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教学研讨

时间:2022-04-20 08:56:00

语文课程的教学研讨

摘要: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文)和思想品德教育(道)的辩证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讲究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熏陶,使蕴含在语文课程中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思想品质教育;审美教育;讲究方法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塑造人的灵魂工程。教育是教育者以其完整、严格而科学的系统,博大精深的知识,从道德、智力和体力等各方面对人进行再加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的整体系统中因其特有的性质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这说明语文教学不但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蕴含两个层面的境界:一是“教书”的境界——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技能传授于学生;二是“育人”的境界——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即学生良好的修养和气质。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课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接下来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难也难在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上。要既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对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千万不能阉割。”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一定要全面认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充分地体现。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作用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所以说,语文工具性一方面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工具;另一方面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工具。这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本族语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上,一方面,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本身既反映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也把依附于它的民族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因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另一方面,我们关注人类文化的发展,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世界的进步文化,它同样离不开语言。因此,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发想像,展开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健康个性和良好习惯的过程。一句话,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教书与育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中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更是奠定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有鉴于此,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立足于能基本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合格公民所具备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即人人完成语文基础学力的学习。在高中阶段,则侧重于提高和发展,尽可能满足不同对语文的多方面的需要。因此,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应着眼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学生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哪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顿悟语文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以及对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增进对祖国语文的了解,培养对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和感情;增强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自觉性;不断树立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信心;学会凭借语文正确地感受他人的心灵和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灵,提高对真、善、美的发现能力、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进而养成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价值在于,经由语言文字而通向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情感熏陶作用

语文的德育价值非其他学科可以代替的。其他学科更强调为什么,或强调必须怎样,是理性的,规范性的;语文强调的不是说教,而是情感的熏陶,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潭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泛起粼粼波纹。如果老师的教学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融合,这样教学活动就可以成为学生的主观需要,成为在学生内心情感驱动下的主观能动的发展过程。这就恰恰符合了“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的本质属性。因此,也就最终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小学生的阅历浅,经验少,想学好语文可谓困难重重,凭近似“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而让学生主动地投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光潜先生说:“思想是要用语言来表达的。”《课标》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说明:语言文字训练是情感熏陶的基石。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教材,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描写了一个个特定的空间。学生通过语言训练,涉足其间,其景可观,其场可及的境地,感受艺术形象,接受美的陶冶,体验到蕴涵在语言中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发挥语言的魅力,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文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提升语文素养。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认识天游峰对学生理解人物的品质是极其重要。教学中,让学生抓住了文中对天游峰的描写“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一具体语言材料,通过“算一算,有我们多少个教学楼那么高?”和观看“天游峰”课件后,学生体会到了天游峰的“高”、“细”、“窄”、“险”,又让学生抓住游客们的表现,引导学生说说“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情景,体验攀登天游峰的不易,从而使学生对天游峰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唤起了学生的情趣,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萌生了想要攀登天游峰的迫切心情和强烈的愿望。当以“面对天游峰,你想说些什么”为话题进行练习写一段话时,学生写道:“天游峰啊,天游峰,尽管你巍峨险峻,高不可攀,但总有一天我会把你踩在脚下。”如果没有对“天游峰”的感情积淀,学生又怎能体会到“扫路人”的毅力之顽强,品格之伟大呢?没有语言训练,学生能对钱学森做出“勤学苦读,立志报国,功勋卓越,万古流芳”这样的评价吗?正是语言训练的扎实到位,学生才享受了美的教育,也才能感染他们天真纯洁的心灵,激发了他们欣欣向荣、奋发向上的情绪。

要在情感升华的过程中,落实语言训练。乌申斯基说:“初步教学的责任是要让儿童真实地观察,要以尽可能的、真实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们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学生通过语言的训练,进入了情境,情感得到了升华,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愿望,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化。我们发现,大凡特级教师在上课时都能注意及时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的情绪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和宣泄。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延伸一下,确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海天骄子》一文时,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已被柏耀平那刻苦学习知识、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所折服,产生了欲罢不能、欲吐为快的感觉,及时引导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说说自己的收获,“学问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嘴里飘溢出来。情感的释放,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一种成就感,就是这样的“求知——满足”的平衡感,是学生感到学习的无穷的乐趣,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这种快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并善于运用自身的情感影响和调控学生的情绪。教师的鼓励和期待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逾越学习“障碍”的情感,调动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用生动的描绘、绘声绘色的范读、栩栩如生的场景,不仅支配着学生的注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欲望,而且促使学生因美感而愉悦,在愉悦的情绪中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当教师带着与作者相共鸣的真切的情意,全身心地进入情境,此时的情境,就不再是一种“物”与“形”组成的场景和画面,而且渗透着,甚至是饱含着教师的情感,在这种“情”和“境”的合力下,学生的情感也易被激发起来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互补,极大地丰富了以至升华了单纯的直观手段与词结合的“物境”,从而使教学活动进入了师生共处地望我的,几乎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渲染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化学生情感的体验,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有效策略。如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教师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让浓浓的母爱、甜甜的诗情注满学生心田基础上,提出“作者孙友田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的问题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写作背景:“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一段未完,许多学生已泪流满面。这种情感悄悄的渗入了学生的灵魂,在给文中插图配上一段话的练习时,学生写道:“母爱如和煦的阳光,似清新的春风……”;“母爱像一泓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母爱就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啊!应该说,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这样的情感熏陶教育才是智慧的有效教育。

情感的激发,让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在情感的流动中孩子们乐学、多识、善思、求美,这对发展儿童的良好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充盈的心泉是语言活水的源头。当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潮,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词汇,敏锐的觉察到情感的浪花在学生心头涌动,这是教学成功的契机,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既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学生在前阶段的细读中,往往顾及情节的发展变化,顾及不到课文的感情,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那些沉浸作者情感的词句,来更深的理解语言,从而使激起的情感深化。体验作者的情感,品赏作者表情达意的语言,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需要,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需要。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情感熏陶应是同步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离开了语言训练,情感熏陶就失去了着落点;离开了情感熏陶,语言训练就成为无源之水。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中心,以情感熏陶为纽带,让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和谐共振,那么课堂教学就能真正的省时而高效,就能切实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利用文本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仍不失为德育的主旋律。要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爱国的种子,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长城的雄伟,黄山的秀丽、桂林的美丽,在语文课上我们应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像导游一样让学生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陶冶学生的心灵,净化感情,激发他们弹奏出一曲曲热爱祖国的颂歌。如《长城在我心中》一课,文笔精彩,词汇优美,是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极好范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感受长城的巍峨壮观,认识到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激发学生对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坚强意志、民族精神的敬佩和赞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我们的祖国不但山河壮丽,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表演艺术、雕刻、绘画、建筑术,有的介绍了我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中国的文明史可谓光辉灿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利用这些例子,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写,加深对祖国灿烂文明的认识,使他们为伟大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华民族创造了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同时也孕育了无数的爱国民族英雄,这些在语文教材中有较多反映。如郑成功、、、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沪定桥的英雄们,这些英雄宁死不屈、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震撼、可歌可泣。我们应通过课堂语文教学让学生与这些爱国民族英雄的思想产生共鸣,使他们在对英雄的敬慕中产生爱国主义情操,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许多课文是我们进行道德思想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思想性很强,重在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忠于职守,主要表现就是全力救人,做人之道,在救人中所体现人生理念,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这些弱势群体的保护、彻底的忘我、与事业共存亡的精神等。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这就是语文教学,又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如《将相和》这篇课文,蔺相如那种不计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的优秀品质以及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的精神对学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教学这篇课文的同时,如能再针对本班一些不团结的事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去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落花生》这篇课文中,讲花生的好处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可是它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总之,入选的小学课本的文章都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如在教学中穿插思想品德教育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

对美的向往是人的本性,培养学生的审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审美教育是比道德教育影响更深、比艺术教育范围更广的一种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美好的人生。简而言之,美育就是培养提高人的审美质。语文课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应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语文,注意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对文中的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的欣赏中油然而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讲的是有一只花公鸡,长得很漂亮,它先后去和啄木鸟、小蜜蜂、小青蛙等比美。啄木鸟忙着给树治病,小蜜蜂忙着去采蜜,青蛙忙着捉害虫,它们都不跟公鸡比美。公鸡不明白为什么,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公鸡听了老马的话,再也不去比美了,它从此以后每天早起给人们打鸣报晓。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教材中可以进行两次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美的公鸡与爱帮人们做事的啄木鸟等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公鸡以前的表现和后来的表现比一比,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三、对学生进行教育要讲究方法

(一)找准教材的教育切入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即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工作。

(二)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三)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每周我都会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进行专题性阅读,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借阅,每周必读一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并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和班级的兴趣活动,如组织书法小组、朗诵小组、讲故事、写作小组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开展兴趣活动,学期末,各组展示成果,并进行评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校级以上的各种语文赛事,如各种读书征文比赛,朗诵演讲比赛……这样能够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力争上游的氛围,在准备与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从中受到思想启迪、道德教育。办黑板报、墙报、办手抄报,让学生自搞自编,自画自写自排。这种活动既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又能起到宣传思想教育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总之,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新课程语文标准的基本特征,在新课程阶段,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开始于语言,结束再回归到语言;要求“工”“人”合一,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流程学习课文,这样既能感受到可意会无须言传的美的体验,也可以感受到局部的特色美,还可以体验到文章的“精、气、神”之所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让语文课堂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优化课堂教学,使之相得益彰,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语文教学中,讲究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情感熏陶,使蕴含在语文课程中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

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

③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④朱光潜:《谈美书简》;

⑤乌申斯基:《祖国语言教学指南》

⑥《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