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06-15 09:45:38

人工智能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本文结合人工智能发展对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提出高校应从会计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定位、学科结构、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变革,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各个层次新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效率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引入,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呈现势不可当的趋势,不仅对市场内企业生产单位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同时也对一些基础产业造成了影响。以传统会计工作岗位为例,早期会计人员统计通常采用计算机,配合纸笔记录,但由于人工智能的引入,会计人员数据统计工作可由人工机器人代替。正因如此,企业内会计部门内部分岗位工作人员被裁员,大量的人工操作被机器人替代[1]。但会计岗位属于一个企业内的核心工作岗位,不仅关乎到企业在市场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企业人员绩效管理的核心,因此在岗位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处理与项目相关的财务问题,同时也需要关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问题。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需求,教育产业也应同步发生变革,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能掌握市场发展的前沿方向[2]。因此,本文将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开展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通过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率,改变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

1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出现的最显著的问题便是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过于迅速导致的。企业传统的会计人员工作内容被机器替代,专项型人才不再是市场所需要的[3]。尽管市场如此发展,但在对高校进行调研时仍发现,高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足,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这种现象导致所有高校向社会输出的人才类型是一致的。高校在开设会计专业人才教学时,尚未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就业与择业问题,因此高校面向学生的课程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部分高校在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理论知识课程的占比高于实践知识课程的占比,高校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存在显著的问题。上述提出的教学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与职业综合素质存在显著性的不足。除上述提出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显著性问题是我们尚未考虑到的。例如,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略显不足;教育资源质量较差、教学过程受到外界相关因素的影响较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无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降低了社会对于高校教学的认可度。

2人工智能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智能化技术在会计专业的引入,使市场对于基础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降低,会计工作岗位中一些数据统计、数据核算、数据接收、发送等常规性工作内容被机器代替。但与此同时,市场对于高素质核心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增多,并催生了大量的新型人才,如会计岗位代码编程人才、人机交互人才、计算机维修人才等,因此在新时期社会不仅要求会计人才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框架,同时也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适应社会能力。同时,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智能化市场对于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由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工作更加侧重于对数据的处理,但此过程中却缺少了对相关资源数据的管理与市场成本和风险的分析。因此,高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调整改革工作侧重点,对企业发展进行决策性分析,从而实现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策略

3.1人工智能背景下更新会计课程教学方法

合理的应用教学方法是创新人才培养最直接的途径,因此结合企业会计部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更新传统教学方法。例如,高校在对学生讲授财务分析课程内容时,可借鉴市场内某个企业的项目财务报表,使用XBRL数据统计工具,对企业的财务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项目是否规避市场风险、是否为最高利润项目等,这一过程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智能化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计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企业的发展模式,使用VBSE软件,构建校内虚拟工作环境。例如,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自主完成审计单及财务工作报表的制作等,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模拟性实践岗位。总之,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或是实践教学内容,均应满足多样性与真实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应增设师生互动环节,将传统的“教师操作”转变为“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从而提升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主动性。

3.2基于网络技术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可根据教学进展适当减缩课程中公共知识与通识性内容,将导向性教学内容放置在课本教材的第一个章节,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掌握在校学习的所有任务,并制定不同章节的不同教育手段。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将具有相同趋向的教学内容合并为一个单元性章节,从根本上展现出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并将每个章节中综合性教学内容放置于总结工作环节中,从而完成传统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在完成上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高校应持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例如,在会计学原理、会计报表制作、项目账单管理、税率税法计算、风险项目审计等章节中,均应增设相关的案例教学内容。并使用网络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时效性进行评估,从而确保教学资源的高质量建设。此外,在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将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与校内其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进行交互融合。例如,融合会计课程与管理学课程,使学生具备对会计财务资源的管理能力;融合会计课程与计算机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完成会计报表统计等相关工作。总之,创新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能保持学生学习与市场发展相同的趋向性,同时也可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为学生走向岗位打下基础。

3.3引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策略

为了满足市场教育教学政策的变化需求,在上述提出的相关教学指导建议基础上,引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策略。例如,从企业在市场的发展角度分析,应密切关注企业招聘人才的方向,将金融项目审计课程与会计理论课程融合,培养综合型管理人才;从经济跨界发展角度分析,高校应遵循统计学教学原理,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从市场实践型人才角度分析,可将财务报表制作与账单管理课程融合,增设金融市场典型代表教学案例,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将人才培养的视角立足于全球视野,遵循国际金融产业建设原则,输出国际化人才。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在教学相关工作的安排中,可将“企业师傅”引入学校,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设学生与企业的互动环节,由企业人员参与高校教学指导工作,并将注册会计师证、ACCA证书等考取过程,一并列入高校教学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此外,在进行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应遵循金融市场变化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入泛在学习模式开展学习工作。例如,在课堂上,由教师收集并整理金融行业的真实项目,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学生根据统计报表分析市场潜在经济风险;在课下时间中,教师可根据课本教学安排,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完成会计项目审计等相关工作。并根据企业为高校提供的教学建议,为学生安排课下实习工作岗位,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总之,完善民办高校内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后期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应严格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市场、企业、经济为客体”的教学理念,共同商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案。

4结束语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体现了我国技术发展的进步,同时也表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正逐步走向一个新的时代。因此,本文结合这一时代背景的特点,开展了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型处理,时刻关注市场会计单位的发展动向。以此为核心与改革方向,调整教学工作内容,使教学工作保持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相同趋向。实现传统单项能力较强的会计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换,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优质人才,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高校教学工作的求真务实。

参考文献:

[1]徐勤,雷星晖,施骞,等.人工智能背景下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教育评论,2019(06):78-82+103.

[2]王晰巍,李玥琪,刘宇桐,等.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国外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5-14.

[3]黄蓓蓓.改革与创新: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2):122-128.

作者:陈兆熙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