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19 04:17:37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国家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写入党章,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升级发展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和攻坚难点。文章立足宁波区域农业发展实际,结合本行行业金融特色,借力大数据风控理念,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以逻辑回归实证为支撑,为探索开辟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建言献策,为助力区域经济民生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行业;金融逻辑;回归

一、宁波地区金融支持农业现状

(一)农业经济发展概况。作为传统农业强市,宁波地区农业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浙江省宁波市各级政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立足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大力推动“152211”工程,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农业产业组织化。宁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截止2017年末,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7家,联系带动农户近40万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达到83.3%,居全省领先。全市有全国主食示范加工企业6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17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8条,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居全省第一。2.农业经营规模化。立足规模经营,培育新型主体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形式,通过整村整组委托流转、跨村整片整镇统一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等形式,推动全市土地流转从短期化、零碎化向长期化、规模化转变。截至2017年末,宁波市农村土地流转率和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9.3%,居全省第一。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17年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7家,农民合作社2658余家,入股社员5万余户,家庭农场4450余家,规模化经营面积占比达40%,计划2020年达到70%。3.农业生产技术化。一是坚定实施“种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杂交水稻、蔬菜瓜果和特色畜禽等育种平台,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微萌系列瓜菜、宁波獭兔、振宁黄鸡等特色种业产业渐成气候。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蔬菜、茶叶、畜禽等产业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截至2017年末,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9.4%,粮食机械化烘干保障能力达75%,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4.从业人员职业化。全市2018年计划完成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16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训3500人,农业职业技术培训2500人,创业创新人才培训320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1600人,农村管理人才培训1200人。截至2018年12月,宁波市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000多人。5.生产要素产权化。一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宁波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全市村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率达99.5%。近3年来,全市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额累计达8.1亿元。二是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农村承包地测绘17.86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9.8%,完成审核公示村1823个,占应确权村数的96.1%,完成合同签订59.69万份,占应确权农户数的72.8%。累计完成2803个村社的股改,占总村社数的99.4%。6.服务保障体系化。加快推进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和保险险种完善,进一步健全了农业支持保障体系。担保方面,2017年成立宁波市政策性农业贷款担保公司;保险方面,在全省率先开设气象指数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农旅融合综合保险等新险种。综上,宁波农业经济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发展内涵更加多元,支持体系有力跟进,作为国家战略,行业整体具有稳定向上的发展预期。(二)主要业务模式介绍。1.传统获客模式。即“银行+农户”的传统信贷模式,主要针对特定地区、特定职业群体,依靠传统陌拜方式实地逐户了解农户融资需求特点,通过制定个性化授信方案来实现为农户提供贷款服务。该模式的缺点是前期调查较为耗时耗力,获客及操作成本均较高,优点是该模式开办门槛较低。2.银担合作模式。即“银行+担保机构+农户”模式,通过引入担保,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和分散机制,对于撬动银行资金流入农业具有积极意义,但当前农业类担保机构发展仍较薄弱,担保覆盖面依然较小,相关业务品种有限。3.供应链金融模式。即“银行+核心企业+农户”模式,依托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经营户开展授信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优点一是可提高获客效率,二是通过核心企业掌握的上下游经营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高贷前审批和贷后管理有效性。但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水平不足,对该模式的运用造成制约。4.大数据风控模式。即“银行+大数据风控+农户”模式,针对特定消费场景,依托大数据风控理念开展的自动化风险决策审批业务。该模式的优点一是贷款金额小,风险分散;二是客户体验高,提交资料少、审批时效快。

二、实证分析

(一)建模思路。基于本行过往农村金融实践数据,采用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Regression),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横向即对不同业务模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各自变量对风险识别的影响程度以及各模式整体变量的解释性。纵向即在同一模式项下通过剔除外部大数据类变量,来分析对风险识别有效性的影响,进而推断该类数据对各业务模式提升效果以及应用差异。(二)回归建模。1.横向对比。(1)传统模式。(4)横向对比结论。通过三类模式的回归建模,对比结果可以发现,在模型拟合度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最佳,大数据模式和传统模式持平,这一结果也符合预期,即供应链金融其实是基于一般模式客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核心企业有效加强对客户历史生产经营的验证,因而预测准确率最高。而大数据金融在保证预测表现不低于一般模式的情况下,业务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好,也达到了初期尝试线上化自动风控的基本要求,也初步验证了大数据风控的有效性。2.纵向对比。在原建模基础上剔除外部大数据变量,得到模型最新预测结果分别如下:将模拟结果与包含大数据变量模拟进行对比,相关数据汇总如下表所示,可以发现剔除大数据变量对各模式的风控均有负面影响,表现在违约的预测正确率下降,模型的拟合程度下降。但同时发现不同模式存在差异,如一般模式下降幅度均最低,供应链模式次之,大数据模式最高,这也符合业务常识理解,从一般模式到供应链到大数据,是一个线下信息依赖度逐渐下降、线上信息交叉验证逐步增加的过程,因此大数据决策的比重会逐步增加。

三、结论建议

(一)主要结论。区域农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引领下,宁波地区农业产业正在加快“组织化、规模化、技术化、职业化、产权化、体系化”的发展步伐,庞大、持续的产业升级需求将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重要的发展契机。此外产业链的逐步壮大、互联网应用在农村的普及、从业人群的年轻化也为供应链、大数据等模式运用提供了更坚实土壤。另一方面也存在新型组织活力有待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产权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金融支持农业方面。一是区域现状,宁波市农业金融支持总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由于评估流转的不成熟、担保保险的不完善而导致发展不及预期;二是基于模型实证,证明供应链金融模式业务效率高于其他两类模式,大数据模式基于更精简的线上流程和不输于一般模式的风控效果,在业务综合效率上更优于一般模式;通过纵向对比,证明引入大数据风控理念对于改善业务风控效率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特定业务、特定客群线上大数据的应用还存在数据维度和客群覆盖面的制约。(二)主要建议。基于分析结论,相关建议如下:一是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发展。建议加快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明确各类产权抵押担保的条件、程序,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探索股权继承和有偿退出的范围、条件和程序,促进股权流转,完善产权权能。二是加快农户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共同推进农户信用数据的完善,以更有效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农业经济产业化推进。一方面加强产业集聚,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销售基地,强化农业全产业链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链条延伸,要从农产品初级加工延伸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开辟网店或自建电商平台,为链上农户打造供销一体内生发展体系。四是加强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完善农业信贷担保,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信贷担保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信用担保机构免征或少征营业税、加大各级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高农业担保规模,降低农企、农户的担保收费。二是完善保险险种覆盖,进一步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扩大诸如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天气指数等险种试点范围。

参考文献:

[1]周文根,章志平,王强.浙江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报告(2015)[M].

[2]曲秉春,金喜在.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税务与经济,2012(3)108-112.

[3]彭越,吴彦惠.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征信,2016(11):41-43

[4]巴曙松,侯畅,唐时达.大数据风控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2):23-26

作者:甘骏 单位:宁波通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