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史学及封建思想综述

时间:2022-05-27 03:15:00

马列主义史学及封建思想综述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区分与段落,与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以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直接关系,也与20世纪20年代后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证实中国殷周以前确有夏朝及悠久的原始社会有一定关系。近代进步与相信马列主义的史学家,认为中华民族同样也经历了原始、奴隶、封建(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三个时期。同志1939年在著名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此作了结论性的肯定。新中国建立后,继承马列主义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立新史学体系的广大史学工作者,从对中国通史的研究、编写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曾进行了“中国封建社会分期”的大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历50多年后的21世纪与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武汉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三所大学发起并再次举办“封建”与“封建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虽是“旧题”重议,但在社会又一次大转型、各种思潮勃起的新形势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核心问题是关乎到史学研究是否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

一、目前史学研究状况需要回顾近现代史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学从总况说大体可分为传统史学(《史记》至《清史稿》)、近代史学(即马列主义史学,以下不再逐一注明。其标志是《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至建国前)两大类或两大阶段。二者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每大段内的历史分期与历代史学家之间也是继承和发展关系。纪传体的“二十五史”,历二千多年形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近代中国史学是20世纪30年代后才形成的,也取得了世人瞻目的成就。

1.史学研究现状需要再次讨论“封建”与“封建社会”

1978年改革开放后,老、中、青史学家在对“”进行“反思”中奋起,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史学中,相继出版了各类题材的史学论著。仅以古代史或通史说(依时间顺序),就有刘泽华主编的《中国古代史》(1979年)、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1982年)、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通史,2001年)、周一良等主编的《新编中国通史》(2001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2004年)、傅衣凌主编的《中国历史》(2006年)、晁福林主编的《中国古代史》(2007年)、《中国史稿》编写组修改出版的《中国史稿》、蔡美彪续主编的《中国通史》五至十二册(2008年出完)、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的《中国通史•断代史系列》等;各大学编写的古代史、通史或简史;通俗性的戏说、细说、图说、正说、论坛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中国史版本,不下四五十种。从影响大、采用多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或通史)而言,改革开放初期编写的,基本上多沿袭《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史稿》体例,“编”或“章”中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990年后的史书则多以断代的先秦、秦汉等相称,没有了前者的“三种社会形态”术语。《原始社会》被“远古”、“上古”、“中华远古”、部族、“史前”等所取代。《封建社会》被“西周”、“战国”等所取代。其诸多原因中,怕“回避”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分期的争论是主要的。有的则是对马列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少数史学专家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方法与“近代中国史学”的所谓“创新”。如以“新科学”的《人是太空人的试验品》称:“大约在五万年以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当他们发现地球引力等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了太空人的基因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上的人类。”①编者的话称赞曰:“李卫东博士的这本书,‘改写了人类进化的全部历史,揭示了地球文明的所有谜案’。”②

彻底推翻了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使猿变成人”的科学理论。《中国历史通论》云:“所谓‘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古史分期问题讨论’曾一度热闹非凡,今日看来连它的前提都摇摇欲坠。而所谓‘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即自秦以来的历史分期,至今少有人问津。‘封建’一竿子到底,一盆‘专制主义’浆糊,贴上‘加强’、‘进一步加强’标签,就可解决一切。现行‘通史’教材,读来无味,就因读不出异同变化。每朝每代都是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四块,初期休养生息———中期危机加深———末期农民起义三段论,一副面孔,一个模式,像翻烧饼那样单调无味。”③我们在有关论文中,或在有的学术会议上,也能见到或听到与此类似的意见,甚至还有比这些更为尖锐的批评。武汉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联合发起再次举行“封建”与“封建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适时的。1999年戴逸先生在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写的《总序》中说:“第四代史学家是在‘’结束以后成长起来的。经过十年‘’,历史学从废墟中走出来,发展很快。近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史学处于重新探索阶段”,“试图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史学理论体系。”④其重要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已经过时,今后还要不要坚持,怎样坚持,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反思,探索答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发展的学说”,“只有吸收全人类文化成果中的营养,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对待各种学术流源,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史学才能发展,才会有生命力。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⑤此说是正确的。尽管社会转型期出现各种思潮、各种史学观点是正常的,但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必须坚持,近百年的马列主义中国历史学成果应当继承,代代史学家亦应受到充分尊重和肯定。

2.现代史学是在传统与近代史学基础上发展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就写出了我国的历史始于炎帝,以《五帝本纪》为《史记》首篇,又写了《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这些都为20世纪20年代后兴起的考古学材料所证实。其后的纪传体《汉书》至《清史稿》,基本上沿袭了司马迁《史记》的体例。总况是以帝王将相为脉络,没有社会性质之分。所谓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或上古、中古、近古),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或猿人、古人、新人、氏族、部落),都是20世纪马列主义传进中国与中国考古学兴起以后所使用的术语。概括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主要特点是:“进化史观的引进”;“唯物史观的学习和运用”;“理性精神的张扬,或曰理性的发省。”⑥20世纪中国史学可分为四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代史学家。“第一代史学家处于转型时期,他们的使命是促使中国传统史学转向进化史观与理性主义史学。”⑦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云:“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⑧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到列强侵略、奴役,干疮百孔的国家与民族危机,使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重大飞跃。“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等积极批评传统史学与旧史观,宣扬进化史观,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顾颉刚等也都具有进化史观,这标志着中国史学由传统类型转化为近代类型。近代史学是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社会、民族各方面历史内容的,视中国历史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部分。通过这一代史学家的努力,中国传统史学过渡到近代史学。”⑨这显然是对“二十五史”的继承和发展,内容和体例大为改观,使中国史学典籍迈上了世界近代编写史书的阶段。夏曾佑先生以古资料写成了《中国古代史》,第一篇《上古史》从神话的盘古写到战国末;第二篇《中古史》从秦朝写到隋末。虽没有写完,但却开创了近代中国古代史书的先例。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虽然只写了商至东汉建立,但亦具有开创性质和意义。从纪传体的《二十五世》到中国近代史学的确立,是划时代的飞跃。“第二代史学家处于创新时期,其主要任务就是用唯物史观作指导,把历史作为客观的有规律的对象加以研究,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史学。翦伯赞的贡献是在历史理论方面,《历史哲学教程》一书全面阐述了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理论。范文澜的贡献在于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全面清算,《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二书奠定了他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地位。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相通之处,除了进化史观、理性精神以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爱国主义。”⑩

近代第一、二代史学家都具有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20世纪3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学界取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一代历史学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用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继承前人成果,对中国历史以及近代社会性质作了全新的解释,真正把历史学作为揭示客观历史规律的科学。”翦伯赞先生在1943年6月说:“继王国维之后,郭沫若又有更多的发挥,于是向之以为精瑞象征之古器,遂一变而为科学的瑰宝”;“中国古史之能更进一步的发展,乃是由于近年以来考古学之不断发现”,“这些新的真实资料,不但可以考验文献上的史料之真的,而且还可以补充文献上的史料之缺失”。“自从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问世以后,中国的古史才第一次用科学的方法由秦汉上溯殷周之世。”他于1946年7月又出版了《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这两本书均是以马列主义作指导,采用“二重证据法”与“中外历史比较法”写成的。其与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相比,内容、体例、思想、方法等,皆又前进了一步:明确地说“前氏族、氏族社会”是无阶级、无剥削的“大同”社会,以当时考古发现的“北京人”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神话传说人物盘古氏为始)夏商为奴隶社会;周为初期封建社会;春秋战国为初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转向;秦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序幕;汉为中期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展开。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正式使用了《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成立———远古至秦统一》术语。第一章为《原始人与原始公社时代》;第二章为《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制度时———夏商(殷)》;第三章为《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第四章为《列国兼并时期———东周(东周、春秋)》;第五章为《兼并剧烈时期———战国》。1953年至1956年又出版了四册,至隋唐五代部分,以后的篇章,因他病逝而未完成。第一代、二代著名史学家的四部“中国古代史”,开创或奠定了近、现代古代史编写的基础,也树立了榜样和典范。《中国古代史》的“上古”、“中古”,张荫麟《中国史纲》的体例,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的“前氏族、氏族社会”等体例,《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至第五编的体例,均分别被后世乃至今日的学者所使用。尤其是马列主义史学家翦伯赞、范文澜先生的通史著作,可以说是后代史学家的“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阶段,紧接着又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马列主义史学地位空前巩固和提高。“第三代史学家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史学家,处于继承时期,不仅继承马克思主义史学,接受唯物史观,而且也承认进化史观和理性主义的历史地位。他们的重大成就是组织起一支浩浩荡荡的史学队伍,在学术上初步形成完整的史学体系。”

宏观的、微观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及理论、学术史等,都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以通史说,“就有郭沫若的、范文澜的、翦伯赞的、尚钺的好几部。”“第三代史学家学习他们这种特点,比较注重研究通史,对我们史学队伍的发展壮大很有好处。这个时期的历史研究注重总体研究,但还没有达到非常精细的地步,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史学的特点。”这种发展趋势不幸被极“左”的“”所断送,史学队伍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惨痛的教训使幸存的史学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反思,形成一度的“反思史学”。在“反思”中,受害者或比较年轻的史学工作者,处于对“”的否定或对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痛恨等原因,有人对马列主义史学观是否适合中国历史实际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是“苏联老大哥”强加给中国的。1970年后出生的青年一代(史学家为第四代)思想空前解放和活跃,接受西方文化比较快,对社会问题提出了许多大胆的新颖看法。仅就从事史学的有些年轻史学工作者说,对马列主义、思想的偏激言论,我们觉得与其对古代史、近现代史学的演进历程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了解有一定关系。诚然信仰是自由的,无可非议,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史学工作者,若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怕是难以对中国200万年的悠久史进行科学分析和全面研究的。

二、建国后古史分期讨论的成果应当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老一代和年轻一代(第二代与第三代)史学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曾进行过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的讨论。它“是从中国通史研究、编写和教学的实际需要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形成不同的分法,而每种分法之内又包括诸多不同的主张”。

1.对中国古史中有否奴隶社会与周社会性质的认识分歧

从建国后十多年的讨论情况看,主张西周封建社会说的,主要有李亚农、范文澜、翦伯赞等先生;主张战国为封建社会的,主要有郭沫若等,从者较多;还有主张秦汉为封建社会等。至于封建社会的早、中、晚期之界限,则说法更多。划分的标准大体有以阶级关系、土地所属、国家制度、农民起义等。但不论有多少不同的观点和说法,却都认为中国与世界上古老的民族一样,存在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内部的种种分期法,“反映了诸家对中国封建主义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差异,导致了分期标准的不同,这是改进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后,三、四代史学家所努力探索的,也就是要解决这一“重大课题”。仅以西周社会性质说,一种观点是武王克商建立西周前是氏族社会,建立西周后转入奴隶社会;一种观点是公刘居豳后已进入奴隶社会,公父迁岐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国家,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期;一种观点是先周由氏族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周文王时)。“文王既已实行‘耕者九一’的助法,行力役地租,显然已是建立在农村公社基础上的村社制社会了;人们在拿不出证明早周是奴隶社会的像样材料的情况不例行公事式地给早周安排一个奴隶社会阶段,无非是受了‘奴隶社会乃人类历史发展必经阶段’说的束缚、影响”;早周所经历的由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应视作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体现,完全用不着在早周的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之间人为地添加一段奴隶制的蛇足。”

《中国历史通论》云:“现行教材‘敕令’一致的古史分期,根据我的记忆,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由当时的教育部‘定于一’的。在此之前,新史学家中间,也包括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主西周‘封建’的是主流。建国后出现过三四家纷争的局面。我就读的大学也属‘西周封建’派,且戏称为‘老封建’。后来由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决定以郭沫若《中国古代的分期问题》为‘经典’定于一。但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完全是因为当年主席赞成此说。”“当年‘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由于过度地意识形态化,对中国历史特点的忽视,恐怕才是这场讨论学术上最大的致命伤。”胡厚宣先生1944年就从“史实、史料方面起而驳难‘奴隶制说’,雷海宗先生在1957年就说奴隶社会一类的名称难于成立。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打破“学术禁区”,对中国奴隶制提出质疑,“如薛惠宗、张广志、沈长云、晁福林等。我想信这一问题迟早会得到澄清。”言下之意,是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奴隶社会。因而将中国社会分为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国时代三大段。帝制结束后则以“现代化进程”统而括之,或可曰“走出中世纪”。这样的分段,当然只是一种探索。其用意在于打破“目前国内各类中国通史普遍使用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在我看来,中国并不曾有过‘奴隶社会’(不是说没有奴隶或奴隶制度的存在);所谓‘封建’,实是‘天下共主’名分下的‘封(邦)建(国)’制,也决非西方意义上的‘封建制’(即欧洲中世纪领主庄园制形态),所跨时段最多也只是延展到秦统一之前。至于流行已久的‘资本主义’能否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指称,在西方史学界亦成问题。”可见我们今日讨论“封建”与“封建社会”问题,比20世纪50至60年代初的讨论还要复杂得多。如果说那时是在马列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讨论奴隶社会何时转入封建社会,封建内又如何分为延续中的不同段落的话,那么目前所开展的讨论,则是关乎到马克思主义阐述的“五种社会形态”在中国历史中是否存在的大问题,也关乎到中国古代史或通史如何编写的大课题。

2.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取得的成果

自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史学初创后,几代史学家不断研究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分期问题,在长期讨论中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说法。《辞海》将大家的意见综合为:“西周封建说,认为西周、春秋时期作为主要生产者的‘民’和‘庶人’是农民而不是奴隶,井田制是领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存在着迫使农民集体耕作的‘公田’和按家分配的‘私田(即份地)”;“春秋封建说,认为春秋初期开始确立领主土地所有制,到春秋、战国之交,领主制才变化为地主制”;“战国封建说,认为春秋、战国之交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代替了‘耦耕’的简单劳作,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代替了奴隶主的井田制,经过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才确立封建制的统治地位”;“秦统一封建说,认为战国时代各国先后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到秦始皇统一才最后完成,‘使黔首自实田’标志土地私有制的完全确立”;“东汉封建说,认为战国、秦、西汉时奴隶制还在发展,由罪犯、债务、掠卖变成的奴隶逐渐增多;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体现了奴隶制的发展。封建地租剥削关系到东汉才居于支配地位”;“魏晋封建说,认为汉魏之际,经济上由城市交换经济变为农村自然经济,生产者由自由民、奴隶变为部曲、客,剥削阶级争夺劳动力,采用经济外的强制手段,把‘流民’变为‘土著’。这样才由奴隶制变为封建制。”这“六说”中,“战国封建说”被广泛采用,“西周封建说”也还有学者采用,其它四说几乎没有论著再使用。在划分中普遍注意到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的形成,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典型反映在王公、贵族、官僚、地主按等级的占有土地,农民中部分人有少量土地;部分人租种地主的土地,依附于主人;少部分人成为农奴或雇农),小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等。20世纪80年代初,有的学者又提出以战国中期“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作为封建社会的开始,但响应者甚少。

3.当代史学家的使命是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中国史学

第四代(尤其是1980年后出生的)史学家与往代相比,因为生长、求学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势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故学历高(研究生与博士生之多是空前的),未受到政治或自然的磨难,生活幸福,社会环境优越,思想活跃,言论、信仰充分自由。尤其是电子、网络等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运用,了解、接受中外新事务快,见解大胆而新奇。不足的一面是浮躁,对中国的“昨天”了解较少,对先辈、前辈史学家的经历及成果知者不足,刻苦读书、独立钻研的风气也比较差。“搬倒历史名人”、否定被经过考验的正确历史成果、贬低古代、近代史学家等,就是表象之一。至于说马列主义过时,斯大林、同志的理论是“教条”;学术会议上反对提奴隶主与奴隶、新兴地阶级变法夺权等者;亦“抄袭为荣”者,均有人在。以“封建”、“封建制社会”而论,作为学术问题,一代史学家在其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中,也只能完成其使命,后代史学家不应当对他们求全责备。浏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或在“阶级斗争天天讲”年代中出版的古代史或通史,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也并非只从“阶级分析”论述,而是还包括了当时的土地制度、地租征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国家制度、不同等级人的生活、死葬物品、人殉等方面的分析。“西周封建社会论”、“战国封建社会论”及其它朝代封建论,以及不同的分段法,都是往代史学家依据马列主义史学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和分析。我们今日在讨论中的使命,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作出更为科学的、适合中国实际的论断,而不是贬低或否定近代创立的马列主义中国历史学。20世纪,“中国历史学经历了一个变革创新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成就显著,名家辈出,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总结”;读《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可以“看到中国历史学怎样沿着一条崎岖曲折的道路从传统走进了现代,将会看到中国历史的转型、创新、继承、探索的历程,将会看到一百年间众多学者怎样用心血汗水浇灌润泽了祖国的历史学园地。我们期待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再创辉煌。”此说是全面、公证而符合马列主义史学观的。

《辞海》云:“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的哲学基础。”又云:“历史科学,通常指科学的历史学。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世界各国积有丰富的历史著作和史料,也有各种各样的史学思想和观点。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严格说来历史学还不成其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创立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社会科学的伟大革命,从而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历史分期即历史时期的划分。历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揭示历史过程中不同时期或阶段之间质的差别。马克思主义史学,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五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世界通史一般被划分为古代、中世纪(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我们认为这些论述对当代史学研究仍然适用,毫不过时。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史学的“古史分期”标准等问题

我们是赞同中国古代社会有原始、奴隶、封建制社会的,且赞同郭沫若先生的战国(公元前475年)为封建社会开始之说。由他担任主编、尹达先生负责组织的60多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编写的《中国史稿》,第一册(由尹达、田昌五、李学勤先生编写和修改)、第二册(由林甘泉、田昌五、金自强、田人隆、陈可畏、步近智及严敦杰等先生编写、修改)就是以这三种形态论述的(一册修改于1976年,受到了极“左”思潮的影响)。郭沫若先生1979年逝世后,修改出版的几册,均以《中国史稿》编写组名义出版发行。全书是“”前高等学校的主要文科教材(内部印行)。关于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制度,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云:“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当夏后之世,而殷之王亥、王恒累叶称王,汤未放桀之时,亦已称王。当商之末,而周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周初亦然,于《牧誓》、《大诰》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分亦未全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只说周朝是“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的“大一统”国家,与夏殷有所不同,未说三代是什么性质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等先生就肯定了奴隶社会的存在。其上限,郭先生认为是从周朝开始;吕先生认为始于殷商;翦先生和邓拓先生赞同此说。新中国建立后,又有始于公元前4000年、始于夏启夺位、始于商王盘庚迁殷及战国等四说。《中国通史简编》将夏商列在奴隶制度内,将西周列在封建制度开始的年代内;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修改本)将夏、商、周归于奴隶社会范畴。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982年版)基本沿用《中国史稿》体例。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将第一编冠名《远古》,第二编冠名《夏商周》,但前者内容仍是原始社会史,后者以“文明”相称,实为奴隶制社会。《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奴隶制之始的夏朝断在公元前2070年,开国之王为禹,已为大多数史学家所采用。

1.“封建”的本义与概念《辞海》云:“封”有八种含义: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史记•周本纪》:“封尚父于营丘,曰齐”;疆界、范围。《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引封殖;指封缄物的件数;指富厚;指大;指姓氏。”其中的前二种含义与“封建”有些关系。“封建”一词,《辞海》未作单独解释。但193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解释道:“王者以爵土与人也。三代皆有之,至周而其制益备。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其地有百里(公、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子、男)之别。春秋战国,强凌弱、众暴寡,互相兼并,天子不能制,遂废其制”。所以,“封建”是指西周宗族政权的分封子弟及姻亲贵族到地方上建立国家,拱卫王室。通常以“封爵赐土”、“封爵建邦”、“封土建国”等术语相称,后边往往连“藩屏周室”、“拱卫王室”等。西周的“分封”与“宗法”制度,是“封建”的具体反映,成为周史上的突出特征。“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分封制是分级立宗制,不仅仅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冯天瑜《〈封建〉考论》以56万字的篇幅,对“封建”作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考证和论述,并将其与“封建制社会”的区别作了考证。他说:“封建的本义是‘封土建国’、‘封爵建邦’。秦汉至清封建制的基本内涵是世袭分权的领主经济、贵族政治;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大体在此文上使用‘封建’并已见《封建论》。秦汉至明清社会主流离‘封建’渐远,实行地主经济基础上的君主集权官僚政治。为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皇权时代。”

2.“封建社会”的概念关于封建社会问题,不同观点的争论和说法太多了,难以逐一例举,我们以《辞海》解释代之。《辞海》云:封建社会、封建主义的含义与封建制度相同。“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奴隶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产生。在封建制度下,封建地主阶级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民(或农奴)完全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他们被束缚于封建制度下,耕种地主的土地对地主阶级有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受着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向农民收取地租。与奴隶制比较,农民由于有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生产工具,收成好坏同本身利益有一定联系,因而对生产有一定的兴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基本的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封建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地主阶级思维,它以维护封建剥削和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特征。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历史上不断起伏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打击了封建统治,多少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封建制度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一般认为中国在春秋战国之交进入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并和封建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于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运动,最后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我们认为,此论在今天仍是正确的,基本上是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不可以主席晚年的错误,贬低或否定的伟大贡献与以其为代表的思想。也不可贬低或否定20世纪30年代以来代代史学家创立的马列主义中国史学。具体学术问题的争论、标新立异的见解和观点,都是史学研究繁荣的景象,值得欢迎和提倡。但目的是进一步发展马列主义中国史学,完善中国历史体系和理论。

3.春秋与战国之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和分期标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学创立、发展的百余年中,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重要学术问题。革命导师斯大林指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生产和人们生产关系的发展史。”改革开放,我国走上发展经济、进行“四化”建设的轨道,结束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史学界按照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对推动社会发展和性质的变化动力或标志提出了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等说。《辞海》云:“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循序发展的一般过程,并且有力地论证了生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样,历史学才开始成为科学。”又云:“生产方式,‘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不同性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转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它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引起全部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这种变革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及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都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决定的。”近30年来的高等学校历史教材,不论在分编、分章上的冠名有多么的不同,但总况是不出《辞海》所论。如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及其与张海鹏、齐涛等主编的“新版本”,在第四章《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下层民众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权的斗争》两节阐述;在第五章《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前475—前221年)中,以《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内分水利灌溉、农业生产、手工业与商业发展、封建初期的阶级构成等)两节予以论述。可见“生产方式”作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标志是正确、客观、公正的。

4.对探索中国史编写的认识

《中国历史通论》是对中国史编写在理论方面的探索,即分为三大阶段(或时期)。论曰:本书“讨论的范围内,至少也有九千年以上的历史(目前考古发现有迹象表明它极有可能会延伸至一万年左右)。这一历史大时段,何以名之?夏曾佑先生采用的做法是把中国古代史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段。这当然是一种苟且但也最少争议的办法。社会性质或社会形态的概念自西方传入之后,很多史学家开始尝试移之于中国历史,但如何准确定性和分期,歧异就纷纭别出,长期论战不已。”

近20年来出版的高等学术历史教材大都以“远古”取代“原始社会”术语,时空却与夏曾佑先生的“远古”大不相同,指的是夏朝前的近200万年史(有的下限至西周灭亡,即公元前771年),上古、中古、近古几乎废而不用。《通论》将夏代前的四五千年史称为“部族时代”,涵盖了“原始社会”;将夏至战国末称为“封建时代”;将秦朝建立至帝制结束的漫长时期称为“大一统帝国时代”。帝制结束前后称为“现代化进程”或“走出中世纪”。这种体例既有对前人成说的继承,又有其创见。它能否得到学术界认可,还得经历时间的考验和众多学者的深入探讨。著者欣赏的美籍台湾学者许倬云《西周史》,显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著作。上海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亦是探索中国历史编写大胆地尝试。对战争、革命和王朝更迭等内容进行了大幅弱化,把大量笔墨放在经济、技术、社会风俗和全球化等多种主题上,“、长征、殖民侵略以及南京大屠杀,而今只在初中讲授,并且内容也大为缩减。”

这套历史教科书以近乎颠覆性的姿态大规模地“告别革命”,在教育界、学术界及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只保留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与太平天国运动,其余的农民起义全被删去。读了教材,基本上不知道西方国家的盛衰,也不知道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的事迹,当然也没有、“”的内容。为了“和谐”和淡化“革命意识”,删去了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为了突出“国家统一”,把春秋战国、两汉、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国家分裂时期轻描淡写地一笔代过。以“文明”代替历史,没有民族、阶级斗争,没有“革命”,也没有民族英雄、爱国与卖国等,以达到“和谐历史”之目的。这样的历史教科书,能使中学生真实了解中国史吗?“毕竟,中学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一个国家对青少年的历史观、国家观培养的大方向,是事关国家文化战略的重大课题,来不得半点儿勉强和轻率。”

同理,“封建”与“封建社会”学术问题的讨论,若没有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提“国人暴动”,不提奴隶主、地主对奴隶、农民的压迫,农民起义和战争,没有“忠臣”与“奸臣”、没有“民族英雄”和“变节”及“卖国”的区分等,恐亦不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可见要废去近百年来的马列主义中国历史学,再“创立”一部史实提法、观点等与百年来中国历史不同的《中国古代史》或《中国通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一件事情。同志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輳訛輨我们要充实、完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也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和指导思想。为此,“我们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在史学研究中更要按此讲话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而不是脱离马列主义去另搞一套中国史学理论和体系。综上所述,从20世纪30年代马列主义中国历史学创立以来的“古史分期”讨论,主流和成就是主要的。我们今日对“封建”与“封建社会”的学术问题讨论,应是总结、继承前人成果,吸取其教训,充实、补充以往之不足,进一步完善马列主义中国历史学体系,编写更切合中国历史实际的古代史、通史及断代史,使中国和世界人民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中国200万年的悠久史,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以促进中国和世界文明社会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