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思考

时间:2022-03-24 09:42:10

中德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中国需要创新,中国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是创新人才从何而来,创新意识如何培养,艺术教育的价值也由单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培养走向了对自身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德国的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思考,在跨文化的视角下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中、德两国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差异,探求适合时代要求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教育

在当代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剧烈变革的背景下,大量国企改制或者停产,曾经所谓的“铁饭碗”被砸破,甚至许多行业渐渐的从我们眼中消失。时代已经进入一个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互联网+”时代导致全民信息化;设计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更加密切;重复化的工作和程式化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断出现新行业和新职业。中国需要创新,中国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是创新人才从何而来,创新意识如何培养,艺术教育的价值也由单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培养走向了对自身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本文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德国的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思考与分析,在跨文化的视角下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中、德两国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差异,以探求适合时代要求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一、创新的教育从孩提开始

德国注重设计启蒙教育,注重从童年开始就激发孩子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讲究在启蒙教育中就贯穿艺术与科学,这为德国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最具代表性的要数1919年鲁道夫•斯坦纳创办源自德国的华德福学校“Waldorfschool”,华德福教育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一种教育模式,并给世界的幼儿教育带来深远影响。艺术在华德福学校课程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不仅设有大量的美术、音乐、表演和农艺等课程,同时在数学、科学、文学、外语、历史和人文课等都以艺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让孩子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潜能。[1]艺术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上有着巨大的作用,艺术不仅仅被当成一种技能,它被作为开拓灵魂创造性表达的重要工具,分享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艺术活动使孩童全神贯注,身心投入,并赋予孩童直觉力,帮助孩童提高理解能力。这使儿童能在之后的学习中不自觉的使用直觉力和创造力,这样的启蒙教育能够使孩子们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力的人。

二、在教学中给创新以空间

德国的大学是没有院墙的,校园和城市的道路与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自由的环境正如德国大学的教育思想一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迈向自由”。在德国的艺术设计院校中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为教育思想,以“研讨式”为教学模式,课程的开展是以“研讨”为核心,其主要教学活动不是听课,而是以师生互动探讨,小组协作探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其进行方式是“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老师不是纯粹的“教”,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支撑与协作,学生也不是纯粹的“学”,而是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研讨式”尊重了个性的发展也给予了创新的空间。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存在于德国的高等教学中,在小学和中学中也有类似课程环节存在。

三、具有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

德国始终坚持“教授治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由教授阶层决定办学的方针大计,掌握学校全部或主要事务(特别是有关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力。教授在大学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权利,这极大的保护了德国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德国高度教育与社会关系密切,注重产学研一体,注重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德国政府鼓励教师在社会中兼职,并明确规定在教授晋升时除学术水平外,还要有3年就职于工商企业的相关工作经验。这促使德国艺术高校的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社会密切接轨,使师资队伍在实践中成长,从实践中提出新思路,新看法,新观念,从而造就了具有高度创新意识与理念的师资队伍。[3]

四、散发创新光辉的课程体系

法国的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和皇家建筑学院,以“布杂”教育体系掌控西方艺术教育的动向,19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将“学科”与“术科”并制而行,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对古典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模仿为主,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后被德国包豪斯的“双轨制”特色教育体系所替代。德国“双轨制”特色教育体系散发着创新的光辉。双轨制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它不仅有一位艺术形式教育导师来教授设计的基础课程:如绘画、色彩、图案以及形式研究和艺术史论等内容;还有一位技术教育导师来担任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等内容指导。这种教育体系为德国提供了兼具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设计人才。

五、以创新人才为核心培养目标

德国能迅速从“一战”和“二战”战败国的困境中走出来,取得世界工业强国的地位,与德国政府重视设计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初,德国为了扭转产品低劣的国际形象,取得与当时的工业强国英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资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设计落后”:当时的德国产品都依赖于模仿。德国政府先后成立了由工业家、建筑师、设计师、画家等参与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设计学院,成功扭转了德国工业产品和建筑的落后状况,使德国产品成为现代设计舞台上的佼佼者,使“MADEINGERMANY”成为品质的代言词。1955年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为德国的振兴培养了大量的设计人才,使五十年代的德国实现经济腾飞,走上了强国之路。可见,德国艺术设计学院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直观目的,并且德国政府也从国家策略层面不断的给予院校支持。

六、思考与结论

在21世纪里,全球社会都处于一场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中,这一变化是以知识和创造力为核心的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其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同中国的社会一样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但是中国的设计教育未能在现代科技急速发展与社会强烈变迁同时形成自己应有的特色。当我们从跨文化比较视角下去审视中德艺术设计创新人才道路,不难发现创新教育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考虑,从孩提时期开始重视人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过早的给孩子灌输固化知识,或者布置大量的重复机械式练习,只会让中国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却输在终点上。其次,在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中应做好衔接,学生在中学期间习惯了老师“整天讲”、“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到了大学阶段反而无法适应相对比较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往往无法做到独立学习和思考,更不用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University成为了“由你玩四年”和恋爱的温床。应当在中学课程设置中进行调整,在理论讲授的同时应当加入适当的“研讨课”,以师生互动探讨和小组协作探讨为主要方式,与大学“研讨课”和“实践课”的开设形成前后承接关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效途径。同时,在这个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应当注重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培养,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就必然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问题解决方式,也会不断出现新行业和新职业,只有师资队伍不断成长,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出新思路、新看法、新观念,才能有效完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应当在大学中积极推动课程体系的交叉改革,德国“双轨制”特色教育体系仅仅只是一个启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只是顺应了20世纪初德国发展的需要。

今天的国际教育趋势是将设计、科学、经济管理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改革,并且在课程的组建中不断需求新的交叉组合方式和新的可能,为具有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环境和新养份。我们环顾四周,我们审视自我,在21世纪中国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是既能掌握现代化科技手段,满足信息时代需求,又能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既能使用当代科技技术和材料,又能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华德福.[DB/CD].百度百科,2017.

[2]董冠妮.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学习和借鉴[J].艺术教育,2015(03):232-232.

[3]李联明.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

作者:董冠妮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