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物理论文

时间:2022-08-28 05:41:57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物理论文

一、深研大纲,以生为本,建立目标

学习“摩擦力”时,结合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可以得到摩擦力是高中三大常见的力之一,让学生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是本节的重点,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本节的难点,本节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面有关摩擦力的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做功和热能的学习;结合所面对的学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丰富,特别是“受力运动、不受力静止”这样的生活经验的误导,给静摩擦力的探究带来一定的困难.综合上述这两个方面,给学生建立三维目标,利用学生实验来探究静摩擦力,让学生针对不同运动状态,探究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通过动手激励学生认真观察、用心感受,指导学生基本的探索物理问题的方法;在动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参与、实验、思考,养成严谨、细致的学科修养.

二、创设情境,建立思考,激发动力

课堂的导入是整个课堂中重要的环节,生动有趣的课堂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对概念学习的兴趣,建立思考的正确方向,激发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概念的需要,灵活的建立演示实验、图象和情境,把学生带到求知的状态中来,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应该怎么思考.这样的情境创设,在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灵活积极的想象,从而确保课堂的教学不会偏离主题.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给学生建立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有所认识,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生活经验:重的物体下落的过程中较快.而伽利略不畏权威,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于是进行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一情景的创建激活了学生质疑的精神,纷纷对伽利略提出了质疑,想利用自己的实验方法来验证伽利略的实验结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分析,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分别建立同一斜面的光滑的木板、光滑的玻璃板,并在下端的水平面上铺上材质、大小一样的毛巾;让一个物体从相同的高度下滑,比较物体在铺有毛巾的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情景建立,使学生在了解运动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体会其中逐步上升,对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进行激励,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建立创新所需要的质疑精神.

三、灵活策略,揭露本质,渗透思想

课堂具有很大的突发性,教师要能够灵活的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生成“顺势而导”.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方法的传授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注重学生对知识建构过程的体验,避免“满堂灌”式的强制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的采用类比、推理和实验的方法传授,诱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一步步地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交流,层层地消除困境,剥开事物的本质.同时,向学生渗透物理思想,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学习有关“自由落体运动”时,对于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在实验探究前先让学生对影响因素进行猜想,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生成慢慢导出探究的中心问题: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无关,受到环境中阻力的影响.引导学生重点地探究阻力的影响,展开想象,学生讨论中产生新的核心问题: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在学生争论下,利用牛顿管进行探究,让学生对加速度的测定继续进行探究,通过学生的自由讨论、实验,形成一定的方案、分工合作,通过学生的层层深入,逐步的揭露出理论的本质,同时向学生渗透一些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四、螺旋上升,注重应用,突破创新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螺旋式上升的,对本质的理解越深刻,其应用的也就越灵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概念,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采取直线式和螺旋式并进的形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知识,能够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即在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同时又能将物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应用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验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创新突破.例如学习“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结合生活中的电路现象,让学生对小灯泡的U-I曲线图继续描绘,通过对U-I曲线图的分析,设计电路图测定所需要的物理量,让学生讨论“内接法”和“外接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重点针对其中的“为什么”进行思考,结合学生的生成建立问题:能否直接接到电路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螺旋式上升,同时联系生活,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从而建立新的小发明、小创造.以建构主义为理论的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理念,在情境中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仅获得新的知识,同时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很好的突破自我、实现创新,从而为培养创造和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尹冬华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