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当前戏剧市场化发展

时间:2022-05-09 04:00:00

小议当前戏剧市场化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戏剧作为在市场中流通的一种商品,戏剧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也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市场营销也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本文通过对我国戏剧市场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戏剧市场发展的历程、商品化特征及现状、戏剧市场发展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对戏剧市场化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对以往研究进行了简单评述和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戏剧;戏剧价值;市场价值;戏剧市场

随着中国“入世”,开放国内文化市场已成定局。火红火爆的进口大牌,名式各样的进口音像制品正是这种西方文化商品抢占中国市场的先头部队。本来就不十分景气的中国戏剧怎么办?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市场运作的道路才是改革者的选择。分析一下我国戏剧艺术市场的现状,以及来自外界的各种影响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方面,我们还是落后了一大步。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我认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它,不仅是戏剧,也是艺术领域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结合近年来有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成为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的现实状况,本文以近年来发表在各类核心期刊的几十篇相关文章为资料和主要依据,将学者们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作如下综述。

一、中国戏剧市场化发展的历史状况

中国戏剧是中国艺术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魅力与价值堪称中华之瑰宝,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出耀眼的光芒。在悠久的中国文化早期,也繁育了人类的精灵—戏剧,它同样体现在原始人类的祭祀仪式里,展现了人类初始时期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透示了人类试图把握命运的原始企图。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不同的是,中国戏剧没有能够很快由原始状态跨越出来,形成建立在审美意义上的比较完善的舞台样式,而是长期在它的原始状态和初级形态中徘徊,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到12世纪初期才孕育出成熟的样式。[1](P.99)

中国戏剧市场的出现表现为戏剧场所的形成。中国戏剧市场的表演场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神庙里面搭建的戏台,另一类是城市里面专门构建的商业剧场。在分布各地城乡的众多神庙里,宋代以后一般都有戏台建筑,每逢神节祭祀以及其他喜庆日子,都会有戏曲演出。神庙演戏是中国戏曲相当古老也是最为普及的活动方式。然而,神庙毕竟不是专门化的演剧场所。北宋中期以后,一些商业都市里面也出现了营业性剧场,中国剧场由此正式诞生,由此进入市场化。

(一)宋代商业剧场“瓦舍”的形成

11世纪初叶宋仁宗朝的都城汴京,出现一种供市民常年游览的大型游艺场地,称作“瓦舍”。“瓦舍”里面建有专门的演出场所“勾栏”,也就是最早的剧场。里面的演出内容五花八门,包括了当时流行的各类表演技艺,有说书、说唱、杂技、舞蹈、武术等各个门类,当然,其主要的内容是戏曲演出,越往后越是如此。“勾栏”剧场既借鉴了神庙演剧建筑的一些特点,例如设立戏台,又充分考虑了对于观众的安置,它为观众提供了舒适的观看环境,因此“勾栏”是比神庙戏台更适宜于演出的场所。

11世纪到14世纪,也就是宋元之间的中国,城市“瓦舍勾栏”的演出活动是极其繁荣的。由于种种原因15世纪以后“勾栏”停止了活动。17世纪,城市中开始在酒馆里发展起一种商业戏园。这种戏园初时以经营酒业为主,演戏只是营业促销的手段,因此其中没有专门的演戏场地。以后随着欢迎程度的增加,演戏逐渐成为这类酒馆的业务之一,这时,正式的酒馆戏园就形成了。

以后,又有另外一种戏园出现,这就是茶园。它不出售酒,以卖茶为经营项目,同时兼营戏曲演出。这种茶园没有酒桌上的那种喧闹声,比较适于人们观赏戏曲演唱,所以它成为更为欢迎的戏剧场所。[2](P.218)

(二)戏剧的市场化

就在印度梵剧临近衰竭之时,中国戏曲与12世纪走向了成熟,并实现了初次辉煌,以众多戏剧家的作品及民间的广泛演出为标志,承接了人类戏剧繁盛的接力棒。当16世纪欧洲戏剧出现复兴之机,中国戏曲也实现了其传奇阶段的辉煌;当欧洲戏剧进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中国戏曲则进入了它的地方戏阶段,更广泛地深入了民间。中国戏曲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支撑着它一直走如了近代和现代,从而渐渐的走进了市场化的格局。[3](P.126)

(三)现代样板戏的形成

从50年代开始,中国戏剧迈入了新的勃发期,戏曲舞台上的京剧和百余个地方剧种,长期积累起成千上万个剧目,有着优厚的传统。另外戏曲界有着许多不好的遗风,例如,旧式戏曲班社里存在着分配上的不平等,“角儿”与“底包”的收入差距几十上百倍。从旧社会过来的许多戏曲艺人带有严重的落后意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而加强学习和进行思想改造更成为当务之急。这些,就是建国初期戏曲界所面临的重要工作。正因为此,导致了与戏剧市场化脱节的现象。

1963年,文化部开始组织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一时文艺界创作热情高涨,作品大量涌出。共演出剧目35个突出者如《革命自有后来人》、《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等,把编演现代戏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加强了戏剧革命的声势。于1963年12月12日发出批示,尖锐的指出了问题,到了1965年掀起文艺界和学术界的政治批判运动,组织对一些基础较好的京剧现代戏进行再加工和改造。这些戏被命名为“样板戏”。

(四)中国戏剧市场化复苏

随着样板戏的形成与发展,戏剧的发展又出现了复苏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戏剧的革命已经接近了尾声,期待着一个新的时期来替换;再就是形成了一批新的戏剧者(包括戏剧的追求者和爱好者),这个时期由于秉承了传统的精髓,在地方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复兴起来了,因此,戏剧的“复苏”这个词,只是走一个早已经安排好的趋势,也就是戏剧发展的必经阶段。

二、戏剧艺术的商品化及其特征

戏剧究竟是不是商品?是一种什么样的商品?这是市场语境下解读戏剧审美价值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关于戏剧是否应该走向市场,以及戏剧在市场语境下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都发端于对戏剧商品属性问题的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戏剧艺术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呢?马克思在探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时曾指出,在物质产品商品化的社会里,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艺术也会商品化。

(一)戏剧是一种劳动产品

它凝结着创作者和演员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晶。尽管这种劳动与一般产品从物质到物质的转化方式不同,它是艺术家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劳动成果,是从意识到意识的转化,但作为劳动产品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戏剧产品也具有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4]

在明确了戏剧产品具有商品属性之后,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戏剧产品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虽然戏剧产品的使用价值从表现形式上看己被物化,但其实质内容却是隐藏于物的表象背后的艺术审美体验,使用价值的形式与内容所呈现出的游离状态,使艺术产品又具有商品的特殊性。具体说来:戏剧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是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它满足的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郭溥澜先生在谈到戏剧的商品属性时指出,“戏剧从文学形式转化为演出形式的过程,不管其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必要伴随着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进行生产,生产的全过程,艺术家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价值取向,乃至艺术形成与艺术规范等,无不在那特定的经济目的的统摄之下。所生产出来的剧目,也必然要通过经济途径与经济手段,通过艺术消费者的选择与消费过程,获得与其它商品相类似的特殊意义上的商品价值,进而在艺术消费者的身上产生了精神使用价值”。[5]

一出戏通过观众的欣赏而实现其使用价值,观众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精神得到熏陶,心灵得到愉悦。因此,戏剧生产需要多样化发展以满足群众不同的审美要求和趣味,追求雅俗共赏。戏剧生产过程一旦完成,就必须参与市场流通,接受以票房为标志的价值交换的检验。由于戏剧生产耗资较大,生产者需要通过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以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

三、中国当代戏剧市场发展的现状及障碍

(一)中国当代戏剧市场发展的现状

按照周贻白先生的观点:百年中国戏剧的发展规律就是从高峰走向低谷。

戏剧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纵观当前全国戏剧市场形势,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为数不少的戏剧人还没有确立市场意识。“面对戏剧市场日渐萎缩,不思积极应对,从艺术革新上经营策略上探索出自救之路.而是消极嗟叹,无所作为,就像迟暮的老人,等着有一天“入土为安”,缺少重振戏剧的雄心和勇气。”[6](P.86)此外,我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总体而言,学者们对我国戏剧市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是抱着积极的态度的。

但是,由于电影、电视编剧的兴盛,戏剧文学家显得少之又少,缺乏好的戏剧文学家,从而导致了优秀剧本的缺乏,更谈不上优秀的戏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出现了很多的新剧,这是由于不同的剧种相融合的结果,这是戏剧繁荣的一个表象,而想中国戏剧的下一轮复兴,必定是更多的剧种出现。这种出现,是戏剧和电影、和电视、和评书、甚至是和各种文学艺术样式融合的结果。在最近50年里,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地方戏的规模化诞生和改革。但是,现在要想让我们国家的戏剧更好的发展下去,必须使黄梅戏、粤剧、楚剧、评剧、京剧等各剧种剧目都进行深入而又细致的改革,并且尽可能多的向其他剧目转变。

学者们认为,目前我国戏剧文化的开发利用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整体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就我国戏剧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而言,许多处于边缘但又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资源被忽视,以致造成这些资源的消失或没落。”[7]

(二)中国当代戏剧市场发展的障碍

但是目前出现了一些障:根据目前众多的学者和有关人士分析,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点:

1、戏剧的守旧与观众的日益脱节

学者们认为其具体表现有:一是中国的戏剧尽管走向了话剧和现代京剧,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量不合时宜的古戏仍旧存在。当下的社会和青年观众显然不能够接受这种他们看起来有些过时的东西。戏剧的改革,不光是情节、内容的改革,更是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的改革,这种改革,完全可以进行只保留戏剧的基本特色和审美需求的大规模改革,而不是表面文章。针对以改革为主,从而寻找中国戏剧出路的观念,当下的学术界一直有一种接近主流的声音,那就是“土洋结合”。但是这种以借鉴和结合为主的改革方式一直也遭受着学术界的批驳,有的学者就认为“传统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只能在保留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中国传统戏剧的精粹,不仅在于讲究唱念做打,还包括独特民族音乐的伴奏。用现代交响乐或其他西洋乐器伴奏京剧或粤剧,是对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篡改和破坏”。这种改革实际上是一种“输血”,无非是改变戏剧的表演样式,从而利用新奇感来重新唤醒人们对于戏剧的好奇。这并不是本质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认识到了当下戏剧存在问题的一点,那就是戏剧缺乏新意,并有拟古守旧的倾向。[8](P.71)

2、戏剧发展与媒体的关系;

戏剧和媒体的结合—这是戏剧发展的必然。大量戏剧频道、戏剧光碟的问世一方面对于戏剧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却丧失了戏剧最重要的特色—当场直接交流性。这就导致了和媒体结合的戏剧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完整性,因为他们丧失了戏剧的最本质审美核心。从80年代的“戏剧观”大讨论之后,中国的戏剧界关于中国戏剧的衰败在近年来有过大的争论和反思,甚至连著名戏剧学者魏明伦先生都认为,“现在是电视电脑时代,人类社会以戏剧为主要娱乐方式的时代已过去,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成了斗室文娱为主、广场文娱为辅的时代,戏剧已不再是莎士比亚时代了。”在城市里面,戏剧的苍白和走向衰落显得尤为突出。

3、戏剧与商业化的不协调配合。

对于我国戏剧市场的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认为: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商业化,这是现阶段我们的当务之急。“不仅是戏剧,也是艺术领域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文化事业发展的澎湃大潮中,戏曲艺术——这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9]

针对目前我国戏剧艺术市场现状,直接参与直接投入的方法显然己经不适用了,应该寻求新的更有效且副作用相对小的方式。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戏剧市场的开发利用缺乏资金投入。只有把资金问题解决了,方能更好的将戏剧与商业化协调起来。

其中缪娜认为,由于文化事业单位大多数是非盈利性的,因此,长期以来投人文化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欠帐太多。政府投人使文化单位有了依赖性,不少单位领导主导思想就是给一点钱办一点事,多给多办、少给少办,利用投资效益质量较差,一部分文化企业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四、我国当代戏剧市场化发展的对策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市场前景可观,多数学者在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都结合了各个地区的具体形式和当地的具体情况,考虑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当然,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其中唐月民的《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赵丽萍的《戏剧市场运作初探》、赵长华的《以可持续发展论直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文章中都对市场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较为可行的研究。

既然戏剧本来就是可供交换的文化产品,既然戏剧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为什么仍然存在戏剧“滑坡”“危机”的现象呢?

我看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戏剧表现形式单一陈旧,目前大部分戏剧作品艺术水准不高,科技含量不足,缺乏吸引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艺术魅力;绝大多数剧团人员冗繁包袱太重,在新节目生产上缺乏资金设备;戏剧演出是人工艺术劳动,不能象电影、电视那样批量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下。

另外,在农村地区,减免农民不合理负担,但连让农民包场看戏也在禁止之列,反而造成了县以下剧团“演戏难”,农民“看戏难”。为了繁荣戏剧,文化领导部门已经或正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里我就市场运作方面谈几点设想。[10]

(一)加强市场开拓力度

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戏剧市场发展不完善,市场开发力度不够,需要加强戏剧市场的开发力度。加强戏剧市场开拓力度,首先要确立市场意识,还要学会市场经营。不光要抓好当前的经营活动,还要着眼于未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才不至于前面开拓,后面丢失。加强戏剧市场开拓力度还要学会营销。市场经济把生产——营销—市场做为不二法则,因此戏剧剧目也离不开“营销”这个重要环节。只有学会营销,才能有力占领市场。其次要培养观众。培养观众是开拓戏剧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戏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相信在戏剧人的共同努力下,确立市场意识,学会营销、培养观众、开拓市场,戏剧不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危机“到底,而是会重现繁荣,再度辉煌。[11](P.179)

(二)进行演出和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戏剧市场的演出和管理体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演出和管理松散化、体制不健全等等。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对戏剧市场演出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学者水晶就认为要改变目前中国戏剧的困境,首先需要涉及的便是演出和创作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商业性不强的戏剧演出,应该以报备制度替代现在的审批制,鼓励体制内外的所有戏剧爱好者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走上舞台进行戏剧实践。放松对民间剧团设立的管制,鼓励戏剧爱好者以工作室、剧团等多种方式进行戏剧演出和创作,对当前以国有剧团生产为主的戏剧生态进行有效的补充。只有让民间的戏剧花朵自然地播种、发芽和开花,戏剧市场的微观生态才不会被国有企业的积习和低效率所限制,才能在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当中焕发新生和活力。[12]

(三)注重市场包装

关于戏剧演出的市场包装,学者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其中蔡体良认为戏剧艺术的产品要走向市场,需要有一定的包装,不能赤条条的走向市场。问题在于作如何的“包装”,如何把握“包装”的度。“包装”的面是很广的,蔡体良认为主要是需要真诚、朴素和实事求是是基础上的导向性的包装。也就是说要真诚、平等地棉队观众,与观众拉近观赏的距离;朴素的装饰自己,不要哗众取宠;为了提高观众的鉴赏力作些必要的、辅助性的引导;近年,通过新闻、地摊小报等种种媒体渠道,一是利用“明星”或“大腕”作包装;二是大制作投入作包装是比较流行的。按我们的国情,按我们纵横相比较而存在的经济状况,按我们观众所能承受的能力,投入市场的戏剧盲目地大制作的话,很难得到满意的效益的回报。因此,包装要有,要适度,才能拉住、吸引观众而不会适得其反。[13]

(四)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注重艺术创作

戏剧文化市场的孕育、形成、发展,除了协调本身的市场机制,追本溯源,回过头来,还需要戏剧自身的艺术品格把握、开掘和张扬,其中重要一条是尊重戏剧艺术创作和生产的规律,按艺术创作和生产规律去操作和运行。不要一味迎合市场而否定、放弃自己的艺术规律。如果是这样,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可能会被市场无情地否定。因此,遵循艺术规律,从根本上说也是遵循了市场规律;同样,遵循市场规律更能使艺术舞台充盈自己的生命。所以,学者蔡体良认为,舞台艺术自身必须提高自己的意识质量,不同的戏剧门类、演出剧目都必须找到自己最佳的表现方位,去展现自己的风采。唯有这样,才能潇洒地走向文化市场。[14]

学者们多数认为:戏剧舞台要生存、谋发展的道路可以有千条万条,走向市场是一条阳关大道,也必然要接受市场的考验、挑战和洗礼。戏剧的生存和发展是综合多元的,它的市场走向也应是开阔、宽松和开放型。舞台走向市场虽然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但却已不可能退回到原来的阵地了。人为的隔离市场的篱笆被统统清除之日,也就是戏剧舞台真正拥抱市场之时。戏剧文化市场已向戏剧家们招手,未来戏剧的生存和发展,必将是与戏剧文化市场携手同步,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5](P.70)

参考文献: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3.

[2]廖可兑.西欧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刘彦君,廖奔.中外戏剧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SandraHyslop.OntheRoadtoCoversion[J].Symphony,Jan./Peb,1995.

[5]郭溥澜.戏剧的商品属性[J].当代艺术,1993(1).

[6]章利国.艺术市场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7]傅翔.戏剧创作的歧途与没落[J].文艺评论,2005(2).

[8]吴乾浩,谭志湘.20世纪的中国戏剧市场[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12

[9]董健.迈入21四纪的中国戏剧[J].南方论坛,2001(6).

[10]缪娜.开发文化资源[J].发展文化产业—呼和浩特首府文化建设思考,2006(4).

[11]刘作民.关于开拓戏剧市场的几点思考[M].中国戏剧,2005(8).

[12]水晶.中国戏剧的困境[J].艺术评论,2005(7).

[13]蔡体良.走向生存的戏剧市场[J].文艺评论,1998(2).

[14]杨世骥.戏曲的更新[J].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戏剧卷,1988(7).

[15]高中甫.易生评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完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