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书法教育中的三生教育

时间:2022-03-27 05:53:00

剖析书法教育中的三生教育

一、引言

书法教育中,不论是笔法、结构、章法,还是书法作品所承载的文字内容,皆是陶冶学生性情、教育学生立身做事的好素材。举例比比皆是,如点画,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若要学好书法,就要从这一点一画开始,认真刻苦,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这犹如人生不但要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更要认准这个目标,从这个基点开始,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再如,练字前后笔墨纸砚的整理、摆放及保护,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耐心和习惯,并教育学生懂得做事条理分明、善始善终的道理。学书中的临帖要做到眼勤、手勤和脑勤。临帖要求学生像读书一样去“读帖”,所临的字要如帖上的字,形神兼备。通过长期的临帖,学生不仅可自主观察和思考,动手能力也将大大提高。还有,就练习的字体,楷书练“端庄规矩”,行书练“随意洒脱”,隶书练“朴拙敦厚”,篆书练“方圆婉通”,草书练“简约豪迈”,不同字体犹如人的不同的性格和修养,演绎不同的人生风采。学书最终要达到的高度是恰到好处、自然而然,这个“自然而然”就是书写的随意而为、心性挥洒、落笔生风、一挥而就、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的艺术境界;这个“自然而然”就是人生中人伦化、情感化、理智化的可观、可游、可居、可感、可思的生命境界及潇洒妙绝、翰逸神飞的人生哲学。[1]

二、书法对学生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意义

(一)书法深厚的文化精神与独特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学生“正心”和“明德”。“正心”、“明德”是做人处世、立身成才之道。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的育人功能,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使学生“正心”、“明德”,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民魂国粹,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艺术奇葩。从甲骨文、钟鼎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每种字体的出现都伴随着一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民族的灵性、智慧和创新精神无时不在滋润着书法这朵常开常艳的艺术奇葩。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能进步!”进行书法教育,正是要使学生从中感受和认知民族的精神与魂魄,引导他们了解、认识和热爱祖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历代书法家皆为人品高尚之士,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毫不掩饰地流露在字里行间,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怀有对国家和民族忠贞不二的情感,其书法因而也显现出笔势雄浑、体态宽博、质朴敦厚的强烈风格;柳公权主张“心正笔正、人正书正”,是位风骨凛然的君子,在书品上具有“铁骨铮铮”的独特风格,高尚的人品与高超的书品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与之相反,北宋四大家“苏黄米蔡”之一的“蔡”原为“蔡京”,但因其人品低劣,为后世所唾弃,被置换为“蔡襄”。可见,中国书法在“人品与书品”问题上不仅注重“书品”,更注重“人品”。历代书法先贤教育、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才修到“心正”和“德性光明”的境界。很多学生在了解各大书法家生平及学习其作品时都为之倾倒和震撼,他们不但从中认识、了解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做人,从而起到“正心”和“明德”的作用。

(二)书法独特的结构与丰富的笔法,有利于启发学生智力和思维。书法独特的结构,丰富的笔法体现出丰富的哲学思想。通过书法教育,提高学生注意力,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探索新知识,从而使学生丰富自己的人生。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所著的《书谱》,通篇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就书法结构的学习过程,他这样概括:“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对书法结构,他说:“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虽只八个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书法结构和谐与变化,法则与创新的关系。笔法中的中侧、方圆、转折、藏露、逆顺、提按、聚散、收放、往复、轻重、强弱、连断、曲直、粗细;结体中的主从、疏密、松紧、避就、覆载、向背、斜正大小、长短、呼应;墨法中的浓淡、枯涩;审美中的刚柔、巧拙、疾徐、筋骨、违和;章法中的黑白、虚实、动静等,在复杂多变中形成多样化和艺术的整体统一,使对立双方辉映成趣,相得益彰。汉字多数形近,或同部首,写好一个字便可发散理解一类字,触类旁通,以一当十,学会思辩,把握特征,明了异同,培养学生的对比鉴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分类、抓重点的学习方法。

(三)书法的“健身”与“养心”功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身心健康是生存之本,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前提,是拥有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学书便可陶冶情操,怡悦身心,强身健体。古人对习书的姿势特别讲究,要求头正、身直、臂曲、足安。在练习时,不管是写小字还是写大字,使人的指、腕、肘、肩、臂都随笔画书写而有节奏地运动,身体许多器官也相应地得到了锻炼。习书时虽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的运动量,其实却如演练八卦和太极一样,寓动于静,刚柔相济。人们常说书法是一种地道的“气功”,书写时,可调理经络,匀畅呼吸,最后达到心手相应,益于健康。习书除健身外,更为重要的是使人的心理得到更健康的调节和成长。书法作品是书者情感意志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其内涵是丰富的。无论是哪一位书法家的作品,都体现了他本人的个性品质、创作意念和思想情感。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看那即兴而赋的优美散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读后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而那潇洒飘逸、酣畅淋漓的行书字体,更是书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又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他的侄子而书写的,祭文令人觉得悲惨和伤感,书法墨迹更使人感到悲痛至极,看得出他在书写祭文时是心灵的尽情宣泄。无论是王右军的闲适飘逸的浪漫情怀,还是颜鲁公的痛彻心扉的家国之恨,他们以书法为情感的寄托,对他们的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都极为有益。

(四)书法家坚强的意志与勤学苦练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研究任何学问都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勤学苦练是通向成功的正道。学书无捷径,只有从点画学起,由笔画到结构再到章法,多临摹创作,广取博收,拓宽视野,记于心,熟于手,才能达到心手相应,我手写我心的境界。书法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精神,历代书法家无不付出艰辛的努力。如东汉“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2]唐智永,“登楼练字四十年不下”;[3]唐欧阳询,“尝与世南同行,见索靖所书碑,去数步后,复返而观之,往来数四,乃布席而宿其傍,三宿始去”。[2]书法家刻苦学书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教育的上佳素材。通过了解书法家刻苦学书的故事,学生可从中理解只有苦学善学、天天向上、持之以恒,才能逐渐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五)书法的审美特质与独特内涵,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美的人,生活会平添更多的情趣和快乐,生命也才更富有意义。中国书法寓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具有超凡的审美特质。在意境、造型、风格、笔法、墨法等方面,书法都有其独特的美。意境上,有意象美、飘逸美、清秀美、朴茂美、萧散美、柔韧美等;造型上,有点画线条力度美,结体布局章法美等;风格上,有王羲之的俊秀洒脱美,颜真卿的粗犷浑厚美,柳公权的气刚骨硬美,金农的古朴方整美;笔法上,如中锋用笔可做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方笔可做到作品“棱角森挺”、“用笔如刀”、“斩钉截铁”、“痛快淋漓”;墨法上,墨分五彩,墨韵之妙,意趣盎然。通过学习不同风格流派的书法,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是流动的线条,书法是凝固的旋律。在书写训练中,结合教育教学手段,使古典音乐与书法艺术相融合,使学生在书写时受到艺术的熏陶和艺术感染。这种艺术上的感情交融,使学生在心态、性情、认知、意趣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熏陶。在开设书法欣赏课时,可逐步启发学生用辩证法观点去认识问题。如用笔的起与收、粗与细、曲与直,结构的平正与奇崛,章法的疏与密,墨色的浓与淡,线条的柔与刚、收与放,书家的个性差异与作品的个性差异等等。如能真正体会到书家作品的这些绝妙处,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就会得到相应提高,也为他本人的书法创作奠定了审美基础。

(六)历代书法家师古不泥与其书法风格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创新,书法才有生命力,书法的传承才会得到延续,书法家的艺术生命力也才会永葆青春。书法这门极具个性化的艺术,不仅能够练就学生的艺术技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变革与保守不断斗争的历史。学习书法也是一个不断求变、创新的过程。凡有成就有作为的书法家,都是既善于继承传统,又不甘当“书奴”,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从而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成为独特风格的开拓者。这些书法大家也最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成为中国史上法书的代表人物。如东晋王羲之,学习张芝而又博采众长,兼撮众法,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艺术高度,被称为“书圣”,并在张芝后完成了章草至今草的嬗变,使草书再展新姿;其子王献之继父遗风,又不死守家法,创草书“一笔书”,将今草再推进一步;唐颜真卿被公认为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后的第二座高峰,他一扫书坛矫揉造作习气,开宗立派,开创一代“宽绰丰满”、“茂密端庄”的颜体书风,成为划时代的书法大家;柳公权吸取欧阳询和颜真卿楷书的长处,创造了“柳体”书法;学习王羲之和怀素等,自成一体,成为一代书法骄子。书法技法没有固定模式,艺术风格也没有严格的宗派之分,个人创造发挥的空间非常广阔。就临摹而言,就有读帖、临帖、背帖、入帖、出帖、形临、意临、创临等许多讲究。在用笔、结体、章法上有巨大的创作空间,书法风格异彩纷呈,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学生练习书法,可从纷呈的书风中领悟创新的精髓。

(七)书法源于生活与师法自然的法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之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艺术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书法艺术要得到从写字的“技”到书法的“艺”的提升和转变,寄物于书,师法自然尤为重要。如书家王羲之、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都是善于向生活学习的人,王羲之从鹅找食物的姿势中学到了书法用笔要八面出锋;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联想到书法中的气势;怀素观夏云变化而参悟出书法的变化;颜真卿从屋漏雨痕领悟出书法要中锋用笔,黄庭坚观船荡桨而悟得书法疾涩遒健之势。通过这些例子,可教育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善于向生活学习,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凡是生活的细节,皆是艺术的营养;凡是艺术的细节,皆是作品的灵魂。”[1]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间,殊衄挫于毫芒。”(《书谱》)只有注重生活细节的人,他的艺术作品才会“尽精微”而“显博大”。作品只有加入真实的生活细节,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生活是一本无字之书,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无法从哪一页读起,但一旦成为生活的有心之人,善于把握生活的细节,用生活的细节感悟书法,我们的生活就会如同书法中的“五彩墨色”一般,五彩缤纷,斑斓无比,其乐无穷,喜不胜收。诸如在打篮球时攻与守的关系,正如书法中章法布局的黑与白的关系;音乐中轻重快慢的节奏,正如书法中用笔提按徐疾的节奏和书法线条粗细浓淡枯润的变化;武术中拳路的来回动作,正如书法中基本点画书写要藏锋起笔,回锋收笔;车来往时相互不碰撞的关系,正如书法结构中穿插和迎让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书是通过观察生活细节而又感悟于生活细节的具体实例。

(八)书法幽雅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字外之功”。“书到深处是文化,书到极致靠修养。”精神品行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即“字外功”比起技巧的学习,显得更重要和不可替代。书法技巧通过磨练是可以精益求精的,而心灵的丰富程度是无穷无尽的,书家如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博的文化素养,书法便上不去。纵观历史上的书法家无不都是诗人、文学家。如李斯,在中国书法家史上被公认为第一位书法家,他是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李斯即“秦罢不合秦文者,于是天下行之”,从文字上统一入手,谋政治上的统一。他亲自以周代史籀所创始的大篆为依据,“删其冗繁,取其合宜”,在简化大篆的过程中,创造了小篆。如蔡邕,在书法上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是东汉的文学家。创“飞白”书,其论书著有《九势》传世。又善辞,有《述行赋》,等传世。如苏轼,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又是文学家。苏轼书法得到很高的评价,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如《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境下,有感而发,痛快淋漓,一气呵成。再如中国人民的领袖,不但是书法家,还是诗人。的草书,气势豪放,独树一帜,世人尊之为“毛体”。接受了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其书法那种豪迈奔放的博大气势与其诗词那种高远飘逸的艺术境界交相辉映,波澜壮阔,惊天动地。至于其他的书法家,如王羲之、欧阳询、诸遂良、颜真卿、黄庭坚、米芾、祝允明、文征明、傅山、郑燮、何绍基、郭沫若等,他们无一不是文人。他们在书法上有较高造诣,“胸罗万象,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倘若失去“文人”这一最起码的条件,要追寻书法艺术的妙谛,几乎不可能。通过这些,可教育学生,学习书法,要在书法上有所成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人文修养,先成为“文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大家”。

三、结语

书法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认知、体验、感悟、收获生命、生存、生活的道理,丰富心灵世界,美化精神家园,提升人生境界。寓教于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法教育将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美好人生的窗口,使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