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4:41:51

年味调查报告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1

写法和要求

1。标题。一般来说,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查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查的地区、调查的项目和“市场调查”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查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查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查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方式。

3。主体。市场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概要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这三点组成报告的主体。

4。结尾。这是全文的结束部分。一般有前言的市场调查报告,要有结尾,以与前言互相照应,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或是加深认识。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销售对象的数量与构成,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潜在需求量及其购买意向,如消费者收入增加额度、需求层次变化情况,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的变化、消费心理等。

市场供给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资源总量及构成,商品生产厂家有关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不同商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商品供给前景等。

商品销售渠道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种类与各渠道销售商品的数量、潜力,商品流转环节、路线、仓储情况等。

商品价格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成本、税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情况的反映等。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竞争手段,竞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

市场调查问卷结构

1。市场调整问卷的内容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家庭人口等。调查这些项目,便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具体分析。

调查内容。它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是所需调查内容的具体项目。

问卷填写说明。是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包括目的要求、项目含义、调查时间,被调查者填写时应注意事项,调查人员应遵守事项等。

编号。有时问卷还必须编号,以便于分类归档,便于计算机管理。

2。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时应注意

必要性,所提的问题应直接为目的服务,没有价值或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应列入。

可行性,应尽量避免列出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注意使用适合被调查者身份、水平的词句或用语。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2

写法和要求

1。标题。一般来说,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查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查的地区、调查的项目和“市场调查”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查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查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查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方式。

3。主体。市场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概要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这三点组成报告的主体。

4。结尾。这是全文的结束部分。一般有前言的市场调查报告,要有结尾,以与前言互相照应,综述全文重申观点或是加深认识。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销售对象的数量与构成,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潜在需求量及其购买意向,如消费者收入增加额度、需求层次变化情况,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的变化、消费心理等。

市场供给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资源总量及构成,商品生产厂家有关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不同商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商品供给前景等。

商品销售渠道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种类与各渠道销售商品的数量、潜力,商品流转环节、路线、仓储情况等。

商品价格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成本、税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情况的反映等。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竞争手段,竞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

市场调查问卷结构

1。市场调整问卷的内容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家庭人口等。调查这些项目,便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具体分析。

调查内容。它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是所需调查内容的具体项目。

问卷填写说明。是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包括目的要求、项目含义、调查时间,被调查者填写时应注意事项,调查人员应遵守事项等。

编号。有时问卷还必须编号,以便于分类归档,便于计算机管理。

2。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时应注意

必要性,所提的问题应直接为目的服务,没有价值或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应列入。

可行性,应尽量避免列出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注意使用适合被调查者身份、水平的词句或用语。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3

近日,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意在真实反映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其理解与广大群众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作比较,突出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二、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三、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不过,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四、“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最”是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五、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仅有7%的创业人数则清楚的说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的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的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六、“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市的受访者为12.8%,市的受访者为11%;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成都,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67.3%的人有盈利;未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只有36.8%有盈利。这组对比数据,是《成都大学生创业状况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近日披露的。2年,团成都市委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决定摸清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于是联合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2000份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回收率为84.7%;1000份针对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回收率为98%。调查组还对成都市5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对于创业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创业能力亟待提升。

七、就业状况好的工科生创业的少

成都市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工科最多,占31.9%。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者当中,工科专业的仅占10%;经济学专业的最多,占26.3%;第二是管理学专业的,占14.3%。

大学制造工程与科学学院的2006级本科生周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经一度有过创业念头的他,毕业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预订”。3000多元的月薪让他安稳地当起了上班族。调查报告认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业关系密切,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了解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大。工科生的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创业的比例较小。

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在把握创业机遇时,对政策的依存度较大,基于政府的组织号召、政策引导而走上创业道路的占38.75%。创业者尤其在资金方面对政策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遇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26.8%的创业者倾向于找政府部门申请资金。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中,对“政府最应该做的工作”的选择,最多的是“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占60.9%,可见大学生创业对政策的渴求度。

八、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67.3%有盈利

毕业以后,于年中旬开始创业,正在运营成都的大学生购物网站——同校网。同校网经营网络覆盖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位于成都的高校。告诉记者,按目前的经营状况看,到2011年5月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这意味着自己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至少再支撑一年时间。

调查报告显示,成都市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无盈利的占32.7%,月收入0.3万元以内的占48.4%,0.3万~1万元的占16.1%,1万~5万元的占1.9%,5万元以上的仅占0.8%。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则差得很远,63.2%没有盈利,创业收入在500元以内的占24%,500~1000元的占10.1%,1000~3000元的占1.8%,3000~5000元的占5%,5000元以上的仅占4%。

盈利不易,让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开始清醒地看待企业成长。起初想一年内做成本地大学生购物的第一门户网站,现在,他的目标是把网站支撑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总结自己目标的转变,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创业教育和实践。

调查报告印证了的感受。有38.2%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培训或讲座,30.4%的学生参加过1~2次,只有9.3%的学生参加过5次以上。而在“大学生对培训和讲座认同度”的调查中,认为“有些帮助”的占40.8%,“一般”的占29.8%,“帮助不大”的占14.8%,“帮助很大”的仅占11.3%。大学生对创业培训的认同度不高,表明创业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

九、建议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

“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惠朝旭表示,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调查报告发现,成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在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调查中,10.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授课,52.9%的大学生选择亲身实践。“用亲身‘试水’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说。

调查报告认为,目前的创业教育相对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讲座、演讲、选修课等理论层面,并且质量不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调查报告因此建议,创业教育可以将市属高校和中职院校当成突破口,开设kab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必修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创业夜校”、“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开展培训。与高校建立创业课程体系相呼应的,是应该依托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对初创企业进行巡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同时根据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4

近日,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意在真实反映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其理解与广大群众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作比较,突出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二、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三、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不过,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四、“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最”是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五、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仅有7%的创业人数则清楚的说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的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的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六、“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四川成都,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67.3%的人有盈利;未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只有36.8%有盈利。这组对比数据,是《成都大学生创业状况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近日披露的。2009年,团成都市委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决定摸清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于是联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2000份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回收率为84.7%;1000份针对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回收率为98%。调查组还对成都市5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对于创业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创业能力亟待提升。

七、就业状况好的工科生创业的少

成都市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工科最多,占31.9%。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者当中,工科专业的仅占10%;经济学专业的最多,占26.3%;第二是管理学专业的,占14.3%。

四川大学制造工程与科学学院的2006级本科生周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经一度有过创业念头的他,毕业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预订”。3000多元的月薪让他安稳地当起了上班族。调查报告认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业关系密切,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了解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大。工科生的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创业的比例较小。

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在把握创业机遇时,对政策的依存度较大,基于政府的组织号召、政策引导而走上创业道路的占38.75%。创业者尤其在资金方面对政策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遇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26.8%的创业者倾向于找政府部门申请资金。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中,对“政府最应该做的工作”的选择,最多的是“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占60.9%,可见大学生创业对政策的渴求度。

八、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67.3%有盈利

毕业以后,**于2008年中旬开始创业,正在运营成都的大学生购物网站——同校网。同校网经营网络覆盖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位于成都的高校。**告诉记者,按目前的经营状况看,

到2011年5月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这意味着自己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至少再支撑一年时间。

调查报告显示,成都市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无盈利的占32.7%,月收入0.3万元以内的占48.4%,0.3万~1万元的占16.1%,1万~5万元的占1.9%,5万元以上的仅占0.8%。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则差得很远,63.2%没有盈利,创业收入在500元以内的占24%,500~1000元的占10.1%,1000~3000元的占1.8%,3000~5000元的占5%,5000元以上的仅占4%。公务员之家:

盈利不易,让**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开始清醒地看待企业成长。**起初想一年内做成本地大学生购物的第一门户网站,现在,他的目标是把网站支撑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总结自己目标的转变,**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创业教育和实践。

调查报告印证了**的感受。有38.2%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培训或讲座,30.4%的学生参加过1~2次,只有9.3%的学生参加过5次以上。而在“大学生对培训和讲座认同度”的调查中,认为“有些帮助”的占40.8%,“一般”的占29.8%,“帮助不大”的占14.8%,“帮助很大”的仅占11.3%。大学生对创业培训的认同度不高,表明创业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

九、建议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

“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惠朝旭表示,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调查报告发现,成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在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调查中,10.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授课,52.9%的大学生选择亲身实践。“用亲身‘试水’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惠朝旭说。

调查报告认为,目前的创业教育相对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讲座、演讲、选修课等理论层面,并且质量不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调查报告因此建议,创业教育可以将市属高校和中职院校当成突破口,开设kab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必修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创业夜校”、“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开展培训。与高校建立创业课程体系相呼应的,是应该依托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对初创企业进行巡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同时根据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5

一、审计调查的特点和作用

审计调查是调查研究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调查研究,它是和利用审计手段密切结合的。也就是说,在调查中要结合核查会计凭证和财务账表以及有关资料。因此,审计调查审计人员并不陌生,但在审计实践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运用。其实,审计调查所具有的长处和优点是审计无法替代的。审计调查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审计调查覆盖面广,有利于解决审计面“窄”的问题。由于受审计力量和审计手段的限制,每年审计计划安排的审计项目,与管辖的审计对象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审计监督的空白点,另外,对审计计划安排的审计项目,一般情况下也只抽查了部分分支机构,由于审计面太窄,一些重大的问题得不到监督和及时反映。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审计调查。审计的单位少,而调查的单位多;审计的面窄,而调查的覆盖面广;审计获取的情况问题单一,是微观的,而调查获取有代表性的问题多,是宏观的。2.审计调查能围绕中心工作,解决审计“鞭长莫及”的问题。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检查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反映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往往会遇到“鞭长莫及”的情况。如个体民营企业的税收征管情况,改制后的房地产企业政府基金情况问题。三、审计调查方式灵活,针对性强。审计调查“活”在哪里?一是审计程序相对简单;可以在项目审计之中进行,也可以单独立项进行;二是方式活,既可以统一制定审计调查表,将要调查的内容让被调查单位一一填写,掌握面上的情况;又可以召开座谈会,听取和了解许多"活"情况;还可以通过查账和调阅文件资料,掌握证据和核实数据;三是审计调查的内容针对性强主要是指审计调查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某一专题,或根据审计发现的线索,有的放矢,广泛地开展调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既可以围绕领导关注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专项审计调查的题目,如减轻农民负担、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滥收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等;又可以根据审计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组织人员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专门调查;还可以对现行法规滞后或不完善的现象进行调查,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四、审计调查与审计互为关联、互为补充。审计调查对审计工作本身来说,既可以是项目审计的结尾,如对大量微观审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也可以是审计工作的开始,即通过审计调查,全面地了解各自监督范围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方案,均衡地安排审计工作。因此,审计需要审计调查,审计调查离不开审计。一是审计调查能够取得在被审计单位无法取得的证据。任何经济业务都有交易双方,而我们审计的通常只是其中的一方,对一些可疑或异常的交易只有到对方去调查,才能弄清这笔业务的真实情况,取得直接的证据,离开了审计调查,许多问题都无法定性;二是审计调查有助于发现大要案线索。审计中发现很多疑点和异常的经济业务往来及资金走向,如不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调查最后则不了了之;三是审计调查可以规避审计风险。由于审计调查项目本身不直接实施处理处罚,揭露与反映问题便是审计调查的第一责任,审计调查结果能够引起更高层次关注,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审计手段的弱化、软化问题。总之,审计调查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审计的重要补充,能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更好地为宏观决策服务;能扩展审计监督的范围,扩大审计的影响,深化审计成果;此外审计调查目的性强、涉及面广、重点突出、方式灵活有效,能解决审计中所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审计调查成果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结合得更紧密,更容易引起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的重视,是实现高层次为领导机关科学决策服务的有效途径。

二、审计调查与一般项目审计的区别

审计调查是审计工作特有的手段之一。它既不同于其他行业调查,也不同于一般项目审计,具有范围广、覆盖面大、针对性强、工作方式方法灵活等特点。那么审计调查与项目审计具体区别是什么?下面就审计调查与一般项目审计在目的、程序、对象、要求、作用等方面做一比较,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各自的特点。从目的看,二者是相同的,都是为国民经济的宏观正常运转服务。即从微观入手为宏观服务,但就一般项目审计的目的而言,主要是对某个单位或行业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的确认和评价。而审计调查的目的是针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对一些方针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目的性更强。从程序看,审计调查是以审计为基本手段的调查,这是与其他行业调查的区别所在。审计的规范、准则同样适用于审计调查。但毕竟调查不是审计,在程序上是有区别的。在通知书送达方面,在实施审计调查前送达被调查单位即可,没有提前3日送达的要求;在报告征求意见方面,调查组在向审计机关提交调查报告前,可以征求被调查单位意见,也可以不征求被调查单位意见,具体由调查组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相对于项目审计的审计报告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规定,程序上简化一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成果表现方面,审计调查结束后,审计机关对审计调查报告审定后,直接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调查结果,而不直接向被调查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从对象范围看,一个审计项目的对象一般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即一个法人单位。审计调查客观上要求有一定的量和面,可同时针对全行业或不同法人单位就拟订的内容开展调查,对象范围要广。从对审计人员的要求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规范,项目审计有较固定的模式,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财政财务知识为基础,对各项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正确把握。而审计调查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有查账的知识,更侧重与调查内容相适应的管理知识、专业知识、政策水平,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等等。写作水平相对要求高,调查报告不仅要揭示存在的问题,更要有问题的成因分析,要有调查结论和改进建议。由于存在上述的不同,导致两种方式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同。项目审计对问题的处理或评价是具体的,针对某事或某项具体行为,对被审计对象具体行为的纠正有较强的作用。对上级管理者而言,它能较具体地了解某单位某事项的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而审计调查涉及的面广,层次高,政策性强。对被调查的个体而言,不出具具体行为的处罚纠正决定,但对领导和决策层而言,可以更好地发挥参谋作用,提供宏观决策和政策调整的依据。此外,两种方式必要时可以互相转换,项目审计发现的突出的、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可以通过审计调查扩大信息量,分析深层次原因,为决策提供依据;审计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单位有重大的违反国家财经法规行为,审计机关认为有必要进行审计处理、处罚的,可以立项审计,作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或移送有关部门。总之,由于目的性强,程序简单,建议和结论层次高,所以对审计机关而言,适时合理地开展审计调查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审计调查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审计调查一般程序

审计调查工作程序包括调查项目计划、调查准备、组织实施和总结报告四个阶段。

第一、计划阶段。专项审计调查事项应纳入计划管理。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计划,是指审计机关按年度对专项审计调查项目预先做出统一安排。专项审计调查能否取得成效,调查结果能否引起有关领导和决策者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项目编制是否合理。因此,编制审计调查项目计划是审计调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审计调查项目的确定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要根据审计资源状况,统筹协调,量力而行,避免交叉。在实际工作中,既可以根据日常审计中发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确定计划任务,也可以根据群众举报、来信来访提供的线索来确定调查项目。

第二、准备阶段。主要是成立审计调查组,制定审计调查方案,制发审计调查通知书。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调查项目计划确定具体调查项目,并根据项目大小和预计工作量的多少,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调查组,一般情况下审计调查组由一名审计组长和若干名审计人员组成,较大项目,也可以确业一至两名副组长。由于审计调查具有较强的宏观性,不同于一般的项目审计,审计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计调查组成立以后,应制定切实查行的审计调查方案,对全部调查工作作出总体的规划的安排,以确保审计调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第三、实施阶段。审计调查通知书送达被调查单位后,审计调查组即可进点实施调查,这是审计调查的实质阶段,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向被调查单位讲明来意,接受被调查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等;二是审计人员具体实施调查和取证过程,包括审查被调查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目、报表,查阅与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等。

第四、报告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第一层是审计调查组提出审计调查报告。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各调查小组应抓紧时间分头汇总调查取证材料,业务处长要适时召开审计调查组情况汇报会议,交流各调查小组按方案组织实施的基本情况,讨论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明确或统一有关资料的计算、归类反映口径,分析调查中有关问题的原因,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研究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指定专人(主审)起草审计调查报告,报告形成以后还应组织讨论、修改数次,定稿后递交审计机关。第二层是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审计机关收到审计调查组提交的审计调查报告后,应对报告进行审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调查结果。涉及重要案件线索的,要求审计调查组整理证据资料并拟制移交文书,经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审定后,移交有关部门。

实践中审计专项审计调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结合型。有的称之为“吸附型”,是在经常性审计中对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审计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向有关领导部门反映和提出建议。结合一般项目审计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的,审计机关可以不另行送达审计调查通知书,而只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在审计通书中明确相关专项审计调查事宜。如对教育局的财务收支审计,可在审计通知书中明确,此次审计将对市属XX所中小学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这样在实施教育收费审计调查时则不必另发审计调查通知书。审计结束后,教育部门财务收支审计按审计程序办理,教育收费审计调查则可以整理出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经审计机关审定后直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又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可以结合若干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象XX户个私民营企业税收征管情况调查,XX户三资企业税收征管情况调查,XX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调查,XX户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开户情况调查;XX户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征管情况调查等,都可以作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之一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且不需另发审计调查通知书,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工作方案必须包括这些内容,在向财政、税务部门送达的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通知书中必须明确这些内容,这样可以起到一次进点,完成二项或多项任务,调查结果有的可以作“两个报告”的内容,有的则可以形成专题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

(2)专题型。有的称之为“专项调查”。这种调查是根据特定的目的、范围和时间,对某一经济事项,某一系统、某一行业或某一问题中众多审计调查对象所进行的审计调查。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审计调查的目的和已掌握线索、疑点,确定审计调查的对象和范围,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范围,采取不同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调查;它既有特定的内容范围,只涉及某一方面的问题,又有特定的时间范围,只要求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完成与审计调查事项有关的内容与任务。采用这种调查方式,能使审计人员方向明确、目标集中、重点突出,便于针对问题实施追踪,发现深层次问题;能适应各级领导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经济的、行政的以及政策法规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能节约审计时间,在相同的时间里,可以调查更多的审计对象。同时,可以围绕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形势,从个性中理出共性,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归纳,向有关领导部门反映和提出建议。如房地产企业代收代缴政府基金的审计调查、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情况审计调查、企业税外负担情况调查、土地出金让征收管理情况调查、政府负债情况调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使用管理情况调查、政府农村五件实事专项使情况调查、社区物业管理基金收支管理情况、城镇居民拆迁补偿资金调查、社会保障资金征管情况等都可以以专项或专题的方式开展审计调查,这些项目相对“结合型”审计调查而言,面更宽、独立性更强,一般不宜结合项目审计之中进行。“专题型”审计调查,审计机关要单独立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之内,实施审计之前要向被调查单位送达审计调查通知书。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项审计调查任务涉及较多被调查单位时,不需要一个单位专门一份审计调查通知书,可以用同一文号审计调查通知书的副本或复印件,也可以使用主送单位为填制式审计调查通知书。

上述这两种类型的审计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观察、问券、查询、函证、审核、抽样、座谈等调查方法。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灵活处置,灵活采用。

四、审计调查方案拟定与审计调查报告的撰写

1、审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审计调查方案是对全部调查工作做出的总体规划和安排,是落实审计调查任务、检查考核项目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审计调查的纲领。审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调查目标。即审计调查的出发点和要达到什么目的。主要说明为什么进行审计调查,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要达到什么目的。

第二、调查范围。主要说明审计调查的对象以及调查对象的区域分布和类型分布等。

第三、调查内容。主要说明审计调查的具体事项,调查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并与调查目标相适应。

第四、调查程序。主要说明审计调查所遵守的工作步骤和操作规程。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专项审计调查准则规定的程序实施调查。如拟制审计调查方案、送达审计调查通知书,出示工作证件、取证要求、提交审计调查报告。

第五、调查时间和人员分工。主要说明审计调查起讫时间,调查过程中各阶段的进度以及审计调查组人员具体的责任。在安排调查时间和人员分工时,要充分考虑审计调查的时效性和调查组成员的专业特长,以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调查任务。

2、审计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审计调查报告是审计调查工作成果的综合反映,审计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调查的范围、内容和起止时间。这与审计调查方案中规定的调查范围、内容和起讫时间基本一致,但是实施调查时对方案的相关内容有调整的,应以调整实际范围、内容和起讫时间为准。

第二、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即调查事项的客观情况。这部分应采取直述、白描的方法,不应夹杂审计调查组和审计人员的意见和看法,力求客观、实事求是。

第三、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这是审计调查报告的重头戏,在问题的集中、分类基础上即审计调查过程对被调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类、集中的基础上,审计调查报告应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如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问题发展的规模、程度和趋势,问题的性质及其已造成的后果和影响等。指出问题要以事实为基础,证据要充分,分析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切忌罗列事实、纠缠枝节问题。对原因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法、分类法、归纳法。

第四、调查结论和改进意见。审计调查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调查事项得出的结论,以及提出的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第五、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3、审计调查报告编写要求

第一,审计调查报告应当事实清楚,数据准确。调查报告中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表述清楚,所列举的事实要清楚,所使用的数据要准确、真实、可靠。只有这样,审计机关才能根据报告对相关调查事项做出正确评价,得出正确结论。

第二,审计调查报告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调查中如实反映调查事项的真实情况,不偏不倚地进行评价,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第三,审计调查报告应当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一方面审计调查报告的基本要素齐全,内容要能够反映调查事项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调查报告还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紧紧抓住主要问题,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论。

第四,审计调查报告应当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就是将报告内容进行归类和条理化,段落和段落之间既要有联系,又要有明确分工;结构合理就是报告的内容框架应合理、规范,主次问题排列合理。一般模式是主要问题在前,次要问题在后。在讲问题时要先说事实、摆情况、后评价,再提意见和建议。此外,审计调查报告的文字表达要力求准确简洁、通俗易懂。

五、审计调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遵循依法调查的原则。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同样也是审计调查的灵魂。因此,审计调查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审计管辖限制原则。审计调查受法定审计管辖范围的限制,不能越权。审计机关不能因为审计调查不涉及处理处罚而任意扩大审计调查范围。但是,上级审计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调查,为节省审计资源,减轻被调查单位的负担,应防止不必要的重复调查。

二是客观公正与求是原则。审计人员在办理审计调查事项时,以独立、超脱的眼光看问题,不偏不倚地对待调查事项,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对调查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切实反映,不主观意断。审计人员与被调查单位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三是严格保守秘密原则。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调查中知悉国家秘密和被调查单位的商业秘密,必须守口如瓶。如有泄露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必须严格把握立项关键环节。审计调查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立项是关键,因此,审计调查立项应充分论证,切忌草率。通常情况下,除政府交办调查项目外在立项要考虑要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宏观性。这是审计调查项目在立项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审计调查项目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局部的微观现象,至少也要定位行业或系统这个层面上,否则审计调查结果的影响面就没有宏观性和代表性,最终成果也难以转化。没有宏观意义的审计调查,其效率效果远不如具体项目审计。如开展中小学教育收费情况的审计调查。在立项时必须考虑被调查学校的量要点所有中小学的30%以上,如果只调查3—5所中小学,即便存在乱收费现象,其调查结果也没有代表性。

二是服务性。审计调查的目的是及时向政府提供经济运行信息,促进宏观调控,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就决定了审计调查出发点与落脚点,如同揭露问题目的在于纠正问题一样,因此审计调查项目在立项时要有明确的服务目标。审计调查报告不仅揭露问题,更重要是提出建议与对策应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纠正问题、或推广某种经验做法的载体和抓手。如改制企业税收及职工养老基金缴纳情况,既要如实反映改制企业税收和职工养老基金征管中的问题,还要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这样的报告有血有肉,很容易党委的政府重视。

三是前詹性。审计调查项目在立项时,许多苗头性或潜在性问题,一般不为领导知晓,但却对经济政治工作的发展构成破坏性影响。对这类调查项目立项时要有前詹性,不因问题暴露的不充分或暂时而搁浅,比如前几年挂牌的校办福利企业骗取优惠政策退税问题;挂牌的开发区,大批农民失地问题;机关办三产等在当时都只是苗头性问题,甚至被当作经验推广,但这些总是的背后隐藏着及其复杂政治经济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审计调查,及时向党政部门报送此类问题审计调查报告,对完善宏观经济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又比如当前比较突出的是政府大量负债进行城市化建设,现代人建设子孙后代还账问题,今后财政不勘重负,如果对政府负债建设资金进行调查其意义也是很深刻的。

四是时效性。这是审计调查必须考虑的问题,有些问题的表面现象领导已知晓,但缺少有力的、翔实的第一资料,决策和决心难下。显然这类审计调查的目的是为领导解决问题提供定量、定性的决策依据,以解燃眉之急,一定要突出一个“快”字,在项目计划安排上要急事先办,在审计力量配备上要集中精兵强将,“炒冷饭”的项目即使质量优良,也只是“雨后送伞”,意义不大。

3、必须准确真实获取调查证据。审计调查的实施过程主要是获取、鉴定和使用证据过程。审计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灵活运用取证方法。通常情况下主要通过检查、监盘、观察、查询、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取得被调查单位的有关材料。也可以运用召开座谈会等方法获取相关证明材料。上述方法要灵活掌握,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是出示合法有效证件。审计人员在向被调查单位之外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时,应当出示本人的工作证件(审计执法证)和审计调查通知书副本(复印件),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取得接受调查者的信任。

三是客观公正事实清楚。取证材料应当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具有足够的证明力,能够证明相应的调查事项。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任何主观意断的东西;相关性:是指证据与调查事项之间存在某种实质性的联系;充分性:是指证据足以证明相应的调查事项并形成合乎逻辑的结论。合法性:是指证据符合法定种类并依照法定程序取得。

四是签名盖章以示负责。审计人员取得的有关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其他重要事项的证明材料,应当有提供者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不能取得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审计人员应注明原因。提供者拒绝签名或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证明材料仍然有效。

4、必须慎重处理调查中的有关问题。由于审计调查是审计机关就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对被调查单位进行专门调查活动,不属于审计机关对被调查单位的正式审计,因此在审计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即使发现被调查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也不能对被调查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而应当及时将报告派出审计机关,由派出审计机关决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处罚。审计机关认为有必要对被调查单位进行处理、处罚,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的审计职权和程序进行。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为了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防止随意执法、任意执法,保障被调查单位的合法权益。

附注:专项审计调查的概念:

(1)是指审计部门对对一个行业、一个系统或者一个经济侧面所存在的流弊,或为弄清某一经济问题,进行比较全面详细考察了解活动。(中国审计大辞典)

(2)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审计机关主要通过审计方法,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专项审计调查准则)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6

关键词:实践性探究学习;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由学生自己策划、动手执行及进行自我评估的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在研习一个特定专题的同时,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现有知识得到运用发挥,还可能从中发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自己的学习水平得到综合提高,并获得一种自主地建构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会如何学习,懂得如何获取知识的目的,激发自主学习的精神。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是一门跨领域、门类比较复杂的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但鉴于小学生知识结构简单、认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原则,以课本所学内容为基础,结合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开展一些切合实际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和各校科学骨干教师将自己所在学校的小学生分成了两个年龄段,即三四年级学生年龄段和五六年级学生年龄段,分别作了如下尝试。

一、研究性学习在三四年级学生中的尝试

利用科学实验、集体活动、制作科学小报等形式将实践探究活动开展起来,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自信心,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1.利用科学实验,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例如,三年级的《种植凤仙花》《蚕的一生》,四年级的《花、果实、种子》等课,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进行记录。许多学生在家中种植了凤仙花,并做好了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记录;许多学生从校门口的小店买了小蚕和桑叶,从小蚕长成大蚕到吐丝作茧,这些过程他们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样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利用集体活动,开展实地考察,培养实践探究能力实验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拉练活动,这是有效利用自然环境使科学教学得以充分开展的良机。在拉练前,先让学生明确一些考察任务,到达目的地后,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各小组要完成自己的考察任务,并以书面形成写一篇考察报告交回。内容可以是当地的植物分类、农作物种类及水域污染情况等。3.开展科学小报的制作、评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从事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研究专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制作小报的形式进行学习。比如三四年级的科学书中就有资料库,教师可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收集,如,图片、文字、数据等都是非常有用的资料。学生可以4人为一组,合作编写一份科学小报,通过评选,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高积极性。

二、研究性学习在五六年级学生中的尝试

以小组合作形式,通过课题或专题研究,广泛联系社会实际,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根据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适合开展一些专题性较强的研究性学习。专题可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由教师确定,但最好是选择一些实践操作性强、资料来源丰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1.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多种知识,利用科学黑板展示系列活动实验骨干教师要求五六年级学生每两周班级出一次黑板报,结合科学课教材的特点(每四周上完一个单元),科学骨干教师组织学生从网络、报刊、书本上收集本单元有关的材料,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并定期评出“科学之星”和“阅读之星”等。

2.结合社区环境,配合社会活动,开展实践调查、专题研究在课外,实验学校组织学生对居民小区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小区绿化被破坏的原因,写出了《珍爱绿色》和《影响小区环境各因素调查报告》等调查报告;组织学生在市场上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结合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写出《通化县水污染调查》《通化县生态环境调查研究》等调查报告。学校曾要求学生在暑假中收集废电池,实验教师抓住契机,布置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学生通过参观、调查、资料学习等途径研究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写出《关于废电池、纸手帕、垃圾袋的调查研究》等调查报告。

3.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我们学校的下午第三节课是兴趣活动时间,我们学校目前有“趣味实验”“科普活动”“电子百拼”“小制作小发明”等小组,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提高了创新能力,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参与实验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我认为小学科学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要注重探究实践学习的过程,比如,学生参与的程度、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感悟到什么、体会了什么等,而且也要注重课题或专题的研究结果,即对某一知识点是否能正确地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有序地进行跟踪评价,避免研究过程的失控和研究结果的偏失。

作者:贺伟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时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7

一、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法律制度基础与矫正理念

(一)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法律制度基础——少年司法制度。要理解美国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就必须先理解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189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通过了《无人照管、疏于管教及罪错少年的矫治与监管法案》(AnActfortheTreatmentandControlofDependent,NeglectedandDelinquentChildren),即广为人知的《少年法院法》。这标志着美国,也是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独立的少年法院,意味着美国的少年司法体系首次与传统刑事司法体系实现分离。同时,这也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司法理念的分离。建立在“国家亲权”(ParensPatriae)基础上的美国少年司法体系,旨在维护少年的最大利益,把罪错少年从传统刑事司法体系的严刑中转移出来,在独立的保护与福利型的司法体系中,给予罪错少年个体化的矫治康复措施,促使他们复归社会。这与传统刑事司法中的惩罚、报应、维护社会正义等理念有根本区别,也是美国少年司法体系得以独立的前提与基础。[4]国家亲权理念,是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得以建立的哲学基础。在英国的影响下,美国自殖民地时代就秉承国家亲权理念。这一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国家是儿童最后的父母,对儿童负有责任;其次,国家亲权高于父母亲权,如果父母不能适当的履行其监护权时,国家有权剥夺父母的这种权利;最后,国家在履行亲权时,要以儿童为本,维护其最大利益。国家亲权的理念根本性地改变了国家与儿童的关系。在19世纪后,这一理念被少年司法领域广泛引用,奠定了美国福利型少年司法的基础。[5]美国少年司法体系保持着其独立性,在理念、程序与处置上,皆与成人刑事司法体系不尽相同,少年法庭甚至在用词的选择上也非常慎重,以避免对罪错少年的“标签化”。例如,用“罪错少年”(delinquent)的称谓代替“罪犯”(criminal),用“处置”(disposition)代替“量刑”(sentencing)等。(二)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理念——康复主义。在美国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背景下,康复主义的矫正理念在美国罪错少年的社区矫正中占据主流。康复主义矫正理念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主张对罪错少年施以康复和矫治的措施,而非惩罚,其最终目的是促使罪错少年重归社会。“医疗模式”是康复主义矫正理念的主要表现形式。康复主义的潜在假设是,罪错行为并不是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而是由各种内外因素所引起的,因而罪错行为就像“疾病”,而矫正就是“医生诊病”,是识别导致犯罪的风险因素并“对症”消除它们的过程。因此,美国罪错少年的矫正过程借鉴了许多医疗上的方法和词汇,如犯罪病理学(Pathology)、交叉感染(Infection)、诊断(diagnosis)和矫治等。[6]在医疗模式的指导下,美国非常注重对少年罪错的风险因素研究,识别了大量与少年罪错行为相关的风险因素。同时,为保证教育矫正的有效性,美国在社区矫正中广泛地运用个案调查评估等方法,以便如“诊病”一样确定罪错行为的“症结”所在,并聘请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参与矫正,为罪错少年设计个体化的专业矫治方案和项目。康复主义的矫正理念是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实践基础,直接促使美国产生了大量针对风险因素的、专业化的社区教育矫正项目及其相关研究,促进了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实践的个体化、科学化与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个案社会调查、循证教育矫正、恢复性矫正等矫正模式与方法的兴起与运用。20世纪80年代,由于矫正效果不尽如人意,美国民众开始质疑康复主义矫正理念,并普遍地倾向于更加强硬、严厉的惩罚措施,有学者开始质疑美国对罪错少年的社区教育矫正理念,在“康复”与“惩罚”之间摇摆不定。[7]但康复主义矫正理念目前仍是美国少年司法矫正的主流,因为康复主义更加符合美国少年司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与公众的期待。[8]

二、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实践特征

美国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和康复主义的矫正理念,决定了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体现出一些实践特征。(一)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对象与体系的连续性。美国少年司法体系具有独立性,学者们普遍认为其司法程序是民事的而非刑事的。[9]正因如此,比起严格的刑罚执行活动,美国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更像某种“帮助”或“服务”。而突破了刑罚的框架后,美国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具有更广泛的矫正对象与完整连续的体系。美国的社区教育矫正不仅针对违犯刑法的罪错少年,更针对普通违法少年和未触犯法律的越轨少年等群体。相关机构根据矫正对象罪错行为的严重与危害程度,给予不同强度与针对性的社区教育矫正。例如,未触犯法律的越轨少年可以自愿或通过父母、老师的转介进入社区教育矫正机构,如青少年服务局(YouthServiceAgency)或家庭服务局(familyServiceAgency),接受预防型的教育矫正。美国非常鼓励这一方式,这是有行为问题但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青少年,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家庭获得帮助与服务的重要途径。而犯有轻罪或非暴力犯罪的少年,则可以通过转处制度(diversion)提前离开正式的少年司法程序,直接进入社区教育矫正机构进行矫正,以避免正式的司法程序所留下的记录和产生的不良“标签”,这是美国少年司法中的“非正式”社区教育矫正。美国许多州都设置了初犯项目(Firstoffenderprogram),初犯项目并不只针对“初犯”的少年,概括来讲是针对需监管少年、轻罪少年和非暴力犯罪少年的转处项目。初犯项目往往包括多种类型的教育矫正措施,包括对受害者赔偿、社区服务、职业训练、教育和咨询等。(二)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处置的灵活性。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处置的灵活性有赖于美国少年司法体系的特点。相比于刑事司法的“量刑”,美国对少年案件的裁量是个体化的、模糊的和灵活的。“罪刑相适”原则能执行社会正义,却并不能反映少年独特的个体境况和需求,这不符合美国少年司法的目的。因此,美国的少年法官在案件裁量时,会依据个案情况,附加个体化的社区矫正“特殊条件”,为每个罪错少年“量身定制”最适合的社区教育矫正规划。美国的少年法官与社区矫正官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discretion)。少年法官在进行少年案件的裁量时,个体化原则(Individualization)是最重要原则之一。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法律规定,每个少年、每个家庭、每个受害者都是独特的,因此对少年案件的处置必须最适合于罪错少年的矫治、监管、康复和福利。[10]此外,罪错少年的社区矫正官在矫正过程中也有重要的话语权。少年法庭在判处罪错少年社区矫正时,经常附加“模糊”的条件,如“遵循社区矫正官的建议”等,这事实上给予了社区矫正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而社区矫正官也会依据他们所了解的罪错少年个案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安排适当的、个体化的社区教育矫正措施。这种灵活性使美国的社区教育矫正一方面能够最大化地满足罪错少年的个体需要,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美国社区矫正的混乱状态。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中,少年法官、社区矫正官的司法权限重叠不清,造成了教育矫正的“碎片化”问题。[11]此外,由于美国的少年法官和社区矫正官掌握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对罪错少年的社区矫正过于依赖于少年法官和社区矫正官的个人判断。有研究指出,由于缺乏客观的社区矫正标准,美国的社区矫正存在非公正情况,有些社区矫正官甚至具有“种族主义”倾向,在对非洲裔美国少年进行矫正时,倾向于选择更严厉的惩罚性措施而非教育矫正。[12](三)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非强制性。正因为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服务”性质,因此,许多情况下社区教育矫正的参与是不具有强制性的。罪错少年的社区矫正官会以“建议”的形式向罪错少年及其家庭推荐某种适当的教育矫正课程或服务,罪错少年可以自愿参加,不具有强制性。有时,罪错少年可以通过自愿参与一些社区教育矫正课程等,争取少年法庭和少年社区矫正官的“从轻处置”。美国社区教育矫正的环境更加宽松,这不易引起矫正对象的逆反与对抗,使教育矫正更易于被矫正对象接受而发挥真实效果,但是罪错少年身心发展并不成熟,且大多是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特殊群体,将社区教育矫正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矫正环境过于宽松,很可能造成社区教育矫正的实施困难与效果低下。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国罪错少年的社区教育矫正是完全自愿的。美国的少年法官和少年社区矫正官具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他们认为必要,可以强制性地要求罪错少年,甚至包括其家长一同参加某种特定内容的教育矫正,如心理辅导和情绪控制课程等,如果罪错少年拒绝或未按要求参加,则可能要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但这种强制性的社区教育矫正又与美国社区教育矫正“服务”“康复”的初衷产生了矛盾。(四)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运行的市场化。美国的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是一种“服务”,遵循“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服务”是有偿的,矫正对象需要缴纳一定费用。以美国得克萨斯州为例,得克萨斯州的少年社区矫正部门将其下45%的教育矫正项目通过合同外包的方式,外包给专业的矫正服务机构负责,它们绝大部分是私立或半私立的机构。[13]美国的付费社区教育矫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使专业机构承担专业服务,提高了教育矫正的效果,但这种模式也广受诟病。目前,美国有21个州的少年社区矫正部门向罪错少年收取“监管费”(SupervisionFee),根据其社区矫正时间的不同,监管费从1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平均每人每月的监管费为50美元左右,这些费用还不包括咨询、药物测试与治疗等专业化矫正所产生的更高额收费。[14]事实上,收取费用与少年社区矫正的初衷相悖。首先,卷入少年司法系统的少年往往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社区矫正的费用会给他们的家庭造成债务或沉重的压力。而一旦这些罪错少年不能按时缴纳费用,他们就可能被认为违犯了社区矫正条件,从而面临监禁或社区矫正的延期,这与促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目的相背离。其次,教育矫正费用所带来的压力,使罪错少年无法专注于行为的改变和自身的发展。而一旦他们对收费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这种质疑很容易转变为对少年司法制度本身的质疑,这会极大影响罪错少年对社区教育矫正的服从性,也必然会影响教育矫正的效果。

三、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实践方法

在美国康复主义矫正理念的指导下,美国罪错少年的社区教育矫正体现出个体化、专业化、发展性等潜在要求,这也直接促进了美国社区教育矫正中个案社会调查、循证教育矫正,以及恢复性矫正等方法的发展。(一)个案社会调查法在社区教育矫正中的运用。对每个卷入司法程序的罪错少年进行个案社会调查并出具相应的社会调查报告,是保证社区教育矫正个体化和针对性的前提和基础。在美国的少年司法中,对每个卷入少年司法程序的罪错少年进行个案社会调查,并出具社会调查报告(socialinvestigationreport)或社会研究(socialstudy),是每个少年案件必不可少的程序,也是社区矫正官制订个体化教育矫正计划最重要的依据。美国的社会调查报告,之所以也被称为“社会研究”,是因为社会调查报告中,不仅包含罪错少年个人、家庭及社会关系等客观背景信息,还包括在客观信息基础上对其进行的标准化评估结果,以及专业人士给出的教育矫正建议等。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少年法官委员会指出,在一份标准的社会调查报告中,至少应包括[15]:少年的罪错行为及严重性;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行为模式;少年目前身体、智力、情绪和社会化的发展程度,并且基于这些信息理解少年目前的行为和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行为问题;少年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态度,以及他们的态度会对罪错少年重新适应社会造成的影响;必要的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医学报告及评估;就业情况和就业机会;基于社会调查事实基础上的社区矫正官对其的评估结果,以及建议性的处置措施等。这些信息层层递进,较为全面地描述出罪错少年的背景、现状、需求,社区矫正官往往以此为基础和参考,开始专业化、个体化、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矫正。伴随着社区教育矫正的进程,社区矫正官会不断补充罪错少年社会调查报告中的内容,使其尽可能详尽和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就像罪错少年的“个人档案”一样,跟随他们历经整个少年司法的过程。而正是由于社会调查报告在美国社区教育矫正,乃至整个少年司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美国许多州法律规定必须要分配足够人力和专业资源,按时高质量地完成社会调查报告。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就规定要优先划拨足够的人手和资源完成罪错少年的社会调查报告,如果少年个案被羁押,则限时10个工作日内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其他个案的社会调查报告完成时限则是3周。[16](二)循证方法在社区教育矫正中的运用。199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谢尔曼(L.Sherman)和同事发表了长达600页的研究报告《预防犯罪:什么有效,什么没效,什么有前景》(PreventingCrime:WhatWorks,WhatDoesn’t,What’sPromising),分析了500多个犯罪预防研究,最终识别出了有效犯罪预防实践,被认为将循证方法应用于司法领域的先驱。谢尔曼认为,过去的矫正实践中所欠缺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运用研究评估的结果去指导矫正决策。[17]因此,循证矫正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用研究得出的“最佳证据”指导决策,从而采用“最佳实践”。2002年,美国重新修订《少年司法与犯罪预防法》(JuvenileJusticeandDelinquencyPreventionAct),在其中加入了要求州政府优先给予循证教育矫正项目拨款资助的内容。而依据这一法案而建立的美国少年司法与犯罪预防办公室(OfficeofJuvenileJusticeandDelinquencyPrevention,OJJDP)隶属于美国联邦司法部,该部门通过研究、资助、宣传和政策建议等,支持和促进美国少年司法循证教育矫正实践的运行,成为美国罪错少年循证矫正实施的指导与核心部门。循证矫正首先要确保研究证据的有效性,因此,美国进行了大量含有随机对照试验的实证研究来评估社区教育矫正项目的有效性。并采取元分析(meta-analysis)和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等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证据效力,旨在评价教育矫正项目的真实效果。可以说,美国的社区教育矫正是以大量实证研究结论为基础的,这基本保证了美国罪错少年社区教育矫正的效率和效果。(三)恢复性矫正法在社区教育矫正中的运用。美国少年司法及康复主义的矫正理念,由于过度关注罪错少年的最大利益,甚至有时忽视社会整体利益,一直备受诟病。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部分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司法范式——平衡与恢复性司法(BalancedandRestorativeJustice)。为平衡罪错少年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平衡与恢复性司法要求少年司法要关注赔偿和修复被罪错行为损害的受害者、社区纽带,提高罪错少年的综合能力以减少罪错行为并保护公共安全。平衡与恢复性司法模式特别强调,对罪错少年的矫正应具有更长远的眼光,关注罪错少年的能力发展。[18]在平衡与恢复性司法范式指导下的教育矫正方法,被称作恢复性矫正。恢复性矫正法,立足于更长远的“能力发展观”。与传统矫正关注罪错少年的缺点与问题的视角不同,恢复性矫正认为首先要发现和识别少年本身、其家庭以及所处社区的优势和资源并加以运用。因此,相比于一些“污名化”的处罚措施,判处罪错少年对受害者和社区作出相应的补偿,如社区服务等,是更明智的,因为在矫正过程中,罪错少年更可能形成社会责任感,并真正地悔罪。恢复性矫正项目,如赔偿社会、修复与被害人关系等观点,非常符合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因此在美国有较为稳固的社区和民众基础,许多社区和受害人愿意参与到恢复性司法项目中去。必须看到的是,恢复性的社区教育矫正以罪错少年的能力发展为核心,注重社会纽带的修复,关注改变社会对罪错少年消极看法,帮助其回归社会,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矫正方法。

四、结语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8

—、财务审慎调查的概念及其与审计的区别

(一)什么是财务审慎调查。财务审博调查,是委托方委托独立的中介机构或者由其自身的专业部门,对某一拟进行并购或其它交易事项的对象的财务、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调查、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常见的财务审慎调查有以下几种:

1、为融资目的而进行的财务审慎调查,企业举债往往采取担保、抵押或信用等方式,在信用方式下,金融机构一般要对企业的财务现状、财务前景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论证,以确保款项的收回。在担保方式下,担保方则要求被担保方提供诸多背景资料,以对其投资前景作出理性的判断。

2、收购、兼并中的财务审慎调查。在并购正式实施之前,往往要求对被并购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种调查往往分为三个方面进行:(1)商业调查。即对收购对象的市场现状、市场前景的调查。商业谍查经常涉及到收购价的确定方式,一般由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做。(2)法律事务调查。法津事务调查涉及到被并购对象一切可能涉及到法律纠纷的方面,如并购对象的组织结构、正在进行的诉讼事项、潜在的法律隐患等,该项工作一般由律师事务所来进行,(3)财务方面的调查即财务审慎调查。财务审慎调查往往不会涉及到收购价的确定,但是,只要是并购方委托的事项,如了解被并购方的内部控制、或有负债、或有损失、关联交易、财务前景等,都可以成为财务审慎调查的范围。这些调查结果会对并购的进行与否有直接的影响。

3、由于出售目的而对自身进行的财务审慎调查。对于一家拟出售的企业,若买主尚不得而知,则为了让潜在的买方感兴趣,卖方一般会请专业机构进行财务审慎调查,以便在对方需要时提供调查结果。

(二)财务审慎调查与审计的区别。对受托进行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虽然可能担负着并购对象的常年会计报表审计任务,或者可能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对并购对象实施审计,但是这种审计很难满足委托人在进行并购交易时对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需要,审计与财务审慎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目标不同。审计是一种鉴证服务,是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对象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的规定,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而财务审慎调查则属非鉴证服务,是对委托人所指定的对象的财务及经营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其工作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委托人的要求,调查的结果是出具一个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在特殊情况下,财务审慎调查进行当中,如果委托人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也可能不要求出具正式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注册会计师需要从专业角度对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不需要也不宜对交易的应否进行提出建议。

2、委托人的出发点不同,企业之所以进行审计,主要由于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一种强制性行为。而之所以进行财务审慎调查,是自愿的,是出于了解交易中可能涉及到的事项,以减少变易风险、最大限度地从交易中获得利益的需要。

3、工作结果导致的后果不同。审计因其具有鉴证作用,故审计报告一发出,注册会计师便要对审计报告的真实件、合法性负责,对所有可能的报告使用者负责。而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只对委托人负责,并且,只对委托人指定的事项的调查、分析结果负责,如果由于调查结果严重失实,则要对由此导致的后果负责。但是,由于财务审慎调查并不对委托人所拟进行的交易应否进行提出明确的建议,故只是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好所委托的事项,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引起法律纠纷。

4、报告结果运用的范围不同,审计报告呈送给委托者后,后者要提供给投资者、债权入、税务机关等,公开上市的公司的审计报告还要公之与社会公众,而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则严格按照委托人指定的对象范围、只提供那些委托人认为应该了解调查结果的人士阅读。

二、委托方如何做好财务审慎调查

目前,在我国大陆的并购实践中,收购方很少在实施并购前对收购对象进行财务审慎调查。失败的并购案例中很多是因为收购方对收购对象的财务情况知之甚少,对其复杂性预计不足。本文以为,拟实施并购的企业(即委托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财务审慎调查:

(一)选择有实力的中介结构,并购方往往并无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去调有所需了解的财务事项。即使有,也很难保证独立、客观而带有某种倾向性。而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属第三方,独立于交易双方,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客观、公正,提供不带有倾向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应注意其专业胜任能力,财务审慎调查必竟不同于审计,它需要有专业经验的、高素质的人员,若受托人不能及时地完成,则有可能使交易贻误有利时机,而如果调查、分析结果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则由此而作出的决策可能会给委托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明确进行调查的范围、完成时间。在签订委托协议书时,必须明确调查的范围、完成时间,所委托的调查、分析事项,应是委托人尚不明确、但有可能对并购交易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有时,并购方可向其财务顾问或进行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拟调查的范围。不明确调查范围,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开展工作;调查范围过小,则可能不足以达到预定的目的,而调查范围过大,则必然意味着调查的工作量和成本的上升,并且可能会导致交易决策不能及时进行。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在调查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发现委托人事先未考虑到的事项,根据其反馈意见随时调整财务审慎调查的重点,可能会对正确作出交易决策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三)正确运用财务审慎调查的结果,并购方必须将对并购对象财务审慎调查的结果与商业调查、法律审慎调查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以决定是否进行该项交易,不做调查或仅仅从其中某项调查的结果就作出决定难免有轻率之嫌,难以对股东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三、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做好财务审馆调查

就接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委托的条款。在开始工作前,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与委托方就双方的职责范围达成一致,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书应包括调查范围及委托目的、委托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受托方的工作时间和人员安排、收费、财务审慎调查报告的使用责任,协议书的有效期间、约定事项的变更、违约责任等。

应该说明的是,受托方如一开始就确知己方并无足够的人力或专业能力、或者无法在委托方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委托事项,则不应冒然签署委托协议书。

(二)选派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工作人员。与审计相比,财务审慎调查是一项高收入的业务,这是因为其报告与委托人所拟进行的交易有关。该交易可能导致收购或兼并的对象的所有权或资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给收购或兼并的一方或双方带来巨大的收益。按照西方惯例,从事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除正常收费外,还可收取一定比例的“成功费”。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决不能胜任调查、分析任务的,所以应注意选择熟悉交易对象的行业特征、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并应确定至少有一位事务所的高层领导负责该项业务,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及时、高效地完成委托事项。财务审慎调查一般分为计划、调查与分析,报告阶段。

1、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财务审慎调查的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与调查对象的有关负责人的交谈、查阅有关介绍性的资料来制订书面的工作计划,并获得事务所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在此阶段,应特别注意要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一般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选派。项目风险越高,则越应派经验丰富的人员。通过项目风险的评估,还可能会建议委托人扩大或修订财务审慎调查的内容,从而涉及到委托协议书的有关条款的变更。

2、调查、分析阶段。此阶段实际上可细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事实调查。是指运用观察、查询等取证方法,来搜集充分、适当的资料。应尽量避免搜集的资料过多或者不完整、不准确,避免遗漏重要的资料。

第二、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在搜集了足够、相关的资料后,应运用专业手段、方法,将其整理成为委托人易于理解的形式。因为财务审慎调查报告的使用者往往并无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看会计师所搜集的所有资料。分析的重点应是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以突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如财务数据的分析,应让委托人了解到近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

第三、解释。如果说分析的目的是将所搜集的大量资料以分析的方法整理成委托人易于理解的形式,解释则更多的带有会计师的专业意见,以给委托人提供有意义的指引。其目的在于,使委托人对并购对象的业务性质、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思路、金融和市场背景、并购中可能会遇到的重大问题等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为此,需对拟并购的对象的总体情况发表意见,对拟进行的交易从正、反两方面发表意见(但不应比较正、反两方面说明交易应否进行,这应该由委托人管理层来决定),对交易双方在谈判期间可能会涉及到的问题发表意见;对拟进行的交易完成后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发表意见。解释工作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承担。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9

—、财务审慎调查的概念及其与审计的区别

(一)什么是财务审慎调查。财务审博调查,是委托方委托独立的中介机构或者由其自身的专业部门,对某一拟进行并购或其它交易事项的对象的财务、经营活动所进行的调查、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常见的财务审慎调查有以下几种:

1、为融资目的而进行的财务审慎调查,企业举债往往采取担保、抵押或信用等方式,在信用方式下,金融机构一般要对企业的财务现状、财务前景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论证,以确保款项的收回。在担保方式下,担保方则要求被担保方提供诸多背景资料,以对其投资前景作出理性的判断。

2、收购、兼并中的财务审慎调查。在并购正式实施之前,往往要求对被并购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这种调查往往分为三个方面进行:(1)商业调查。即对收购对象的市场现状、市场前景的调查。商业谍查经常涉及到收购价的确定方式,一般由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做。(2)法律事务调查。法津事务调查涉及到被并购对象一切可能涉及到法律纠纷的方面,如并购对象的组织结构、正在进行的诉讼事项、潜在的法律隐患等,该项工作一般由律师事务所来进行,(3)财务方面的调查即财务审慎调查。财务审慎调查往往不会涉及到收购价的确定,但是,只要是并购方委托的事项,如了解被并购方的内部控制、或有负债、或有损失、关联交易、财务前景等,都可以成为财务审慎调查的范围。这些调查结果会对并购的进行与否有直接的影响。

3、由于出售目的而对自身进行的财务审慎调查。对于一家拟出售的企业,若买主尚不得而知,则为了让潜在的买方感兴趣,卖方一般会请专业机构进行财务审慎调查,以便在对方需要时提供调查结果。

(二)财务审慎调查与审计的区别。对受托进行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虽然可能担负着并购对象的常年会计报表审计任务,或者可能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对并购对象实施审计,但是这种审计很难满足委托人在进行并购交易时对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需要,审计与财务审慎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目标不同。审计是一种鉴证服务,是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对象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的规定,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发表意见。而财务审慎调查则属非鉴证服务,是对委托人所指定的对象的财务及经营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其工作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委托人的要求,调查的结果是出具一个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在特殊情况下,财务审慎调查进行当中,如果委托人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也可能不要求出具正式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注册会计师需要从专业角度对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不需要也不宜对交易的应否进行提出建议。

2、委托人的出发点不同,企业之所以进行审计,主要由于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一种强制性行为。而之所以进行财务审慎调查,是自愿的,是出于了解交易中可能涉及到的事项,以减少变易风险、最大限度地从交易中获得利益的需要。

3、工作结果导致的后果不同。审计因其具有鉴证作用,故审计报告一发出,注册会计师便要对审计报告的真实件、合法性负责,对所有可能的报告使用者负责。而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只对委托人负责,并且,只对委托人指定的事项的调查、分析结果负责,如果由于调查结果严重失实,则要对由此导致的后果负责。但是,由于财务审慎调查并不对委托人所拟进行的交易应否进行提出明确的建议,故只是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好所委托的事项,一般情况下很少会引起法律纠纷。

4、报告结果运用的范围不同,审计报告呈送给委托者后,后者要提供给投资者、债权入、税务机关等,公开上市的公司的审计报告还要公之与社会公众,而财务审慎调查报告则严格按照委托人指定的对象范围、只提供那些委托人认为应该了解调查结果的人士阅读。

二、委托方如何做好财务审慎调查

目前,在我国大陆的并购实践中,收购方很少在实施并购前对收购对象进行财务审慎调查。失败的并购案例中很多是因为收购方对收购对象的财务情况知之甚少,对其复杂性预计不足。本文以为,拟实施并购的企业(即委托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财务审慎调查:

(一)选择有实力的中介结构,并购方往往并无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去调有所需了解的财务事项。即使有,也很难保证独立、客观而带有某种倾向性。而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属第三方,独立于交易双方,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客观、公正,提供不带有倾向性的调查、分析结果。

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应注意其专业胜任能力,财务审慎调查必竟不同于审计,它需要有专业经验的、高素质的人员,若受托人不能及时地完成,则有可能使交易贻误有利时机,而如果调查、分析结果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则由此而作出的决策可能会给委托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明确进行调查的范围、完成时间。在签订委托协议书时,必须明确调查的范围、完成时间,所委托的调查、分析事项,应是委托人尚不明确、但有可能对并购交易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有时,并购方可向其财务顾问或进行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拟调查的范围。不明确调查范围,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开展工作;调查范围过小,则可能不足以达到预定的目的,而调查范围过大,则必然意味着调查的工作量和成本的上升,并且可能会导致交易决策不能及时进行。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在调查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发现委托人事先未考虑到的事项,根据其反馈意见随时调整财务审慎调查的重点,可能会对正确作出交易决策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三)正确运用财务审慎调查的结果,并购方必须将对并购对象财务审慎调查的结果与商业调查、法律审慎调查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以决定是否进行该项交易,不做调查或仅仅从其中某项调查的结果就作出决定难免有轻率之嫌,难以对股东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三、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做好财务审馆调查

就接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委托的条款。在开始工作前,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与委托方就双方的职责范围达成一致,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书应包括调查范围及委托目的、委托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受托方的工作时间和人员安排、收费、财务审慎调查报告的使用责任,协议书的有效期间、约定事项的变更、违约责任等。

应该说明的是,受托方如一开始就确知己方并无足够的人力或专业能力、或者无法在委托方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委托事项,则不应冒然签署委托协议书。

(二)选派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工作人员。与审计相比,财务审慎调查是一项高收入的业务,这是因为其报告与委托人所拟进行的交易有关。该交易可能导致收购或兼并的对象的所有权或资本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给收购或兼并的一方或双方带来巨大的收益。按照西方惯例,从事财务审慎调查的会计师事务所,除正常收费外,还可收取一定比例的“成功费”。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决不能胜任调查、分析任务的,所以应注意选择熟悉交易对象的行业特征、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并应确定至少有一位事务所的高层领导负责该项业务,以保证工作的质量。

(三)及时、高效地完成委托事项。财务审慎调查一般分为计划、调查与分析,报告阶段。

1、计划阶段。在计划阶段,财务审慎调查的项目负责人应根据与调查对象的有关负责人的交谈、查阅有关介绍性的资料来制订书面的工作计划,并获得事务所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在此阶段,应特别注意要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对项目风险的评估一般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选派。项目风险越高,则越应派经验丰富的人员。通过项目风险的评估,还可能会建议委托人扩大或修订财务审慎调查的内容,从而涉及到委托协议书的有关条款的变更。

2、调查、分析阶段。此阶段实际上可细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事实调查。是指运用观察、查询等取证方法,来搜集充分、适当的资料。应尽量避免搜集的资料过多或者不完整、不准确,避免遗漏重要的资料。

第二、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在搜集了足够、相关的资料后,应运用专业手段、方法,将其整理成为委托人易于理解的形式。因为财务审慎调查报告的使用者往往并无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看会计师所搜集的所有资料。分析的重点应是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以突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如财务数据的分析,应让委托人了解到近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金变动情况。

第三、解释。如果说分析的目的是将所搜集的大量资料以分析的方法整理成委托人易于理解的形式,解释则更多的带有会计师的专业意见,以给委托人提供有意义的指引。其目的在于,使委托人对并购对象的业务性质、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思路、金融和市场背景、并购中可能会遇到的重大问题等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为此,需对拟并购的对象的总体情况发表意见,对拟进行的交易从正、反两方面发表意见(但不应比较正、反两方面说明交易应否进行,这应该由委托人管理层来决定),对交易双方在谈判期间可能会涉及到的问题发表意见;对拟进行的交易完成后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发表意见。解释工作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承担。

年味调查报告范文篇10

日前,某省某企业准备斥资247万元人民币与美国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并约定将该投资用于向外方指定的某设备商购买设备,该美国公司提供了盖有“俄亥俄州政府印章”的营业执照正本和美国某知名银行提供的“aaa级”资信证明以及公证书。在审查外方提供的各种文件时,主办人员发现其中两份文件在外方公司名称上存在一个字母的差异,这引起了主办方的注意,经综合考虑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情况介绍,感觉到外方资信状况存在不实之处,于是建议合资中方对外方资信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中方当事人同意了律师的建议,并委托资信调查处进行调查。

调查处通过我国贸促会驻外机构、协作律师事务所和协作调查机构等渠道,对外商在当地注册情况、实际办公情况、通讯情况及银行信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外方公司提供的营业执照是虚假的,在美国该州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公司存在,其指定的设备销售商更不像其所说的那样是德国某集团在我国设立的独资公司,而是一个投资根本尚未到位,甚至拖欠办公场所租金,由某外籍华人个人在国内设立的独资公司。

很明显,外方与设备商具有合谋诈骗的嫌疑。调查处立即根据各个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出具了资信调查报告,建议中方在取得足够的保证之前,不要汇款给外方指定的设备销售商。

当事人在收到报告后,立即通过当地银行止付了准备付款的票据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迅速抓获一名诈骗嫌疑犯,该犯供认他们确实是一个通过伪造国外企业注册证明而进行诈骗活动的团伙,曾三次诈骗国内其他企业得逞,同时还供认出该团伙其他人员的情况,其他几名嫌疑人正在被通缉之中。由于资信调查处认真、细致的全面调查,不但使此次诈骗活动露出了马脚,使中方避免了247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受到了中方企业的好评,而且打击了利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

一般情况下,调查处提供的资信调查报告中包括:企业概要(地址、成立日期、法定代表人等),财务状况,公共记录,法院记录,银行往来,企业背景,经营范围,业务运作,重要评估等内容。并可就其他事项进行特别调查。

此外,调查处还可以对外企业资信状况,提高企业知名度;提供机械设备价值评估、市场调查等服务。资信调查的概念

信用调查是通过对“交易对象”广泛的了解、调查,以了解和验证“交易对象”的信用的过程,又称资信调查、征信。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信用调查服务机构可获得合作方的诚信和信誉程度报告,用来防范风险、规范行为。

信用调查五大内容:一、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名称、资本金、企业法人情况、经营活动有无超越本身范围和企业经营情况;二、在税务部门登记的企业有无漏税、拖欠税款情况;三、通过海关了解企业进出口情况;四、通过法院等司法部门了解企业与其他企业有无经济纠纷,有没有违规信息,法人有没有会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个人违法纪录;五、逐渐与股份制银行合作,了解企业的支付情况。资信调查的途径

信用调查报告的资料来源

信用调查报告的资料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途径:

☆从官方渠道获得资料

如各地工商局的企业注册、变更和年检资料;企业纳税的有关报表;统计机关的企业经营数据等;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等。详情请看>>>

竞争对手调查实施要点

□从经营者的动向来把握情报

(一)虽然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事情,如果仔细做分析的话,将会有一些深入的发现,至于能否发觉问题就要看营业员了。

(二)对经营者的评价往往是信用调查中最困难的一环。□从经营者的动向来把握情报

(一)虽然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事情,如果仔细做分析的话,将会有一些深入的发现,至于能否发觉问题就要看营业员了。

(二)对经营者的评价往往是信用调查中最困难的一环。

(三)对经营者进行评价时应和本人保持密切的接触,而依此来做判断虽然是原则性的,但如果不可能做到或者有困难的情况时,应配合联系依几个已知的要素来做推测的方法。

(四)如果将经营者评价做区分的话,可将其大致分为:

1.经验。

2.能力。

3.性格三点。

如果能做到不偏向任何一方,而取其平均的话,就可称其为优秀的经营者了。

(五)"经验"并不只意味着经历。虽然说其有十年的事业经历,但是过去在事业上有没有失败过,或者在经历上有不凡的风格和实绩,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估资料。

(六)"能力"有着许许多多的要素,行销能力、计数能力、劳务能力、管理能力、金融能力等是主要的,这些可从日常的营业活动中得知。

(七)经营者的"性格",是可以从营业员的身上反映出来的。营业员的言语、作为、动作中就可判断其经营者是否为一个不平凡的人物。

□从营业状态中抓住情报

(一)所谓营业状态,并不是指和本公司的交易额的多少,而是指顾客将售货款提高而得到利益,是否顺利的上升的事情。

(二)营业状态是经营实态把握的第一步,这是很容易从外观上抓住的,唯独营业员的判断是重要的。

(三)判断营业状态的基准,大致可区分为:

1.营业情况;

2.与交易往来户的关系;

3.决裁条件、支付情况;

4.与交易往来银行的关系和评价;

5.业绩现况等。

(四)"营业情况"因范围广大,所以要将其重点抓住。不但不可轻视本身的感觉,同时绝对禁止只从外观上来做判断。广泛的同同行业和交易往来户,再加上交易往来银行的评价,来做最终判断。

(五)从"交易往来户关系的好坏"就可以看得出其公司的将来极为重要的进货处的质量上、信用上是否有问题,而没有实力者是不行的。贩卖处也不只是贩卖处,连和他有交易来往的地方的好坏也要调查清楚。

(六)"决裁条件、支付情况"即可知其经营恶化的前兆。应注意其原因和理由及看其经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七)"与交易往来银行的关系和评价"虽然在调查上是相当困难的,但却可以知道许多事情真相。

(八)"业绩、现况"从头到尾所说的就是这点。营业员的顾客管理的原则就在这里,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是个合格的营业员。

□从会计方向来抓住情报

(一)要从会计上来抓住情报的话,大前提就是要能拿到损益表。

(二)将自己的经营实绩展示给别人看并非是不好的事。营业员必须能有这种说话的工夫。

(三)在此之前,交易开始时即应确实将损益期中的损益表的交付、明确定立规则。所有的成员,都应有此概念来执行。

(四)如果不能拿到损益表,也可从许多情报中来做推测,情报的组合建立是营业员和管理者本身的事情。

(五)连续三至四期赔钱的企业是相当危险的。除了一些大企业或者优良企业,否则连续的赔钱,在金钱上当然没有理由能支持。

(六)如果支付期间是长期性的话,必须要有周密的检查追踪。本着公司的立场,是以缩短其支付期间为原则。

(七)在平常,就要做到严格地检查计算错误,而且要确实遵守已约束的支付条件。

(八)以损益表为基准,财务比率分析和损益表的分析是营业员必须的基础知识。

(九)损益表亦不可囫囵吞枣。

□分析资产状态,获得情报

(一)从借贷报告表中可得知资产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更可分为有形固定资产、无形固定资产、投资等。

(二)如果能拿到财务报表的话,就可以从数字上来作判断。

(三)一般对于流动资产的把握是很困难的。但是以决裁条件例如(现金的入帐、支票付款期很短等)都可看出是不是好的往来对象。

(四)从外表唯一可以衡量的事物就是商品的库存量。不但要看实际的库存量,亦要检查其入货、出货的情况。

(五)固定资产在此指的大部分是事业用(并非贩卖用的)的土地和建筑物,在所辖的登记所里取得其不动产登记簿誊本。

(六)能知道其固定资产的价值额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七)在借钱的时候,不论是个人或者法人,在常识上一定有其担保的抵押品。如果分析其登记簿就可发现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像企业的资金操作的状况,都可以分析出来而做判断。

(八)不要觉得一点点的费用和劳力是可惜的,而应要有那种对全部交易往来户做调查的气度才可。(九)如要知道无形固定资产、投资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竞争对手调查目的及内容竞争对手调查旨在

了解竞争对手综合情况

获取竞争对手一手情报

发掘竞争对手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研究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分析对手与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及劣势

制定市场发展策略

调查内容

竞争对手注册资料及发展现状

竞争对手历史变更情况及重大新闻

竞争对手投资方介绍

竞争对手组织结构,管理层介绍,内部运营机制调查

竞争对手生产情况调查(生产能力、生产设备调查)

竞争对手经营情况调查(供应情况调查、销售情况调查)

竞争对手财务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