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小麦生产技术研究

时间:2022-12-10 09:51:46

强筋小麦生产技术研究

摘要:阐述了强筋小麦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内容。

关键词:强筋小麦;生产技术;开封市

开封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河南省的主要产麦地带,小麦种植面积大,商品率高。自然生态条件好,地势平坦,光、热、水条件均衡,全生育期内积温2100℃~2300℃,日照时数1300~1400h,生育期降水200~300mm,属于豫中、东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项目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优质强筋小麦的推广。本文作者根据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技术,为推进优质小麦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强筋小麦特点

强筋小麦:籽粒硬质,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面粉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0%,面团稳定时间≥8min,加工成的小麦粉筋力强、延伸性好,适于制作面包类专用面粉。

2强筋小麦产地环境

2.1强筋小麦生态环境。中壤土或黏质土壤,远离污染源的地块。小麦生育期间光照充分,后期降雨量偏少。宜在开封市部分中高肥力麦田种植。2.2土壤养分。0~20cm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15g/kg,全氮(N)含量≥1.2g/kg,有效磷(P)含量≥15mg/kg,速效钾(K)含量≥110mg/kg。

3播前准备

3.1种子。3.1.1品种选用。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应种植地区生态条件的抗逆、抗病、抗倒伏稳产高产品种。3.1.2种子处理。宜选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应在播种前选用安全高效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拌种。3.2造墒保墒。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秸秆长度小于5cm。播种时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应达到70%~80%,土壤墒情不足时应适时适量浇灌底墒水。3.3整地。秸秆还田的地块,应进行机械深耕(耕作深度25cm左右);旋耕地块则应隔2~3年深耕一次。耕后耙实,达到土块细碎、地表平整。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应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3.4施肥。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适量增施氮肥、补施硫肥。施氮总量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亩增加纯氮(N)2~4kg,每亩施硫肥(S)3~4kg。磷肥和钾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分基肥与追肥两次施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6∶4。有条件的地方应增施有机肥,适当减少化学肥料用量。

4播种

4.1播期。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期。当前开封市半冬性品种在10月8~15日播种,弱春性品种在10月15~20日播种。4.2播量。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每亩播量9~10kg。整地质量较差或晚播麦田,应适当增加播量。超出适播期后,播期每推迟3d每亩应增加播量0.5kg,一般情况下,播量最多每亩不宜超过15kg。4.3播种方法。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深3~5cm。采用等行距(18~20cm)或宽窄行(24cm×16cm)播种,或采用宽幅播种方式(带宽8cm,行距22~26cm)播种,播后镇压。

5田间管理

5.1前期管理。(出苗~越冬)5.1.1查苗补种。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10cm以上无苗为缺苗,17cm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块,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露白)后及早补种。5.1.2中耕松土。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应普遍中耕一遍,以松土保墒、破除板结、灭除杂草。5.1.3合理灌溉土壤墒情严重不足。(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0%)时,可进行冬灌。提倡节水灌溉,每亩灌溉量以30~40m3为宜。灌水后应及时中耕保墒。5.1.4促弱控旺越冬期壮苗指标:叶龄达到6叶1心至7叶,每亩总茎数65万~80万,叶面积系数1.0~1.5,幼穗分化达到二棱初期或二棱中期。如果麦苗生长过旺或冬前出现基部节间伸长,应采取镇压、深中耕或化控技术控制生长。弱苗以促为主,土壤墒情适宜时每亩追施尿素2~3kg;土壤干旱应结合灌溉追肥。5.1.5防除杂草。于11月上中旬(小麦3~4叶期),日平均温度在10℃以上时,及时防除麦田杂草。5.2中期管理(返青~抽穗)5.2.1中耕除草。早春浅中耕松土,提温保墒,灭除麦田杂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早春返青期(日平均气温10℃以上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5.2.2镇压控旺。对长势过旺的麦田宜采用镇压、深耘断根或化控剂控制旺长。5.2.3肥水调控。在小麦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氮肥,每亩灌溉量以40~50m3为宜。追氮量为总施氮量的40%左右。但对于早春土壤偏旱且苗情长势偏弱的麦田,灌水施肥可提前至起身期。5.2.4防治病虫害。在返青至抽穗期,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及吸浆虫、蚜虫和红蜘蛛。当病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5.2.5预防晚霜冻害。小麦拔节后,若预报出现日最低气温降至0℃~2℃的寒流天气,且日降温幅度较大时,应及时灌水预防冻害发生。寒流过后,及时检查幼穗受冻情况,发现幼穗受冻的麦田应及时追肥浇水,每亩宜追施尿素5~10kg。5.3后期管理。(抽穗~成熟)5.3.1灌溉。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植株呈现旱象时灌水,每亩灌溉量以30~40m3为宜。灌溉应在花后15d以前完成,灌溉时应避开大风天气。5.3.2叶面喷肥。在灌浆前、中期,每亩用1kg尿素和0.2kg磷酸二氢钾对水50kg进行叶面喷肥,促进籽粒氮素积累。叶面喷肥可与病虫害防治结合进行。5.3.3防治病虫害。抽穗至扬花期要注意防治小麦赤霉病。若遇花期阴雨,应在药后5~7d补喷一次。灌浆期应注意防治白粉病、锈病、叶枯病、黑胚病及蚜虫等。成熟期前20d内停止使用农药。

6收获与贮藏

6.1收获在完熟初期,当籽粒呈现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含水量达到18%以下时应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6.2贮藏收获后籽粒水分含量降至12.5%时,入库贮藏。

作者:司啸宏 刘 宏 罗晓丹 金建猛 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