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12-31 09:33:59

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专业学习领域重构

根据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职业目标定位及就业面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线索,围绕通信设备产品操作、运行、维护的通信技术专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成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专业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信技术专业院级优秀团队由专业带头人、聘请的兼职教授、行业专家学者、校内骨干教师组成,按照首先依据职业大典确定通信专业工作岗位(群),然后分析通信技术专业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再把典型的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然后开发学习领,最后重构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以“校企政研”为基础,建设稳定的实训基地

结合地方实际,在相关政府部门规划和引导下,在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力量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进行通信技术专业具体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校企合作方面,基于“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按照企业的具体岗位的核心能力,以及一个优秀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设计学习情境,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教材,制定评价体系。全面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到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建设、规范标准修订、鉴定考核考评等工作中。与相关企业一起共同打造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平台,开展行业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以及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三、构建并逐渐完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团队为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学院的实训基地条件,构建并不断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1)采用“2+X+0.5”分段教学模式,第一二学年在校内培训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特点,定制多种特色培养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2)实行导师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挑选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专兼职教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1位指导教师指导1~2名学生。学生通过三年的教学、实习实训,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都得到较为全面的培养和提高。3)实施“双证书”教育,学生毕业时既获得毕业证书,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的实行,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适应范围,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基于过程考核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通信技术专业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多样,对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全面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根据不同课程类型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既有理论试卷的考试、也有操作考试、上机考试等多种考核形式,并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在考核上进行改革创新:一是注重过程考核,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计划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团队管理、自我评价能力等都在考核范围之内,加重过程考核的比例;二是考核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顶岗实习实施学校、企业、个人的三元考核机制。

五、特色和创新之处

1)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与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相结合,寻找最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以培养通信行业工程应用领域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及行业的需要为目标,以培养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2)教学过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与手段。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采取“教、学、做的三合一”的专业教学方法,探究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法,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工程项目案例法、讨论式教学等。3)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的变革a.与中兴、华为、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及西南自动化所等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对《交换技术》、《SDH传输技术》、《通信终端设备维修技术》等工学结合的优质课程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b.进一步加强与通信行业协会的联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高技能人才举办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专题讲座。c.将职业技能大赛赛、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质训练贯穿到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d.积极探索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加强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作者:刘传辉 解书凯 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