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02 10:15:20

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新常态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变革转型的新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传统理念和思路。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增长驱动的转换,大力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新常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也正是促成两者共同发展的动因。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经过艰难和漫长的历程才步入到今天的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时期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牺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存,最有效和根本的路径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2003年“生态文明”的概念年第一次被我党正式写入文件至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日趋完善。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到来的开篇预示。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5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长远、细致、全面的部署,表明了新时期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决心。《意见》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因此,如何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逻辑前提下,加快和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如何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增长,是当前和今后我们要重点关注和努力的课题。因此,新时期,关注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一、特征之一———经济增速放缓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业待兴的社会现实,我国选择了暂时牺牲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重工业,走的是“三高一低”的经济发展老路。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率高速增长,到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污染和消耗带来了诸如水土流失加剧、石油依存度高、水质不达标、大气污染和草原退化严重等多种生态问题。要想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比重上做出抉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1979年到2015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在此阶段,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9.7%,而从2010年开始,增速每年都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从2010年到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分别是,10.45%、9.3%、7.65%、7.67%、7.4%和6.9%。这种下降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也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开始。201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九条新常态趋的势性变化,其中第八条明确指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首先,经济增速放缓,给了生态环境改善和复原的空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进行和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本身,包括水、大气、土壤等等,都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即所谓的环境承载力。中国经济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让环境承载力达到了临界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对经济和生态的打击将是毁灭性和不可逆的。经济增速放缓,减缓了对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延长了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时间,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也提到,“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其次,经济增速放缓,降低了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速度,降低了生态治理成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治理也在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治理环境所要耗费的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极大的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不是为了治理环境放弃经济发展,相反,这种放缓更加有利于经济的持久、平稳、健康的发展。保住了“金山银山”,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只有保护好了了“绿水青山”才能拥有更多的“金山银山”。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和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特征之二———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十七届五中全会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根本措施,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标。《意见》里也提到,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新常态经济的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再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进化。”实践证明,当下全球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与传统落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粗放型经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产量和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经济利益,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三高三低”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因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科技含量低、工艺落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巨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质增效,改变传统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走的是集约化发展道路。较之传统发展方式,集约化发展方式依靠的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不仅产品质量高、成本低,而且对对资源的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投入和废物排放来发展经济,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投入获得持续高效的环保产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数量型和消耗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和效率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文明的进步。数量型和消耗型的经济增长依靠的是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和消耗,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质量型和效率型的增长方式则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资源转移、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是一种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既符合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实现了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把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向、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导向,才能平衡和协调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进行。

三、特征之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原始文明到如今的生态文明,都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密切关联。新旧文明的每一次更替和变革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和升级,新常态经济的出现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意识文明建设、行为文明建设、制度文明建设和产业文明建设,其中,产业文明是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但各种弊端仍然存在。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且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安定及人民生活幸福紧密相关。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的大逻辑下,传统产业结构存在的种种弊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自身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生态化,形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因此,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意见》中也提到:“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首先,合理的产业结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关键期,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及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的再次优化、升级调整,意味着打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格局,寻求新的经济发展优势。随着多种战略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在文化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得到有力的推进。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从产业链的源头防范和治理,在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到完成之后的废弃物处理,都要严格防范和把关。而在此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经济增长作为物质支撑。再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动,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中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严重失衡。一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第三产业,而其在技术含量、产品营销上一直处于低端水平的表现,使得我国的加工制造业在关键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只能依靠加大成本对外引进或直接购买产品。根据2013年WDIDatebase的数据,仅占全球GDP总量13.4%中国却消耗了全球能源的22.4%,可见我国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巨大和利用率极低的严重程度。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的节能、降耗、减排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的产业结构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产业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根本理念,打造生态的、可持续的结构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在农业方面,以遵循农业生产本身的规律和当地的农产品结构为基本原则,提高科学创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提高农业生产率,打造生态、绿色、高效的农业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在工业生产中,走生态工业发展道路,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原有的单向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循环的经济模式转变,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管理。形成“生产过程生态化、产品生态化”以及生产废弃物处理生态化为一体的工业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生态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比重。开创全新的生态服务行业,如生态工程咨询、家庭式环保服务管家等。

四、特征之四———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

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经济的第四个特征是增长动力从原来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经济最直接的表现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其本质体现则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西方经济学提出的“需求动力原理”理论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归结因为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随着传统人口红利的消失、出口需求的萎缩、技术创新效应的逐步增强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不断衰减,动力转换需求迫切。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动力将投资、消费、出口与改革、开放、创新相互融合,推动了经济换挡的速度、结构的升级调整的进程及发展方式转变的质量。伴随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其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的影响也逐步显现。第一,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转换”,减少了资源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要素驱动是我国在科学技术极水平极端落后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寻求经济快速增长、急于摆脱落后农业国的地位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原始的、初级的驱动方式。要素驱动依靠土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其弊端显而易见,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不可逆的。根据中国和国际环保的研究指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矿产、树木和水等自然资源的速度是其再生速度的两倍。近年来,我国的可再生资源逐步减少,在某些地区深知处于衰竭的危险境地;煤炭、石油、木材和矿产资源等由原来的出口逐渐转向进口。由要素驱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预测,由煤炭燃烧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50年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将十分严重。因此,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大大降低了我国的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第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推动了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化。《意见》中提出,要“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生态保护的水平,真正做到从源头到末端的综合防治;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变了传统的能源结构,降低了污染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动力抛弃原有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转换进程。综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统一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决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正如《意见》里所说的,“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只要坚持和树立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和生态保护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作者:邹传婷 王萍 单位:1.河海大学 2.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9,(6):203-207.

[2]郑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十二五”到“十三五”[J].生态经济,2016,(10):205-20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12.

[4]《环境保护》编辑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J].环境保护,2011,(5):8-13.

[5]胡彪.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296-298.

[6]郭旭红,李玄煜.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1):49-54.

[7]黄勤,邓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天府新论,2008,(5):48-51.

[8]孙政才.适应新常态,加快发展动力转换[J].求是,2015,(10):30-34.

[9]谢高地,成升魁,于贵瑞,高旺盛.中国自然资源消耗与国家资源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22-26.

[10]张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情况研究[J].前沿,2011,(3):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