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论文

时间:2022-09-09 05:07:00

语文课堂提问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论文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己任,抓住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高级阶段,是人们掌握知识,认识规律,提高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那你远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用两只眼读书,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一只眼看到纸的背后”(歌德语)。怎样才能看到纸的背后呢?靠的就是思维。

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途径。心理学上讲,“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为问题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学生心理,抓住学生“愤”、“悱”时机,巧妙设计问题。这样整个课堂就形成了教师质疑设问,学生独立思考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从实质上来说,教师的教学就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巧设导语,集中思维

新课伊始,学生注意和思维处于分散松驰的状态中,教师要精心巧妙的设计课文的导入,提高学生对输入信息的注意,在短时间里把学生注意力和思维中心聚集到教师所提出的学习目标上,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主动展开思维,产生一种探新觅胜的求知欲望。这是整个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起点,抓好起点是思维训练成功的关键。

二、披文入情,调动思维

文题即文眼,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章的题目居于文章最醒目的位置,是文章形神之精华的凝聚。文学大家均重拟题,以期先声夺人,语文教师也应抓住文题,披文入情,巧设疑问,既培养思维能力,又引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

例如我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分析题目:(1)说说这篇散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2)写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这一连串的问题无不扣题而来,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又使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脑之事。问题一提出,顿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群情振奋,学生发言踊跃,老师适当点拨,很快明确了答案:(1)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2)写作内容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3)写作方法是对比。我们的分析和课文实际一样吗?一句问话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整个课堂环环相扣,有序而紧凑。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思维得到有力的训练。

再如教《我的叔叔于勒》,通过预习课文已知课文主人公并不是于勒,那么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呢?这一问恰好抓住了学生“愤”、“悱”之机,很快把学生带入老师所创造的思维情境之中,便于他们去主动地接受课堂上的信息,也便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自学讨论,促进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论集》里说:“在课堂里教语文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学生自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也可以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我特别重视了自学讨论这一环节。但初中学生还不能做到自学课文,抓住重点,发现疑点,深入理解思想含义。所以在自学讨论中仍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巧设疑问,使学生有一种明确的行为指向,激发起讨论的兴趣和探索问题答案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

例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自学讨论时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经过自学都回答是:(1)国际主义精神;(2)共产主义精神;(3)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4)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2.这四者是什么关系呢?继续引导自学。他们从文章论述过程,论述内容,论述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理解和分析,每人写出一了份答案。由于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理解角度不同,既而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个人所得。讨论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这一自学讨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四、艺术精讲,启迪思维

学生自学讨论后,掌握了一些浅层次的知识,也就是纸面上的东西,至于文章深层知识含义以及一些疑难问题,还需老师进行讲解。而这种讲解不是从头讲起,什么都讲,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解,所以精讲的知识都较深,较难或体现前后知识的联系。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相对集中,提问更应讲求艺术,要做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境界。

1.抓住文章写作精髓巧设问题,启迪思维。

例如《谈骨气》一文,中心论点是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者选用了三个事例(文天祥;俄人;闻一多)充分论证中心论点。三个事例的选择既有典型性,又有代表性。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设计了两个问题:

(1)把闻一多的事例换成屈原的事例行不行?为什么(放录音,屈原事例)这一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终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不行,因为屈原的事例表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本文中心论点不符,也就不能从本质上论证中心论点。而闻一多的事例却充分证明了孟子的“威武不能屈”,显示了本文在选材上的典型性。

(2)把闻一多换成史可法行不行?(放录音,史可法事例)这一问题的提出与上一问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明白了这样是不行的,因为本文选的三个事例,时间上从古到今,身分上有官吏、平民、学者,体现了选材的代表性,如果换成史可法,就失去了这一点。

在精讲过程中,把教师的理解换成了学生的行动,引起了学生积极的思维,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探索写作的规律,进而学习写作的方法,这种思维训练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抓住关键词语巧设问题,启迪思维。

课文中有些词语蕴含丰富,信息量大,一两个词语就能提炼全段或全文的内容。抓住这些词语,深入分析,可以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从这些词语入手,巧设疑问,可以启迪思维,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例如我教《社戏》,文章内容很多,篇幅较长,人物性格鲜明,景物描写有特色,结尾难以理解。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训练学生思维,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一个词“乐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学生很快回答:因为(1)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2)大家平等相待;(3)可以捉蚯蚓、钓虾,充满了乐趣。继续启发: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潜藏在课文内容之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启发学生从人物性格、景物描写、事件等方面考虑。学生细读课文,深入领会文章内容,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写出了正确的答案:还因为这里有天真可爱的少年朋友,有热情好客的父老乡亲,有江南水乡特有的美丽风光。理解了这些,不仅结尾“戏好看,豆好吃”的难点迎刃而解,连中心也非常明确了。再如《皇帝的新装》,以一个“骗”字提挈全文,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关键词语作为思维中心,以问题为思维导线,使学生思维不断向外延伸。

五、重视结尾,拓展思维

一堂好课如一篇好文章一样讲究“虎头豹尾”。结尾是一堂课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的效果。我们要设计好结属,使它成为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措施。

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寻根究底。有些课文的结尾没有明示人物或事件的结局,我充分利用了这点训练学生思维。例如教学《小麻雀》,根据结尾设计了两个问题:(1)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对小麻雀的描写,你认为小麻雀死了还是活着?(2)课文最后说:“它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你认为他明白了什么?问题一提出,使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探求的兴趣非常浓厚,争先恐后发表看法,课堂再次出现了高潮。这样的结尾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创造思考的精神。

2.实现知识迁移,拓展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举一”即抓住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重点,“反三”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同类阅读或写作,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如我教《谈骨气》,课文重点是选材的典型性,课的结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以俄国作家赫尔岑的话作为论点“科学决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以外,没有其他获取的方法。”下面各论据哪几个能充分证明论点?

(1)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宏篇巨制不少,但他们的产生“十分之九是靠血汗”。

(2)鲁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抱病翻译果戈里的《死魂灵》。

(3)邓仲夏青年时代,表示“我要做公仆,为人民谋福利。”

(4)华罗庚少年时代刻苦自学,勤奋向上。

(5)牛顿用了16年时间,孜孜探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6)鲁迅把喝茶的时间用到了学习上。

学生很快答出:(1)(2)(4)(5)。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对初一学生来说,效果非常好。

3.续写或改写文章结尾,拓展思维。

如《变色龙》重点讽刺的是奥楚蔑洛夫这一沙皇走狗趋炎附势、狡猾善变的奴才相。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一形象,让学生以《警官巧遇将军哥哥》为题续写结尾。公务员之家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讽刺的是菲利普夫妇自私、贪婪、冷酷的本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为了深化这一重点,让学生改写结尾:“如果他们在船上遇到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又会怎样呢?

类似这样的问题,定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解发其思维的灵感,使思维活动得以拓展。

综上所述,讲求课堂艺术,巧设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极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并不是说什么时候提问,提出什么问题都能启迪思维,“发展能力,提高智力”。

首先应该选择提问的时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

其次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再次选择提问的方式。可以两方面考虑:(1)贵曲忌直,同一个问题,提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会不同。(2)浅中见深。以达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境界。

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努力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师要面向21世纪,以祖国未来的强盛为己任,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适应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