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新课件历史教学中创新

时间:2022-04-22 04:25:00

怎样在新课件历史教学中创新

——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例

内容摘要: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材料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相当关键。首先要合理定位,为材料选择确定理性的目标;其次要感性的把握,通过教师自身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来寻找材料;然后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多层选择;最后还要精心删选,使得材料达到简洁、科学、有效的组合。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材料选择理性定位感性把握多效选择精心删选

国外学者认为:“教师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筛选和精简资料,对资料进行相当专业的评判,以便适用于学生,使他们能对资料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提出他们的想法时有效地运用资料。”①所以选择材料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是极为费心费时一个环节,正如选料对于成就美味相当关键一样,选材对于成就一堂好课很关键。笔者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执教了人教版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专题一第2课《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下面就结合这一课的备课过程,谈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材料选择。

一、理性定位

做任何事都应该有的放矢,为选择材料确立一个合理而准确的目标和方向是工作开始的前提。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言:“即如历史,材料无穷,若使治史者没有先决定一番意义,专一注重在方法上,专用一套方法来驾驭此无穷之材料,将使历史研究漫无止境,而亦更无意义可言。”②材料是“取之不尽”的,真正的困难是到底要找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材料才能真正解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性的定位是材料选择过程的重要步骤。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材料,无论是文字、图片、影视应有尽有,关键是太多,不知道要什么。因此,通过对本课内容完整的任务分析,明确本课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达成的目标,从而确定材料选择的基本方向和功效,在此基础上,材料才能真正为我所用,材料本身也能真正做到“尽其材”。

首先,目标定位在于新课程本身,在必修和选修的不同模块中,新课程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定位,这需要教师在备课前能够对其加以准确的把握。新课程历史教学的精神是“育人为本”,三维目标中最深层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设置选修6模块《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传承文明的责任意识。“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最原始、有力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传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护文物是每一个文明人义不容辞的权利和义务。”③俗话说:触景方能生情!选择生动的、有益于触发学生情感的材料来创设情景在本模块的材料选择中尤为关键。

其次,目标定位在于对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解读。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根据教学指导意见,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认识保护文化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体会保护世界遗产是历史与未来赋予的传承文明的重任。”④同时教学指导意见指出:“本课理论性较强,又是学好本模块其它单元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可选取本地的、生活中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的历史文明的真切感受,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⑤分析指导意见可知:本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材料的选择也自然应以此目标的达成为根本。

二、感性把握

目标定位为材料选择确定了理性的方向,但是选择材料还需要一双感性的眼睛。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只是要求学生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是要求教师达到的一个目标,而且教师必须先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只有用动情的眼睛,才能找到让学生动情的材料,而教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寻找材料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对教材及相关概念形成充分而完整的认识、寻找有价值的材料呢?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尝试多种途径去实现这个过程。

教材是理解概念的首选。初读教材,从埃及的文化遗产到中国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没有一项能在脑海中留下痕迹。再细细研读几遍,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到底是怎样一种价值?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原则该如何理解?充斥脑海的是模糊的概念和无数的不解。可见教材虽然用最典型的材料和最精练的语言来阐述,但是深度地把握相关概念还需要更广阔的视角。

网络是提供广阔视角的重要途径,往往能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热点新闻、评论、图片、视频很多:各国各地的申遗热;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两难问题;城市化建设中保护派与开发派尖锐的交锋等等。从文化遗产在网络中的热度可知,文化生活日益重要的今天,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网络呈现的资料虽然丰富多彩,但是良莠交织,让人眼花缭乱。

书籍是很好的帮手,可以系统深入去理解陌生而遥远的知识。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楼培敏主编的《世界文化遗产图典》,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浙江省文物局编著的《意匠生辉——浙江历史遗产的文化品读》,两本全彩页的图集借助精彩的图片呈现和简洁的文字解读让文化遗产的价值淡淡的浮出,读书的过程中,有一种冲动慢慢的强烈起来,本课要给学生讲解的是多么美妙的事物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红婴所著《世界遗产精神》用很生动的语言解释了文化遗产的概念,简单而言,文化遗产就是记录着特殊历史文化信息的符号,人类可以通过解读这些符号了解过去创造未来,这关系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沙龙出版的《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专家对于遗产保护中热点问题的探讨,从中可以发现隐藏在各种热点背后的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严峻,而关键问题在于公众对文化遗产的陌生和保护意识的淡薄。

除了读书外,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去了桐乡乌镇和海宁硖石,乌镇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画卷,海宁的盐腔皮影戏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以一种古老的艺术享受。在亲历现场的过程中,笔者逐渐感悟到了文化遗产它所体现的价值,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推动我去发掘、去传递这一信息,对文化遗产的情感也自然而然生成。

三、多效选择

在理性定位和感性把握过程中,教师对于本课所需材料的判读能力得到加强,下一步的任务是多选好料。按照怎样的标准去选择材料呢?新课程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情境空间,所以材料选择要从这一规律出发,用不同的砖瓦构建不同的空间,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实现情感的体验与意识的形成。

首先要选择能够清晰传达信息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对关注的主题形成初步的认知。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本课将教学目标的达成定位于以下三个载体:海宁盐腔皮影戏、北京城、中东地区古文明,通过体现这三个层面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对文化遗产普遍价值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一种保护意识。因此,能够让学生对这三个载体的价值和魅力有真切的了解和体验,对整节课最终目标的达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皮影戏不是学生所熟悉的文化遗产,以下材料从文字、视频到实物能够构筑一个有质感的欣赏和体验空间,使学生形成对盐腔皮影戏价值的认知。

材料一:《汉书•外戚传》曰:“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武帝爱其兄延年。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帝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夫人少而早卒,帝思今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帝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材料二:南湖晚报报道:2006年海宁盐腔皮影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专家第一次听到盐腔皮影戏的时候,激动的哭了!他们以为南宋时江南流行的南曲唱腔早已消失,却在盐腔皮影戏中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因为耍皮影的都是些文化水平有限的农民,言传身教的传承过程中,这个唱腔几乎没什么改变。

材料三:一段海宁盐腔皮影戏的视频——《闹龙宫》

材料四:实物皮影。

北京城是一个学生熟悉而且带有特殊情感的载体,通过故事、视频和文字构筑一个回味和体验的空间,使学生形成对北京城价值的认知。

材料一:一段央视制作《故宫》的视频片断——肇建北京城。

材料二:《百家讲坛》中一个关于的北京城建筑的故事:

“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是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中国官员出于礼仪,带他从外城沿着御道去晋见皇帝。这位使节进入北京外城,左右都是灰瓦灰墙纵横交错的胡同和不怎么高大的四合院。当他穿过第一道城门大清门的时候,眼前忽然是另一片景色,高大的红色城墙,金色的琉璃瓦,白色的华表,白色的金水桥,远远望见的是天安门。穿过天安门,远远的望见两边的钟楼鼓楼,已经开始钟鼓齐鸣,中间是北京最高的城门午门,当你越走近午门,人显的越渺小,这时使节的心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了。穿过午门,终于进入紫禁城,前面是通往太和殿的最后一道门太和门,穿过太和门之后,高高坐落在三层白色石阶上的太和殿呈现在眼前,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材料三:丹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罗斯穆森在《城镇与建筑》一书赞叹:“整个北京城匀称而明朗,是世界的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建筑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建筑学家贝肯在《城市建设》一书中赞叹: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整个城市深深浸沉在仪礼规范和宗教仪式之中。它的设计是如此之杰出,这就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其次要选择能够和学生的已有认知形成剧烈冲突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中,鲜明有力地突出文化遗产现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去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形成保护意识很关键。惊人的数据、爆炸性的视频、感性的文字在表现冲突和强化感染方面较为有效,以下材料能够构筑一个让人惊心动魄、感慨万千的体验空间,激发学生的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产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材料一:“海宁民间皮影老艺人仅存8人,懂得传统唱腔的仅2人,均将至70岁高龄。”

材料二:“1957年,47座城门城楼、箭楼和角楼被拆除,如今仅有3座残存。”“在北京城墙被拆除的前一天晚上,梁思成绕着北京城墙走了一夜,哭了一夜。”

材料三:“2007年5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游客近11.48万人次,超过最大容量2.3倍。建国初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统计只剩下3900条左右,近一两年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30万座左右,目前仅剩约10几万座。被政府列入重点保名册的院子,只有几百个。”

材料四:关于两座巴比伦门的故事:“有100座城门,号称百门之城,但是保留下来的只有一座,就是巴比伦门。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德国侵略者来到巴比伦遗址,把这座城门硬生生的切割成一块一块,然后运回德国重新粘合起来,这座巴比伦门现在就矗立在德国柏林博物馆。后来伊拉克人无奈之下,只能在原址上一模一样造了一座。”

材料五:“2003年4月,美军5分钟的轰炸,埋藏在伊拉克地下5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被摧毁。随着美军攻入巴格达之后,仅在48小时内,一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就被洗劫一空,至少有170000件藏品被盗。”。

材料六:巴米扬大佛被炸的视频。

最后还要选择理性而富有深度的材料,通过厚重的信息让思维冲突后的学生获得认知的升华。因为形成初步认知和思维冲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理性的牵引与总结,学生所获得的体验容易混乱无序,所以理性的材料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最后的阶梯”作用。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中,当学生完成对文化遗产价值和问题的了解和体验后,给予理性的点拨让其感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这个感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

材料一:这是一种失去记忆的痛。——梁从诫

材料二: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托克维尔

四、精心删选

材料已经相当充足,新的问题又随之显现:每一段材料都是自己寻觅到的珍珠,但是这么多的珍珠是一堂课无法承载的,甚至会让学生眼花缭乱,适得其反,相信很多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瓶颈。因此,为了更有效、而又能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实现目标的达成,必须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一次忍痛割爱。当然,更重要的是放弃哪颗珍珠?留下的珍珠是否是最光彩夺目的?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完成这一过程。

第一:根据材料的简洁性来组合。在构筑教学情境的过程中,简洁的材料组合能够减少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的阅读量,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思考、形成认识;简洁的材料组合还能避免节外生枝,不至于削弱要表达的主题。例如关于盐腔皮影戏,材料一、二、三、四都为了让学生了解皮影并体验其价值,在设计中最后舍弃了材料一有关皮影的传说,虽然这段材料能够让学生对于皮影的历史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突出盐腔皮影价值的主题作用不大,反而显得累赘,其它材料已经足够能表达出盐腔皮影的价值。

第二:根据材料的有效性去衡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完成体验的材料就是有效的。例如关于北京城,材料一、二、三都是用于突出北京城的价值与魅力,最后仅选择材料二外交使节为北京城魅力折服的那个故事。材料一这段视频虽然表现力强,能够迅速占据学生的思维,但正是因为它能直接占据思维,反而由于影像角度的有限而局限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自由地去体会北京城的宏伟气势与文化底蕴;材料三罗斯穆森和贝肯对北京城的赞叹能够提供不同的声音,但是文字过于生硬,又为结论性评价,当这样的文字呈现时,就是强行的把北京的魅力灌输给学生;材料二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能带领学生和这位外交使节一起穿过北京的一道一道城门,最后被北京城的建筑艺术和深厚底蕴所震撼,让学生通过无限的想象体验北京的魅力。大刀阔斧地删减后,充分发挥一段材料的作用就能完成体验北京城价值的环节。

第三:根据材料的科学性去判断。材料传达的信息是否正确,关系着学生能否得出科学的认识。例如关于颇受关注的中东地区文化遗产,伊拉克战争破坏古文明和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这两个例子都是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典型例子,而且给人的冲击力特别强,但是把这两段材料呈现给学生,很容易引导他们形成这样的认识:伊拉克战争和塔利班政权应该绝对被否定。事实上很多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到底该如何判断,还需要时间去不断证明,人们对历史和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我们选择材料不但要考虑突出主题,还要考虑会不会产生其他不一定科学的认识。所以在设计中东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这一环节时,只留下两座巴比伦门的故事,而充分运用这个故事,已经足够让学生体会战乱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同时能理解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两个概念。

删减的过程虽然有些痛苦,许多自己觉得很不错、甚至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材料,最终又不得不放弃,但是删减材料对整个备课过程具有重要的灵魂作用。首先删减材料是合理调配课堂时空的需要,也是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手段运用的需要。其次删减材料的过程更是对所选材料进行再分析、再解读的过程,而正是在对所列材料进行重新解读、删减的过程,才使材料最大限度实现了其在课堂中的价值,教师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教学环节的有机组合和对教学目标任务的深层反思,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价值。

材料选择虽然只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从定位、把握、选择到筛选极大地考验着教师对材料的判读和选择能力,而提升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用心去发现材料,用心去精选材料,让材料感动自己,再通过这些材料把感动传达给学生。新课程就是“心”课程,当你用真诚的心去准备和对待这个人与人交流的过程,就可以产生共鸣,让新课程历史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参考文献:

①唐纳德•汤普森:《理解历史:程序与内容》,载阿拉里克•迪金森等编:《学习历史》,转载于《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序,第1页,三联书店,2005年3月。

③《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聂幼犁教授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实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

④《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教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教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