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育设计

时间:2022-08-09 08:50:00

物理实验教育设计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我们应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演示实验;控制变量法;分组实验;自制实验;

一、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新颖的实验器材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氛围,潜移默化的引入新知识,那就为物理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我们不能用口述或课件的形式代替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出好几倍。如何才能做好演示实验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进行演示实验前,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或现象提出一些简单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去猜想,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实验。例如:上《大气的压强》一节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看见过倒置的杯子也可以盛水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参与下面的实验教学。

(2)努力提高实验过程的可见度,尽量照顾全体学生。具体做法:提高器材摆放高度;拿到学生跟前展示;运用投影放大等方法。要尽一切努力,让全体学生看清楚实验过程。不要让学生因看不清实验而产生厌学心理。

(3)师生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实验。教师单独做演示,学生处于旁观地位,缺乏参与意识。让学生操作,出现错误时,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加强教学效果。例如:讲天平的应用时,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操作,其它学生会争着为其纠正错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热情。

(4)在讨论中做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对实验如何操作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向学生征求意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实验的参与者。例如:讲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先引导学生列举可能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再引导他们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不同的实验,排除不正确因素得出正确结论。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加深对实验的印象,提高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二、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协作能力。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实验前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步骤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防止学生把实验当作游戏来做。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三、利用学生身边的“瓶瓶罐罐”自制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因而新课程提倡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做实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主编刘炳升教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瓶瓶罐罐做实验”的理念。但现实中,许多老师仍然摆脱不了对现成实验器材、实验方案的依赖。其实,许多现成配套器材、实验方案使用起来,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大胆的对实验器材、方案进行改进。

四、定期地开放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环境。

在课余时间,定期的开放实验室,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实验。开放实验室能极大地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验教学,使物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