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

时间:2022-04-23 02:48:00

大力推进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刻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更为紧迫。最近,党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围绕这一任务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

人才工作必须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始终把实践“三个代表”作为谋划人才工作的主要依据,推进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检验人才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力量。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深刻阐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到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到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原则,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入。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要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符合时展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迫切需要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要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本质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观问题带有根本性、导向性,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组成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以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和贡献共同加以推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必须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必须看到,人才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衡量人才必须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用实践检验人才。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争做贡献,人人立志成才。这是一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群众性、实践性的人才观,它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崇尚德才兼备,注重实际贡献。个人的学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融入人民群众之中,汇入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才会价值无穷。

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精神和理论品质,不断改进人才工作方式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理论品质,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必须科学分析人才工作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人才工作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使人才工作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必须积极回答和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着眼新的实际,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优势,使人才工作更好地富于创造性。

二、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人才工作要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必须围绕发展来确立目标任务,根据发展来制定政策措施,用发展来检验工作成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根据这一精神,人才工作把促进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就要大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才工作为发展大局服务,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同时要更加关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既重视经济指标,也重视人文指标、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既为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人才保证,也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提供人才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工作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人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的。做好人才工作是为了强国富民,而人才也只有在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建功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一个国家人才资源全面开发的过程,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是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要旨所在,也是人才工作的根本目的。

三、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开发人才资源,要注重提高人才素质与能力。一个国家人才资源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不足,决定着这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水平高不高。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问题尤其突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闯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人才资源开发路子,不断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强国,从根本上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关键是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类认知社会的能力,是开发其他能力的基础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不能持续提升学习能力,就无法适应变化中的世界,无法进行新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实践能力是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包括社会竞争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创业发展能力、管理指挥能力等。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创新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懈探索和努力,创造出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的能力。物质资源开发的有限性和人的创造能力的无限性,决定了创新能力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创新人才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当代中国来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创性的伟业,尤其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努力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加强普通教育、各种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有利条件,搭建事业平台,不断激发人才追求事业的热情,使各类人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创造中提升能力。

四、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人才队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它表现在专业分布、能级分布、地区分布、城乡分布、行业分布诸方面,不仅影响了人才队伍自身素质的优化,而且影响了人才资源整体功能的发挥。要使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的要求,加快人才结构调整,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不断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把人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宏观调控体系,切实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要以高层次人才开发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造就大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企业家,以及具有世界前沿水平和较高创新能力的各个领域的高级专家。中央和省区市要重点培养、掌握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加强和改进国家重要人才安全工作。同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抓好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人才资源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当前要特别重视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农村各类实用人才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造就大批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有助于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还要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切实解决我国专业人才结构性紧缺问题。

要不断扩大人才工作覆盖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工作的各方面需求。根据不同地区之间人才工作协调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做好西部和民族地区人才工作,做好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的人才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人才工作。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只要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都要团结和关心,搞好服务,一视同仁,把他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力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市场,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高度重视培养妇女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和党外人才,切实抓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人才工作的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发展。

五、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市场作用,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唯有通过卓有成效的人才工作,使最活跃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充满生机。人才工作的活力,源于科学的工作机制。这种工作机制,必须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加强党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相结合,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与完善法制保障相结合,发挥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作用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相结合。

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涉及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竞争、流动、激励、投入、保障等各个方面。根据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实际,必须在以下三个机制建设上有所突破。一是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实践标准,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二是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根据各类人才队伍的特点,深化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激发人才活力。三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当务之急,是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机制。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人才供求双方的双向选择和人才市场中介的积极参与,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和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是人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标志。要以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为重点,构建人才市场内部调节机制系统,实现人才市场机体的持续、高效、有序运转。

任何一种人才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相应的环境条件、法制保障和道德支撑。比如人才竞争机制,如果没有发扬民主、崇尚竞争、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是很难正常发挥作用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必须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要在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人际社会沟通等方面不断有所作为,为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并切实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通过卓有成效的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的社会氛围,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六、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各方面优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人才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形势下的深化和拓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总结党管人才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工作要求和工作格局。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不但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坚决,而且方法上要得当,要在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上理清思路,找准着力点。

党管人才,不是简单地套用管理干部的方式去管理人才,也不是要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人才,窒息人才的活力。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要通过制定政策、创新机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整合力量,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人才队伍管好管活。党管人才的根本着力点,在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和服务人才。发现人才是使用人才的前提。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这是衡量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基本任务,要着眼长远,舍得投入,肯花心血,多下功夫。要用伟大的事业、真挚的感情和必要的条件吸引和凝聚人才,千方百计地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服务意识,变“管人”观念为服务观念,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为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施展才干当好“伯乐”和“后勤部长”。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破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对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割,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人才的繁荣,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繁荣的重要标志。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民心。小平同志曾经感慨:人才难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在于行动起来,真抓实干,把中央人才工作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让我们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一个百舸争流,万马奔腾,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