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文化景观设计保护研究

时间:2022-08-28 04:07:49

道路文化景观设计保护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古塘浦圩田文化景观与湖泊的湿地公园建设发展存在一定矛盾。大量盲目“退圩环湖”现象应运而生。本文在对长荡湖进行现状调研和资料研读的基础上,总结出塘浦圩田-道路-塘浦圩田,塘浦圩田-道路-湖泊、塘浦圩田-道路-疏林草地、塘浦圩田-道路-低层乡村建筑、塘浦圩田-道路-农田、塘浦圩田-道路-山体、塘浦圩田-道路-多层乡村建筑、塘浦圩田-道路-硬质铺装地8种塘浦圩田道路文化景观类型。邀请专家对不同类型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价,针对结果提供可行性保护修缮建议。

关键词: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塘浦圩田道路;文化景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大量的湖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同时,因少部分历史圩田影响湖泊排洪蓄水和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而退掉红线范围内所有的塘浦圩田文化景观,旨在重塑湖泊水域地形和岸线。近年来,大量盲目的“退圩环湖”现象导致中国塘浦圩田体系已不足历史鼎盛时期的百分之一。塘浦圩田”是由圩田、堤坝、水体构成的极具乡土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也是乡村居民农业生产方式历史演变的结果。在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文化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是现代乡村景观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对“塘浦圩田”景观设计塑造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由于在实践中缺乏相关学科专业人士参与塘浦圩田景观资源有效的评估,再加上开发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量的塘浦圩田文化景观体系遭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因此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下,应该对塘浦圩田文化景观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利用和保护。

一、浦圩田研究现状

1987年郑肇经《太湖水利技术史》详细描绘了太湖水系的历史变迁,以及如何整治圩田1。2004年《湖州市水利协会文件》,湖州市塘浦圩田系统列入2004年市科协重点学术、科普项目2,2015年,侯晓蕾、郭巍探究了土于田景观的形态和功能,提出塘浦好田是传统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形式。首次提出保护运用现代化景观设计的手法对圩田结构加以保护和利用3。同年学者刘迪、王向荣对大湖流域的塘浦好田景观进行了研究,创造性的提出区域地域性景观保护与建设中应当将农业水利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圩田农业景观与乡土建筑和乡土村落一起构成特色地域景观4。2017年邓俊在进行水利遗产研究时,将塘浦圩田系统划为太湖水利遗产需要保护四要素之一,肯定了塘浦圩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出需处理好保护塘浦圩田遗产与古为今用的关系,保护该景观文化与太湖流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系。塘浦圩田系统除了按照国土部门农田保护要求划定保护范围以外,还需要对地域性特色显著、观赏价值突出的塘浦圩田结合现代景观进行保护和利用5。近十年来学者在肯定“塘浦圩田”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提出湿地公园内对有价值的“塘浦圩田”景观分区保护,将圩田系统与湿地景观系一体化建设。荡湖塘浦圩田体系属于太湖流域塘浦圩田体系,属于现有的太湖流域塘浦圩田保存较完整的并且文化景观质量较高的体系。本文以“塘浦圩田文化景观”为切入点,选取正在规划中的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来探讨和研究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红线范围内的塘浦圩田道路景观,寻求可供借鉴的塘浦圩田道路景观保护技术路线。

二、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1.历史地理现状。长荡湖外部交通有两条分别是常合高速和常溧高速,省道有241省道、203省道、240省道、239省道均可连接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外部交通,内部交通主干道有长荡湖大道、长荡湖西路、长荡湖东路三条,整体内部二级、三级道路呈现破碎化分布。2.生态环境现状。长荡湖作为太湖流域面积第三的湖泊,湟里河、燕子港、北干河、沙港河、中干河等河系汇入长荡湖,常年水流丰沛。3.生态资源现状。长荡湖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因该湖泊水流充沛,雨季旱季水位差明显,形成了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的过渡性植物群落。东东类型包括湿地鸟类、鱼类、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因长荡湖良好的生境和开阔的水域,吸引90种鸟类来此栖息。

三、长荡湖塘浦圩田道路文化景观调查研究

中国的塘浦圩田道路景观形式多样,本文作为对该道路景观类型评价的一次初次探索,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考虑资料收集的便捷性,故选择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红线范围内的塘浦圩田道路类型(与塘浦圩相邻的道路)。受困于精力有限,经过实地的调查考证本文只对长荡湖红线范围内退圩环湖中圩田与道路相邻的8种道路景观类型进行评价(表一)。浦圩田-道路-塘浦圩田,塘浦圩田-道路-湖泊、塘浦圩田-道路-疏林草地、塘浦圩田-道路-低层乡村建筑、塘浦圩田-道路-农田、塘浦圩田-道路-山体、塘浦圩田-道路-多层乡村建筑、塘浦圩田-道路-硬质铺装地8种类型。邀请20位风景园林专家对8种类型的塘浦圩田道路景观的美学构成进行打分,针对其尺度适宜、整体色彩、意境美三个方面。以差(1分),较差(2分),中(3分),好(4分),很好(5分)五个等级对每个景观类型进行评价。评价分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塘浦圩田-道路-塘浦圩田(14分)、塘浦圩田-道路-湖泊(12分)、塘浦圩田-道路-山体(10分)、塘浦圩田-道路-疏林草地(7分)、塘浦圩田-道路-农田(6分)、塘浦圩田-道路-硬质铺装地(6分)、塘浦圩田-道路-低层乡村建筑(2分)、塘浦圩田-道路-多层乡村建筑(1分)。

四、塘浦圩田景观保护建议

针对评分结果14分以上划定为重点保护区,10分-14(不含14分)保持原有设计水平区,5-10分(不含十分)设计修缮,3-5分(不含5分)大幅度设计改造,3分以上(不含3分)退圩环湖。针对目前的长荡湖盲目的退掉红线范围内所有的圩田道路,建议对塘浦圩田-道路-塘浦圩田类型进行重点保护,因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塘浦圩田-道路-湖泊和塘浦圩田-道路-山体可保留现状并进行景观设计提升,塘浦圩田-道路-疏林草地、塘浦圩田-道路-农田和塘浦圩田-道路-硬质铺装地三种类型具有一定的文化景观价值可根据现有退圩环湖目标和策略进行设计修缮。针对塘浦圩田-道路-低层乡村建筑和塘浦圩田-道路-多层乡村建筑两种长荡湖圩田观赏价值和景观价值较低的类型,建议直接进行退圩环湖。

目前,在国内多地“退圩环湖”过程中对于塘浦圩田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利用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造成了多地缺乏相关科学理论依据的盲目“退圩环湖”决策。本文主要理论研究是基于专家评价的角度为“退圩环湖”决策提供科学性的依据,并能指导塘浦圩田的设计和保护,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塘浦圩田道路的类型,引导地带文化景观古为今用,使文化遗产保护有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李晨颖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