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培养思路

时间:2022-05-04 10:55:13

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培养思路

一、理论基础

本研究主要基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通过四种信息源形成和发展自我效能感:成功的实践经历、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和情感状态。[5]成功的实践经历是指成功的课堂教学实践,被认为是教学效能感最重要的来源,因为它为个体有能力完成某任务提供真实的证据。替代性经验是指个人观察到的成功教学楷模。它有以下表现形式:(1)实际教学楷模(effectiveactualmodeling,现场观察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2)符号楷模(symbolicmodeling,通过电视或可视媒体观看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3)自我楷模(self-mod-eling,观看自己成功的教学视频,并反思);(4)认知自我楷模(cognitiveself-modeling,想象自己成功的教学实践)。言语说服是指从他人那里获得教学评价信息,积极的言语支持将增强个人的自我效能判断。第四种影响源是来自生理和情感状态的信息,紧张、焦虑容易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判断。根据职前教师的实际情况,帕尔默(Palmer)对班杜拉的教学效能感的四种来源进行了补充。[7]成功的经历不仅包括成功的教学实践,还包含认知内容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掌握;替代性经验除班杜拉的四种楷模外,还包括模拟楷模角色扮演模仿课堂教学)。他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三种来源对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的提升起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也参考了帕尔默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背景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某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课,2个学分72课时,第三学年下学期开设。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教学效能感。主要内容: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幼儿科学教育目标、方法、内容;集体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其他途径等。笔者有幸被该校邀请担任这门课程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学生人数为49人,女生48人,男生1人,47人高中阶段为文科背景,2人为理科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教学效能感,笔者根据帕尔默和班杜拉的科学教学效能感形成的信息源来设计教学活动。本课程教学分为四部分:理论知识讲座、课堂探究活动、教学实践、见习。理论知识讲座主要教授幼儿科学教育基本理论、模式、方法和评价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热情,讲座大量运用了视频案例教学、教师示范、讨论等方式。课堂探究主要包括做中学、游戏和科技制作。做中学和游戏主要是模拟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师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通过动手做或游戏活动来解决问题。科技制作主要包括风车、自制温度计等项目,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利用日常用品制作并上交产品。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成功的实践经历。学生应完成二项实践任务:(1)每个学生必须调查一个幼儿的科学前概念。调查前,学生必须通过查找资料,向他人请教等方式理解这些科学知识,然后对此幼儿进行教学实践(课外、自找地点)并写出报告。(2)每个学生利用“做中学”、探究教学等模式设计一次幼儿科学教学活动方案,并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实践。见习活动是学生在幼儿园观摩科学教学,计划安排2次。最后一项任务是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设计一次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方案,并以“说课”形式展示,目的是使学生想象自己成功的科学教学实践,发展认知自我楷模。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和数据处理

研究工具采用里格斯(Riggs)设计的职前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量表(STEBI-B)。它包括2个维度: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量表(13个项目)和科学教学结果预期表(10个项目)。量表被翻译成中文,采用5点制评分标准,非常同意为5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所有具有否定词的项目都反向计分。量表的表述采用幼儿园科学教育用词,如成绩提高表达为表现良好,教科学表达为组织科学教学活动。用此量表对149名学前教育专业大三本科生进行测试,数据用SPSS14.0处理。结果发现,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量表内部一致信度系数为0.79,科学教学结果预期量表为0.67。斯蒂文斯(Stevens)建议,如果项目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小于0.32,则应删除这个项目,[8]表2是被删除的5个项目。经修正后的量表共有18个项目,这些项目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32。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量表为11个项目,内部一致信度为0.82,科学教学结果预期量表为7个项目,内部一致信度为0.73。

(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49名学前教育专业大三本科生,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和调查法。在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用修正的量表前测学生的科学教学效能感。18周最后一节课进行后测,同时,用问卷调查不同信息源对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影响的重要程度,在问卷中列出本课程涉及的所有教学和实践活动项目,要求学生选出对其科学教学效能感有影响的项目,并解释原因,学生也可以写其他因素。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描述和解释划归为相应的教学效能感来源(见表3)。如果学生指出有成功的学习经历,但并未说明具体的内容,则归类为“掌握不明确的内容”。如果学生描述的原因不能进行分类,则归为其他类型。为了解释数据,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整个研究过程用访谈法作为辅助。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1.《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对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的影响。从表4可知,《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之前,学生的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得分为34.6(满分55),结果预期得分为22.9(满分35),而实验后学生得分分别为43.4和25.3。经独立样本t检验,前后测对比,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t=-9.43,P<0.01)和科学教学结果预期都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t=-3.35,P<0.01)。这个结果表明,本次教学实验显著增强了学生的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和科学教学结果预期。以下是学生在一些项目实验前后的变化。在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方面,前测有63%学生相信能把科学教的象其他科目一样好,而此项目的后测数据为89%;在“欢迎幼儿提出科学问题”和“能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两项中,前测分别为77%和45%的学生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而后测数据分别为91%和72%;前测57%的学生认为有组织幼儿科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技能,而后测的数据为86%。在科学教学结果预期方面,前测有73%的学生把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归因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后测的数据为87%;前测有78%的学生把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表现的更好归因于教师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后测的数据为92%。因此,实验后学生在个人科学教学效能感上表现得更为自信,在科学教学结果预期上更倾向于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归因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本课程实施的第一周,笔者访谈了大部分学生,结论如下:(1)大多数学生认为科学概念抽象,很难理解,怕教科学。(2)学生不知如何开展实验教学和科技活动,因为在中小学阶段就很少动手做实验和参与科技活动,缺乏这种经历。(3)作为女生,不愿意选择教科学。因此,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负面的科学学习经历以及对女性学习科学的刻板印象。在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周访谈中,学生的评论总结为:(1)本课程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理解,使他们掌握了幼儿科学教育方法。(2)幼儿园科学教育应以做中学、游戏等方式为主。(3)幼儿科学教学活动很有趣,相信自己能够教好科学,愿意探索更好的科学教育方法。由此可见,访谈与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说明了本研究具有较好的效度。2.不同信息源对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影响的重要程度。本课程使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显著提高,但究竟哪些信息源导致这种变化,它们是否起同样重要的作用。从表3可知,每种来源的影响有较大区别。在成功的经历中,最有影响的来源是科学教学方法的掌握、成功的教学经历。44名学生认为在教学中学会了幼儿科学教学方法、知道如何对科学问题做出解释,所以有信心教好科学。尤其是课堂探究活动被大部分学生所认可,因为这些活动既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掌握),又使学生理解了科学知识(认知内容的掌握)。因此,探究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教学效能感。40人认为成功的教学经历提高了科学教学自信。24人选择认知内容的掌握。学生评论:通过调查幼儿的前科学概念、做中学等增强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不担心幼儿提出的问题。这个结论和国外的研究结论一致,即职前教师科学概念学习的成功与高的科学教学效能感密切相关。在替代性经验中,符号楷模和认知自我楷模是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形成最有影响的来源。符号楷模是学生观看的幼儿科学教育视频案例,42人选择此项。因为这些视频都是有经验教师的成功教学录象,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加以编码保留。学生认为不但从中可以学到有效的幼儿科学教学方法,还认识到教师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性。38人认为认知自我楷模是科学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只要学生描述“将来能使用某种教学方式、思考能否使用某种教学理论、从某活动中获得教学资源或想法”等都可以归为这类。调查表明,学生的认知自我楷模发生在视频案例教学、对幼儿科学前概念的调查、课堂探究等项目中。如某学生说:当调查幼儿的科学前概念时,我就思考怎么才能有效地教这些知识。有趣的是,很多学生的解释既包含认知自我楷模又包含教学方法的掌握。如某生说:一些视频案例中的教学方法,我相信以后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见习本安排2次,但学生仅观摩到一次幼儿科学教学活动,21人选择实际教学楷模(见习),13人选择了模拟楷模。学生评论“:教师的示范,在课堂探究中模拟幼儿的活动使我对幼儿科学教育更加理解”“、这些活动同样能使幼儿感兴趣”。因此,科学教学论课程应充分让学生参与、模拟科学教学,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讲授。在选择对科学教学效能感的提升有影响的活动项目上,73%的学生认为是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实践,75%的学生选择调查幼儿的科学前概念,86%的学生选择视频案例教学,83%选择课堂探究,68%的学生选择设计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还有11名学生未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评论可知,一些教学活动项目所提供的科学教学效能感的来源已经超过了原来的设计意图。如视频案例教学不仅提供了符号楷模,也提供了认知自我楷模和科学教学方法的掌握;调查幼儿科学前概念也额外提供了认知自我楷模。

四、结论

(1)根据自我效能感的来源设计的教学活动显著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教学效能感。(2)在成功的经历中,科学教学方法的掌握、成功的教学实践是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最重要的来源;在替代性经验中,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形成最重要的来源是符号楷模和认知自我楷模;认知内容的掌握、实际教学楷模和模拟楷模是学生科学教学效能感形成的比较重要的来源。

作者:许应华徐学福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师范大学