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国防科技思考研究

时间:2022-10-27 10:30:00

邓小平国防科技思考研究

内容提要邓小平同志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思想非常丰富,作者首先从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面临的矛盾入手,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需求与可能统一的思想,作了初步的探讨。

邓小平生前非常重视和关心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因为它是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邓小平是伟大的战略家,他注意并善于从战略角度分析形势,思考问题,作出决断。同志曾指出: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大地而又面向世界,正视国情现实而又放眼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高瞻远瞩地构思和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发展战略。这里,也包含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

邓小平同志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思想非常丰富,下面首先从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面临的矛盾入手,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需求与可能统一的思想,作初步的探讨。

一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所面临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国情实际决定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投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比较少。

(2)我国国防科技总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

(3)我国面临多方面的防务要求。

(4)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是摊子大、水平低。

(5)我军步入质量建军的新时期,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有着强烈需求。

二统筹需求与可能,研究制定同军事战略相适应的国防科技和武器发展战略

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防务需求与经济、技术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为较好地满足防务需求,我们必须加速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致力于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但是,要在众多领域加强科研,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加大经费投入,科研项目需要钱,陈旧的科研、生产手段进行技术改造需要钱,稳定国防科研、生产队伍和加速培养人才也需要钱。总之,没有必要的经费保证,加强科研,缩短差距,无异于空谈。而国家财力不足,对国防建设的投入只能量力而行,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那么,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出路何在?我们能否有所作为,这是无法回避和必须加以回答的严肃问题。当然,悲观失望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它只会解除我们的思想武装,无所作为。事实上,我们党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一直是以小胜大,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我们有后来居上的光荣传统。但是,我们也不能低估困难,因为它容易产生错误导向。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搞“遍地开花”、“全面赶超”,其结果欲速而不达,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我们需要的是正视现实,积极地冷静地分析矛盾,巧于运筹,采取灵活的战略和策略,来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我们的目标是致力于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要看到我们处于竞争环境,大家都在前进,我们必须力求比人家发展得更省些、快些和好些,才能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如果不是这样,不进则退,我们就只能维持差距,甚至继续拉大差距。为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注意扬长避短,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

1980年10月15日,邓小平在一次研讨会上谈到:“军费搞得太高不可能,肯定影响经济建设,搞国防建设要精打细算。”他指出:“军队要考虑的,不是增加军费在国家财政开支中的比重问题,而是在这个已定比例范围内怎么用好这个钱,用得更好,用得更合理,真正用在加强战斗力上。一句话,就是国家预算里边的军费比例现在不能增加了,军队本身的任务就是把钱花得好。怎么花是个学问,要好好研究,精打细算,方针要对头,办法要对头。”[2]邓小平这里谈的花钱学问对于我们十分重要,尤其是讲花钱时方针要对头,办法要对头,含意很深刻。如果我们把国家每年拨给我们的发展经费都花得对头,花到点子上,花到加强战斗力上,那么我们尽管经费有限,仍然可以办不少事,也会有较高效费比的。

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方面,邓小平同志重视依据我军军事战略,谋划武器装备建设。首先,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制定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早在1975年7月14日,他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谈到军队整顿任务的时候,就明确指出要“抓编制,抓装备,还要抓战略。”[3]1997年12月28日,他又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不好办。”对于我军的战略方针,小平同志说:“我赞成就是‘积极防御’四个字。积极防御本身就不只是一个防御,防御中有进攻。”[4]接着,小平同志依据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来权衡武器装备发展的取舍和轻重缓急程度。1978年6月,小平同志在听取汇报后指出:我们的战略是防御,包括核潜艇也是战略防御武器;我们不想到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去;我们主要搞防御,……远洋的慢些搞;海军、空军都是以防御为主。小平同志紧紧依据军事战略来谋划武器装备建设的思想,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三缩短战线,突出重点

贯彻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必须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放在突出地位。但是,现代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不仅技术日趋复杂,而且耗资巨大,发展经费严重不足,成为我们加快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在此情况下,我们是全面出击,齐头并进呢?还是应该坚持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发展思想呢?这是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一次调整规划的会议上明确指出:总的矛盾是要求太大、太多、太宽,要抓重点,要精选几件事,必须办的先办,一步一步来。按原来的要求不行,国家的财力达不到,不能各部齐头并进,样样都搞。抓多了什么都没做成,结果更慢。1977年10月4日,邓小平在讨论装备和科研问题时指出:“抓科研也要集中兵力打歼灭仗,要配成套。”“要提出一个装备战略要求的目标,分清轻重缓急,这样,科研和生产就有了方向。”[5]

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我军的重要军事原则,是战争年代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赶超先进、缩短差距的重要法宝。

1.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必须坚持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

新时期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之所以要继续坚持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思想,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防务要求又高又多,而我们基础落后,经济实力虽有了很大增强,但仍属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们需要继续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每年能够拿出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费用十分有限,与国外比较,按绝对值只及美国的几十分之一,不及日本、印度等国;如按人均值,将列入世界最低的行列。这种状况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观,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事实。如果单就防务要求看,我国国土面积比美国大,人数是美国的五倍,如和美国攀比,最好美国有什么武器装备,我们也能有什么武器装备;美国正在发展什么武器装备,我们最好也能发展什么武器装备。这样,我们的国家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护。但从经济实力讲,从原来的基础讲,这只是一种畅想曲,而非现实。现实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二、三十年,我们每年的发展经费只及美国几十分之一。今天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探索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道路。如果不顾实际地齐头并进,全面出击,那么,我们不但总的发展费用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分到每个项目的发展经费也只及人家的几十分之一,都处于劣势。其结果,人家一个项目三、五年搞成功了,而我们要一、二十年。这样做,到底是缩短差距,还是拉大差距呢?是一目了然的。

我们要想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我们要实现后进赶上先进的目标,必须坚持缩短战线、突出重点。我们应该进行综合论证,精选几个对加强我军战斗力有重要作用的项目,然后把有限的发展经费集中使用,在这些局部形成优势,同时采取打歼灭仗的做法,不干则已,要干就务求速战速决,象当年搞“两弹”那样,搞得又好又快。这种做法,我们虽然忍痛割爱,搁置了不少发展项目,却迅速攻克了几个重点项目,在这些方面上了一个台阶,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然后,在巩固已取得的进步的同时,再精选几个重点项目,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再迅速攻克一批。我们脚踏实地,如此一批一批攻下去,就能积小胜为大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能在更多领域里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是邓小平前面指出的,要抓重点,要精选几件事,必须办的先办,一步一步来的做法。1982年10月14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6]可见,邓小平在这里不但指出了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突出重点,一步一步来,后来他又发展为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思想,同时也指出了突出重点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

2.必须选准重点,迅速突破重点

在我们选定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发展战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选准重点的问题。邓小平要求我们“精选几件事”,就是要求我们要把重点选准。过去打仗,十分注意选择战役;战斗中,十分注意选择突破口。就是因为战役的选择和突破口的选择是否得当,对战争、战斗的发展和胜利,具有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选择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我们选择型号研制任务的重点,牵涉到在庞大的现代武器库中我们到底优先发展哪一种新型武器装备更合适,更有利于加强我军战斗力。这需要从全局出发,进行系统的论证和挑选。50年代后期,我们选择“两弹(核弹和导弹)”为重点,不管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新型武器,50年前美国在广岛扔下两颗原子弹,日本人至今心有余悸。导弹是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回过头来看,当时选择两弹作为发展重点,确实具有战略眼光,无论对增强国防实力,还是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1988年10月14日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7]今天,我们应该象当年选择两弹作为发展重点那样来选择今天的发展重点。为此,我们仍然要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战略眼光,纵观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选取几个有发展前途,对提高我军未来作战能力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下的作战能力具有重大作用的项目,作为今天我们型号研制任务的发展重点,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因为选准了,才能象两弹那样显著地增强国防力量;若选错了,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而且会丧失宝贵的时间。为此,必须加强系统论证,认真筛选和择优,切忌草率从事或主观臆断。重点项目的数量,必须严格建立在人力财力物力可能的基础上,并适当留有余地,为其实现速战速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一旦选定,列入计划,就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一盘棋,为重点项目调集优秀人才,在经费、物质等方面保证重点。同时,要严格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精心组织和精心指挥,确保重点项目如期优质地完成计划,并力争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节省经费和时间,较快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反之,在激烈的竞争中,任何拖延或失误,既浪费经费和时间,也不利于加快发展的目标。在这方面,要按邓小平指出的那样,要同心同力,一心一意,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3.全面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思想

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涉及众多方面的工作,前面以型号研制任务为例,讲了要突出重点,其它还有预先研究、技术基础、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等众多方面,这方方面面都需要资源的投入。因此,我们讲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方面,而是在一切需要资源投入的方面,都要全面贯彻这一思想,都要力争少花钱,多办事,提高效费比。如果我们全面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思想,方方面面都选准了重点,并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那么,我们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尽管发展经费有限,仍然是大有希望的。

1936年12月,指出:“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的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8]不但战争如此,建国后建设实践也有类似情况。一是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环境所迷惑,找不到或找不准发展重点;二是受各方面争项目、争投资的现象所左右,“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最后指导者采取了应付主义。因此,为贯彻好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方针,不但需要各有关方面要有从大局出发和服从大局的自觉性,更需要我们的领导者独具慧眼,具有战略头脑,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分清轻重缓急,正确把握发展重点,同时要有力排众议,摆脱干扰的魄力。否则,突出重点的思想是难以落到实处的。

因此,为加速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进程,必须立足我国国情,依据我军新时期的军事战略,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建设进行认真的谋划,同时本着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原则,精心安排每项发展任务,坚持军事需求与经济、技术可能的统一,我们就能做到有所不为和有所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9-100页

2.《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101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页

4.《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第98页

5.《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第96-97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17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

8.《选集》第1卷,第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