时令已进入冬季,正是经济林果综合管理的有利时机,为了扎实有效的抓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有效巩固产业开发成果,现开展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的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管理管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开展经济林果综合木管理工作是有效巩固产业开发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产业开发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此项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全县林果特色产业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管理管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抓上手、摆上位,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搞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

为了扎实有效地抓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一是要全力抓好历年经济林栽植苗木的综合管理工作,要在广泛宣传谁栽、谁有、谁受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动员群众集中时间对历年栽植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地块全面施一次肥、锄一次草、浇一次水、涂一次白、剪一次枝,开展刨盘、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工作,要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精心管理,切实达到自管、愿管、管好的目的,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重点区域林业局要派出技术人员精心指导,督促乡镇全面完成任务。新城子、临江、甘江头、官亭、两河口、沙湾、新寨、南阳、韩院、竹院、好梯等重点乡镇要把公路两边管护难度大的经济林作为这次综合管理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涂白、修剪、施肥、锄草。二是认真抓好新栽苗木的管理管护工作。要全面落实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管理管护责任制。针对近年来苗木管理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生物措施与机械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新栽苗木整修刨盘,并在周围采用放鼠夹、撒鼠药、刺罩等多种方式,有效防治苗木病虫害、鼠害和人畜活动对苗木的损坏,巩固栽植成果,确保栽一株,成一株,见效一株,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落实管理经费,采取县上有关部门帮一点,乡镇筹一点,农民拿一点的办法,全面落实经费,确保浇水、涂白、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锄草等管护措施落到实处。锄草、涂白、施肥、剪枝、浇水工作,从11月16日开始,12月6日结束。

三、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确保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科技培训,培养农民科技队伍是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的关键,为了扎实有效的搞好此项工作,确保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县林业部门要及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业队伍,迅速深入到林果基地建设区,利用办培训班、开群众会、放录像、发放技术资料、亲自做示范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经济林果综合管理技术培训,详细介绍开展综合管理管护的好处和技术要点,通过培训,使当地群众全面掌握经济林果综合管理技术,真正做到每村有一个科技带头人,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使科技兴林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从而促使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经济综合范文篇5

对全国19个大城市的1993、1995二年数据进行了主成份分析,提出用第一主成份作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度量,给出了这些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

关键词: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主成份分析,第一主成份

Usethe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toRank

TheCity′sSyntheticEconomicsPower

OuJunhao,MaFengshiJiMengxiang

(TianjinUniversity,300072)(StatisticsBureauofTianjin)

Abstract

Inthispaper,theauthorsraisethatthefirstprincipalcomponentcanbethemeasureofthecity′ssyntheticeconomicpower.AccordingtothedataofnineteenlargestcitiesofChinain1993andin1995,theordersofcity′ssyntheticeconomicpoweraregiven.

Keywords:City′ssyntheticeconomicpower,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TheFirstprincipalcomponent.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个体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功能愈加显著。当今世界已步入了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城市作为国家(区域)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文化发展中心,它已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城市在激烈市场搏击中的地位、作用、未来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综合经济实力。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些学者对构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我们在学习参考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法,使用SAS统计计算软件包,对我国19个城市的1993和1995二年的一些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使用第一主成份来评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方法。现将有关结果整理成此文,供大家参考。

一、成果发展前沿

黎永林和林燕华在[1]及[2]中,提出要‘科学地反映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仅用几个指标是不够的,必须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力求准确地反映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整体功能’。他们建立的评价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体系由5个指标群,15个领域35个指标构成。如在第一指标群‘经济发展’下包括三个领域:1)综合经济实力2)经济结构3)宏观经济调控,共包含六个指标: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三次产业之比3)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比重4)第三产业中四个层次之比5)投资率6)物价上升幅度。在具体计算指标值时,首先列出本城市的战略目标(数值),再求出目前已实现数值占战略目标的比值,最后再将所得这些值加权求和而得到总得分(100分为满分)。在计算中所使用的各指标的权系数是事先给定的。我们认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选定的指标涉及城市社会的诸多方面,考虑问题较全面、细致,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城市综合实力的方法。但有其缺点:一是选用指标过多,计算太繁;二是各城市间不能比较;三是得分值依赖远景规划目标,会出现“城市规划远景目标越高则目前得分越少”这种现象,这显得不够合理。

近日,在未署名文章[3]中称:“国内有关人士”用层次分析法,使用了八个指标对九个城市进行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比较,结果广州名列第一。此文利用1993年的数据[4],使用的是八项人均指标(详见表1说明)。它所选用的综合评分Y是由八个指标加权平均而来的(权系数用层次分析法事先确定,文中未予列出)。我们认为,这八项指标对于涵盖城市综合实力确实具有代表性,选之进行计算简洁实用。但是,该文对各项指标都使用‘人均’指标,它对总体概括描述功能显然减弱了,因而不尽完全合理。如果对于深圳进行同样的计算,由于深圳的各项人均数值,除了个别项外,其余各项数值均高于广州。按照此文方法,势必得出‘深圳综合经济实力为全国之首’的结论,而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

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

1、定义依据及方法原理

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和国务院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我们采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概念: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力及其在国内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此定义可以看出,评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应使用城市经济总量(而不是人均量),应该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状况、拥有的交通运输能力、现代通讯设施状况、商贸市场水平、对外交流水平、人才状况及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等统计指标。为此,我们选用下列八个指标,使用了各城市的总量数值(详见表1)。

表1相关系数矩阵

Z1Z2Z3Z4Z5Z6Z7Z8

Z11.00000.96150.78690.95490.63540.92710.20140.3976

Z21.00000.72160.96250.58750.93710.17270.4208

Z31.00000.84110.39140.80900.36640.6238

Z41.00000.51120.98110.22190.5258

Z51.00000.5608-.1956-.0435

Z61.00000.11820.4973

Z71.00000.5207

我们使用的主成份分析就是要从较多的指标中找出较少的几个综合的指标,而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原来资料的信息。第一主成份Y是原来各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具有最大的方差。将主成份分析用于反映城市经济状况的数据上,则第一主成份很自然的就是最能反映城市总体状况的综合经济实力。而第一主成份在各变量上的系数就是求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准化了的加权系数。所以,我们可以用第一主成份的数值作为评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准。至于第二主成份,它将能反映城市经济状况的另一些特点,具体含义见下面论述。

为了使主成份分析更加有效,城市个数要大于指标个数,且越大越好。但实际计算中也不可能取太多城市。我们选出19个特大城市(1995年选了18个),资料全部取自[4]-[8]。选用的八个指标Z1-Z8含义如下:

Z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Z2: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Z3:货运总量(万吨)Z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Z5:外贸出口额(亿美元)Z6:拥有电话机数(万门)

Z7: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指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数

Z8: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

对于上述数据,我们用统计软件包SAS进行了主成份分析,得到下述结果。

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数值依次为5.25450,1.57995,0.50441,0.35134,0.23049,…,累积比率依次为0.65681,0.85431,0.91736,0.96127,…。

第一主成份PRIN1的计算公式为(这里zi是标准化后的Zi数值,下同)

PRIN1=0.420z1+0.415z2+0.384z3+0.429z4+0.254z5+0.421z6+0.123z7+0.251z8(1)

第二主成份PRIN2的计算公式为

PRIN2=0.119z1+0.115z2-0.164z3+0.024z4+0.501z5+0.091z6-0.641z7-0.525z8(2)

仔细分析这两个公式中的系数值,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个主成份的含义是明显的。第一主成份(PRIN1)在各个变量上的系数都是正的,而且数值上相差不大,因而可以认为PRIN1代表总的经济水平,亦即综合经济实力。当然,较大的系数是在Z1、Z2、Z3、Z4及Z6上,亦即这几个指标最能代表综合经济实力。按第一主成份之值排序,可得下列之表2。在此表中城市的顺序是按PRIN1的数值由大到小,即综合经济实力由强到弱而列出的。此结果显示:上海(PRIN1=6.785)明显居于全国首位,北京(4.527)、广州(2.385)次之。可以看出,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与Z1、Z2、Z3、Z4及Z6的总的顺序大体保持一致,但与其中任何一个并不总保持完全一致。这说明了综合经济实力不能只用任何一个指标完全代替(即使采用最有代表性的国内生产总值Z1也不行),它确实是考虑了多项指标的综合情况而得到的。

从上面第二主成份(PRIN2)的公式(2)中可以看出,它在变量Z5上是较大的正值,而在变量Z7、Z8上是较大的负值,其含义是有较多出口而只有较少的知识分子、较少的病床将获得较大的数值。深圳名列第一,福州、广州、厦门次之。PRIN2也可以粗略地被认为是对“低投入外向型”的度量。由于取两个主成份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5.4%,已可以说明主要问题了。

将第一主成份PRIN1作为横轴,将第二主成份PRIN2作为纵轴,每个城市就有了两个坐标,因而可以在平面上标出一个点。把这十九个城市全部标出就可以得到主成份坐标图(限于篇幅此图从略)。

2、指标的选取

从表2中可以看到Z5与Z7、Z8的相关系数是负值,这意味着出口额较多之城市常常只有较少的知识分子及较少的病床数,而这似乎不太合理。事实上,东南沿海地带不少城市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在统计数字中,Z7(万人含知识分子数)并不能准确可比(不同城市间、同一城市各年间均不一定可比)。例如,由于户籍管理原因,许多知识分子奔赴深圳创业,这些人中多数未能计入深圳的统计资料中。深圳市万人中只含116个中级职称的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够符合实际的。我们删除变量Z7及Z8,再进行主成份分析就得到了更清晰的结果。

表2前两个主成份表(按第一主成份值为序)

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大连沈阳

第一主成份6.784984.526902.385470.977570.190340.11930

第二主成份0.78022-1.088691.244190.59031-0.99935[〗-2.04574

第一主成份名次123456

武汉深圳成都重庆杭州西安南京

-0.46792-0.62625-0.80446-0.82453-0.85382-0.85548-0.90376

-0.407303.20260-0.35251-0.058640.2363-2.03781-0.26295

78910111213

青岛哈尔滨济南长春福州厦门

-0.98600-1.04772-1.43990-1.62870-2.19944-2.34659

0.46742-0.62998-0.93095-0.204831.465321.03239

141516171819

这时,特征根值依次为4.93348,0.67707,0.28621,0.07378,…,累积比率依次为0.82225,0.93509,0.98279,0.99509,…。

第一主成份PRIN1的计算公式为

PRIN1=0.440z1+0.434z2+0.381z3+0.442z4+0.294z5+0.438z6(3)

第二主成份PRIN2的计算公式为

PRIN2=0.026z1-0.008z2-0.370z3-0.192z4+0.902z5-0.107z6(4)

公式(3)中的第一主成份各系数值与公式(1)用全部八个变量进行分析相差不大,它仍是正系数的加权组合,仍代表各城市的综合实力。上海依然名列第一,以下依次为北京、广州。第二主成份则以Z5为主要部分,其系数高达0.90,亦即它主要说明外向型经济的程度。结果,深圳名列第一,广州、上海跃居第二、三名。至于为何北京名列最后,这是由于我们选用的指标Z5是外贸口岸出口总额,而北京是内陆城市,不象上海、广州、天津那样都有大海港,因而北京的Z5数值明显偏低。较好的办法应该是用“出口创汇总值”来代表,但是目前各种年鉴尚没有此类指标。删除变量Z7及Z8后,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个主成份贡献率高达93.5%,比原来有很大增长。前两个主成份数值见表3,主成份坐标图见图1。

表3前两个主成份表(删除Z7及Z8,按第一主成份数值为序)

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大连

第一主成份6.703974.161502.498611.054710.12001-0.14422

第二主成份0.49658-1.883351.064980.199562.307710.28870

第一主成份名次123456

沈阳武汉重庆杭州青岛成都南京

-0.47666-0.57326-0.61603-0.73002-0.73877-0.76976-0.90278

-0.56421-0.50645-0.61569-0.385470.41256-0.43164-0.18264

78910111213

西安哈尔滨济南长春福州厦门

-1.28904-1.33266-1.55961-1.59056-1.74873-2.06669

-0.31284-0.15074-0.14106-0.144680.217610.33109

141516171819

图193年各城市的主成份坐标图(删除Z7、Z8)

三、实证分析

我们根据1995年统计资料[5],用本文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果。采用的指标含义皆同前,只是Z6由‘拥有电话机数’换成了‘邮电业务总量(亿元)’。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值依次为5.17735,1.57971,0.62183,0.26742,…,累积比率依次为0.64717,0.84463,0.92236,0.95579,…。

与前述一样,可以得到第一主成份PRIN1的计算公式为

PRIN1=0.419z1+0.417z2+0.293z3+0.433z4+0.288z5+0.401z6+0.268z7+0.249z8(5)

第二主成份PRIN2的计算公式为:

PRIN2=0.149z1+0.123z2-0.026z3+0.026z4+0.506z5+0.152z6-0.571z7-0.597z8(6)

以这两个公式的系数值与(1)及(2)相比较,可以看出相应系数相当稳定,我们选择(1)或(5)作为分析综合经济实力的公式是合适的。取前两个主成份数值已达到总变差的84.4%。从1993年到1995年各城市的综合实力排序仅有较小变化。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在适当选取指标后,使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法,可以将第一主成份数值作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度量。其公式具有较稳定的系数且所得结果可靠可信。

2)由于各指标间有密切关系,评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时,不必选取过多指标。如在“指标的选取”一节中所述,选取Z1至Z6共六个指标就已经获得相当准确的结果了。

3)主成份坐标图(如图1)具有很强的直观意义,各城市的特点及相似性都非常清楚地展示出来,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分析工具。

参考文献

[1]林燕华(1995),“广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指标与目标研究”,城市统计科研文集,首届科学论文讨论会,p216-229.

[2]黎永林林燕华(1996),“构建城市综合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城市统计科研文集,第二次科学论文讨论会,p181-201.

[3]未署名(1997),“国内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次广州列居首位”,《信息快报》,1997年4月25日第一版.

经济综合范文篇6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市被列入省和市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县(市)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做好全市县域经济和社会评价考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抓好《暂行办法》的宣传贯彻,不断深化对评价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是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补充意见》(发[]8号)“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要求制订,经省政府同意后印发全省实施的,是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贯彻落实《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对于强化县域经济运行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暂行办法》确定的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据和尺度,认真研究,把握重点,完善好“十二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要把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与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全市上下加快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评价考核的指标、方法,做好评价考核的基础工作

(一)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省对列入评价考核范围的县(市)、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等三大类33项指标(见“暂行办法”)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市对列入评价考核范围的县(市)、区的评价考核,参照省《暂行办法》实施,对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三大类33项指标体系21项主要指标进行重点评价考核(见附件1)。

(二)评价考核方法。省对列入全省考核范围的县(市)、区的评价考核严格按照《暂行办法》确定的考评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市对列入全市考评范围的县(市)、区的评价考核参照省考评方法实施,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的原则,突出硬性指标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确定各项指标应占总分数的份额、每个单项指标的平均值、单项指标超过(或低于)平均值后加分(或扣分)的分值以及涉及单位考评指标的工作受市以上表彰的加分标准等。在对各县(市)、区各考评指标原始数据评估量化的基础上,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相应分值和经济社会综合分值,按综合评价考核得分的高低对各县(市)、区进行排序。

三、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工作体系,确保评价考核工作顺利实施

经济综合范文篇7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从生产经营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等指标反映;从物化劳动效果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固定资产生产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反映;而从活劳动效果角度分析,经济效益可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税率等指标反映。由于这些指标在一个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中表现出高低错落的状态,而很难作出经济效益的最终判断。为此,本文将运用加权组合方法来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并以此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

2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

根据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客观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从投入与产出、效率与效益方面分析,产出效益的指标可分为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税率,这些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盈利程度和回收速度;从资源利用方面分析,产出效率的指标可分为固定资产生产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税率,这些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源的利用效果和运行质量。

为了将不同量纲的数据综合成一个新的变量序列,因此需在综合评价之前对各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法对上述8项指标(分别设为x1、x2……、x8)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如下。无量纲化后数据可制表,表略。

其中:x’t为第t个变量无量纲化数值。

2.2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产出效益和产出效率指标从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人力及其组合的运行质量和有效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间可能存在着线性相关、甚至是高度相关的关系,这将使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模型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出现重复迭加现象。为此,应该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只保留相关性较大变量中的一个。经计算,上述8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从中看出,相关系数最大的为(r32)0.5014,说明评价指标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至此,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上述8项指标组成。

3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3.1企业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评价

企业经济效益的加权组合模型为:

式中f为经济效益的综合得分,w为第t个变量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权重;x’t为第t个变量无量纲化后的数值;n为变量个数。

每个变量在综合经济效益中的权重系数按层次分析法中的方根法确定,其步骤包括构造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a)、计算a中行元素乘积(m)、计算m的n次方根(g)、对g现一化得相对权重(w),其结果如表2。

经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为8.84,a的一致性指标(ci)为0.120,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0.085。因为cr<0.1,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加权组合模型,得到各企业综合得分依次为0.232,0.497,0.791,0.403,0.537,0.018,0.786,0.208,0.409,0.361。按综合得分由大到小每隔0.25划分一个档次,10个企业的分类情况如表3。

3.2企业经济效益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从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中,找出能度量样本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构成一个对称的相似性矩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各样本或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再按相似程度的大小把样本或变量逐一归类。聚类分析的步骤包括数据标准化(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计算相似性统计量(本文采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其公式如下)。

式中m为样本数;n为变量数。最后,接着d中由最小到最大距离逐步进行归类,直至合并为一类。

根据有关数据,采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分类结果及其聚类谱系图,类间距离如表4,从表4和聚类谱系图中看出,12、13、14与15类到16类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这时各类之间的内在性质已有较大的差异,已不宜再归为一类。因此,归类过程到此结束。

3.3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

结合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表3与聚类谱系图,加权组合模型评价结论与聚类谱系图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如果将两种方法的第二与第三类合并会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由此,也充分说明了加权组合模型法在综合评价企业经济效益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至此,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结论,表3已作了详尽的叙述。

4结束语

经济综合范文篇8

1.对经济活动各项指标与体系的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电力用户不断增多,用电需求不断上涨,相应的对于电能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进而导致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的难度不断增加。在实际的电力营售过程中,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电力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困难,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通过经济活动分析,能够对潜藏起来的问题进行迅速的发掘分析,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有效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向着不良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电力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大,通过经济活动分析,能够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实现市场占据份额的增强,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行使用,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益。此外,当前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电力企业要想在目前的行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做好经济活动分析,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来实现对市场动向的良好把握,为正确决策的制定提供充足的参考信息,奠定日后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1]。2.对经济活动各项指标与体系的确定。作为现代企业正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分析和企业经营效益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紧密联系。在过去,由于计划经济带来的影响,企业的经营计划往往和实际的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导致电力企业出现经营不善的局面。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电力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在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时,需要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而通过经济活动分析,能够更好地对当前广大消费市场的实际用电需求进行有效地把握,制定出符合实际消费需求的生产计划,更好地避免出现企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同时通过经济活动分析,能够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成效进行有效判断,并对企业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增大用户上网率。此外还能够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发现自身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实现自身综合经营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益。3.经济活动分析开展的注意事项。经济活动分析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整个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首先应当明确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即实现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其次在活动开展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活动内容,而是应当在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前提进行分析课题确定,在进行分析时要对课题全面性进行重视,并对其核心进行把握,在通过关键性问题解决实现有效处理的同时,也要兼顾到课题的整体情况。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整个过程中,难免会生成大量的资料文件,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对这些资料文件进行及时全面的收集整理,确保资料真实完整,能够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此外,在进行分析时,应当对分析方式和过程的科学性进行注重,避免出现分析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情况[2]。

二、综合统计的意义与实施措施

1.电力企业开展综合统计的意义。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综合统计工作是一项较为常见的工作,通过电力综合统计,能够将不同用户之间的实际用电数据完整全面地呈现出来,对该地区中经济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判定,进而实现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实现企业发展政策的合理制定。并为电网整体建设的进一步规划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持,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3]。2.综合统计工作增强的措施。要想实现综合统计工作效果的增强,首先就要求员工具备高度责任感。电力企业要想更好地向前发展,就离不开综合统计工作结果的支持,而要想取得良好的综合统计工作结果,就必须做到高度负责。众所周知,统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相比,往往较为繁琐,涉及到的数据数量大,因此相应的统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责任心,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实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很容易出现走神情况,导致数据出现错误,影响到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综合统计工作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岗位有着充分的认识,做到爱岗敬业,将工作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好综合统计工作,实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除了在心理层次上进行增强以外,还要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增强,通过管理责任制,能够有效地改善综合统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电力企业中,在开展综合统计工作时,除了要对统计工作进行负责,还要对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进行负责,通过对各项企业信息进行统计,能够更好地对企业当前情况进行分析,因此为了实现管理效果的提升,统计人员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够定期向其他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实现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此外,为了实现综合统计工作效果的提升,还需要对员工素质进行不断增强。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电力企业所涉及到的行业越来越多,统计工作难度随之不断增大,因此只有实现统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电力综合统计工作。

三、结束语

经济活动分析和综合统计工作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正常经营政策,通过良好的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和综合统计工作,能够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真实及时的各项信息,实现对企业情况的全面了解,进而做出正确判断,帮助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玲.火电厂生产统计指标管理策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4(13):85~85,86.

[2]范蕊.论火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J].价值工程,2014,52(27):168~175.

经济综合范文篇9

1.3.3内陆核心区的特点。①地处我国国土的中央部位和心脏地带,是全国的交通中枢,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必经之地。在我国“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中,至少有四纵、四横穿越本区。②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在古代曾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区,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与文化底蕴。③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国投资最多的地区,是当今我国内陆经济规模最大、固定资产存量最多、产业基础最为雄厚、科技力量最强的地区,堪称我国内地生产力配置的重心地带,因而具备了形成增长极的实力基础。④拥有众多人口(近3亿)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这也是建立大规模加工工业和形成强大增长极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⑤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传统体制在这里的存量最大。因此,今后将成为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主要战场。⑥距海较远(除河南之外,川、渝、陕、鄂都不与沿海省份接壤),大部分位于沿海增长极的辐射半径以外,不象近海内陆区那样便于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与带动,自行培育增长极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⑦培育增长极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带动深远内陆区的发展。因为深远内陆区既得不到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又缺乏自行培育增长极所必需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所以,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本区的辐射与带动。⑧由于距海较远,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那些对运输成本不敏感的产业和产品除外),因此只能形成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

1.3.4深远内陆区的特点:①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而人口却超负荷)。②地处全国的上风区和上水区,既是“江河源”,也是“风沙源”和“泥沙源”,因而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今后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应该是维护生态环境,而对经济开发的地域范围则必须予以严格的限制。③现有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多为嵌入式发展,与周围的地方经济缺乏有机的联系;农业多为广种薄收,耕作粗放,单产甚低。④内部有若干资源富集地(如蒙陕宁能源基地、攀西—六盘水地区、柴达木盆地),今后可望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料和能源基地。但是,为了缩短运距、降低物流成本,产出的原料和能源应主要供给内陆核心区而不是沿海区。⑤既远离海洋,又不靠边境,因此,在全国五大类型区中,发展外向型经的条件最差。⑥只有在内陆核心区形成强大的增长极,才能对本区起到强有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3.5沿边区的特点。可以(而且也应该)利用邻国的资源和市场来谋发展。这不仅仅是因为本区地处边疆、拥有边境线和边贸口岸,而且也是考虑到:①地处边陲,远离内地市场,较高的运费使其产品在内地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与其不惜代价挤入内地市场,还不如大力开拓距离较近的邻国市场。②因远离海洋而难以利用出海口和出海通道进入国际市场,故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拥有边境线和边贸口岸的优势来积极开拓邻国市场。③不仅远离沿海的增长极,而且距离内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即内陆核心区)也比较远。因此,既不象近海内陆区那样易于接受沿海区的辐射与带动,也不象深远内陆区那样可以接受内陆核心区的辐射与带动。面对这种状况,本区应充分发挥自身“沿边”的优势,通过与邻近国家拓展经贸关系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从而实现自我辐射。

1.4对未来全国地域分工的设想

1.4.1沿海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第一梯队,出口创汇的第一主力,应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高度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医学论文我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科技创新的第一主力;制度创新的开路先锋);辐射和带动近海内陆区的发展,并尽可能将辐射范围向内陆纵深地区延伸。

1.4.2近海内陆区:沿海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第二梯队,出口创汇的第二主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和融入全球产业链,形成适度外向型的经济结构。

1.4.3内陆核心区:我国内地的经济重心区;因产品以内销为主而呈现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稳定器;我国科技创新的第二主力;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主要战场;辐射和带动深远内陆区的发展,并协助沿海区带动近海内陆区的发展。

1.4.4深远内陆区:扶贫攻关的主要承担者;维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为全国提供生态保障;为内陆核心区的加工工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在基础设施等相关条件具备之后,可承接来自内陆核心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1.4.5沿边区:背靠内地,面向周边邻国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区域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力争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掌握主导权。

就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而言,沿海区应该大进大出

(目前已初步实现大出,但在原料供应上还远未做到大进);近海内陆区目前是小进小出,但经过努力应该能达到中进中出;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目前是、今后也仍将是小进小出甚至不进不出;沿边区也有可能达到中进中出甚至大进大出,但主要是面向邻国市场而不象沿海区那样面向全球市场。

1.5内陆增长极的培育与全国物流格局的改变

继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在我国最有可能形成新增长极的地区是内陆核心区。

1.5.1区位优势:在我国版图上的居中位置,在全国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

1.5.2经济存量优势:是指现有的经济规模、产业基础和固定资产存量。1998年,川、陕、豫、鄂的GDP之和占全国17.5%[2]。河南和湖北分别是中部第一、第二经济大省,陕西、四川分别是西北和西南的第一经济大省。

1.5.3市场优势:巨大的人口规模(1998年,川、渝、陕、豫、鄂的总人口达2.9816亿[2],超过除中、印之外的任何国家)。居中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众多的邻省接壤,而作为全国交通网的枢纽则意味着对全国各地都有良好的可通达性。因此,这4省1市不仅本身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而且还具有向省外、区外拓展市场的便利条件。今后,只要肯下功夫改善投资环境,凡是以占领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的投资项目都有可能首先选择在内陆核心区落脚生根。

1.5.4科教优势:鄂、陕、川、渝3省1市是我国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高等教育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作为我国的战略后方和三线建设的主战场,陕、川、渝还是全国军工最发达、国防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

之所以要在我国内地培育新的增长极,主要是基于下列考虑:①导致我国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生产分布愈来愈向沿海集中的同时,人口分布却并未出现同样的变化趋势[3]。因此,除非今后对全国的人口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否则要想缩小地区差距,就必须在内地建立起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产业基础。②虽然在我国沿海已形成几个强大的增长极,但由于其辐射效应受到距离衰减律的制约,因而对拥有数亿人口的内陆纵深地区基本上不起作用。③由于内陆核心区在我国版图上的居中位置,除了黑龙江、吉林、新疆之外的所有其它内陆省份都与之接壤。因此,如果在内陆核心区形成强大的增长极,其辐射范围将相当广阔,对我国整个内陆地区具有广泛、全面的带动作用。

在内地培育新的增长极不仅有必要、有可能,而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正在朝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方向演变:①近年来我国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预计今后将逐渐由高速增长过渡到平稳增长和低速增长。与此相适应,我国也将逐渐由出口带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产业有可能摆脱对沿海区位的依赖而实现向内地的梯度转移。②在沿海发达地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愈来愈少。而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促使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主要动因(注:出口外销型产业主要是转移到近海内陆区,而内销型产业则有可能向内陆纵深地区转移)。③入世过渡期结束后,进口关税进一步削减,沿海地区使用进口矿物原料的成本也随之而降低,从而有可能逐步实现矿物原料的“逆进口替代”(即以进口替代国内生产)。这样一来,原先由中西部供给沿海地区的大量矿物原料和能源便可留在中西部供给当地的加工制造业。

长期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西能东输”、“西料东运”来获得所需的能源和原料。但是,要想以更大的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沿海地区建设真正的“世界工厂”,就必须以“世界原料仓库”和“世界能源库”来与之匹配。因此,沿海地区今后应以“外料(能)登陆”(从国外进口原料和能源)来取代“西能东输”和“西料东运”①。

但是,“外料(能)登陆”只能满足沿海地区的需求,而对广大内地则无济于事。因为一旦登陆,其后的陆路运输成本将大大高于海运成本。所以,“外料(能)”登陆后惟有供给沿海地区使用(那些比重较小、便于输送的轻质原料和能源还可供给近海内陆区),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如果要实施“外料(能)内运”(把进口的能源和原料运往内地),则只能是有限的、近距离的“内运”,而大规模、远距离的“内运”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如果原先依赖“西能东输”、“西料东运”的沿海地区转而依靠“外料(能)登陆”,那末“西料”和“西能”便不再象以往那样大规模、远距离地东运,这将大大减少全国的货物周转量,降低制造业的物流成本。而代替沿海地区消化“西料”、“西能”的是内陆核心区,因为这里集中了我国内地的大部分工业,但因地处内陆纵深而不能指望“外料(能)内运”,只能利用“西料”、“西能”。

由此看来,今后很可能在我国沿海和内陆纵深地区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资源供给—加工制造—市场销售”体系:第一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其加工制造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今后还将扩展到近海内陆区),而资源和市场这两部分主要在国外。也就是说,资源供给以进口为主、国内供给为辅,产品则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第二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其资源分布在我国内地(主要是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加工制造主要在内陆核心区(今后会逐渐向深远内陆区扩散),产品以内销为主。

上述这两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可分别称之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工厂”。面对巨大无比的人口规模、异常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应着眼于建设两个工厂:在沿海区和近海内陆区建设“世界工厂”,在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建设“中国工厂”。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从农业民族转变为工业民族。

要在沿海区和近海内陆区建成“世界工厂”,就必须以“外料(能)登陆”来取代“西能东输”和“西料东运”;而要在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建成“中国工厂”,就必须把“西能东输”、“西料东运”改为“西料(能)西用”。

2综合经济区的划分

因为缺乏科学、统一的区划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区划工作者或是根据经验、推断,或是自行选用一些指标与方法来设计自己的区划方案,因而导致形形色色的方案层出不穷[4,5]。其中有些方案因选用同质性的指标(如自然条件类似、资源禀赋相同、经济结构相似、发展水平相近)而忽视了综合经济区的非同一性原则,这样划分出来的与其说是综合经济区,还不如说是经济类型区[6]。

本文对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在上述“五分法”经济类型区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对同质性的五大类型区(或曰五大经济地带)合纵连横、跨地带组合来构成异质性的综合经济区,组合的原则是地域相邻、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搭配、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口岸与腹地相连、辐射源与受辐射区相连、产业梯度转移的转出区与承接区相连。这样便可体现出综合经济区的非同一性(区内经济结构的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性)的特点,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2.1划分综合经济区的新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划定五大辐射圈。所谓“辐射圈”和“独立辐射区”都是对综合经济区的表述形式。因为综合经济区的构成要遵循非同一性原则(区内各地因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形成互补),所以,一个综合经济区通常由某一个发达地区(称为“辐射源”)加上周围的欠发达地区(称为“受辐射区”)共同组成,即由辐射源和受辐射区共同组成一个“辐射圈”,一个综合经济区就是一个辐射圈。

2.1.1北部沿海辐射圈(又称“环渤海辐射圈”):以沿海区的北段(京津冀鲁辽)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主要是近海内陆区中的“环渤海后院区”(吉林、内蒙古大部、山西),还有内陆核心区的东北部(河南)。在全国五大辐射圈中,本辐射圈的情况最复杂,因为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实际上包含了3个相对独立的亚辐射圈。①北向辐射圈:以辽中南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东北的中、南部。②西向(北路)辐射圈:以京津唐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华北的北部。③西向(南路)辐射圈:以胶东半岛和胶济沿线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华北的南部。

2.1.2东部沿海辐射圈(又称“长三角辐射圈”):以沿海区的中段(沪苏浙)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不仅包括近海内陆区中的“长三角后院区”(安徽、江西北部),而且还扩展到内陆核心区的东部(湖北、河南)。

2.1.3南部沿海辐射圈(又称“珠三角辐射圈”):以沿海区南段的广东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主要是与广东相邻的各省(包括广西、湖南、江西南部、海南,但不包括福建),还有内陆核心区的东南部(湖北)。

2.1.4北方内陆辐射圈:以内陆核心区的北部(河南、陕西的关中地区)为辐射源,以深远内陆区的北部(陕北、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的阿拉善盟)为受辐射区。本辐射圈的范围相当于大西北地区去掉新疆、加上河南。

2.1.5南方内陆辐射圈:以内陆核心区的南部(湖北、四川东部、重庆)为辐射源,以深远内陆区的南部(贵州、四川西部、云南的昭通地区)为受辐射区。本辐射圈的范围大致相当于西南地区去掉云南、加上湖北。

而未被纳入上述五大辐射圈的地区又可分为四个独立辐射区:①远东北独立辐射区:黑龙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②远西北独立辐射区:新疆,西藏的阿里地区。③西南边疆独立辐射区:云南(昭通地区除外)。④东南沿海独立辐射区:主要是福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粤东、浙南。

近来,有学者(周一星、张莉,2003)通过对地域经济联系(包括内向型联系和外向型联系)的实证分析来划定城市经济区[7](注:所谓城市经济区,实际上是综合经济区的一种表述形式)。如果把这种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区划方案与本方案加以对照便可发现,两者的绝大部分是相同或相近的。这说明本方案能够经得起实证分析的检验,与经验事实也大体吻合。

2.2设计本方案的基本思路

2.2.1以沿海的三大经济重心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作为辐射源,以邻近这三者的内陆省份作为受辐射区,分别构建三个沿海辐射圈。由于沿海是我国的发达地区,这里的三个重心区实力雄厚、能量巨大,为了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在内陆各省中,凡是距离海洋较近的都尽可能划入沿海辐射圈。

2.2.2由于我国的陆地纵深大、东西向延伸的距离远,仅靠东部沿海的几个增长极,其辐射范围难以涵盖距海较远的内陆纵深地区。因此,在位于沿海重心区辐射半径以外的内陆纵深地区,应自行培育增长极,并以此为中心构建内陆辐射圈。

2.2.3把内陆纵深地区整合为南、北两大辐射圈,是因为构建内陆辐射圈应以中西部四个最大的城市群(武汉、成渝、关中、郑洛汴)为核心。但与沿海三大重心区相比,这几个内陆城市群的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弥补此缺陷的办法就是联合。比较可行的是搞两两联合。但究竟是沿南北向搞两两联合(武汉+郑洛汴、成渝+关中),还是沿东西向搞两两联合(武汉+成渝、关中+郑洛汴),笔者认为应选择后者,因为这与我国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的方向相一致,与沿海增长极向内陆传导辐射能的方向相一致,与建设沿江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的战略相吻合。

2.2.4北方内陆辐射圈的范围相当于西北地区去掉新疆、加上河南,南方内陆辐射圈则相当于西南地区去掉云南、加上湖北。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到西南、西北地区自身的辐射源(成渝、关中)实力有限,又因深居内陆而得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因此选择鄂、豫两省分别与西南、西北结合,旨在借助于这两个中部经济大省来充实和加强西南、西北的辐射源,并充当沿海发达地区向西南、西北辐射的传导器。而让新疆和云南自立门户是因为二者只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便可获得所需的发展动力,所以并非一定要依赖关中、成渝的辐射。

2.2.5所谓“独立辐射区”,就是不属于上述五大辐射圈的范围,因而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既不能或不必接受其它地区的辐射,又不具备辐射其它地区的条件或能力。在四个独立辐射区中,黑龙江、新疆、云南分别是东北、西北、西南这三大边贸区的龙头,三者都有可能不依赖其它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而自行闯出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之路;另一个独立辐射区是沿海的福建,该省虽然经济发达,但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与外省的联系相对较少。

2.2.6在制订综合经济区划方案时,通常都要尽量避免不同经济区的范围出现重叠。而在本方案中却把鄂、豫两省特意安排为多个辐射圈的重叠区──河南属于三个辐射圈(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方内陆),湖北也属于三个辐射圈(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南方内陆)。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基于鄂、豫两省自身的特点,二是出于带动西南、西北地区发展的需要。

因为鄂、豫两省既拥有“天下之中”的地理区位,又是全国的交通中枢,所以最适合充当辐射传导器的角色,即接受沿海地区的辐射并将其传递给西部的深远内陆地区,从而起到承东启西的作用。而正是出于承东启西的需要,对鄂、豫两省在不同的辐射圈中分别给予不同的定位(在沿海辐射圈中是作为受辐射区,而在内陆辐射圈中则充当辐射源)。

2.3对部分省区的附加说明

山东虽然是北方第一经济大省,但缺乏象香港、上海、北京那样的超级城市,山东诸港口的腹地也局限于本省,因而未能对内陆省份起到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山东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有点类似于福建那样的独立辐射区[8]。但与福建不同的是,山东与省外联系不畅的原因并非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如受到山地阻隔),而是因为交通建设不到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将山东省内的交通网与我国北方主要的东西向运输通道(尤其是陇海、兰新线)实现全面对接。

仅靠陕西关中地区来辐射和带动地域辽阔的大西北,这显然力不从心。因此,以河南来充当关中地区的强大后盾,把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与全国著名的科技、高教和军工大省结合起来,由两者共同带动大西北(新疆除外)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辐射圈称为“北方内陆辐射圈”。河南既是大西北通往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必经之地[9],又可把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能传递给大西北。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人口大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今后河南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而作为内陆省份又不象沿海地区那样便于从海外获取资源和市场。

因此,今后河南的原料供给和产成品销售将愈来愈多地仰赖西北各省,从而为建成陆桥经济带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关中、郑洛汴这两大城市群相距较近,预计今后将东西衔接、首尾相连,沿着陇海线形成东起开封、西至宝鸡的城市连绵带,成为北方内陆地区最大的城市带,也是陆桥经济带的主体与核心。

过去,人们常把江西、湖南与湖北一起划入华中经济区。其实,湘、赣二省的首要经济联系对象分别是广东和浙江[10]。因此,本方案把湘、赣划入沿海辐射圈,以便充分发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辐射作用。

虽然湖北不与沿海省份接壤,但作为全国的交通中枢,有通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容量运输通道。作为全国实力最强的两大增长极,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辐射范围不仅涵盖与之相邻的近海内陆区,而且可进一步延伸到内陆纵深的湖北。湖北一向被视为中部经济发展的龙头,拥有我国内地最大的城市武汉,今后也可能会形成一个颇有份量的增长极。但因位于其东、南的各省已被纳入沿海辐射圈,武汉的辐射作用应主要针对西、北这两个方向(注:河南和四川均以湖北为首要经济联系对象[11]),以便在长三角与我国西部、珠三角与我国北方之间充当辐射传导器。随着三峡建库后川江航运能力的提升、沿江铁路(宜昌—万州)段的建设和“西电东输”中通道的启动,今后湖北与川、渝的经济联系将更趋密切,从而为武汉、成渝两大城市群联手打造沿江经济带(西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福建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但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有自己的出海口,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不象内陆欠发达地区那样依赖长三角或珠三角的辐射。另一方面,福建对其它省份也很难产生辐射。因武夷山横亘于西、仙霞岭盘踞于北,与外省的联系受阻;唯一与福建接壤的内陆省份──江西已纳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辐射范围。因此,对福建来说,最主要的辐射现象发生在省内,即闽东南对闽北、闽中、闽西的辐射。今后,如果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并逐渐走向经济一体化,福建就有可能与台湾共同组成一个综合经济区,其范围除了闽、台之外,还可能包括粤东、浙南。

东北三省资源互补、经济联系密切,具有较完整的地域结构,因此历来被视为统一的东北经济区。为什么本方案把东北一分为二,单独把黑龙江划出去列为独立辐射区?这一是因为“辽老大”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相对较慢,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这严重影响了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二是因为东北的多种自然资源经长期大规模开发后渐趋枯竭,资源型产业整体萎缩,其矿产品和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将愈来愈大,因分别从南(经海路)、北(经陆路)两个方向输入而形成南、北两大供应圈。黑龙江虽然地处内陆,却拥有东出、西进、南下等多条外贸通道,可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因此,哈尔滨在20世纪前期曾经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当时在中国东北有两个双核结构并存(沈阳—大连、哈尔滨—海参崴)。虽然黑龙江的经贸优势只是体现在对俄贸易上,但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市场容量相当可观,又因为畸形的经济结构,农业和轻工业很不发达,消费品供应严重依赖进口(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尤其如此),这对于黑龙江发展外向型经济十分有利。凭借这样的优势,黑龙江便具备了自立门户、自我发展的条件和潜力,因而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其单列为一区。

新疆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缺水和地理位置过于偏远。职称论文因远离内地各省,新疆得不到发达地区的辐射。人口不多,场容量有限,又因为运距长、运费高而难以打入内地市场。但是,新疆位于“四亚”(东亚、中亚、北亚、南亚)结合部,与8个邻国接壤,还可经大陆桥通往西亚、欧洲。由于中亚各国的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对外来商品的依赖性较大,其市场容量相当可观。中亚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在资源品种上与新疆互补。因此,与黑龙江一样,新疆也可利用邻国的资源和市场大做文章。象新疆这样的边远省区,只有“以外补内”(以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弥补远离内地市场的缺陷)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以往,云南总是与贵州一起被纳入以四川为龙头的西南经济区。虽然四川也算是一个人口和经济大省,但并不是经济强省,更不是富省。在四川(包括重庆)内部,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因此,除了带动省内的大片欠发达地区之外,成渝都市圈可能尚有余力辐射和带动贵州一省,但要带动云、贵两省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云、贵两省相比,贵州的经济水平更低,但与成渝地区相距更近、交通条件也稍好一些,因而比云南更需要、也更有条件接受成渝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但是另一方面,云南也拥有贵州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位于“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结合部,并且是我国开辟印度洋出海口的必经通道,云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当然,要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前提是搞好相关的交通建设(如泛亚铁路、中印缅铁路、中缅输油管)。

与新疆不同,内蒙古和西藏都不能成为独立辐射区。因为内蒙古地跨“三北”,其东、中、西部分别与东北、华北、西北的邻省联系密切,而其自身则不能构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区。西藏则因为缺乏必要的产业基础、经济规模太小(不及新疆的1/10)、对内地的依赖性太大而不可能成为独立辐射区(注:即使整个青藏高原也不足以构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区)。由于距离和交通上的原因,西藏与新疆一样也得不到内地的辐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藏不属于任何一个辐射圈。但是作为全国各省共同的支援对象,西藏又处于所有各大辐射圈的共同影响下。而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情况又有点特殊,因其对外联系主要靠新藏公路,在经济上附属于新疆,故应划入远西北独立辐射区。

参考文献:

[1]杨明洪,孙继琼.中国地区差距时空演变特征的实证分析:1978—2003[J].复旦学报(社),2006,(1):84-89.

[2]陈耀西,陈红根.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国防建设[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46-49.

[3]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79-86.

[4]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刘勇.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J].地理学报,2005,60(3):361-370.

[7]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58(2):271-284.

[8]周一星,张莉.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J].经济地理,2000,20(1):18-24.

[9]张莉.我国区际经济联系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11):99-103.

经济综合范文篇10

AbstractAnalysesthethreetypesofgas-firedboilersheatingsystems.Resultsshowthatindoorboilerssystemaremoreeconomicalthanothersystems;thechargeofgasconsumeaffectthelife-cycle-costgreatly.

Keywordsgas,heatingsystem,lift-cycle-cost

一、引言我国以往城市供暖主要以煤为燃料,供暖热源热效率低,燃烧产生大量SO2、CO2、NOX和烟尘,成为北方城市冬季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在燃煤热源的各种供暖方式中,因为大型燃煤锅炉便于集中处理烟尘、灰渣污染物,锅炉效率高于小型燃煤锅炉,故一般公认采用大型集中锅炉房的城市集中供暖优于分散锅炉房供暖,单户煤炉采暖最差。随城市能源结构调整,许多城市已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煤作为供暖燃料。与燃煤相比,燃烧天然气CO2排放可减少52%,NOX可减少45%,无SO2排放和灰渣产生;燃气锅炉效率高,大、中小型的锅炉效率区别不大;锅炉燃烧过程和出力易于调节控制。因此,以燃气为热源的供暖系统方案评价不能沿用燃煤锅炉的结论。

以燃气为热源时,可供选择供暖方式有城市燃气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城市集中燃气锅炉房集中供暖、小区燃气锅炉房集中供暖和户用燃气锅炉供暖等。天然气热值高,燃烧易于控制,燃烧温度很高,火焰温度可达1400℃以上,有条件采用燃气轮机直接发电,燃烧后的高温烟气生产高压蒸汽可用于再次发电和供暖。这种热电联产方式充分利用燃气热值产生高品位电能和较低品位的热能。综合热效率较后三种高,经济效益也最佳,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但考虑到燃料价格等因素,城市电厂仍以燃煤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可供用户选择的燃气供暖方式限于后三种。这三种供热方式特点对比见表1。各种燃气供暖方式特点比较表1

城市锅炉房集中供暖小区锅炉房集中供热户用锅炉分户供暖热源建设费用低高无热源设备费低低高一次管网投资有无无二次管网投资有,基本相同无室内系统投资基本相同治理费用基本相同低于前者设备寿命基本相同低于前者系统热损失大较大无热源效率基本相同低于前者可调节性差较差好

二、经济分析如表1所示,供暖系统经济性受建设费用、设备费用、系统寿命、燃气价格政策等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又因各地而异。因此,进行适用于各地的普遍性经济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只就北京地区行分析,各系统土建、设备和材料等费用均按当地普遍水平考虑。对于实际工程,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为方便下文比较,将城市集中燃气锅炉房供暖、小区燃气锅炉房供热和户用小型燃气锅炉房供暖分别定为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

根据北京市规定,天然气价格商用1.8元/Nm3、民用1.4元/Nm3,天然气增容费1200元/Nm3。集中供热燃气锅炉和户用燃气两用锅炉效率取85%。方案一管网热损失取15%【3】,考虑到方案二只有二次管网,热损失较小,故取10%,方案三无管网热损失。建筑冬季耗热量按40W/m2,采暖期140天,天然气低热值35MJ/Nm3。各供热方式的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表2

方案一二三燃气入网费6.06.06.0一次管网投资37.00.00.0二次管网投资10.010.00.0热源投资15.022.060.0室内系统投资【4】50.050.050.0初投资总计124.094.0122.0年采暖燃料费34.432.516.0初投资总计1.61.43.0年采暖电费1.00.70年维修费3.32.70年经常总费用40.337.319.0

注:1.对于100m2住宅,户用两用燃气锅炉每台7000元,设备费用为70元/m2,但考虑到因此可以节省热水器费用10元/m2,故取60元/m2。

2.因方案三具有各户独立调节的特点,燃料费用按节约30%计【4】。

3.

4.年采暖电费包括水泵和风机耗电费用,方案一、二根据文献4和产品样本数据估算得出,方案三根据产品样本数据估算得出。

上表中各项初投资包括设计、设备购置、系统建设等全部费用,初投资总计为各项初投资之和;年经常总费用包括运行中燃料、电力费用和系统治理、维修费用。表2对各燃气供暖方式的初投资、运行费用两个指标给出初步定量的比较。但以它们都只反映各方案经济性的一个方面,在决策时只能就各方案的某一指标进行比较。要对各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比较时就需要一个综合经济指标。因初投资、维修费、使用寿命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引入综合经济指标的基础,也使对系统的综合费用分析成为可能。

寿命周期费用是指系统或设备从诞生到废的整个期间各种费用的总和。对于供暖系统而言,寿命周期费用包括系统的购置费用、在寿命周期中运行费用残值的总和。常用的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方法是将系统在寿命周期内所有发生的费用折算成系统设置时的价值。在一个系统中,各设备或子系统的寿命周期可能不同,为便于分析,需用将不同寿命周期的各设备和子系统折算成统一寿命周期费用。统一寿命周期采用各设备和子系统寿命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每个设备或子系统的多次设置用贴现法折算成第一次设置时的现值。日后系统经常费用也采贴现法折算成初次设置时的现值。

Pa:现金总额,

A:日后每年的等额支付金额,

i:扣除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的净利率,

N:生产时间。

所以对每一既定系统而言,费用周期内部民贴现值PZ为:

PC:系统初投资现值。

考虑到各子系统使用寿命不一致,需要引入各子系统寿命周期的最小公倍数为系统统一的使用寿命,V。在此寿命时间中,若某子系统或设备需要投资j次,由各系统总设置费用贴现值:

利用式3可对不同寿命周期的各系统进行比较。因燃气锅炉效率随使用年限变化不大,以燃料价为基础的运行费用在使用寿命内也基本稳定,故可用锅炉使用寿命代替锅炉寿命周期。各方案综合经济比较表3

方案一二三三1初投资124.094.0122.0122.0系统设置贴现值129.3101.8143.4143.4年经常费用40.337.319.023.6运行费用贴现值343.1317.6161.7200.9总贴现472.4419.4305.6344.3

各利率下总贴现值比较表4

一二三三110%472.4419.4305.6344.38%525.0468.0329.9375.15%631.5566.6380.2437.5

注:N=20,i=10%

一般供热管网的使用寿命为20年,锅炉使用寿命10年,故可将表2中各系统的统一寿命周期定为20年,其中户用锅炉需更换一次。计算中系统设置费用为各次设置折算到初次设置时的费用。供暖系统的废置费用主要包括系统的拆除费用,拆除后的废旧材料回收视作系统残值,根据实际上情况,近似认为两者相抵,在计算中不再考虑,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中方案一和方案二天然气价格为1.8元/Nm3,方案三天然气价格为1.4元/Nm3,为比较相同燃料价格下各方案的经济必,对方案三也取1.8元/Nm3进行计算,在表中列为方案三1。表4为在各种利率条件下总贴现值计算结果。

以上比较是建立在不采用分户热计量的条件下的。当采用分户热计量系统时,方案三不需改动,以燃气耗量计量代替热计量。方案一和方案二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原双管采暖系统中每个房间的散热器上安装热计量装置,一般100m2左右房间需要5~6个热计量装置;其一是在各户采用章鱼式采暖系统,在每户引入总管上安装一个热计量装置。两种形式的室内采暖系统造价的差别主要在于热计量装置的购置上。一般认为分户计量可节能20-30%【5】。因此,各方案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有变化。此时寿命周期总费用贴现值比较见表5。分户计量时各方案总贴现值比较表5

一二三三110%389.7341.8305.6344.38%428.8377.8329.9375.15%508.2450.8380.2437.5

一二三三110%399.7351.8305.6344.38%438.8387.8329.9375.15%518.2460.8380.2437.5

注:1.a为方案一和方案二采用双管采暖系统,引入总装一个热计量装置,每户需要六个蒸发式热分配表,总计折合5元/m2;

2.b为方案和方案二采用章鱼式系统,每户入户需要一个热计量装置,折合15元/m2;

3.采用分户计量后,各方案年采暖燃料费用都按节约30%计。

【NextPage】

三、结论1.每种方案的总贴现值都随利率提高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利率下,日后每年所发生的等额费用相对于现值的贬值的程度较高。

2.无论在有无分户热计量的情况下,方案三的经济性都优于其它两个方案。在无分户热计量时,方案三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各户独立调节功能,而产生节能效果的作用;在有分户热计量时,方案三的优势在于省去了热计量装置的投资。

3.当民用燃气价格低于商用时,方案三的优势更加明显。

4.当以燃气为燃料时,无论何种情况,采用城市集中锅炉房的集中供暖方式经济性都是最差的。

5.采用燃气为燃料时,燃料费用在总经济指标中所占权重较大。在供暖系统设计方案选择中应充分重视锅炉效率,系统可调节性等影响运行费用的指标,不可单一追求降低初投资而造成日后运行费用增加。

6.本文只就燃气热源供暖方式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供暖燃气热源的选择还涉及诸如安全、污染排放控制等各方面的问

题,应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1李先瑞等,燃气供热的现状和展望,建筑节能,2000,31:43-47

2李先瑞等,住宅区采暖方式的选择,建筑节能,2000,29:24-27

3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