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型课堂浅析

时间:2022-01-27 04:59:04

语文型课堂浅析

1.序列设问,于关键处质疑

钱梦龙先生曾说过,“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惑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或按教读顺序层层设问。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如他教授《愚公移山》一文,在落实字词、疏通文义后,列出下面四个问题:(1)请计算一下,这次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2)移山这件事做起来难吗?(3)愚公究竟笨不笨?(4)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吗?从移山人数入手提问,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既落实了“且”“更”“龄”“遗男”“荷担者三夫”“遂率”,以及“遂率”句的主语省略等知识,又为后文分析理清头绪。由人到事,第二个问题把学生引向“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的不同精神面貌”这个方面;第三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新的深度,深入挖掘愚公的伟大之处;最后一个问题,扣住神话式结尾,突出了愚公精神感人至深。四个问题处处问到点子上,个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其至争论,这些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就理解透了。不仅如此,钱先生的提问语言生动,问题也贴近学生。如此建构式的问题设计使学生有话可说,且说得精彩,不时体验知识生成的幸福。

2.对立统一,于矛盾处提问

比如,笔者在执教《社戏》时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第一,“课文题为社戏,但并非从一开头就写社戏,那真正写看戏的是文章的哪些段落?”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发现:文章以“看戏”为分水岭,层次明了地分为两大部分。接着笔者抛出第二问题,“这戏好看吗?”大部分学生都说不好看。不过也有学生列出课文中“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以及“回望”“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来说明那晚的戏对“我”还是有吸引力的。紧接着我提出第三个问题:“其实在文章中作者本人已经对社戏进行了评价,是哪句呢?”学生再次回到文章认真阅读,找到了最后一段。这次我先让学生齐读这一段。刚读完,学生就把我即将问的问题提了出来:“老师,既然戏不尽好看,文章结尾为什么又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矛盾出现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我趁机因势利导“:大家想想,是好在戏内,还是戏外?”经这一点拨,学生的思想像开闸的洪水,教室里读书声、讨论声,顿时大作。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回答,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幸福感溢满课堂。

3.有的放矢,于兴趣点上设问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则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于兴趣点设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只有工具性的知识灌输,可能就如一个只有理性头脑却感情淡漠的人一样没有生活情趣。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准确的角色定位、融洽的师生关系、适度的激励性评价、轻松的课堂氛围是营造语文幸福课堂的前提。不仅如此,教师高超的提问艺术也将为幸福课堂增光添彩,而所有这一切都将直接服务于学生的接受法则,因为他们具有最敏锐地感受幸福的能力。感受语文,感受幸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将为此而不悔、不懈、不断前行。

作者:熊庆龄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