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8:35:07

大力范文篇1

1.1动物SPF级KM小鼠,体质量18~22g;SPF级豚鼠,体质量250~300g,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粤20030001。

1.2受试药物牛大力水提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提供,浓缩液浓度为1g/mL,使用时用蒸馏水稀释成不同的浓度。

1.3药品、试剂与仪器美沙芬由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727008;氨茶碱由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784136;氨水由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806;酚红由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40309;枸橼酸由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0605032;醋酸由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6040204;氢氧化钠由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6730;UNICO7200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由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提供;YLS6B智能热板仪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生产;超声雾化器由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1.4牛大力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2]取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20g·kg-1·d-1)、中(10g·kg-1·d-1)、低(5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沐舒坦30mg·kg-1·d-1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5d。于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50g/L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5mL/只,30min后小鼠脱颈椎处死,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剪开浸泡10min后,加1mol/LNaOH溶液0.1m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46nm处测定吸光度D值。

1.5牛大力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3]取家鸽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16g·kg-1·d-1)、中(8g·kg-1·d-1)、低(4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20mg·kg-1·d-1剂量的沐舒坦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3d。末次给药后手持家鸽颈部拉直与水平面平行,拔除颈部毛,不麻醉,背位固定,沿颈中线切开,剥离气管,将周围软组织分离清楚,使气管自甲状软骨至胸骨段充分暴露,并小心将气管表面外膜剥离干净,于末次给药后0.5、1、2h以5号针头从靠心脏端插入气管,使针头靠近气管内壁推入0.05mL中华墨汁,观察1min内墨汁沿气管向前运动的距离。

1.6牛大力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4-5]分组和给药方法同1.4项下。阳性对照组按美沙芬10mg·kg-1·d-1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5d。末次给药1h后将小鼠放入玻璃钟罩内,用超声雾化器将浓氨水均匀地喷入玻璃钟罩内,喷雾10s,立即取出小鼠,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4min内的咳嗽次数。

1.7牛大力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镇咳作用[6]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序贯法),以175mg/L枸橼酸在玻璃钟罩内连续喷雾90s,观察5min内咳嗽次数进行筛选,咳嗽次数小于10次者弃除。将筛选合格的豚鼠分为5个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16g·kg-1·d-1)、中(8g·kg-1·d-1)、低(4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8mg·kg-1·d-1美沙芬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5d。于末次给药后1h(美沙芬0.5h),按预选方法,用枸橼酸引咳,观察豚鼠自喷雾开始至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喷雾停止后5min内的咳嗽次数。

1.8牛大力对豚鼠的平喘作用[7-8]取250~300g豚鼠,按整体喷雾致喘法,用4g/L磷酸组胺与20g/L氯化乙酰胆碱以体积比1:2混合液超声雾化器喷雾25s致喘,挑选潜伏期在150s内出现哮喘的豚鼠为合格的敏感动物。将合格豚鼠分为5个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16g·kg-1·d-1)、中(8g·kg-1·d-1)、低(4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氨茶碱1.2g·kg-1·d-1剂量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7d。于末次给药后1h(氨茶碱0.5h),按预选方法记录各组动物出现哮喘的潜伏期。

1.9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2结果

2.1牛大力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物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剂量的增加,祛痰作用增强,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提示牛大力水提物具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2.2牛大力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表2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物高剂量组药后1h炭末推进距离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其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有明显的影响。

2.3牛大力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表3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物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牛大力水提物对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有较好的镇咳作用。

2.4牛大力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镇咳作用表4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牛大力水提物均能延长枸橼酸引咳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豚鼠5min内的咳表1各组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表2各组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表3各组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比较嗽次数,以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牛大力水提物对枸橼酸引咳的豚鼠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2.5牛大力对豚鼠的平喘作用表5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牛大力水提物对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使引喘潜伏期显著延长,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牛大力水提物有较好的平喘作用。表4各组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镇咳作用表5各组对豚鼠的平喘作用比较

3讨论

到目前为止,有关牛大力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研究尚未见报道,临床证明其对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本实验从镇咳、袪痰和平喘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目的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药理学依据。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喘、痰症状,因而镇咳、祛痰和平喘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控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文献报道[9]化学物质氨水、枸橼酸可通过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兴奋引发神经冲动,激活脑内咳嗽中枢从而引起咳嗽反射。本实验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氨水引发小鼠咳嗽反应次数及枸橼酸引起豚鼠咳嗽反应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说明该药可作用于有关的化学感受器,保护支气管黏膜免受刺激,达到镇咳效果。痰是由气管、支气管的腺体和杯状细胞所分泌,它的存在是引起咳嗽以致喘息的重要原因。痰液的清除有赖于黏液胶的物理特性和黏液、气道及纤毛之间的相互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取物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出量,加速家鸽气管黏膜的黏液纤毛运动,表明其可促进腺体分泌,使分泌量增加,稀释痰液从而达到化痰祛痰作用。中医认为哮喘是宿痰内伏于肺,遇诱因而引发,使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文献报道[10]组胺可通过兴奋体内H1和H2组胺受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本实验采用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复制豚鼠哮喘模型,主要是由于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这两种物质是导致气管痉挛收缩的主要介质,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取物对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哮喘有保护作用,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等过敏介质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收缩,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综上所述,牛大力水提取物具有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牛大力的祛痰、镇咳及平喘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气管酚红法、家鸽纤毛运动实验、小鼠浓氨水引咳法、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及豚鼠组胺-乙酰胆碱超声雾化法观察牛大力的祛痰镇咳平喘作用。[结果]牛大力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促进家鸽气管内墨汁运动,减少氨水引发小鼠和枸橼酸引发豚鼠咳嗽反应的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支气管哮喘(均P<0.05或P<0.01)。[结论]牛大力具有一定的祛痰、镇咳及平喘作用。

【关键词】牛大力/药理学慢性支气管炎/中药疗法疾病模型动物小鼠豚鼠家鸽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00.

[2]唐汝愚.桔梗远志半夏的祛痰作用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

[3]刘威.臭冷杉精油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J].中草药,1990,21(6):28.

[4]温文川,冯泳虹,谭毓治.泰镇咳浸膏的镇咳、祛痰、抗炎和平喘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2):114.

[5]王国杰,李群,肖洪斌,等.射干麻黄冲剂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实验报告[J].中医药学报,1990,3:1990.

[6]黄庆彰.中药的镇咳作用:半夏与贝母[J].中华医学杂志,1954,40(5):325.

[7]方泰惠,许崽琴,金胜娥,等.麝香定喘膏平喘作用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2.

[8]许惠琴,方泰惠,张培祥,等.寒喘平、热喘平口服液平喘作用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5):297.

大力范文篇2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加快一维护”战略。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的意见》豫政〔〕43号)和我区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全区农村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组清扫保洁、村收集、镇(办)转运、区处理”收集处置体系,切实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增强村民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控制和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思路

深入宣传动员,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等载体和手段。培养村民良好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通过设置合理方便的垃圾站点、组建专业清扫清运队伍,引导规范村民的垃圾投放行为;通过分类投放、分别收集,实现宏观意义上的垃圾类别源头分离,降低处置本钱;通过区、镇(办)村、组四级管理,达到多层参与、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效果;要通过体制的顺畅、机制的健全、目标的明确、制度的完善,实现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管理长效化、效果乡村化,达到全区农村垃圾管理全覆盖、无盲区,体现垃圾管理这一公益事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运行模式

全区农村建立“组专人清扫保洁、村定时分类收集、镇(办)集中分类转运、区统一定点处置”运行模式,以镇(办)为单位。基本实现全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建筑垃圾无害化填埋的目标,打造农村环境新面貌。

四、工作流程

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流程

建筑垃圾收集处置流程

五、时间布置

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分五个阶段进行:

深入调查,宣传动员、制定方案阶段(8-9月)各镇(办)召开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动员大会。摸清底数,制定方案,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新建农村垃圾池(房)为农户配置分类垃圾桶。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阶段(9-10月)此阶段。

对农村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集中整治阶段(11月)主要任务是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有效控制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全面实施阶段(12月)通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和卫生保洁制度。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六、职责划分

区爱卫办、乡村管理执法局负责建成区内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和工作指导;区爱卫办、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负责建成区外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和工作指导。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村庄卫生保洁规范,各镇(办)根据本辖区农村的定位与现状。完善卫生保洁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并对农村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评议。

教育村民对垃圾进行适当分类投放;每个村、组应按比例配备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各村、组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处置的意义。做到日清扫、日运输,并清运到指定的垃圾收集池(房)负责村道、沟渠及其它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和环境卫生日常管理;要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定点倾倒,定期清圈除粪,喷药灭蝇,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大力范文篇3

如果把一个城市比作一辆马车,那么项目就是拉车的马。南充要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需要无数这样能快速奔跑的“马”。

经济发展离不开项目带动,有项目才有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今年12月11日,上市公司四川国栋建设集团首期投资6亿元在我市建厂,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年产值15亿元、利税上亿元,这样的大项目将给南充带来什么不言而喻。还有三坝核电站、兰渝铁路、龙岗气田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相继实施,必定对南充经济社会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理念,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

抓项目要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当前南充有三大类项目要突出抓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前期准备一批”的要求,重点抓好一批有一定基础、具备比较优势、辐射带动力强、有利于扩大就业的项目和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以及兰渝铁路、南广高速、升钟库区二期工程等一批事关南充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抓住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机遇,主动研究和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立足南充的市场、资源优势,做好规划、建好载体,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招商。对看准了的好项目,要敢于给予政策支持,真正把优势资源配置给最好的企业;建立重大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分片负责、上下联动、跟踪落实,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项目引进和培育工作,形成“洼地效应”,以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南充。

抓项目必须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过去有的地方引进一些项目“虎头蛇尾”,后期缺少服务,缺乏跟踪培育,以致一些项目或“夭折”或“鸡飞蛋打”或发展平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构建项目责任落实体系,特别是重点项目,要明确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和保障措施,促成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开工项目尽快建成、建成项目尽快投产。同时把项目工作和载体建设作为年度目标考核重点,力促每一个项目都有好的发展和突破。

大力范文篇4

**县立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大力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农村乡土人才创业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健全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库。全县12个乡镇设立人才工作站,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对回乡(镇)初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打工回乡人员、有一技之长的致富带头人进行统一登记造册,实行规范化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乡土人才22500人。

二是拓宽乡土人才培训渠道。结合烤烟、辣椒、畜牧、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牧、科技、劳动、林业等涉农单位,采取基地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电化教育、外出观摩、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根据各乡(镇)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题培训,深入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提高乡土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劳动技能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今年以来,共培训乡土人才及农民群众96期23250人(次)。

三是创新乡土人才创业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抓村、乡镇领导与乡土人才结成对子,以专业合作组织专项资金为保障,以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扶持为动力,创建“乡土人才+专业协会+农户”的创业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促进乡土人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树木架革村杨正生带领群众建立辣椒产业协会并向金融部门协调信贷资金40万元,扶持群众发展连片种植辣椒5000亩;八道哨生猪协会发展会员253名,协调信贷资金60余万元扶持300户农户饲养生猪,实现了从“带头致富”到“带领致富”的转型。截止目前,全县共创建辣椒、生猪、烤烟、白菜、酒等产业协会350余个,400多名乡土人才分别扶持和带动农户38600多户,使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大力范文篇5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深化全社会的认识

1、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有利于增强我市农业科技竞争力。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唯有走科技发展之路。从国际看,科技兴农、强农的步伐明显加快。欧洲荷兰,版土面积只有4.2万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仅为200万公顷。然而,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1500万荷兰人却饲养了400万头牛、1300万头猪、1亿多只鸡。每年农产品出口额达851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鼠标农业”正被广泛推广。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都与全球定位系统相连接,农民只要坐在家里就能操纵整个生产过程。从国内看,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一些近年来农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都是牢牢抓住科技兴农这个关键。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利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实行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实行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是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必须依靠一支阵容大、门类齐、素质硬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3、开发农村是改变我市农业人才队伍现状的需要。目前,我市人才总量为17.2万,而县乡村农业人才仅为3.64万,其中涉农专业技术人员4040人,农民“绿色证书”专业技术人员3504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4841人,科技示范户6804人,农村经纪人4762人,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12646人,这与我市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大力加强我市实用人才开发已刻不容缓。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是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更新观念,着力解决对县乡村人才认识不足的问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侧重在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有人认为,农村人才文化水平不高,科技水平低,形不成气候,干不成大事,是小打小闹,他们不是真正的人才。实际上,他们在解决农产品卖难,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调整农产品结构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2、创新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要强化培训育人机制。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科目,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灵活选择培训方式,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培训基地的人力、物力、财务投入,充分发挥农校、农函大、农广校、农科教中心、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各种培训中心和农村人才市场等在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的主渠道作用。三是要完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机制,促使农村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四是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效应,定期表彰、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起到树立一个典型、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作用。

3、繁荣人才市场与培育载体,着力解决农村实用人才覆盖面不广与聚合度不够的问题。要建立一支阵容庞大、素质过硬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必须大力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把县一级人才市场办成以服务农村和农村人才为主的农村人才市场,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服务网络向乡村延伸,在乡镇设立人才服务工作站,在村建立人才服务信息或聘请信息员。要加强农村人才智力信息库建设,并与城市人才市场相连通,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相协作,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要积极组织农村人才供需见面,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急需人才引进来,把农村富余人员输送出去。要大力培养各种各样的载体,以实现人才的聚合,发挥群体作用,把农村产业做大做强,让农产品借“船”出海。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抓好“三支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实用人才门类不齐的问题。首先要围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抓好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要搞好调查摸底,将农村中的“土专家”、“田秀才”、“养殖大王”、“种植能手”、“经纪能人”和农民企业家等优秀实用人才选拔出来,纳入人才的管理和服务范围。要以农村专户、科技示范户、复退军人和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以及农村“五大”毕业生、回乡择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对象,着力培养一批安心农村、致力在农村创业的生产开发型人才、能工巧匠人才和经纪型人才。其次要围绕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乡镇企业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大力培养一批勇于开拓、善于管理、工于经营的乡镇企业厂长、经理等经营管理人才。再次要围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他们对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致富与领富的能力,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内行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贴心人,要努力增强他们靠科技致富、靠人才发展的意识,重视和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要在优化环境、形成合力上下功夫

1、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此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2、要优化环境,搞好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报道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的优秀事迹,以形成浓厚氛围;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护农村实用人才的知识产权,并保障他们通过技术有偿服务取得的合法收入,要多形式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协调有关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项目、资金投入、土地承包、产品销售等环节上予以扶持。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企业和经营经济实体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保证他们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大力范文篇6

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围绕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制订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近几年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应看到,在文化生产力总体水平上,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一是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比较淡薄,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科教兴国作为第一任务的观念还不巩固。物质资源的开发远远超过人才资源的开发。仅以因特网上网率为例,全世界上网使用者已有7000万,预计到2001年将超过3亿。而目前10个网民中差不多9个在发达国家,亚太地区共有1500万户,仅占整个网户的78%,而中国至今年上半年网户仅为400万户。知识资源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和可以递增报酬的事实,使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资源依赖型。如果我们仍津津乐道我们有多少多少廉价劳动力,有1亿吨钢、15亿吨煤、2亿吨石油等等,已不合时宜。现阶段,物质资源的开发、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需要的,但当今世界仅靠物质资源的开发,想成为一流国家是不可能的。二是文化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科技竞争力还不能适应综合国力发展需要。从科技创新能力上看,现在基本上还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还算不上技术创新国。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求,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七月中旬,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了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科技竞争力继1999年比1998年从13位下滑到25位后,今年又滑至亚位。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低。当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SO%左右,而我国只有6-8%。1996年我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总人数和企业研究开发的总人数均列世界前4名;而我国科学研究和专利指标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第32位和第21位。1995年全世界销售芯片1430亿美元,中国仅销售4亿美元,占总销售量的3知。中国目前每年需芯片426亿元,82%依靠进口。已建成的芯片生产线,由于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投产,生产能力的90%以上为国外加工。专家估计,在网络经济方面,我国落后发达国家有10-15年。三是对教育、科技投入不足,文化生产能力增长乏力。统计资料表明,OECD(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经费开支中,教育经费占12%。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劳动力培训相关的投资,已占其GDP的25%。美国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从1991年占职工工资总额的0.5%增加到20%。我国不少省份(如江苏)要求对教育的投入不低于GDP的5%,但不少地方不但未达标,反而拖欠教育、教师工资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教育法对义务制教育的公开承诺,在不少地方至今难于实现,不得不寄托于“希望工程”。一外国学者曾断言:中国虽有10多亿人口,但真正经济人口只有1亿,这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教育投入的不足,另一方面又是人才的流失。有资料表明,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年均出国留学2万人,累计40万人。学成归国者总共才10万人,回归率仅为33%。有识之士呼吁:20年我国流失了好几个“硅谷”。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从我国实际出发,应该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强化全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在观念上有突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德里科·马约尔在一份“世界科学报告”中指出:“科学永远是财富之源。今天,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差距。如果没有科学的转让,就无法获得扩大的发展。”我们要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首先必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逐步纠正重物质资源开发,轻智力资源开发的倾向。要在下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主要靠什么?主要靠文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有调查资料表明,在一些经济部门,一些生产企业,甚至科研单位,对“文化生产力”的提法感到陌生,说不出子五寅卯。桃花园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物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都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重视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把工作重心真正移到“科教兴国”的轨道上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浓烈氛围。联合国关于文化生产力的举证有四个功能型的变量: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获取、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使用。还有四个交互作用的因素:必须有一种激励的机制,因为知识实际上是人作为载体,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发挥,需要一种激励机制;要有一种相应的制度促进知识的流动,机构的互动,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来促进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知识的产生;第三人力和技能,实质上是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第四是信息基础设施,如网络建设,这是一个物质条件。这些都是文化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缺一不可的内容,我们都应该下功夫认真对待。

大力范文篇7

面对骤然而至的特大地震,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共抗国难,进行了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抗震救灾的分分秒秒、日日夜夜,无数同胞的大义大勇、至爱至情,人民军队的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灾区内外的手足情深、骨肉意重……一幕幕、一幅幅,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又一座历史丰碑。数千亿元的物质财富顷刻之间消失了,但无形的精神财富在与灾难的拼搏中迅速增长。巨大的人员伤亡给整个民族以至人类带来了巨大悲痛,但生命的尊严、人的价值在生命大营救和举国同哀悼中高高弘扬。4600多万人不幸遭受震灾,但13亿人民万众一心,迅速集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和抗震救灾的大军中。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走过近60年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是短暂的,但这段激情燃烧、激动人心的经历将积淀为永不磨灭的社会记忆和民族意识。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同时也孕育和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主席指出:“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生动地体现在我们党、政府和军队组织抗震救灾的一切部署和举措之中,体现在从抢救生命、救治伤员到安置受灾群众、恢复重建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的无数闪光思想和动人事迹中。把人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挽救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公民,维护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注重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都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精神提升至新的境界。人民利益、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尊严,在抗震救灾中更加直接、鲜明、现实地得到了维护和实现。抗震救灾不仅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精神的壮丽展示,也是对这种精神最好的证明和褒扬。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是一次全国总动员,亿万人民把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都投入到齐心协力、共抗灾难的行动中去。我们国家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抗震救灾工作,靠的正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凝聚起来的伟大力量。广大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医疗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紧急行动,密切协同;教育、卫生、交通、铁路、水利、通信等部门协调一致,全力以赴;海内外华夏儿女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形成的抗震救灾的伟力,让世界惊叹,让世界尊敬。这种精神的热能,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让灾区群众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已成为抗震救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地动山摇、伤亡惨重,但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决心和毅力更加坚定。在山高坡陡、沟深壑险、余震频发、暴雨突袭、道路中断、通讯中断等复杂险恶的形势下,之所以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旗帜。关山重重,英勇的健儿们挺身跨过;千险万难,英勇的健儿们昂首面对。抗震救灾的勇士们,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敢于攻坚克难,敢打恶仗硬仗。他们与时间拼命赛跑,与死神殊死较量,用双手、肩膀与钢筋、水泥、混凝土展开搏斗,以血肉之躯打开一道道拯救生命的绿色通道,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镌刻在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丰碑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互帮互助精神,在骨肉同胞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时表现得格外突出。灾区内外、各省各地、军队人民,汇聚成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各地群众竭尽所能表达着对灾区人民深切的关爱:捐款、捐物、义演、义卖、献血、出力。各行各业用“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的壮举,给予灾区人民以强有力的支持: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送往灾区。全国各地纷纷表示,愿意承担最繁重最困难的任务,全力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越是在困难时刻和危急关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光荣传统就越是能够得到大力发扬。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破坏,我们党和政府在接受国际援助的同时,坚持把抗震救灾的根本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的力量上。地震给四川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党和政府组织全国力量支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在抗震抢险斗争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坚定大灾面前压不垮、大难面前不低头的决心和信心,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美好家园。在灾区人民的心里,尽管还有多种次生灾害威胁的阴影,还有失去亲人、家园的沉痛打击,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信念之火已熊熊燃起;在废墟间,“竹林课堂”、“帐篷课堂”、“院坝课堂”已传来琅琅书声;在田园里,抢收、抢种的忙碌身影已勾画出灾后恢复生产的美丽前景。这一切,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注入了抗震救灾精神的血液。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可歌可泣。这种精神是党和人民与特大地震灾害顽强拼搏的精神结晶,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升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国家遭遇巨大灾难时得到了空前激发和弘扬,广大人民群众把爱祖国体现到爱同胞的关爱行动中,把爱国热情体现到志愿救援的公民责任中,把热爱社会主义体现到积极参与和配合党和政府的救灾部署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应对危急惨重灾害时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生命无价、信息公开、社会参与、救援开放等,反映了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历磨难而不衰,遭挫折而不馁,临逆境更坚强,离不开坚韧有力的精神支撑。抗震救灾斗争是阶段性的,是一定时期的特定活动,但抗震救灾精神却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无论是与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作斗争,还是推动民族的发展进步,都需要一种刚强、奋斗、团结、向上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就能取得更大成就。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用生命与鲜血、痛苦与泪水、毅力与坚强、爱心与奉献浇灌出来的抗震救灾伟大精神,要使它化为民族精神新的成分,转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抗震救灾精神是战胜新的严峻挑战的精神力量。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党和国家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阶段,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进入关键时期,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形势逼人,任务艰巨。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具有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这次抗震救灾,正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因素和困难条件的一场斗争。山崩地裂、巨石滚滚,没有阻挡住十多万抢险救灾大军强行突进的脚步;高湖悬顶、溃坝在即,没有阻挡住千人徒步背运炸药的铁流;复杂的地形、气候,没有阻挡住陆航英雄义无返顾的飞行。任何严峻挑战都难不倒用伟大精神武装起来的英雄的中国人民和人民子弟兵,都阻挡不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坚定步伐。面对当前新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在战胜挑战中夺取新的胜利。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抗震救灾精神集中凸显了中国人民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团结起来共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格。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与“黄金72小时”以及更长时段的生死大营救相比,它延续的时间更长,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把政府推动和运用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把建设物质家园和建设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用我们的双手和爱心,用我们的坚忍和奋进,尽快恢复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灾区人民重建一个美好家园。

大力范文篇8

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我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优势,真正把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优先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全面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根据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研究提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标准,改革教育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实现人才培养总量目标、结构目标和机制目标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要注重掌握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人才的动态发展,保证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规划的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才的具体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做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路子。

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学习和实践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提高全体人民的整体素质,是实现人才辈出的重要前提。要着眼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

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类人才的头脑,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改进方法,丰富载体,增强实效,引导各类人才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大力范文篇9

大力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

近年来,##县通过实施县城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县城建设同发展产业相结合,同聚焦生产要素相结合,同改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县城的竞争力,县城经济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效果。

一、坚持产业兴镇,为县城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城镇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动力之源和重要支撑,是提高城镇竞争力的基础,没有城镇产业的壮大,城镇的土地、资金、基础设施就不可能发挥最佳效益,难以形成城镇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根据##县城的实际,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强县城的产业建设。一是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坚持“产业关联,特色立园”的方针,在县城东区创建了桃花江民营创业园,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引资,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主动接纳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园区采取“零收费”、“低地价”、全程服务等优惠政策,边建设边招商、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该园自去年11月挂牌组建以来,已有7家企业入园动工建厂,其中6家为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达2.2亿元。预计在3-5年内,园区企业可发展到30家,将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二是加大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近年来,我们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采取兼并联合、股份制或股份制合作改造、租赁经营、分块搞活、“两个置换”等办法,引进外来和民间资本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对国有、集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有新兴管件、力威制药、纸厂等工业企业和几家上规模的商业零售企业重现生机,产销两旺,安置劳动力3000余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使县城的三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业发展的思路。一方面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县城总的定位是“留山水风光,建旅游新城”,以桃花江竹海为龙头,突出“美女和竹”两大特色,把县城的各景点有机结合,建设生态旅游城,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去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26万人次,其中县城20万人次。另一方面是搞活商贸流通。在县城建成了4个投资超过500万元的综合性超市和7个市场,发展个体工商户2664户,去年,县城的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扩大城镇规模,为县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一是精心做好县城规划。规划是县城建设的灵魂,决定县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一方面是突出特色编制规划。围绕“打造江南名镇,创建花园城市”的目标,将县城定位于建设融山水风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新城,把我县独有的天问台、桃花江竹海、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等自然、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县城规划,并以此来开展对县城的基础设施、各功能区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确定县城的发展方针为“西改东建,以建为主”。县城东区的规划面积为13.8平方公里,根据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分设四个功能区,即民营创业园区、文化艺术园区、生态旅游园区和住宅服务园区;县城西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建成为商业贸易区。另一方面是高质量编制县城规划。对县城的整体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详规,聘请省内外专家进行编制。东区的整体规划和四个园区的详规,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编制;对县城内旅游景区的规划聘请湖南师大旅游学院的教授进行编制,现已通过专家中期评审;各小区严格按照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绿化用地3个三分之一的要求规划。同时,严格规划管理,成立了高规格的县级规划审查委员会,实行二级规划例会制度,全面审查方案的建筑造型、高低、颜色等内容,坚持“一支笔审批,一张图到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们把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了县城堤防、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投入7000多万元修好了7.5公里的高标准城市防洪大堤;投入5000余万元修建了桃益一级公路,拉近了##同外界的距离,使县城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发展县城的聚集拉动效应,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了总投资6500万元的资江大桥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使县城以北的7个乡镇20余万人口受益;硬化了县城6条主干道,城区的道路骨架建设已全面启动。去年,县城道路总长度已达70公里,总面积110万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96%,人均建成区面积达105平方米,电话入户率达73.68%。三是多方筹集县城建设资金。通过采取运作土地资本、盘活国有资产、拍卖出租车经营权和广告经营权等措施,对县城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用市场手段进行经营,引导银行和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筹集县城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在县城的建设中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其中政府在没有动用财政预算资金的情况下投入6528万元。四是取消入学、就业、入伍、社会保障等城镇限制性政策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敞开城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经济能人进城落户兴业。近三年来,县城新增人口1.8万人,总人口已达近10万人(不含流动人口)。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改善人居环境,为县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一是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目标,以“建文明小区、创文明单位、兴文明家庭、做文明市民”为主线,点面结合,层层推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立了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机构,专门抓县城的创建工作;着眼市民素质提高,扎实开展了“建文明城,做文明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立市民学校,在干部职工、经营业主中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市民守则》培训,在中小学校开设文明教育课,在居民户中开展创“五星级”文明户活动,开办有线电视专题节目进行系列报道等一系列举措,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大大增强,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二是以县城秩序整顿为重点,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突出抓了县城的基建和治安秩序的整顿,对阻工、扰工、强行参工参运、强买、强卖等影响基建秩序,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打击;建立健全治安网络系统,加大社会治安环境的整治力度,在县城设立了两个派出所,实行警长分片负责制,建立了群防群治队伍,实行24小时巡逻防护,使工作、生活在县城的投资者和居民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改善县城环境质量。近年来,我们把县城的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围绕提高县城环境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对县城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开展专门整治。对工厂和服务业的污水、锅炉烟气、噪声、油烟污染和建筑工地、医疗单位的污染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工业设备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不予批准立项,对可批项目,在审批前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由环保部门指导选址并要求采用最新的治污技术。我们还根据县城执法部门集中、对辖区内事物的管理力度相对较大的特点,着重抓了“行风评议”工作,避免因部门过多干预而阻碍县城经济发展。将建设、国土、交通、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环保、林业、公安、法院、检察、教育、电力、卫生等15个部门的执法行为作为行风评议的重点,每年由县委牵头组织,纪检、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对这些部门优化软环境工作进行一次公开点评,好坏典型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接受群众监督。

大力范文篇10

一、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重点是提高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思想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的监督有一定的困难,形成了上级有关部门不便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不良局面,因而形成对党员干部生活圈、交际圈监督出现了薄弱环节。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对抓好监督的思想意识淡薄。为了提高党员干部加强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自我监督的意识,使要组织监督,变为自我监督。首先,从提高党员干部自我监督和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识入手。形成了监督部门对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良好心理状态。其次,从规范党员干部定期汇报制度入手,明确了监督组织措施。使党员干部能够养成自觉按《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等党风廉政法规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的良好习惯。再次,增强被监督者对监督组织的接受意识,使之能正确处理组织、群众监督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把组织监督制约视为与个人“过不去”,专挑毛病,甚至对监督产生反感和厌恶,使党员干部认识到对他们的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的监督是爱护他们,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的意识。

二、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关键是落实和创新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党员干部的涉外、涉人、涉物的职能越来越显现出来。特别是有些党员干部由于职能显现和社会交往机会增多,原有的制度,监督职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随着党员干部职能的变化增加必要的新的制度,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交际圈的监督尤为重要。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交际圈进行必要的监督,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实行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定期汇报制度。把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列为工作总结、述廉报告和民主生活会中的重要内容。党委在监督基层领导干部民主生活时,要要求党员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报告“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党员干部在年底向大队党委述职时,要增加“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述职内容。通过这些形式和措施,使党员干部既能在“八小时以外”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又能较好发挥上级监督作用。

二是建立家庭成员协同监督制度。要通过吸收党员干部家庭成员,特别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家属当好贤内助、廉内助作用,提倡夫妻间常常念念家庭廉政经,旨在发挥家庭监督和家庭“教育”、“熏陶”作用,以筑牢家庭防线。

三是实行“八小时以外”考察制度。在加强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坚持对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以外”考察制度,年中和年底在对党员干部考察、民主评议、征求群众意见中,不但要把干部的工作情况作为考察内容,而且要把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通过增加考评内容,上级组织部可以通过群众评议、群众意见了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决定干部的任免条件,以此来督促党员干部在完成上级交给任务的同时,还能管好自己“八小时以外”的活动。

四是落实党规党纪学习制度。要通过举办党纪党法学习班学习有关制度和法规。通过采取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来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规党纪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鉴别是非的能力。彻底解决个别党员干部工作没劲头,学习没精神头,玩起来有瘾头的顽习,使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遵纪守法。

三、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要注重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党员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也不例外,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只要充分掌握了这一规律,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才能达到有的放矢的作用。

1、建章立制。对管钱管物权力较大的党员干部,要根据岗位的职权,建立权力的行使程序和执行规则,规范权力权限和运用。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使之明白在处理任何公务时都有所遵循,什么事按程序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什么样的事情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事,能够办,什么样的事不能办。在建立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该附加一定的监督措施,给监督组织一定的权力,这样既有利于握有管钱管物党员干部轻松开展工作,又可以给监督组织提供条件,从而达到制度监督的作用。

2、对症下药。党员干部的“三圈”与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的党员干部是能够正确摆正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与自己职权之间的关系。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党员干部就会在“三圈”中败下阵来。因此,在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时要坚持对症下药,千万莫待病入膏肓时,再进行“治疗”,这样就要贻误时间。因此,在加强对党员干部“三圈”监督要从“医治”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入手,从源头抓起。抓好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一是要坚持经常性的党风党纪教育,使党员干部在进行社会交往中明白哪些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的。二是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心理疏导,在对干部管理中,要经常对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时,要增强心理健康课程,对党员干部的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对少数心理不健康的党员干部,要及早“治疗”,防患于未然,这样做既是对我们从事的事业负责,又是对党员干部个人负责,善莫大蔫。

3、刚柔相济。加强对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的监督过程中,既要制定铁的纪律,又要讲究方式方法把工作做得入脑、入耳,切合实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监督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简单地把群众反映党员干部正常的工作交往、社会交往、生活交往看成是党员干部不正当的活动,不能简单地拿群众反映的情况批评党员干部、压抑干部工作热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清是非,防止批评过当现象发生,造成党员干部对监督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