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精神内涵

时间:2022-12-14 03:19:38

邓小平理论精神内涵

一、从历史角度分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中国社会发展谋划布局,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同时,还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用新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局面,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1.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历史性的飞跃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任务是不同的,每一阶段内都有与之相匹配的理论作为指导。邓小平理论在推动社会主义由传统体制到现代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始终准确地把握着时代的脉搏,跨越式地走在时代前列,明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地论证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路线,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历史性的飞跃。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种科学理论。从本质上看,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它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高了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水平。它还对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做出了准确判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3.邓小平理论首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首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从发展进程上看,邓小平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它立足于中国国情,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线,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首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4.邓小平理论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同三民主义、思想有同等地位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分别涌现出了孙中山、、邓小平三位伟人。其中,孙中山在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情形下创立了三民主义,开展了革命斗争,挽救了民族危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思想,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三座大山,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并带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他在中国步入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力挽狂澜,领导中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二、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1.邓小平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从文化背景来看,邓小平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不仅包含传统文化,还包含社会主义新文化。从具体内容上看,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辩证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中的“实事求是”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实务”精神、“经世致用”精神、“学用一致”精神相统一;邓小平理论中的辩证法思想与《周易》中“阴阳相生”和《老子》中“祸福相依”相统一。另外,邓小平理论在运用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过程中,对马列主义、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发展,他极富远见地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用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他还对中国思想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不拘泥固有形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邓小平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内涵邓小平理论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理论的创新精神。邓小平理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受制于教条的束缚,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用新思想、新观点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从其理论内容上看,邓小平理论是在准确理解马列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本质上与这些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实践源泉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邓小平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集中群众智慧进行创新发展;邓小平理论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邓小平理论还放眼于整个人类社会,吸收和借鉴各种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让创新绵延不绝。3.邓小平理论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大量论述,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与总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还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方向:“只有两个文明搞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精神文明的主体思想上看,邓小平理论对之前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上看,邓小平理论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加快“四有”新人建设;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上看,邓小平对我党、我军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思想和精神进行有效总结,并以此进行引导,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从整体上看,邓小平理论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还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4.邓小平理论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在此背景下,邓小平理论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邓小平理论以国家大局为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支撑,坚持统一祖国的坚定立场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使得我们的民族更有凝聚力,更有战斗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邓小平理论始终站在科学理性的最高峰,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其精神内涵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民生等各方面的内容。它以人民大众为根基,以民族复兴大业为己任,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1]李红喜.十年来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J].党的文献,2014(S1):15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1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中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17-2318.

[4]曹均学,黄元全.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及其源泉[J].重庆社会科学,2010(9):59.

[5]匡永琼.邓小平精神文明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指导意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9(S1):62.

作者:谭波澜 单位:百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