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1 05:13:15

赛教融合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如何促进人才质量水平的提升,充分凸显出应用型和技能型的特征,必须要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对于赛教融合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关建议,希望能够充分借助于职业技能大赛,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更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赛教融合;人才培养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其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让学生将做与学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相关的技能水平。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下,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大赛可以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参赛过程明确自身所需要具备哪些实践技能,有助于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因此,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必须要准确定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学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保证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特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1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可知高职院校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尚未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理念,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课堂氛围非常枯燥和乏味,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缺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职业教育理念严重不符。

1.2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程度较低由于教师尚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对职业院校国贸专业实施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滞后。大部分教师仍然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尚未准确意识到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因此,教师所实施的教学内容往往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实践环节较少,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锻炼和培养的机会,导致学生实践技能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例如,在教材中穿插的一些案例,这些教材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学生往往只是停留于表面层次。同时,部分教师虽然是专业出身,虽然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缺少实践经验,对于企业的外贸岗位设置以及具体工作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对于国贸实践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制约性。

1.3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对国贸专业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取得教学效果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教师对于实践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导致实践教学往往停留于表面形式。在职业院校中,教师实施实践教学主要是向学生讲述有关案例为主,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实践操作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实践操作的原理。同时,所设置的课程中,实践课程所占课时较少,与国际贸易实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缺乏系统的、完整的实训,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1.4国际贸易专业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师资结构单一通过对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师资结构进行分析,可知该校的任职教师团队主要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后就加入到教师行业中的,从未在任教专业的相关岗位上进行实习,缺乏实践经验。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增加数量与招生数量两者的增加幅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大部分教师都承担着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这就造成教师无法抽出多余时间去企业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在与对口行业企业间尚未形成合作协议,企业无法接受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所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的专职教师无法真正的达到“双师”的目标。

2基于赛教融合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时,必须要严格遵循“实用性”和“实践性”等相关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技能大赛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项重大的技能比赛之一,其是为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比赛促使学生外贸综合业务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因此,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可以该技能大赛为主要依据来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首先,准确把握大赛中所需要的课程内容,替代以往理论化、形式化的知识体系,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特征。其次,课程内容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可以组织模拟仿真训练,让学生参与到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掌握各项业务技巧,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2.2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另一项重要目的在于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例如,以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为例,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的外贸业务知识,流利的英语口语以及外贸业务员所具备的产品知识。学校可以与业界知名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在大赛准备阶段,派遣学生深入到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有关产品的知识,熟练掌握业务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在参加完一段时间的企业培训后再参加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校国贸专业与行业知名企业的沟通交流,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根据企业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随着电子商务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外贸企业对于学生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学校可以设置与网络贸易实务相关的课程,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3构建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相符的实训基地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学校应该加强国贸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第一,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在遵循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训基地建设要与行业当前发展目标和水平保持一致性。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训基地必须要重点凸显出信息化的功能。第二,在国际贸易实训基地建设时,其要与国际贸易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流程等保持有效的衔接,企业中外贸岗位所具备的实践技能以及操作技能均能够在该实训基地内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第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整体性功能,即将各项分散的实践技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技能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在开展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则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结合技能大赛的有关要求,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促进学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训练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单项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构成,可以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步骤实施训练,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2.4打造“双师型”的专业师资力量教师队伍的专业教学技能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学校可以从构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出发,聘请校外行业内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并且保证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两者的比例为1∶1。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实施:一方面,校内教师可以通过入企培训的方式来促进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从而丰富自身的实践技能,还可以与行业内专家结对来促进自身实操能力的提升,促进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水平的有效提高,从而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择外贸行业中那些富有责任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外贸专家,从而形成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团队,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5加强与国内同类职业院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开展国际贸易技能大赛,各大职业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学生均积极参与到该比赛中来。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运用该契机,加强与国内同类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交流互访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学习,相互沟通和分享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分析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和完善,促进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扩大职业教育的视野。

3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最大的作用在于,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校专业在业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的不足,推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燕.“赛教融合”,改善高职英语教学——以口语技能大赛为例[J].文教资料,2018(27).

[2]赵丽娜.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赛教融合现状及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4).

[3]张舟,黄梦婷.关于高职院校“赛教融合”的几点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

[4]解进强,付丽茹.“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7).

作者:高林枝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