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研讨内容与走势

时间:2022-05-14 08:23:00

药学服务研讨内容与走势

临床用药类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药物治疗质量的不可控性相对更高。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简称为“国家ADR中心”)的报道,2010年国家ADR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超过69万份,比2009年增长8.4%;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09,991份,比2009年增长16.2%。截至到2010年末,国家ADR中心已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15万余份。因此,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负责任的药物治疗呢?”1975年,Mikeal等[1]最早提出药学服务的概念(PharmaceuticalCare,PC),界定为满足患者获得安全与合理用药需要的服务;1980年,Brodie等[2]强调:为了保证患者获得最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治疗,PC包括用药决策和提供患者所需药品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3个阶段必要服务的内容;1989年,Hepler等[3]认为,PC是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获得预期的用药结果,而为患者提供的负责任的药物治疗服务,侧重于服务质量。之后,学者Granada-II则认为,PC应关注患者的需要,药物治疗的临床结果应与患者的需要相关。学者PCNE指出,PC应以循证医学和循证药学基础来为患者提供最优药物治疗结果的服务活动。Apoteket侧重于说明PC是确认、解决、随访和记录的药物治疗问题的服务活动[4]。开展药学服务是改善患者用药质量的重要措施。

1材料和方法

以我国的“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检索资源,以1995-2011年10月31日为年限检索,将“药学服务”、“药学监护”和“药学保健”作为篇名进行期刊精确检索,剔除重复发表和少部分实际内容离题的论文,获得药学服务相关有效文献1840篇。对检索出的每篇文献按照论文年度发表量、发表文献出处的区域分布和研究内容、覆盖的疾病种类及药品类型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发表文献的数量年度变化情况1995-1999年药学服务相关文献年度发表量相对较少,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药学服务相关文献的阶段发表量与构成见表1。

2.2作者机构分布情况按文献第一作者的所在机构对对1840篇药学服务文献的出处进行汇总分析,见下表2。排名前五位与后五位文献出处机构的省际分布表,见表3。从表2可见,我国的医疗机构是非常重视药学服务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占总发表文献量的88.9%,高等院校及研究所是开展药学服务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同时,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也开始重视药学服务的管理和法律问题。从表3可见,总体上,17年间经济发达地区对药学服务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药学服务的研究关注度最高的为北京,最低的为西藏,发展最快的为江苏省。

2.3研究领域分类情况药学服务文献研究主题内容归为3类: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其他类。其中,理论研究包括介绍药学服务相关概念、理论、准则、方法、分析模型和管理等但不涉及具体疾病或药物分析的文献;而将药学服务在医院、疾病、药品和社会药房、社区和卫生应急事件中应用的实践经验分析以及药师职责转变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文献列入应用研究类;将对国外文献的翻译和教学实践等文献归为其他类。从表4可见,我国目前药学服务理论概念研究文献占32.6%,应用研究文献占65.3%,其他类占2.1%。在理论概念研究中,我国学者将引入价值链管理、6σ管理、品管圈、质量管理、象形图示等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药学服务研究中,不断丰富了人们对药学服务的内涵和层次的理解和药学服务质量评价的手段[5-11],具体见表5。药学服务应用研究的主体为医院,文献报道涉及综合性大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院、儿童医院、军队医院等多层次医疗机构,覆盖面较广。尽管社会药房和社区药学服务实践文献占总文献量的4.5%,但近两年人们对社区药学服务研究关注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人口的老年化和慢性病问题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在药学服务实践中的应用从开始的医院信息、病案信息系统的引入发展到自主软件的设计[12]。其次,我国学者也对美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药学服务模式、服务体系、临床实践和高等药学教育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报道。

2.4我国药学服务文献覆盖的疾病和药品类型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对哪些疾病和药品开展了药学服务实践活动呢?表6和表7对文献中覆盖的疾病种类和药品类型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表6、表7显示,医务工作者对呼吸系统、重症感染、心脑血管的药物治疗问题和抗菌药、中药的合理使用及药品的不良事件重视程度更高。

2.5我国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知情况对医务人员、患者和社区居民对药学服务的认知状况社会调查文献共计48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3-24]:

(1)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开展的主要药学服务工作包括处方点评、药师参与查房、药物信息服务、用药咨询、药品不良反应收集、监测血药浓度,设计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2)未来医院药学发展方向是药学服务,药师的主要任务是实施药学服务,大部分调查的医院、临床医生、患者支持药学人员开展药学服务;

(3)医师最希望从临床药师处得到的药学信息为药品的适应征、正确使用方法、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新药的信息、同类药物比较、特殊人群用药调整等方面;

(4)患者最希望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系信息为用药选择、用法用量、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用药宣教、药物贮存方法、药物的价格、药品报销范围;

(5)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目前最欠缺的知识体系为:疾病知识、临床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和联合用药知识缺乏。

2.6药学服务干预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在345篇关于药学服务干预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文献报道中,以医务作者的个案的药学服务干预报道居多,而对照性干预评价报道偏少。在药学服务评价指标的选取中以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对药物治疗知识的知晓率偏多,综合性的评价偏少[25-27]。国外学者在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评价上,对照研究较多,评价指标既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也包括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认识、药物不良事件和药疗错误的发生率、合理用药状况、干预措施被医师接受的程度、抗生素使用频度等客观指标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患者满意度等主观指标[28]。

3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17年我国药学服务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药学服务的研究呈迅速发展趋势,成为医院药学研究的热点方向。药房要构建药学服务体系起码包括六步,即需构建药学服务环境、明确药师角色与功能、培养药学服务人才、提供药学服务激励机制、拟定药学服务制度与工具、规划与实施药学服务方案。然而,我国目前宏观上还未建立药学服务的政策环境、法律保障,明确医务工作者之间围绕药学服务的责、权、利的管理系统和专门的药学服务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微观上,医院和药房都缺乏明确的药学服务流程、制度、规划、实施方案和药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药师的考核系统;在学术研究上,我国药学服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急须建立药学服务研究公认的研究范式、程序、方法学体系与评价体系,需要开展更多前瞻性研究设计,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性管理策略。我国药学服务研究的未来需要研究者与实践者更亲密的合作,使得药学服务的理论研究成果尽早转化成医疗一线促进患者生命质量改善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