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时间:2022-07-28 11:10:36

基于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要: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战实训内容,新疆警察学院开设的《人际沟通与群众工作》课程已经形成了以公安专业特色和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实现培养职业道德、树立法制观念、评判执法能力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但从课程改革的成效看,在实战化课程体系建设中依然存在知识体系构架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关联度不够紧密、学习成果的延续性难以体现,课程讲授、考核时间较集中,学生消化、巩固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科学地对公安专业课程及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增强课程设置的延续性、关联性,改变集中授课、考核方式,努力构建“教、学、练、战、训”的实战化教学模式,为积极推进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推进课程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解决警察院校人才培养与公安工作需求相脱节的供需矛盾,使该门课程的讲授能够更加贴近实战,更加符合“教、学、练、战、训”一体化的实战化教学理念,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与同行商榷。

一、目前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知识体系的构架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以《人际沟通与群众工作》课程在我院治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进程中的教学学期分配、课时分配为例。学生在进行群众工作法的实战实训练习时,因为没有前期学习的积淀,又不清楚相关业务知识和基础工作的具体操作规程,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也不深,所以在课程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就表现出无所适从,在规定的时间里,尤其是在处置邻里纠纷或者一般治安案(事)件时,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必要的处置方式,更不要说合乎法律规范地去履行工作程序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拖延了教学进度,也使得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公安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难以展现出来。这种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的前后逻辑顺序颠倒,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地学习,也不利于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在具体实战实训操作中不仅影响教学进度,同时学生也会出现遇到问题无所适从、处置判断错误的不良结果。(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关联度不够紧密,学习成果的延续性难以体现。同样以治安专业课程设置为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学生在开设此课程时,除《派出所工作与社区警务》《群体性事件处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认定与处罚》等科目课程与其在内容上有连贯性和相关性外,其他课程基本上不涉及群众工作的相关内容。从课程设置学期来看,《派出所工作与社区警务》与《人际沟通与群众工作》两门在内容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均开设在第3学期,而《群体性事件处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认定与处罚》两门课程则开设在第5学期,作为以上四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上本来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课程内容又互为衔接,但在课程学期安排上则出现断层,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有时一学期同时学习多门内容相近交叉的课程,有时一学期又没有一门知识体系可衔接、延伸的课程,这种人为造成的“知识断层”,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完整掌握和巩固,在实战化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关联度不紧密,知识衔接的脱节表现则更为突出。这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学习成果的再巩固,知识的相融性也难以在后续的学习中显现出来,实战化教学的应用性和延续性难以体现,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误以为教师们讲解的内容重复,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三)课程讲授、考核时间较集中,学生消化、巩固效果不佳。目前,绝大部分公安院校在课程讲授和考核方式的安排上,基本上采取的方式都是一门课程开设在一个学期内讲授完成,随即进行该课程的成绩考核评定。公安院校作为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安排和内容设置上始终围绕着培养未来预备警官的目标而服务,大多课程内容与公安工作的实际都是紧密相连,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和程序有着其一定的延伸性,在一段时间内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这种实用性和适用性,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要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互补,通过反复训练,综合掌握、不断强化,随时操作。所以集中授课、集中考核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多次反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后续实践运用难以体现出来,即使采用了实战化考核方式,但对其所学知识、技能的消化理解、实践操作的效果也无法评判。

二、实现实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措施

(一)科学调整授课顺序,使学习过程更具逻辑性和规律性。每个专业在学习时,其课程知识体系讲授的时间先后次序是具有科学的逻辑性和规律性的。一是按照公安工作过程知识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二是按照工作过程知识所涉及的业务环节,时间的先后顺序构建课程体系,讲授顺序符合先后次序设置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学生在学习掌握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循序渐进,才能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及其重要性,从而在专业领域中更加专注于探究学科体系的发展和未来规划,为今后从事于公安工作,综合运用公安理论知识体系指导公安工作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勇于从公安工作的现实出发,积极研讨,合理规划,调整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此项工作,建议由学院的教务主管部门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牵头,由各系部、各教研室教师共同协商拿出方案,重新确定同一专业所有开设的课程科目以及课程讲解内容的先后顺序。根据本专业知识体系构成,可先划分出交叉课程、交叉内容上的衔接点和逻辑顺序,就其同一知识及其延伸内容,在确定应设置成或精简为哪几门课程进行讲授。然后,将重新设置的科目课程,按照前后逻辑关系重新排序,针对同一知识点,确定哪些课程为主讲内容,哪些课程只作为复习、巩固或拓展训练的补充。其中,对适用实战化教学手段的科目课程,还应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同时,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编排出符合实战训练与学习内容前后连贯的、体现其逻辑规律的实战实训项目,同时明确其在本学期的教学时段、应保证的学时。(二)夯实“三位一体”实战化培养目标,让学习成果的延续性、关联性充分展现。目前,一般公安院校出于教学考虑多以学生整体发展需求为目标,对必修课的课时安排分量较重。这样虽有利于保证基本教学质量,但往往会使学员局限于本专业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拓展度不足。作为教师我们深知,教学理念是教学变革中起推动作用的最核心问题,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首先应转变育人观念,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保障、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要向实战聚焦、向公安一线靠拢。坚持岗位任职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公安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训练什么,只有这样把课堂“前移”至“战场”,把“战场”“延伸”至课堂,才能够实现教与学双方知识的关联和衔接,才能够让学习成果的延续性、针对性在公安实践应用中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建议将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到同一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内容、特点、方法的课程串联起来,在进行实战化教学中,按照其在实际工作岗位及公安工作实际运用中具有的关联性、延展性的比例多少,重新分配课时比重。让学生学时有重点、难点,学后有理解、体会,实践实习中有感受、可操作,返校后,有收获会思考。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积极推进循环式教学方式,反复强化、不断巩固知识点,在实践中,利用实战化练习和到基层公安机关顶岗实习,将学习的成效展示出来,在实践锻炼和实习顶岗中将所学知识完全运用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此外,培养对象的任职能力需求,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和定位,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构。我们要想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实战化教学体系,就需要改变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使之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职业扩展性,在教学设置上更要注意学习的关联度,并让其在公安工作的实际中发挥出来。同时,为了加强实战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还应注重以体能为基础,以技能为核心,以智能为重点的“三合一”训练,以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身心协调发展。(三)改变集中授课、集中考核的方式,顺应实战训练需要,分学期、分阶段完成。1.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时间段的分配。可将现行的课程讲授内容做合理化调整,比如在第一学期完成理论和实践训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开展各项警务工作。第二个学期完成实践训练和实际应用的学习。利用两学期之间的假期学生进行实地顶岗锻炼,认识了解公安业务工作开展的具体内容,学习选用适当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对接触到的警务活动进行基本处置。为了兼顾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的生成,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在实习中主动参与案例的搜集与分析,每次实习结束,以书面形式完成一至两个典型案例的描述与分析,由学生发挥团队力量,自由设计案例展示与点评的方式。第三个学期完成实践训练和实际应用的再学习。学生针对实践和应用两大知识点进行循环式、反复式强化学习。让他们对知识进行自觉理解、诠释和践行,将课堂教学的驱动因素由教师转移为学生。通过公安工作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处理问题遵循的原则,并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创新。就此,形成一个课堂学习—实习锻炼—回校消化—再实习锻炼—再回校消化的循环式学习模式,真正做到对所学知识点“学、训、练、战”循环往复,不断巩固、不断强化的目的。2.努力构建完善的实践化教学环境。一是要更新实践教学设备。加大现行装备的配备和仿真力度,使教学设备与公安机关现有装备能够实现无缝对接,保证实践性教学内容与未来岗位的需求达到一致。二是要加快现有实践教学场所的实战化教学升级改造。要逐步完善专业教室、专业实验室,把实际工作场景搬进学校的实验室,让实验室的环境布局尽可能或完全按照实际工作场景布置,在实验中输入职业环境。同时立足公安信息系统和平台,连接信息模拟中心和综合演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场所,借助网上推演、网上作业、网上训练和对抗,不断检验和增强人才培养的成效。三是要加快实战化训练数据库建设,专门研制并开发支撑教学的计算机模拟、作战实验等系统,建成融功能演示、教学演练、实验论证于一体的教学环境。四是要充分利用公安机关实战化教学资源。坚持把开放办学、联合育人放在实战化教育改革的首要位置,积极发挥各地区域资源优势,挖掘和利用好友邻机关、实训基地的资源整合,依托基层派出所、警务站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基地,深度参加各级公安机关组织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进行跟训观摩。

三、结语

通过以上方式,全方位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有内容、看有演示、练有环境,从而促进实战化训练水平的逐步提升,真正达到公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霄飞.不失大学底色突出公安特色——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再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2).

[2]阳成俊.试论大数据条件下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推进路径[J].公安教育,2019(11).

[3]谭胜.扎实推进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N].人民公安报,2019-10-06.

[4]曾欣欣.公安院校防卫与控制课程实战化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

[5]王萍.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9(04).

作者:张镝 单位:新疆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