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考究

时间:2022-11-08 03:17:00

改善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考究

无论是在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金融动荡时期,流动性问题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按照监管指标测量,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并不总是很理想,甚至有时处于流动性比较紧张的状态,而实际上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一直非常充裕,因而监管指标反映的情况和实际情况存在相背离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重视和反思,如何改进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指标设计,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真正成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流动风险的指针,特别是立足中国金融业的实际,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和各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改进金融监管的趋势,来思考完善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找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设计相应风险监控指标来加强管理。

在此过程中,关键要从流动性的实质入手,分清流动性,管好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美国储蓄机构监管局(OTS)2010年1月15日的《监管通报》给出了四种流动性定义:“流动性,是利用资产融资以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性,是持有的现金和能够无显著损耗地迅速转化为现金的其他资产总量”;“流动性,是以合理或可接受的成本满足负债偿还或承诺兑现所需资金的能力”;“流动性,本质含义就是需要钱的时候有钱”。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流动性的实质是两个:一是现金流,二是取得现金流的代价。

一、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应立足中国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实际

银行的流动性与金融市场体系以及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状况、银行体系及其资产负债结构等密切相关。这些方面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与国外成熟市场有很大不同。突出表现在:

一是市场广度、深度不同。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达,参与主体众多,工具多种多样,跨国界形成一个快速反应、快速流动、相互影响的整体;中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并且比较封闭,受国际影响相对小,金融体系的主体仍是商业银行,其他参与主体的市场份额还不大,其参与市场运作的工具如短期融资券等都是短期的,中长期的很少。

二是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及运作特点不同。由于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比较少地依靠市场发行债券、票据等批发性融资;而国外成熟经济体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金融工具非常多样化,银行资金来源更多地依靠金融市场,存款比较少,存贷比普遍超过100%。根据涵盖东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42个国家商业银行存贷比(存款中未计入不含CD等证券所筹资金)资料,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水平在全球从高到低的排序中为倒数第二;有超过一半(25个国家)国家的存贷比高于100%;韩国自2004年以来,银行业的存贷比就超过了100%,到2009年第一季度其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存贷比已达到135.9%商业银行也已达到116.7%;泰国也超过了80%。IMF(2009)《金融稳定报告》中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08年年末,在其所考察的全球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比仅为0.8,处于最低水平之一,仅有土耳其、巴基斯坦和阿根廷三国比中国低,为0.7,大量新兴经济体存贷比超过1.0。

三是由于上述两个不同,导致流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从实际效果看,影响中国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信贷政策。比如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外汇占款持续扩大,释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再加上为保增长而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一直比较充裕,不管有关监管指标显现的情况如何,从实际状况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始终没有大的问题。除货币政策外,一些重大的制度变革在某个特定时期也会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如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就对一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带来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比较短暂的。成熟金融市场由于整个市场非常复杂、反应非常敏感,有时往往非一国货币政策所能左右,因某个区域、机构或事件的影响,产生风险的迅速传染和网络效应,造成流动性危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出现问题的主要是投行,其不是存款机构,主要靠市场融资,一旦市场出现紧张,就导致融入资金困难,造成流动性枯竭。

因此,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体系、银行业务结构,以及影响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等,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从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出发,同时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借鉴国际银行业管理的改进方向和经验,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设计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有针对性的监管指标。

二、合理确定和真实反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衡量流动性风险,不仅要看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状况,更要关注银行的偿债能力,有时从指标看流动性缺口较大,但现金流充足,银行偿债能力较强,实际的流动性风险并不大。具体来讲:第一,对不同类型负债的流动性保障能力应作具体分析。一般认为储蓄存款的稳定性好于同业存款。但海外监管实践表明,这种认识不应当被绝对化。首先,从零售与批发的角度看。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认为,对零售存款的稳定性不能想当然。其在2001年2月的《流动性监管手册》明确提示:“虽然历史上零售存款对银行信用和利率不敏感,但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变化,监管当局不应想当然地继续认为零售客户对信用风险和利率不敏感了。”“零售存款者对信用和利率的敏感性取决于客户自身的金融知识、过去的经历、年金管理人的受托义务、银行的地理位置、其他可替代的投资渠道。”对于来自批发存款的稳定性,根据流失率从低到高的顺序,OCC在该手册中给出了如下排序:货币市场基金、信托基金、年金、货币市场经纪商或做市商账户、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和公司、保险公司、区域性银行、外国银行、中小型公司、社区银行、大型国内银行、个人。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海外成熟市场之所以认为零售存款的稳定性更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零售资金一般会受到存款保险机构的保护,因而即便出现危机也不用急着从银行抽回;而批发存款一般不受存款保险机构的保护。标准普尔公司在2007年6月一份对加拿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报告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批发资金之所以有较低的风险耐受性(即流失率高),是因为这些存款没有获得政府保险。”因此,同是批发存款,标准普尔根据是否受到保护给出的流失率有天壤之别:受保护的批发存款流失率为25%,未受保护的则为100%。在中国,无论是零售存款还是批发存款,都没有明确的存款保险。但是,事实上全社会各个主体都相信其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将得到政府的有效保障。这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不同。

其次,从存款期限的角度看。与中国目前监管指标设置中流动性缺口的计算主要以合同期限为准不同,主要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和风险评估机构明确强调必须依靠实际期限。美国储蓄机构监管局(OTS)在2010年1月15日的《监管通报》中,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存款,则要求依据“流失率”数据来评估其流动性保障能力:“在流动性缺口监测表中,……作为一个原则,金融机构应采用实际期限而非合同期限。比如,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存款类负债则应基于流失率来进行测算,而不是视为短期负债。”对于证券,考虑到决定其流动性生成能力的并非其剩余期限,而是其变现能力。因此,对于主权债券,无论期限多长、在会计核算的何种分类科目,一律被视为除现金外的首选高流动性资产。美国货币监理署(OCC)采用的也是实际期限原则,其在2001年2月对外的《流动性监管手册》中指出:“在预测现金流时,金融机构的管理部门应使用滚动预测方法来估计客户行为,而不是直接依赖合同期限。”

第二,按变现能力确定证券资产流动性保障能力。比如,标准普尔在2007年6月的一份对加拿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报告中,对各类资产的变现能力给出了如下的一般性原则:现金的变现损耗为0;投资级债券的变现损耗为2%—10%;流动性高的股票为5%—30%等。同时,标准普尔还特别指出,同是股票,考虑到优先股市场稀薄,流动性较普通股差,因而,对其应该赋予更高的变现损失率。与标准普尔采取的原则一致,穆迪在2001年的一份流动性风险评估报告中,也将本国政府主权债券变现损耗率确定为极低的2%,市政债券变现损耗率确定为10%。

欧盟委员会曾在2007年3月呼吁欧洲银行业监督委员会(CEBS)加强对银行业的流动性监管,并提出反思和技术性建议。在其2008年6月提交的报告《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挑战》中,作为对本轮危机中遇到问题的反思,其在建议中明确指出:“(在评估流动性保障能力时),资产的流动性不应根据是交易账户还是银行账户来进行划分,也不应根据会计处理来划分,而应根据其流动性的生成能力来划分。”

三、应当将杠杆比率的控制与监管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由于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以及风险分散方式和金融创新工具的过度应用,造成杠杆比率过高,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杠杆比率过高是金融机构出现较大风险的根源之一,表内大量转出表外,资本实际不足,最后酿成风险。从美国、加拿大和瑞士等国的实践来看,美国的杠杆率指标最为简单,范围也过小,仅覆盖了表内项目,鼓励了银行的表外投机,形成所谓影子银行体系,最终未能遏制银行实际杠杆率的放大,使金融体系在本轮危机中成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加拿大的杠杆率指标则延伸到了表外,最终使银行得以较为平稳地度过了本次全球大危机;瑞士即将实施的杠杆率指标与美国类似,但扣除了一些流动性资产和本国信贷资产。单纯的资本充足率已不能充分反映银行业风险和实现监管目标,引入杠杆率指标有望弥补资本充足率指标的不足,这已成为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的共识,二十国集团在2009年提出此项建议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已着手制定杠杆率的全球标准。因此中国应吸取此次危机教训,把握各国金融监管改进趋势,严格控制银行的杠杆比率,包括资本充足率、名义杠杆率(即总资产除以净资产)、资产的偿债能力和负债的期限化管理等,使银行杠杆比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防止高杠杆发展,从整体上保证银行偿债能力。这才是当前加强中国银行风险管理第一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