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09

农业社会化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1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变迁及其背景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由社会上的服务机构或个人为农业生产提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产前),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产后)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性(产中)的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各种服务性经济实体构成的为农业提供的服务网络。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讨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首先要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的背景进行分析和再认识。其实,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农村相继建立了农业、林业、农技、农机、水利、气象等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以及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各种服务组织,形成了以各部门纵向科层制管理为主的服务网络。严格来说,这一时期的农业服务并不具有现代真正意义上社会化服务的性质,这是因为,这个服务体系是和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统一经营的产品经济棺联系的,当时国家(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着全部的经济资源和社会组织,政府扮演着“全能主义”的角色,自上而下形成了科层制的管理体系,农业生产的组织、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在国家基层组织——体制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体系来控制和把持,农业服务也往往是采取行政手段分解下达工作任务来实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为解决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需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涉农经济技术部门如农业局、农机局、水利局、畜牧局、科技局等逐步将其基层单位延伸到乡镇,这个过程可以称为路径依赖式的制度变迁,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既有对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主动回应,也有在家庭经营制度下失去了生产队、大队和公社等对口的集体服务对象后,原有农业服务部门为了解决自身组织职能定位问题,延续其组织生命的强烈要求。于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就支持各涉农部门发展基层组织,建立起条条的涉农服务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农业服务体系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部门所有。乡镇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经管站、水利电力排灌站,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所有涉及农业的站所都是上级经济技术部门、金融以及粮食农资等流通部门自上而下延伸到乡镇(公社)办事机构。二是实行科层制管理。这些部门大都由上级政府定编定岗,规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由此形成了以各部门纵向领导为主的服务网络。…20世纪9。年代,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随着农村市场的逐步放开,农村供销、农资、农机等服务组织率先走向衰败。乡村农技、农机、水利等机构相继被减(停)拨付事业经费,乡镇各类经济技术服务组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出现了“网破、人散、线断”局面。尽管后来国家相关部门试图恢复农村基层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维持队伍稳定,但由于这些基层站所的服务功能已经基本社会化、市场化,加之乡镇基层农业服务组织和人员由于缺乏经费和工资保障,人才纷纷流失。目前的现状是,农村建立了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民间组织和个人为辅助,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但由于“近些年来,各地在推行乡镇机构改革中将一些有利可图的事业站所纷纷上收垂直管理,而有责无利的文化、农技、卫生防疫等与“三农”密切相关的事业站所却面临着推向市场,彻底与财政脱钩,人员分流的窘境。现在农村生产发展最急需和离不开的资金、技术、信息、农资、销售、法律、文化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日渐薄弱、服务体系“断层”的局面。

二、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对农业的服务作用也逐渐增强,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体以及企业等多元主体的服务网络体系。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头重脚轻,在乡村一级形成断层。现在存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部分是国家技术经济部门向下延伸形成,因此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往往县级以上机构全,人满员,而乡村基层一线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乡村一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尚与农民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政府涉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都过于重视自身的经济利益,甚至是片面追求盈利,而忽视农民利益。加之,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增加服务的投资并不能与因此从农业中得到的回报相匹配,挫伤了农民接受服务的积极性。

三是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着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不适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政府涉农部门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中争取了庞大的资金,各自分头组建为农服务机构,各自制订各自加强对农服务的措施,结果是机构林立,人员庞杂。当一些地方财政不能完全承担机构运转和人员工资时,为了卸财政包袱,则提出市场化改革,而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提高了农户寻求服务的成本。同时,由于支农资金分散使用,难以统一调度,造成重复构建和损失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青海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青海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以发展多种形式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增强农业社会服务能力为保障,更加注重农业服务机制创新,更加注重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更加注重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农业与牧业循环,规模经营与品牌效益兼得,农业社会服务与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一、青海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根据农业发展需要不断衍生新的服务内容,它通过对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服务方式的不断转变,可有效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水平。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尚未理顺。青海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以及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体制是政府管理,层层上报,分级管理制度。政府所在地往往设在城市,对相关农业服务具体运行缺乏深入了解,致使工作经常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实施相关配套措施;二是对于经营性的农业服务机构来说,其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化的体制下,易为了逐利展开恶性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服务所要达到的效果。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青海省的农技推广体系为“一主多元”,一主为官办农技推广机构,多元则包括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涉农企业、农业协会、合作社等。从实践来看,政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协调职能,多元组织机构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及效益最大化,省、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与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两张皮”现象突出,基层推广体系布局分散,业务能力弱,效率低下。3、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弱化。由于青海本地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利润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加上在农村金融组织服务现代农业中,存在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单一、缺乏竞争力,涉农贷款产品与农村资金需求不匹配,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抵押难,农村信用环境差,民间借贷监管不力等问题,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缩减,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弱化。

二、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新要求

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就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畜产品供给质量为主要目标,以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为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结合青海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化社会服务应紧跟形势顺时而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结合点。1、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加快农业服务的机制创新建设相结合,提高现代农业服务水平。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要增强农技推广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就是破解以往传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污染、投入产出比率低等发展难题,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服务的机制创新建设,政府应精简农业服务机构,逐步防止农业服务管理的越位、缺位、错位,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政策落实力度,使农民享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大力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与帮扶机制建设,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2、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发展新理念与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优秀农技人才培养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有特色的青海现代农业,应充分汇集各方服务主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使农牧民深入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优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方面,要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研投入体系,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深入开展农技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技的认知水平。3、把推动农业结构性调整,新兴业态打造与促进农业服务供求平衡,满足多元化需求相结合。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要打造休闲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草地生态畜牧业等新兴业态,开发农牧业“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多种功能,推动农牧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农业结构性调整对原有农业服务提出了多元化需求,适应青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服务就要不断满足新兴业态的需求。首先,农业服务部门应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加省内外农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拓展新兴市场。其次,应向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农产品供求原理及农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帮助农民了解农产品市场的运行状况及正确地做出生产决策。最后,经营性的服务机构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内容及服务种类,增加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力求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以满足农业服务多样化的需求。4、把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与增强农业金融服务相结合,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新平台。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方面,可以通过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其采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如加强与农业合作社的沟通,引导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订单、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科学、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适度规模户+农牧户”经营体系,实现深度融合,共享发展成果。在增强农业金融服务方面,可以通过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促进新型、微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强化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开辟“绿色通道”,适当增加涉农涉牧贷款规模和资金。此外,要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三、结语

提升青海省现代农业服务水平,应立足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明晰农业服务中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与加快农业服务的机制创新建设相结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结构性调整。采用多种农业发展新模式,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等新理念,打造农业发展新兴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达到发展青海特色现代农牧业,提升现代农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岩、窦艳芬、裴育希: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5).

[2]何琳纯: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创新发展策略[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10).

[3]赵美玲、马明冲: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3(5).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由服务和管理两个系统构成,是科教兴农和依法治农的重要载体。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重点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围绕构建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体系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摘自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

能力,在强化与创新中提升

最近,适应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部推出了农业“七大体系”建设系列规划,《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2004-2010年)》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这份规划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系统体系为蓝图,明确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行政执法体制、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等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

转变现状,积极应战,直面WTO竞争规则

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下发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初步形成。近几年,农业执法服务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国家已出台了29部农业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显而易见,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这两个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轮子,已经并行运转了多年。然而,这两个目前已基本成型的轮子,在运转中并不是很顺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还很薄弱,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比,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还存在差距;体系本身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的现象。从农业技术服务看,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混淆,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机制没有形成,公益性服务的职能没有落到实处。全国80%左右的乡镇农业“五站”缺乏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试验示范基地和培训场所,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40%,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足2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从执法管理看,行政审批与监督处罚不分,监督处罚与检疫检验不分,削弱了执法效力;执法主体分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效能不高。实践证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迫切要求,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及转变政府的扶持方式。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扶持载体,便于更好地实施“绿箱政策”,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可以说,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在WTO时代的必然选择。从这种意义上说,《规划》正是承担了这一功能。

改善服务,创新机制,迈过“最后一道坎”

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转变不断向前发展。改革与转变的着眼点既有“硬件”,也有“软件”,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农业部门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中,最为关键也最为出彩的一个环节,就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在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推进了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粮食、禽蛋、肉类、鱼类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基本形成了以专业为主的事业型推广网络,完善了适合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推广方式。到2003年底,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15.1万个,其中县级约2.37万个,乡级约12.73万个;县、乡两级推广机构共有农机推广人员100.8万。骄人的业绩,见证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曾有过的辉煌。然而,这一体系日显疲态。由于服务网络断层、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设施落后、经费保障不力、人员素质不高、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致使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弱化、服务方式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推广功能的发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给体系注入新鲜血液,《规划》采用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与机制、明确农技机构职能、科学设置农技推广机构、优化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需的财政供给等多方面措施,营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打造为农民服务的平台。同时,明确提出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12月13日,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国农业大学调研时强调,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研、开发、推广一体化的新机制,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规划》针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突出了政府在公益性技术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全面建设高效的推广服务网络。《规划》的实施,必将再次焕发出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活力。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4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变迁及其背景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由社会上的服务机构或个人为农业生产提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产前),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产后)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性(产中)的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各种服务性经济实体构成的为农业提供的服务网络。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讨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首先要对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的背景进行分析和再认识。其实,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农村相继建立了农业、林业、农技、农机、水利、气象等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以及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各种服务组织,形成了以各部门纵向科层制管理为主的服务网络。严格来说,这一时期的农业服务并不具有现代真正意义上社会化服务的性质,这是因为,这个服务体系是和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统一经营的产品经济棺联系的,当时国家(政府)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着全部的经济资源和社会组织,政府扮演着“全能主义”的角色,自上而下形成了科层制的管理体系,农业生产的组织、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在国家基层组织——体制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体系来控制和把持,农业服务也往往是采取行政手段分解下达工作任务来实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为解决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需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涉农经济技术部门如农业局、农机局、水利局、畜牧局、科技局等逐步将其基层单位延伸到乡镇,这个过程可以称为路径依赖式的制度变迁,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既有对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主动回应,也有在家庭经营制度下失去了生产队、大队和公社等对口的集体服务对象后,原有农业服务部门为了解决自身组织职能定位问题,延续其组织生命的强烈要求。于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就支持各涉农部门发展基层组织,建立起条条的涉农服务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农业服务体系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部门所有。乡镇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经管站、水利电力排灌站,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所有涉及农业的站所都是上级经济技术部门、金融以及粮食农资等流通部门自上而下延伸到乡镇(公社)办事机构。二是实行科层制管理。这些部门大都由上级政府定编定岗,规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由此形成了以各部门纵向领导为主的服务网络。…20世纪9。年代,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随着农村市场的逐步放开,农村供销、农资、农机等服务组织率先走向衰败。乡村农技、农机、水利等机构相继被减(停)拨付事业经费,乡镇各类经济技术服务组织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出现了“网破、人散、线断”局面。尽管后来国家相关部门试图恢复农村基层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维持队伍稳定,但由于这些基层站所的服务功能已经基本社会化、市场化,加之乡镇基层农业服务组织和人员由于缺乏经费和工资保障,人才纷纷流失。目前的现状是,农村建立了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民间组织和个人为辅助,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但由于“近些年来,各地在推行乡镇机构改革中将一些有利可图的事业站所纷纷上收垂直管理,而有责无利的文化、农技、卫生防疫等与“三农”密切相关的事业站所却面临着推向市场,彻底与财政脱钩,人员分流的窘境。现在农村生产发展最急需和离不开的资金、技术、信息、农资、销售、法律、文化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日渐薄弱、服务体系“断层”的局面。

二、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对农业的服务作用也逐渐增强,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体以及企业等多元主体的服务网络体系。目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头重脚轻,在乡村一级形成断层。现在存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部分是国家技术经济部门向下延伸形成,因此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往往县级以上机构全,人满员,而乡村基层一线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乡村一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尚与农民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政府涉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都过于重视自身的经济利益,甚至是片面追求盈利,而忽视农民利益。加之,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增加服务的投资并不能与因此从农业中得到的回报相匹配,挫伤了农民接受服务的积极性。

三是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着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不适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政府涉农部门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中争取了庞大的资金,各自分头组建为农服务机构,各自制订各自加强对农服务的措施,结果是机构林立,人员庞杂。当一些地方财政不能完全承担机构运转和人员工资时,为了卸财政包袱,则提出市场化改革,而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提高了农户寻求服务的成本。同时,由于支农资金分散使用,难以统一调度,造成重复构建和损失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

四是农业金融保险等部门为农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小规模生产为主体,农业贷款和保险具有风险大、经营成本高的特点,这就导致了金融保险部门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贷款和保险缺乏积极性。

从农户的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服务,是指那些对一个农户来说具有外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事情,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气象服务、道路建设等。另一类是对农户经营的服务,如生产要素购买、生产作业、农产品销售等。这类服务基本上是以市场服务为导向的,供需双方都有追求利润的动机。其实,目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备类主体的服务行为,均可归为这两大类。有的服务主体的行为应该归为公共服务,应由国家投资,无偿对农民服务,而有的服务主体的行为已经归由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或者企业经营,自然要对农民进行市场定价,如果市场价格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则应由国家补贴。也有的服务主体兼有这两类性质的服务,其资金来源就应该有所区别。而在我国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由于依托部门创办服务主体,开展服务,造威了农业社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部门化’的弊端。其结果:一是涉农机构林立,各自为政,造成了多方抢要财政资源,国家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由众多的部门分散把持,无法统一调度,下级地方政府为争取资金,竟桕包装项目通过公关来套取经费,有的机构甚至通过与农机、良种等企业暗中交易将国家惠农补贴和支农资金变为机构运转经费和福利,造成国家支农资金巨大损失和浪费,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二是部门化的多主体服务体系在泛市场化的改革趋势下,更多地追求其自身利益,以部门获利为目标,竟相进入利润高、缺乏有效监管的服务领域,使得特定服务领域中存在垄断,营利性服务质次价高,农户寻求服务的成本上升。三是服务性和经营性两类社会化服务的性质被有意混淆,导致不能获利的公益性服务日益衰落,甚至使公益性服务领域形成空白。上述的“部门化”服务体系存在的弊端,使得农户很难获得其应该获得的基本公益性服务,而由于目前我国农民仍是力量弱小、组织化极低的兼业小农,使得在公益性服务领域,农民农户处在被动承受地位,无法作为弱质产业从业者获得应有的合理扶持,在商业性服务领域,农民也无力作为强大的服务需求方,通过集体行动达成对供给方的约束,而只能采用逃避(如弃耕,不使用服务),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部门化主体服务体系的牺牲品和默许者。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中央政府和农户将不得不收获来自这一社会化服务体系低效运行而致的恶果。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5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社会化金融;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最终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必须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我国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在产品结构设计、农业保险推广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和加强。

一、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现状

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银行支持不足、涉农信贷地区差异明显、农业保险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

(一)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对农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

第一,国有股份制银行和各类村镇银行涉农贷款投放额度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即使部分地区存在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规模化的程度也比较低。受农业生产规模限制,大部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贷款规模较小,导致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成本偏高,盈利空间有限。在当前金融机构以盈利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导致其对于开展涉农信贷业务积极性不高。其次,土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经营者并不拥有其承包经营土地的所有权,无法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进行融资。农业生产经营者手中缺乏能够进行融资抵押的资产,农业生产融资难问题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第二,政策性银行未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农业领域规模最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县域网点覆盖率仅占70%,部分经济落后急需金融服务的地区,无法及时享受到政策性银行便利的融资服务。其次,政策性银行涉农信贷总量不足,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比例不足20%,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占比仍有较大差距。再次,政策性银行的涉农产品信贷定位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界限模糊、存在交叉,未能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弥补商业银行产品覆盖率不足的缺陷,使农业金融真正惠及广大农户的作用。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生产资料贷款,贷款对象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销售的企事业法人和其他机构,并未将普通农户纳入融资对象范围。

(二)涉农信贷地区差异大,金融产品与实际脱节

第一,涉农贷款规模和金融机构业务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首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者抗风险能力偏弱。李媛和李依姗等人的研究表明,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农业贷款/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1]。农业生产越是落后的地区,能得到的信贷支持力度越弱,经济发展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其次,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金融机构融资业务创新能力不足,专业的涉农信贷担保机构缺乏。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大型农机具主要以贸易公司形式进行销售,销售方本身资金实力不足,而大型农业设备的生产商对中西部地区融资租赁市场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大型农机具的融资租赁业务仍处于开发阶段。第二,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与农业生产需求实际脱节,金融产品期限短、利息高、结构单一,导致金融服务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农业生产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收益不稳定等特点。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受绩效考核压力影响,信贷产品结构设计往往难以契合上述农业生产发展特点,以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信贷产品为例,其产品期限一般在3年以下,综合年利率接近8%,且多数产品要求提供足额担保。同时由于各类银行涉农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未形成结构化、分层次的信贷产品体系,导致农业生产者差异化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三)农业保险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保险公司和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基层群众对农业保险政策了解不够。购买农业保险的主体仍以大型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机构为主,农民个人购买农业保险的比例偏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农业保险宣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二是保险公司对于开展农业保险存在畏难情绪,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为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意识不足。如因业务办理审批程序烦琐,信用证保证保险在我国长期处于试点阶段,并未在全国得到推广。办理信用证保证保险,农业生产者需要先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申请,初步审核通过后统一提交到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资质审核评估后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审批后才可办理。保险公司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过分强调风险控制,大大降低了农业保险的办理效率。第二,农业保险作为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推动实现保险全覆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小麦、大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参保率已达70%左右。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农业保险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农业生产者对于农业保险的认可度不高,农业保险参保资金来源仍主要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农业保险市场化程度较低。其次,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和再保险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保险整体保障力度和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弱。再次,部分农业保险产品审批门槛较高,审核较为严格,农户个人的申请很难得到批准。如部分信用证保证保险试点地区只受理规模较大的农业生产机构提出的保险申请,保险申请主体并不包括农户个人。

二、国外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经验借鉴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实际相结合,对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的主要模式

第一,作为当前全球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具体来说,美国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三类[2],一是以商品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等机构为代表的非营利性农业金融体系。这部分信贷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向商业银行不愿发放贷款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信贷支持。二是以联邦土地银行和联邦信贷银行等机构为主的合作性农业金融体系,这部分机构大多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资成立。三是以商业银行和私人保险公司等机构为代表的商业性农业金融体系。整体来看,农业金融服务主要还是以商业性农业金融机构为主,非营利性农业金融体系和合作性农业金融体系处于辅助地位,仅仅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一个有益的补充。美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特点是体系完整、分工明确、法律完善、金融产品各有侧重,如合作社银行推出的农业设备贷款,推动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第二,日本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模式,主要以农协银行和政策公库为代表[3],其金融产品支持额度占日本农业融资总规模的80%以上。首先,日本的农协银行是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的农业金融服务机构,其主要金融产品为“农业近代化资金”等各类农业信贷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欲望强烈或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的生产者改善经营状况,其产品具有融资期限长、贷款利率低、手续简便等特点。如“农业近代化资金”融资期限一般为7年以上,融资利率一般为年利率0.2%;若能得到农协银行的特别认可,融资期限最高可延长至17年,利率可降低至0.16%。同时农协银行可以提供不低于融资期限三分之一的免息期,最大限度减轻农业生产者的利息负担,使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其次,当农协银行贷款不能满足农业生产融资需求时,农业生产者也可以向政策公库申请政府的政策性贷款。日本的政策公库属于政府的宏观调控部门,其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用于支持长期农业基础开发的“农业经营基础强化资金”,以及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农业改良资金”两种。同时,在农业巨灾发生时,日本政府还会与政策公库及时开发针对性较强的金融产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者尽快恢复经营,如为应对2019年日本山形县地震,针对农业生产机构和个人分别推出了额度为2亿日元和1800万日元,年利率0.08%的巨灾贷款。

(二)国外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孕育期。这一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农业合作社等机构数量少、融资需求小,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不健全。二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以前的发展期。该阶段农业合作社等专业的农业生产机构开始出现,为满足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需求,各类金融机构的网点和业务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三是2010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以及党的十八大召开,乡村振兴被确定为促进国家发展的根本战略。截至2019年末,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机构数量超过200万户,参加农户超过一亿户,农业融资需求快速增长。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的发展,应在发挥商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支持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政策性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努力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和市场化水平。

三、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路径选择

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两类[4]。因此,各类金融机构应不断调整金融产品结构,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最终助力于推动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一)调动商业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涉农贷款积极性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涉农贷款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领导层应切实转变涉农贷款的纯业务观念,切实将农业金融服务开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同时商业银行总行及银保监会等内、外部监督管理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将涉农信贷业务贷款余额纳入银行主要负责人考核范畴。调整银行抵押融资业务流程,允许持有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以土地预期未来收益为抵押,从银行获得信贷融资,解决农业生产者缺乏合格融资抵押品的难题。此外,应积极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促进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发展体系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向商业金融机构不愿发放贷款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信贷支持。因此,农业发展银行应努力提高基层网点覆盖率,尤其要重点完善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营网点布局,通过总行进一步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根据农业生产发展规律调整涉农信贷产品结构,使农业金融真正回归服务农业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能。

(二)强化中西部地区涉农信贷支持,调整涉农信贷产品结构

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因贫困导致融资难问题,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经济发展恶性循环。因此,一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切实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持续增加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政府各级财政预算应通过牵头成立农业发展基金或担保公司等方式,为农业生产经营发展提供直接资金支持或融资担保。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金融办或融资平台,应通过政策引导和业务指导,促进本行政区域在大型农业生产机械设备销售领域的金融创新。积极采用融资租赁、以租代购等灵活多样的销售手段,破解农业生产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具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如用于农地、机具设施和农业运营的资金,由于投资回收期长,很难通过农业生产快速取得收益来偿还融资。部分用于农地开发改良的资金,使用主体虽然是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但履行的职能却具有国土开发的性质,国家应通过提供政策性金融产品或对商业信贷提供贴息等方式予以扶持。因此,我们应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贴息等方式,要求金融机构设计更多融资时间长且无息或低息的金融产品,努力减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融资负担。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一方面,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个人能对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产生直观认识。保险公司应通过提高保险保障力度和赔付速度等方式,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提高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吸引力。同时,保险公司在农业生产者能够对相关风险提供合理保证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保险评估、审核等业务办理流程,将农户个人纳入信用证保证保险范围,通过建设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者个人投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应提高自身的应急反应能力,特别是对于个别地区出现的严重农业自然灾害,应及时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金融帮扶措施,并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在农户个人可以为农业保险合同风险提供合理保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尽量降低保险业务准入门槛,使农业保险真正惠及亿万普通农户。

四、结语

当前我国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在金融机构支持力度、金融产品结构设计和农业保险推广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弱点和缺陷。因此,我们应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在涉农信贷领域发挥合力,努力提升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推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王营,梁海涛,连宁.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20(05):92-94.

[2]尹燕飞,吴比.数字金融在农业供应链领域的应用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20(04):18-23.

[3]董翀,冯兴元,孙同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金融支农保障机制:变化,问题与对策[J].农村金融研究,2020(08):5-10.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6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近年来,地处我国西部的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一些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有的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对市场研究不够,仍有一些地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实践,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是各级领导干部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终端市场

终端市场是产品流通的最后归宿,是较高层次的市场形态。它连接产需两头,可以真实反映产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农产品终端市场的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研究农产品终端市场,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农产品可能的利润空间,进而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在计划经济特别是卖方市场条件下,抓产业的顺序是“产、供、销”,即以产定销、以产定需;而在市场经济特别是买方市场条件下,抓产业的顺序则应该是“销、供、产”,即以销定产、以需定产。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农户没有完全实现从产品生产者向商品生产者、从纯粹的生产主体向生产经营主体的转变。他们关注较多的是土壤、气候、庄稼长势、收成等生产方面的情况,而对农产品的销售、市场行情及其变化关注较少、研究不够。同时,市场千变万化、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和周期长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农户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难度。在市场发育不成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特别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但是,目前有些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老思路、老办法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他们抓农业,重视产品产量多、研究市场销售少,跑田间地头多、了解终端市场少,对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变化胸中无数,因而在指导调整农业结构、调节利益关系和解决农产品“卖难”等问题上往往陷入盲目被动,甚至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需求决定产业结构、决定商品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农业,必须立足市场做文章,围绕市场增效益,善于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农业发展。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重视研究市场特别是终端市场,通过研究市场供求的规模、结构、价格因素、变化态势等来合理确定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做到以销定产、以需定产。

减少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中间环节不行,但中间环节太多也不行。当前,农户增收空间之所以较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太多了。中间环节越多,流通和交易成本就越高,农户的利益流失就越多。甘肃以往的一些农产品销售一般都要过三四道手,才能到达终端市场。而在每一个环节上,经销商获取的收益都比农户要高。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仅得了个小头,大部分利益都因中间环节多而流失了。近年来,我们通过鼓励和引导本地经销商直接进入终端市场批销,把中间环节减少到两个,使收购价在终端市场价格和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得到了稳定和提高。由于中间环节减少,外销价格提高就能带动龙头加工企业提高收购价格,农民就会从中得到实惠。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样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有时增收的空间会更大。

在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上,经营主体的多少也大有学问。经营主体过少,就很容易形成垄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吃亏。过去,我们比较注意引商或坐等商家上门收购,忽视培育自己的中间商搞经销或者走出去闯市场,结果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形成充分竞争,利益分配才会趋于合理,使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受益。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指农户之间在生产经营上互助合作的程度。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越能提高在市场谈判中的地位,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现阶段,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由于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过于分散,在市场交易中难以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公司(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形式,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助推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但必须看到,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仅仅做大做强一两个龙头企业是不够的。因为龙头企业少,竞争不充分,极易形成价格垄断,挤压农民的增收空间。因此,应当形成多个龙头企业相互竞争的局面。从长远来看,应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这是农民在市场竞争中联合起来与龙头企业和中间商平衡利益关系的必由之路。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如何调节好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保护好农户的利益,是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实践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注重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在培育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地终端销售市场,为农户便利地进入市场提供平台;二是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适应市场的能力,特别要积极鼓励更多的经销商和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形成经销和加工企业两个“龙头”并驾齐驱、相互竞争的格局;三是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政府应充当农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按照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则,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赢。

解决运输“瓶颈”问题

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和运输速度,是影响产品流通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占据市场先机,必须解决运输“瓶颈”问题,从尽量降低流通成本出发,选择最佳的销售市场、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

从运输方式看,公路运输一般要比铁路运输成本高,但公路运输较为通畅、灵活性大;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成本低,但灵活性差。在当前公路和铁路运力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运输业感冒、农产品发烧”的情况。因此,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扬长避短,哪种运输方式有利于农产品外销和市场竞争,就选择哪种方式。根据运力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加强对产品终端市场的调查研究,做好市场预测,按照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确定农产品发运的方向、总量、时间,制定合理的运销预案,挖掘现有运输潜力,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挤羊肠小道,对那些适宜储藏而自然上市价格又不理想的农产品,可以考虑通过储藏来调节销售期,均衡上市,以取得更好的收益。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7

同志们:

新农业的一个基本内涵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交会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展示,实际上展现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成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三届农交会的举办,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展示会,也是我国农产品市场深入发展的展示会,这种展示无疑打上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的深深烙印,深刻说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早在19*年,国务院就下发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初步形成。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在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推进了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粮食、禽蛋、肉类、鱼类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基本形成了以专业为主的事业型推广网络,完善了适合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推广方式。到目前,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超过15万个,县、乡两级推广机构共有农技推广人员超过100万人。

骄人的业绩,见证了农业服务与管理体系曾有过的辉煌。然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在运转中并不是很顺畅,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还很薄弱,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比,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还存在差距。实践证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及转变政府的扶持方式。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扶持载体,便于更好地实施“绿箱政策”,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

去年,农业部制定了20*年—20*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蓝图,明确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等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同时,政府在社会服务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形成政府主导、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高效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主办,是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成果的重要体现,它作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适应了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以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入世贸组织等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只要各级农业部门齐心协力,以农交会展示的新成果为动力,努力建设好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必将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8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新农业的一个基本内涵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下发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然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在运转中并不是很顺畅,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还很薄弱,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比,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还存在差距。实践证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及转变政府的扶持方式。

2004年,农业部制定了2004年—2010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蓝图,明确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等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同时,政府在社会服务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形成政府主导、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高效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9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新农业的一个基本内涵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农交会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展示,实际上展现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成果。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三届农交会的举办,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展示会,也是我国农产品市场深入发展的展示会,这种展示无疑打上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的深深烙印,深刻说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下发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初步形成。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在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推进了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粮食、禽蛋、肉类、鱼类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基本形成了以专业为主的事业型推广网络,完善了适合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推广方式。到目前,全国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五个系统,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超过15万个,县、乡两级推广机构共有农技推广人员超过100万人。

骄人的业绩,见证了农业服务与管理体系曾有过的辉煌。然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在运转中并不是很顺畅,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还很薄弱,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比,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还存在差距。实践证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及转变政府的扶持方式。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扶持载体,便于更好地实施“绿箱政策”,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

去年,农业部制定了2004年—2010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构建和完善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蓝图,明确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等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同时,政府在社会服务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分开,形成政府主导、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高效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主办,是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成果的重要体现,它作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适应了解决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以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入世贸组织等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只要各级农业部门齐心协力,以农交会展示的新成果为动力,努力建设好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必将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社会化范文篇10

一、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地域间行政、技术和物资部门通过实物或活劳动形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种种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生产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它包括国有经济各部门的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我服务,农户之间的相互服务,以及省、地、市、县、乡各级层次的系列化服务。

当前强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因有:

1、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呼唤。户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的农业生产形式,它作为一种“小生产”方式,其固有的局限性使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这种小生产方式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克服这种局限性,客观上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步伐。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一个包含众多生产环节的复杂过程,许多环节不适合分户经营,如灌溉、良种制作,如果单家独户进行,既浪费人力,也浪费物力、财力。有些虽然也可以分户经营的环节由于受资金、技术、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如果由农户各家去包揽,则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一家一户经营既缺乏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又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生产需要现代化技术和可靠灵便的信息做保证,而中国多数农村地区还比较闭塞,农民缺文化、缺技术、缺信息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农民跟着别人走,人家种养什么我也种养什么,一些地方的农民说,“市场经济,全是运气,碰着了就哈哈笑,碰不着就上吊”,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再次,由于中国目前多数农村的经济还不发达,农民的再生产能力很弱,靠单家独户的力量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尤其是一遇自然灾害,往往无能为力,这就更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出面聚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以作为农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最后,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每家每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都必须考虑产、供、销的问题,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核算问题,而目前的实际状况表明,大量的农户不具备这个素质。这种普遍性的管理问题当然需要通过培训教育的途径来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素质,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当前更需要一种专门性的组织来实施经常性的统一指导。

2、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减小农民承受市场风险的需要。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把一些每家每户共同的重复性的生产环节分离出来,从事某些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某一家包销农副产品的做法,已经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过去由国家统购的几十种农产品已经放开,产多产少都由农民自己找出路,因而农业生产服务就应包括产前、产中、产后这种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服务,服务的范围和领域都扩大了。同时,产品由包销定价、国家统管,变为随行就市、价格上下波动,这对商品生产者来说,风险越来越大,客观上也需要有一种社会组织来承担这部分分工。

3、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广科学技术的要求。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容纳不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无力购置贵重的机具。机动喷雾器的功效比背负式喷雾器高10多倍,但是很多农民买不起,即使买后利用率也不高。工厂化育秧比传统的露地育秧优越,但是靠分散的单个家庭却难以做到。家庭经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矛盾,而且,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以及整个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都要求建立健全以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产物。从全国总体上说,家庭经营适合中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但从生产力水平更高程度发展的需要看,社会化大生产是一种历史趋势。要把家庭经营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上来,在保持家庭经营的优点的同时积极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这就需要在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过程中建立起能够沟通家庭经营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联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我国现阶段,大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同时并存,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也只能通过强化服务体系这条途径来进行。

总之,农民家庭经营这种规模相对狭小的现实在短期内很难发生根本变化,农户家庭经营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赖也将长期存在,而且,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即使是在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之后,也仍将有大量的单个经营单位办不到或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因此,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使农业生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而且成为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国当前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集体经济组织瘫痪,不能有效地承担起服务的职能。集体范围内的统一服务是整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在服务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这层服务离不开必要的组织保障,但有些地方的村级组织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这是村级统一服务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力开展必要服务。集体统一服务,可从提留和收取直接服务费中获得部分资金,但仅靠这部分资金,难以形成有效的服务手段和一定的服务范围。目前有一部分村在经济上属“空壳村”,集体没有一定的生产积累,这也使村级统一服务的水平得不到提高。

3、部门分割使农技服务得不到有效开展。农技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技部门开展技术推广缺乏必要手段。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实行农村供销社专营,使农技部门在技术推广中技物结合的能力受到极大削弱,推广工作得不到落实。

4、基层组织不健全,影响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基层单位组织不健全,编制不精干,经费严重不足,技术人员缺乏,使得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不能普及到农民中间去,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5、国家对各种服务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还缺乏必要的保障政策。农业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服务,当前困难在于既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又不能通过调整实际收费标准获取应有的收益,因而需要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展经营活动,克服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实现自我发展。但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服务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展经营活动遇到了资金、税收、经营权限等多种政策性障碍。

6、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从总体上还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总的看来还处于其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带有一些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服务的非商品性。国家经济技术部门的服务,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服务,或是民间的各种合作性质的服务,很少是视同商品实行等价交换的,大都是作为扶持性或自助性服务以无偿的形式提供给每个农民。这种非商品性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生产还带有较强的自给性,这就限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商品化进程;二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巨大的价格剪刀差使农民经营农业只能获得微薄的收益,这也制约了农民支付社会化服务所需费用的能力。正由于现阶段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还带有很强的非商品性色彩,尤其是来自国家经济技术部门的服务大多是扶持性的,而且国家农技、物资、供销部门分割严重,要摆脱部门利益的束缚,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组合,都必须依靠行政力量的协调。

(2)服务内容的单一性和服务组织的分散性。多数地区目前的农业生产服务主要集中在统一提供良种和栽培技术、统一灌溉等有限的几个项目上,内容单一,满足不了农民在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上对社会服务的多种需要。加之由于部门分割,来自国家的技术、物资、资金、供销等方面的服务都是沿着各自独立的系统与农业生产领域发生联系,因此各种服务非常分散,互不联系配套,影响了服务的整体效益。

(3)农业服务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社会化服务搞得好的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有些不发达地区农业社会服务搞得离了谱,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其中尤以下述两种情况较为突出:一是思想不对头,社会化服务有名无实,走形式,摆样子。有些农村不是从真心实意地为农民服务出发,而是你搞我也搞,把社会化服务当作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形式,作表面文章。在服务过程中,有的服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有的工作作风不扎实,不是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地帮助农民,而是满足于纸上谈兵,甚至瞎指挥。这样的服务不仅不能促进农业发展,反而妨碍了农民的正常生产。二是收费不合理,社会化服务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挫伤了农民接受服务的积极性。社会化服务是一种有偿服务,收取一定费用是应该的。问题是,有的地方收费偏高,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甚至变成了向农民的变相摊派。此外,有些服务项目,农民还要对服务人员管吃管喝。农民不愿接受服务,一些地方就采取行政措施,强迫农民接受服务。在社会化服务中,个别乡村干部还打着为农民服务的幌子,吃公家的“油”,揩群众的“脂”,把服务当成自家发财的门路。如此“服务”,不是服务于农,而是坑农、害农。

三、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对策

通过对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结,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认为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建立一个以国家技术经济部门为主导,以乡村组织为依托,以各类专业性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专群结合的服务体系。公务员之家

1.国家技术经济部门包括农业、科技、商业、交通、加工、财政、金融等部门,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上述部门将始终起主导作用。目前国家技术经济部门服务的薄弱环节是产前、产后服务,特别是农产品流通服务。产中服务主要是加强乡镇基层农技服务站的建设。乡镇基层农技服务站是国家农技部门与集体和农户相结合的结合部,担负着实现科技下乡进村、进户的重任。只有加强这一层次,农技推广才能够普及到基层。

2.根据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帮助、扶持由技术能人牵头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充分发挥他们在组织农民推广技术方面的灵活作用。这些专业性服务组织能打破社区、部门、所有制界限,适合中国农村商品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需要,是今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重点。

3、农村集体经济所提供的内部服务,是整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着外联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社会上各种服务实体,内联广大农户的纽带作用。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村一级要建立科技服务站或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农民技术员,帮助农民解决其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同时要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4、逐步实现农业服务组织的实体化和服务中的有偿服务,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目前,不同类型地区,由于群众对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不同,因此,还有个不同类型地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的选择问题。

第一种类型,农业仍是农村经济中的主体产业,二、三产业不发达,集体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各家各户独立完成,农民最迫切要求提供农业生产环节上的服务。当前的重点是健全村级服务,把化肥、农药、良种供应,农田水利建设和灌溉,技术培训、咨询与指导,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和田间作业,畜禽防疫,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起来,走区域种植统一服务的路子。

第二种类型,二、三产业有一定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有一定基础,商品性生产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在50%左右,这些地方,加快商品经济发展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在搞好种植业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林牧副渔及二、三产业的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鼓励办经济实体,强化乡镇服务功能,促进小区域经济发展,走农商联合、农工联合的路子。

第三种类型,集体经济实力较雄厚,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比重在70%以上,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这些地方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调动积极性,以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工、储运、销售企业为龙头,按产品或行业建立系列化服务体系,走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如何使社会化服务体系能更好地与未来经济体制的衔接问题。为此,一方面,必须要求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适应农民的意愿和要求,切实按照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规律,为农民提供及时、方便的各种服务;另一方面,还要特别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坚持服务指导思想与实际工作的统一,防止和纠正以政令代替服务。在保证政令畅通的前提下,正确理解服务的内容,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坚持两个前提(科技兴农和壮大集体经济),防止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止一刀切和一律化。本着“项目准确、预测及时、符合意愿、等价交换、简便易学、较好效益”的基本要求,准确及时地为农民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