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展方案初探

时间:2022-05-05 10:35:00

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展方案初探

摘要:依托文本,合理而有效的拓展、延伸,这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二期课改非常重视语文课的容量,重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教学已由过去封闭单一的课本学习转向开放多元的能力习得。这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现行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先把课文学好,同时有机地与课外联系、结合,才能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习得语文能力。那么,怎样的拓展才更有效呢?

关键词:领会文本内涵,把握动态课堂,关注学生发展

一、领会文本内涵,选定拓展形式。

课前,教师要充分阅读文本,把握文本主旨,领会文本,选择不同的形式、对文本进行拓展和延伸。拓展的形式很多,可以对文本的内容、语言文字或写法等进行拓展。例如:《火烧云》中,虽然文中是把火烧云写成了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但文本的主旨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火烧云形状和颜色上的千变万化,这里完全有拓展的空间。针对教材这一特色,我选定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火烧云的信息,课上把查找的资料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但看到了火烧云的千姿百态令人惊叹,更了解到火烧云的形成是因为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快落山的时候,照得天边的云彩像火烧一样通红,它还可以叫做朝霞和晚霞。学生不但可以通过查找的图片与资料,获取知识,还运用他们无穷的想象,拓展说话相当顺利。又如:《母亲的谎言》一文,当母亲手捧儿子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时,听着儿子那番肺腑之言,悲喜交集。我通过一个拓展性的说话练习:母亲悲的是;喜的是。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的用心良苦。

抓住文章空白点进行拓展,可以丰富文章内涵,迁移读写能力。例如:《穷人》一文学生感受到,在那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看到邻居西蒙悲惨地病死在又潮湿又阴冷的屋里的稻草铺的床上,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心生怜悯,在经过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之后,还是坚定地把孩子带回家,这无疑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她的丈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依然决定把孤儿抱来,而桑娜此时拉开了帐子……我紧密结合课后的说话练习,“展开想象,说说桑娜拉开帐子,渔夫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但是,由于课文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我想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局限。为了让学生更有发挥想象的余地,有话可说。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查找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命运的悲惨。在了解了时代背景之后,学生更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完成拓展。在此,教师首先要深刻领悟文本内涵。只有这样,才可能选取适当的课外资源而不致发生偏差。

二、把握动态课堂,选好拓展时机。

有了好的拓展内容,还要选好拓展时机,否则只会浪费时间,高耗低效。教师在拓展课外资源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安排、取舍,而不能强行完成预先设计的教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拓展延伸。当课内的文本缺少最基本的完成时间,而又不愿舍弃预设的资源拓展,其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费力不讨好。例如:在教学《那天》一文时,我备课时预设了拓展的另一篇有关道德的文章《一根项链》,可是由于学生没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朗读比较平白,而这又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我只好舍弃了准备好的拓展,改为课外阅读内容。因此,当课外资源和教学内容在时间的使用上出现矛盾时,教师一定要果敢地做出取舍,确保用足用好课内资源。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课内没学好,课外拓展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2、拓展的时间应灵活机动。可以是课前拓展,可以是随文拓展,也可以是课尾拓展。课前拓展能为文本的理解作铺垫。例如:在学习《鲁迅与时间》一文时,我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简单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及卓越的成就,学生听了对他产生了敬仰之情,之后再揭题。尽管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是一点点的拓展使学生不但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相对课前拓展和课尾拓展,随文拓展的随机性更强,但应用好了取得的效果更显著。如:在学习《荷兰的花》时,文章第3节列举了三种郁金香,它们分别是“斯巴达克”、“夜皇后”、“中国女性”,虽然文中的语句非常优美: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但是学生根本没有直观的认识,也没觉得有多美,情感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学习显得很被动。于是,利用多媒体显示这些郁金香的图以及文字介绍。看完媒体,再让学生说说喜欢文中哪种郁金香,为什么?从这些字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先学哪一句,后学哪一句,完全由学生来主导,这样的一种学习,是完全不可预测。这比按部就班的跟随老师的思路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又出示了一组郁金香的图片,然后,请学生尝试着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试着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给这些花儿取取名,学生顿时情绪高涨,我也非常高兴。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总之,选好、选准课外资源拓展的时机的关键就是要求教师能动态地把握课堂,根据课堂即时的状况调整教学进程、教学内容,相机拓展。

三、关注学生发展,利用拓展突破。

现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容易偏向教师教学生答的你问我答的单一模式,这种简单、机械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及时抓文章的突破口,利用拓展,以旧带新,复习归类,揭示规律,突破单一教学。

如:《狼和鹿》一文,文章很简单,不用老师教,学生自己读文章,也能从文中获得信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但是这堂语文课很容易变成一堂自然常识课。如何抓住文本,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呢?我教学这一课文时,在学生已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一点后,让学生进行自学课文。学生抓住了森林和鹿群的前后变化,自发谈到了这种变化的巨大、后果的严重,以及这样的变化所带给他们的震撼。抓住两次对比加强学生对对比的写作手法的一种认识。紧接着,趁热打铁,展示经过改编的《蛇与庄稼》拓展一文,也是在稻子收成前后匪夷所思的巨大变化中,让学生感受大量捕杀蛇—破坏生态平衡所带给人类的是一种什么后果。这两篇课文,形式相似,但内容语言不同,再次加深这种写作手法对学生的冲击性。这是一种在读中积累的写作方法,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于是,我乘胜追击,出示一组动画:苜蓿地因为田鼠的到来,不但遭到破坏,还影响了蜜蜂采蜜,苜蓿收成不好。人类很聪明,在苜蓿地旁养猫,猫吃掉了一部分田鼠,间接保护了苜蓿。看完动画,让学生根据前面两篇课文的写法,试着写写《猫和苜蓿》,学生对比手法运用意想不到的自如。由此,学生不会紧紧局限于“狼和鹿”,还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去表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又如《月光曲》一文,理解“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的描写曲子的语句。教到此处时,我利用动态的多媒体,展现了月亮、海面的变化,相应的乐曲音调也随之起伏,学生不但有了直观的感受,还会随着听觉上的冲击,想象那副壮阔的场面。在后来的让学生谈谈对这段音乐的感受时,学生感触并不会局限于文本,而是深刻且各不相同。这时候,老师不用再去解释句义,学生也能非常深刻地理解那种音乐艺术所带给人的震撼,以及美妙的语言能把这种无形的艺术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贝多芬乐曲的魅力,熏陶了情操,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天赋,更能体会的是文章的主旨,即贝多芬的心愿: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能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啊!短短乐曲和恰当动画的加入,远比反复的解释有效。

教学中,教师只要有意地关注学生,关注文本,找准文本拓展点,就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需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出更为有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