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网络公共文化价值创新

时间:2022-11-27 09:56:39

浅谈地铁网络公共文化价值创新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代表一种文化,地铁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是伴随着城市共同发展的,而营造良好的地铁文化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它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代表着活力,对于整个民族来说更是精神之根。地铁文化建设必须响应城市文明建设,它是如何进行地铁文化建设所要依靠的依据。因此笔者以某轨道交通集团为例,来分析地铁网络公共文化价值创新的目标、方案实施要点及成效,以期为轨道交通行业公共文化价值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公共文化;地铁;价值创新

一、引言

2017年6月至12月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地铁公共文化艺术节,上海地铁围绕五大主题策划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凸显红色主题文化、展示海派城市文化等,最终实现引领地铁行业文化快速发展的目的。因此,地铁公共文化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互动性、娱乐型等显著特点,是公民传承城市公共文化并演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窗口。

二、价值创新目标

(一)城市交通的功能价值

在公共交通环境下,公共文化不仅要为交通功能服务,还要强调其审美要求。如:轨道交通有关的设施有如地铁车身、地铁运行轨道内的通道指示牌、安全指示标牌,地铁人员站台等等在地铁空间还需要综合考虑色彩、空间、造型等艺术因素,以期为乘客带来除便利快捷以外的舒适感及审美体验。

(二)艺术内涵的公民倾向

公共文化是公众所共同认同并外在表现出来的产物,强调并有效实施公共文化能积极调动所处周边公民参与于自身息息相关的周边生活环境建设,也是一个培养公众注重自身文化生活品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公共文化介入最初的公共交通环境能有效营造令人赏心悦目的流动空间,是为了使公民公众对自身所处环境形态喜爱并认同。如北京地铁,中国家图书馆站以书籍演化过程制作成为壁画,圆明园站以圆明园建筑残柱为背景,都体现了社会和城市文化的需求,能被公众广泛接受。

(三)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

在城市交通环境下,公众性表现最为集中,其中的关键点是通过对于公共文化设计来对公众产生有引导性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设计是通过采用合理的载体来影响及引导公民的审美标准,并有效激励公民理性参与城市文化建设,通过公民直接参与艺术审美过程,从而在精神层面上拥有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而这种理性的力量能有效提高公民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整体素质。

(四)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

艺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遵循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如目前所大力倡导的绿色设计,即着重考虑产品环保属性,在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等指标下,还要满足环境环保要求。绿色设计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融入到各个交通设施中,设计师在选材方面,多用木头、石材等作为站台指示牌的材料,金属指示牌被涂刷成绿色,通过颜色及材料的选取,达到亲近自然的目的。

三、某轨道交通集团价值延伸方案实施要点

(一)统一思想,充分重视地铁公共文化建设

在将城市先进文化融入地铁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对地铁企业而言,不仅能够丰富其文化内涵,也将有利于其提升自身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品质;对企业内员工而言,会不断接受公共文化的熏陶,有效拓展视野,提升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和品味;对广大乘客而言,能明显感受到文化氛围的变化,切身体会到地铁企业在打造美丽文化城市过程中的艰辛付出,这将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二)完善体系,分层分类构建保障机制

为能够系统有序推进地铁公共文化建设,形成分层分类多级保障体系,需要:一是由政府的公共文化主管部门主导,要明确地铁公共文化在城市文化总体发展规划的定位,保障公共文化资金的支持,监督项目在地铁文化建设中的布局与实施,并帮助和指导地铁企业进行开展相应工作。二是在企业或集团内应设立相应负责文化建设部门或团队,负责制定促进文化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统筹兼顾企业或集团内部资源,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及质量等。

四、价值创新效应

(一)城市文化的新品牌

地铁作为建立在城市中的轨道交通网络,能够体现出其所处城市和区域的文化特色、生活习俗风貌等等,地铁空间设计的公共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城市公众实际生活风俗的外在体现,是该城市文化新品牌。

(二)公共艺术的新空间

公共艺术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各位城市文化的建设者的共同参与和广泛协作,如美术家、雕刻家、手工艺者、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等等。多行业专家的协同合作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外观及设计与公共艺术主体的协调、要满足使用人群对公共艺术的需求。通过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公共文化的价值创新,不仅利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也给公共艺术增加了新空间。

(三)群众文艺的新平台

公共艺术实实在在影响着城市市民的生活,也反映了大众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为市民提供的一种互动媒介,有利于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生活氛围。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文化的价值创新,给群众文艺提供了新平台。引导公众直接参与到公共艺术设计过程,融入到城市艺术建设过程中。它的表现形式多样,例如利用地铁空间中的空闲之处,由公众自主和灵活的设计、建造相应公共艺术作品;也可由专业艺术家的带领,有组织地设计制作完成某些作品。让公众近距离的与公共艺术家合作,不仅能有效激励公众主观能动性,还能发挥公众作为主体应有的权益。这也是提升公共艺术持久生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使其深度融入公民大众的生活空间和日常的需求之中。

(四)社会文明的新能量

公共艺术要得到公民大众的认同,这样才能在公共艺术的辅助下,人们能够在强调实用性的地铁空间环境里产生艺术美感和亲近感。通过地铁公共文化的价值创新,不仅能满足公众对于轨道交通地铁的功能需求,同时它所呈现出来的人文风貌及艺术品味是这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这也成为了社会文明的一股新能量。

参考文献:

[1]程清.从精神文化层面看东西方地铁文化差异[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

[2]冯明兵.以城市文化为视角论地铁文化的价值[J].百家论坛,2012(10):21-22

[3]祝国敬.高水平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浅析北京地铁文化产业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发展思路[A].2013(9)

[4]张勤.文化地铁与地铁文化的整合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9-64

[5]臧雪.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研究路径[J].美术观察,2015(11):102-103.

作者:沈征宇 单位: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