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探究

时间:2022-10-22 11:25:46

全域旅游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探究

摘要:晋北广武地区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军事性质的历史遗迹留存较多,但保护与开发现状不容乐观。在全域旅游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文化旅游为广武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广武地区可以将历史遗迹作为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促进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全域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广武

新时代,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式。全域旅游要求地域范围内的各个部门和行业充分利用区域各种文化要素,展开有效协调、深度合作,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和多样的旅游产品,最终达到提升旅游质量、实现旅游价值的目标。[1]作为各种文化要素的主体,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底蕴,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2]有历史遗迹、传统器具、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不同类型。文化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强调文化指向且富有文化内涵,是建立在文化导向基础之上的旅游方式,有机融合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该产业将文化转化为资源,利用资源的文化价值创造经济价值,能够实现文化传承和地域发展的双赢。山西北部广武地区坐落于雁门关外古长城脚下,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地,历来都有重兵扼守,形成了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汉墓群、广武城、雁门关、六郎城等历史遗迹留存至今。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广武地区,文化旅游为其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新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广武地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和忻州市代县交界处,因“广聚武将之地”而得名。关于广武地区的研究成果不多,大都为描述性质,以《广武记忆》和《广武史话》两部著作为代表。两者都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广武的名称由来、地理位置、历史事件、人文景观、军事文化旅游区,并对各个实体的历史现状、形貌特点和内涵作用进行了分析。[3,4]而《广武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山西省山阴县边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晋北堡寨型村庄的特色挖掘与保护规划实践》三篇文章侧重实证研究,在梳理广武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指出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笔者通过田野调研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地方政府陆续在广武设立文物保管员、文物保管所,并拨专款对古城进行部分维修,但仍停留在挖掘、保护阶段。到2010年,山阴县编制了《山阴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手广武地区旅游开发;两年后,重点培育了以广武边塞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兴建了汉武广场、广武石牌楼、广武汉墓博物馆等旅游设施,标志着广武进入旅游开发时代。然而,广武地区旅游业发展至今,仍未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显露出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通道依附交通干线,景区环境较差。大运高速公路在新广武城设有收费站,208国道连通新、旧广武城,直通雁门关。这些都是山阴县的交通要道,运输负担较重,尤其是煤炭外运的车辆更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加之地区水资源匮乏,房屋、树木上都落满灰尘。食宿条件差,服务档次低。景区周边餐饮、住宿、门市硬件设施落后。各个景点周边服务场所缺乏,没有停车场、休息地,缺少卫生间、饮水处。二是整体规划不合理。广武地区至今尚无专业团队规划、管理、运营,景点各自为阵。除了广武长城和雁门关,其他景点基本为开放式,没有入口、售票处、游览线路,观光、餐饮、休闲、娱乐各功能区混杂。三是文化资源保护不到位。历史遗迹老化、损毁、破坏严重。已建设施如广武汉墓博物馆虽有专人看守,但部分门窗已遭到人为破坏;在节假日期间并未向游客开放。汉武广场雕像的介绍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地面石砖也有破损。大多数景点没有说明文字,游客无法了解每处遗迹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尚未规模化、系统化。四是发展理念不先进。民众对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仍停留在观光阶段。绝大部分民众对历史遗迹承载的文化相对漠然。短暂的旅游开发并未给他们带来物质、精神上实质性的改变,即使少数民众意识到其经济价值,在旧广武城打出“骑驴一日游”的招牌,但由于旅游产业不成规模,效益并不明显。

二、广武地区现存历史文化资源

广武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遗存至今的历史遗迹以军事建筑为主,主要有广武汉墓群、旧广武城、新广武城、广武长城、雁门关、六郎城等。(一)广武汉墓群。广武汉墓群位于晋北山阴县广武村以北,是汉朝时中央军队与匈奴争战过程中遗留下的大型墓葬群,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总占地面积大约32平方千米,共有墓冢293座,聚集在广武村北一千米处,大都保存较为完整。整个墓地东起山阴县的广武、张庄两村,西达朔城区的里仁、白庄、沙窊等村。坟丘整体上呈覆斗形,封土堆高度在2米至10米之间,丘顶呈方形。墓地曾出土了大量的陶奁、陶壶、陶罐、陶钵等陶器,以及砖瓦、五铢钱等汉代文物。民间流传杨延昭曾利用汉墓群设下谎粮堆,逼迫辽兵“以箭划界”。广武地区至今传唱着“六郎走到雁门关,焦赞孟良去打探,一箭射到大青山”的民谣。(二)旧广武城。旧广武城位于晋北山阴县张家庄乡以南,是集防卫与民居为一体的军事性古建筑,为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2006年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旧广武城是夯筑城垣建筑,始建于辽代,古城主体规制和构造仍为辽代遗迹。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城墙用石条作基,外表全部砌砖,外观具有明代风格;清代时做过修葺。古城整体上为长方形,总占地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城墙周长共1652米,高达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墙体内砌宇墙,外有雉堞、垛口、望洞和射孔。垛口高达2米,凹下去的部分离地面1.5米。包括城门马面在内,城墙共设紧贴墙体的马面16座,尺度大小不等。古城东、西、南三面都设有城门,城门上有门楼,拱形门洞全部由砖砌成。东门最大,门额上的砖雕相当精美,附近有关帝庙和粮仓。西门次之,近处建有马王庙和教场。西门外的护城河仍在,当年的吊桥被石砌桥代替。东西城门相对,各装置厚0.15米的两扇木门,至今仍能开关自如。南门最小,有瓮城、花园,大门内墙只剩残垣。城北端建有一座烽火台,开创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城内建烽火台的先河。城内街巷格局呈棋盘式。东、西门之间为东西村街,其中部纵向有一条村街,两街形成“十”字。民宅分布在十字街旁,低矮、单薄、呈灰黑色的是明清建筑,木柱作护窗,窗棂为小方块。民宅全部坐北朝南,一排一排,形成小巷。城中至今生活着200余户人家。旧广武小学院内有两株古柏树,一雌一雄,相传为北宋年间宋辽议和后栽种。据有关学者考证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旧广武城最古老的树木。西城门北行50米,城墙上有一棵榆树,据说与城同岁。(三)新广武城。新广武城与旧广武城相距约两千米,明朝洪武七年(1374)兴建,万历三年(1575)重修。城墙周长2千米,高达10米。城内设有山瓮城、广武城、南关瓮城等三道防。远城一半建于东南较陡的山坡上,像簸箕;南关瓮城建在山坡下较平之地,似斗状,俗有“金斗银簸箕”之称。如今只剩下两个城门和部分城墙。据记载,新广武城内曾建有二十四座庙宇,被称作“二十四全庙”,现已不存,但当地民居每年七月都要过马王庙庙会。城墙结构为内土外砖,左右连接东西长城,中置东、西两门。东、西两面城墙局部已经部分坍塌,仅存8至10米的夯土墙。北门较为高峻,城门顶上现存一座高约3米的倒地石碑,上面的字迹已难以辨认。城楼前的石匾上留有“三晋囗关”的字迹。南面城墙上有一扇较低的砖券拱门,门额上的石匾字迹已不清晰,拱门两侧保留了一段较为完整的城墙,高处有水浸的痕迹,石基包砖,留存相对较好。(四)广武长城。广武长城始建于战国晚期。赵国为了抵御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修筑了阴山至代郡的赵长城。赵长城分南段、北段和西北段三段,其中西北段东起今河北蔚县,西至宁武,跨过飞狐、夏屋、勾注等山,横贯广武一带。秦朝在北方兴建了内外两道屏障,广武一带的属于内长城。汉代长城在旧广武城南2.5千米处,整体用石块垒砌,沿恒山山脉东西横亘约10千米,残高1.2米,宽2.4米,城上建有堞楼16座,其中5座保存完整。广武明代长城也称为猴儿岭长城,遗址现保存完好,属内长城,2001年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廷于洪武七年(1374)开始修建广武明长城,万历三年(1575)重修。广武长城全长10千米,由山阴县新广武村绵延至代县白草口村。城墙高达6~10米,底宽5米,上宽4米;全部由砖石包砌,在石基上里面筑土、外包城砖;每隔120米修建一座戍楼,设置烽火台和敌楼,隘口处还有堡寨,并设暗门;东西连绵与外长城相连。沿长城内外两侧有多座烽火台遗址,平面形状为方梯形,少量为圆锥圆顶形,之间距离为7至12千米。广武明长城上至今仍有较为完整的敌楼留存,如针扃、控扼、雄皋、壮橹、天山等。自控扼楼向南行走50米,城墙下有一扇拱形暗门。暗门连通内外,只有军情紧急时才会临时调度使用;其内高外低,门洞两端有安插门栓的插洞。在广武村外的山坡上,留有一座高大的圆柱体墩台,墩台北部有一暗洞,名为藏兵洞,现在只有洞孔可见。(五)雁门关。雁门关位于晋北代县雁门山上,是内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以险著称,因两山对峙,其形如门,飞雁出于其间得名,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得雁门者而得天下,失雁门者失中原”的说法,2001年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和东、西两翼的十八隘口,都位于恒山山脉的西段——勾注山一带。自明初建关以来,朝廷在景泰、正德、嘉靖和万历年间,曾多次进行修建,不仅新筑了东陉关(即今雁门关),及其北口的新广武城,还加固了西陉关(即古雁门关),及其北口的旧广武城,使得东、西陉关互为犄角。雁门关依托东、西陉关,成为一处可以纵深防御的完备军事设施,学界将其概括为“双关双城、十八隘,三十九堡十二联城”。[5](六)六郎城。六郎城在旧广武城西南五百米处的小山上,面积7.8万平方米,是北宋名将杨业之子杨延昭(即杨六郎)抗辽保宋的遗址,现为县级文物。六郎城的形状为凸字形,城内高处设教场,教场的最高处建点将台,四周是夯土板墙。城中一些地段和城东山城下的子城部分有夯土墙,至今仍有残存。东南角留有一门,现存的遗迹仅有城墙、马面和烽火台。

三、广武地区历史遗迹的文化特征

作为全域旅游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广武地区历史遗迹不仅数量众多,还显示出历史的连贯性、地域的集中性和文化的军事性等晋北文化特征。这些历史遗迹的文化特征极大地增强了文化旅游的文化底蕴。(一)历史的连贯性。历史作为社会的时限,是人类生活和矛盾的时间体现,包含了过去的实在,以及当今社会生活各部分。[6]广武地区大量的历史遗迹表明区域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且具有连贯性。从行政区划来看,广武属于山阴县。明朝崇祯年间的《山阴县志》记载了该县的历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禹贡》中的冀州北域,春秋时期在北狄的活动范围内,战国时归属赵国,秦朝归入雁门郡,汉代称阴馆县,魏晋南北朝时相继隶属魏国的神武郡和北齐的太平郡,隋朝称神武县,唐朝时归马邑郡管辖,五代划入寰州,辽金时先后归属忠州、应州,元代始称山阴县,[7]县名一直沿用至今。从民族融合来看,从战国时赵国首筑长城、秦朝兴建内边,到汉代修筑汉墓群,再到宋辽时辽国首建旧广武城,杨延昭驻守六郎城,至明朝加固雁门关、猴儿岭长城,修建新广武城。广武地区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汉族与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突厥、女真、契丹、瓦剌、鞑靼、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合交往历程。广武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非常丰富,既有汉代的陶器、钱币、砖瓦,也有明代的石基、城砖,反映出该地器物、建筑等文化的历史样貌。(二)地域的集中性。历史文化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一方面,由于民众生活在同一区域内,在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基础上形成紧密的共生、协作关系,集聚产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区域文化有向外扩散和传递的社会影响力,在与区域外的民众交融互动中,不仅强化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还传播了主要文化。广武地区历史遗迹具有地域的集中性。广武汉墓群、旧广武城、新广武城、广武长城、雁门关、六郎城等历史遗迹虽然分属朔州市山阴县和忻州市代县不同行政区划,但都集中在勾注山两侧,内长城南北,方圆几十千米之内,车程不过一小时,可划入广义上的广武地区。区域内部,历史遗迹都与守边相关,而且民间经济交往密切,民俗文化相似,通婚也较多,带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广武地区周边县市都有文化性质相似的历史遗迹,例如怀仁市的金沙滩、左云县的保安堡、右玉县的杀虎口、朔州古城等,都是宋明时期中原地区抵御游牧民族的战略重地,表明晋北一带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域上的关联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集中的趋向。(三)文化的军事性。晋北一带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地,凝缩了我国北方近三千年的军事发展历史。广武地区为南北交通枢纽,起着支援大同、保障山西、拱卫京师、巩固边防的战略作用,素有“北门锁钥”之称,有着“欲固雁门,先守广武”的说法。战争时期,广武为屯兵重地,现存历史遗迹大都为军事防御工事;历代都有大将驻守,如战国时赵国的李牧,秦朝的蒙恬,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唐朝的薛仁贵,宋代的杨家将,他们戍边征战的民间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尤其是杨家将的故事,体现出广武地区民众尚武的精神风貌。和平时期,官兵则屯田守城,在屯堡处形成商贸榷场,南北民族进行集市贸易,互通有无。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实现了交融,生产上,精耕细作的农业形式不断推广,农区畜牧业得到发展;饮食上,游牧民族开始油煮糕、吃猪肉,汉族人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民间信仰兼容并包,呈现出多元性。可见,广武地区无论是建筑文化,还是贸易文化、民俗文化,都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四、广武地区全域旅游的开发

对于广武地区旅游开发,研究者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分级保护为主、分类保护为辅,协调利用各种资源;[8]在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文化遗址的保护管理、政府的支持和媒体的宣传等方面,来提升服务产业的水平,促进旅游业多样性的发展;[9]着眼于军事防御体系的整体保护,将城池格局、建筑风貌、战场环境、人文精神等作为重点对象,通过调整村庄用地空间结构,开发特色军事文化资源来规划发展村庄旅游业。[10]笔者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广武地区全域旅游开发产品的重要源泉,提升文化品味的有效途径,更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广武地区应以文化旅游为重心,发展全域旅游。(一)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文化旅游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硬性条件,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区域文化旅游的层次。广武地区发展全域旅游必须在完善基础旅游设施的基础上,显示出历史文化特色。第一,引进资金。广武地区自2012年大规模修缮之后,基本再无扩建,资金匮乏是重要原因之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出面搭建平台,推出多种优惠政策,引进各方资金,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融入广武建设。第二,合理规划。一是交通网络设计。将旅游线路和运输干线分开,开设旅游专线,增设旅游车辆。二是景区布局。不同景点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如汉墓群的悲壮、古城的坚固、长城的坚毅、雁门关的险峻、六郎城的忠义。三是环境绿化。生态环境,在不改变塞北景致的前提下,休闲地带增加绿色植被面积,营造舒适的观光环境。四是食宿安排。要大力扶持民宿,提升服务水平,做到干净卫生、舒适文明,突出晋北风味、塞外风情。五是修建服务设施。停车场、卫生间、饮水处、休息处、售货处按照星级景区标准修建,方便游客。将广武地区历史、军事、民俗等文化要素融入建筑、路牌、装饰、旅游路线指示标志等设施。第三,运用高科技。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制作宣传片等影像资料,突出广武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品牌,提升国内外知名度,吸引游客慕名前来。结合文献,采用先进技术修复建筑,或还原历史容貌,或制成模型。此外,还可以引进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型业态,提升地区现代化水平。(二)集群式发展。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群性的特征,能够产生聚集效应。集群式发展是全域旅游的可行途径。广武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地域集中的文化特点,文化旅游可以提高区域发展全域旅游的竞争力。一是县域内资源集群。山阴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南部是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中部有桑干河生态湿地公园(内有王阁老墓景区),北部有煤炭资源。县域内集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物产资源于一体,前两个景区已具备一定规模,后者随着移民搬迁有着较大的开发空间。山阴县应在县域内整合不同资源,打造特色品牌,规划旅游线路,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县域范围内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二是县际间资源集群。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山阴县南有代县雁门关景区、杨忠武祠、五台山旅游风景区;北有怀仁市金沙滩古战场、金沙滩汉墓群、华严寺砖塔,左云县的长城、保安堡,右玉县的古长城、杀虎口、保宁寺;西有朔城区马邑汉墓群、朔州古城、崇福寺;东有应县木塔、净土寺。广武地区可以与这些县市联合,分别打造出以杨家将、汉墓群、明长城、古城堡、古寺庙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突出晋北人文、关隘、屯堡、墓葬、佛教等文化特色,形成区域文化旅游集群品牌,延长全域旅游产业链,发挥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点——线——面”的方式,全面统筹,合理规划,实现县际协作、错位竞争,形成合作共赢的共同体,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三)营造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之一,集空间、时间、文化于一体。广武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文化空间取决于文化活动本身按照传统方式展开,被确定为某一周期或某一时间的特定地点。[11]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离不开文化空间,发展全域旅游也是营造文化空间的过程。一是利用传统岁时节日,加强对原生文化空间的开发。广武地区传统岁时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整体上与农耕生活的周期性转化相适应,伴有特定的风俗活动,不仅能够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其内在的认知取向有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例如,广武地区过年从腊月一直延续到元宵节,民俗活动有:打扫房屋、清洗衣物、蒸花馍、炸油糕、吃饺子、穿新衣、拜大年、闹元宵等等。元宵节时,以村为单位,进行扭秧歌、踩高跷、车车灯等文娱表演,演员都为村民,他们的服饰、化妆、节目的编排、展演都沿袭传统。在原生文化空间中,传统岁时节日给静止的历史遗迹增添了节庆的动感。二是借鉴其他地区举办主题鲜明的旅游节、学术会议和各类会展,营造再生文化空间。比如举办综合性的旅游类节庆,依托旅游产业;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心,拉动地区餐饮、住宿、交通等诸多关联产业;或者筹办与广武地区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各类型会展,汇聚不同行业的人才关注广武发展,建言献策。这些都是提升地区文化知名度的有效方法。目前,广武地区全域旅游缺少再生文化空间,有待进一步组织。(四)实现人文关怀。从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的人文关怀具有的潜在价值不可低估。在地区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持理智的态度,增强文化自信,做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共赢。广武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区域提升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础。一方面,政府、文化等相关部门应当从宏观层面入手,通过大力宣传、发展旅游、提升知识水平等方式,让广武文化圈内的民众对地区历史、军事、建筑、民俗等文化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做到文化上的自我觉醒、自我创建,提升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在广武地区全域旅游发展到能够为民众带来实质性效益的时候,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地特色,民众充分肯定区域文化的价值,坚信文化的生命力,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开发,做到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的过渡,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霍晓丽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