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困难与突破

时间:2022-04-20 08:58:00

语文教学的困难与突破

摘要:尽管语文新课标的改革正在努力推行,大多数语文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并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创新,积累经验,但作为一名教育岗位上多年的语文老师,我不得不承认当前语文教学效果较差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面,我将教学中面临的三大困境进行反思,并试图提出突围对策。

关键词:学科地位课堂效率课外拓展应试体系网络环境工具性人文性教师主导学生自主

语文教学困境之一:语文学科地位降低。语文作为三大学科之一,在中学生心目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黯然失色。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导致此困境的两大因素。

一、应试教育制度导致了语文学科的边缘化

进入初中后,应试教育的压力更加大。许多同学对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这种重理轻文的现象,是因为考试制度下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考试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二、网络文化环境对语文传统文化的冲击

尽管网络技术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如虎添翼,但是这些海量的纷繁的信息资源毕竟是游离于我们身心的外物。当今不少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表现出语言的粗鄙化,情操志趣的委琐化,对传统经典的陌生化。因此中学语文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尤其是网络带给我们的画面图像取代着语言文字,这使得许多中学生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依靠形象而不是文字来和世界沟通。另外网络中大量被点击的大众阅读,也使得中学生对经典日益疏离,对流行文化热心追逐。而语文教学的实施,脱离不了我们生活其中的当代文化语境,置身于这一文化环境中,语文教学面临许多尴尬与无奈。

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体制和网络文化环境这两大不利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当代中学生对语文的热情正在逐渐熄灭,那我们应该提出怎样的突围对策呢?

首先,在应试教育制度的环境中,我们要纠正学生对于学科特点的偏差。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较之其它学科,中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因此要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

另外,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也不应对流行盲目围追,而应因势利导。流行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然中学生如此喜欢流行文化,我们为何不“投其所好”,进而因势利导?与其向学生大声呐喊远离流行文化,使他们拥有一双辨真识伪,去粗存精的慧眼,在接受流行文化的同时,保持应有的警惕。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那些表现真、善、美给人勇气和力量,语言精美,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的经典上来。

语文教学困境之二:语文课堂效率偏低。下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课堂效率的偏低:

一、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工具性或过于人文性

过去大多数语文教学老师都是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得学生对语文一点兴趣也没有。于是许多老师开始创新,认为语文就是教它的人文性,即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尴尬:语文课不像语文课。很多教师往往以创新为名,依仗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得语文课堂花里胡哨,十分浮躁。如《奇妙的超低温世界》成了一堂用现代媒体介绍“超低温世界”的科普课。有的教师则一味依赖课件,喧宾夺主,把语文课文由读文变成读图,这如《瓦尔登湖》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图片展示了。

二、语文课堂过于拘束或过于自由

过去很多老师以自己教授课文为主,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学生的兴趣、状态、需求等等视而不见。过去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现在有部分老师也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这种完全以学生自由思考的教学方式只会致使一节课上完了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这种长期的“不假思索地说”、“一知半解的说”、“不负责任的说”只会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是从、无从下手,表面上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养”的放任自由。

三、重视教读课文,忽略自读课文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都是为完成单元目标、学期目标而设立的,二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自读课更多地应看作是教读课文的延伸,能力训练的迁移,而我们的课堂往往只有了教读课而舍弃了自读课,过去我们的教师总认为自读课文内容不考,其实这还是应试教育观念在作怪。我们还应明确一点,就是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事实上,这一点我们做得不够。

四、只重视课堂效率,忽略课外练习。

比如说口语交际训练在我们的教材中占有着和书面表达差不多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这样的专项训练几乎是空白。关于课外练笔,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里的“其他练笔”,去掉我们的片断作文(小作文)14次,字数按每次300字计算,才4200字,还有接近6000字的课外练笔没有得到落实。事实证明,仅凭课堂的几次作文训练就把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到一个层次谈何容易。

尽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存在了种种问题,但我们可以努力探索解决的方法以改进教学质量,下面我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

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强调的:

一、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激发着、辅导者,作为学生各种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者,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素养。无疑,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教师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国文功底。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求学生每学年至少要读二、三部整本的文学名著。那我们自己每学年也至少应读二、三部文学名著。否则,我们怎么有底气去面对自己的课堂。当你读了《冰心作品集》、《朱自清散文集》、《毕淑敏作品集》、《余光中诗选》、《诗词全解》、《鲁迅小说精选》、等名家名作,你再来教读课文《小橘灯》《背影》《春》《提醒幸福》《乡愁》《沁园春•雪》《孔乙己》等就会有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感觉,否则,必然会有捉襟见肘的尴尬。

二、教师应找准自己的定位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生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首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另外,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以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再者,我们将着重谈下课堂上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充分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基础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分析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把教材结合好学生的各方面实际,才能有效地利用好教材。只有做好了教材分析,才能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和动向,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兴趣,也才能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备课时一定要研读课标,要清楚本节或本章在整本书或整个学段的地位,紧扣基础,突破重难点。也就是说备课时,必须明白即将面对的文本,在全册书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在整个学段中落实着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具体出示最适合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方法,务必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将如何检测。另外,备课时也要注重备好问题。结合手边资料,精选习题、编题、适当渗透一些中招习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备课时必须把备课堂提问当作一个重点,避免提问随意与无效。首先要思考:这里为什么要提问,为什么这样提问;其次,提问要适当,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无效。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导致低效。所以要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善于反问、追问,从而使学生的答案阐述的更加完整。

二、调动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调动课堂的气氛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培养是德育教学的关键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诱人的知识情境,使学生的兴趣稳定而自觉地学习。

例如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结合《战国形势图》,并栩栩如生地讲解战国时各国的复杂斗争,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精神品质和顾全大局的宽大胸怀。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心理上产生情感共鸣。又如复习诗歌艺术创作手法时,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

三、课堂应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课程必然有其很强的综合色彩,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但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同时,也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而根据上文对当前语文教学现象的分析可知,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易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走入极端,许多教师把握不好这个尺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呢?我想以下几点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要利用课堂有限时间为学生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多背诵,学会如何积累语言,使其言具有记忆功能。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在抓住了语文的工具性的前提下,然后我们该做的就是向学生渗透语文的人文性。课堂上要比如在欣赏朱自清先生《春》时,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品味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奇妙;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文章情景交融、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作特点;同时又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情感。使学生在品读美的文字中,感受美好的春天,提高语言的品位,陶冶美好情感,对自然、对生活更加热爱,从而激发学生抓住春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激情。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教学设计要因文而宜,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兼容,但也要有所侧重。一般说,教材都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而教学中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从宏观上而言,就某篇文章或某节课来说,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平分秋色。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学习文本的特点,进行取舍。文本在工具性方面特点突出,就侧重于工具性;文本人文气息浓厚,利于进行人文教育,就以人文熏陶感染为主。

四、课堂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和谐统一

语文课堂中,我们要避免像上文上所提到的过于拘束或过于自由现象。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完全失去教学的意义,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落实;若学生的学习没有教师指导,那是自学而不是教学。而怎样才能做到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兼并呢?我想用八个字概括,“大胆地放,精巧地扶”。

具体来讲,“大胆的放”就是给学生自主权,最大限度的在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凭借旧知探索新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去摸索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更努力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活自身学习的潜能。只有“大胆地放”,才能让学生带着学习中的问题,主动地得到老师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并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为主体”真正得到落实。

大胆的放后,教师更需要做的是“精巧地扶”。“扶”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之后的“扶”才是有针对性的,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扶,不但要帮助学生弄懂“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要点拨学生弄清“怎样知道是这样”,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预习时如何抓住题目审题,凭借课文内容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归纳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要帮助学生归纳学习语言文字的普遍性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

语文教学困境之三:学生课外拓展欠缺。语文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光靠课堂上几十分钟就学好语文是能是一个神话。学生缺乏课下对语文的自主学习和积累,是这些年来语文教学状况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将对语文教学的课外部分提若干可行对策:

一、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大课外阅读的指导。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实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1、引导学生课下阅读自读课本。

自读课文相对于教读课文,更多地应看作是教读课文的延伸,由于目前的考试阅读部分偏重了课外能力训练的迁移,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重点解读教读课文后也应该引导学生课下自主阅读自读课。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大语文观,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2.、推荐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

定期开设课外阅读课,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和提高阅读的兴趣,比如说,从报刊上挑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口味的文章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点评、讨论、交流,每隔时日,抽出一些时间,把学生带到图书馆或阅览室集中阅读某方面报刊和名著,并制定专题的阅读计划,或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确定一些文质兼美,形神兼备的文章作为精读对象。

二、增强课外的习作练习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惧怕写作文。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他们无事可写,不然就是随便依照自己的相信编出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平常课堂时间多让学生练笔,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平常空余的时间写写随笔、日记等习作练习,还要不时的主动把他们的练习拿来认真的阅读批改,指出他们还有哪些不足,哪些方面是好的。这样能使他们的写作兴趣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当下语文知识教学仍面临着种种困境。学科地位降低,课堂效率偏低、课外拓展欠缺,是制约知识教学所面临的三大困境。以上只是我就个人阅历提出的一些突围对策。当今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教育者面临的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今后我们更需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思考,以此不断反省自己,以此完善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研究》2009年2月(上旬)总第140期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冉忠选

2、《流行文化冲击下的语文教学》来源:富平曹村高级中学

3、《语文教学》2009年5月(下旬)

《多途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季晓瑜季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