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概述和城市规划思考

时间:2022-08-10 03:04:46

韧性城市概述和城市规划思考

【摘要】文章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相关研究和实践,对韧性城市的概念、内涵和内容特性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韧性角度出发,认为城市规划应当进行城市风险及基础设施脆弱性的评估,应当考虑基础设施的冗余,以及适当推进社区的开放、基础设施化,并就这些观点进行了有益讨论。

【关键词】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规划;风险评估;冗余度;开放

社区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而前面30年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导致城镇建设中遗留了大量的问题。尤其步入21世纪后,自然灾害、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与之对应的是城市脆弱的灾害抵御能力,二者叠加作用导致城市风险、损失急剧放大。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以下简称UNISDR)公布的数据:20052014年的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发生29次灾害事件,死亡10469人,经济损失265.6亿美元①。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风险2015》报告指出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同时UNISDR公布的2015年风险指数显示中国风险脆弱性继续增高。未来随着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增多,财富资本、人力资源和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城市将是风险高频区域。中国30年的粗放式城镇使基础设施滞后、应变系统缺位、应急缓慢,城市灾害适应能力脆弱,在面对“突发性高、可预见性低”的风险干扰时往往十分被动。因此,建设韧性城市、提高中国城市的适应能力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韧性城市概述

1.1韧性城市的概念

结合戴维•R•戈德沙尔克的理解、邵亦文和徐江的总结,韧性城市是一个由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组成的可持续网络。物质系统指城市的人工环境和自然要素,人类社区指社会网络及其支撑制度[1]。通过合理准备、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在灾害中,二者能够在极端和特殊环境下保存下来并起作用,使损失减缓,恢复加快[2]。

1.2韧性城市的内涵

将城市比喻为自然人个体,物质系统就是骨骼、血脉和器官,人类社区就是思维、意志和精神。区别于侧重医治来恢复正常的过程,韧性城市更侧重进行定期检查、执行持续锻炼、改善膳食营养、温养乐观心态这一长期过程,增强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夯实体质带来的恢复能力。所以,韧性城市强调通过工程改进、完善设施等物质层面和公众参与、制度创新等社会层面相结合的系统构建过程,提升城市整体的系统韧性[3]。

1.3韧性城市的组成部分和特性

根据杰哈、迈纳和斯坦顿的研究总结,韧性城市包括基础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4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基础设施韧性指建成结构和设施脆弱性的减轻,同时也涵盖生命线工程的畅通和城市社区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度韧性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治社区的引导能力;经济韧性指的城市能够应对危机的经济多样性;社会韧性指城市社区人口特征、组织结构方式及人力资本等要素的集成[3]。而根据埃亨的总结,韧性城市具备5个特性,即城市的多功能性、冗余度和模块性、生态和社会的多样性、多尺度的网络联系性和规划设计的变化适应性。

1.4韧性城市发展和研究

城市韧性最早是由ICLEI②在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提出,并且ICLEI搭建了ResilientCitiesserises这个全球城市应变和适应能力的组织、交流、实践平台。在以ICLEI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推动下,大量的学者、官方机构、民间组织,甚至基金对韧性城市开展了非常有益的研究和实践[4]。例如戈德沙尔克在《城市减灾:创建韧性城市》一文中以美国为例,讨论城市在压力之下现有的减灾政策和措施能否应对的问题,勾勒出韧性城市的宏大轮廓,强调关注系统适应能力的提升研究,提出韧性城市是一个由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组成的可持续网络[1]。托马斯•J•坎帕内拉在《城市韧性与新奥尔良的复兴》一文中,通过评估卡特琳娜飓风后新奥尔良市的恢复状况,提出城市韧性更多依托于公众的韧性[5]。贾哈、迈纳等进一步提出韧性城市的4个组成部分和5个特性。依托理论、实践总结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和组织开展了制定适应计划的行动。例如2009年欧盟了《适应气候变化白皮书:面向一个欧洲的行动计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完成了《将气候变化纳入发展合作的政策指导》报告等。其中,《纽约适应计划》基于《纽约规划2030》,对桑迪飓风灾后的纽约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一个涵盖桑迪飓风影响评估、区域气候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社区重建及韧性规划、资金和实施的适应计划。

1.5小结

韧性城市完全涵盖了城市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可持续网络。旨在通过工程改进、完善设施等物质层面和公众参与、制度创新等社会层面相结合的系统构建过程,提升城市整体的系统韧性。其重点在于塑造城市的多功能性、冗余度和模块性、生态和社会的多样性、多尺度的网络联系性和规划设计的变化适应性5个特征,从而具备基础设施、制度、经济和社会4个方面的强大韧性。因此,笔者主要以基础设施韧性为思考角度,对现有的规划进行一些有益讨论。

2对我国城市规划的思考

2.1评估基础设施脆弱性

以往的规划,各类基础设施的体系构建和规模确定,是以资源承载力为前提,以支撑城市发展的规模需求为目的,解决的是“够不够”的问题。而从城市的韧性出发,还需预见性的说清“稳不稳”的问题。“稳不稳”包括基础设施系统的稳定性和面临风险干扰时的脆弱性等,需要我们将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纳入考量范畴,评估极端情况下基础设施能否有效运转。例如CIRCLE-2③建立的“气候变化项目数据库”完整收录了20042014年间欧盟实施的1412个气候变化项目,这一系列项目是欧盟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研究和实践。1412个项目中脆弱性评估、变化分析类项目分别占到总数的29%和48%。可见过去10年间,欧盟为了提升城市韧性进行了大量的气候风险研究和脆弱性分析[6]。注释:③CIRCLE是由来自欧盟23个国家的34个研究机构组成的网络,致力于支持和分享有关气候变化适应的研究成果和知识分享,促进国家和区域内气候变化研究长期合作。④成都市海绵城市体系,包括“绿海绵”“灰海绵”等提法均来源于《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所以,要提高城市韧性,规划层面应当进行专门的城市风险评估。例如在总规、专项规划中增加针对性的城市风险评估和基础设施脆弱性分析。其次,在一些基础设施的标准的准确性上也需要结合新情况评估。例如《纽约适应计划》采用了IPCC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的高精气候模式和数据进行评估,与以往基于历史灾害信息的数据比较,发现如果未来发生与桑迪同等规模的飓风,淹没人口是传统结果的2倍。我们编制排水规划时常关注重现期的标准。重现期是一个频率概念,因此,其标准的确定源于两点,一是估计水文变量的频率曲线,二是计算频率的历年实测数据。如同《纽约适应计划》数据更新带来的不同评估结果,我国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城市的降雨量屡现高值,那么用于计算频率的历年实测数据则需要进行重新的评估。

2.2基础设施的冗余度

冗余度是指在数据传输中不可定的干扰,会引起数据代码突变,为了提高稳定性,必须在原代码的基础上增加几位代码,使相应数据冗余。同理,韧性城市的冗余度其实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多余的一个量。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我国人均资源占有低,城市规划十分强调资源的一体化统筹。冗余基础设施的价值则体现在极端情况下,由于是小概率事件,如若这种情况未来不出现,其价值终得不到体现,规划上也很难落实。因此,基础设施的冗余需要赋予多元化的功能价值。在城市防洪、排水等方面,海绵城市建设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在《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构建了涵盖市域自然河流流域生态基底、河流湖泊系统和城市近郊生态圈的“绿海绵”,对成都市域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保护的同时成为调蓄雨水的自然基础设施④。那么在调蓄总量确定的自然基础设施上,我们可以继续扩大“绿海绵”的规模,设置更多的下凹式绿地、生态湿地等,让其承载体现韧性的冗余超量。非极端情况下,其雨水调蓄功能可能不体现价值,但它能提供更多的生态、休憩、景观空间,实现多元的功能价值。

2.3城市社区的基础设施化

城市社区需要基础设施化,包含具备开放的基础设施属性和紧密的社会网络联系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提高城市社区的应变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开放便捷”“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等关键词。文件精神也是在引导提高住区的开放基础设施属性,恢复紧密的社会网络联系,从封闭式住区转变为开放式社区。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曲解为“拆围墙运动”,中国在从四合院—单位集体大院—住宅小区的居住形势演变中,居民更为关注安全舒适的私域空间。所以,社区开放、基础设施化的切入点很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鼓励住宅小区设置底商开始。首先存在需求,在没有底商的住宅小区内有一种现象,底楼常被业主改造为小卖部、理发店、通讯服务店等日常商业设施。其次,底商一方面代替围墙给居民以封闭的安全感,但又区别于围墙的排斥性,使住区具备开放功能和空间。第三,在“内部道路公共化”尚难说清前,我们可以考虑“内步行商业街”的方式来推动内部道路的基础设施化。例如鹿特丹的MARKTHAL,被称为非凡的拱形室内集市,其拱廊的中空区域即是一个贯通性的室内步行商业街。通过二层的底商建筑很好的界分了私人与公共空间,而由底商延伸出来的大型地面集市又为区域提供了便捷联系和广阔的交往、休憩空间,形成一个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社区。

3结束语

韧性城市是一个庞大且精细的可持续网络,韧性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将会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途径。但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全球都还处于不断实践总结的阶段,同时各个城市既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并未产生较为普适的量化标准体系。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在面对做好“盘活存量”“回归人本”的同时,还将面临越发明显的环境压力,如何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需要我们以韧性城市为焦点持续的进行研究和实践。

作者:潘庆华 白潇 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规划二所

参考文献

[1]戴维•R•戈德沙尔克.城市减灾:创建韧性城市[J].许婵,译.国际城市规划,2015(2).

[2]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5(2).

[3]邵亦文,徐江.韧性城市:应对城市危机的新思路[J].国际城市规划,2015(2).

[4]ResilientCitiesreport2015[R].ResilientCitiesserises(ICLEI),resilient-Cities.iclei.org/,2015.

[5]托马斯•J•坎帕内拉.城市韧性与新奥尔良的复兴[J].罗震东,周洋岑,译.国际城市规划,2015(2).

[6]姜彤,曹丽格,翟建青,等.欧洲适应气候变化十年(2005-2014)———欧盟CIRCLE项目信息对我国适应研究的启示[M]//气候变化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