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城市艺术的拓展问题

时间:2022-05-10 09:44:00

诠释城市艺术的拓展问题

摘要: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都市的建设始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征。都市环境的规划以及都市中公共艺术品的呈现正体现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城市的公共艺术和环境景观形态对于该市的风貌、气息及个性形象的辨识和张扬起到重要的作用,城市化特征应主要以公共艺术设计去体现。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世纪,人们追求的是更精致的生活和全面的发展,因而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对于建设新型的城市社会生活至关重要。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城市环境

公共艺术是一个新的名词,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它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环境雕塑和纪念碑雕塑,它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艺术的概念源起于德国,它需要一些社会条件和特定的公共环境来造就,意图让公众在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和环境中接触到艺术,并积极参与到艺术创作的乐趣中去,与艺术家共同发掘艺术或文化、政治等其他意义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公共艺术的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具象雕塑还是抽象雕塑,是时髦的还是传统的,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等形式方面的问题,它可以是有形的雕塑的形式、或人与雕塑结合的形式、甚至普通人的艺术活动形式,它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广泛,所以形式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是公共艺术是一种现代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进步和时代观念的产物。[1]P36现今,公共艺术不再是雕塑,壁画等单向度的艺术品的代名词,而是与城市的公共建筑、街道、车站、广场、旅游景点、水系、绿化带等一系列景观因素,及其历史文化关系相对应的综合性艺术陈设。公共艺术是一种持续变化的艺术,或者说是一种艺术的状态,对于国家或者城市而言也是一种艺术运动。他包含了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城市学、建筑学、环境学、符号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内容。

一、城市公共艺术及其意义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创作逐渐为大众所关注:街头不时的出现主题不一的景观雕塑及装饰作品,建筑物的墙壁也被形式多样的壁画所取代……显然,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的悄悄的融入现在城市的形态之中。[8]城市文化也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而相应的提高,而城市公共艺术又体现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发展。一方面,它尊重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所持有和认同的文化形态,包括文化观念和审美态度;另一方面还须面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城市化、商品化的发展而崛起的大众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城市公共艺术开始与建筑、绿化、道理设计、景观设计等相互容入,整体性的推动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3]。作为艺术性的创造物和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对增强城市文化氛围,营造美好环境,提升环境场所的艺术格调,加强场所环境的指示性,调节心理、缓解压力以及创造强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城市环境场所的文化氛围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把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为构建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提升现代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手段。创造具有文化价值的生活环境是公共艺术设计的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城市公共性开放空间设置公共艺术的目的并非改变空间环境本身,而是改变环境空间给人的印象,抒发环境空间的文化意义和情感意义。对环境空间进行优性调节,多与文化背景相对应,与城市文明相联系,具有实地文化特征。如墨西哥大学图书馆主楼外墙的壁画设计,它用25种色度不同的天然火山石均衡对称地组织成墨西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图像,成功地掩饰并消除了图书馆建筑原来的单调乏味、丰富了墙面,增强了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使得环境空间通过艺术美的提升更具有文化品位。[4]在这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公共艺术品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营造美好环境,提升环境场所的艺术格调

营造环境视觉美感、提升环境场所的艺术格调,是公共艺术创作的最根本的目的之所在。公共艺术是一种改善、装饰、强化城市生活环境的空间艺术。对于现代城市环境而言,公共艺术用其充满人文情趣和诗意表达着艺术美,改变着现代城市那种水泥森林的生硬与冷漠。它借助于艺术的造型语言对公共性开放空间进行着渲染和烘托,提高环境空间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从而创造出更富有吸引力的视觉空间。倡导生活环境的公共艺术观念,并付诸于实施,无疑对城市的环境品质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作为艺术家族中的一员,公共艺术作品以审美形式为基础,通过特有的艺术形式去感染了公众。

(三)加强场所环境的指示性

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对特定的空间进行提示、强化,并赋予它主题形式,以此作为环境空间中的向导标记,提供有关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担负起辨向定位的使命.如日本东京街头名为“大草筐”的景观雕塑小品,在繁华都市的一角,人头济济的车站,人们在与朋友约会时都会如此自如地说,“我们X点在那个大草筐前面见面好吗?”显然,在现代生活中,公共艺术品已经成为了城市人约会的方位标记。

(四)调节心理,缓解压力

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商业化和工业化使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房子越造越高,车站、工厂、商业中心、政府机构等公共建筑此起彼伏大量出现……人好像被四周这些理性、高耸的建筑孤立了。公共艺术的出现,很大程度淡化甚至缓解了这种由于城市高密度、高层化建筑群以及人际关系等压力对人所造成的心理压抑,使人在审美情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高雅和谐的心理调节机制。

(五)创造强大的经济效益

通常,大家都知晓在完成和制作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需要一定的经济的投人,落成后,似乎难以再看出有什么经济效益。其实事实不然,公共艺术品的存在将会给所在的环境空间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带动了城市房产业、饮食业、运输业、娱乐业等等的飞速发展等。

公共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环境艺术化,艺术环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一体化的设计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当前城市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文化也提高了一个台阶,在城市建设中经历了许多国家半个世纪甚至上百年的发展过程,从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到城市环境、生态,再到标志性大型公共建筑,可以说在我们没有作好足够思想准备的时候就迎来了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这当中,公共艺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缺少制度保障

公共艺术的建设需要有个优良的制度保证,艺术作品融入城市环境的多少取决与政府给予的空间多少。1982年,朱成等艺术家,在攀枝花为了能够在广场做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由四大班子组成的甲方现场表决确定作品的整个形式的使用、动作细节的构成。这个名为《朝阳》的作品,是一位女工左手拿藤帽、右手将工作服搭在肩上、面向东方的雕塑。可以想见,艺术家在这样的作品生产中的主体性基本上是处于零度功能状态。他们能够具有的唯一的艺术自由,也许是在创作过程中没有来自甲方派遣“天兵天将”监督的目光。艺术家本有的根据自己的艺术理想整合公共文化资源的能力,在这里被正大光明地剥夺了。他们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过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匠人身份。他们更谈不上必须要有独特的艺术符号语言图式和个人风格的开拓创新。相反,艺术语言的丧失,艺术家怎能称为公共的艺术家呢?[6]不过,《朝阳》的确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公共性:以政治权力主导一切文化生产逻辑的伪公共历史逻辑。

中国的艺术市场不健全,纯艺术作品的市场有限,公共艺术一旦成为一个市政工程,就会面临甲方乙方这样的雇佣关系,艺术家的创作往往要根据投资方的需求来决定,而缺乏更多的自由度。这样在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和公共艺术创作之间就存在着双重标准,使艺术家很容易把个人创作视为纯艺术,而把公共艺术创作视为“行活”。这样的双重标准给中国公共艺术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

(二)城市公共艺术不能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公共艺术始于欧洲,它原本是与建筑结合,附着于建筑物之上的,例如喷水池及其上的雕刻。广义地看,建筑本身就是公共艺术。设置公共艺术的目的是为了使都市空间内涵更丰富,增加美感,以提升市民的品味。所以它必须与城市环境结合,以达到全民分享的目的。然而政府却将它与「艺术品」混为一谈,甚至视同雕刻品的设置。于是公共艺术就成了雕刻家自我个性的展现,好比将家中的收藏品放大到户外供民众观赏一样。又因为雕刻家缺乏空间观念的训练,所以他们设计出来的雕刻品多半无法与都市环境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讲究公共性,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需要考虑到公众、艺术家、放置地点的环境及周围的无形有形的事物,不是单单的为了艺术而创作,但是当今社会的公共艺术都是独立的、机械的,毫无生机的,它不能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公共艺术决不是单一化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人或数人与大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的创意与环境的协调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找到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基点,进而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艺术品。这样才能让我们生活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生活。

(三)公共艺术发展的急功近利问题

公共艺术的泡沫现象还与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中国的公共艺术起步较晚,但自诞生之日超便有席卷华夏之势,几乎成了“公共艺术”的局面,所谓彻底全面的城市建设理论在左右着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领导,但历史是需要积淀的,文化建设更非只争朝夕即可奏功,违背客观规律而求政绩、求效益的方针不应当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主导思想。试想,如果一个城市的空间被某一届领导规划得干千净净,那还有什么发展可言?下一届领导又干什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又干什么?更大的问题在于城市发展的两极分化,我们看到沿海或者经济发展有相对优势的城市在大兴土木发展公共艺术,更多的中小城市则快于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艺术极少或干脆空白,干是有为讨政绩而以突击方式应急实施公共艺术建设的,结果往往是劳民伤财,临时赶工的“艺术”既无任何公共效应,又无任何社会价值。

有些城市进行令人恐怖的“雕塑”,全面、深入、彻底地进行城市建设,令人担忧。如果每届领导都要来一次新的规划,我们的城市还会有历史吗?还会有文化的积淀吗?一座城市的历史,绝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无论从城市文化生态还是从城市自然生态讲,我们都应该循序渐进,让老百姓在历时性过程中和城市文化一起生长、生息,这座城市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生存之地。

(四)城市公共艺术管理水平低下,职责模糊

在绝大多数城市的普通住宅社区及综合性社区中,建筑与道路缺乏基础性建设和维护,许多公共设施陈旧落后或破损污秽不堪,环境卫生恶劣。公共艺术及公共绿化水平大多低下,或干脆归于空白。在城市的社区管理中,长期存在着不同类别的组织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权力错位、职责模糊、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状况。在政府权力的基层行政部门“街道”机构与“类似政府办事机构”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及物业公司之间,由于权力关系和职责的混乱与懈怠,使得在社区公共事务,包括社区文化和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维护方面,难以建立起合法合理的机制和规则,基本上还是按照少数人及资金赞助者的意志行事。此间常出现由政府基层部门的领导出面干预或个人决策,以搞运动、走过场、抓突击、显政绩的方式来实施社区环境和公共艺术的建设,结果往往是浪费了资金和土地却产生了让社区居民不满意或无动于衷的现象,难以真正实现社区中利益主体的意愿。即使外在效果搞得较好也无法收到在心理情感及精神上凝聚和荣耀社区的内在功效。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没有使包括公共艺术在内的公共事务的实施过程成为社区居民平等参与、民主酝酿和深度交流的过程。反而使得大多数社区人觉得这些不是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要事,因此难以培养起社区主人应有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出路与对策

现今城市公共艺术飞速发展,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公共艺术家及各级管理者应该想方设法通过正确积极的引导,保证城市公共艺术的有序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针对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

(一)加强法制建设,城市公共艺术需要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有关的法律,如《城市规划法》、《建筑法》等对公共艺术方面都鲜有涉及。文化部、建设部还联合颁布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虽然对城市雕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作了一些要求,但对公共艺术执行主体、环节、细则上却不详细,实际操作有难度。加之,其作为行业性、部门性法规的特征较为明显,实际的制约性和执行力度就有所欠缺,客观上也造成了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无序、管理混乱的局面。我国应该尽早对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审批、管理等加紧立法,把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法规,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制定、组织实施的分工、资金筹集、制作过程的要求、建成后的验收、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处罚等作具体的规定,来规范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保证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有序进行。建立一个真正体现民主观念的艺术运作机制,这应是中国今后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反对与防止少数人的独裁,进而将大多数人的意愿吸纳到对于公共艺术的决策过程中。

现今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艺术建筑”(PercentofArtProgram)的有效作法,它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人们通常将这种作法称之为“百分比艺术建设”[13]P14。这种作法的优点是,有了长期立法的强制性保证,就不会因个别领导人员的去留而产生公共艺术兴衰的弊病,更重要的是使公共艺术的建设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所以说公共艺术的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二)改变观念、以人为本,让公共艺术融入到生活中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艺术,积极推广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就是为了提升市民对艺术的鉴赏水平和兴趣以及公共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水平,提高他们参与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积极性,让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天人合一”,并深刻地领悟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设计理念。涉及生物、水力、土木的大型公共艺术设计,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样,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关键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以设计在外观上标新立异为宗旨的习惯,而将设计变革的重心真正放到功能的创新、材料与工艺的创新、环境亲和性的创新上,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态度与意识去创造最新的公共艺术形态。

今天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已不满足于欣赏街头广场的雕塑,而是通过建立各式各样的雕塑公园(SculpturePark),集中地、成批地把雕塑作品与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形成景点,供人们游玩、欣赏,如巴黎市中心的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Maillol)雕塑公园、意大利的新罗马雕塑公园、维也纳国际雕塑公园等。同时各种雕塑园区和展览也成了艺术家们自由创作、展示才华的舞台,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水平。国内的实践也证明,这是一条比较好的城市公共艺术的推广途径。一些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较为突出的城市都有这样的成功经验,如青岛市在近13km长的东海岸上建了系列雕塑园区,还在市中心建了世界名人雕塑园;长春市已连续举办了四期国际城雕展,并正筹建一座世界城市雕塑公园,这些都对当地城市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城市公共艺术家的需要承担桥梁作用

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艺术家承担着桥梁的角色对于政府权力和投资方的意见,艺术家要接纳,但更重要的是,他要关注生活在公共空间中的民众的意见。有学者指出: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公共意志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艺术家创作公共艺术是在作“命题作文’,但这一过程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公众的意见虽不能说总是天然合理的,但至少其中含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如果艺术家能从公众的合理性想法中获取灵感,并加以巧妙的转换,就极有可能创造别具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比闭门造车、胡思乱想要强得多。不过,公众的趣味总是难以确证的,有时还会相互矛盾。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来确定民众的意愿.但必须注意的是,有时候多数人不掌握真理,每个人的知识能力、见解不同,投票的动机也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家能起的特殊作用就是,在充分研究了公众的多种需求后,以历史和当下的文化背景作为基本的框架,从中找出最合理的因素加以创造性的发挥,然后再使用多方都能接受的艺术方案并辅以必要的宜传去积极地影响公众。在这个意义上说,做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和一个优秀的公共艺术家是不矛盾的。一个出色的公共艺术家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不苟且,不为私利而牺牲大局,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才华衣社会公众的真正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体现公共意志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四)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管理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就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各地城市也相继建立了“城市雕塑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负责城市雕塑的指导、协调、审定工作,但运行不到两三年,因精简机构先后解体。此后城市公共艺术工作一直无人问津,任由发展。后来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又组建了地方性的城市雕塑委员会,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绝大数城市都还没有建立这样的常设机构。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缺少经常性的管理,问题林立也就不足为怪。因此,各城市应恢复建立像城市雕塑专门性的管理机构,强化政府职能,实行规范管理,促进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持续发展。

并且这类机构运作模式的共性应该有:组成成员可由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及新闻媒体、民间协会以及公众代表等共同参加组成;部门设置至少应包含两类,一是常设办公室,负责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二是艺术委员会,由艺术家、规划师、建筑师、园艺师、社会学家等人员组成,负责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艺术的评审。这样,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专门性的管理机构的建立,将有利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有利于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日常管理,有利于公共艺术规划的顺利实施。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可以想见,城市公共艺术的春天已经到来,社会各界对此的关注与热情前所未有。作为新一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树立公共艺术观念,充分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去,为我们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出谋划策。我们更加希望城市管理者、公共艺术家、公众等都充分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中去并给予大力的支持。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城市的公共艺术会突飞猛进且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城市公共艺术的繁荣也会带来全社会公共精神与文化知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何一民,田凯.论城市环境艺术和城市形象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9)

[3].陆慧.浅析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建设中的意义[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9)

[4].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4)

[5].周锦琳.人?环境?空间——都市中公共艺术设计[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9)

[6].马钦忠.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的塑造[J].雕塑,2004,(1)

[7].漆平.艺术?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互动[J].雕塑,2004,(4)

[8].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9].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10].卡米洛?西特.城市建设艺术[M].仲德良,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11].约翰?扬.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J].蒋大可,译.艺术思潮与流派,1997,(1)

[12].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13].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4].RobKrier.UrbanSpace[M].NewYork:RizzoliPublisher,1991

[15].JohnPunter.DesignGuidelinesinAmericanCities[M].Liverpool:LiverpoolUniversityPres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