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7:05

农村科技论文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1

本文作者:孔祥育工作单位:安徽省长丰县陶楼乡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通过全方位的载体和深层次的宣传,使农村形成懂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把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告诉广大农民,防止科学技术被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要完成农村科技文化的任务,首先要提高认识。作为起引导和培育作用的基层政府,应转变只搞经济建设的政绩观,把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提到工作日程上。不仅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各个环节资金的到位,还要落实行政监督问责制,在科技文化部门实行奖惩机制和行政问责制,实现科技文化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健康进行。

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农村建设进程,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2]。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及目前农户的实践表明,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越发展,就越需要科技文化型人才。发展农村经济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振兴农业需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依赖科技人才,人才建设必须依托教育。所以,大力开展农村科普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农村科技文化底蕴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开展农民科普教育。普及农村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知识的作用;二是要优化农民科普教育内容。在科普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加深农民对科技文化建设的认识,增加农村科技文化建设的投资,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增加农民科技文化知识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以市场经济作为科普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文化进步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三是要营造农民科普教育环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采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已成为必然趋势,注重采用现代化手段,形成迅捷通畅开放的信息环境,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保障。

创新科技文化服务机制,优化科技文化机制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对科技文化有了新需求[3]。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受到现有体制、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等影响,原有的科技文化服务机制存在着体系欠缺、功能单一、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农村的科技文化进步困难。因此,寻求科技文化发展新模式,创新农村科技文化发展之路是目前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是创新科技文化服务方式。针对农民对科学技术要求综合性、实效性的要求,调整现有的发展思路,在服务载体上进行创新,以网络为纽带,以示范基地为基础,以培训为手段走出新路子;二是要不断拓展科技服务领域,以信息为载体,建立绿色通道,大力实施农村科技信息化发展工作,拓展信息网络覆盖面积,充分利用农村通讯资源,搭建实时更新、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服务平台。同时,大力深化农村科技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科技文化发展新机制。要通过科技文化体制改革,消除影响和制约农村科技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快农村科技文化市场体系、科技文化主体建设以及农村科技文化市场的培育,不断优化农村科技文化主体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农村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显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但对科技文化进步的追求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4]。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丰富而健全的新农村科技文化体系,从而为农村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更好地造福于广大农民。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科技新农村建设资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发挥科技的作用。

一、科学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来实现,这就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用科学技术去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只有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才能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总体看来,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复杂技术难度较大,对农业推广配合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农民接受农业科技信息渠道较少,主要靠口头传播,造成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因此,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加强农民科学意识显得迫切而必要。

要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首先要重视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农民有接受并使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农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而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农民队伍的素质。要把农村义务教育提到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整个农村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上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其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使之成为科学技术的使用者、转化者。再次,要加强农民科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使科学技术成为新型农民永远的精神食粮。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广大农民,引导广大农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民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观念,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起敢打敢拼的创业精神,鼓励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文明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二、科技是“新农村”发展的依托

现代农业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需要不断提高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能力,这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强有力的支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硬件建设只是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比如,从农业种植上来说,鼓励种植新技术的运用、新品种的推广和新的农业机械的引进等,让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多,比如城镇化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等,其中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而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把“科技兴农”作为首要任务。

一直以来,我国科技资金大多是由政府提供的,而且在较长时期内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存在着重工业、轻农业的倾向,这是导致农村科技资源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除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国家把大多数农业科技资源的供给责任都交给了地方政府,造成科技资源利用渠道不畅。与此同时,农村科技市场发育不够,导致很多农业科技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农业科技成果评估和保护体系不够健全,反映科技成果价值的价格体系尚未确立,造成许多农业技术成果被束之高阁。还有农业技术市场交易不顺畅,农民和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农业技术市场交易量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

在基本建设投资、劳动力和科技进步这三个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中,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任务。

农业科技创新要根据农村的需要。首先,农业科技成果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科学技术一旦应用到具体地方,农民能看到直观的变化、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农业科技成果农民才能积极接受。其次,研究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要注意地区的差异。我国农村地域广大,农业受气候、土壤和纬度的影响比较大,农业科技成果要能兼顾到各地的差异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成果要适合农村的特点。由于目前农业主要是散户经营,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要做到投资小、见效快和易转化,不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需要的资金大了,农民没办法引进,长期又得不到效益,再好的科技成果也很难在农村推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依靠持续不断的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稳步地向前推进。科技与农业相结合,才能极大地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建立科学完备的机制是重要保障

新农村建设还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还要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目前农业科技的创新具备相关的政策基础和国家的资金支持,这解决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但创新的关键仍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这就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作为保证。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不断增加农产品的生产,这就对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的物质装备、资源基础、科技创新与应用、人力资本开发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也成为必然。近年来,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逐步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当前,尤其要加强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效地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目前,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机制就必须对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农业科技体系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首先,要合理设置和健全机构。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综合设置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次,要科学核定编制,健全队伍,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切实引导和鼓励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工作。再次,要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地方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县级派出到乡镇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人员和业务经费要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农村的持续发展还是要建立在人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节水、节地、节肥、节力和节能的现代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技术和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向高、精、尖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农田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虽然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很大,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4。此外,农业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高产田比重小,中、低产田比重大。近年来,各项建设的发展又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此,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而草原生态退化面积大、程度严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物种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

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水的采补严重失调,水质污染状况日益严重。而且受季风影响,水旱灾害严重,草原退化、沙漠化的面积扩展。由于污染和水土流失,每年全国流失的土壤超过50亿吨,非沙漠地区出现的沙漠化使土地资源进一步流失。还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和耕作,使土壤盐渍化日益严重,造成土壤贫瘠、污染加重。过度采伐、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导致森林的消耗量大于生产量,森林资源不断消耗,从根本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目前的经济发展,也要重视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发展。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61%的生活用能仍靠传统生物资源。为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目前,发展农村社区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推进以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村环境的控制。通过推进节水、节地、节能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等的利用,鼓励农村社区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时,还要加强村镇优化布局与区域规划,提升村镇动态监测与综合功能,加快发展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加强农村建筑与住宅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素质的培养,合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都需要通过各个方面艰苦的努力。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只能走更多弯路。

【参考文献】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探索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科技服务微观主体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改变了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推动了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赋予了体系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人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就对农村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新时期科技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这些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是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许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农村科技合作社,首先是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办的,它通过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培训、科技和市场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他们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全县建立了16个乡镇联社,320个村级分社,在850个村设立了科技推广业务员。每建一个基地或发展一个产业,合作社就采取扶术承包方式,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还开通了“6838110”科技信息咨询电话,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上半年,人社农户1.2万户共6.5万人,社员人均年收人比当地农民普遍高出300元以上,合作社科技服务收人突破100万元;合作社共吸纳社员投资2000多万元,已为社员小额贷款担保贴息22万余元,并每年拿出15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周边地区得到推广,仅在湖南省娄底市已建立起11家农村科技合作社,入社农户达2.1万户,开发基地37个。

农业科技传播站,是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的,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和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为依托,采取企业主办、专家主持、政府引导的原则,依靠市场机制运行,依靠效益驱动发展的新型农技服务机构。传播站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传播站实行企业化运作,主体投人由主办企业自筹解决。传播站采取主办企业与专家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方法,形成梯次化的专家团队。专家与传播站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人股,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和服务。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新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形成,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截至2007年上半年,河北省农业科技传播站在建试点单位101个,进驻专家348名,开展研究开发项目213个,为企业开发新产品447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95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2个,辐射农户299万户,培训农民300万人次。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1999年初由福建南平推出的,该制度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人手,通过政府积极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等,任职时间一般为1一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岗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农村,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合作等科技服务,并与农村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一大批农村能人在“干中学”,并成长为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特派员制度还带动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打造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的新型科技服务网络,推动了农技推广体制的重构。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已有4.5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100()多个县的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仅2006年,就组织培训农民890多万人次,引进农林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形成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0多家,创建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服务组织共14500多个,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70多万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农村科技服务港,是北京市2004年启动建设的,旨在依托北京市农村中心、农林科学院等机构,打造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面向京郊农村地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的平台,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衔接的有效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的渠道,整合、协调首都丰富科技资源和优势生产要素在农业和农村的优化组合,提高农村公共科技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效率,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服务。服务港着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郊区县科技管理部门、各类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的对接;大力拓展依托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区县科委、市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的多个服务通道,将科技资源和服务畅通地传到农村最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港是新时期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科技工作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是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陕西省宝鸡市2000年率先创办的。专家大院多数建在田间地头,配有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科技咨询室、专家起居室等,专家大院旁边有实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专家进门能进行科研和培训,出门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使科技成果进村人户、先进适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成为现实。专家大院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和“五个一”(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方针,探索出专家技术人股、科技服务有偿化等运行机制,形成“专家+龙头企业+农民”专家+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家+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等多种运作方式。2003年科技部启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作为典型模式之一加以推广。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得到推广,仅2004年,各地就引导发展了540个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基地。

农村技术承包制,从1986年开始,山西省开始推行农村技术承包,即有关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其科技人员,同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解决农民采用新技术成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技人员从农民的最终收成中按一定比例抽取技术承包费。农村技术承包在具体运作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按承包对象,可分为对农户承包和对各级政府承包;按承包人组合,可分为个人承包、集体承包和集团承包;按承包技术内涵,可分为单项技术承包和综合技术承包。实践证明,农村技术承包是推动科技进人农村基层的有效机制。例如,20年来,山西省平均每年有1万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农技承包,每年实施各级各类承包项目约1500项,每年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近千项次,年新增经济效益近10亿元。

农技服务110,是1998年底浙江衙州市率先推出的。该市针对广大农民对科技信息多方面的需求状况,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技110网络体系。农技110借助电话、电视、电脑网络,上联全国各专业网站、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下联农村千家万户,采用网络服务、电话服务、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下乡服务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便捷、实用、有效、实时地传播科技信息,满足广大农民对技术、市场信息的强烈渴求。农技110服务模式为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一条快速的通道。2005年底全国已有20个省市开通了不同形式的农技110服务。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探讨了现代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战略,从加强农技培训、进行技术组装、抓好示范典型、加强基础建设和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开展农技培训,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各市县要组建一定数量的培训中心,让这些培训中心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通过培训合格后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使这些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2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技术组装重点是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围绕粮食(水稻、大豆、玉米)、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水稻、大豆、玉米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和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与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

3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主要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二是重点建设几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吉林省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把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生态区结合在一起、健全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结果显示: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增长1749kg/hm2,比全省同期增产1050kg/hm2,提高了60%以上。4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

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③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4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④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一是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二是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三是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

要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地方各级政府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5.2制定优惠政策

要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科研、推广单位投身于农村科技事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省本地情况制定各种政策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经历了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利益为纽带的专业技术协会→多元化农村科技中介服务模式的组织演变过程和单一所有制→单一所有制与农民集体所有专业合作制共存→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演变过程,组织和制度的演变过程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密切相关,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对政府以后制定相关政策意义重大。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建立在农村、为农民及其他市场主体提供各项科技服务的服务组织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构成的体系,它主要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支持组织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三大部分组成,核心是组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繁荣农村市场经济、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发展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可以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政府完善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与政策变迁,凝练其经验与教训对加速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意义重大。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变迁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科技咨询、技术、信息服务等的个人或机构。由于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分为不同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分析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变迁过程,我们以组织的体制变化为主线,按时间顺序来分析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演变。

(一)建国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逐级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开始着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一支庞大的技术推广队伍。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体制主要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1)1952年~1954年,以县繁殖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础,劳模、农技员为骨干组成的技术推广网络组织体制;(2)1955年~1965年,以区农村站为主体的组织体制;(3)1966年~1978年,以“四级农科网”为主体的组织体制;(4)1979年以后,以县农技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村站为纽带的五级农村推广组织体制。[1]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政府直接领导农业推广,组织管理上具有双重性,各农业推广机构既受国家农业部门的行政领导,又受上级推广部门的业务指导;科技服务组织是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

(二)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80年代,农民自己创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初步建立。在新的改革形势下,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机构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推广对象(由几十万个生产队变为8亿农民)、推广目标(由完成计划任务变为追求利润)、推广内容(由单一化变为多样化、系列化)发生了变化,农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与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供给之间常常发生错位。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自发地出现了第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由特定农产品的生产者自己兴办、管理、分配,开展专业性技术经济服务的合作组织。这阶段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开展技术交流方面的服务,包括引进、推广实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进行试验、示范、交流信息。部分专业合作组织还起到区域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加强各个专业生产者的联系和交流,提高整个行业的合作水平,促进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

2.20世纪90年代,农民自愿组织,以利益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时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地组织起来,以利益为纽带,以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主要形式建立起各类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从合作的内容看,包括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产供销一体化的合作;从合作的形式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合作;从联合的范围看,包括农户与农户、集体与集体、个体与集体、个体与企业等的合作。

3.2000年以来,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向创办主体及服务模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首先政府创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重点开展各类推广、科技评估、标准检测、政策咨询、科技示范等公益性的活动;农民为创办主体的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它是最能代表广大农民利益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其他多种主体创办的科技中介机构,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主要以市场为导向,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服务,促进科技资源与其他要素的合理配置。其次,科研与教育机构创办的中介机构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一支有生力量,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利用科研与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村科技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变迁

根据T·W·舒尔茨(1968)的定义,制度就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以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而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人,离开了组织,就没有了制度变迁的发动者。[2]因此,我们要研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演变就要通过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来研究,即通过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所有权形式的变化来研究制度的变化。

(一)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由政府建立并直接领导的,财产所有权属于政府,财政由国家统一拨款,属于公益性组织,实行无偿的技术服务;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行政上隶属于国家农业部门,但在业务上只受上级推广机构的指导。

(二)部分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组织

20世纪80年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由特定农产品的生产者自己兴办、管理、分配,开展的专业性技术经济服务合作组织,大多是由从事相关产品生产经营的农业专业户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中自愿联合起来形成的有组织的合作或分工协作关系。农户作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主体,以独立经营者主体的身份,采取自愿原则,参加到专业合作组织中来。在合作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以合同协议形式确立权利义务责任相平等的关系,彼此间不存在等级差别。专业合作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根据市场要求,在合作范围内,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调整改善农户资源配置状况,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实现成员经济收入的增加。

(三)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组织共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为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对原来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了“断奶、断粮”,要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实施有偿的技术服务,同时授予他们经营农资(农药、化肥、种子等)的权利,以减少财政负担,改革原来低效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地加入到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等合作组织,使合作组织真正成为农民创办、农民管理、农民受益的农民集体所有的专业合作组织。

(四)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介组织共存

2000年以来,农村科技中介组织得到广泛发展,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介机构。政府单一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贯穿于整个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政府单一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一种主要制度形式;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专业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这种合作制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基本制度形式;其他各种市场主体创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组织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新兴力量,这类组织主要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根据农民要求为其服务,以营利为目的,股份合作制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形式。它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面向市场的主要代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的演变

(一)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建立得益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等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1950年颁布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条例》,要求农技推广体系应该有中央推广到县;1972年《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出台,明确规定县以下建立农技推广体系;[3]1980年,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系列服务,并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和农技推广站,1950年和1972年颁布的政策得到了落实。

(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地位得到巩固

1993年7月《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入了法制新阶段。[4]1999年7月,农业部、中编办、人事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强调了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重要意义,并做出一系列政策规定,并提出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新路子的要求。[5]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得以迅速发展

199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列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之一,并要求各级政府给予支持,保护其合法权益。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强调,要重视推动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推广实用技术和开辟新产业中的作用。1994年,中央4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协会示范章程》,引导农民专业协会真正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经济组织”。1994年,农业部和科技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协会指导和扶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配合、多方合作,为专业协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99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给予优惠政策:“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6]

(四)《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加快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

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决定》强调“要加强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7]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强调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现有县(市)、乡(镇)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要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要打破地域界限,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与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国务院2001年4月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8]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逐步形成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实行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等。

四、启示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人,如果说组织是社会游戏的角色,那么制度就是社会游戏的重要规则,[9]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受制度框架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影响制度的变迁。正是在组织不断地追求其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的组合进行边际调整,才有了制度的变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变迁也适应这个规则,如当政府创办的国家推广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时,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合作组织就出现了,同时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制也出现了。政府是一种政治组织,它在影响制度变迁路径和经济绩效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在制度变迁中,政府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任何形式的制度变迁都离不开政府的行为或法令的承认和确定,而政策就是政府行为的体现。

由于政府政策具有宏观指导性,政策的倾斜方向就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各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合作组织就是在大量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并壮大起来的,政策的支持使这些农村非政府组织摆脱了后顾之忧,使其真正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表,为农民服务。而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采取的“断奶、断粮”政策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另外,政策还具有滞后性,往往是政策制定出来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到落实,或者根本没有落实。如早在1950年和1972年就分别颁布政策要求县和乡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但是直到1980年这两项政策才得到落实。虽然也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政策落实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由此可见,虽然政策法规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由于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时,就需要政府不仅要制定适合各种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法规,尤为重要的是要监督政策法规的执行,使政策落实到实处,为农村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公平的发展环境,以促进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胡俊鹏,张俊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6):68-72.

[2][美]科斯,诺思,威廉姆森.制度、契约与组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潘宪生,王培志.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J].中国农史,1995,(3):94-99.

[4]李瑾,张宝成.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1994,(2):1-6.

[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眼宏观转变机制确保机构和队伍稳定[J].农村合作经营管理,1999,(12):16.

[6]顾龙生.1991~1992两年历程的记录——《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简介[J].党的文献,1994,(4):57-60.

[7]李剑阁.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学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引言的体会[J].北方经济,1998,(11):18-26.

[8]期刊评论员.要正确把握好改革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方向[J].农村合作经营经济,2001,(7):1.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需条件。作者认为我国应构建一个服务组织社会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服务全程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和产业化带动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面向“三农”提供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化服务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与拓展、农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和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我国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出现一系列不适应新形势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对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出构建的思路和建议。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成

我国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一套完整的单一型、垂直结构式的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服务通过政府行政指令进行安排,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化、水利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等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主要采取项目推广、项目示范辐射、技术承包、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经营服务、技术转让、公司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等主要服务模式。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了传统的农业推广系统外,层次不同、目标和功能各异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形式也不断涌现。科研院校通过讲课和培训等形式参与到了推广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正逐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由农村生产和营销大户、种养能手、相关农村科技人员等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或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逐步成为农村中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十分薄弱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只有大约0.3%左右,经费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行困难。就农技推广人员而言,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

㈡农业科技的产学研结合较差我国农技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倾向,缺乏凝聚力,既不利于自身发展,更不利于形成农技推广的合力。农业科研院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农户的经济社会条件缺乏一致性,针对性不强。农业研发在盯紧市场、瞄准需求方面做得不够,科技成果供需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度较低。

㈢农户作为农业科技的主要推广和使用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随着农村青壮年和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增加了输出地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

㈣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面有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缺乏一个传输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网络支撑,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不完善,仅局限于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传播,而对农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不够,也未能及时有效地反映科技服务需求。

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今后发展需求,借鉴国外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服务组织社会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服务全程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和产业化带动的完整体系。

㈠服务组织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组织由政府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它组织和自然人独立创设,该组织有自主的人事管理和收益分配权,其技术服务活动完全受市场驱动和制约。

㈡推广主体多元化除了充分发挥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作用外,还应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等多种农技推广服务的主体作用。

㈢服务全程化服务体系应该是以科技服务为主体,同时配套各类服务,为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及其它信息服务,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服务。

㈣服务手段现代化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现代化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的标志,要建立覆盖面大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为提高服务效率和发挥服务功能提供保证。

㈤产业化带动科技服务要有产业支撑,要通过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

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㈠创新推广理念与目标农业推广部门通过采用组织、教育、咨询、沟通等手段,引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拓展到农民的组织、教育、咨询、服务等领域,通过农民行为的改变来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农业推广目标应由单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产量拓展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提高农民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上来。㈡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科学界定推广机构职能,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职能。对于公益性职能,由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由财政全额供养;一般技术服务和经营服务职能,应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中剥离,由面向市场的技术服务组织承担。压缩非技术人员比重,并通过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技人员进行资格认定。根据区域和产业发展,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机构要进行相对综合,建立片区农业综合服务站。

在推广技术服务上,应变以技术为中心为以农民为中心,由推广以增加农产品数量为目的先进生产技术,不仅应拓展为农业生产产中环节技术指导,而应拓展到为产前环节提供信息、资金、种子种苗、农资等方面的服务,为产后环节做好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等方面的服务。

㈢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主体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开发和农技推广部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培训职能作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从培训、登记、财会制度、财政、税收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合作、营销合作、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鼓励具备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㈣完善和探索多种类型的推广方式在推广方式与方法上,将传统的行政层层传递的推广方式,改进为采用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产前信息、种子、农资等服务,以及产中技术指导及产后销售服务。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家大院,逐步建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与市场对接的专家大院新体制。推广“专家+协会+农户”、“专家+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把专家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让专家加入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合作社的信誉度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农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及其专家进驻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农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组装集成适应当地转化应用的农业新技术,解决影响园区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村电网建设

编者按:国家电力公司农电科技工作会议已于2001年6月召开。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对于今后农网应用"四新",提高农网建设水平,加快农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本刊将大力宣传这次会议精神。本期摘编了国电公司副总经理刘振亚的讲话、经验交流材料和农电工作部李振生主任的大会总结。其它内容将在今后的期刊中陆续进行报道。

1、我国农村电网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

1998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农电"两改一同价"的重大部署。经过三年来的建设和改造,农村电网发展规模、装备水平、管理基础和服务能力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全系统共完成投资1227亿元,占下达计划的93.72%。建设和改造35kV、66kV和110kV变电所4618座,主变容量4399万kVA,线路5.2万km,10kV线路64.1万km,低压线路210.3万km,累计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56万台,改造农村台区75.5万个,已有1867个县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累计完成竣工县1237个。

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电网共建成110kV变电所4017座,平均每县1.63座,主变压器6416台,容量17693万kVA。35kV变电所16395座,平均每县6.65座,主变压器26865台,容量11820万kVA,10kV配电变压器324万台,容量34458万kVA,110kV线路13万km,35~66kV线路31万km,3~10kV线路275万km,低压线路716万km。全国县及县以下总用电量为5669亿kW·h,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42.75%。乡、村和农户通电率分别为98.45%、98.23%和98.03%。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吉林省等5个省市实现户户通电;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宁夏等14个省(市、区)实现村村通电。

在我国农村电网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农村办电初期,由于受缺少规划、缺乏资金等历史条件所限,农村电网比较简陋,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差。"六五"期间,国家提出对农网进行恢复性改造,重点改造了设备陈旧和危及安全的供电设施。"七五"期间,农网改造工作开始从恢复性改造,逐步转为以调整电网布局、进行设备完善化、实施标准化建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开始探讨农网建设模式和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农村变电所小型化近期模式和远期模式。随着农村电力网络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农电系统提出了调度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强化了对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的管理,并开始尝试采用载波、无线为通道,进行具有"两遥"功能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试点工作。"八五"期间,强调对农村电网的科学化管理,注重电网改造以安全为中心,以节能为重点。为提高农网装备水平,制定了农网新设备开发计划,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了重合器、分段器和熔断器等21项产品,及时在农网中推广;县级电网调度被正式列为国家五级调度组成部分,调度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逐步达到了实用化要求,在县级电网调度实现科学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网推广新型节能设备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成10个节电示范县。"九五"期间,农网技术进步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和实施了《全国农村电网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九五''''计划要点》,重点解决了农网电能损耗高、供电可靠率低、电压质量差的问题,全面推进了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农网节电工作。

2、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农网改造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1998年,国家提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以后,各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促进了技术进步工作。到2000年底,全系统已经建设成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805座,35(66)kV无人值班变电所2295座,调度自动化实用化达标县507个,已有743个县建立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有近1000个县建有电力专用通信网络,配网自动化和MIS系统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成网架比较坚实、布局比较合理的农村电网,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都有较大提高,损耗明显降低。同时,积极推行变电所无人值班、配网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整体装备水平和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为保证农网改造工程的建设质量,国家计委和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各省电力公司在工程的组织实施中,坚持"科技兴网"的思想,认真贯彻工程技术标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将一批成熟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在农网中,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各单位推广应用"四新"项目达60余项。主要表现为五个特点:一是变电所无人值班开始普及。从"九五"开始的农村变电所无人值班建设,已经发展有常规式、小型化和箱式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经过多年实践,户外式、小型化、无人值班模式已经体现出应有的优越性。目前农网工程建设改造的变电所大多采用无人值班模式或过渡性方案。二是开关设备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无油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油断路器已被新型带有自具功能的重合器、分段器所替代,灭弧介质也从多油到少油,并逐渐变成SF6或真空式。既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三是自动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对电网的控制能力。调度自动化从"两遥"逐步扩展到"四遥",从简单的变电所监控发展到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远方控制和在线管理;县级城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实现了对故障段的隔离,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企业MIS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建设符合我国农村负荷特点的低压配电台区。随着农村配电变压器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多年来影响农网线损的64和73系列配电变压器已经被逐步淘汰,由S7型发展为S9型,现在S11型卷铁芯变压器也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此外,非晶态合金变、干式变和全密封变压器,以其节能、免维护等特点,逐渐在一些地区挂网运行;农村供电方式形成了单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混合供电方式,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五是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型绝缘集束导线具有线路绝缘化,架设方便、施工造价低等特点,在三相入户尽可能从末端保证三相负荷平衡、降低线损和保证供电安全等方面,与常规建设方案比较,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辽宁、山东、河南等地的使用,其降损、节能、扩容、安全、防窃电等方面呈现良好效果。此外,紧凑型综合配电箱、复合绝缘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新型防雷技术和接地体技术、绝缘线架设工艺、箱体架构的防腐、防锈处理技术的推广使用,也为提高农网改造和建设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3、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农网建设水平

作为在电力基础产业领域起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改造传统技术为起点,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项目为方向,以建设开放型、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为基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

农村电网作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建设和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是今后农电工作的重要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在农网建设与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这次农网改造工程,由于国家投入巨资,解决了多年来农网发展中的一些紧迫问题,提高了电网的整体实力。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在制定计划,确定方案,安排资金,以及工程组织建设等方面,把技术进步与创新放到突出位置。

第二,加快制定和实施农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电力公司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指导下,有关部门还组织制定了《农村电网"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五"农网科技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各公司要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总体规划和思路,认真制定本地区农电"十五"科技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市三大主导产业中,农业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农村科技体系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市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乡镇机构的多次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由乡镇回归到主管局,造成乡镇政府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全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专项的科技服务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1.强化政府科技服务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市、乡镇科技服务中心等推广机构的建设,努力构筑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资服务实体,组建了40余家乡镇科技推广服务站、962个村级服务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深入到户的市、乡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服务站和服务组的组建,不仅进一步畅通了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满足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新需求,而且还净化了乡村农资市场环境,为广大农民培养了一批科技服务队伍。但在政府主导科技服务方面,还应该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是作为全市公益性科技服务的龙头,市科技服务中心要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如与电台、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联办科技专栏,构建行之有效的科普平台。

二是要设立开通科技服务热线,构建了实时、高效的农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要发挥互联网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创办科技服务专业网站,构建现代网络传播平台。

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成立顾问团,组织科普志愿者成立科技支家下乡服务队,构建了立体互动的专家服务平台,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借助田间指导、媒体讲座等形式,构建较为完备的科技培训平台。同时,发挥示范基点和中介组织优势,推广、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成果,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开发平台。

五是结合**市的实际,围绕畜牧、食用菌、中药材和果品四个主导产业,重新调整科普协会成员,重点针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聘请省市专家、**市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农村致富能人成立**市科普工作队,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实地指导,深入乡村一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制,实现科技服务的“零距离对接”。

2.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主体。

一是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服务主体,并以政府角度进行扶持,使他们成为全市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是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对接,构建“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运作、多方参与”的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传播模式。另一方面,还依托一些科技含量高、社会与经济影响强、对大众科技服务热忱的涉农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和营销大户,建立科技信息产业联合体。通过对这些联合体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出去,辐射、传播给周边农村,带动了农民致富。

(二)发挥优势与创新模式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一是在做好“科技之冬”等传统科技服务及“科技信息村村通”、“户户通”等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同时,继续强化“公司+园区+农户”、“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等科技服务新模式,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二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与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之间矛盾为重要载体,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三)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1.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新手段。

2.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快捷、实用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四)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建设。

结合**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在乡镇、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推动乡镇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乡镇、社区每名党员分别于村、社区结对,并要求结合结对村、社区的实际至少为结对村和社区做一件实事、好事。

2、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村专业协会、科普基地、科技能人。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目前我市石咀蛋鸡协会已通过省级审核,并被省科协推荐参加全国评审。

3、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通过科技合作,借助技术、成果、人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如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会同有关部门,邀请有关专家、组织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全市各个乡镇及产业基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余次,参加农民达10000万余人,发放科技光盘200张,科技资料40000余份。

农村科技论文范文篇10

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7.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视三项任务

1.战略重点和布局

在科技项目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攻关。

"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科技的需求,大力发展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增产技术。(2)针对我国农产品品质较差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优质技术。采用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转化等多种途径,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不佳的状况。(3)针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技术,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4)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国际农业竞争的热点,要针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加速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5)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性强的特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以农机、节水灌溉机具、肥料、农药、农膜为主的支农工业技术研究,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6)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林业科学技术。开展生态林业、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以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体系。(8)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发展区域性综合配套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促进全国农业快速、持续、均衡发展。为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实施农科教战略西进紧急行动"。

中远期战略重点。(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4)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5)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6)改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7)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此外,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8)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管理水平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十五"期间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分流、制度创新为重点,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调整农业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进发展。

转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框架。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将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

分类指导。目前对农口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院所定位,分类指导。对从事农业、林业、气象、水利水文资源、生态环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对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分析测试、质量标准等的科研机构,要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具备研究开发优势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性企业或进入企业。

抓大放小,适当归并。根据未来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单位专业结构分布情况,应在专业重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依托综合性科研机构,稳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保留若干个研究院,按非营利机构运行,由中央管理;归并若干个科研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企业;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若干个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转化。

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变,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

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通过组建部级或地方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高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集聚农业最优秀科技人才,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

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九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与经验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较,还有相当差距。在利用化学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有的专家认为与国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与少耕理论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土壤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肥料利用率稳定在50%-7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减产科技

据专家估计,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虫行为机制、害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害虫与天敌间的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产后运输、贮藏、保鲜、加工设施和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据估计,北京因粮食储藏条件而导致虫蛀、霉烂和其他侵害损失的粮食总和达500万公斤。每年约有15%的生鲜果蔬损耗掉,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植物生物技术

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畜牧业科技

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农田灌溉技术

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农业信息技术

计算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从世界范围看尚属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林业科学技术

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战略思路和目标

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六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