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及控制

时间:2022-01-16 10:58:20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及控制

【摘要】受内部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会计事务所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风险。文章从此出发,首先对审计风险的成因做了探讨,包括组织形式不合理、质量控制不严格、风险评估不全面、外部环境不完善,继而就如何有效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包括优化组织形式、加强质量控制、注重风险评估、完善外部环境等,希望对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控制

审计风险是审计环节中存在的风险,比如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问题,对审计工作质量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审计风险可以分为固有风险与检查风险两大类,固有风险源于被审计单位,难以凭借审计方法来防范,而检查风险则是因审计人员工作疏漏而导致的风险。审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不可计量型、可控制性等特点。虽则我国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已经成为会计事务所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得到了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对会计事务所而言,必须从审计风险发生的原因出发,采取好有效的对策。

一、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组织形式不合理。我国会计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缺乏独立性,容易受到客户单位的影响,损害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并且,由于我国会计事务所起步较晚,在组织形式中也存在着大量问题。比如,现阶段的会计事务所以有限责任制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却极大地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导致会计事务所缺乏应有的社会公信力。(二)质量控制不严格。质量控制不严格是导致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广泛存在的重要因素,首先,会计事务所未能建立起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不少会计事务所在工作中将业务拓展作为核心目标,对业务质量控制缺乏必要的关注,导致审计环节、审计方法等中问题屡发;其次,会计事务所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比如,对中小型会计事务所而言,未能建立起三级质量控制机制,特别是在项目经理作用的发挥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三)风险评估不全面。首先,会计事务所未能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环境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审计工作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安全。其次,缺乏有效的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内部信息的无障碍流通是实现信息共享,降低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当前,会计事务所内部各单位,特别是审计小组内部,并为建立起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导致注册会计师在信息获取与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增加了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四)外部环境不完善。审计风险的发生,除了和会计事务所自身的问题相关外,也和外部环境的欠缺有着紧密的关系。首先,审计工作需要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指引下开展,才能避免违法风险,就目前法律法规的建设现状而言,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在注册会计师手册中,没有将风险规避与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影响了审计质量;其次,我国审计行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多个部门,如财政、税务、证监会等均可以负责审计工作的监管,多头管理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处于被反复监督的氛围中。

二、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优化组织形式。为了更好地提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作质量,控制审计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首先要做的便是优化组织形式。针对当前会计事务所在工作中存在的独立性不强的问题,会计事务所在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之前,要开展独立性评价,避免审计工作受客户影响过多,规避审计风险。至于组织形式的优化路径,可以采用合伙制的形式。传统的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较多,越来越难以应付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合伙制可以有效改变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的工作方式,切实增强审计结果的可执行性与可针对性,降低审计工作的风险。在具体的组织模式,会计事务所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发展特点创新组织模式,比如将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特殊普通合伙制模式,在此一组织模式中,无限责任由直接违规的签字合伙人来承担,至于其他合伙人则仅承担有限责任,这样不仅可以推进谁签字谁负责的体制,也能将审计中的风险因素分散开来,有效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二)加强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会计事务所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主要措施。会计事务所要着力加强以质量为导向的审计工作体制建设,一方面,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来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结果的合法性、合规性,降低因会计事务所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违法风险,另一方面,要将所承担业务的客观关系管理、业务监控、人力资源、职业道德规范等要素纳入到质量控制制度的建设中,形成全面质量控制体系,规避审计风险的发生。会计事务所在加强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推动复核体系的建设,且对不同规格的会计事务所而言,复核体系在层级上有一定差异。中小型会计事务所复核体系以三级复核为主,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以及主任会计师承担具体复核工作,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复核体系则为五级,包括外勤主管、项目经理、项目合伙人、质控经理以及质控合伙人等,多层次的复核体系有效保障了复核工作的准确性、深入性,可以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三)注重风险评估。针对审计环节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风险,会计事务所需要注重风险评估工作,以准确的风险识别与有效的风险应对来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首先,做好审计单位的调研工作。会计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有基本了解,特别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更要了如指掌,在实际审计工作开展前,要借助管理经验以及相关案例来优化审查规划方案的制定,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其次,加强审计单位的交流工作。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事物所审计中问题频发的主要因素,会计事务所要与被审计单位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在与被审计单位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明确审计范围、审计流程以及审计重点,全方位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益;最后,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对负责被审计单位审查工作的小组而言,内部要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地交换信息,实现信息无障碍传递的目标,审计人员可借助工作底稿开展交流活动。(四)完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特别是法律环境以及行业环境的欠缺,对会计事务所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增加了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因此,完善外部环境也就成为审计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首先,就法律环境的完善而言,立法者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会计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校运转,有效避免审计风险的蔓延。针对审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及时的修订与调整工作,紧扣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创新准则内容,特别要做好现代风险管理与审计守则融合的工作,将会计事务所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就行业环境而言,相关职能部门要深入推进行业环境的整治力度,尽可能杜绝注册会计师行业中存在的重复管理的现象,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重复赋予注册会计师工作主体性。比如,可以针对行业规范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高度独立的行业监管委员会,全面负责行业监管工作,同时,为了避免监管环节的无序性,要加强行业监管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建设,提升监管委员会的效能。

三、结语

会计事务所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工作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而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外部环境的欠缺则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风险防范与控制中必须从内外两个角度着手,采取好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周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财会学习,2017(22).

[2]武凤.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审计失败风险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6(18).

[3]樊翠云、刘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0).

[4]张帆,罗延博.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2(8).

作者:陈蓉 单位:北京中瑞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扬州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