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硕士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9:20:32

农业硕士论文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1

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回到母校参加硕士论文答辩,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论文。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探讨》。现在,我就该文选题的背景、主要内容、理论和现实意义等问题,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我国有九亿农民,“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解决好农民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大量农民返乡种地,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大量出现,建立完善、公正、高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非常必要。2002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为《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四种途径,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第一次提出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随后,我国部分地区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颁布和实施了具体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办法或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已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条例》也进入了广泛征求意见的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作为一项新型的仲裁制度,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导师沈萍老师的指导下,我将硕士论文题目确定为《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仲裁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基本制度;第三部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程序。

(一)关于仲裁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基本理论

论文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四个问题:一是介绍了仲裁的概念,仲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我国仲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并对我国现有的几种仲裁基本类型进行了介绍;二是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及《解释》有关规定的分析研究,结合与其他仲裁类型的比较,总结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基本特征;三是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特征的分析,界定其性质为行政仲裁,而非普通民商事仲裁;四是阐述了我国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二)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基本制度

论文在第二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基本制度进行了阐述:一是阐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基本原则;二是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的设立、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员的资格和聘用等有关问题;三是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与诉讼的相互关系。

(三)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程序

论文在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有关程序性问题,包括:第一,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主管和管辖问题;第二,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参与人,包括当事人、第三人和人等问题;第三,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受理和审理程序,包括仲裁申请、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先行调解和作出裁决等。

三、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学位委员会;职能强化

我国学位管理体系自1991年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逐步建立,形成了国务院部委一级和省一级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再加上学位授予单位一级的学位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学位委员会)的学位管理体系。学位委员会最主要的功能作用有四项:一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确定并组织实施学位发展的战略规划;二是指导并组织开展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学科的建设与管理;三是负责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标准的实施与学位质量的管理;四是依法维护学位申请者和学位获得者的正当权益。这四项功能作用可以概括为学位规划管理、学位授权管理、学位质量管理和学位权益管理。学位委员会主要具有三大功能作用:对上级的承继性功能作用,对平级的协调性功能作用,对下级的监管性功能作用。着眼全国和地方重大社会需求,着眼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着眼各类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学位委员会功能作用,对学位工作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和管理,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位授予环境,促进提升高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急需构建一个与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健全学位授权审核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学位制度。要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这对各级学位委员会和学位授予单位提出了新时期下的要求。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点调整中起重要作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6年10月19日公布了《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共有25个省份的178所高校增列了366个学位点,表明在国家“双一流”计划启动的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引导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次学位点动态调整工作成效显著,激发了办学活力,优化了学科结构,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位委员会在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中起重要作用,以广东省为例,2015年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共从全省26个硕士学位单位的13631篇学术学位论文中抽取826篇论文送审,占全省学术学位论文总数的6.1%。我省7所高水平大学共被抽检580篇学位论文,其中44篇被评为优秀论文;505篇被评为良好论文;31篇被评为一般论文;存在不合格学位论文20篇。2017年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继续从全省12523篇学位论文随机被抽取801篇(抽检率6.4%)。可见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进一步严抓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急需强化研究生学位委员会职能作用以提高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学位委员会作为高校学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位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发展也对高校学位委员会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的质量,发挥学校各级学位委员会的功能作用,包括对上级学位委员会的执行功能作用,对平级学位委员会的协调功能作用,对下级学科评议组的监管功能作用,在现阶段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地方高校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强化本地区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5年起广东省启动建设高水平大学工作,希望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投入力度、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掀起新一轮高校发展热潮,对接国家“双一流”政策,建设“双一流”的后备军和预备队。努力建设更多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为广东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管理,着力解决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的若干共性问题,完善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的学位授予结构,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高水平人才为目的,深化制度改革、评价激励、资源统筹配置等方面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以重点领域的有效突破带动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应立足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全面思考强化学位委员会的职能,以完善运行机制为视角制定相关管理措施,高校学位委员会架构包括校学位委员会、分学位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三级。首先理顺校学位委员会、分学位委员会和学院学科评议组三级管理在学位管理中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学位委员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三级学位委员会既互相制衡,又相益相长,营造良好的学位管理运行环境。从完善决策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监控职能等方面强化学位委员会职能,我们通过学校三级学位委员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健全和完善学位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和学科的发展,提出了“高起点、重创新、厚基础、强能力、求卓越”的研究生培养思路,按不同大类学科组成5个学位分委员会,通过学位委员会修改完善包括博士学位、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学位授予条件和授予程序,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学位授予条件有一定提高但又兼顾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2)加大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力度,根据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重,特别在工科院校中加大该比重,我校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比例目前达到了1:1.3,把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来,实现我校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应用型为主转型。(3)根据教育部的指导和学科的发展,审查指导申报增列或调整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申报材料;审查学科方向设置;定期审批学士、硕士、博士生培养方案,秉持“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使培养方案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强化专业实践,与多个行业内著名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进行联合培养,并在答辩委员会中要求有企业高级工程师参加,获得良好效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打开了更宽畅的渠道,同时形成了一批产学研合作成果。(4)完善构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以学位论文质量倒逼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常态化机制,学位论文不仅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学位委员会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检查。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纳入到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评估考核,与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直接挂钩。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组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我校自2016年起,对申请博士学位、全日制硕士学位以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实施全盲审工作机制,由原来10%学校抽检送审其余自行送审,到2018年改为全部第三方电子双盲全委托送审;同时,为鼓励多出高水平成果,对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学位委员会认定的“Top”刊论文的博士学位论文和A刊论文的硕士学位论文开通“免盲审”通道。(5)建立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导师激励机制,以导师责任制为抓手,继续加大力度狠抓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学位论文的优秀率,根据每年引进的高水平人才情况、导师的业绩和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学位委员会每年开展导师的遴选工作,审批招生当年的硕士、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取消名单,动态调整当年新增和停招的导师名单。对具有学位委员会指定的部级或省级重要学术头衔人才,如长江学者、国家和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者、珠江学者等直接认定为博导,从而提高了师资水平和招生吸引力。(6)积极探索借鉴国(境)外高等教育先进的学位管理机制,从招生、培养、学位工作等方面改革多管齐下,包括在课程教学和选课、成绩管理、论文评审、答辩申请等各方面信息化和国际化,创建多元化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稳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带动下学位委员会通过这些措施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使省属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根据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201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粤学位函[2018]3号)的有关精神,广东工业大学42篇被抽检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合格,优良率达90.5%。这也是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从2014年实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起,广东工业大学连续四年被抽检的硕士学位论文全部通过,抽检合格率达100%。同时,近8年广东工业大学连续被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抽检的博士学位论文也获全部通过,合格率为100%。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从2014年的优秀博士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5篇上升到2016优秀博士论文4篇,优秀硕士论文13篇。但研究生学位论文仍存在论文研究主题与方式方法创新性不够,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趋同性;论文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够,未凝练出重-22-点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等等问题,需要学位委员会和导师的进一步努力。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一直是地方高校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作用的提升和强化、以及地方高校的发展,过去地方高校生源质量远比不上985高校的生源质量的问题得到改善,实现了研究生生源从“争取有”到“争取优”的转化,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优质生源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2017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开始攀升,2017年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同比大幅增长56.6%。第一志愿考生总上线人数同比增幅达141%,且生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到2018年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达到招生计划数118.8%。其中某些专业学术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上线人数更是达到招生计划数的247.6%。一改过去生源主要依靠调剂的现状,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谢桂华,对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功能作用的系统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9):93.

[2]于士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延东在北京出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并讲话[Z].新华社,2017-1-23.

[3]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4]贺蓓,尹来.广东打造高水平大学群[N].南方都市报,2017-10-16.

[5]宗河.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4-3-18(003).

[6]何莉萍.适应新形势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21.

[7]梁传杰,吴一非.论地方省级学位委员会运行机制完善与职能发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4.

[8]杜占元,系统谋划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1.

[9]王玉学,吴楠,谢金华.试论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系[J].高教探索,2016(7):37.

[10]梁传杰,罗勤.论强化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职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5.

[11]马晓霞.校院二级管理制度下如何强化学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职能[J].研究生教育,2013(2):278.

[12]朱勇,杨蕾.提高地方高校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28):273.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3

1.选题的依据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关注和重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问题。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四中全会连续研究了类似问题。中央这样关注和重视传媒产业体制改革的情况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是加强领导的最充分体现,是对中国传媒事业发展最鼎力的支持。

南宁的广电总局的体制改革也在这个大的范围内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在改革进程中也遇到了些问题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变则通,通则久。”在努力“变”的过程中,及时的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是极为重要的。如今,集团化改革、数字电视、频道制改革、扁平化管理等等新想法、新举措不断出现,如果不能了解自身,很容易就陷入盲从跟风的陷阱里。因此,本文希望能在众多的改革思路面前冷静分析南宁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清醒的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

2.参考文献

1.陈亚军.地方广电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5):80-82

2.方轶.地方广电产业发展智略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10-15

3.常虹.河南省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2006(5)

4.刘斌著:《中国广播产业制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5.胡正荣.媒介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管理创新体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6.周鸿铎.广播电视经济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7.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中信出版社,2002

8.黄勇著:《广播影视发展改革宏观思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9.喻国明著,《中国新闻业透视:中国新闻改革的现实动因和未来走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二所选论题在当前学术界研究状况

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文件。由此,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开始了“以省为单位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产业化改革。当人们把主要的目光都放在中广、上海文广这样的大集团身上的时候,省会城市广电及地市级广电也正在努力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这些地方广电,相对于省级、部级广电来说,实力较弱,受到的限制更多,它们在有限的地域内播出,要面对省级、部级广电的竞争,无论从资金上,还是资源上都处于劣势。在市场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境外实力雄厚的媒介集团正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国内市场中来,虽然还只是“一丝小风”,但因为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广电媒介的体制监管、政策建设、价值理念和技术形态正在经历着最激烈的历史性转型,一个朝向适度的市场经济和公共传媒的改革正在进行。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于我国广电行业产业化的整体研究著作相当多,但是针对地方广电产业发展的论文、著作却比较少。

这方面的论文有黄升民、任鹏雁主编的《中国区域性广电媒介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透视淄博广电现象》,张鲁闽、陈桂林主编的《集团化:城市电视新闻的对策》。

方轶的硕士论文《地方广电产业发展之路初探——以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为例》中结合个案分析,从当前地方广电业的业内与业外环境入手分析广电体制改革的现状,并结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这个实际的例子,给地方广电未来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他提出现在现阶段实力还比较薄弱,竞争力不强的地方广电,提出在某些方面可以采用的策略。

郑州大学的硕士论文《河南省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创新研究》结合河南广播电视业的实际,从宏观的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了广播电视的产业性质、管理体制等问题,并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对广播电视的内容、经营如何创新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中国农业大学的王莉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视产业化研究——以湖南广电产业化历程为例》中,通过对湖南广电产业化这个个案进行分析,选择小的切入面,结合电视产业经营实例和当前面临的现状,得出我国电视产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对电视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态势做出科学预测。最后,她基于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结合国情对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在思维和管理模式、生产和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发展策略。

在研究地方广电体制改革方面的论著比较少,还有待于专家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选题理由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也是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创新的30年。1983年,中央37号文件发出以后,全国掀起了“四级办广播电视”高潮,地方市(地)、县(市、区)级电视媒体应运而生。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已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只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规模运营的广播电视台或总台,已经组建了的也要按要求进行拆分。这就为地市级广电下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中国的媒体改革的确已经走得相当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存在于媒体产业中的体制性、制度性与结构性问题仍然相当突出,这些因素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媒体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从目前各地方电视媒体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在体制机制上仍然暴露出若干不足和问题,有的已形成制约广电新闻宣传质量的提升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二地方广电传媒的体制改革之路由于经费、人才等因素更显困难,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地方广电媒体的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宁广电媒体的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文艺,作一些粗浅思考。

四论文结构、基本观点及主要内容

1.论文结构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地方广电媒体改革的现状

1.地方广电媒体的基本情况

2.地方广电媒体现状之喜

1.2.1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己成为共识,并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进行尝试

1.2.2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以人才为本,实行企业化管理

1.2.3舆论宣传和节目生产上以受众为本,力求形式多样

3.地方广电媒体现状之忧

1.3.1节目制作能力不足,频道整体策划能力有限

1.3.2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意识不足

1.3.3高素质人才缺乏,人员培训机制不健全

第三章南宁广播体制改革的启示

1.南宁广电体制发展现状

3.1.1南宁广电的经营现状

3.1.2南宁广电的管理现状

2.南宁广播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四章健全地方广电媒体进一步创新改革的构想

地方广电顺应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趋势,实行产业化发展己成必然。各地方广电有充分认识自身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地方广播电视总体上来说,受到地域的限制,覆盖面有限;受到政策的限制,施展空间有限;受自身实力的限制,各方面竞争力也有限。但地方广电也占据了“地利”、“人和”的优势,在对受众的亲和力方面是中央、省级广电无法达到的。

1.建立长效的学习、培训、用人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

2.坚持以岗定酬,以件计薪,薪随岗变,建立岗位薪酬机制

3.建立健全职能管理部门的组织保障和后勤保障机制,强化为节目生产和创收一线服务

4.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5.跨地区联合购买制作节目与低成本自制节目相结合

6.必须进一步创新地市广电机制改革,确保转换既“换汤”又“换药”

第五章结语

地方广电面对这么多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只有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致谢

基本观点

中国地方广电,包括省会城市广电和地级市广电,相对于省级、部级广电来说,实力较弱,受到的限制更多,它们在有限的地域内播出,要面对省级、部级广电的竞争,无论从资金上,还是资源上都处于劣势。面对这么多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地方广电只有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南宁广电集团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自身得到很大的发展,其改革经验可以给其他地方广电以启示。笔者通过对南宁广电集团现状和地方广电整体现状的客观分析,发现地方广电集团的个性特点和问题。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产业

一、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认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是一种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景的经济”。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收入与生活质量获得了长足提升,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发展中才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问题如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75%的河流、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50余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降,2013年还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面对这些现实,人们不得不反思、探索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链接起来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剧烈冲突,既符合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德国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建立完善、先进的法律框架体系。德国联邦和各州目前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多达8000多部。德国联邦政府遵循预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肇事者责任等,构成了世界上最完备、最先进、也是最详细的环保法律体系,从主要内容上看,包括垃圾法、环保信息法、水利法、土壤保护法等。(二)严格的政府执法管理。仅仅有完善的环保法规体系还不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依法设立了级别较高的环保警察,只要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环保警察一概严格执法。环保警察的任务是:发现环境污染时,立即采取补救行动。一旦发现企业违法排污或出现漏污事故,环境警察有权立即要求这家企业停产,并通报上级部门,向民众发出污染警报。(三)用好经济手段,推动企业成为环保的主体。德国通过税收和收费手段对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限制,要求污染环境的主体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德国政府还通过补贴、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对于安装环保设施的企业,免征三年环保设施的固定资产税,并允许企业可以以高于正常比例提取环保设施折旧;环保项目的研发也允许企业将研发费用计入税前生产成本。对于积极承担环保责任的企业,联邦德国银行还可能给予直接信贷优惠或补贴。(四)深入人心的公民环境教育一项德国的调查显示,高达92%的德国人认为环保很重要,87%的德国人认为自己的行为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德国人这么强的环保集体意识,既是完善的教育体系的结果,也是多方社会力量努力的结果。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延伸到社会形成了完整的环保教育体系,其中特别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采用情感教育方法,让人对自然产生情感,继而产生责任感,自发保护生态环境。

三、我国区域生态产业模式构建

(一)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态学、经济学的规律,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主要模式类型概括为3种:1、“食物链”型多级循环模式生态系统中同时并存着多种生物,一条条食物链把它们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互相依赖和制约的关系。比如,作物秸秆可以养猪,猪粪养蛆,蛆喂鸡,鸡粪施肥作物。2、时空演替模式时空演替模式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根据生物群落生长规律和时空分布特点,人为合理地构建多物种共栖的生态系统,形成时、空上的多维立体结构。比如,在水稻田里养鱼、虾、蟹,在田间的沟、渠栽种葡萄等作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3、旅游观光农业模式旅游观光农业模式是利用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农业活动、农业和农村文化,吸引游客观赏、品尝、购物、体验、休闲、度假、科学普及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比如,依托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垂钓设施,依托花卉种植基地开展观光休闲和开发婚庆产业园。(二)生态工业模式设计。生态工业是模拟生态系统建立起“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建立互利共生的工业生态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工业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企业内部入手,具体包括资源生态化利用模式、清洁生产模式、生态产业链模式、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和产品服务化模式,其中清洁生产模式为主,其他为辅。另一个是企业外部入手构建企业间的共生网络。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遵循“3R”原则,生产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投入,最后的废弃物都得到了循环、最优利用。比如有“产品链”战略联盟模式、生态化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式整合模式等。(三)生态服务业模式设计。服务业的范围比较广,生态服务业一般指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和最低限度的废物。具体包括绿色餐饮、绿色住宿、绿色交通生态旅游、生态金融业等。1、“内循环”模式。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的指导,是服务业自身入手,从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和消费模式绿色化三个方面着手,把生态发展理念植根于服务业的长远发展。2、“外循环”模式。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必然进行资源、产品、能量的交错流动,因此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企业间的生态化耦合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酒店来说,周围电厂产生的多余蒸汽可作为热源,食物残渣可为养殖业提供饲料。简言之,“外循环”模式就是服务业与农业、工业之间通过供求建立起来的生态发展模式。

四、我国区域生态消费模式构建

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中,它把消费纳入生态系统之中,既符合满足人类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又遵循生态系统演化规律不危害环境。这一提法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实现还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如政府、NGO、媒体、企业、消费者)建立起普遍的生态消费行为为基础的,并且最为关键问题是由谁来统筹、协调多种社会力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主导模式:(一)NGO主导模式。NGO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和现象,从国际范围看,发达国家的NGO数量多、规模大、人才集中、社会地位高、活动能力强,能够积极参与国内事务,享有一定的话语权。它们一方面督促并协助政府制定、执行环保等相关政策,同时也担负着对消费者进行生态消费教育的责任。(二)消费者主导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消费者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生态意识的消费者在构建生态消费模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消费者生态意识相对较高,愿意支付溢价去购买、消费生态产品,在这样的生态需求下企业往往需要从战略、战术层面作出回应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三)政府主导模式。国际经验表明,尽管政府、消费者、NGO环保组织都可以推动生态消费的发展,但在不同国家,这些主体的作用并不相同,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在推动环保和生态消费方面就起到很突出的作用。政府可以用政策、法规强制性地约束企业的非生态行为;引导企业由高污染产品向低污染、无公害的生态产品转变;协调推进生态教育的多种力量,倡导生态消费。因而,在其他主体还不能担任生态消费主导责任的条件下,唯有政府在构建生态消费模式中应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2]绿色发展引领时代潮流-赴德法意三国考察报告湖北省党委政研系统考察组《政策》[J].2011.

[3]程红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6.

[4]朱丽娜.东北老工业基地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5]张立华.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支持体系创新.《经济问题探索》[J].2011.

[6]阮迎勤.构建环境保护税制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智能城市.2017(8).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档案;文献;统计分析

一、概念及研究样本

建设工程档案指在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1]涉及到建设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中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建设工程档案工作是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而指“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服务行为。”[2]为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研究,积累经验、摸索规律,笔者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86年至今有关建设工程档案研究的274篇文献,从年度、学科、研究层次、资源类型、基金资助、文献类型6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日后的建设工程档案研究有所帮助。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样本来源。检索范围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不限。检索时间:2017年8月5日。检索条件为:题名=建设工程档案(精确匹配)。检索结果:共检索到274篇文献。研究工具:采用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及Excel。

二、统计分析

(一)资料分析。从文献的年度分布看,32年间有6年没有文献发表。274篇文献按全部32年计算,每年发表文献8.56篇,按有文献发表的年份算,年发表文献为10.54篇。最少1篇,最高26篇。中位数为13篇。众数为7篇(3年),表明研究中有较多年份的成果数量处于低位。年均值低于中位数,表明研究的起伏较大,多数年份的文献数量低于均值。具体情况是1986年1篇占0.36%;1987年0篇占0.00%;1988年1篇占0.36%;1989年0篇占0.00%;1990年0篇占0.00%;1991年0篇占0.00%;1992年0篇占0.00%;1993年0篇占0.00%;1994年4篇占1.46%;1995年2篇占0.73%;1996年3篇占1.09%;1997年3篇占1.09%;1998年2篇占0.73%;1999年10篇占3.65%;2000年7篇占2.55%;2001年8篇占2.92%;2002年9篇占3.28%;2003年6篇占2.19%;2004年7篇占2.55%;2005年9篇占3.28%;2006年18篇占6.57%;2007年10篇占3.65%;2008年16篇占5.84%;2009年13篇占4.74%;2010年26篇占9.49%;2011年21篇占7.66%;2012年25篇占9.12%;2013年22篇占8.03%;2014年18篇占6.57%;2015年11篇占4.01%;2016年15篇占5.47%;2017年7篇占2.55%。各年度发表文献的具体数量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到,建设工程档案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1994年仍是时有时无。从1999年起这一题目才开始趋热。从1999年起至2010年,相关研究一直升温,直至达到顶点。之后至今热度开始下降,但仍然基本维持在相对较高的程度。从总体趋势上看,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由低到高,近年有所回落的发展趋势。(二)文献学科统计分析。从学科分布看,274篇样本文献来自22个不同学科。按与实际文献数的比计算,档案及博物馆239篇占87.23%;建筑科学与工程30篇占10.95%;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5篇占5.47%;工业经济12篇占4.38%;行政法及地方法制9篇占3.28%;公路与水路运输7篇占2.55%;交通运输经济7篇占2.55%;电力工业4篇占1.46%;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3篇占1.09%;水利水电工程3篇占1.09%;企业经济3篇占1.09%;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2篇占0.73%;高等教育2篇占0.73%;农业基础科学2篇占0.73%;畜牧与动物医学1篇占0.36%;诉讼法与司法制度1篇占0.36%;农艺学1篇占0.36%;矿业工程1篇占0.36%;铁路运输1篇占0.36%;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1篇占0.36%;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1篇占0.36%;互联网技术1篇占0.36%。22个学科合计346篇文献,是实际274篇文献的126.28%;比实际274篇文献多出72篇,有26.28%的学科交叉。文献主要集中在档案及博物馆、建筑科学与工程、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4个学科。4个学科共发表文献296篇,占比达到108.03%。这表明研究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学科集中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学科交叉属性。图2是各学科发表文献数及占全部文献篇数的百分比值。(三)文献研究层次统计分析。从样本文献的研究层次分布看,274篇样本文献分别来自10个不同层面。其中基础研究(社科)145篇,占52.92%;行业指导(社科)65篇,占23.72%;职业指导(社科)18篇,占6.57%;工程技术(自科)14篇,占5.11%;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9篇,占3.28%;行业技术指导(自科)8篇,占2.92%;专业实用技术(自科)3篇,占1.09%;政策研究(社科)3篇,占1.09%;高等教育(文化教育)1篇,占0.36%;其他8篇,占2.92%。若按大的学科划分可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教育、其他4个大的门类。其中社会科学231篇,占84.31%;自然科学34篇,占12.41%;文化教育1篇,占0.36%;其他8篇,占2.92%。社会科学占有很大优势,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的范畴。若按研究属于基础理论性研究,还是属于应用性研究来分,基础理论性研究154篇,占56.2%;应用性研究112篇,占43.8%。研究略偏理论方向。图3为各层次发表文献数及占全部文献的百分比值。(四)文献基金统计分析。从研究成果获得的基金资助情况看,274篇样本文献中没有1篇文献得到任何一种基金的资助。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建设工程档案研究,还没有得到国家及各部、各地方相关机构和高校的关注,在研究的层次与系统性上,存在较大差距。(五)资源类型统计分析。如图4所示,从274篇样本文献的资源类型分布看,分别来自期刊、报纸、国内会议、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期刊252篇占91.97%;报纸15篇占5.47%;国内会议5篇占1.82%;硕士论文2篇占0.73%。可以看出,研究文献的近92%来自期刊,期刊是研究的主要平台及成果交流平台。接近6%的报纸文献,说明报纸对这一研究的关注有所增强,这与近年来建设工程工作的高速发展有直接关系。国内会议论文占比近2%,反映出相关研究在档案专业学术会议上得到的关注度同样不高。不足1%的硕士论文表明,相关研究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还没有位置,没见有成为档案学未来人才关注研究的重点。(六)文献类型统计分析。从样本文献的类型分布看,274篇样本文献分别来自政策研究类、其他两个类型。其中政策研究类3篇,占1.09%;其他篇,占98.91%。面向实践的政策性研究占比只有1%略强,定量性研究没有,一般性的定性研究占比超过98%。研究的实践性与定量研究很弱,定性的演绎性研究明显强的多。从上述六个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建设工程档案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总体趋势上看,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由低到高,近年有所回落的发展趋势。建设工程档案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1994年仍是时有时无,从1999年起这一题目才开始趋热。从1999年起至2010年,相关研究一直升温,直至达到顶点,之后至今热度开始下降,但仍然基本维持在相对较高的程度。第二,涉及学科较多,核心学科集中。共涉及到22个不同学科,文献主要集中在档案及博物馆、建筑科学与工程、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4个学科。第三,研究的学科交叉性比较突出。22个学科合计发表文献346篇次,比实际274篇文献多出72篇,有26.28%的学科重叠,表明研究具有较高的学科交叉属性。第四,研究涉及4大学科的10个不同层面,研究主要集中有社会科学的范畴,偏理论研究方向。第五,研究没有得到任何基金的资助。表明建设工程档案研究,还没有得到国家、及各级、各地方相关机构的真正关注,研究的组织性与系统性上有较大距离。第六,成果所属类型比较丰富,涉及到4个主要资源类型,但分布不均,差异巨大。期刊是研究的主要平台及成果交流平台,报纸对这一研究的关注有所增强,但相关研究在档案专业学术会议上得到的关注度不高,且相关研究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还没有应有位置。第七,研究方法上定性的演绎性研究超强,实证性与定量研究十分薄弱。

参考文献:

[1]许勇.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管理的体会[J].档案,2005,(4):51-52.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问题;对策

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江苏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经成为江苏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苏乡村旅游发展时刻遵循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江苏乡村旅游品牌,推进江苏乡村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随着江苏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问题也渐渐暴露了出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是使乡村旅游良好的文旅形象向游客传播的主要载体,所以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快江苏乡村旅游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1]。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需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一、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来源研究

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没有人明确给“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这个概念界定。早先一些国内学者大都认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就是乡村当地的村民;如今大多数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到现在[3],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当地村民,还有从城市打工回来的农民工、乡村旅游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农村的退役士兵,甚至包括外省和城市来乡村工作或创业的人等不同群体,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结构在不断扩充[2]。从这可以看出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范围较广,界限也比较模糊。本文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根据级别层次来划分,有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基层服务者[3]。根据岗位来划分,主要包括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规划者、经营管理人员、餐饮住宿服务人员、旅游向导、农产品和工艺品的供应者和销售员、旅游交通运输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等[4]。

二、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本研究设计了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状与职业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并在全省范围内发放。到目前为止共收到有效问卷100份。因此,通过整理回收的调查问卷得出以下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状问题。(一)结构配置不合理。问卷调查显示,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男性占比24%,女性占比76%。近年,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所以我国的城镇化率还在不断提高。到2018年末,江苏省城镇化率为69.61%,使得农村中具有比较高文化素质的中青年人特别是男性不断涌向城市,老年人、妇女留在农村较多。以上原因导致了目前江苏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结构配置方面呈现以下特点:男性从业人员和女性从业人员比例失调,女性从业人员居多和年龄偏大,这些从业人员主要从事的是基层服务工作,导致了如今旅游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比如专门的经理人、进行电子商务营销等的人员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苏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问卷调查显示,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达87%左右。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大部分还是来源于当地村民,总体上来说,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较之于其他旅游行业普遍较低[3]。许多经营者、管理者和基层服务者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知识层次较低,文化底蕴不足,导致经营管理者管理不规范,基层服务者又缺乏服务意识,服务技能也有所欠缺。在如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也无法将乡村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掘并展示给游客,难以满足市场和游客更深层次需求。(三)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问卷调查显示,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13%左右。目前,江苏省许多高校开设了旅游专业,每年培养了较多本硕博高层次旅游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二元化仍然存在,乡村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没有城市便利,促使从乡村走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几乎都留在了城市,城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也不愿意到乡村来。和城市相比,乡村旅游业对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旅游人才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从而导致了乡村高层次旅游专业人才缺乏[4]。正是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才会使乡村旅游缺乏专业的规划管理经营,带来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三、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问题研究

(一)管理知识缺乏导致管理水平不高。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认为自己管理知识缺乏高达50%。江苏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也大多来自当地村干部和村民,他们缺乏系统的管理科学体系的学习,管理知识缺乏导致的就是管理水平不高,视野不开阔,直接给江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来限制,阻碍了江苏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二)专业知识不足和服务技能欠缺。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认为自己旅游专业知识不足的高达54%左右,认为自己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高达47%。乡村旅游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当地的村民,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当下,他们大多是紧随形势,误打误撞进入了乡村旅游服务行业,所以存在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不足,乡村从业人员技能欠缺的问题[3],如与乡村旅游直接相关的导游、餐饮、客房、茶艺等。(三)服务意识缺乏导致服务质量较低。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认为自己服务意识不足的高达52%左右。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因为缺乏系统的专业和学科学习,他们可能想从事这个服务工作却没有办法,没有从心底构建良好的服务意识,又因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服务质量下降。(四)创新能力匮乏和沟通能力不足。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认为自己创新能力不足的高达61%,沟通能力不足的达46%。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沟通能力都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在的江苏乡村旅游点越来越多,很对旅游项目和服务雷同,没有新意,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创新能力变得日益重要。

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相关措施

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普遍管理水平和接待技能专业化欠缺。因此,应当全方位多领域常态化开展江苏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培训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推动江苏省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开展培训。江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要突破县域范围,从全省统一布局统一培训,这样也有利于加强苏南苏中苏北之间的沟通协作和相互学习。为了保证江苏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推进,江苏省可以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行业技能培训领导机构,同时,深入到全省各个市县的乡镇,开展培训宣传工作。在开展培训工作前,应当根据全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调查和乡村旅游产业区域布局,收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信息[6],按照乡村从业人员实际需要的原则,进行整理归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二)加大资金支持,聘请高职院校师资分类指导。为了真正高效开展好培训工作,江苏应当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培训。为确保培训质量,可以聘请理论和实训力量师资雄厚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给学员授课,提高培训质量[3];可以和全省内多家酒店、旅行社、职业院校合作,建立餐厅客房、旅游向导和相关专业培训基地,构筑培训平台,确保培训质量。(三)培训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确保质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效的培训方法,由于乡村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欠缺[3],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应对江苏乡村从业人员进行旅游自然文化知识、旅游服务技能、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策划营销宣传(包括线上营销)、烹饪餐饮知识、服务意识和服务礼仪、创业创新培训、食品及娱乐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6],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在培训内容上,根据需求,结合当下文旅融合和主播营销等热点不断把培训工作引向深入。(四)线上线下结合因材施教,增强培训效果。线下实地教学和线上网络教学相结合,线下集中授课实地教学,线上网络授课随到随学。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经营者及相关公共课可以实行集中培训,村民培训可以组织讲师团深入到乡、镇、村进行实地手把手培训,将职业培训课堂搬到乡村旅游家门口,使从业人员更新服务理念,掌握服务技能,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教育行业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课堂,其他各行各业也很好地利用了线上资源,线上培训必将会成为以后的大趋势和常态化。江苏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也要抓住这一趋势,大力开发相关线上培训课程资源库,方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随时随地的学习、讨论和交流。另外,可根据江苏省乡村旅游特色编写相关培训资料,要注重技能加理论的考核,不能重培训轻考核,这样培训效果会大打折扣[5],最后对培训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证书。

参考文献:

[1]任艳霞,王洋洋.江苏省淮安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探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10):66-67.

[2]本刊编辑部.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J].农技服务,2018(6):1-3.[3]冯江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8.

[4]李密.广东省湛江市“菠萝的海”乡村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论文,2018.

[5]王昆欣.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正当时[N].中国旅游报,2020-05-14(3).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7

我在政治上、思想上一直积极要求进步。进入北大后,通过参加业余党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原创: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并于1996年1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党组织1年预备期的考察,于1997年1月如期转为正式党员。我决心要做一名合格的、模范的共产党员,在学习、工作、思想上起带头作用,特别是在政治上起先锋模范作用。自入党以来,我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拥护党的纲领,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的义务,遵守党的纪律,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我被评为北京大学1998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我觉得这是党组织对我工作的承认,同时也是对我的鞭策,促使我不断完善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参加了北京大学第二期研究生干部学校的培训,通过学习和讨论《邓小平文逊、听取各种讲座以及其它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不但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并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研究生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1998年迎接和庆祝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的过程中,我积极参加庆祝活动,对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有了较深刻的认识。1999年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好几件大事都在这一年发生:80周年,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我积极参加了有关的纪念活动,并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激起了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同时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我和北大的其他同学一道,通过游行、贴海报等各种合法形式表达了我们青年学生对北约野蛮暴行的强烈愤慨,以及对牺牲烈士的悼念和崇敬之情。

作为学生我从不放松学习,在上研第一年,我修完了导师指定的各门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达到了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要求,成绩优秀。另外我还参加了教学实习,带本专业本科生的遗传毒理学实验课,原创:以及协助本科班的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我从1998年初开始进入实验室工作,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准备实验材料、摸索实验方法到完成实验设计都投入了大量的劳动。上研期间整理的一篇文章被《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接收,最后还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并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述评

农民工正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使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还正视不足,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还关注不够。比较分析发现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有研究中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进行总结的现实需要。鉴于此,笔者采用内容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滞后的隐患和原因

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表现出以下两个基本特征,这集中显现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紧迫性。

第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程度低,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发育滞后,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有人研究发现,只有很小部分农民工有一至两项非均衡的、水平极低的社会保障,而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各险种的参保率都在10%以下,其余75.2%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1].还有人分析指出,农民工完全处在城市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尤其在失业救助、医疗看病等方面农民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社会保障待遇和保障机制[2].另有人认为农民工虽然进城创造了财富,但大量农民工都没有社会保障[3].

第二,某些地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做了一定的规范,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但政策执行和实施效果不佳。有人分析指出,部分地区虽然出台了与农民工有关的一些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4].另外有人调研后指出,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位及其对工伤、医疗保险的迫切需求,政府也尝试和制定了一些面向农民工的参保办法,但问题是效果难如人意[5].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这种滞后现状,会导致一系列的隐患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是社会稳定的隐患。农民工绝大部分处于中低层职业,还面临着失业风险,所以在陷入生活困境时容易铤而走险,从而积蕴社会不安定因素[6].其次,不利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目前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已推进到逐步将城市户口各类劳动者涵盖于其中,是否能进一步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包括进来,关系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能否最终形成;再次,不利于实际推进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进城农民工如不能为相应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所吸收,就将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由此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第四,不利于推进城乡居民实质平等地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7].第五,不符合市场分配的基本原理。农民工在市场初次分配中只能获得较小的份额,在再分配中应得到适当补偿,但城市再分配却基本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尤其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被考虑到[8].

有些学者对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比如有人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流动性、雇主的不自觉以及农民工自身权益保护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9],还有人认为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有社会地位方面、认识方面、资金方面和操作方面的原因[10],另有人提出农民工社会保障迟迟没有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研究视角和工作方式还没有从制度和用人单位转移到需求和个体上[11].鉴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原因与本文将要在第三部分中仔细予以介绍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障碍因素有着互相交融的特征,故在此对其只是点到为止。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理论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已有广泛共识,虽然有人存在异议,但认为有必要注重并加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和探索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具有其政治意义:(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在覆盖城市居民同时要为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提供应有的保障[12].(2)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政府着眼长远的要求。如果因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劳动关系不稳定而不考虑其保险问题,那么今后再解决比现在就应对成本要大得多[13].(3)社会保障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一种权利,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工基本公民权的需要[14].

第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表现在:(1)发展农民工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增进社会的整合与稳定,是社会顺利转型的客观需要[15].(2)是城市化战略推进的需要。合理解决我国城市化的难题,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要给农民工相应的社会保障[16].(3)农民工得失悬殊、进退两难的处境使社会主义的公平机制没有得到应有体现,亟待为其建立相应社会保障机制,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17].(4)是新时期社会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农民工作为农村“精英分子”的身份和责任使得他们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对其家庭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极有可能导致因伤、因病而致贫甚至于返贫[18].

第三,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意义。(1)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引导农民工放弃兼业型转移、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从而可以改善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为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必须建立一个不分所有制、不分用工形式、涵盖所有劳动者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要求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19].(3)可以引导农民工对劳动力流动的投资。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减少了他们流动的心理成本,增加了流动的间接收益和净收益现值,从而有利于农民工的流动投资[20].(4)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可以提高农民工抗风险能力,降低预防性储蓄、促进消费,对于拉动内需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21].(5)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维护雇佣农民工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以及企业的发展与长期利益最大化[22].

第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对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具有积极意义。(1)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时期弥补国有企业职工可能出现的保险金支付不足,有利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23].(2)农民工虽然持农村户口,但他们已与城镇职工一样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体现其公平性[24].(3)农民工作为社会边缘人,他们应有社会保障制度来维护自身权利,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25].(4)从长远来看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既能减少改革的阻力与成本,又不会扭曲社会保障一元化目标,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长期目标的必然要求[26].

第五,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对农民工自身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1)数量众多的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基本社会保障与他们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完全不对称,这是绝对不合理的;(2)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苦、累、脏、险的工种,受工伤、疾病困扰可能性非常大,社会保障是农民工实现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关爱和保护农民工中妇女、儿童这种生理与社会双重弱势人群的需要,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4)有利于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引导,使他们在满足目前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能兼顾其长远利益[27].

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可行性与障碍因素

有效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事业和制度建设,需要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和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这就要求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作用与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同时深刻剖析该制度安排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要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阻碍因素,也需要对其有利条件进行必要把握,在辨证分析中探索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弊端

有人认为在我国真正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如果盲目推行城乡接轨,很可能会增加企业和农民工的负担,国家也将付出太大的监督成本[28].

另外有人表示反对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因为对农民工来说现在首要任务是增加即期收入而非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二是近年来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都没搞好,而且农民工流动性很大;三是让农民工加入社会保障体系会增加企业成本[29].还有人认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具有负效应表现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对我国城市化会产生负面影响,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有不利影响,也不利于农民工的就业[30].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

有学者指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二十年,国家财力和政府承受能力已逐步增强。而且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过分强调国家财力不足和过高估计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代价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区,应分类分层对农民工进行保障[31].

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一是具备相应的政治条件,二是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三是经济条件也已基本具备[32].

还有学者认为,建立初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政府应该着手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更好地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道主义精神[33].

(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障碍因素

首先存在主观方面的因素:(1)农民工没有得到基本的身份认同,一部分人单纯站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忽视农民工自身的基本权益;(2)大部分的农民工雇主缺乏自觉保护农民工的意识,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农民工的保护;(3)农民工自身由于主客观原因不敢或还没有意识到需要维护自己应有的基本权益,维权意识缺乏[34].(4)城市居民对对于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较强的抵触心理,担心会引来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35].(5)一些地方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往往是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扩面指标层层向企业进行安排,也不管农民工是不是真正需要,这种行政强制的工作开展方式让农民工心生反感[36].

其次是体制方面的因素:(1)现有制度安排的障碍。主要是国家为保证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严格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37].(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相应的立法,使相应的的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实现强制性原则;(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甚至是缺失。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远未形成,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严重脱节,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38].(4)农民工虽然人数众多却由于其弱势地位和较低的组织程度使得其争取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的能力不足,他们的诉求和意愿难以引起决策层的应有重视[39].

再次有客观方面的因素:(1)农民工表现出的极大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不仅反映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也表现在职业及单位之间[40].(2)作为保障对象的农民工规模巨大且构成复杂。我国农民工数量非常庞大且还不断增长,而且层次不一、构成复杂,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别[41].(3)农民工经济收入上的障碍。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和收入很不稳定,这种状况使其难以取得进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资格[42].(4)社保资金的障碍。近年来社会保障资金短缺状况使得维持原社会保障体系尚力不从心,如果再把农民工纳入其中将会不堪重负[43].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框架体系与基本思路

前文中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等问题的论述,最终还需归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框架体系与基本思路上,这也是化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落脚点。

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框架体系构成上,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从横向构成看,主要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应包括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个基本组成部分[44],另一种观点是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基本等价于当前的城镇社会保险,即包含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五大部分[45],较第一种观点增加了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从纵向构成看,大多观点认为当前由于主客观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不宜也不可能求大求全、齐头并进,而应坚持分类分层分阶段逐步推进的策略和基本原则,依次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而有效地逐步维护和实现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46].尤其绝大多数观点都指出工伤保险问题的解决尤显必要和迫切,应该首先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以普遍性为原则的工伤保险制度,解决好关联农民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及其全家幸福的工伤问题。

另外有人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障还应包括其他保障项目。有人提出农民工的无保障状况是引发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在大城市建立“公共劳动”形式的社会救助体制[47].还有人认为应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并通过职业福利和社区服务等方式建立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制度[48].

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上,当前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和争论,没能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更没有能为大家基本接受的成熟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有人提出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应将农民工纳入其中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但鉴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多元化要求只能适时地分层分类将农民工纳入[49].还有人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可供选择的两条途径是通过户籍改革将其变成城镇居民进而纳入镇社会保障体系或者通过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将农民工直接纳入[50].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对农民工实行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人认为仍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不现实也不可靠,但对农民工一开始即推出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缺乏财源及其他资源,因此现阶段应推出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51].另有人指出农民工身份的过渡性要求必须建立有利于城乡衔接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其勾勒了一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架构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从该制度的保障对象、保障项目、基金筹集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52].

第三种观点认为可将农民工纳入到一种“低门槛、开放式与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新计划”中,搭建中国社会保障新平台。其认为近年部分城市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的做法可能剥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是一种短视甚至是歧视,但如果把农民工纳入到这种社会保障新计划实行全国统筹则不会发生这种问题,而且这种做法具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53].

第四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其认为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参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两种模式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具备可行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应把农民工纳入到应加快改革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最终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过渡[54].

除了以上的四种观点,有的解决思路中没有明确提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归口问题。有人认为农民工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具有客观、正当而迫切的社会保障诉求,应采取分类分层保障的办法依次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55].还有人基于现实权衡考虑提出了“低起点、多层次、土地换保障”的农民工社会保障设想和解决办法[56].

五、结语

现有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除了本文论及的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些从其他视角进行了探讨,鉴于其研究比较稀薄以及本文构思和篇幅的考虑,在此不再赘述。

综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已有研究尤其是专业性的论文,可以看到该问题已逐步受到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去年以来论文数量有了较大增加,认识也日渐由感性走向理性、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这必将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化解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笔者觉得研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有待今后注意或改进。

首先,研究在总体上还很不深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由来已久,但从对其研究的数量上看,笔者搜集到的该方面文章不过三十余篇,其中比较正规的专门性研究就更为稀少;从研究的拓展情况来看,现有研究大部分着眼点还很笼统,分化和展开不够;从研究的氛围来看,虽然有过一些论争,但总体还很薄弱,离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这样的重大社会政策确立还不相称。

其次,研究的实证性有待加强。已有的研究基本限于纯理论和经验研究范畴,实证成分稀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以及相关情况的调研不足和缺乏第一手调研资料使得对现实状况的把握不够精确、肯定和深入,从而导致研究结论尤其是构建方案的可行性与说服力不强。

第三,研究中存在一些偏颇。首先表现在研究中的结构性偏差,即对作为农民工社会保障重要部分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很少涉及,尤其是对后者忽于关注。另外对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不够,重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阻碍因素探讨而轻有利条件分析。

第四,研究设定的解决方案还比较粗糙,系统性和实践性不足。究其缘由,固然有研究历时不长的客观原因,但上面提到的问题尤其是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基本问题的分析认识不够全面深入而产生的一种脱离制度安排的基础性工作即直奔具体方案设计的不合理取向难免使设定方案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第五,研究的国际视野与经验借鉴有待重视。我国的改革发展与赶超战略要求有充分合理借鉴他国经验教训的意识,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亦应如此。然而现有研究中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举措的引进与参考还明显不足,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种倾向也一定程度存在于当前农民工问题的总体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2]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5)。

[3]陈锡文。资源配置与中国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4,(1)。

[4]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5]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7)。

[6]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鹭江出版社,2000.

[7]李迎生。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教学与研究,2002,(8)。

[8]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10]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11]石岩。选择之惑。中国社会保障,2004,(3)。

[12]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13]郑功成等。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半月谈,2004,(7)。

[14]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15]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16]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17]杨辉。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天府新论,2003,(2)。

[18]王和,皮立波。谁来为农民工的明天“买单”。中国金融,2004,(4)。

[19]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20]彭宅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效应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5)。

[21]袁志刚。“流动人口”与社会保障。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3,(9)。

[22]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23]李迎生。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教学与研究,2002,(8)。

[24]王玉玫。建立健全城镇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2)。

[25]魏丽艳。边缘群体——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探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3)。

[26]杨辉。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天府新论,2003,(2)。

[27]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28]陈美球。农民工社保时机成熟了吗。中国改革,2003,(7)。

[29]陈平。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参阅文稿,2002,(12)。

[30]彭宅文。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效应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5)。

[31]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32]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33]齐杏发,蒋维平。由“非典”事件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天中学刊,2003,(3)。

[34]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35]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36]郑功成等。农民工社保背后的七大问题。半月谈,2004,(7)。

[37]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38]杨辉。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天府新论,2003,(2)。

[39]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40]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学术交流,1994,(5)。

[41]陆丽芳,杨鹏程。构建面向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3,(增刊)。

[42]伍强胜。论农民工社会保障。中国农村研究网,2004-3-9

[43]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44]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

[45]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46]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

[47]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5)。

[48]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49]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6)。

[50]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江汉论坛,2003,(4)。

[51]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2]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3.

[53]高书生。关于搭建中国社会保障新平台的设想。经济研究参考,2003,(4)。

[54]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9

1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承担的职称评审材料学术性检索情况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中开展学术检索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评审材料主要检测“内容重合率”、“密切相关文献”、“相关文献”三项指标。图书馆共检测论文著作918篇。“内容重合率”指标的检测,我们选择使用了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主要检测涉嫌抄袭、一稿多发等现象的论文。本次检测结果如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认为:内容重合率为0的是无问题记录,重合率在40%以下的为轻度重合,40%~50%的为中度重合,50%以上的为重度重合[2]。从上表可以看出,该次检测结果中,中度与重度重合的共计281篇,占总篇数的33%。其中内容重合率超过80%的竟占总提交论文的7%,而低于10%的只占36%。“密切相关文献”、“相关文献”指标的检测,我们主要使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时也按需要参考万方数字期刊库、学位论文库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的数据;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原则上选用三个关键词用逻辑“与”组配成检索式,所得结果分析确认后作为“密切相关文献数量”;两个关键词用逻辑“与”组配成检索式,所得结果分析确认后作为“相关文献数量”[1]。通过检测,在这918篇送审材料中(包括著作),有密切相关文献的文章约占39%,有相关文献的文章的比例更高。从检测结果来看,确有不少送审材料存在抄袭、一稿多发、缺乏创新或疑似假刊等现象,从中反映出当前学术不端的现状,这也证明了对高校职称评审材料进行学术检索的必要性。

2强烈的责任心与熟练的检索技巧是准确出具检索报告的关键

此次学术检索工作,我们认识到“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应用,为打击和抑制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利器。但是,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检测系统自身的不完善,单纯靠学术不端检索系统本身给出的检索结果有时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而评审材料检索结果直接关系到材料送审人职称的评定,这就要求检索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熟练的检索技巧,以弥补检索系统的不足并纠正检测结果,出具客观公正的检索报告。下面是在这次检索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

2.1案例(1)一稿多发与转载问题在检索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多篇一稿两发或多发的论文,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处理,认真核对后注明即可。但有一篇论文,据系统检测结果疑似一稿两发。详细查看后,发现此论文首先发表在某核心期刊上,而后又在级别稍低的期刊上发表,这一不合常理的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从数据库中调出两篇全文进行比对,发现后者是期刊转载。该论文若做出一稿两发的结论,很明显是不合理的。像这种情况,作为检索人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作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有可能根据机检结果做出错误的结论。

2.2案例(2)检索词的选取与组配问题许多关键词的选择,如果仅仅依靠作者提供的,很难进行相关文章数量的检测。多数情况下,我们必须结合内容重合率检测情况和阅读文章摘要甚至全文,从中选择更适合的关键词或者补选关键词,进行检索,以防误检或漏检。在检索“相关文章数量”与“密切相关文章数量”工作中,我们曾遇到一篇论文,其题目大体为“××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者提供的关键词为:××乡;土地利用;问题;对策。若把“××乡”与“土地利用”作检索词,检索项为“篇名”,用逻辑“与”组配,并加以年代限制,那么检索出的结果为0篇;如果将“土地利用”和“问题”作检索词,用逻辑“与”组配,那么检索结果为600余篇,我们认为,这两种结果都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该论文的新颖性,况且在常规检索中,如“问题”、“对策”、“研究”、“进展”等这类泛指的概念词汇均不作检索词。后来我们选取了“乡”、“镇”、“土地利用”,并从全文中提取了两个主要论点作检索词,进行逻辑组配检索,我们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此外,在检测中我们还时常发现,作者提供的关键词会有多种表达形式,如“IL-12”就是“白细胞介素12”或“白细胞介素-12”、“白介素-12”;“萘丁美酮”又称“瑞力芬”、“麦力通”、“普来定”、“萘布美通”、“纳布美通”、“萘普酮”、等等,检索时只用其中一种名称就会造成漏检,应仔细查明后再用逻辑“或”组配检索,才能保证查全率。

3在高校职称评审中进行学术检索工作需要注意与讨论的问题

山东省首次在高校职称评审中开展学术检索工作还是第一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作为检索人员,我们在实际检索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难以处理或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此一并提出供大家讨论。

3.1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自身有局限性在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过程中,发现系统自身的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用“已发表文献”的形式上传论文进行检测,当论文文字在期刊中不足整页或转页时,检测系统统计的字数不够确切,影响检测结果。我们曾遇到一篇论文,全文不足期刊一页的2/3(页面另三分之一是其他论文),实际字数不足2000字,但系统的检测结果却达3400余字,原因是把同一页的其他论文字数一起检测了,由于字数增加,文字复制比也就不准确了。我们只好又提交了该论文的word形式进行检测。这种问题有时还出现在对不同格式的论文的检测中,如word、pdf、caj等格式的不同,检测的字数也不同,内容重合率的结果也有差异。第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不能准确判别正常引用与抄袭。由于该系统只是简单的文字复制比检测,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引用前人论著中的语句、段落、政府重要文件和法规条文等正常的引用,系统不能进行正确区分,只能误定为句子或段落抄袭。遇到这种情况,经过工作人员的分析,如果能对正常引用的部分做“删除”处理,结果会更合理。但有时情况比较复杂,如正常引用与作者的论述都与另一篇文献有雷同时,该系统由于缺乏“部分删除”的功能,只能要么全删除,要么全保留,使得检索工作人员很难进行正确操作,这也是该检测系统需要完善的地方。第三,该系统数据库资源不全,影响检测结果。该系统只能将论文与数据库中原有的资源进行比对,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库、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会议、专利、网络文献资源等等,但仍有许多资源是没有收录的,包括不少学校的硕博士论文。我们在检测工作中曾遇到这种情况:作者甲2009年12月在某期刊发表的论文被检测出与作者乙2009年的一篇硕士论文的重合率大约50%,而作者甲在论文注释中注明这篇文章是其2008年博士论文的精华部分,可这篇博士论文并没被收录在CNKI的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因此检索不出来。从时间上看,有可能作者乙借鉴了作者甲的博士论文,但因无法查阅到作者甲的博士论文及完成时间,只好非常遗憾地保留着50%的重合率。若作者甲的期刊论文注释是真实的,则这一检测结果就有失公允。

3.2建议教育厅组织各高校检索人员进行培训、研讨学术检索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事情,学术检索结果左右着上级职称评委能否据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结果,更关系着高校教师的职称这一非常重要问题。因此,建议省教育厅在2011年实际工作的基础上,邀请此项工作的参与人员和相关专家举办研讨会,就学术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尽快制定详细的高校职称评审材料学术检索标准和操作规程和标准。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培训班,实现高校职称评审材料学术检索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减少检索人员因自由裁量权过大可能造成的偏差。

农业硕士论文范文篇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合作医疗渐兴起。合作医疗在我国农村经历了3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高峰时全国有90%的生产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培训了150多万赤脚医生。当时的合作医疗由乡、村两级管理,国家给予技术指导,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提供医疗卫服务。资金来源以集体公益金为主,农民个人也交纳一部分费用。这一制度对推动农村卫生工作,保护群众健康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合作医疗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加上合作医疗在兴办过程中缺乏政策指导和管理中的失误,很多地方的合作医疗的村仅占全国村总数的4.8%,以自费医疗制度为主的农村,医疗费用再度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

为了解决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群众的医疗保健问题,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健康》策略目标,中国政府在世界银行“卫生贷款II”的支持下,由国家卫生部与美国兰德研究所合作,组成中美专家软科学研究组,于1985年在四川简阳、眉山两县农村开展了《中国农村健康保险试验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二、试验目的

本项目是在总结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健康保险的先进经验和管理办法以,结合中国农村实际,开展农村健康保险试验研究。其目的是:

1、探索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健康保险途径,为我国开展农村健康保险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农村健康保险的科学测算,建立不同补偿比例下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和费用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保险实用方案提供参考案例。

3、建立健全健康保险的财会制度。要用科学的方法估算不同类别、不同水平的预期支出,以便保险费用与入保金保持平衡,并能为不同经济收入的农民所承受。鉴于保险的远期目标是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建立应付意外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再保险系统”。

4、建立健全卫生服务监测系统。为了使有限的保险金得到合理的使用,通过筛选建立一套简便有效的卫生服务监测以及卫生服务利用和费用的监测系统,达到有效的使用卫生资源。

5、通过试验研究,向国内提供一个实用的、可操作的农村健康保险实施方案。该方案设计了不同入保金额和补偿比例,以适应农民的各种收入水平。保险内容应包括医疗、预防、保健等。

6、探素“软科学”决策研究和社会试验研究的方法。本项目通过中美专家的合作,运用科学方法回答卫生政策设计与评价中的实际问题,有助于中方研究者提高解决有关卫生政策问题的能力以及培训卫生事业管理中从事社会软科学研究的人才。

三、组织领导

1、主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成员有卫生部有关司、局、办负责人,并由医政司、贷款办主管。

2、合作单位:美国兰德(RAND)研究所。

3、参加单位:四川省卫生厅、华西医科大学、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内江市卫生局、乐山市卫生局、眉山县人民政府、简阳县人民政府。

四、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

卫生部(中国农村健康保险领导小组------四川省卫生厅)

中国农村健康保险试验项目研究组------市、县人民政府、卫生局(县健康保险管理委员会)

2、县乡村机构的职能

(1)县级管理委员会由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负责,由卫生局、农业局、财政局、保险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组成。负责现场试验的组织领导、政策协调和管理工作。

(2)乡镇管理由乡镇政府正或副乡镇长负责,由乡镇卫生院、财税所的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现场试验的实施、卫生服务及保险费的管理等工作。

(3)村管理小组由村长、会计、卫生部长组成。负责宣传动员、协助筹集保险费、卫生服务监督等工作。

五、试验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1985年春,世界银行专家组到四川考察,确定简阳、眉山两县为试验现场。随这于7月在两县对880户3768人进行了卫生服务利用与费用的典型调查,并建立了中国农村健康保险费用模型。

2、设计阶段:1986年~1987年春,中美专家反复讨论分析,提出了研究方案设计。决定研究重点为卫生服务的利用与费用,建立资料收集方法,通过调查进行基线资料收集,建立管理制度等。

3、预试阶段:1987年7月~1988年3月,对简阳县与眉山县的各2个村8231名农民提供1年的健康保险,作为预备试验。收集分析了医疗服务利用与费用、管理制度的资料,进行了人员培训与满意度调查。在总结分析预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正式试验的设计。

4、试验阶段:1989年1月1日~1990年12月31日在2县共26个村4万余人进行为期2年的试验研究。1988年10月1日~12月31日对26个村的农民就医,实行低比例补偿,并进行有关资料登记,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线资料。试验村中的平坝、丘陵地区采用交叉研究方案,在山区采用前后比较研究方案。本阶段对收集的资料,以编号为2与7或尾数为2与7的户,作为固定样本,并将其录入计算机,以便统计分析。同时继续完善各种制度,试验结束后进行了满意度调果。

5、总结推广阶段:1991年8月~9月中美专家在美国兰德研究所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紧接着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与专题总结分析。从1991年起,简阳与眉山2县分别在本县其余各乡镇推广农村健康保险。简阳县已在18个乡镇、眉山县已在10个乡镇开展健康保险。

六、试验研究主要活动

(1)研究组办公室及时将固定样本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将简要统计分析结果包括县、区、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入保者的门诊与住院人次、费用等反馈给两县各级健康保险管理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管理。

(2)研究组建立了逐级监测制度,即省监测两县,县监测区乡,乡监测s村。同时省与县负责卫生服务管理的人员,还不定期深入到乡村抽查住院病历与门诊处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研究组定期(大约每月一次)开会研究试验现场运转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并向美国兰德研究所通报。

(4)美国兰德研究所的专家数次来四川,与中方专家研究分析试验现场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5)现场预试验进行5个月后,即1987年9月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农村健康保险研讨会。美国专家纽豪斯、克里汀、威廉斯和国内专家、管理干部等80余人参加,交流了经验,同时听取了国内外专家的咨询意见。

(6)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在第四届亚洲农村医学会议(1988年)、第十一届国际农村医学会议(1991年)以及在上海,山西临汾、沂州,湖南华容,广西南宁,浙江肖山等地召开的有关会议上,研究组均派人出席交流经验。

七、人员培训

1、有3名硕士生、2名博士生,通过参加农村健康保险研究工作,结合健康保险撰写了硕士论文3篇,博士论文1篇。现有1名硕士和1名博士在深圳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发挥着骨干作用。

2、结合工作需要,选送青年教师赴美国兰德研究所短期培训。共培训人员5人,时间为2~3个月,内容为统计分的和决策分析支术。

3、结合工作实际,培训了一批基层管理干部。他们已能独立开展健康保险,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论文,编写了农村健康保险实用书籍。

4、参与实践,培训了一批中青年教师。他们掌握了健康保险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撰写了论文,还提出了题目进行研究,有的课题获得了卫生部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5、研究组为全国和四川内江市举办了两期农村健康保险培训班,参加人员达100余人,系统讲授有关健康保险原理与方法技术。同时,结合初级卫生保健、卫生管理等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给各级各类干部讲授健康保险的知识与技能。

八、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部分:研究技术报告,关于在农村开展健康保险的建议方案和本试验的终结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专题论文,包括健康保险的组织领导和基层建设,科学测算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论文14篇:(1)各级政府在农村健康保险中的领导作用;(2)农村健康保险中的办站形式与管理;(3)医院补偿原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4)医药费用预测模型及保险因子分析;(5)保险因子的初步探讨;(6)医疗费补偿比的测算;(7)健康保险管理初探;(8)三种健康保险方案的对比分析方法;(9)农村健康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模式比较;(10)农村健康保险乡级管理费初探;(11)农村健康保险与自费医疗质量及费用比较分析;(12)健康保险中医疗服务的监测与评价;(13)医药价格指数在农村健康保险医药费用监测中的应用;(14)农村健康保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九、主要经验

1、广泛宣传,取得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健康保险的重视与领导,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2、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能发挥组织领导与协调功能的健康保险管理系统,是进行工作的保证。

3、采用多种形式,争取基层干部、户主与群众对健康保险的理解和积极参加是健康保险成败的关键。

4、试验结果表明,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健康保险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解决农村医疗保健保障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5、在健康保险中,补偿比的设置极为重要,它对门诊及住院的利用都有明显的影响。

6、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们涉及到入保者的就医心理与行为;医疗服务者提供的心理与行为;保险方案与管理制度。

7、开展农村健康保险,必须有健全的三级医疗保健网和转诊系统、业务辅导制度;以户为单位入保;保险范围宜将计划免疫、围产期保健纳入。

8、吸取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的经验教训,建立新的科学的管理程序与办法。例如坚持收挂号费与出诊费,医药不实行全免费,而补偿比例最高不超过总费用的80%。

十、问题和建议

通过本试验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

1、健康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体系,应尽快立法,否则难以实施。

2、有的领导、干部、群众对开展健康保险在认识上还有不同的看法,影响了该制度的进一步推广。

3、保险费的筹集十分困难,应研究如何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分担,而以个人为主筹集的原则。

4、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还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入保者的要求。

5、推广健康保险时,要考虑如何增大抗风险的能力,即财务以村为核算单位扩大到乡或更大范围。

对推广健康保险的建议如下:

1、当干部群众的保险意识不强时,可先实行在健康保险中重点保门诊的方案。以后逐步向门诊与住院兼保、重点保住院的方案过渡。

2、在健康保险正常运转地区,物价相对稳定时,可采用简易估算法预测医疗费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预测模型法。确定补偿比宜采用“量入为出”的方法。

3、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测指标体系来监测控制医疗价格,从而更好地监测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