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探讨10篇

时间:2022-08-11 08:40:06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探讨10篇

第一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

建筑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工期紧、施工人员组成复杂、施工环境差等特点,且施工现场中存在大量危险源,因此需要采用规范化与系统化的方法管理施工现场,避免建筑项目生产因素相对集中的区域发生安全事故[1]。本文分析了管理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相关要点与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建筑产品建设质量。

1.安全管理目标与要点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而言,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以明确的目标作为导向,以便可以全面协调与控制现场的施工工作。设计管理目标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同时结合建筑施工要求对管理目标进行细化。例如,可以将安全管理目标定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同时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一般以≤1‰为宜,以有效保障现场施工安全及杜绝发生死亡事故与重伤事故[2]。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则应把握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要点,包括建立管理体系、合理应用安全技术等。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不但能够为安全施工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撑,同时有助于强化安全管理对于建筑施工过程的指导作用。在建立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服从相关职能部门与政府部门的监督、领导,项目经理应负责组建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以便确保管理体系具有层次化的特点,从而在安全管理当中实现安全责任明晰化、管理过程有序化。另一方面,安全技术应具有规范性、经济性、针对性及全面性的特点。规范性指的是安全管理技术应与地方、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相符,经济性指的是安全技术应能够满足建筑成本控制的要求,针对性指的是应根据存在的危险点应用安全管理措施,全面性是指安全技术应能够全面覆盖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确保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防火防爆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具有交叉施工频繁与用火多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将防火及防爆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以预防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首先,应对工程现场的用火施工作业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包括生活用火区、易燃废品及易爆废品的收集点、易燃建材堆放区域等,尽量将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危险施工区域布置于建筑施工场地主风向的侧风向与下风侧。同时按照防火规定合理设置各个用火区域间的间隔距离,定期检查可燃物,避免造成阴燃着火。在各个用火区中应配备能够满足防火与灭火需要的器材、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池、沙箱及防火工具等。如需在施工现场使用炸药、雷管处理地基或对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钢筋构件进行焊接,则应注意严格管理引爆品及炸药的储存、保管工作,同时严格控制好危险物品的领用量。在运输保存与使用气瓶时应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存放气瓶的区域与明火之间的距离>10m,同时要避免气瓶受到暴晒。此外,应注意采用有效措施对火灾高发场所进行强化管理。例如,对于木材加工与堆放场所,应严禁明火、吸烟,并注意及时清扫易燃物品,包括锯末及刨花等。对于民工临时居住场所,应严禁存放易爆及易燃物品,禁止在宿舍中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等,如在夏天需要使用蚊香,则应在金属盘中放置蚊香,同时确保可燃物远离蚊香,禁止将可燃物体作为照明灯具的灯罩。

2.2临时用电管理

临时用电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避免在临时用电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则可以采用以下管理措施。首先,应注意做好临时用电的组织设计工作,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安全用电设计、防雷设计、配电设计、线路设计及用电负荷设计等,保证用电设计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同时可以有效适应施工现场的地貌与地形条件。避免将分配电箱及总配电箱设置在低洼积水及多尘区域,以免引发用电安全事故。其次,应在施工现场中架设安全可靠的临时用电线路,避免在井字架或外脚手架上架设配电线路,采用木杆或砼杆架设线路,同时要控制好电杆档距与埋深,将平衡拉线安装在转角杆与终端杆中,以避免在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第三,要做好外电防护工作。如施工现场与邻近变压器、输配电线路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要求,则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应悬挂好安全警示标志。防护封闭设施应具有防漏电、绝缘保护、防触电及防碰撞的功能。同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要求与JGJ46标准制定外电防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此外,应注意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巡查及临时用电设施维护工作。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通常较为恶劣,且存在多种安全用电隐患,因此要加大临时用电督查力度,及时停电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用电设备,同时要定期检查是否存在一闸多机、乱接乱拉及绝缘破损等安全隐患。

2.3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及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均可在施工现场中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注意强化机械设备管理。首先,在租赁或采购机械设备时应考虑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与施工作业实际需要,在施工现场中配备功能齐全、性能优良、运行稳定的设备,确保机械设备具有出厂证明、质量检测合格证明等,同时要注意维修与养护机械设备,以保证机械设备可以在施工中维持正常与安全运行状态。另一方面,应强化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进行岗前交班、培训工作,对于施工现场中的特种机械,在施工前应做好调试工作,并保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合理调配机械设备是提高施工效率、保障设备实现安全运行及预防机械发生安全故障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注意强化调配工作。第一,应保证调配方案可以有效适应与满足建筑施工任务,以避免建筑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及防止机械设备在过疲劳状态下运行。第二,在设计调配方案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保障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尽量采用综合性指标合理调整机械调配方案,以保证调配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具有综合性强、功能多样与结构复杂的特点,这就加大了施工管理难度,尤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为了减少施工现场中的安全事故,应注意明确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并运用针对性强的管理措施。

作者:涂学荣 单位: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宋石昆,李东.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3(28):149-150

[2]尼古拉斯•尼斯贝特,王娜.英国政府的BIM战略:施工运营建筑信息交换(COBie)及其他[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7(1):116-118

第二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并从建设规模上也在不断的扩大中。而建筑与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有着直接关系的重要行业,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趋势下,要求企业所建造的建筑物必须从建筑安全和质量上予以全面重点保障,全面贯彻以安全生产为宗旨,严格遵守并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生产的安全性。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的现状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缺乏完善而全面的监理管理机构

当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机构的运营结构的收支方式主要是通过自收自支来维持部门的职能发挥,因此建筑单位要缴纳经费给监理机构进行监理,而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并达到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缴纳给监理机构必要的经费,同时还有部分建筑单位与监理机构进行沟通协商之后,少缴或不缴其经费,而监理机构为了在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的监理机构中的竞争优势,被迫与建筑企业之间达成共识,同意建筑单位所提出的协商优惠条件,这在无形之中降低了监理机构的经费来源,从而也造成监理机构在组建结构中缺乏人力、物力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监理机构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工作就有了一定的怠慢和不规范,甚至使得部分建筑单位故意拖欠监理机构的监理经费,从而使得工程没有了正规而严格的监理管理,给工程质量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1.2缺乏国家政府部门正规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通过政策的实施应切实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尤其是作为国家制定监理管理制度,其作用主要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而在过去因为经济社会制度的不健全发展,遗留着很多国家监管不足和漏洞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各种建筑违规行为层出不穷,造成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隐患。另外,相关部门缺乏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处罚的要求和标准,处罚力度不够,纵容企业的建筑违规行为,在这种形势下,导致很多制度化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落实贯彻执行到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导致各种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1.3缺乏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建筑原材料及施工过程的浪费,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材料的管理不规范严格而导致,尤其是建筑材料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直接进入到施工现场的使用中去,以此造成了整体建筑质量的下降,并同时施工过程可能引发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之后,对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施工质量也失去了有效保障。尤其是建筑施工的人员由于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缺乏,在施工中并没有全面的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对建筑中专业的材料质量以及相关的质量标准缺乏专业的认知,所以施工材料和施工过程也从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质量保障。

1.4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行业的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施工作业的形式主要是通过人为劳动力进行,并在部分机械器材的辅助作用下进行,而其中也是需要人为操作,因此这就需要人力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施工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但实际施工中的人员,很多都是来自农村,并没有接受太多文化知识的教育,缺乏对施工中专业操作和安全问题有一个确切的认识,缺乏专业和规范的操作能力和水平,而且因为繁重的施工导致施工人员体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容易引起操作失误,进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率,这些都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如何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监理管理

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优劣是与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相关监理管理人员要加强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监理管理工作,做好对施工现场施工的巡逻和检查,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把关检测,确保建筑施工的过程都符合施工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如果在监理管理中存在有施工材料质量不合要求或者是施工技术的问题等,都要及时提出问题并找到可解决的方案予以解决,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必要时进行施工叫停。同时,在工程现场管理中的管理人员要重视质量巡检工作,认真对每一个可能对工程质量安全造成威胁的环节要进行严格把关,树立施工的安全意识,并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展开。

2.2提高和培训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

建筑施工的过程要按照国家建筑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因此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开始前、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都要做好施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让施工人员对正确而规范的操作进行学习和掌握,不断提高广大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操作规范,并重视和树立施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设施的作用。另外,要同时做好施工人员的日常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应不定时对各种施工的设备器材进行使用效果的抽查和检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考核之后,做到持证上岗的安全管理要求。

2.3加强施工设施以及技术的监理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能水平和建筑设施是施工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的有效保障,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和施工进度的把控,因此在施工中,要有效保障所选设备的性能、型号、强度等都能满足施工设计需求,确保设备和技术的正常,从而保障施工进度。同时,做好对施工设备、材料、相关人员的施工前的把控,从而使得施工中所需要投入的设备和技术都能相应的发挥施工所需要的作用,另外为了充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技术要重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的测试和预测,并根据情况制定预案,提高施工的顺利运行能力,同时要对施工设备的使用更变或者是进出施工现场的顺序都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和降低因为设备故障问题造成对施工工期的影响。

2.4重视并做好对隐蔽工程的验收监管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隐蔽掩盖的工程,作为监理人员,要引起这部分工程的监督管理的重视,并根据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的验收,只有在隐蔽工程得到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工程施工。在具体的验收过程中,监理人员要依照工程设计图纸和工程验收的标准进行逐一的自检,验收检查要经过多次审核确认无误之后,由监理人员确认签字完成验收。在验收中一旦发现工程的不合格现象,要及时指出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予以妥善处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效果将对建筑施工单位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力,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做好施工管理的安全性保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赵中龙 单位: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灵锁,王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J].建筑安全,2009,24(1):9-12.

[2]张丽梅,杜守军,刘卫然等.基于可拓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8):138-144.

[3]张永涛.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10):31.

第三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其联合作业与高空作业较多。然而近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高空坠物、触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归根究底在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够规范。在建设施工现场中往往发现封闭施工不到位、施工安全标志悬挂不明显、乱扔乱弃施工废弃物和材料、人员未配系安全带作业、施工场地不够平整等现象,这无疑给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防护力度不足

当前,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赶进度,获取更大效益,往往不愿将太多物力、财力以及精力放到安全管理中,使得安全防护设备往往配备不齐全。部分机械设备厂商为了一己私利,通过降低设备安全系数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使得劣质设备流入建筑施工当中,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3.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整体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具体施工中,不难发现不少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具体表现在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留下诸多施工安全隐患。如为了追赶施工进度,在并未浇筑砖胎膜的情况就回土、在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的情况下拆模、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等等。此外,为了节省施工成本,部分施工企业并未做好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在施工人员未经任何安全学习与培训的情况下上岗作业;部分施工现场还出现模板工程不符规定、临时用电不规范、人货同乘货物电梯等现象出现。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4.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监管

结合实践来看,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监管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所存在问题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行政监管上。从实际来看,当前国家在施工安全行政监管上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然而在一些地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由于各种因素所影响,致使其在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上并未严格落实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从而造成施工安全得不到有效监管问题产生;第二,企业自身监管上。部分建筑企业受到节约成本所影响,使其并未设置专门的施工安全监管部门或人手配备较少,如此一来在面对庞大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势必会难以应对,进而导致企业自身在施工安全上缺乏有效的监管。

二、加强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1.制定全面统一的施工安全标准

在正式开始施工前,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全面统一的施工安全标准,对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行为进行规范,并时刻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什么健康,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首先,应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将卫生、交通、消防、水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并对施工现场的楼道、出入口、预留管道等部位进行隔离保护。其次,应结合施工特点与进度,在存在危险因素的部位悬挂或设置安全警示牌,拉挂安全网,以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再者,必须确保进场施工人员都佩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如若发现施工人员不安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一律严惩。最后,还应将施工现场封闭起来,有效隔离周围环境与施工现象,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

首先,必须严格检查将要进场的机械设备是否合格、合法、完好、安全,并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相应的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如若检查不合格,一律不予以进场。其次,必须选用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人员来安装或拆卸大中型机械设备,并在拆装前提供详实的拆装计划,通过上级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对于安装好的设备需要经过安全部门检测,检测通过后才可以开始使用。再者,应指派专门的维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并详细做好文字记录。最后,应加大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操作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应不定时检查施工现场的设备,保证全部设备及相应安全装置的作用都得到正常发挥。

3.重视建筑施工环节安全管理

首先,应当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来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正式施工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充分了解施工技术安全,对于某些工程具有较高危险系数的,务必要预先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来进行。对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应正确识别,并找出安全控制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最后,应动态追踪施工情况,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解决,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加强施工安全监管建设

第一,加强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监管。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来说,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是确保其严格根据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落实的主体,因而笔者认为国家应当从制度、日常巡查以及问责等多方面加强对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监管,确保它们能够切实有效地落执行工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从而保障所在地区建筑施工安全得到落实;第二,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建筑企业自身监管问题上,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予以解决。首先,建筑企业必须树立起牢靠的安全生产理念,随后充分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落实。最后,还应当针对监理人员采取奖惩相结合的工作考核方式,即将其个人绩效或奖金与施工安全相挂钩,从而通过该途径确保施工安全得到有效地监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对其予以充分重视,并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施工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有效促使我国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俞翔 单位: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佳莹,罗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善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8).

第四篇: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我国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实际管理中,一定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1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消防特点

1.1易燃物类型较多,火灾荷载较大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材料的选择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在防火性能方面,但是,要保证施工现场没有任何一种易燃性材料是不可能的,现场材料中还有一部分材料是具有可燃性的,例如常见的房屋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等。火灾荷载属于是一种对可燃物数量的一种衡量,主要产生于保温材料、装饰材料以及电气设备等等中,它的参数值越大就说明燃烧的可燃物就越多,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就越高,产生的有毒气体也就更多,对于人员的人身威胁也就越大,因此,做好火灾的荷载控制和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1.2临时用电设施多

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楼层数较多,每一层施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数量都很多,并且特定层的功能限制,还需要采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这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的电缆电线分布过于密集和复杂,相互之间交叉繁冗,而且接线的端口也很多,使得临时用电网络存在着诱发断路和漏电等的风险,最常见的就是电缆的短路问题发生。

1.3动火作业点多

在建筑的具体施工中,动火作业不可避免,很多分项工程、工序较多,特定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动火作业,并且这种作业的垂直交叉分布也很多,涉及到的范围很广,一旦忽视了安全规范操作制度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4火势发展快

超高层建筑严格来说,还属于是高层建筑的范畴,它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很高,错综复杂,而且横向空间和纵向空间的分布也很多,这些空间也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很容易在空气的流通下迅速蔓延,导致火灾难以控制。

1.5疏散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中,随着楼层的增多,需要把施工所需要的原料、设备等采用竖向运输设施进行运输提供,常见的有塔吊、电梯等等。工程中的消防电梯,在正常施工中,防火防烟等基础设施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它的消防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此时的消防通道主要是以楼梯为主,但是,楼梯的疏散空间又不是很大,此外,楼层越高,它的施工所需施工人员的数量就越多,疏散的距离也就会加大,很容易给人形成一种无形中的压力,加剧了疏散的难度。

1.6救火难度大

在高层建筑中,一旦火灾发生,短时间内在高空气流的带动下,火势会迅速蔓延开来,而且,消防营救工作还需要一段准备时间,加上楼层高度的限制,消防云梯很难顺利到达救人位置,耽误最佳救人时机。

2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2.1消防产品方面

消防产品方面主要指的是消防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常见的消防产品有消火栓、水枪、水带等等。从当前这些产品的使用现状来看,消火栓采用的是螺旋阀,这和消防队伍所使用的快速接口相比较而言,还有很大的难度,在经过严格测试后,会出现关闭不彻底、漏水等问题。此外,当前市场上,消防水带、水枪等的类型较多,使得这类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具体使用中会出现漏点,并且在高压作用下还会出现损坏,难以发挥功能。另外,很多高层建筑中消防设施的损坏以及缺少应有的消防设施准备现象也十分常见。

2.2消防供水系统方面

整个消防供水结构规模较大,十分复杂,在地下隐蔽工程中的管网部分很容易出现漏点,一旦出现在查找时十分困难,而且维修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加上稳压系统失调,引起消防供水系统直接瘫痪,难以发挥消防应急作用。一些高位水箱的长久放置会导致逆止阀损坏,一旦损坏很难及时发现,另外,一些高层建筑居住者会私自关闭稳压泵,导致最不利点水压难以满足要求。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骤降,建筑屋顶水箱容易被冻坏,导致整个管路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下降,在一些水泵接合器上,也缺少应有的标志牌,加上供水管路的长度过长,一旦室内供水量不足就会导致供水的短缺,一旦火灾发生后,立体燃烧速度非常快,在启动自动消防系统之后,很难做到整栋建筑都可以及时供水,也就起不到高层消防灭火的作用了。

2.3自动报警系统方面

超高层建筑主要是面对大型综合性商户来说的,为了商业发展的需要,往往会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一旦装修改造开始就会把消防水系统中的存水量排出,再把屋顶的火灾探测器罩上,一旦罩上即便是出现了相关动作也不会自动报警。此外,高层建筑中,对于火灾的自动报警点也很多,报警点多了,出现误报的机率也就增大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消防控制人员的意识上疏忽,对于火灾的报警点判断难以第一时间核实。

2.4防排烟系统方面

一般来说,防排烟系统是处于被动状态的,使用的频率很低,长期不使用一旦紧急使用到,很容易出现找不到手动按钮,难以及时启动的问题,从而延误最佳时机。它的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并不是很好,损害率很高,在经过手动复位之后往往会出现复位不准确问题,关闭不彻底。2.5管理水平方面在管理方面主要是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关,消防管理中消防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健全,会导致管理的质量下降,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从监督监管的角度来看,消防监督人员会因为工作调动或者是新入职等的因素,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实际掌握不全面,在管理措施的制定上缺少计划性和针对性,很容易忽略关键点。此外,当前很多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监督监管属于是第三等级,公安人员缺少消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并且监督监管的任务较多,人员配备较少,也就导致了日常管理效率的低下。

3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一般来说,超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就设置有自动消防设施,这是防范火灾的重要手段,对于消防管理来说,就要在日常加大这方面的重视力度,做好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并采用专业技术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隐患就要及时解决完善,保证消防设施的良好无损。对于室内消火栓、灭火器、消防水泵、报警阀组等消防设施也要明确的使用标志;在消防供水管道部位要设置启闭的明显标志。一旦在检查中,发现损坏的设施就要及时维修。

3.2动火申请的严格化

对于制定的动火审批制度,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在申请动火证时,需要做好“五个明确”的工作规范,即动火的部位明确、动火时间的明确、动火作业人员及相应证件的明确、现场消防安全技术措施的明确、现场防火看护人的明确。此外,对于动火中的现场安全负责人以及动火人员来说,还要对动火情况进行实时注意,一旦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在动火之后,要对剩余的火种完全消灭,保证不存在火源,在专职消防巡逻任务上,也要重视不定时巡查,对动火要求予以落实,同时也要在落实中加强监督监管。

3.3重视科学化的监督管理

对于自动喷淋系统的智能化,可以在各个不同楼层设置减压阀保证水量的均匀,避免底层水压过大、上层供水不足;在对门禁安装防盗设施时,要保证其和消防控制中心实现联动,这样可以解决安全疏散方面所存在的矛盾。同时对于高层建筑的管理来说,可以在现有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下,构建一个包括所有住户在内的电子档案,这样可以规避因为消防管理人员的调动而出现消防人力不足的问题出现,可以在这个电子档案下对建筑的改造、装修等的情况有全面掌握。消防机构在履行自身职责时,还要对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舆论手段等进行利用,加大思想宣传,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结合自身实际,采用现代化消防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4注重日常的消防应急演练

重视日常演练,不仅可以提高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消防设备的使用熟练,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牢固消防技能,牢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消防安全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年度消防演练计划,在进行消防演练时可以按照专业、班组的性质来展开演练,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配合地方消防部门参与演练。

3.5做好对临时用电的电缆管理

临时用电的电缆电线所具有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为了施工需要短期架设,这就需要做好防短路保障工作。如果是在室内安装机电管线时,要对管道进行专门的加工焊接,保温结束之后不能再进行焊接,在涂漆时,也要做好通风,禁止明火。

4结语

超高层工程的施工由于自身因素,作业中消防安全隐患巨大。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主动杜绝超高层建筑施工火灾隐患。

作者:刘强 单位:山东君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伟强.珠江新城J1-2、J1-5地块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探讨[D].广州:广州大学,2012:1-45

[2]王立,况凯骞.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案例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2)

[3]罗云庆.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分析与对策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12)

第五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探讨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的分配从根本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由于在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责任单位较多,职责分配不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责任单位未能将职权管理落实,导致出现疏漏,造成安全隐患。如何正确分配施工管理的职责,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如何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是建筑行业迫切需要改革的环节。

1明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的重要性

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根本,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频繁出现职责分配不明确、各责任单位管理不到位或干涉管理的问题,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建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规章制度、管理程序以及监督工作是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细分其中的管理工作,各责任单位、管理部门必须明确管理职责,对建筑施工的基础环节、关键环节切实做好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处理管理中、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准确全面的掌控整个施工过程,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明确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职责进行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筑施工责任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单位

在目前,多数建设单位缺乏甚至没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识,在投资建筑工程项目时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工程工期,至于安全管理问题大多数时候都是推给施工单位,在政府部门强制监管之下,会在检查时做做模样应付。其次,建设单位在聘请安全管理人员时选择不严格,导致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水准欠缺,安全理念和意识落后,对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职责分配不明确,日常监督工作存在疏忽,导致施工现场诸如施工地点不安全、机械设备损坏等隐患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2.2施工单位

承包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最大化的企业利润,缩减安全管理工作成本投入,部分项目经理安全意识缺乏,未能与专业的安全人员组织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甚至为了更进一步缩减成本,在配置安全防护用品、设备时并未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规定,无法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其次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安全工作人员的权力受到限制,在部分安全隐患、违规问题的解决措施上与项目经理意见相悖,导致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工程质量、施工人员的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3设计单位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上,大部分设计单位将重点放在建筑造型、美观、创意等方面,在结构安全设计上,多数情况下选择了传统保守的设计方案,未能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设计报告中没有准确注明设计图纸的重点安全环节的解决办法,将如何安全正确施工的问题留给施工单位,为建筑施工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2]。

2.4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在工程的管理上,只注重工程投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问题,忽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监理工作几乎没有开展。其次由于施工单位安全意识缺乏,对安全监理工作人员并不重视,造成安全监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松懈,未能定期开展安全监理工作,使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没有及时被发现并解决;同时由于安全理念未能贯彻落实,普通员工以及施工工人在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没有及时上报甚至不管,一定程度上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的合理分配

建筑工程中各方责任单位松懈的安全管理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解决管理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合理的分配,将各方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以提高施工安全、工程质量。

3.1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责

建筑项目能够为建设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工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受到法律的仲裁。建设单位在投资项目时,必须明确各个责任单位的管理职责,在建筑施工招标选择中严格选择具备安全意识和理念的施工企业,同时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建筑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帮助施工企业解决在建筑勘察、施工等工作上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为建筑施工安全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3.2施工单位的管理职责

施工企业作为受到安全事故最大冲击的单位,将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前期必须做好准备工作,项目总负责人必须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大力支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建设单位一并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大力宣传施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同时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按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资金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安全责任管理机构,加大人力财力的支持,将基础安全管理意识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参与施工的人员中。

3.3设计单位的管理职责

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实地考察,了解地形特征,考虑设计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历来的经验在建筑创新设计中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重点部位、环节做出准确的标注说明并提出施工建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和情况,在重点部位施工时进行跟踪,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沟通,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3.4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

监理单位的有效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主要条件,监理单位在建筑施工中必须清楚明确自己的责任,将安全意识牢牢谨记,在监督建筑施工中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制止,对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及时汇报上级,保证问题能够尽快得到有效的解决,对特别严重的情况必须停工处理,在进行整体改进之后再继续工程。在监督工作中,在发生与上司意见不符、施工单位不管等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采取强制性措施,或是通过汇报给上级,在多方意见相悖时,必须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探讨,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不能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便松懈施工安全管理监督工作。

4结语

科学有效的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建筑行业良好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促进相关建筑企业、施工企业等在行业竞争中具备更为优势地位的必要条件。建筑项目的开展还需要各个责任单位的合作管理,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保证建筑竣工之后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

作者:李富和 单位:吕梁市建筑安全管理站

第六篇: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起重机械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建筑起重机械在降低劳动强度,控制人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方面有不可估价的作用,然而由于不重视安全生产,加强起重机械的管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难以估价的损失。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加强管理,有效使用,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起重机械企业安装资质管理混乱

国家对建筑企业的起重机械安装资质管理制度存在几个问题,如:①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工程承包资质只针对塔式起重机有明确的规定,对其它设备的安装拆卸没有具体说明;②对承包企业资质的等级划分没有拉开差距,造成2级企业和3级企业都可以承包80吨以下的塔机拆装工作;③要求企业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筑师),这些要求造成许多企业无法按要求取得专业承包资质,而各地建筑施工市场对此需求又很大,致使一部分企业铤而走险,无牌进行拆装作业,或挂靠有资质的企业进行作业;有时具备资质的企业人手不够也随意找人参与作业,这些违章现象严重影响了起重设备安装、拆卸过程的安全监控,造成起重机械安全失控,重大安全事故频出。

2.建筑起重机械检测管理不规范

依据国家《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的要求,建筑起重机械应在使用登记前办理检验检测合格证,事实上,现在很多地区不具备这个条件,相关检测无法进行。一方面是检测人员不上被检设备,检测结果不实,只是走走过场;检测报告内容不统一,重要项目缺乏,达不到检测目的;还有的委托其他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由非专业人员执行操作,无法发现安全隐患,致使起重机械设备带病运转;检测人员缺乏责任心,业务水平低下,无法按规定完成检测任务等。

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欠缺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操作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准许上岗,现实中由于部分建筑企业由于工人数量不足,或考虑节约成本,争进度抢时间,常常会缩短培训时间,使部分人员专业技能较差;有时又启用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的临时工,自身业务就生疏,难以按照操作规程完成任务,同时安全意识薄弱,极易酿成重大事故。安检和劳动部门对企业缺乏现场管理,没有定期检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证,无证上岗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同时地方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差,缺乏统一培训教材,实操培训时间短,培训教师知识不全面,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都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质量不符合要求。

4.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监管机构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规范管理建筑起重机械资质管理

统一地区和城市的执法管理和定级标准,使具备资质证书的企业在全国都可以开展业务,遏制非法安装队伍的跨区活动,对相关企业开展“资信评比”,严格划分等级标准,整顿和规范了建筑起重机械资质市场的违规现象,改善过去不良的负面影响。对取得资质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监管企业在用人过程、执行过程中的违规现象,要求企业在施工中应选择具备资质的达到等级标准的企业执行机械操作,保证建筑起重机械市场的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2.规范管理建筑起重机械检测

规范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市场,从制度上保证检测单位的具体运行,制定对检测机构的核准制度,使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检测机构进入建筑市场开展检测工作,对检测机构的人员实行挂牌上岗,通过认证考试,使检测人员具备相当的业务知识,职业素质才能上岗,并安排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树立工作的责任心;同时制定科学的检验检测标准,明确规定具体的检测流程和实施细则,强化过程控制;遏制市场上无序竞争的现象,对违规单位和部门严肃处理,取缔检测资格,随时抽查检测的记录、检测人员证书、检测机构资质,监督违规现象的发生。

3.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管理

建筑起重机械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应经当地建筑主管部门考核持证后才正式允许上岗作业。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制度的切实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应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在规定的培训机构培训,完成一定的课时,加强实际操作练习,确保操作规范、达到标准要求,可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如事故案例分析、专业知识交流、技术专家指导等提高培训人员的业务水平。严把实践操作考核关,使每一个持证人员掌握相当的实践技能,不断完善培训考核的管理制度,真正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建立地区统一的考核培训基地,规范完善整个培训、考核、发证流程。

4.发挥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

各地政府应加强对本地区建筑起重机械企业的监督管理。首先,应对当地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登记备案,将起重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操作人员的上岗证等相关信息记录备案,实行联网管制,以方便下一步的跟踪管理,监督起重机械和持证人员的流向,杜绝违章现象的发生。其次是检查建筑起重机械企业的相关证件是否齐备,督促企业完善自身要求,同时现场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核实机械型号、适用时限、维护保养等信息,对现场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有效期等检查监督,对设备的安装方式予以检验,减少安全事故隐患。最后要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他们熟悉相关知识,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在日常巡查和检查中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确保机械设备有效运行。

三、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建筑起重机械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部门应规范指导建筑起重机械市场,加大监管力度,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防止因起重机械的安全隐患而引起的重大事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施工现场和人员的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作者:樊树兵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站

参考文献:

[1]王术光.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5,06:247-248

[2]牛效强,杨丽.浅析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12,08:55-57

[3]王齐武.浅析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建筑安全,2014,11:60-62

第七篇:建筑暖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一、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建筑物内部结构因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物的内部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科学,尤其是大型的现代化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暖通管道的安装施工的难度。因其建筑暖通管道是暖通空调的主要供给通道,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有外部走向、预留暖通管道以及嵌入墙壁等多种形式。建筑暖通管道的安装往往都会因受到建筑内部复杂结构的影响而变得困难,特别是在安装嵌入墙壁的内部暖通管道时,往往会对建筑物的主结构及其他预留管道,施工道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暖通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暖通管道安装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般来讲就是其施工工艺的选择。由于暖通管道在其安装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受到建筑结构本身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必须要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而在许多暖通管道的安装中,都是按照想当然的方法去安装,因此就会造成许多问题的出现。

二、管道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

(一)建筑暖通工程施工前的安全管理。(1)设计图纸的审核。在建筑工程的暖通管道安装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建筑设计图进行缜密的分析与审核,及时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的反馈解决,反复检验其施工材料的合适性以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与施工可行性,其次,还要根据当前建筑的内部实际结构情况,检验管道的分布设计图是否满足施工的具体情况是否符合施工条件,如不满足就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修改建筑内部结构或者是需要修改管道预留施工位的分布,如果发现问题较多且解决起来环环相扣,则必须重新设计建筑设计图。(2)检验材料质量以及设备情况。材料进场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反复审核检验,确保材料质量过关,不符合的材料要坚决抵制,其次设备要符合当前施工工艺,并且保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陈旧而出现故障,控制好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是整个暖通工程质量保证的根本所在。(3)优化施工方案。为了缩短工期并且达到提高施工降低降低成本的目的,我们通常会将暖通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对其施工顺序、方法以及管道整体布局等等,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确保整个建筑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4)做好协调工作。因为暖通的施工安装工程复杂繁琐并且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其做好整体的协调工作,确保其安装施工进行的有条不紊。

(二)暖通工程中管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质量与安全是整个建筑施工工程中都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安装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切实落实施工材料的各项备案工作。另一方面,对参与到暖通施工安装工程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2)协调配合其他工种。在暖通施工工程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很高,因此要结合具体的现场工程情况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制定,并随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3)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首先是要培养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重要思想,要求其清晰明白建筑暖通管道施工安装工程的具体工艺特点与整体安全生产的关系,高空作业、明火作业、安全防护、对施工机具检查及防火防盗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其次是对各工种进行安全教育及整体考核,对工人掌握安全操作规规章流程和操作技能熟练程度进行系统认真的评价,要求达到一定的合格标准。最后是对其进行班组的安全学习工作,培养工人的危险意识,自觉履行安全生产第一的责任。(4)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检查与奖罚。要想做好建筑暖通管道安装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外,还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检查以及奖罚方面的工作。首先,对施工安装的整个工程,要细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分配给专业人员进行专门负责。其次,建筑暖通管道安装是一个耗时较长的工作,所以在每一天安装工作的接近尾声之后,都要对施工工作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对各种不合格的施工部分严格处理,要及时的指出问题所在,并进行重新的安装。再次,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态度认真、施工质量好的施工人员给予奖励;反之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以此来加强施工人员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态度以及责任心。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结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彩市第一生产力,在面对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玩忽职守,疏于防范,应该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作者:华聂 单位: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星宝胜.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7):74-75.

第八篇:建筑工程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研究

当前人们都非常关注安全,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目前,在建筑工程水电安装过程中,影响人体身体健康的因素很多,由于职业危害身患职业病,对广大职工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对人们的家庭造成了伤害,还影响着企业的顺利发展。为此,应该充分加强对水电施工现场职业病的安全案例力度。

一、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定义

加强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于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主要是通过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施工管理进行协调、组织,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水平,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证生产效率的提高,不断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水电施工职业病

由于接触放射性物质、油漆、噪声等物质所引发的身体疾病就是职业病,同其他疾病相比较,水电施工职业病具有以下特点:1)病因明确。职业病主要是由于职工从事的职业释放有害物质。2)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之所以职工会发生职业病,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环境恶劣,同时劳动强度较大,工作过程中接触放射性物质等,这是造成职业病发病的主要原因。3)具有群体性特征。在相同环境下工作,大多都是先后或者同时发生职业病的,极少是个人出现职业病。4)具有临床特征。职业病具有职业病的发病时间、相同的病程进展及临床表现等特征。6)职业病可以预防或减少。对预防或者减少职业病出现的关键就是用人企业对减少或者预防职业病出现投入资金及力量的大小。现阶段,建筑水电工程主要导致职业病出现的因素有:高温、振动、噪声、射频辐射、紫外线、毒物及粉尘等。

三、水电施工职业危害因素

(一)粉尘

建筑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其中主要包括石棉尘、电焊尘、水泥尘、矽尘及其他粉尘。在工程施工中产生这些粉尘的主要作业有:1)矽尘:喷砂除锈作业;爆破作业;隧道和竖井掘进作业;土方工程;凿岩机、打桩机、压路机、铺路机、挖土机作业等。2)水泥尘:水泥的运送、存储及使用。3)电焊尘:电焊施工。4)石棉尘:防腐工程、保温工程、绝缘工程等。5)其他粉尘:利用石棉代用品产生渣棉、人造玻璃纤维粉尘等;装饰装修工程中腻子粉的混合粉尘;铝合金、钢筋切割过长中产生的金属尘;木材加工产生的木尘。

(二)化学物

建筑水电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很多有毒化学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爆破工程中会随着施工产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2)防腐工程及油漆中产生的有毒物有铬、镉、汞、铅等;一些机器会产生有机蒸汽,蒸汽中含有汽油、四氯化碳、二甲苯等。3)涂料中会产生一些铬、镉、汞、铅等金属毒物;一切有机蒸汽中含有产生的有机蒸汽有二甲苯、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及甲醛等有害物质。4)防水工程中产生的化学品有聚苯乙烯、环氧树脂、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阴离子再生乳胶及石棉;会产生一些二甲苯、煤焦油、沥青烟等有机溶剂。5)电焊工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6)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缺氧状态,也可能会产生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三)高温

建筑水电工程大多都是露天施工,夏季施工温度比较高,大多数施工与热源有一点的关系,因此,建筑水电工程施工存在高温影响。

(四)噪声

建筑水电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主要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和机械性噪声,产生噪音的施工主要有:1)机械性噪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机械性噪声的环节主要有模板加工、安装、拆除、修复等施工环节;可能会出现机械性噪声的设备和工具包括金属切割机、电动圆锯、混凝土振动棒等,同时,碾压机、混凝土破碎机等作业过程中也会产生机械性噪声,传输机、混凝土搅拌机、挖泥船、自卸车、推土机、凿岩机等作业过程均会产生机械性噪声,利用以上工具和设备施工时都会出现机械性噪声。2)空气动力性噪声:管道吹扫、爆破以及空气压缩机、鼓风机、通风机等作业过程中都会出现空气动力性噪声。

四、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构及工作机制

1)《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应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监管部门,同时还要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到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的劳动者。2)对职业危害防治各种规章制度及规程进行完善,健全防毒防害设施及仪器仪表的维修管理制度和作业环境安全卫生检查、职业危害项目及职业病统计、分析、上报等工作制度,定期检查和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规划措施。3)所有人员均要参与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防暑降温和防职业病等控制工作中,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宣传,坚持组织职工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建立职工健康安全管理档案,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工作,做到动态管理。4)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设备带病作业,及时检修防尘、防噪等设施,做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进而形成职业危害防治及职工健康安全保护的长效机制。

(二)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加大《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力度,举办全员参加的劳动安全卫生培训班,讲解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和健康保护知识,引导广大职工加强对职业安全卫生的认识程度,增强全体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充分利用报纸、板报、广播、宣传橱窗、网络平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普及职业危害防治和健康保护知识,增强职工对职业危害的清醒认识,克服短期行为,避免对职业危害不重视的倾向。3)利用班前会和日常安全活动等普及职业危害防治和健康安全保护教育,班前会上应以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典型事例来教育职工,不断提高其感性认识;同时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途径,调动职工学习职业危害预防和健康安全保护知识的积极性。4)严格执行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制度,认真落实特种作业专门培训及持证上岗规定,全面组织职工日常教育和培训工作,并确保培训时间、内容和达到预期效果。5)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做好。通过对完善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在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合适位置上设置安全生产、健康保护的标语,积极展开职业健康知识讲座培训、定期组织广大职工参加安全知识技能竞赛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职工人人参与、人人关注,在提升自身意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管理,提升安全文化。

(三)注重劳动保护,落实健康监护

1)充分体现“应配尽配”的原则,为职工提供安全的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对从事作业环境较为艰苦、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工作职工,应加强劳动保护。2)严格落实国家标准和规定,定期组织体检,还要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及时调离职业禁忌症者,此外对于疑似职业病患者应该安排其进行复查,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该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3)建立健康安全管理平台来保障职工心理健康,职工可通过该平台获取心理健康、疾病防控、健康专家视频讲座等资讯,进行心理咨询、健康咨询、主题探讨等,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职工健康安全的跟踪。

(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监督检查

1)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做好职工健康调研工作,及时向职业危害监管部门提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2)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治监督及检查力度,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具体来说,职业病危害管理机构及相关人员,应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专项计划,展开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渗入到作业场所对环境进行检测评价及控制,加强对人员健康的监护与管理,加强对有毒有害作业操作的管理,此外,还要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以及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及时发现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3)加大对职业危害和职工健康的管理与监督力度,深入贯彻落实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深入落实“三同时”原则,将源头关把好。4)充分重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检查工作力度,针对粉尘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场所、以及一些生产性项目展开定期监督与检查,并及时建立其有关职业危害的防治责任制,建立健全职业病报告制度,严格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

五、结语

面对当前职业危害防治的严峻形势,水电施工企业应当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要性认识,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完善制度,执行督察,加强保护,积极宣传,推动建立长效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制,从而实现对职工的健康安全保护。

作者:禹冬连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第九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建筑工程行业是高危险、多事故的行业。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和各种不确定性,施工安全管理是经常被提到的话题,并且是备受关注的。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及系统化管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化概念的提出,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模块化(Module)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这些模块是可以独立进行工作的,且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它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系统性、条理性的管理,就需要将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分解。本文根据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机理,将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分解成:施工安全制度和安全教育模块、安全施工方案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安全事故处理模块、安全事故分析模块、安全措施模块。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

1.1安全制度和安全教育模块

安全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施工制度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等。明确安全文明施工的责任及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制度和安全教育属于事前控制,它的全面性和落实情况,对后期安全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安全施工方案模块

安全施工方案包括安全保障体系、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组织机构、安全技术控制流程、安全违章处罚条例等。安全施工方案是在施工前对所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来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3安全预警模块

安全预警包括信息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反馈4个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在识别到有发生安全事故的趋势或可能性,对这种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产生某种后果的概率有多大;根据分析结果,对出现的这种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处理的结果作为信息反馈,来反映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具体反映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及经济措施等中。

1.4安全事故处理模块

如安全预警模块对信息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处理流程:事故现场应急处理、组建事故处理小组、现场处理事故、编写事故分析报告、拟定事故处理意见、事故备案。安全事故处理模块,主要是事故发生后,按照程序处理标准化流程。

1.5安全事故分析模块

安全事故分析主要包括安全事故分析方法及安全事故分析流程。安全事故分析方法包括事故树分析方法(FT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原因-结果分析法等。安全事故分析流程:成立调查组、根据产生的后果确定事故分析方法、分析原因、形成事故分析报告。安全事故分析模块对于反馈到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是非常重要的。

1.6安全措施模块

根据安全预警模块和安全事故分析模块的结果,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从管理、组织、技术、经济等4个方面进行改进,形成相应的文件,加入施工安全管理文件当中。

2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2.1各模块独立工作且递进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由安全制度和安全教育模块、安全施工方案模块、安全预警模块、安全事故处理模块、安全事故分析模块、安全措施模块等6个模块组成,这6个模块可以相互独立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递进关系。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要制定安全制度和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加入安全施工方案或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若出现某种状况表明要发生安全事故的趋势或可能性,就会启动安全预警模块,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不确定性情况的发生。如若安全预警做的不到位或忽略不安全情况或没有遇到过某种不安全情形,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进入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在安全事故处理完之后,就需要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制定相应安全措施,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和安全教育模块。

2.2可持续循环

这6个模块是一个循环,一步步的递进,持续改进,持续推进,从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这个系统,不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化应用为施工安全的系统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化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循环,通过不断的循环,不断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目标,从而达到提高项目生产力、项目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陈志凯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世国,徐丽基.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4):219-220.

[2]张水平,朱建平,朱建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7,33(22):11-12.

[3]郭红领,于言滔,刘文平等.BIM和RFID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28(4):87-92.

[4]郭红领,刘文平,张伟胜.集成BIM和PT的工人不安全行为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4):104-109.

第十篇:建筑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1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安全管理人员

上至项目部,下至劳务公司,都严重缺乏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如果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很少有建筑企业可以满足在施工现场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条件。而当进行一些工程量较大的项目时,管理人员更是严重匮乏,甚至出现安全管理人员不眠不休进行监督检查,但是依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情况,导致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监督死角,为安全生产埋下一定程度的隐患。

1.2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以及能力不足

安全管理人员的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很多项目部没有专职的安全人员,基本都是由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技术人员进行兼职,主管安全的人员没有过硬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为基础,管理没有说服力、不到位,不能实现预期效果,而安全检查、隐患排除、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培训等工作更是无从谈起,安全管理成为空话,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检查更是流于形式。同时,一些安全协管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不过关,欠缺与施工相关的安全知识、责任意识、管理能力以及管理经验,尤其体现在一些机械设备以及现场用电等安全知识中,造成安全监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1.3技术负责人安全素质较低

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对岗位职责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觉得技术负责人只是简单的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就可以,而忽视了技术与安全之间的密切联系。例如在临电布置、外架搭设以及模板装拆等技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交底中,基本都是七拼八凑。四处摘抄,为了应对检查而临时编制,并没有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方案缺乏可行性以及针对性,在施工中无法按照技术方案开展施工,基本都是施工人员按照经验自行其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4安全考核制度缺乏可行性

对于项目组建来说,如果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是项目的硬件保障,那安全考核制度则属于项目的软件保障。当前,很多项目部对劳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所制定的考核制度并不合理,存在奖少罚多的情况,涉及处罚的条例被大量细化,而涉及奖励的条例则缺乏可行性,并且依据模糊,这种不合理的考核制度不利于培养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容易导致出现负面情绪,无法充分调动纠错和检查的积极性。同时,对管理人员以及规章操作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基本很少是由个人缴纳罚金,而罚金支付者都是工头或者劳务公司,这种情况下,被处罚人员不能有效吸取教训,缺乏改进动力,一些人员甚至满不在乎,认为这是花钱买违规。

2加强建筑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2.1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要建立一支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管理团队,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在施工现场要保证有两到三人的安全管理人员,如果现场安全人员数量不足,施工单位要及时进行补充。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以及良好的专业知识,在安全施工方面,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灵活的协调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对工程项目以及施工环节有充分的了解。同时,项目部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劳务人员中挑选安全协管员,进而满足安全人员的需求,安全协管人员要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进行安全管理。

2.2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具备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风险防范能力,这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前提。工程施工单位所配备的管理人员要熟知施工安全的规定、政策以及方针,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禁止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工程参与人员要形成合力、共同努力,确保工程顺利以及安全进行。

2.3提高负责人安全素质

当前,工程技术负责人普遍不具备较强的安全素质,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要对其进行培训,使技术负责人充分了解施工安全知识,并且科学制定考核内容,特别针对一些施工关键部位,例如悬挑架以及卸料平台等,要进行重点考核。同时,在施工方案交底以及编制的过程中,要设置安全人员协助,加强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及作业面的勘察,使施工方案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依据。

2.4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开展安全检查主要是指施工单位采取相关检查措施,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仔细以及认真的检查,如果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组织人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避免施工出现安全事故。

2.5制定科学奖罚制度

制定奖罚制度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只要施工安全在规定时期内没有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项目部要给予相关人员进行物质以及精神奖励。如果在规定时期内出现了重大的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对违规操作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在一定程度起到震慑的作用。在奖罚的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公示,实现奖罚透明化,可以体现项目部对安全管理的态度和决心,同时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以及宣传效果。

2.6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施工单位要将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充分结合,利用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行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对施工现场实行动态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安全施工隐患以及违规操作行为,并且通过网络技术反馈给相关部门,提高施工安全性,将隐患扼杀与萌芽中,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3结束语

当前,安全管理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信誉,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施工方针,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安全施工机制,进而推动安全管理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积极应用以及推行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作者:王成 单位:重庆市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