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管理会计框架设计

时间:2022-01-29 10:35:39

“互联网+”企业管理会计框架设计

【摘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开始由消费领域向生产制造领域延伸发展,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支持决策活动,也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进。借鉴已成熟的财务会计框架设计机制,结合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其自身的特点,设计了在“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的框架,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会计框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展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样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2014年11月,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提出了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生态。他希望这种生态战略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战略。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7月4日经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互联网+”已提升至国家宏观战略层面,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计算机新兴技术的深入发展,势必会使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因此,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必然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传统管理会计新挑战

2015年5月8日,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2015“无边界”管理会计创新论坛,公司助理总裁付建华在谈及“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时指出,以往传统行业企业三到五年作一次改革,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每半年就要作一次企业战略、创新业务、组织架构和资本运作的重新梳理,这种变化背后需要财务部门尽快完成变革,并指出,企业的财务总监、CFO亟需把握共享服务、管理会计、战略服务、金融投资四个抓手,使财务管理部门职能由基础财务向业务财务和战略财务转型,同时也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变。中国CFO发展中心于2015年5月22日举办“2015年第三届中国管理会计高峰论坛暨中国10大资本营运TOPCFO颁奖盛典活动”,华诚科信董事长许艳涛介绍了如何运用大数据实现企业的互联网管理。他指出为与整个管理模式的不断精细化要求和深入化要求相匹配,财务人员要更多地参与商业模式的设计,参与公司整个经营过程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人员要支撑战略的落地,支撑模式的转换,支撑商业模式的创新;财务人员要依据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是财务的精华所在,即面向管理者提供各种决策支持信息。传统管理会计以成本会计为重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管理会计理论方法的弊端日趋显著。将“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技术应用于管理会计活动,为提高决策的效率性服务是管理会计的全新使命。因此,设计新时代的管理会计框架来指导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务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会计框架

财务会计的框架已趋于成熟完善,本文借鉴财务会计的框架,兼顾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同时考虑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以及目前我国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宏观环境,设计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会计框架。

(一)管理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细化、持续经营、变动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为主

1.会计主体细化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较财务会计而言更为细化。以集团公司为例,管理会计主体不仅包括整个集团公司、子公司等法律主体,还要在其条件下更为细分,包括分公司、部门、项目组等等,这样便于对企业各环节的经营情况进行系统的规划决策和成本节支,寻找价值创造空间。本文认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中划分阿米巴经营业务单位的方法对我国管理会计主体划分有借鉴意义。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同样作为管理会计的假设条件,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持续的经营,获取竞争地位,赢得乐观的利润空间。并且,企业只有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才可以利用历史数据进行管理会计活动的纵向分析,为企业的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3.变动会计分期对于会计分期来说,同财务会计有所不同,不只是按公历时间划分为会计年度和中期,管理会计的分期应随着经营的需要而变动。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性较强,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企业间的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相应的就要适时进行SWOT分析,以尽可能小的时间单位进行管理动态分析,为管理会计的目标服务。以“即时性”作为管理会计决策活动期间的终极划分目标,把管理会计活动的分期尽可能细化,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特定时间段的决策支持活动。4.货币计量为主基于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服务的,必须分析财务数据同时融入非财务数据。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以货币计量为假设条件,根据业务单位的经营情况提供管理会计的决策分析报告。同时需要提供公司目标的实现情况,即财务目标中市场占有率、收益增长率、满意的投资回报率、成本控制情况、良好的资金流、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等信息。

(二)逻辑基础:立足于“环境—战略—行为—过程—结果—模型预测”的一体化

胡玉明(2011)指出,管理会计以企业的财务数据为导向,而单独的数据“结果”无法反映造成结果的原因。只有立足于“环境—战略—行为—过程—结果”一体化的逻辑基础,才能真正了解企业创造价值的动因或绩效动因,从而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若企业仅以单纯的结果为导向,可能导致企业“急功近利”、“短视行为”,扼杀企业的自主创新,从而危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管理会计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更高层次的财务数据分析技术,也为管理会计活动中结果导向的数据进行经验模型的预测分析提供了保障。同时,根据现代战略管理的观点,战略具有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的属性。可见,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瞬息万变,企业需要以环境变化为导向,并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数据信息,适时进行模型分析预测,进而预期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因此,本文提出了“环境—战略—行为—过程—结果—模型预测”的逻辑基础。这样,企业才能在正确战略的引导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整个经济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管理会计的目标:实现EVA最大化

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以此为标准对企业价值进行的评估,在国内已经受到国资委和经济界专家的高度重视,并将其逐步推广。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企业间合资、收购、兼并、企业重组等以及企业自身的扩张或收缩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活动也无不涉及企业价值评估。因此,企业以实现EVA最大化为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这与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扩张战略是相吻合的。同时,为克服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标带来的弊端,在确定企业管理者报酬时,还应该把市场份额、单位产品成本、研发项目投资等企业价值驱动因素考虑在内。此外,EVA系统本身对非财务信息重视不够,不能提供像产品、员工、客户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信息。为克服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对EVA指标的分解和敏感性分析,找出对EVA影响较大的指标,融合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将关键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EVA这一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企业各个方面及层次的因果链,从而与传统的平衡计分卡模式相结合,构成一种新型的“平衡计分卡”。在该模式中,EVA被置于综合计分卡的顶端,处于平衡计分中因果链的最终环节,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优势都是为实现EVA增长的总目标服务。

(四)方法体系的构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模型分析

目前,在主流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或财务软件中,无论是ERP系统、SAP系统,还是金蝶、用友,均没有针对管理会计设计独立的系统,而是将其融入分散在其他各子系统中。本文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设计独立的管理会计系统大有必要。在设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时,根据公司的历史经营数据及财务人员的经验,设计管理会计模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多种备选方案,以实现管理会计的预测性、提前性功能。本文认为,要使管理会计的决策作用得到提升,需要在现有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下,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做到以下重点改进:1.数据统一性实现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安卓系统等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间的沟通,保持数据统一口径,这是真正发挥管理会计功能和数据分析实现的基础。其中包括基础代码库、内部数据的管理,多个系统的单一用户和统一用户的交换问题。2.信息的猎取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和其他一些系统,数据可能是数字化、文本化、图片化等形式,以此为数据基础产生管理会计角度的数据,并实现数据模型的设计、数据的展现、数据的清洗。3.模型的数据基础必须基于对整个业务和运营非常熟悉的机制,财务人员才能进行分析。管理会计所需要的数据不仅来自于财务系统,还涉及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因此必须做好系统间数据的流转和衔接。财务人员必须从做事后的合同报告进入到前端去,进入到基础数据的管理中,进入到业务执行过程中,进入到整个业务分析过程中,从而实现后端管理会计模型的设计。

(五)技术手段: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依托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所有企业在该环境中均面临着企业转型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贯彻该新型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将目前主流的网络技术方法应用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决策活动的重要支撑,其改革创新也是大势所趋。管理会计活动的改进需要对管理会计系统更新设计,这就离不开这四种技术的支撑。方法应用中数据的获取、模型的建立及提供决策服务的过程,同样需要借助于这四种新型技术的支撑。1.物联网技术与管理会计物联网技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GPS卫星定位等相对成熟的技术感知、采集、测量物体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短距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网络实现物体信息的和共享;通过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物体信息,针对具体应用提出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决策和控制智能。目前RFID技术正在为供应链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以识别距离远、快速、不易损坏、容量大等条码无法比拟的优势,简化繁琐的工作流程,有效改善供应链效率的透明度。托盘是供应链中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货物单元,它已经广泛用于生产、仓储、物流、零售等各个供应链环节。因此,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适时监控企业仓储存货的状况,为管理会计活动的材料采购需求量、产成品合格率、产品销售率等适时计算提供了可能,增加了管理会计活动的适时效率。2.云计算与管理会计云计算是一个提供便捷的通过网络访问的IT资源共享池。它可以采取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IT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服务),这些资源能够快速部署,并只需要很少的管理工作或很少与服务供应商交互。云服务即FRIENDSOFACCOUNTING实现“即取即用”的服务,这又与管理会计的会计变动分期、实现适时决策需要相吻合。云计算特点包括:(1)按需即取:消费者可以随时按需使用各类云服务,快速交付,并且通过自助的方式,不需要供应商人工参与。(2)随时扩展:通过虚拟化技术,云服务供应商提供规模较大的资源池,服务资源可按需随时进行扩展和收缩。(3)按使用付费:区别于传统硬件购置的方式,云计算采用按使用付费的模式,让企业IT从资本投资转变为更灵活的运营费用。因此,企业可以借助于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个性化数据服务,购买对于企业管理会计活动有用的信息,例如行业发展数据、企业产品占有率等,进而为管理会计活动的模型设计提供支持。比如:对于大型的集团公司,可以通过云计算的联动与有效利用,经由后台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整合处理,使得诸如资金上缴下拨、投资集分权、消费基金的控制与放开等管理更加完善;还可建立在线的预算沟通平台,使得全面预算系统的应用更加具有目的性、时效性和实用性。3.大数据与管理会计大量数据源的出现导致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具有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大数据的4V特征)。企业用以分析的数据越全面,分析的结果就越接近于真实。大数据分析意味着企业能够从这些数据中获取新的洞察力,并将其与已知业务的各个细节相融合。大数据将被设计用于在成本可承受的条件下,通过非常快速的采集、发现和分析,从大量化、多类别的数据中提取价值。通过大数据来设计管理会计活动的模型,与抽样调查相比,大大降低了偶然性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基于大数据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精细化,使得管理会计的各种工具,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管理会计报告等,在商业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移动互联网与管理会计要实现“即取即用”,云应用就必须兼容大多数的终端,特别是移动互联终端。移动互联网和云应用其实是相互依存的“孪生姐妹”,两者共同使得移动办公成为现实。因此,任何一款管理会计方面的“云应用”都应该是面向移动互联网开发的。比如元年诺亚舟最近推出的“云快报”正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的、支持移动终端、最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费用和报销系统。

(六)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同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类似,“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同样提出八大信息质量要求,即: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为了突出管理会计为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发展规划服务的职能,以应对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必须将“及时性”作为首要的质量要求。同时,“互联网+”时代的相关性被赋予新的含义,即应用大数据技术,适当舍弃其数据的精确性,分析传统管理会计忽视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其他的信息质量要求同财务会计相似。

(七)实现途径: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完成管理会计工作由附属职能向核心职能的转变。因此,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改革,财务部门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业务经营状况预测,进行业务计划预算,出具财务分析报表,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成为业务部门的伙伴;同时,财务部门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把财务、非财务信息都抓到管理会计系统中来,加工形成满足企业各类经营决策的报告。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中,能够胜任“管理会计”工作的人才相对缺乏。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单位财务转型,我国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建设应着力提高传统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促进会计人员的能力向参与战略决策、融入管理方面转型。在“互联网+”时代,为适应发展要求,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职业素养:(1)具备专业财务会计相关知识储备;(2)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内外部价值链活动;(3)了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应用;(4)具备支持企业决策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四、结束语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新挑战的分析,结合企业管理会计目前发展状况,借鉴财务会计的框架,从基本假设、逻辑基础、管理会计的目标、方法体系的构建、技术手段、信息质量要求、实现途径七个方面构建了“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的新框架,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张咏梅 于英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玉明.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基本构想与预期突破[J].财会通讯,2011(10):6-10.

[2]刘颖,林继锋.试论我国政府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1(19):29-31.

[3]张继德,王霞.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0):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