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

时间:2022-04-17 01:04:00

斯大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9.1;A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54(2000)03—0005—04

斯大林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他们的经济建设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共同富裕”是他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研究他们这个思想,对于我们深入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斯大林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如何进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斯大林邓小平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所采取的种种不同做法除了国情不同导致做法相异外,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差异乃是问题主要所在。

1、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而是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1934年,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苏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说:“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和文明的生活。”(注:《斯大林选集》第337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事隔半个世纪,邓小平在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然而,斯大林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认识却不一样,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他反对“社会主义可以在贫苦生活的基础上用稍许拉平各人物质生活状况的方法巩固起来”(注:《斯大林选集》第375页。),却没有反对对富裕的拉平。事实上,斯大林始终无法用他的方式去实现共同富裕,因为他的方式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不同意这类思想,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应该是保持着差异的富裕,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均衡论哲学。1986年他在会见新西兰外宾时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使他深有感触:“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7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阶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态度始终受着物质利益影响和支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离开这个事实去侈谈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搞平均主义实现不了共同富裕,而只能是有害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人的能力差异决定着分配差异,无视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挫伤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否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能成功的。邓小平这些思想,深刻体现了他的辩证求实精神。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人民群众摆脱贫穷,获得富裕。斯大林说:“农民按其地位来说是非社会主义性的。但是,他们应当走上而且一定会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为除了和无产阶级结合,除了和社会主义工业结合,除了通过农民普遍合作化把农民经济引上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轨道以外,没有而且不可能有其他足以使农民免于贫困和破产的道路。”(注:《斯大林文选》上卷第450页。)并说,“如果我们不是要使我国人民过美满生活,那就用不着在1917年10月推翻资本主义,进行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了”,(注:《斯大林选集》第337页。)肯定社会主义是苏联人民摆脱贫穷,通向富裕的唯一道路。邓小平也说,“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8页。)并认为“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0页。)同样肯定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摆脱贫穷,通向富裕的唯一道路。但是,不同也是明显的。邓小平把共同富裕提到社会主义原则和本质内容的高度,斯大林缺乏这种深刻认识。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1986年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又重申:“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1992年他在南巡时更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原则和本质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之所以屡屡出现重大失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7页。)没有把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解决这一问题是邓小平的一大历史贡献,给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3、只有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斯大林在苏联行将完成社会主义过渡阶段时说:“社会主义只有在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只有在产品和各种消费品丰裕的基础上,只有在社会全体成员都过着富裕而有文化的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胜利。”(注:《斯大林选集》第375~376页。)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也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1988年他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裕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分别指出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不仅如此,邓小平斯大林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还蕴含着一个更为深刻的意义,就是力图通过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来战胜资本主义,最终实现人类的远大理想目标。所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关系重大,实现共同富裕也不仅是为了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它本身带有深刻的政治意义。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看作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只能随着生产力发展来逐步实现,不能不顾国情和现实条件去盲目追求,并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要分三步走的战略。分三步走战略是个逐次提高的战略,表现了邓小平始终站在辩证唯物主义高度实事求是地提出目标,用辩证的眼光来认识和看待共同富裕问题,把长远计划和现实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有中国特色同时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完整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斯大林在这方面的认识比较机械简单。1933年他在全苏集体农庄突击队员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就曾强调,“如果我们诚实地劳动,为自己,为自己的集体农庄诚实地劳动,那末我们就能做到在短短两三年内把全体集体农庄庄员,不论是从前的贫农或从前的中农,提高到富裕农民的水平,提高到享有丰富产品并过着完全文明的人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当前任务。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而且是我们无论如何必须做到的。”(注:《斯大林选集》第323页。)他把共同富裕进程看得过于短暂和容易,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现状,显然对实现富裕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需要的条件认识不足,后来虽然有所意识,但仍然是不充分的,粗浅的。

二、斯大林邓小平关于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思想

斯大林邓小平在选择道路上虽然都坚持把社会主义作为根本途径,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才能达到使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走的是一条与斯大林完全不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现实主义道路。

1、如何发展生产力。斯大林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归结为“把生产资料公有化”,(注:《斯大林选集》第542页。)通过强制推行高度公有化来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采取“最统一最集中”的计划经济手段推动生产力发展。斯大林的做法,在苏联生产力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显然是一种超越经济发展所能许可的行为,不符合苏联实际,客观上造成生产力发展缓慢,其结果只能是延缓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悖于他自己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认为斯大林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页。)必须进行改革,把生产力从计划经济束缚下解放出来,通过实行市场经济来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有利于“把经济搞活”,有利于增加和扩大社会需求,刺激生产,达到发展生产力目的,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邓小平这个思想与马克思是一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过科学论述:“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3页。)虽然“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但消费反过来却能够“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出生产的动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6页。)马克思这里说的消费就是指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就是消费经济,有多大的社会消费需求就有多大的市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当前所面临着的如何增加社会消费需求刺激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突出表明,社会消费需求对生产发展的作用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已由被动转为互动,即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邓小平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和运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只有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才能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否则,共同富裕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不能实现的理想目标。邓小平高明之处,不但在于他能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更在于他能找到达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2、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斯大林所持的是同步富裕的思想。1934年他在苏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就说,“公社和劳动组合不同,劳动组合只把生产资料公有化,而公社直到不久以前为止不仅把生产资料公有化,而且把每个社员的生活也公共化了”。他认为“在技术不发达和产品不足的基础上”还不宜实行公社,但他同时又说:“这当然不是说公社根本不需要了,它不再是集体农庄运动的高级形式了。不,公社是需要的,它当然是集体农庄运动的高级形式,”只不过“是将来的在技术更发达和产品十分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公社。”(注:《斯大林选集》第332~333页。)这是十分明确的同步富裕思想。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同步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认识,共同富裕必须有先后。为此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反复加以强调,如1985年3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即席讲话,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0月在会见美国时代公司组织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的谈话,1986年8月视察天津时的谈话,及1992年的南巡讲话等都讲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问题。可见他在努力把这一思想加以贯彻,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邓小平分步富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我国幅员辽阔,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差别较大,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发展较慢的落后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二是让“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人的能力(包括智力、体力、活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大小是有差异的,各地区能力大的人先富起来有利于带动和帮助能力小的人去共同致富。邓小平这一思想及其解决问题的办法既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求实精神,又包含着消灭差别与差别合理统一的辩证原则和深刻的哲学内涵,科学地解决了在共同富裕问题上效率和速度、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坚持社会主义和按劳分配。斯大林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总结中就说:“党的出发点是:不实行集体化,就不能把我国引向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康庄大道,就不能使千百万劳动农民摆脱贫困和愚昧。”(注:《斯大林全集》第13卷171~172页。)直接把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能否使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来看待,“因为只有公共的大生产才能充分利用科学成就和新技术”。(注:《斯大林选集》第156页。)斯大林把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坚持公有制等同于坚持社会主义来看待,在坚持公有制时完全排斥其他非公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必要性,认为非公有经济“是资本主义类型的生产”,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这两种不同的基础上”,(注:《斯大林全集》第11卷第7页。)社会主义只能是“国家的即全民的所有制以及合作社集体农庄的所有制。”(注:《斯大林文选》上卷第76~77页。)因此,与单一公有制相适应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度成为苏联唯一形式的分配制度。邓小平同样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选择,除此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更好道路,但他同时又特别指出社会主义不能只搞单一公有制,要允许其他经济成份存在和发展。他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今天,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把它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139页。)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思想完全符合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在。中国的实际就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与此相应,我国分配制度采取了按劳分配为主和其他分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为经济发展较快的部分地区和能力较大的部分人先富起来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开辟了现实途径。邓小平这个思想深刻之处在于他认清了中国社会的“实际”,并从这个“实际”出发去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实现共同富裕要防止两极分化。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是一种同等富裕,不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因而也就没有防止两极分化的思想内容。他认为社会主义完全消灭了两极分化及其出现的可能性。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种不同步也不同等的富裕思想,因此防止两极分化出现就成为这一思想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关键。邓小平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早在1985年他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邓小平同时指出防止两极分化“决不能搞摊派”,用搞摊派办法来防止两极分化其结果只能是对人们劳动致富积极性的挫伤,对共同富裕政策的损害。邓小平这一设想是科学的。防止两极分化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不能单纯用政治手段解决,也不能单纯用经济手段解决,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力量制定相关政策来达到防止两极分化而又不损害共同富裕的目的。同等富裕在理论上虽然也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但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度里,在人的思想素质和能力大小不一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而不同等的共同富裕理论在防止两极分化问题解决之后,就使得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由空想变成为科学。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杰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丰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斯大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形成的不同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续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伟大实践,它既无先例可寻也无经验可资借鉴。斯大林实行计划经济所造成的矛盾和弊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虽有所显现,但尚未充分暴露。而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所面临的困难和形势却非常突出和严峻,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时刻妄图颠覆和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以后,又面临着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威胁,作好反侵略战争准备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强有力的计划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着巨大作用。战后,又出现了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冷战局面。如此种种情况,不可能让斯大林一心一意去搞建设,也不可能让他去考虑市场经济模式。共同富裕虽是一种追求,但当时并不是最紧迫的事情,斯大林不可能花太多精力去研究和探讨这个还不紧迫的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科学地去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则不一样。他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历了一定时期并有许多经验可资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僵化性所形成的矛盾和弊端已经充分暴露,长期以来“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的状况,已使得社会主义正面临着“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的危险。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共同富裕起来已成为紧迫的政治经济问题,已到了必须把它作为中心工作,集中精力去解决的时候。并且,国际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冷战结束后尽管世界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主流,我们已经可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方面来,一心一意去搞建设。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和探讨共同富裕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邓小平科学地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2、思想方法原因。斯大林把共同富裕问题看得过于简单易行,以为只要实现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就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生产力就会快速发展,共同富裕就会很快实现。他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及完成这些任务的艰难性。同时,他对按劳分配原则的理解事实上也没有越出同步富裕的思想范围,把分配上的差别看作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经济根源而努力加以抑制和消灭,这就使得他的共同富裕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平均主义色彩。此外他对共同富裕更多地作为一种结果予以强调,而对之作为一个过程重视不足,认识上带有片面性。邓小平在对待共同富裕问题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把共同富裕放到一定历史条件中去进行全面考察。他不仅把共同富裕当作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当作一个过程来理解,充分注意这个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实践中始终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实现目标的步骤时始终从中国国情出发,这就使得邓小平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共同富裕道路,从而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由一种纯粹的愿望变成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