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设计探析

时间:2022-11-19 02:59:38

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设计探析

摘要: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课程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需求与学习者的情况,对《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进行了设计,最后提出了可行的《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得利用科技助力教育教学成为可能,各个学科都出现了基于网络、通讯多媒体的网络课程,网络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当今金融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金融人才面临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网络课程凭借其便利性等优势,必将成为信息化时代重要课程形式,也将成为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课程概述及相关理论

如何正确的设计网络课程对《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实践十分重要。网络课程,是某一学科借助网络技术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所展开的教学课程设计与应用的全过程。一方面,网络课程具有传统课程“教”与“学”的属性,另一方面其又同时具有网络可以快速传播、受众日趋年轻化的属性。网络所具有的这两个属性使得传统教育的传播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理念也在发展中进行着相应的调整适应,教学功能也在发展中日益丰富,如资源共享、信息处理等。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将分别从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对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探讨,以寻求后续对《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设计分析上的理论指导。1.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在信息化条件下,为适应时展而对教育的内容、对象、功能、体系、结构及过程和方法进行的探索与研究,是强调如何“教”的理论。现有的教学理论以发展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为代表。其中,发展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该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普遍与全面发展,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应该采用最高效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应该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能从单一方面评判学习者真实学习情况。以上几种教学理论与网络课程的功能特点联系得十分紧密,正确应用相关理论会使得网络课程的设计达到最优化,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2.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需求及潜在需求、出现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一种具体的理论。教学设计是基于理论的实践探索,强调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及教学效果的优化。具体而言,教学设计理论就是在学习需求日益增长而教学条件有限的背景下,对“如何判断教育教学信息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等问题的回答。

二、《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需求与学习者分析

1.《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需求分析。《金融工程学》课程通过对各类基础性和衍生性的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可以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相对其他金融理论课程,《金融工程学》在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网络课程设计时,把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未来职业选择,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金融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通过《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学习者分析。《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者一般为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及求知欲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一般情况下,学习者的年纪范围处于17-26岁之间,智力发展相对成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也能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在20-29岁年龄段的占比最高,占比30%。由此可知,互联网对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区间吸引力是相对较大的,互联网所带来的“数字化”、“碎片化”网络课程学习可以满足当下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总之,《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应该围绕大学生展开,为其进行自主与半自主学习而设计。

三、《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内容与目标设计

《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应该致力于培养能够理论结合实际的实用性人才,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不仅需要涵盖金融学、投资学等学科的相关金融理论,还需要包含服务于产品定价等的各种数学方法,同时还应该针对不同学习者进行细分设计。1.课程目标侧重培养学生金融分析与应用能力。金融工程学在实际应用方面包括数学建模、仿真模拟在内的各种工程和信息手段对金融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以及对金融工具的组合、设计、开发与定价。以金融产品———互换为例,一般来说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互换的概述、定价与应用三部分。前两部分主要从互换的定义、种类以及定价的基本原理来进行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判断分析金融产品定价的合理性;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如何运用互换进行套利、规避风险以及设计新产品。课程内容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致力于培养学生金融分析与应用能力,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2.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习者细分设计。在《金融工程学》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对于金融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习者应该分类分级设计。对于研究生的教学设计可以侧重专业性与应用性,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开发等进行深度分析;而对于刚入门大学生的课程内容设计可以侧重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分类以及简单的定价原理与思路,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以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为授课对象,可以让学生对《金融工程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同时让学生较全面的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主要构架。如,讲解“期权与期权市场”章节时,不仅要介绍期权作为几大主要金融衍生工具之一的概念、分类、功能以及全球期权市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还要让学生清楚期权在实际金融活动中的应用。这就要求网络课程的内容与实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以中国期权市场的起点———上证50ETF的基本条款进行展开讲解。

四、《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1.注重推导演算,让学生明白前因后果。由于《金融工程学》属于新兴的交叉学科,与数学等学科关联性强,一些知识点不仅仅是概述性的介绍还涉及到推导演算。在进行教学时,相应的推导部分应该致力于让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而不要只是一带而过,如对期货、互换的定价等计算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功能。在这方面,网络课程教学对金融工程学的教学来说相对具有优势,一些不易迅速理解的推导,通过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从而进行理解。此外,在进行推导演算时,也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重点难点与非重点难点。对于一些非重点知识点的演算如果进行冗长的数学推导反而会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重点难点的知识点的演算也应合理利用网络多元化的技术方法进行演示,尽可能地使演算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灵活使用案例教学方法。金融工程学是一门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实问题中的学科,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无疑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案例教学也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金融工程学的实用性,对相关金融理论有更透彻的理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合理选择十分关键,需要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大环境。这就无形当中对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者有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金融敏感性,能够识别和搜集有效信息以了解到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最新现状。此外,在案例选择时,最新最热的案例不一定是最适合教学的,也应该结合理论运用最贴切的案例,有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3.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与传统的金融课程相比,《金融工程学》的数学推理占比较大,这就直接导致了学习难度的加大与学习枯燥性的增强,使得该学科在教学时更应该格外注重教学方法。对于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金融工程学》在学习上难度较大,这使大量学生难以适应,因而在网络课程中应采用引导式教学,从学生已知的知识点入手由浅至深进行讲解,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提起兴趣与信心进行学习,教与学的效率都会翻倍。4.注重课中课后教学反馈。网络课程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割裂了“教”与“学”,但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课程教学,“教”都应该服务于“学”。在《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在网络课程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及评价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或者根据反馈汇总进行在线解答课程疑难点。同时,课程评价方法不仅仅在于学习过程中,还应存在于学习结束后。比如说,由于《金融工程学》与数学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应该针对性的提高计算推导相关的模拟测验。在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后,根据整个课程的学习经历,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完成课程的学结与反思,并进行在线考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信息量丰富,开放性也很强,在信息化条件下具有其特殊的优势。《金融工程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最终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对课程难易程度进行细分设置;科学运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及充分利用本校教师的能力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此外,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特别是现如今中国的金融业仍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补充、完善、更新网络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黄亚林.基于构建主义的双语网络课程理论与设计分析———以《金融工程学》双语网络课程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3):210-212.

[2]牛华伟.《金融工程学》理论教学方法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4,27(02):66-69.

[3]张国海,刘幸.本科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7):104-105.

作者:黄亚林 张田璐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