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何种价值取向解放思想

时间:2022-08-31 11:43:00

略论何种价值取向解放思想

摘要: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应该成为思想的常态。在社会主义中国,继续解放思想要成为思想的常态,需要用未来意识和全球眼光思考、寻求中国与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适应的定位与价值观,使常态的继续解放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生产力;中国国情;全球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就是解放思想的30年。在30年空前的思想解放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和光明的前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回顾解放思想的历史可以看出,历次解放思想运动总是靠自上而下推进的。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表明,中国人的思想一直都是活跃奔放,富有创造力的。为什么要靠“上”的推动,“下”才能解放思想呢?“这种状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邓小平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答案。在社会主义中国,要使继续进行的思想解放成为思想的常态,就要破除思想僵化的历史条件,给解放思想树立恰当的价值观。

一、继续解放思想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一致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从、邓小平、到,历来强调:老祖宗不能丢。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能丢,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也不能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和尊重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表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2〕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与时俱进。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所处时代的产物,它形成之后都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创新。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世界处于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没有终极真理,人的认识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应具备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用发展的心态去坚持和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面对新事物,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没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坚持就是错误的和教条主义的,继续解放思想会成为空话。

二、继续解放思想要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相关联

社会主义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精神,继续解放思想,需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这个航标的指引,才不会触礁。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3〕描述了未来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上。后来,社会主义革命并未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等国家取得了成功。理论前提与现实情况存在着差距,在实际中简单地固守160年前社会主义理论的某些词句、某些具体结论,而不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就会有歪曲甚至葬送社会主义的危险。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垮台,就是未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结果。苏联第二代领导人斯大林开启的“斯大林模式”,曾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样板。然而,“斯大林模式”超越历史和具体实践,僵化教条地理解和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祖训”——未来的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调节生产;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从这一系列“应然”的设想中,“斯大林模式”强调“实然”的社会主义等同于生产关系层次的社会主义。对外,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变成了一种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死活斗争的政治工具;对内,苏联实行单一的纯之又纯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无产阶级专政。这些政策使苏联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取得了发展,但民用工业和农业却日益萎缩,人民生活必需品极其匮乏,人民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斯大林模式”实质是“国家至上”和“唯意志论”相结合的产物,表面是恪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祖训”,实际是离马克思恩格斯心目中的社会主义越来越远。

新中国建立后的20多年里,带领中国人民努力走自己的路建设社会主义,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未能完全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推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带到崩溃边缘,也脱离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服务于生产力和人民群众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主义建立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3〕是生产力高度发展,未来的新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所以“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4〕发展生产力,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增进人民利益,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政策、措施和步骤,都必须努力实现这个社会主义基本价值,都应为完全实现这个基本价值而创造条件。

苏联解体,中国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重大挫折就是重视生产关系角度的社会主义,严重忽略生产力角度和以人为本角度的社会主义的代价。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才真正做到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继续解放思想成为思想的常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例证。邓小平吸取了苏联和中国初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解除“两个凡是”思想禁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和让人民普遍受益的层面上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在此基础上,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此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指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生产力及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尊重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权益的实现。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之一,为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广大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历史跨越开辟了道路,也为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战略基础。

这一系列政策和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始终“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保证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社会长期持久的稳定,不断修正错误和回归真理,把中华民族带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并在世界创造了奇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更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体制都是为以人为本和发展生产力服务。

三、继续解放思想要与中国社会主义国情相结合

继续解放思想不是纯粹的理论讨论,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一种重实效重创新的实践。在社会主义中国,继续解放思想的实效和创新应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自身的创新发展,并且中国自身的国情就是这三大创新发展的土壤。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没照抄书本,也没照搬苏联革命的经验,而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结束了痛苦的“挨打”历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国情仍然是解放思想的客观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采取一系列社会主义措施,“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3〕列宁也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7〕

1978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掀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揭开了解放思想的序幕,用“两分法”评价思想,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而这个新时代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中国很长一段时期处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在十二大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中国结合自身国情,一方面有中国特色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以邓小平实事求是的“三论”(“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论”: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多干少说,或干了再说。)摆脱“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纠缠争论,铺设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沿着这条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尝试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提出“一国两制”国家统一方案……。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实现温饱,解决了中国历史上长期无法解决的“挨饿”问题。

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结合中国的新实际,紧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把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造成平坦的公路。沿着这条平坦的公路,要求全党从革命型的执政党转变成和平时期的执政党;毅然实现“一国两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写入党章;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果断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平坦公路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战胜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在总体上初步实现了小康的生活水平。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解放思想,沉着应对中国的新困难和新问题,智慧地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把平坦公路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造成一条高速路,并致力于美化路的周边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近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跃升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前所未有的棘手难题,最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存有戒心。为了克服这些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中国全面贯彻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和平崛起。高速公路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给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交一份满意答卷,解决“挨骂”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解放思想与中国国情有机紧密结合的结果。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应该树立只有符合中国国情,发展中国才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四、继续解放思想要与全球化时代同步伐共创新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产生的新现象,认识和看待全球化往往容易出现只限于经济领域的片面性,如果“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这个基本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8〕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和全球化这个客观时代特征同步。

全球化需要中国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所有国家无不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运动范围之内。中国死守自命“纯洁”的社会主义,见“资”心栗,就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也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灭亡的速度估计过于乐观,曾于1867年就肯定资本主义已经敲响了丧钟。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有一种思维定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对立,资本主义腐朽落后,在垂死挣扎。但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性调整措施,不断拓宽发展空间,生命力还很旺盛。20世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证明:社会主义完全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总趋势,也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有继承又有对立,既有合作又有斗争,两者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中国要抵制资本主义消极的东西,就更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反映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的理论和经验及其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全球化需要中国输出自身的普适价值。全球化既是全球协作,也是全球竞争;既是国际化,也是本土化。越是发扬本土优势和民族特色,就越能掌握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动权,最大限度降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一个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过程”,〔9〕并开辟了以公平竞争市场交换方式获取全球资源的和平发展之路,促进了经济30年持续高速发展。这条道路与历史上资本主义大国崛起所走过的通过暴力和不公平贸易掠夺的道路极其相异。西方国家视中国的发展道路为“异类”,怀疑和警惕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要坚持自己来之不易的崛起和发展模式,不能也不必盲从西方的道路。西方的道路以“个人至上”和“技术经济”为本,太物质化、太个人化、太自我中心化,缺乏“整体观”、“天下观”、“情义观”。中国应自觉运用自身特有且对人类普遍有益的文化价值,如“和为贵观念”、“中庸观念”、“仁义观念”、“天下观念”、“家庭观念”,去构建中国和平崛起的合法合理合目的文化价值理念体系,特别是“和谐社会”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延伸,积极去推动和建设“和谐世界”理念,“共同推进人类和自己生存的自然物质基础——地球的和谐,最终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8〕

邓小平曾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也证明,思想解放是前提、方向和动力,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在社会主义中国,继续解放思想成为思想的常态很有必要。同时,明确判断解放思想解放得“够”还是“不够”;“对”还是“不对”的四个“有利于”价值标准也更具重要:是否有利于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否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是否促进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是否有利于中国赢取全球化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